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 第7课时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C卷
教科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案(4)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教材简析:《为什么会有四季》是五下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中的第7课,前面的教学内容中已探究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都是地球运动的结果,本课教材即以所学知识为基础,提出本课的探究主题“为什么会有四季?”教材首先从介绍古人研究四季的方法入手,设计模拟实验模拟地球的运动,根据影长的不同来判断四季,并由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来思考四季的成因,最后解释四季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背景: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错误的认识,较普通的一个观点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
本课则是让学生根据不同季节杆影变化的特点来推测地球所处的季节及四季的成因。
在本课的探究中,学生将明白,四季的成因与太阳直射或斜射有关,即与太阳的高度有关,从而纠正了四季的形成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远近有关的错误认识。
学生将从探究中发现,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地球仪上将无杆影长度的变化,无太阳高度的变化,从而明白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倾斜有关。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科学词汇:四季、地球公转、地轴倾斜过程与方法: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模拟实验。
在模拟实验中,将地球仪上杆影的长度变化,并结合古人的观察结果,作为判断地球季节的依据。
从导致杆影变化的原因,推想出四季的形成与地轴倾斜有关。
科学方法:深入观察、大胆思考、实践判断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进行推理。
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核心价值观:实证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难点: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解释地球仪、强光源(投影机或幻灯机的光)、大头针、课件地球仪、强光源(投影机或幻灯机的光)、大头针、实验记录单1.强光源建议使用投影机或幻灯机的光。
2.地球仪建议使用稍大型的地球仪。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
()【答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冬季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解答】在冬季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其中在北半球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永远不会直射到南极,所以在在冬季时,太阳的直射点最远也是在南回归线,然后又回到赤道,不可能到南极的。
2.【答题】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是有区别的。
【解答】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如果南半球是夏季的话,北半球就是冬季。
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年月和日期是一样的。
3.【答题】阳光直射的地区,比阳光斜射的地区温度低。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阳光对地区的温度的影响。
【解答】阳光直射的地区的温度比斜射地区的温度高,因为太阳直射,地区离太阳的距离较近,接近太阳这个热源,所以温度较高。
4.【答题】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上形成的四季与公转的关系。
【解答】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而不是圆形,当地球转到距离太阳较远的的远日点时,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地球是一年之中的夏季;当地球转到距离太阳较近的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地球是一年之中的冬季。
5.【答题】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的,地球上也还会有四季。
()【答案】×【分析】主要考查的是地轴倾斜度对四季形成的影响。
【解答】如果地球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的,那么地球就不会出现四季之间的变化。
因为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不会出现变化,地球上的温度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也就不会出现四季的区别。
6.【答题】秋分时,太阳直射在()A.南极B.赤道C.北极【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秋分时太阳的直射点。
【解答】由于地轴倾斜和地球公转这两个重要因素,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在不断变化的,秋分的时候太阳的直射点落在赤道上,冬至时太阳的直射点落在南回归线,春分时太阳的直射点落在赤道上,夏至是太阳的直射点落在北回归线上。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教科版
公转地点 A B C D
我的观察记录 杆影长短
季节判断
公转地点 A B C D
我的观察记录 杆影长短
季节判断
春
夏 秋 冬
A、C长短基本一致、较长;B点长度最短;D点长度最长。
根据古人的研究
结果与我们的发 现是否有共同之
B
处?能判断出4个
点的季节吗?
A
北极圈 赤道
D
C
四季的成因
如果地轴不是倾斜 的,还能看到大头 针的影长变化吗?
