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油帖

合集下载

《兰亭集序》补充资料

《兰亭集序》补充资料

《兰亭集序》补充资料1、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2、唐▪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4、明▪汤显祖《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5、《世说新语▪言语第七十》:“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

谢悠然远想。

有高世之志。

王谓谢曰:‘……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6、《世说新语▪赞誉》注引《文章志》:“羲之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也。

”7、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8、晋▪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

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9、《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0、《庄子▪德充符》:“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译文:死或生都是人生变化中的大事了,可是死或生都不能使他——鲁国有个被砍掉一只脚的、名叫王骀的人,随之变化。

)11、《庄子▪大宗师》:“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

”12、《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13、唐▪王勃《滕王阁序》:“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14、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西汉▪刘彻《秋风辞》:“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东汉▪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经典法帖宋·米芾《道林诗帖》(高清版)

经典法帖宋·米芾《道林诗帖》(高清版)

经典法帖宋·米芾《道林诗帖》(高清版)
作者介绍
米芾(西元1051-1108年),北宋书画家、鉴赏家。

初名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自元右六年(1091年)起,改名芾,祖籍太原(今属山西),迁襄阳(今湖北襄樊),世称米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徽宗赵佶召为书画学博士,官至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

有洁癖,多蓄奇石。

尝於无為州治,见巨石,状其丑,大喜,巨衣冠拜揖,呼之為「兄」,因举止狂放,世称「米颠」。

不能与世随和,故从政数困。

能诗文,善书画,精鉴别,好收藏名迹。

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

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

有「风檣阵马,沉著痛快」之评。

作品介绍
此帖为米芾早年书。

从用笔和章法上来说与《法华台诗帖》属于同一时期。

▲ 宋·米芾《道林诗帖》
(30.1cm*42.8cm)
道林
楼阁鸣(此字点去)明丹垩,
杉松振老髯。


迎方拥帚,茶细
旋探檐。

大小错落,字的势态有倾斜,显示出一种动感。

中宫紧,字形瘦长。

依然带有一种欧字的感觉。

流落日本的13件中国书法真迹王羲之行书孔侍中帖

流落日本的13件中国书法真迹王羲之行书孔侍中帖

流落日本的13件中国书法真迹王羲之行书孔侍中帖10分享至•••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当年除了在中国杀人放火强奸,还抢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矿产物资,日本人从中国掠走的还包含有大量的中国古代书法真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1王羲之《频有哀祸孔侍中忧悬帖》日本前田育德会藏王羲之的《频有哀祸》《孔侍中帖》《忧悬帖》三帖连为一纸。

行书。

纸本。

现藏日本前田育德会。

帖上也钤有《延历敕定》三印,与《丧乱、二谢、得示帖》同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迹摹本。

王羲之《频有哀祸、孔侍中帖、忧悬帖》在活泼的行书笔意中带有凝重之感。

在章法结体上又显示出欹侧取妍的艺术效果。

释文: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

不知领军疾后问。

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

羲之报。

2王羲之《寒切帖》日本私人藏释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

得十四、十八日二书,知问为慰。

寒切,比各佳不?念忧劳久悬情。

吾食至少,劣劣。

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具)。

羲之报。

3王羲之《游目帖》日本广岛安达万所藏释文: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

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

可得果,当告卿求迎。

少人足耳。

至时示意。

迟此期真,以日为岁。

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

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

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4王羲之《大报帖》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释文:便,大报期转呈也。

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

吾日弊,为尔解日耳。

5王羲之《妹至帖》日本中村富次郎藏释文: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视之6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日本私人藏(局部)7赵孟頫《仇锷墓志铭》日本阳明文库藏(局部)8康里巎巎《自作七言古诗》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9王铎书轴日本京都藏10倪元璐《赠止吉甥诗轴》日本高木圣雨藏11郑板桥行书轴日本東京国立博物馆藏12祝允明《出师表》日本東京国立博物馆藏13世上仅存的西魏墨迹《菩萨处胎经》日本京都知恩院藏(局部)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王献之《奉别帖》

王献之《奉别帖》

王献之《奉别帖》
《奉别帖》。

王献之书。

草书。

11行,84字。

入刻《淳化阁帖》、《大观帖》。

释文:献之白:奉别告,承安和,庆慰。

极冷,不审尊体复何如?献之比日如复小胜,因夜行忽复下,如欲作廗。

今服药,尽温燥理,冀当可耳。

然异极都不得复小失和。

卿恶,亦不复得妄近生冷。

体气顿至此,令人绝叹!行有佳酒便服。

大意是:气候很冷,因夜间行散,忽然腹泻,服药后,希望有所好转。

并告诉朋友不要“妄近生冷,”“有佳酒便服”。

看来,王献之与受信人都有服食“五石散”的习惯。

奉别帖局部1
奉别帖局部2
东晋大书家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山东临沂人。

王羲之的第七子,书史上一直把他们父子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曾经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

