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成品和出厂质量检验管理方案.doc
过程、成品和出厂质量检验管理方案
过程、成品和出厂质量检验管理方案温州市九特阀门有限公司产品制程质量控制方案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必须要加强和完善制程的质量控制,加强质量监管力度。
使处于生产线的不同阶段半成品都符合工艺标准和技术要求,防止不合格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稳定产品质量。
现制定以下一、目的明确制程检验作业程序,对产品进行首检、巡回检验以及完工检验,以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二、范围适用于生产线各加工工序首检、巡回检验以及完工检验的过程三、相关部门职责1品管部负责产品制程中首检、巡回检验以及完工检验及参与不良品的审核与执行和质量记录保存。
2生产部及各生产车间。
①生产部各级管理人员应随时检查、稽核生产作业的质量状况,对异常及时进行排除或协助相关部排除。
②负责制程点检验区域的生产秩序,以及不良品的改善与纠正措施的执行。
③维护、保养设备与工装,确保其正常运作。
3.技术门①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的控制、工艺技术更改的控制及参与不良品的审核。
②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文件,完善图纸管理制度。
③不定期对作业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核查。
④协同质检部处理质量异常问题。
4.采购部①保证供方交货准时性,提高采购产品合格率。
②配合质量管理部进行各类采购产品的质量监督、质量改进及改进结果的验收,以及质量索赔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③合格供应商协作配套能力调查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四、工作程序1制程自主检验制程中每一位操作者均应对所生产的制品实施自主检查,遇质量异常时应即予挑出,如系重大或特殊异常应立即报告质检人员和车间主任,共同分析原因及处理对策。
车间主任或主管均有督促所属员工实施自主检查的责任,随时抽验所属员工各制程质量,一旦发现有不良或质量异常时应立即处理外,并追究相关人员疏忽的责任,以确保产品质量水准,降低异常重复发生。
2首件检验操作者要严格按《首件检验制度》执行,对所生产的首件零件实施自主检查,认为符合要求后,送检验员检验。
这对于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线切割等设备靠编程和刀具来保证加工质量的,以及冲床等靠模具保证质量的批量产品,尤为重要。
如何做好来料、制程、成品检验质量管理
和试验是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实行质量管理活动的必需过程。
最终检验项目
待装或入库产品的验证,包括外观、尺寸、结构、功能等 纸箱的验证
包装效果的验证 成品的装箱数量
出货检验规程
一、目的 确保明确FQC/OQC工作程序,以保证成品合格出入库。
抽样检验:适用于数量较多,质量较稳定,经常性使用的 物料。
全数检验:适用于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的 物料。
免检试用:车间按工艺要求试做,并试做检验报告,判该 批是否合格。
免检:1.购进材料具备合格证明文件2.但汽配厂进料就要 求供方提供材料(零件)检验报告,以进行复验。3同一 供方材料经连续多次检验皆合格后,可经调整型抽检列为
5.制程质量控制能力分析及质量改进
七、品质部各岗位的职 能与功能
质量检验(QC)
1.质检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2.IQC、IPQC、FQC过程检验控制
3.保存工序检验的检查及测试报告
4.分析工序检验的每日、每周、每月报告
5.现场不合格品的控制
6.检验仪器的管理
八、什么叫来料检验 (IQC)
1.IQC 的工作手法:
3.返工的成品要巡检人员全程跟进,返工结束后再次抽检,合格后放行并开具出货报 告。
九、制程检验(IPQC)
制程控制:一般是指对物料进入物料仓到成品入库前各阶段的生产活动的品质控制。 主要要包括:原材料加工控制、半成品、在制品控制、和产品装配与包装控制。
制程检验范围:从物料上线开始至成品全部完成、合格入库为止。
IPQC检验方式
A、首件检验 a.首件检验是在生产开始时(上班或换班)或工序因素调整后(换人、换料、换工、调
产成品检测规章制度
产成品检测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产成品的检测工作,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检测责任1.1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检测管理体系,明确检测的责任部门和人员,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企业负责人应当对检测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并对检测结果负最终责任。
1.3 检测人员应当具备相关岗位的资质和技能,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检测工作,严格遵守检测流程和要求。
第三章检测流程2.1 产品检测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产品检测包括初检、复检和确认检测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应当明确职责,配合协调完成检测任务。
2.3 产品检测前需要对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四章检测标准3.1 产品的检测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3.2 检测标准应当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等内容,确保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3.3 如果产品有特殊要求,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检测标准,并在检测中加强重点检测内容。
第五章检测记录4.1 产品检测过程应当记录详细的检测数据和结果,包括检测时间、检测人员、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等信息。
4.2 检测记录应当真实可靠,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4.3 检测记录应当保存一定的期限,以备日后查阅和核查。
