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
八年级音乐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音乐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
细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的产生:声源振动产生。
-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机械波,通过介质传播。
二、声音的基本特征
- 高低:频率越高,声音越高。
- 强弱:声音大小与声源的振幅大小有关。
- 长短:音调的长短由音符决定,而音符的“长短”由音符的记号决定。
- 音色:不同乐器演奏出来的同一音高的声音是不同的。
三、共鸣与共振
- 共鸣:对特定频率的声音,某些物质会发生共振现象,增强声音的音量和音质。
- 共振:当声源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或相近时,物体
会因共振而发生振动。
四、音的组成
- 声部:听觉上能分辨为一个旋律线的声部。
- 和音:指三个或以上的音同时发声的音乐形式。
- 和弦:指三个或以上的音按照特定的关系同时发声,形成的
音乐组合。
五、音的符号表示方法
- 乐谱:用曲谱记号表示音符等符号,来表达音乐声音的学科。
以上为本文档对于八年级音乐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的总结,仅
供参考。
物理知识点总结:声现象知识归纳
物理知识点总结: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19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19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第 1 页。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
二. 第一单元
声现象知识要点
1.声音是由发声体 振动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的物 体都在 振动 。 2.声音的传播靠 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固体 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较慢。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4、回声现象 (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 的现象,人耳要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回声到达人耳 的时间比原声晚0.1秒以上(障碍无与发声体相距大 于17米) (2)利用回声测量距离:S=vt÷2
【说明】利用这种方法测出声音在一些固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本题也可利用比例法求解,请读者自行研究。
【例8】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汽车的速度10m/s, 声速为340m/s,途中司机按一次喇叭,2秒后司机听到回声, 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多少? 【分析】司机按喇叭后,声音传到山崖返回汽车时,汽车以10m/s 的速度已经前行2s,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两者行驶的路 程之和是按喇叭时汽车与山脚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出两 者的路程即可解题。 【已知】 v1=340m/s t=2s V2=10m/s 【求】S 【解】
• 【例9】用双手蹦紧一张较薄的纸,然后对它 喊一声,手会感到振动,这是因为______。 • 【分析】喊声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声波,传 出口外的振动空气——声波再作用于纸,使 纸振动。 • 【解答】喊出的声波作用于纸,使纸振动。 • 【例10】敲击一下瓷碗边缘后听到的声音是 因为______的______发出的 • 【分析】敲击给碗一个扰动,使碗缘开始振 动产生声波传至人耳,就听到声音了。 • 【解答】碗缘;振动。
声现象
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传播: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声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响度:振幅决定响度 特征 音调:频率决定音调 音色:发声体决定音 利用 传递信息 传递能量
第2章 声现象(图片版) (共80张PPT)
A.我们听到的回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 340 m/s C.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频率相同的声波,其音色也相同
5. (2016· 黄石 )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 确的是 ( )
A.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 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 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 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 继续创作的
解析: 本题考查了传声的介质、声速的影响因素 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音可以在一切固体、液体、气 体中传播, A 正确;声速受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的影 响,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B 错误;声音不 能在真空中传播, C 错误;振动产生的声音可能不在 人的听觉范围、可能响度太小、可能没有传播声音的 介质等原因,导致人耳听不到,D 错误. 答案: A
【答案】A
2.(2016·黑龙江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 播需要介质的是( ) 【导学号 73240011】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蝙蝠是靠发 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 能够反射,形成回声, A 不符合题意;倒车雷达是靠 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 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 B 不符合题意;利用 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 不符合题意;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讲 声现象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 的物体都在 振动 ,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声音在 真空 中不能 传播. 一切气体、 液体、 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 介 质 .声音以 声波 的形式传播.