故人称“大令”。

王羲之诸子均善书法,而王献之最具秉赋,他敢于创新,不为其父笔法所囿,因而对南朝的书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他的字以才情与气势胜,王羲之书法则以修养与功力胜,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王献之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

他天资极高,初承家法,而敏于革新,转师张芝,创上下相连的草书。

北宋书法家米芾称王献之“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
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米芾的笔法主要是学王献之的。

“奉别”、“承姑”二帖笔势连绵,从其看来,唐人狂草源出于此。

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

俗尘帖译文翻泽

俗尘帖译文翻泽

俗尘帖译文翻泽
以下是《俗尘帖》的译文:
尊敬的中峰和尚老师侍者,弟子赵孟頫谨封此信。

孟頫在世俗尘世中,常常受到您的关照和指引,您不嫌弃我,时常赐予教诲。

您的恩宠如此之重,我感到受宠若惊,这或许是因为我们前世有缘吧。

近两个月来,我一直病魔缠身,几乎无法起身。

幸得鲍君的精心调理,才逐渐恢复。

然而,我的饮食和体力尚未恢复正常,对此我深感忧虑。

关于生死的问题,您曾提到“委顺”,我已经有所领悟。

感谢您的悉心教导,我永生难忘。

您寄给我的酒鼓,每一粒都充满了禅意,我非常珍视,但不知该如何回报。

在此,我只能简单地表示感谢。

春天已经来临,但山中仍有些寒冷。

请您保重身体,珍重再珍重。

弟子赵孟頫再次拜谢,XX月XX日。

还有,之前蒙您赐予的药剂,对我的
病情帮助很大,再次表示感谢。

请注意,以上译文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文献或咨询汉语言专家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王羲之书法所有字帖,一网打尽(收藏版)

王羲之书法所有字帖,一网打尽(收藏版)

王羲之书法所有字帖,一网打尽(收藏版)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

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

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

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

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

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

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

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

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

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

垃圾堆里捡回来的国宝,竟是王羲之《夜来腹痛帖》又名《上虞帖》

垃圾堆里捡回来的国宝,竟是王羲之《夜来腹痛帖》又名《上虞帖》

垃圾堆里捡回来的国宝,竟是王羲之《夜来腹痛帖》又名《上虞帖》2016-10-26 王羲之/收藏/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藏品百万,其中有一件镇馆之宝,竟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

有意思的是,这是王羲之的一通行草书手扎,讲的是关于肚子痛的事情。

王羲之一件关于“肚子痛”的国宝说起《上虞帖》,很多人都不熟悉。

但它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夜来腹痛帖》。

没错,就是晚上肚子痛的意思。

此帖通篇58字,是这样写的:《上虞帖》得书知问。

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

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未当去。

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

不知安所在。

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我们可知,这是王羲之因病未能得见朋友一面,而写的一封信。

信中还提到了一些亲戚朋友的近况。

“修龄”,是王羲之从弟王胡之的字;“重熙”,是王羲之的妻弟郗昙的字;“安”,则是晋太傅谢安。

《上虞帖》局部此帖为唐人摹本,硬黄纸本,草书,纵23.5厘米,横26厘米,7行共58字。

草法随意洒脱,轻松自然,不拘小节;体势灵动绰约,丰肌秀骨。

《上虞帖》局部首先,在笔法上,不是靠轻重提按变化来丰富线条内容的,而是以节奏和运行速度(疾涩之变)来充实线条内涵,提按为辅;其次,结构上强调开合变化,收放自如,所以字形构架的视觉效果显露出一种“张力”的特征。

差点埋没在垃圾堆里《上虞帖》作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上虞帖》有一段离奇的经历:它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

王羲之的《上虞帖》(唐摹本),是千百年来流传有序的文物珍品,原先收藏在南唐、北宋、元、明等朝廷内库,从清初大收藏家梁清标时起,就流入民间,清末转到收藏家程定夷手里。

解放后,被上海静安区的一位收藏家收藏。

在“文革”初期,它被红卫兵造反派当作“四旧”从收藏家中搜出,辗转移交到上海市抄家文物图书清理小组的文物仓库里,被幽禁了三年。

上海博物馆令人遗憾的是,这件王羲之《上虞帖》(唐摹本),起初不知被何人鉴定为膺品,而被列入处理品中。

幸亏在这批处理品出口前,需经过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海关出口文物鉴定组进行复查。