第六章不合格处理5.1 如果产品检测不合格,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或处理。
5.2 不合格产品应当及时隔离和标识,确保不合格产品不会流入市场或影响正常生产。
5.3 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原因应当进行分析和整改,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第七章监督检测6.1 企业应当建立监督检测机制,对检测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检测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6.2 监督检测应当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或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6.3 监督检测结果应当及时通知企业负责人和相关部门,对检测工作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成品检验管理制度
成品检验管理制度
是一种组织和规范企业成品检验活动的制度,旨在确保企业生产的成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成品检验管理制度的内容:
1. 建立成品检验流程:制定成品检验的流程和要求,包括检验的时间节点、检验的内容和方法等。
2. 确定检验标准:明确成品的检验标准,包括产品的外观、尺寸、功能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3. 确定检验装备和设施:配置适当的检验装备和设施,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选择检验人员:训练并选择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检验人员,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准确地执行检验工作。
5. 进行抽样检验: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规模,制定抽样检验的方法和频率,确保检验的可靠性。
6. 记录和报告检验结果:将检验结果准确地记录下来,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7. 分析和改进:定期分析检验结果,发现问题和不合格项,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8. 审核和验证:定期对成品检验制度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验证,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成品检验管理制度的内容,实际上,不同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可以对制度进行调整和补充。
制定和
执行成品检验管理制度,可以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引导语: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的生命,为了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贯彻执行国家质量方针政策。
下面为你带来的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行本企业质量方针、政策、目标以及计划,并组织贯彻实施,特制定本制度。
一、质量检验程序:1.1检验程序主要有原材料、工序(过程检验)、成品、三个环节进行检验。
1.2各流程环节检验,用检验报告单和其它相关表单进行严格记录,交品检部备案存档。
1.3工作程序:1.3.1原材料检验:1.3.1.1材料进厂时,应对材料的供货厂家、材料名称、型号、等级、数量、日期、价格等进行核查,并按发布的检验标准对材料进行检验。
1.3.1.2检验结果应书面记录,填写原材料《入库检验记录表》详细注明检验情况。
1.3.1.4仓库保管员依据《入库检验记录表》确定是否进仓,物料必须经检验合格方可入库,仓管员必须对入库检验做好汇总记录,对物品做好标识,分类放置,妥善保管。
1.3.2工序检验(过程检验):1.3.2.1生产员工接受到生产任务的同时,必须要了解产品的型号、规格、数量、设计图纸以及工艺要求,按要求生产。
不能随便改变流程和要求。
1.3.2.2生产人员领取材料时,注意观察材料是否合格。
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车间不得投入生产使用,并及时反馈。
1.3.2.3机具车间主要原材料上总装线前必须100%全检。
1.3.2.4制造部、产品检测部负责对各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和监督,按照产品工序质量检验要求进行检验和监督。
对各工序进行巡查和抽样检查,并作好记录。
1.3.2.5各工序生产人员严格进行首检、自检、交接检,如发现质量问题,立即停止生产,及时上报有关负责人,进行检验隔离,作好工序检验记录,保证各工序生产质量。
1.3.3成品检验1.3.3.1产品组装完成后,将成品放至待检验区,质检员按照成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进行检验。
品检部随着成品的生产批次,随出随检。
1.3.3.2成品全部检验,检验结果要求书面记录,填写“成品检验记录表”,并出具检验结论。
进货、生产过程、成品检验制度
进货、生产过程、成品检验制度1.目的为了验证所提供的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防止不良品流入客户处应对产品生产各过程进行监视和检查,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本厂产品的原料进货检验,生产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
3.职责本制度要求质检、生产部、技术部、库房部门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完成,具体分工如下:3.1质检部质检部负责制订检验标准,并负责原料入库检验、生产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及产品质量统计。
首先对零件入库检验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向负责人出具书面《检验结果通知单》。
其次对于生产过程中每一道工序进行确认盖章。
第三对已完工并完成生产过程检验的产品进行成品总检,出具合格证书。
最后对产品的不良原因问题和改善措施进行管理记录。
如果检验结果证明原料不合格、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融雪剂性能无法保证,检验员不予盖章放行,可以要求生产部门暂停生产并整改。