1.模拟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 在一年中地球被阳光照射的情 况会发生什么变化? 同一地区,夏季影( 短 ), 阳光( 直射);冬季影 ( 长 ),阳光(斜射)。
冬至 (12.21) 2.地球上的不同地区被阳光照
射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阳光的直射与斜射造成了地 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南半球
北回归线 赤道
课堂练习
选择题。
(1)秋分时,太阳直射在( B )。
A. 南回归线
B. 赤道
C. 北回归线
(2)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 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 地轴是倾斜的,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 地轴不断发生变化
B )。
(3)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C )。 A. 春季 B. 夏季 C. 冬季
好公转轨道,并在轨道
上标出A、B、C、D四个
A
点(如右图所示)。
2.在A、B、C、D四个位
置放上一个小地球仪,
地轴都指向同一个方向
(如右图所示)。
B
D
3.在地球仪上同一地点
(如:杭州)垂直插入
四枚大头针,使大头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以及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并认识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理解四季变化的内在联系方面,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来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以及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
2.使学生能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并认识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四季变化的原因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从而理解四季变化的原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四季变化的图片、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等。
2.准备地球仪,用于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准备小组讨论的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呢?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使用PPT呈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同时,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和四季变化。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地球仪亲自操作,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加深对四季变化原因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卡片上的问题,巩固对四季变化的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四季变化?让学生进行拓展思考。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科版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课前分析:由于本课是异地授课对于学生的具体情况不甚了了,所以只能以一般情况进行推断。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应该对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模拟地球的公转;知道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光、影子、温度的关系在五年级的上册也经过了学习;日影的变化规律也在上册有过了学习。
这些知识点成为了本课教育的知识基础,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也是基于此设计的。
地球与宇宙的天文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从五年级学习学习能力出发进行这样的教学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因此在问题的选择,教学的引导要慎之又慎,要符合学生心理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尽可能的“形象化”降低本课的难度,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完成思维的修正活动。
本课以建立地球公转的模型为主要手段,以探研四季的成因为主要目标,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的有效引领为教学的保障,形成学生前概念的暴露、组合、排序、整合的一个过程。
四季的成因是由于地球运动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产生的一个结果,在教学中要渗透二唯变化的理念,认识到一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让学生思维也要能处于一种动态的学习过程中,注重理念的渗透。
教材的修正:1.教材的顺序是先模拟,后探究影长的变化和四季的成因。
修正后为先弄清影长变化的原因再模拟四季的变化,并在过程探究四季的成因。
修正的理由,学生认知四季成因的思维过程是从温度——影长——直射斜射——地球的运动,这样的一个思维过程。
先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再去决定如果去做,不能是做了,再去想为什么这样做。
2.教材中人为的安排了A、B、C、D四个点,没有任何依据,学生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确定这四个点,只能确定是老师的主观行为。
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的进行。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四季的成因是由于太阳对地球某一地点的直射和斜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地球的公转与地轴的相对倾斜又是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因此也是产生四季的重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建立地球公转的模型。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通过观察和分析地球公转示意图,使学生掌握四季变化的原因。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球公转示意图和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自然界的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对于四季变化的原因,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知道四季变化的原因。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四季变化的原因。
2.难点:地球公转示意图的观察和分析,四季变化原因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四季变化。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六. 教学准备1.地球公转示意图、四季图片等教学资源。
2.教学课件。
3.小组讨论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四季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四季变化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四季的特点。
然后,展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四季变化的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代表分享本组讨论的成果,总结四季变化的原因。
教师点评并补充。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 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同步练习题 教科版 (含答案)
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台州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