西派归古草堂修真帖

西派归古草堂修真帖

西派归古草堂修真帖《玉清金仙演道论》昆仑元始玉清门下,阐教金仙历代祖师,秘授门下弟子元珠金仙无上至真之道,真法精要之旨,为元始炁中之炁,元珠珠中之珠,道运无为,演真妙有。

后世学者所谓之微之显,贵而隐,蔑以加矣,余何言乎。

更有伪者以修士自居,将天人性命,传说背谬,非玄门之真士,以奉科演道之虚,遮饰名利之盗心,口中常言经典之语,修的佛理道气之外相,自迷得道,实为狂人,竟以口舌之功愚民惑众,不明元始祖气元珠金仙之要旨,真理不明,以致玉清道脉,千古秘传于山林,今吾辈得道祖之弘恩,得金仙之正脉,印传元始之金仙之秘,所授皆无上元始之真道,为玄门正统。

非若他教,专言因果,不知自身元神为之宿命之主宰,更谈数术之伪语,欺祖师之名,取的经文半解,离祖叛经妄言邪论,或言奇门,六壬,太一之术,或谓安炉立鼎,采药炼丹,玄关妄指,瞎炼盲修,种种奇迹,不堪枚举,即误民失道,其不大失光阴,痛兮!吾玉虚门人修真炼道,为金仙弟子之祖规,自上古心传秘授古今如是,其是披教伪士之妄加拟议?今逢盛世,好道之士常有,真道难求,随有向道之诚心,求真之路魔障速起,多伪士以教为名,坏祖之玄风,吾辈即的人身,垒世依得造化,盟祖师之彼佑得真法之秘授,为弘扬玉清之祖风,阐门初开引度金仙之才,以身授教,以心传法,有浅至深,授元始秘承金仙之道,有凡入圣,彼此修证元珠九九圜转归一之道,以便虔诚修真者,驱假破迷,而不为奇迹所诱也。

修玉清金仙法脉者,必先断欲以固其真,调神炼炁而养元珠,不执不散,不急不乱,如深渊之蓄积沨者,便之止,止使之静,初虽意兔难安,以泽如清风拂水,浮于面而不能摇于中,及至润泽深淳蔻蔻蛟龙禾有不伏于中而跃于者。

嗟夫,今世人心,罔存利济,不以道为根德为心,以私欲之念蒙蔽其净根,有生之年,六欲难空,七情索绕,即有向道之心,修真之志,心随物欲消尘,道心未坚,即因俗念而散,顾错失仙缘,玩失人身不在复来,深可悲也。

今庆幸万世之造化,以復元始之真脉,修真炼道得金仙之果位,尤必得太和元氣以养其元珠,身度百岁而不虚,道有之心得实,而天于以清,地于以宁,物物于以咸若其性矣,吾居山中数载,得此玄门山洞之法承,愿后学弟子门人,从此全心修证元珠,以吾之主宰,蓄刚大之生机,本吾之真阳,纳元始之祖炁合于元珠之炁,元始之气即吾元珠之炁,元始之心即吾心,万物不能外元珠之炁以为生,又怎能离元始之祖炁以自主乎。

杨凝式的《韭花帖》

杨凝式的《韭花帖》

杨凝式的《韭花帖》作者:来源:《餐饮世界》2020年第10期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中,成就大事者,大抵被排挤、遭贬谪。

政治上不如意,文学成绩斐然是一大特点。

十大行书排名里,排名第三的为苏东坡的《寒食帖》,排名第五的为杨凝式的《韭花帖》。

二人皆为失意穷困潦倒中,写就传世名帖。

《韭花帖》记的是杨凝式吃韭菜花的故事:“昼寝乍兴,輖(zhōu)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

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zhù),实谓珍羞。

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

谨状。

七月十一日,状。

”这是写的啥呢?这个意思是:一觉睡醒,饿得要死,结果发现你送了韭菜花。

眼下正是初秋,是吃韭菜花的好时候,尤其是配上羊肉(肥羜zhù),那叫一个美味。

吃饱后,觉得有必要感谢一下,于是给你写了这封信。

韭菜八月上旬陆续开花,花期长达50-60天。

10月上旬前后花薹开始变黄,果实成熟。

杨凝式是陕西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这个地区有好羊肉。

从字帖的语句里可知,杨凝式还是很懂美食的,韭菜花肯定不能单独吃,最佳搭档就是羊肉。

这一点,上千年后的袁枚在《随园食单-搭配之法》说得清楚:烹调之法,何以异焉?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