检验员有权禁止不合格的产品发货出厂,对产品质量负责。
质检定期组织开展质量会议,主要内容为质量问题追踪、近期质量问题提报、质量问题责任划分。
3.2生产部生产部首先负责生产过程自检检查,按照生产计划和技术资料进行生产。
生产部负责处理检查后不合格的产品,制定不合格产品处理方案,上报总经理进行审批,并按照批准后的方案进行处理。
将处理方案、处理结果填写在《成品检验不合格返工记录》表中,并交检验员。
3.3库房只存放合格品,不得接收未经质检检验合格的成品入库。
按规定管理好合格成品,做好仓储先进先出管理。
3.4相关部门质量会议对质量问题划分的责任部门及个人,涉及到相关责任的按规定进行考核,并负责制定相应考核细则。
4.程序细则4.1原料入库检验细则4.1.1采购物品到厂后,由仓管员按送货单检查产品名称、品种、数量,并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如需经质检检验,通知质检员检验,如不符合规定应通知购销部处理。
4.1.2检验员按外购产品明细对进货产品按质量标准进行全检、抽检或免检。
4.1.3进货检验合格,质检员在明细表上盖章,仓库办理入库手续,检验判为不合格的产品不能入库,并填写《检验结果通知单》发放给负责人。
2024年成品检验管理制度(2篇)
2024年成品检验管理制度一、总则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成品的种类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保证成品的质量安全,维护和提升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制定本《成品检验管理制度》。
二、检验机构1. 成品检验机构应具备相应的人员和设备,提供专业的检验服务。
2. 检验机构应具备独立、公正、公平和保密的原则,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成品检验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成品检验的目的是确保成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消除潜在的质量问题,确保消费者的权益。
2. 原则:成品检验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原则,全面、有效地进行检验。
四、成品检验的流程1. 抽样:根据相关标准和法规,按照抽样计划进行抽样。
2. 检测:对抽样的成品进行必要的化学、物理、微生物等检测项目。
3. 判定:根据检测结果和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对成品进行判定,判定为合格或不合格。
4. 处理:对不合格的成品进行分类处理,如退货、返修、报废等。
5. 记录:对检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保留相关样品和实验数据。
五、成品检验的要求1. 检验项目:根据成品的特点和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确定必要的检验项目。
2. 检验标准:根据行业标准和国家法规,明确成品的质量标准。
3. 检验设备:选择合适的检验设备,确保设备符合检验要求。
4. 检验人员:成品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六、成品检验的监督1. 成品检验机构应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2.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成品检验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消费者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成品质量问题,相关部门应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
七、成品检验的责任1. 生产企业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 成品检验机构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提供专业的检验服务。
3.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成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八、成品检验的奖惩措施1. 对合格的成品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优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为加强我公司产品质量保证工作,明确质量检验工作任务、范围、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包含:产品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状态标识、不合格品管理制度、钢材质量检验制度、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检验员的考核标准等规定。
一、质检的基本职责1、负责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毛坯、半成品,直至成品出厂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工作。
2、执行不合格产品不出厂的原则,保证出厂产品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要求,负责签发产品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3、检验工作应严格贯彻质量标准、严格执行检验制度,检验人员应按产品图纸,技术文件进行检验,做出正确判断,做好废品管理工作。
4、检验工作做到“预防为主"坚持首件检验,重视中间检验,严格完工检验,实行专群结合,充分发挥操作者自检的积极作用.加强关键工序、关键零件,关键产品的质量检验,关键零件,关键产品要建立质量记录档案。
5、检验信息传递和可追溯性。
要求原始记录齐全,填写清晰、整洁,保存完整;统计报表内容完整、真实、准确,具有可追溯性并及时报送。
二、检验员的岗位职责1,严格按标准、图纸、工艺技术要求、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检验.2,按公司的规定做好检验状态的标识。
3,做好检验记录。
4,签发不合格通知单,按规定发送有关部门。
5,对返修,返工后产品进行再检验,并重新进行检验状态的标识.6,做好不合格率的统计,并参与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参与跟踪落实。
7,对操作人员执行工艺进行监督,参加工艺纪律的考察.8,努力学习,积极运用检验的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检验成本。