当台州正是桃花遍地的时候,澳大利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2.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地轴的倾斜方向不断发生变化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C.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断变化3.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太阳照射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4.地球上每天出现昼夜交替现象,但是每天的白天和夜晚的长度并不一样,一年中杭州白天最长的一天是哪一天?()A.夏至B.立夏C.冬至5.当太阳照射的方向和地球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杭州所处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冬季6.我国城市高楼林立,高楼之间有间隔。
为了使底层居民能在全年的正午照到阳光,设计师设计两幢楼之间距离应按()的楼影来计算。
A.春分B.夏至C.冬至7.冬至时,太阳直射在()。
A.赤道B.南回归线C.北回归线8.四季形成的原因是()。
A.太阳离找们的远近B.星星的位置在不断地移动C.地球的公转使太阳光线照射在我们地球上的角度不同二、填空题9.(__)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___)是由地球公转形成的,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
10.北半球夏季时,北极出现(______),而南极出现(______);冬季则刚好相反。
11.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是(______);去南极考察最好的季节是(______),去北极考察最好的季节是(______)。
12.当太阳的直射点在(______)时,节气是(______);北半球是(______);当太阳的直射点在(______)时,节气是(______),北半球是夏季;当太阳的直射点在(______)时,节气是(______),北半球是(______)。
13.四季形成的原因: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教科版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材简析】《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七课,本节课所授内容在课标中属于物质领域“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之四”:地球运动与四季变化,教学目标在于了解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的关系。
前6课已解决“地球本身自转,且绕着太阳公转;地轴是倾斜的且倾斜方向始终不变,指向北极星”的认知问题。
本课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四季的成因。
教师先提供了古人研究四季的资料,再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地球仪上杆影的长短变化规律,以此来推测地球所处的季节,然后进行深入分析杆影长度的变化与太阳照射角度的关系;太阳照射角度与温度的关系,从而纠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和太阳的距离远近有关的错误认识。
所以,本课的学习意义很大,学生通过观察、推测活动可以获得对四季成因的认识,并且对整个单元“地球运动”的认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一年会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并且知道四个季节的各自特点,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景色的不同感受四季的交替。
但是对于四季形成的原因知之甚少。
部分学生在学习了前几课的内容后,对于自转和公转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会想当然地认为与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有关,地球与太阳近是夏天,离太阳远是冬天。
更多的学生甚至连任何猜想都没有。
另外,五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只有通过模拟实验,动手操作,让学生亲眼所见,才会对地球的运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对于操作要求的控制将直接影响着阳光直射点的变化,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实验有难度,需要教师给予有效的指导。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1.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模拟实验。
2.在模拟实验中,将地球仪上杆影的长度变化,并结合古人的观察结果,作为判断地球季节的依据。
3.从导致杆影变化的原因,推想出四季的形成与地轴倾斜有关。
科学态度目标1.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进行推理。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科版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科版《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七课。
在此之前学生只学了第一课,但是,学生对四季还有点感性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地球在公转时,离太阳近就是夏天,离太阳远就是冬天。
因此,引导学生探究四季的成因是本课重点,教材通过让学生根据(模拟实验)不同季节杆影变化的特点来推测地球所处的季节和四季的成因,让学生明白四季与太阳直射或斜射有关,即与太阳高度有关,与地球离太阳远近无关。
在教学中,我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四季是怎么形成的呢?第一部分研究公转时直射点的不同。
先引导学生回忆夏冬气温的不同后,问学生为什么会不同,学生给出远近不同的解释,我用事实否定。
再让学生联想一天气温不同的原因,想到太阳高度不同,就会有直射和斜射,直射温度高,斜射温度低。
接着介绍地球被太阳照也有直射和斜射,再让学生在ABCD四点位置观察记录直射的位置。
通过全班的实验结果,学生可以明显地看到四点的直射点是不一样的,是有上下的区别的。
而直射温度高作为研究四季的一个已知条件,用来作为学生判断季节的依据。
模拟实验的部分,由于学生缺少前几课的基础,因此关于地球的运动方式,我是以告诉的方式进行的,直射点我是让学生拿着比通过笔来画的,但没强调笔要和桌面平行,因此学生实验有点误差。
实验前让每一位学生都了解怎样进行操作,并清楚地知道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然后让学生用手电筒和自制的地球仪进行模拟实验。
分别将地球仪放置在相对应的四个位置,手电筒放中间。
模拟实验的结果,学生发现随着地球公转到不同的位置,太阳直射点在发生变化。
此时学生似乎有点觉察到四季形成的原因了,只是此时还不会完整的表达出来。
此时,我引导学生分析直射、斜射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当太阳斜射时,温度低,当太阳直射时温度高。
引导学生将直射点位置的变化与温度建立联系,从而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学生初步理解后,再来思考更本质的因素,为什么在地球上会出现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有哪些原因是太阳直射点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学生们此时基本能说出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是重要原因,而地轴始终保持固定的倾斜角度还需要老师稍加引导,学生才能明白,最后让学生对结论进行总结。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教科版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到季节变化的原因。
难点:运用手电、地球仪进行模拟实验,感受到阳光强度(温度)的随着阳光照射角度变化,从而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网站,课件,实验记录表,大头针,地球仪,手电筒。
课题Leabharlann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课时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课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时内容,属于地球与宇宙领域。
从内容上分析,本课主要围绕着四季的区别及其产生的原因。猜测影响季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地球公转导致距离太阳的距离变化等,学生通过对于类比古人研究过程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以此来认识四季产生的原因,构建关于四季原因的科学知识。
通过学生运用木棍、地球仪进行模拟实验,感受到阳光强度(温度)的随着阳光照射角度变化,从而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运用手电、地球仪进行模拟实验,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控制实验过程中变量和过程,学会初步设计实验,并能够根据现象,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从而得到结论,并能灵活运用。
情感、情感与价值观:
(3)阳光的直射和斜射会引起温度的变化。那么一年四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会出现太阳直射和斜射的规律性变化吗?我们没有测量过,怎么办?