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

其中可荤可素者,蘑菇、鲜笋、冬瓜是也。

可荤不可素者,葱、韭、茴香、新蒜是也。

葱、韭、茴、新蒜,一定要和荤物相配。

杨凝式字帖中明确为“一叶报秋之初”韭花,而非韭菜。

那么韭花怎么吃呢?有两种可能,一是韭菜花鲜吃,但能做出什么菜呢?真说不好。

二是这“韭花”有可能是韭花酱,楊凝式把它写成口语“韭花”。

就像现在人也是不叫韭花酱,而说韭花。

比如“调点韭菜花。

”如果在五代时期有了韭花酱呢,就有可能以韭花酱调配羊肉,这种可能性很大。

具体是什么吃法呢,清炖羊肉蘸韭菜花吃,还是其它?五代的时候还没有涮羊肉,不会是涮肉的调料。

怎么吃的不得而知。

但杨凝式吃得是大快朵颐。

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

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

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宋四家法书集卷为清初藏家李宗孔将北宋四大书家名迹合裱为一卷,此卷足称是书史研究的标竿性作品,此幅米芾「道味帖」为卷中第四段,米芾四十九岁书,极尽笔势轻重、快慢之变,是炫技、精到之作。

】澄思潮讀帖|宋四家法書之米芾「道味帖」【釋文:五月四日。

芾啓:蒙書爲尉(通慰),審道味清適。

漣,陋邦也,林君必能言之。

他至此,見未有所止,蹄涔不能容吞舟。

閩氏泛海,客遊甚衆,求門館者常十輩,寺院下滿,林亦在寺也。

萊去海出陸有十程,已贻書應求,倘能具事,力至海乃可,此一舟至海三日爾。

……】澄思潮讀帖|宋四家法書之米芾「道味帖」【釋文:……海鳇雲自山東來,在弊邑境未過來爾。

禦寇所居,國不足,豈賢者欲去之兆乎。

呵呵。

甘貧樂淡,乃士常事,一動未可知,宜審決去就也。

便中奉狀。

芾頓首。

葛君德忱閣下。

】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米芾(1052-1108),北宋书画家、鉴赏家。

初名黻,字元章。

自元祐六年(1091)起,改名芾。

徽宗赵佶召为书画学博士,官至礼部员外郎。

书以二王、顏真卿为基础,用笔俊迈豪放。

(本篇图文来自台北故宫,澄思潮汇编)】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澄思潮读帖|宋四家法书之米芾「道味帖」局部。

王献之书法名帖集

王献之书法名帖集

王献之书法名帖集王献之书法名帖集王献之 <适奉帖>愿余帖拓本。

3行,46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

释文愿余上下安和。

知婢日夕疏,慰意。

育故羸,悬心。

倪比健也。

适奉永嘉去月十一日动静,故常患不宁。

诸女无复消息。

献之(白)。

王献之十二月帖(《宝晋斋法帖》本)王献之外甥帖冠军帖王献之前告帖王献之薄冷帖先夜帖拓本。

5行,43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

释文得书为慰。

吾先夜遂大得服汤酒,诸治渐折,故顿,极难劳。

知足下便去,不得面别,怅恨深。

保爱。

临书增怀。

王献之(白)。

《思恋帖》承姑帖拓本。

6行,48字。

行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

释文献之白:承白,姑比日复小进退,其尔不得一极和,忧悚犹深。

不审以服散未?必得力耳。

比NFDC7相闻,故云恶。

悬怀使君,数得书也。

舍内帖 3行,19字。

行草书。

释文白:承舍内分连近豫遂就,难以喻痛济理。

献之白。

静息帖拓本。

9行,91字。

行书。

入刻《淳化阁帖》。

释文献之白:兄静息应佳,何以复小恶耶?伏想比消息理,尽转胜耳。

NFDCA石深是可疑事。

兄熹患散,辄发痈,势为积乃不易。

愿复更思。

献之惟赖消息,内外极生冷,而心腹中恒无他。

此一事是差。

但疾源不除,自不得佳。

论事当随宜思之也。

献之白。

王献之阮新妇帖王献之企迟帖相迎帖拓本。

11行,93字。

行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

释文相迎终无复日,凄切在心,未尝暂掇。

一日临坐,目想胜风。

但有感恸,当复如何?常谓人之相得,古今洞尽此处,殆无恨于怀。

但痛神理与此而穷耳。

尽此感深,殆无NFDC4处。

常恨!况相遇之难,而乖其所同。

省告,不觉泪流,既已往矣,亦复何言。

献之白。

王献之益部帖王献之阿姑帖王献之集会帖岁尽帖拓本。

11行,99字。

行书。

入刻《淳化阁帖》。

释文十二月廿七日具疏,操之、献之再拜。

岁尽无复日,感思兼怀,不自胜,兄亦同之,奈何奈何!奉十二日告,承掾安和,慰驰情。

姊、三兄,诸患故尔不损,忧驰。

晴快。

不审尊体并复何如? 迟复来告,操之故平平,已再服散,冀得力。

宋代朱敦儒书法《尘劳帖》欣赏

宋代朱敦儒书法《尘劳帖》欣赏

宋代朱敦儒书法《尘劳帖》欣赏
朱敦儒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其词风格旷放,多有隐逸之风,有人评价朱敦儒,称其“天资旷逸,有神仙风致”。