8,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努力降低错检和漏检率。
三、原材料、外购件进厂检验:1、凡进厂原材料、外购件须附有合格证或质保书,检验人员按规定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通知采购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并作好记录。
2、凡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检验人员应拒签入库单,财务处则不予结算。
3、凡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若需让步,须办理让步手续,在未办妥手续前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
工厂货物质量检查制度,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质检规定
货物质量检查制度一、总则1.为加强质量检验的管理,结合公司产品检验规程,严肃工艺纪律,保证不断巩固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2.质量检验工作在总经理,副总经理的领导下,以专职检查人员的检验为主,在共同搞好质量的前提下,调动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把员工的首检、巡检、自检、互检、与专职检查结合起来。
3.质量检查工作,应贯彻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精神:生产小组认真作好三检;车间作好所属各工序的质量检查;专职机构作好原材料入公司。
成品出公司和重点工序的质量检查,三者密切联系,相互协作。
在质保部的统一领导下,为提高产品质量而努力。
4.质量检查总的依据是:公司制定的工艺规程、技术标准及有关技术文件规定。
(1)原材料以金属原材料验收要求为检验标准。
(2)各类成品的零部件性能以及外观检查以国家相关标准为依据。
(3)产品工艺规程执行情况及半制品质量按公司制订工艺规程检查。
二、原材料检验1.凡入库的各种原材料应由供销科专人填写“原材料送验通知单”,详细注明原材料名称,数量、产地、单位编号,存放点连同原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合格证,一起交质保部进行检查抽样。
若遇货源紧张急迫待试需马上投产的,必须在送验通知单上写明“急”字样。
2.质保部接到“原材料送验通知单”和原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合格证后应由专人前往存放地点按国家或公司订技术条件的规定数量抽样送到并交给技术开发部。
3.技术开发部接到质保部原材料样品后按“急”或“一般”程序规定时间内拿出实验报告单如有某项指标不合格时应由该部门主任签署意见,说明该项不合格指标,对产品质量影响的意见,然后交质保部检验。
4.不合格的原材料经加工处理后,需重新检验加工项目,经质保部审查确实达到技术规定的标准应由质保部发给合格证,并盖上合格证章,供销科方可发给车间部门使用并严格按先进先出发用,否则一律不准投入生产。
5.合格的原材料,仓库必须按照规定的保管要求,按批分别堆放,不得将不同批次的原材料混杂堆放,否则作不合格品处理。
出厂检验项目管理制度
出厂检验项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出厂检验项目管理工作,确保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出厂检验项目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出厂检验项目管理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严谨原则,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
第四条出厂检验项目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遵循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
第五条本制度由该单位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执行,质量管理部门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修订。
第六条本制度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所有本单位相关部门和人员都应该遵循执行。
第七条对于未涉及本制度的事项,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执行。
第二章出厂检验项目管理流程第八条出厂检验项目管理流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申请环节:产品出厂前的申请检验环节,质量管理部门收到相关申请后进行初步评估。
二、审核环节:审核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准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质量管理部门根据审核情况进行备案与审批。
三、实施环节:实施出厂检验项目,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检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准确。
四、判定环节:根据出厂检验项目结果进行产品判定,评定产品是否合格。
五、记录环节:对出厂检验项目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形成相关档案。
六、通知环节:将出厂检验项目结果通知有关部门及生产单位。
第九条出厂检验项目管理各环节应有专人负责,确保流程规范顺畅。
第十条出厂检验项目管理流程应当详细记录每一次操作过程和结果,确保真实可靠。
第三章出厂检验项目管理职责第十一条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出厂检验项目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十二条生产单位应保证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并提供出厂检验项目所需的相关资料和条件。
第十三条生产单位应配合质量管理部门开展出厂检验项目,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出厂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资格和经验,保证出厂检验项目操作准确无误。