八年级复习资料——声现象(含答案)
八年级复习资料——声现象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例1】当你吹笛子时,用手指按住或放开不同的孔就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奏出动听的音曲.笛子是靠发声,如图4.3-4所示,若将笛孔全堵上,其发音的音调,若将笛孔全打开,发音的音调思路与技巧如图4.3-4,竹笛M是吹孔,N为贴笛膜孔,ABCDEF为6个音孔.吹笛时将嘴唇放在吹口上,用一股又扁又窄气流去吹动笛子里的空气柱时,竹笛内空气柱振动发声.显然,振动空气柱为吹孔到被堵住孔长度.把笛子的6个孔全堵上,笛子里的空气柱最长,发出最低的一个音.如果你把离吹口最远的一个孔放开,空气柱就减短了一截,笛子的音调就高一些.吹笛子的人不断地堵住或者放开笛子上的气孔,改变里边空气柱的长短,就能演奏出优美的乐曲. 图 4.3-4答案竹笛内空气柱振动低高.【例2】如图4.3-5所示,当往开水瓶中倒水的时候,为什么根据声音就知道瓶中水是否满?思路与技巧向暖水壶中灌水时,能引起水壶中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水未满时,空气柱较长,振动频率低,声音低沉.随着水面的升高,空气柱逐渐变短,振动频率逐渐变高,音调逐渐变高.答案通过听灌水时发出的声音可判断水是否灌满,若声音音调较低,则表示振动频率低,瓶中空气柱较长,水还未灌满;若音调很高,则表示水将灌满.如图4.3-5【例3】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思路与技巧音调和响度由不同的因素所决定.由生活经验知:牛叫的声音低沉,其频率低,音调低,但其响度大.而蚊子叫的声音尖细,其频率高(即翅膀扇得快),音调高.但牛叫比蚊子叫响度要大些.答案 D.【例4】有人在房间里讲话,我们往往不用进房间就能辨别出房间里是谁在讲话,这是由于不同的人,他们讲话的()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思路与技巧由于不同人的声速的特点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不同;对于物体,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 C.【例5】无声手枪为什么会“无声”?思路与技巧所谓无声手枪是在手枪中安装上一个装置,把火药爆炸声控制在这一装置内,让它在这一装置内进行减弱,使人们听不到枪声.答案因为无声手枪把声音在声源处减弱了,这是噪声减弱的一种途径.1.(贵阳市中考题)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2.如图4.3-11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以上答案都不对图 4.3-113.有经验的养蜂员,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可以知道它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好了蜜回蜂房,这是由于()A.蜜蜂带花蜜飞回来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不带花蜜时的高B.蜜蜂带花蜜飞回来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不带花蜜时的低C.蜜蜂带花蜜飞回来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响度比不带花蜜时的大D.蜜蜂带花蜜飞回来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响度比不带花蜜时的小4.在探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音调、响度、声速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结论如下,则其中正确的是()A.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传播速度越大B.发声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声音传播越远C.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越大D.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声速不受影响5.码头边轮船的汽笛声能传得很远,这是因为()A.汽笛声音调高B.汽笛声音色好C.汽笛声响度大D.汽笛声传播的速度大6.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图4.3-12几个按钮(图标),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图4.3-127.“随身听”播放英语磁带时,用“快放”比正常播放时()A.音调提高B.响度变大C.音色变好D.没有区别8.“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D.以上说法都不对9.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机关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10.图4.3-13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此地有乐队,可以出租B.道路变曲,行车注意安全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图4.3-1311.如图4.3-14是我国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分别敲击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什么不同?()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和音色图4.3-141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1)图4.3-15中小红说“乱弹吉他的声音就是噪声”,她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图4.3-15(2)分贝数越大,表示声音越弱.()(3)声呐是利用超声波的定向发射的特性制成的可探测潜艇等位置的仪器.()(4)长期生活在高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双耳有完全失去听力的可能.()13.初中阶段的男生都要经历“变声期”,此后,男、女同学的声带有了明显的区别,男生的声带厚而长,女生的声带薄而短,因此男生发声时声带的振动频率比女生,由此可认为男生的“变声期”是声音的发生了改变.14.(哈尔滨市中考题)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 .15.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种特性:(1)震耳欲聋,是指(2)闻其声便知其人,是应用了;(3)瓮声瓮气,是指;(4)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乡音未改是指 .(一)声现象1.A 2.C 3.B 4.D 5.C 6.B 7.A 8.B 9.B 10.C 11.D 12.(1)× (2)× (3)√ (4)√ 13.低;频率14.物体发声;空气可以传声;利用音色辨别发声体是钟;音叉每秒振动386次 15.(1)响度(2)音色(3)音调(4)音色。
声现象-详细笔记
奇妙的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发声体:声源2.发生条件:振动(运用转换法探究)转换法:将不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通过某种方式把它直观地呈现出来的研究方法。
(化抽象为具象......)3、发声体发声时一定在振动发声体振动时一定在发声注意: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消失声音可能继续传播4、对于装有水的玻璃瓶:敲(瓶中的水和瓶身....振动)吹(瓶中的空气..振动)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5..℃.的空气中....,声音的速度是340m/s 2、声速的影响因素:(1)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特殊情况:例如声音V 软木<V 水(2)温度:同一种介质,当它温度改变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有差异。