预设:模拟实验法研究
三、模拟实验研究
1.讨论如何做这个模拟实验
(1)小组内讨论交流,在做这个模拟实验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因素
(2)班级反馈交流归纳
模拟实验中确定:①确定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
从学生的发展需求来说,学生的形象思维正在像抽象思维转变,逻辑思维还不成熟,对于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有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对于观察实验和描述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实验设计和操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欠缺,需要老师加以引导。
科学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课件《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
目录
01
单击添加标题
02
单击添加标题
03
单击添加标题
04
单击添加标题
01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 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 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 后,在 此框中 选择粘 贴,并 选择只 保留文 字。在 此录入 上述图 表的综 合描述 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 后,在 此框中 选择粘 贴,并 选择只 保留文 字。在 此录入 上述图 表的综 合描述 说明。
地球仪插大头针的一面,正对手电筒
A
测量四个位置影子长
度,并记录
B
D
C
太阳斜射: 影子长
太阳直射:影 子短
直射:光更集中
由此推测,阳光直射某地 区时……? 斜射某地区时……?
• 地球公转过程,地轴有什么特点?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案一. 教材分析《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的现象,掌握四季的成因,以及地球倾斜角度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四季的变换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一定注意到四季的变化,对四季的变换产生过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探究四季的成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的现象。
2.让学生掌握四季的成因,知道地球倾斜角度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的现象。
2.四季的成因,地球倾斜角度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地球仪,以便进行直观的教学演示。
3.准备记录纸和笔,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运动情况。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一年为什么有四季吗?”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的运动情况。
同时,教师呈现四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四季的变化。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四季变化,并记录下来。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地球的运动会导致四季的变化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思考结果,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地球倾斜角度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科版 (1)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中的第七节。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学习四季形成的原因,通过学习古人研究四季的资料以及模拟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有关,教材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知道一年有四季,知道各个季节的特点,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和景色的不同感受到四季的交替,但是却不知道四季形成的原因,大部分学生知道地球是在运动的,对自转和公转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却不明白四季的成因到底与什么有关,甚至有些同学会错误的以为是距离太阳的远近。
另外五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只有通过实验操作加强对地球运动的认识。
作为一所偏远山区学校,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对科学知识很感兴趣,但是知识的储备却很少,平时的科学课上由于各种原因,实验操作这方面做得不到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差,因此这节课在实验的环节,教师要做好示范、讲解、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使学生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由于地球是倾斜着绕着太阳公转的,所以地球上被太阳直射的区域会不断变化,这就使地球上产生了四季变化。
过程与方法:(1)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立竿测影”的模拟实验。
(2)在模拟实验中,将地球仪上杆影的长度变化,结合古人的观察结果,推想出四季的形成与地轴倾斜有关。
(3)从导致杆影变化的原因,从而推想出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倾斜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操作,激发学生的对地球运动的探究兴趣。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模拟等方法的探究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模拟地球公转实验,探究四季形成的原因。
难点:理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五、[教学准备]1、四季形成的课件,春、夏、秋、冬录像资料。
第7课《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7课《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是教科版五下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的第七课,是在前几课的认知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四季的成因。
在本课中,教材作出了这样的安排,首先展示了古人的观日记录,给学生一个初步的表象:正午太阳的高度角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春秋两季居中。
从而让学生对本科的关键思维点——“直射与斜射”有个初步的体会。
然后引导学生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并指导学生做实验实验,记录观察结果,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形成自己的观点。
最后引导学生用完整、严谨的科学语言表述本科的科学概念。
【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学生对于“地球的运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浅显的科学知识。
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能力方面,根据皮亚杰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分类,8~11 岁的儿童正处于具体转化时期。
儿童在这个时期的思维灵活性开始逐步显现,认知水平大有提升。
能够显示出认知运算的可逆性。
比如根据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能够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
但是,他们宏观的空间想象能力非常有限,特别是对空间位置关系的理解和把握难度很大,只能初步掌握2~3个物体之间的相对简单的位置关系。