第十五条出厂检验人员应严格遵守检验操作规程,不得违规操作。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概述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公司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要求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全程进行质量检验。
原材料采购检验1.原材料供应商选择在选择原材料供应商时,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供应商具备生产能力和质量稳定性。
通过供应商自身质量体系证书和第三方质量监督机构的审核来确保原材料供应稳定可靠。
2.原材料到货检验原材料到货后,首先要核对货物的数量、规格和质量,并进行外观、尺寸、重量等方面的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
生产工艺过程检验1.检验标准的制定检验标准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依据,要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的技术规定。
如果没有现成的标准,则需要根据产品使用要求和工艺特点,结合公司技术经验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检验标准。
2.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巡检巡检是对生产过程中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过程,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要制定巡检计划和巡检标准,对各个生产环节都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生产线检验生产线检验是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检查的重要环节。
要结合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工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检验计划和检验标准。
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及时纠正,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成品检验1.抽样检验成品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的最后检查环节,要在成品装箱前进行严格的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
抽样检验应该覆盖产品的全部范围,从外观、尺寸、耐磨性、强度等方面进行检验。
2.环保检验环保检验是对产品环保性的检查,要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和公司的要求。
环保检验要覆盖所有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成品质量等方面。
总结制定质量检验制度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举措。
要想实现质量的可控和可靠,必须从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抓好质量检查,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公司的质量要求。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赢得更多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成品检验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成品检验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范围1.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公司成品的检验管理工作,确保成品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1.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的成品,包括但不限于产品、零部件等。
二、责任和权限2.1 质量部门质量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成品检验的细则,负责监督和指导各生产部门的检验工作,负责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2.2 生产部门生产部门负责按质量部门的要求进行成品的检验工作,负责将检验结果及时上报质量部门,确保成品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三、检验流程3.1 接收成品生产部门在完成成品制造后,将成品交付给质量部门进行接收。
3.2 检验标准质量部门根据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制定成品的检验标准,并向生产部门提供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流程。
3.3 检验方法生产部门按照质量部门提供的检验方法,对成品进行外观质量、尺寸、重量、功能等方面的检验。
3.4 检验要求检验要求包括合格品的判定标准、不合格品的处理要求以及异常情况的报告和处理流程。
3.5 检验记录生产部门在进行成品检验时,需填写相应的检验记录,包括样本编号、检验时间、检验结果等信息,并保存在指定的文件或数据库中。
四、异常处理4.1 不合格品处理如果成品经检验发现不合格,生产部门应按照相关流程和要求进行处理,如进行返工、报废等。
4.2 异常情况报告对于发现的重大质量问题、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等异常情况,生产部门应立即向质量部门进行报告,并协助质量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五、数据统计与分析质量部门负责统计和分析成品的检验结果,对质量问题进行追踪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六、培训和考核公司应定期组织成品检验相关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意识,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检验工作的考核,确保检验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七、制度的执行和修订本制度的执行由质量部门负责监督,必要时可以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修订的内容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进行培训。