朱敦儒为人,志向高洁,虽为有文人风度,但并不喜好仕途之路,朝廷多次征召,朱敦儒也没有接受,之后因为朋友的原因进入官场,但是因在抗金事情上极力主战,所以遭到弹劾,被罢免官职。

关于朱敦儒的书法作品,历史少有记载,其书名不显。

但从其传世作品来看,其书风当与其本人性情相契合,正所谓书如其人,风格即人。

由于朱敦儒的性情雅逸,其词多有隐逸之风。

书家的性情以及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会影响书家作品的风格,所以他的作品中也呈现出潇洒飘逸之风。

朱敦儒的书法也处于宋代“尚意”书风的影响之下,作品的风格依旧是二王书法的延续。

此《尘劳帖》为朱敦儒经典书作,帖中书写运笔流畅自然,结体因势赋形,在章法布局上极尽和谐之美,字形大小错落,也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世外希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宋代朱敦儒书法《尘劳帖》,文末附释文。

宋代朱敦儒书法《尘劳帖》欣赏。

王羲之《转佳帖》

王羲之《转佳帖》

王羲之《转佳帖》王羲之草书拓本《转佳帖》在王羲之诸多尺牍中,特别是问疾、自况的尺牍中,屡屡察见所陈服食之事,病害之苦。

此帖所谓“不去人间,而欲求分外,此或速弊”,正是王羲之所患诸多病害肇端於服食的自状。

“欲求分外”是指王羲之服食以求养生长寿的欲念。

此帖亦收刻于《大观帖》、《绛帖》、《宝晋斋法帖》、《二王帖》、《澄清堂帖》。

或有将此帖与乐著帖(又称《县户帖》、《乡里人乐帖》)合为一帖。

据帖文文义,分作两帖为宜。

释文:君顷就转佳不?仆自秋便不佳,今故不善差。

顷还少啖脯,又时啖面,亦不以为佳,亦自劳弊。

散系转久,此亦难以求泰。

不去人间,而欲求分外,此或速弊。

皆如君言。

在王羲之诸多尺牍中,特别是问疾、自况的尺牍中,屡屡察见所陈服食之事,病害之苦。

此帖所谓“不去人间,而欲求分外,此或速弊”,正是王羲之所患诸多病害肇端於服食的自状。

“欲求分外”是指王羲之服食以求养生长寿的欲念。

此帖亦收刻于《大观帖》、《绛帖》、《宝晋斋法帖》、《二王帖》、《澄清堂帖》。

或有将此帖与乐著帖(又称《县户帖》、《乡里人乐帖》)合为一帖。

据帖文文义,分作两帖为宜。

羲之《转佳帖》,拓本。

9行,62字。

草书。

释文:君顷就转佳不?仆自秋便不佳,今故不善差。

顷还少啖脯,又时啖面,亦不以为佳,亦自劳弊。

散系转久,此亦难以求泰。

不去人间,而欲求分外,此或速弊。

皆如君言。

帖文大意为:您近来身体转好了吗?自立秋以来,我的健康状况欠佳,现在仍未康复。

近来还很少食肉,经常吃面食,还是欠佳,仍旧疲因病苦。

服散已久,如此也难以求得安泰。

不能脱离世俗,却有非分的欲求,或许因此招致病苦弊害。

王羲之(303-361,另说303-379、307-365、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王献之全集释文