三、回声1、定义:声音遇障碍物被反弹回来2、声音的吸收:疏松多孔的物质对声波的吸收能力更强3、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时间:到人耳的时间间隔大于0.1s②距离:障碍物到人耳距离大于17m4、应用:回声测距四、几种计算题型1、声与光的问题∆t S v =/声要点:路程相同,所用的时间不同,光传播所用的时间可忽略不计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问题∆t S v S v =-21要点:路程相同,所用的时间不同3、回声问题要点:发生回声时,声运动的路程是声源发声时(声源不动)距障碍物距离的二倍,即S v t =声2声音的特性一、音调:声音的高低(尖细程度)1、频率: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1)意义:反映发声体振动的快慢(2)符号:f(3)单位:赫兹,Hz2、频率越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频率越小.(振动越慢)→音调越低.3、实际应用长.松.粗.→振动频率越小(慢)音调越低.短.紧.细.→振动频率越大(快)音调越高.例子:①弦乐器:弦越细、越紧、越短,弦振动越快,音调越高②管乐器: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水多→振动慢→音调低)※对于装有水的玻璃瓶:敲(瓶中的水和瓶身....吹(瓶中的空气振动→水多空气少→振动快→音调高)..二、响度:声音的大小1.振幅:发声体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2.响度影响因素:①振幅②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③声音的分散程度3.力度影响振幅:力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例如:引吭高歌,震耳欲聋三、音色:(音品)影响因素: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发声方式有关例如:辨音识人,声音密码锁【声音的三要素对比】项目音调响度音色概念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声音的特征影响因素频率振幅和距离发声体本身、如材料、发声方式等描述尖细或低沉响亮或微弱改变方法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改变力的大小改变发声体的振动方式等描述如尖锐刺耳如震耳欲聋如“闻其声知其人”说明1、频率:是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2、振幅:是指物体振动时偏离中心位置最大距离四、超声波、次声波1、人耳可听频率:20Hz~20000Hz2、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1)特点:①穿透性强,方向性好②人耳听不见,猫狗、海豚、蝙蝠可听见(2)应用:B 超,声呐,超声导盲仪,超声碎石等3、次声波:频率小于20Hz(1)特点:①传播距离远,能量大,破坏力强②人耳听不见,狗、大象可听见(2)应用: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等4、声音的利用(1)声音可传递信息....→例如定位,测距,挑拣材料,B 超诊断病情等(2)声音具有能量....→例如超声波碎石,声波武器等五、噪声的危害与控制1、当代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噪声:(1)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2)妨碍人们正常工作、休息、学习,以及对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保角度)3、声音的等级:分贝(dB)(1)听觉下限:0dB(2)保证正常休息:小于50dB(3)保证正常工作学习:小于70dB(4)保护听力....:小于..9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1)声源处...(例如摩托车上的消音器)(2)传播过程中.....(例如公路两旁植树或安装隔音板)(3)人耳处...(例如佩戴耳塞或捂住耳朵)5、噪声的应用:除草、脱水等6、波形图:(1)纵向看,波越高,说明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2)横向看,波越密,说明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讲解)
第一章声现象一、知识点(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2的探究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课本P14的探究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课本P14图11--4的演示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补充: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课本P19的演示实验说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专题01 声现象(解析版)
专题01 声现象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源: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或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声源。
2.声音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原来发出的声音不会立即消失。
3.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将这种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传声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4.声速: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
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另外,声速还跟温度有关,如在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
5.反射与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柔软多孔的物质会被吸收,遇到较大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而形成回声,人耳能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为0.1s 以上,低于0.1s 时,回声可以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测距,测海深,测量原理:s =12v 声t ,其中t 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v 声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6.当物体的表面光滑时,声音的反射比较明显,如隔音板等,而物体的表面粗糙多孔时,吸声的效果比较好,如森林中比较寂静等。
考点二:声音的特性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其国际主单位是赫兹,符号Hz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 ~20000Hz 。
2.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比较: 特性定义 决定因素 音调 声音的高低,俗称声音的“粗”或“细”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 声音的强弱,俗称音量的“大”或“小”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音色声音的品质,也叫音质或音品,用于区分发声体的依据 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有关 .音调、响度、音色的联系: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不同特征。
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音色与音调、响度无关,它是我们分辨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物理声现象
物理声现象声音是一种物理现象,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当物体振动时,它会产生压缩和稀疏的波动,这些波动在空气中传播,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通常是空气。
当物体振动时,它会引起周围空气分子的振动,这些振动会以波的形式传递。
声音传播的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一般来说,在常温下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声音的传播是通过压缩波和稀疏波的交替传递而实现的。