八、制度的宣传和评估公司应对本制度进行宣传,确保各部门和相关人员都能够理解和遵守制度的要求,定期对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
出厂检验管理制度范本(2篇)
出厂检验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出厂检验是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对于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出厂检验的操作流程和管理要求,制定本出厂检验管理制度。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出厂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和企业相关标准要求,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信誉。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出厂产品的检验管理事项。
三、术语和定义1. 出厂检验:指将产品在出厂前进行的检验活动,包括产品外观、性能、功能等多方面的检验。
2. 检验标准:指对于产品的质量、规格、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可以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
3. 检验记录:指出厂检验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文件和记录。
四、出厂检验管理流程1. 检验需求确认a. 产品相关部门或销售部门收到订单或合同后,需确认是否需要进行出厂检验。
b. 若需要进行出厂检验,相关部门应及时将相关信息通知质量管理部门。
2. 出厂检验计划制定a. 质量管理部门根据产品特性、质量标准要求等因素制定检验计划。
b. 检验计划应包括产品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等内容。
3. 检验环境准备a. 检验环境包括检验场地、设备、工具、人员等。
b. 检验环境应满足检验工作的要求,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验执行a. 按照检验计划和检验标准要求,进行检验操作。
b. 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5. 检验记录与报告a. 检验人员应及时记录检验数据和结果。
b. 在检验完成后,制作出厂检验报告。
6. 检验结果处理a. 检验结果有两种情况:i. 合格: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可以继续出厂交付。
ii. 不合格:产品不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需进行整改或退货处理。
七、出厂检验管理责任和权限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出厂检验管理制度,负责出厂检验的计划和监督工作。
2. 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和支持质量管理部门的检验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信息。
来料、制程、成品抽样检验规范方案
1. 成品检验之抽样水准、抽样方案以统一检验标准,确保来料及成品批准编排审核的质量稳定、良好。
IQC 进料检验、制程检验、 OQC 成品出货检验的所有产品。
a) IQC、IPQC、OQC 负责执行本规定b) 品管部负责监督执行并视产品实际情况制定、修改本规定1 抽样标准:按 MIL-STD-105D Ⅱ级检查水平一次抽样进行2 合格质量水准 AQL 规定:① 电子料 MAJOR:0.65;MINOR:2.5②结构料 MAJOR:1.0;MINOR:2.53 检查严格度:正常检验4 抽样方式:随机抽样5 抽样批量:每一定单作为一个检查批次6 生产部驻厂质检员对来料抽检的规定为,对 3C 关键性元器件采取每四批至少抽检一批确认外协加工厂来料检查执行情况,普通性器件采取每七批抽检一批的比例执行。
以上规定了来料检验通用抽样检验标准 ,部份物料特殊规定的除外 ,参见具体物料检验标准,特殊情况由物料 QE 决定。
1 抽样标准:按 MIL-STD-105D Ⅱ级检查水平一次抽样进行2 合格质量水准 AQL 规定:① 功能不良 MAJOR:0.65;MINOR:2.5② 外观不良 MAJOR:1.0;MINOR:2.53 检查严格度:正常检验4 抽样方式:随机抽样5 抽样批量:每四小时生产作为一个批量,低于 4 小时按照实际生产数量作为送检数量。
6 生产部质检员依据每四批至少抽检一批的标准执行。
作业依据参见具体《物料检验标准》及《成品检验标准》 ,特殊情况由研发工程师决定。
1 抽样标准:按 MIL-STD-105E 〔等同 GB2828-87Ⅱ级检查水平一次抽样方案进行2 合格质量水准 AQL 规定:① 主机/键盘: CR:0.4, MAJOR:0.65;MINOR:2.53 检验严格度:正常检验4 抽样方式:随机抽样5 抽样批量① 普通以客户每次的定单数量作为一个批量检验。
②根据相应机型的质量控制计划来确定每批批量。
出货检验管理制度
出货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产品出厂质量,满足客户需求,保障企业信誉,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出货检验工作,包括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
第三条出货检验应遵循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确保每一批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第二章组织结构与职责第四条质量管理部负责出货检验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对出货检验结果负责。
第五条生产部门负责提供待出货产品,并对产品质量负责。
第六条仓储部门负责配合出货检验工作,确保合格产品及时出库。
第七条销售部门负责提供客户需求信息,协助处理客户投诉。
第三章检验程序第八条产品出货前,生产部门应按照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完成产品生产。
第九条生产完成后,生产部门应自检,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第十条自检合格的产品,由生产部门提交至质量管理部进行出货检验。
第十一条质量管理部应根据产品标准和客户要求,制定出货检验方案。
第十二条检验人员应按照出货检验方案,对产品进行外观、性能、尺寸等方面的检查。