王献之全集释文

22十四、奉别帖献之白奉别告成安和庆慰极冷不审尊体复何如献之比日如复小胜因夜行忽复下如欲作㿃今服药尽温燥理冀当可尔然异极都不得复小失和卿恶亦不复得妄近生冷体气顿至此令人绝叹行有佳酒便腹32十九、适奉帖适奉奉永嘉去月十一日动静故常患不宁诸女无复消息献之白45二五、姊性帖姊性缠绵触事殊当不可献之方当长愁耳4647二六、鄱阳帖献之白不谓鄱阳一门艰故至此追寻悲惋益不自胜奈何奈何政作视其灭尽使人悲熟赖子高在此不尔无可成献之白48二七、阮新妇帖阮新妇勉身得雄甚善散骑殊当熹也4951二八、奉对帖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始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己唯当绝气耳61三四、先夜帖得酒为慰吾先夜遂大得服汤酒诸治渐折故顿极难劳知足下便去不得面别怅恨深保爱临书增怀王献之白63三五、玄度帖玄度时往来以此为慰兴公使适还数日具都不问人情所忧良可叹息诸吴数问龄前来经日极为差云仁祖欲请为军司不知行不65三六、慕容帖慕容有易赖意耶68三九、饧大佳帖饧大佳柳下惠言饧可常饵亦觉有益耳69四十、陈事帖前告先以谏事意必是更有家信未知期洗见德远书所致人耶何可足念耶71四一、涧底松帖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摄高位英俊沉下僚74四四、外甥帖令外甥知问郗新妇更笃忧虑深75四五、冠军帖承冠军故尔不觉转胜炙无所觉忧驰深汝燋悚可言76四六、大都帖可必不耳企迟此大都如常秀顺至慰意顺心痛委顿憔劳77四七、深哽帖诸舍不能集会深哽78四八、桓江州帖吾当托桓江州助汝吾此不辨得遣人船迎汝当具东攻枋三四吾小可者当自力无湖迎汝故可得五六十人小枋诸谢当有二便是见今当语之大理尽此信还一一白胛痛可堪而比作书绝若不可识81四八、疾不退帖疾不退潜处当日深岂可以常理待之此岂常忧不审食复何如肌色可可所堪转胜复以此慰驰誎耳83四九、消息帖消息亦不可不恒精以经心向秋冷疾下亦应防也献之下断来恒患湿头痛复小尔耳85五十、集聚帖省前书故有集聚意当能果不足下小大佳不闻官前逼遣足下甚急想以相体恕耳足下兄子以至广州耶当有得集理不念悬心也耳8789五一、铁石帖近与铁石共书今致之想久达不得君问以复经月悬情岂可言顷更寒不适颇有时气君顷各可耳迟旨问仆大都小佳然疾根聚在右髀脚重痛不得转动左脚又肿疾候极是不佳幸食眠意事为复可可冀非臧病耳9091五二、作乐帖知铁石不前往快作乐诸君善处世达於当年不复过此仆端坐将百日为尸居解日耳不知那得一散怀何其相思之深临书意塞9295五三、玄度何来迟帖玄度何来迟深令人忧愬耶常复有理因祠监多感足下事甚善然所造极难想足下每思先后卿岂须言亲亲不已意耳安石停此过半日犹得一宿何物喻之一十当浦送近道所以致叹阳诸怀儿不可言且不复得卿送有此叹今此奕上道9697五四、忽动帖忽动小行多昼夜十三四起所去多又风不差脚更肿转欲书疏自不可已唯叹绝于人理耳二妹复平平昨来山下差静岐当还9899五五、委曲帖委曲前书具想胜常也诸人悉何如承冠军定入计今向达都汝奉见欣庆但恐停日不多耳100五六、庆等帖庆等已至世鹅差不甚悬心直道寻去奴定西诸分张可言101102五七、阿姨帖不审阿姨所患得差否极令愬恻想东阳诸妹当复平安不审顷者情事渐差耶彼郡今载甚不能佳不知早晚至当遂至郡深想望103五八、豹奴帖豹奴此月唯省一书亦不足慰怀深悉足下情素耳104106五九、七月二日帖七月二日献之白孙权据有江东以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用斯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益州天府之地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荆州北据汉河利尽南海西连八蜀东通吴会此用武之国而其不能治天所以资将军将军既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来之大国诚难至也107108六十、鄱阳书帖鄱阳书停诸舍便有月未具散骑书知情至草草未发遣奉去月问承妇等复不能差深忧虑耳109110六一、散情帖献之白审疾得损未极忧及更能出入未前书云至于散情嫂疾苦疗得所深喜慰想必为问敬和晚际似差耶诸舍也能各诸弟各也111六二、极热帖献之白极热敬惟府君此月内得书来时几得问希此消息极闷闷军中复如何112六三、无赖帖患脓不能溃意甚无赖君有好药必时复与府中多少极济事耶113六四、承冠军帖承冠军故尔不觉转胜灸无所觉忧驰深汝燋悚可言114六五、服油帖服油得力更能停噉面只五六日停也不至绝艰辛也足下明当必果想即日如何深想忆115116六六、阿姑帖近奉阿姑告知平安极慰人意献之遂不堪暑气力恒惙恐是恶风大都将息近似小却117六七、舍内帖白承舍内分违近豫遂就难以喻痛济理献之白118119六八、复面帖复面悲积蕃首以不佳耿耿仆近动散委顿虽转折犹惙然发止尚以未定日冀以言居力还不复耳120121六九、还此帖还此今有书何以至不知诸舍故多患念劳以今差也得领军书故苦风丹杨书常疾动耿耿亦云得鄱阳近书为慰丹阳疾去不果来甚怅恨122七十、得西帖得西问不覆复之何令人邑邑具示124125七二、东家帖东家尚未欲下李参军无政日有此议能自来此方寸无使闻上极不妙之事献之顿首126128七三、八月十九日帖八月十九日具疏操之献之再拜昨日诸愿悉达奉奉告慰驰心极冷不审尊体复何如操之创故不差常恶乏故尔愦愦献之昨来复下如欲作㿃殊乏极服石的丸冀得力谨白不具操之等再拜129七四、不审尊体帖献之白不审尊体复何如昨夜眠多少愿尽宽喻理忧驰可复言若得消息者献之130135七五、嫂等承更恶不审顷痊复不必须散时终得力耶此药甚佳想姊举体不能行履服遂差安西且无恙府君属有和西久滞行路同人绝得此心故当携其长幼诣汝上下知彼骆驿有书示不足以慰吾意耶冬闲必欲至足下所居承使君明练不谓渐有胜也君数集聚然其大都可耳吾止於月半间耶鄱阳归乡承修东转有理吾贤毕欲事必俟胜欢慰于怀耶吾终权宜至承今年饥馑仰唯年支都乏绝不谓乖又至于此耶吾脚尚未差极忧也136七六、海盐帖献之等再拜不审海盐诸舍上下动静比复常忧之姊告无他事崇虚137七七、敬祖帖敬祖日夕还山阴与严使知闻颇多岁月今属天寒拟适远为当奈何奈何尔岂不令念姊远路不能追求耳。