可见,本课本课“模拟实验”的设计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兴趣方面,小学生对于地球与宇宙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对于科学模拟实验充满兴趣。
【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1)“四季更替”与“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太阳直射或斜射造成影子长短变化”、“气温的变化”等重要因素有关。
(2)大致明白四季的成因“在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是倾斜的,造成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导致气温也有规律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的更替。
”。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前猜想、交流等环节初步理清思维的脉络,明确研究的指向。
(2)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立竿测影”的实验。
教科版科学五下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下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是教科版科学五下4.7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探究四季的形成,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理解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材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四季形成原因方面的认识尚不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关系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还不太熟悉,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理解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探究四季形成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地球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变化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分组讨论、实践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地球运动和四季变化的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运动和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四季形成原因的思考。
2.新课导入:介绍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3.探究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探究四季形成的原因。
4.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模型,直观地了解地球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变化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四季形成的原因,强化对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关系的认识。
6.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一年中,夏天的气温最高、正午影 子最短,冬天的气温最低、正午影 子最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可能跟地轴的倾斜、地球的公转有 关吧。
标明季节
北半球斜射
春季
南半球斜射
夏季 冬季 北半球斜射 南半球斜射
秋季
北半球斜射 冬季
北半球直射
南半球斜射
南半球直射 夏季
秋季 春季
四季形成的原因: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 光有规律的直射和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 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此时,深圳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A. 昼夜平分 C. 昼短夜长 B. 昼长夜短 D. 无法判断
七、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 • • • 活动记录 略。 1、判断题。 (1)√(2)√(3)夏至时,阳光会直射在 北半球。×(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6)√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24小时。
为什么
一年有
四季
我们古人发现同一个地点,同一根木棍在正午 时间,影子的长短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变化的。
不同季节 观测时间 影子长短描 述 春 正午 影子适中 夏 秋 冬 正午 正午 正午 影子最短 影子适中 影子最长
备注
于是古人想:四季的形成一定与太阳光的照 射有某种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第7课时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4题;共13分)
1. (2分)现在,人们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2. (4分)国际上规定,全球分为________个时区,北京在 ________时区,纽约在________时区,这两个时区时间相差________小时。
3. (3分)我国古代人们研究发现:________季和________季正午时物体的影子适中,________季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最长。
4. (4分)根据教材上的实验发现:同一地区,________季杆影短,阳光________射;________季杆影变长,阳光________射。
二、判断题。
(共4题;共7分)
5. (2分)1838年,贝塞尔报告说天鹅座61星的视差为0.31角秒。
6. (2分)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公转,并且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
7. (2分)人们可以用肉眼看到恒星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8. (1分)在四季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________。
三、选择题。
(共8题;共23分)
9. (2分)1838年,德国天文学家()成功观察到恒星的周年视差。
B . 贝塞尔
C . 哥白尼
D . 布鲁诺
10. (2分)下列4个节日中,白昼最短的是()。
A . 劳动节
B . 儿童节
C . 教师节
D . 国庆节
11. (2分)王小强同学分别在2015年的3月1日、4月1日、5月1日三个晚上的8点钟,在自家院子里观察星座,发现同一个星座的位置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自东向西移动,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 地球自转
B . 地球公转
C . 月球公转
12. (2分)小明的一位外国朋友的家乡刚好在赤道上,他的这位朋友的家乡一年可以观测到()。
A . 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B . 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 . 每天都有太阳直射现象
13. (2分)温州某学校测得正午学校操场上旗杆的杆影最短的一天是一年中的()。
A . 春分日
C . 秋分日
D . 冬至日
14. (3分)科学探究题。
如图,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用一支蜡烛作太阳,用一只小地球仪从西向东绕蜡烛旋转。
当地球仪转到③位置时,北半球阳光________射,是________季;此时南半球是________季。
15. (5分)简答题。
根据我们的研究过程,解释四季的成因。
16. (5分)小明今年去了两次海南岛,一次是和爸爸一块去的,他发现他影子朝南;一次是和妈妈一块去的,他发现他的影子朝北。
那么小明和爸爸、妈妈去海南岛的时间可能是哪个季节?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4题;共13分)
1-1、
2-1、
3-1、
4-1、
二、判断题。
(共4题;共7分)
5-1、
6-1、
7-1、
8-1、
三、选择题。
(共8题;共23分)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