第十三条检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产品,检验人员应立即通知生产部门,并记录在案。
第十四条不合格产品处理:1. 返工:对可修复的不合格产品,生产部门应进行返工处理,直至达到质量标准。
2. 报废:对无法修复的不合格产品,应进行报废处理,并记录在案。
第十五条合格产品由质量管理部出具检验报告,并通知仓储部门进行出库。
第十六条仓储部门在出货时,应核对产品批号、数量等信息,确保与检验报告一致。
第十七条销售部门在接收到产品后,应进行签收,并对产品质量负责。
第四章检验设备与方法第十八条质量管理部应配备相应的检验设备,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九条检验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保证设备状态良好。
第二十条检验方法应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科学性。
第二十一条检验人员应熟练掌握检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检验标准,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章质量记录与追溯第二十二条质量管理部应建立产品质量记录,包括检验报告、不合格品处理记录等。
如何做好来料、制程、成品检验质量管理
2021/8/14
25
IPQC检验方式
C、巡回检验 a、巡回检验是指检验员在生产现场,按一定的时间或产量间隔,对有关工序的产品和生产条件进行监督检查。 b、机加工、冲压、注塑过程中的巡检以抽查产品为主,而对生产线(装配或包装)的巡检,以检查影响产品质量的 生产因素(4M1E)为主。
2021/8/14
四、作业程序 1.对出入库产品按《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随机抽检;合格后出具出货报告,不合格通知主管,并做好隔离; 2.成品抽检不合格时,必须返工的,必须填报《信息反馈单》给生产部,做好返工安排; 3.返工的成品要巡检人员全程跟进,返工结束后再次抽检,合格后放行并开具出货报告。 4.车间每周检验记录汇总统计分析表相关数据,由品质主管在每周一提交至品质经理。
18
来料检验的八大要素
1.送货单 2.送检单 3.检验标准书
4.仪器
5.工具
6.适当的环境
7.标识卡
2021/88/1.4验收入库单
19
检验结果处理方式
1.允许 2.拒收 3.让步接收 3.1偏差 3.2全检 3.3返工
2021/8/14
20
来料检验规程
一、目的 为有效控制外购件、加工件的品质,确保验收作业的顺畅,以满足生产的需求。
2021/8/14
24
IPQC检验方式
B、自主检查 是作业员对自己的作业加以检查,此检查若能确实实施,对于产品品质是一大保证,但必需要有足够的教育训练,提 高作业员的品质意识,而尤其重要的 是【人人要有品管之能力】,以期对于: 1.所使用材料、零件异常(不流出不良) 2.上工程之不良(不接受不良) 3.自己作业是否正确(不制造不良) 均能正确而有效地发现并予以改正。
成品检查管理制度
成品检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企业的成品检查工作,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客户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成品检查工作的员工,包括生产部门、质量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
二、成品检查的目的1. 保障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
2. 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信任。
3. 预防和减少不合格产品的流入市场,防止可能造成损失和影响声誉。
4. 持续改进产品质量,使产品竞争力更强。
三、成品检查的内容1. 可靠性测试:对产品的使用寿命、性能等进行测试,确保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外观检查:对产品的外观、尺寸、颜色等进行检查,确保产品外观完好。
3. 功能测试: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测试,确保产品功能正常。
4. 包装检查:对产品的包装进行检查,确保包装符合要求。
5. 标识检查:对产品的标识进行检查,确保标识清晰、准确。
6. 检验报告: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
四、成品检查的责任部门和人员1. 生产部门:负责产品的生产制造,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成品检查计划和方法,监督和指导成品检查工作。
3. 检验员:负责具体的成品检查工作,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和判定。
5. 生产经理:负责对成品检查结果进行审核和确认,并负责制定改进措施。
六、成品检查的流程1. 制定成品检查计划: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质量要求制定成品检查计划,明确检查内容和方法。
2. 进行成品检查:按照计划进行成品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3. 分析成品检查结果: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不合格产品的原因。
4. 处理不合格产品: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制定改善措施。
5. 修改成品检查计划: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改进措施,及时修改成品检查计划。
六、成品检查的频次1. 对于一般产品,应每批次都进行成品检查。
2. 对于关键产品,应每批次都进行成品检查,并进行可靠性测试。
3. 对于常规产品,可以适当减少成品检查频次,但不能低于每月一次。
产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科学化产品出厂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出厂产品合格率,保障用户利益。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的出厂检验工作。
三、责任与权限1. 出厂检验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出厂检验方案,组织并监督产品出厂检验的工作。
2. 生产部门负责按照出厂检验部门的要求进行产品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 质量部门负责监督和检验出厂检验工作,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4. 销售部门负责与客户签订合同,并提供相关的产品规格和要求。