当物体向正方向振动时,会产生一束压缩波,这时空气分子被挤压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集区域。
而当物体向反方向振动时,会产生一束稀疏波,空气分子被拉开,形成一个稀疏区域。
压缩波和稀疏波交替传递,最终形成了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特性有三个主要方面:音调、音量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声波的频率。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音量是指声音的强度,它取决于声波的振幅。
振幅越大,声音越大;振幅越小,声音越小。
音色是指声音的质地,它取决于声波的复杂程度。
不同的乐器、不同的声源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
声音的传播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和空气密度等。
在高温下,空气的分子活动更剧烈,声音的传播速度会增加。
在潮湿的环境中,水分子会妨碍声音的传播,使声音变得柔和。
而在高海拔地区,空气密度较低,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会减慢。
声音的传播不仅限于空气,还可以在其他介质中传播。
比如水、固体和气体等。
在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米/秒,比在空气中要快很多。
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更快,可以达到几千米/秒。
这也是为什么在水中或固体中听到的声音会比在空气中听到的声音更清晰。
除了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在空气中,声音是通过分子的振动传播的。
而在固体中,声音可以通过固体的弹性传播,固体中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声波传播得更快。
在水中,声音的传播方式是通过水分子的振动传播的。
声音的传播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障碍物、反射和折射等。
中考物理复习第1讲 声现象
举一反三训练
11.〈 中考·邵阳〉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船在长江不幸翻沉。救 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底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
举一反三训练
5.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音的波形。
拔尖角度二 声音与回声的综合
【例6】〈 中考·淄博〉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_音__调_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能__量__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 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 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1_5_3_1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这是因为_超__声__波__的__传__播__需__要__介__质__,__地__球__到__月__球__之__间__存__在__真__空__区__域__,__所__以__超__声___ _波__不__能__传__播__。
举一反三训练
61.“超声测位仪”,其原理如图所示,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 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
射波就停止计时。设某次搜寻中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为t(已知电磁波在空中 和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c1和c2;声波在空中和海水中的速度分别为v1和 v2),则发射点与水中疑似物之间距离为( B )
中考综合 • 应用 • 探究 培优拔尖
拔尖角度一 声波波形图
【例5】〈 中考·德州〉关于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
有趣的声现象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自古以来,人类没有停止对声音的观察、研究和使用,发现了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的声学知识,其中不乏一些有趣的声现象,让我们欣赏一下:一、奇特的发声现象1.婉转的鸟鸣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发声。
2.蛙声→靠青蛙两腮帮处鼓起的“大气包”振动发声。
3.鹦鹉、八哥模仿人说话→靠它们尖细、柔软而多肉的舌头振动发声。
4.蝉鸣→靠蝉身体的肌肉抖动肚皮两侧的圆“音盖”振动发声。
5.响尾蛇响尾→靠蛇尾部的许多空心、坚硬的鳞片相互摩擦发声。
6.清脆的蟋蟀声→靠蟋蟀左右的翅膀摩擦发声。
7.蜜蜂的嗡嗡声→靠蜜蜂双翅的根部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上下鼓动发声。
8.蚊子的嗡嗡声→靠蚊子翅膀的振动发声。
二、惊人的噪声应用众所周知,噪声的危害非常大,可你是否想过噪声还可以造福人类呢!英国的科学家研制的一种鼓膜声波接收器,可以利用噪声发电。
美国科学家发现利用噪声除尘;更有趣的是还发明了用噪声制冷的冰箱,不仅不用电,还不污染环境;利用噪声干燥食品,不仅吸水能力是传统技术的10倍,还不损坏食品的营养成分。
此外还能利用噪声探测海底的秘密及利用噪声除去农作物间的杂草等。
三、谚语、诗词、成语中的声现象1.掩耳盗铃→在人耳处减弱声音。
2.悬丝诊脉→固体可以传声。
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声音遇到物体会反射回来即回声。
4.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鼓面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5.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6.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不同的人音色是不同的。
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乡音无改指的是音色未变。
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既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也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9.若言声在琴弦上,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问君何不指上听。
→揭示了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能分清蛙声和钟声的依据就是不同的声音音色不同。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的,一般来说,只有在频率在20到20000赫兹之间的振动才能产生听觉上的声音。
例如,乐器演奏、人的声音、机械设备的噪音等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振动的基本是周期性和简谐的,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受到振动的影响而发生压缩和膨胀,形成了声波,这些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并且通过电磁感应产生了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在大气中,声音是通过空气分子之间的碰撞来传播的,当物体振动时,产生的声波会引起空气分子的局部振动,这些振动会向周围传播,形成了声音。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大约是每秒343米,而在水中声音的速度大约是每秒1482米。