王羲之《转佳帖》高清附释文

王羲之《转佳帖》高清附释文

王羲之《转佳帖》高清附释文
帖文大意为:您近来身体转好了吗?自立秋以来,我的健康状况欠佳,现在仍未康复。

近来还很少食肉,经常吃面食,还是欠佳,仍旧疲因病苦。

服散已久,如此也难以求得安泰。

不能脱离世俗,却有非分的欲求,或许因此招致病苦弊害。

在王羲之诸多尺牍中,特别是问疾、自况的尺牍中,屡屡察见所陈服食之事,病害之苦。

此帖所谓“不去人间,而欲求分外,此或速弊”,正是王羲之所患诸多病害肇端於服食的自状。

“欲求分外”是指王羲之服食以求养生长寿的欲念。

此帖亦收刻于《大观帖》、《绛帖》、《宝晋斋法帖》、《二王帖》、《澄清堂帖》。

或有将此帖与乐著帖(又称《县户帖》、《乡里人乐帖》)合为一帖。

据帖文文义,分作两帖为宜。

王羲之《转佳帖》翻墨本
王羲之《转佳帖》高清附释文
王羲之《转佳帖》拓本
9行,62字。

草书。

王羲之《转佳帖》高清附释文
王羲之《转佳帖》高清附释文
王羲之《转佳帖》高清附释文
王羲之《转佳帖》高清附释文附释文版
王羲之《转佳帖》高清附释文
王羲之《转佳帖》高清附释文
王羲之《转佳帖》高清附释文
王羲之《转佳帖》高清附释文
释文:
•君顷就转佳不?仆自秋便不佳,今故不善差。

顷还少啖脯,又时啖面,亦不以为佳,亦自劳弊。

散系转久,此亦难以求泰。

不去人间,而欲求分外,此或速弊。

皆如君言。

“狂僧”怀素《食鱼帖》、《自叙帖》全卷高清欣赏!

“狂僧”怀素《食鱼帖》、《自叙帖》全卷高清欣赏!

“狂僧”怀素《食鱼帖》、《自叙帖》全卷高清欣赏!翰墨楚风艺术中心【翰墨楚风书法院】【翰墨楚风艺术馆】自古僧界出狂人。

耳熟能详的当然算是济公和尚,而怀素更为文人雅士所传颂。

从《食鱼帖》这幅狂草手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法号藏真的怀素了不得呀。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一个旷达襟怀和极具个性的“狂僧”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超群拔俗又在尘俗里。

面对这个食鱼又吃肉的《食鱼帖》,你的心境可能完全是另外一番天地了。

怀素既是狂僧,又是醉鬼,更是杰出的书法家。

他的狂草有如疾风中的劲草,回转自如,奔放有加,一气呵成,是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艺术的杰出代表,对后世影响深远。

怀素一生云游,漂泊四海,俗世交往非常广泛。

除了书法别具一格、匠心独运以外,他还能赋诗吟句,与当时文化名流如李白、戴叔伦、颜真卿、钱起、陆羽等诸多名人交往甚密。

每逢聚集,必饮酒恣情,疯狂极致,杰作连连。

《食鱼帖》中,鱼成龙,腾云驾雾,旋风聚雨,高迈之情,豪爽之意破墨而出。

多少黄灯枯了,多少经书碎了,多少日子没了……人生大写意,尽在一瞬息。

其实怀素狂草自有章法,法在“无法”之中。

从《自叙帖》中可以知道:“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文暇,颇喜笔翰。

”可以说,怀素从10岁“忽发出家之意”起,就与佛家有缘,与书法有缘。

怀素的书法是天地间最浪漫、最自由的书法。

法而有度,狂而有涯。

“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许多后人仰望不止,又穷追不舍。

怀素芭蕉练字的故事也是千古流传。

为了节省纸张,他在寺院旁边的一块荒地上种了万余株芭蕉。

取其叶片铺于龛桌,临遍当时他认可的所有书帖。

由于怀素练字入魔,不分昼夜,万余株芭蕉叶片生长不及他的书写速度。

后来他干脆揣上笔墨立于芭蕉树前,长出一片书写一片,无论寒暑。

临尽芭蕉,废笔成冢,着实令人钦佩。

怀素书蕉《食鱼帖》欣赏《自叙帖》欣赏(推荐横屏欣赏)【名称】自叙帖【作者】唐代怀素【书体】大草(狂草)【规格】纸本墨迹,卷轴,纵28.3厘米,横775厘米【收藏】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怀素《自叙帖》共126行,698字,怀素《自叙》文载于北宋朱长文《墨池编》卷四、宋代陈思《书苑菁华》卷十八、《全唐文拾遗》卷四九。

王献之《授衣帖》欣赏

王献之《授衣帖》欣赏

王献之《授衣帖》欣赏
08-18墨客书法院
王献之《授衣帖》,
行书。

王献之(344年-386年),
字子敬,小名官奴,
生于会稽山阴,
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
'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
历任州主簿、秘书郎、司徒长史、吴兴太守、中书令等职,先后娶郗道茂和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
追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
谥号'宪',
自幼随父练习书法,
以行书及草书闻名,
楷书和隶书功底深厚,
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
有'小圣'之称。

还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

《授衣帖》
部分单字高清图。

范仲淹书法作品欣赏

范仲淹书法作品欣赏

范仲淹书法作品欣赏范仲淹《道服赞》,小楷,纸本,手卷,纵34.8cm,横47.9cm。

楷书8行。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帖是范仲淹为同年友人“平海书记许兄”所制道服撰写的一篇赞文,称友人制道服乃“清其意而洁其身”之举。

宋代文人士大夫喜与道士交往,“道家者流,衣裳楚楚。

君子服之,逍遥是与。

”穿着道服,遂成一时风气。

此卷行笔清劲瘦硬,结字方正端谨,风骨峭拔,颇具王羲之《乐毅论》遗意。

时人称此帖“文醇笔劲,既美且箴。

”据考证此帖作于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以前。

后纸有文同、吴立礼、戴蒙、柳贯、胡助、刘魁、戴仁、司马垔、吴宽等多家题跋。

钤鉴藏印:“高阳图书”、“寿国公图书印”、“东汉太尉祭酒家学”、“十六世孙主奉右胜谨藏图书”、“怀州军康记”等多方,另钤清梁清标、安岐诸印,又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诸印。

此赞经《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清河见闻表》、《式古堂书画汇考》、《平生壮观》、《大观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

刻入明文徵明《停云馆帖》、乾隆朝《三希堂法帖》等法帖。

曾经宋范氏义庄,清安岐、清内府,近人张伯驹等收藏。

《道服赞》是我国著名的收藏家张伯驹先生张伯驹以110两黄金,从北京琉璃厂古玩商蕲伯生手中购得,1956年,他将自己珍藏了几十年的8件国宝级的书画,无偿捐给了文化部。

最后全部归于国家。

这8件珍宝中就有《道服赞》卷。

其他7件是:隋代展子虔的名画《游春图》,晋代陆机《平复帖》、唐代杜牧《张好好诗》、宋代范仲淹《道服赞》、宋代蔡襄《自书诗册》、宋代黄庭坚《诸上座帖》、宋代吴琚《杂书诗帖》、元代赵孟頫《章草千字文》以及元俞和楷书帖。

后来,张伯驹先生又将宋杨婕妤《百花图》、宋赵伯啸《仙峤白云图》、元赵孟頫《篆书千字文》、唐人写经《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等一大批书画,捐献给吉林省博物馆。

张伯驹夫妇捐献的书画多达27种,均是罕见的稀世之宝。

《师鲁帖》,行楷书,纸本,纵三二·八厘米,横三九·二厘米;跋纵三二·八厘米,横一八厘米,凡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字有缺损,存一百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