声音的传播还受到了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声音的传播速度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空气分子的平均速度较大,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会增大;而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影响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还受到了介质的吸收和散射的影响,当声音传播到不同的介质中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吸收和散射,这会影响声音能够传播的距离和清晰度。
三、声音的感知人类的耳朵是感知声音的主要器官,当声音传播到耳朵时,会引起耳膜的振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中被解释成声音。
人类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很强,可以通过声音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大小、形状等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声音来交流和传达情感。
除了人类之外,很多动物也能够通过声音来交流和感知环境,例如鸟类通过鸣叫来求偶、警告等。
声音的感知还受到了声音强度、频率和音调等因素的影响。
声音的强度越大,人们感知到的声音也越大;声音的频率越高,人们感知到的声音也越高,而不同的频率和音调也会引起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四、声现象的应用声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通讯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来进行语音通话、声纹识别等;在医疗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特性来进行听力检测、超声波影像等;在音乐和娱乐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产生和感知来进行音乐演奏、歌唱、录音等;在工程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传播来进行声波测量、声纳应用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
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第二章光现象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5、光线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理解: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8、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声现象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是一种通过介质传播的机械波。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的声现象的知识点:1.声的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传递给空气或其他介质时产生的。
振动物体的能量使空气或其他介质中的分子发生振动,进而产生声波。
2.声的传播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声波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它们的密度越大,声速越快。
3.声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的特性:音量、音调、音色和音速。
音量是声音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音色是声音的质地,与声源振动的谐波有关;音速是声音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回声和共鸣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这种反射称为回声。
共鸣是指当一个物体的自然频率与外界周期性作用力的频率相同或接近时,共鸣现象会发生,使物体发出更大振幅的声音。
5.声音的变化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如吸收、折射、散射、衍射等。
吸收是指声音能量被物体吸收而减弱;折射是指声波在介质之间传播时改变传播方向;散射是指声波遇到不规则表面时改变方向;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或开口时弯曲传播。
6.声音的保护和利用高强度的声音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声音保护。
常见的声音保护措施包括低音量听音乐、戴上防噪耳塞等。
声音的利用包括通讯、音乐、声纹识别等诸多方面。
7.声音的传播媒介声波可以在空气、水、钢铁等介质中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波传播速度不同。
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3米/秒,水中约为1500米/秒,钢铁中约为5000米/秒。
8.声音的频率和波长声音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频率越高的声音,音调就越高。
波长是声波的一个特性,是指在一个完整振动周期内,声波传播的距离。
波长越短,声音的频率越高。
这些是八年级物理中关于声现象的主要知识点,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现象[课题]:声现象[中考要求]:1、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知道声音的三要素4、了解噪声的危害及控制[知识回顾]:1、声音的产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_。
2、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把声音的高低称为;把反映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称为。
3、物理学中,振动的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称为。
4、声音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常把高于Hz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Hz的声音称为次声。
6、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1、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2、控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直击中考一、选择题(2013•黑龙江)雅安地震时,解放军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A.将周围物体砸开B.利用声传递能量C.利用声传递信息D.消除寂寞(2013•锦州)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 超声波能用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2013•绵阳)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 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 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 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2013•深圳)“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2013•柳州)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2013•沈阳)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 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2013•黑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2013•衡阳)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2013龙岩)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 是指声音中的【 】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振幅(2013漳州)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A .蝙蝠利用声波导航B .用声呐探测海深C .用B 超做体检D .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2013•岳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长期在强噪音环境下工作,对人体不会造成损害 (2013威海)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 .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2013达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B. 调整二胡两根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发声的响度C .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D .人们能听见芦山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2013•湘西州)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A . 摩托车的消声器B .城市道路的隔声板 C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D .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 (2013•日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宇航员能在太空中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C .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B 超检查身体是利用超声波传递的信息(2013佛山)用大头针在两个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洞,把细线插进杯中打结成制成一个土电话,对其通话过程合理的说法是【 】A.声音只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既在气体中传播也在固体中传播D.通话过程主要说明声音可以反射(2013资阳)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地震幸存者在废墟中敲打铁管向外传递信息是利用了铁管传声性能好的特性B .小提琴演凑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响度C .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D .学校楼道内设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013泸州)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B .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A . 声波具有能量B .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C .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2013郴州)“妈妈,妈妈,外婆来电话了……”小花接听电话喊道。
小花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是外婆打来的电话【】A.声音的音色 B. 声音的音调 C. 声音的响度 D.声音悦耳动听(2013镇江)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是一种电磁波B.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D.调节MP3音量是改变了音调(2013内江)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它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产生次声波的频率高于20HzC.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 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2013齐齐哈尔)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2013四川自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B 、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 、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013南充)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传播B.声波不能传递能量C.“震耳欲聋”说明卢音的音调高。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2013湛江)我们欣赏音乐时能分辨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传播速度不同(2013年兰州)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小C.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只能传播信息,不能传播能量(2013泰安)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013乐山)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2013扬州)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2013武汉)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2013南京)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D.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2013庆阳)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013年安徽)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答案:【】(2013年苏州市)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声音是一种波C .声音具有能量D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荆门市2013年)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大象的语言声音对人类来说是一种超声波D .声波不能传递能量(2013山西中考物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 .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C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D .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黄石市2013年)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 .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所以真空能够传声C .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 .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湖北省襄阳市2013年)同窗三年,同学们互相非常熟悉了,甚至可以“闻其声,知其人”。
通过声音识别同学的主要依据是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2013年河北省)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 .减弱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 .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鄂州市2013年)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