5. 所有相关人员都有义务配合出厂检验部门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四、出厂检验流程1. 接受通知:出厂检验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质量要求确定检验时间,并通知生产部门和质量部门。
2. 检验准备:生产部门按照产品规格和要求,准备好待检产品,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 检验记录:出厂检验部门对待检产品进行全面检查,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
4. 检验报告:出厂检验部门根据检验记录,编写出厂检验报告,并提供给质量部门核准。
5. 核准和认可:质量部门对出厂检验报告进行核准,并认可产品是否合格。
6. 合格出厂:对于经过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出厂检验部门安排出厂,并提供相应的出厂记录。
五、出厂检验依据1. 产品规格:根据客户要求和产品设计文件,确定产品的规格和要求。
2. 相关标准: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标准,确定产品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3. 检验计划:根据产品类型和生产批次,制定出厂检验计划,明确检验项目和样品数量。
4. 检验方法: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和仪器设备。
六、出厂检验项目1. 外观检查: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查,查看有无变形、损伤、划痕等问题。
2. 尺寸检测: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测量和比对,确保符合规格要求。
3. 功能测试:对产品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确保正常工作。
4. 材料分析:对产品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分析和检测,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范本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范本一、引言本质量检验制度旨在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
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质量检验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任务,确保质量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验计划的编制1. 检验计划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编制。
2. 检验计划应明确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频次和检验标准。
3. 检验计划应在生产开始之前制定,并向相关部门传达执行。
三、检验设备和工具的管理1. 检验设备和工具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
2.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符合相关标准,并每年进行一次校准。
3. 检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记录应及时填写,并进行存档。
四、现场检验的执行1. 现场检验由质量管理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共同完成。
2. 检验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按照规定的流程处理不合格品。
3. 检验结果应进行归档,以备日后查询和审查。
五、过程控制的监督1. 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质量管理部门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的可控性。
六、纠正和预防措施1. 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良情况,质量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跟踪执行情况。
2.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应进行记录,并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七、数据统计和分析1. 每月对各个生产环节的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2. 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应进行记录,并由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审查。
八、质量培训和教育1. 对生产操作人员进行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学习,了解最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1. 定期对质量检验制度进行评审和改进,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2. 遇到重大质量事故或问题时,立即组织调查和分析,并改进相应的制度和流程。
结语本质量检验制度是公司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控制水平的重要保障。
各个部门和员工应积极配合,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共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符合标准要求。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质量检验管理制度1.目的对原料、辅料、成品及半成品进行检验,为生产出合格优质的产品提供保证。
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对生产所需的外购产品、过程产品和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对辅料的入厂检验,半成品的过程检验,成品的出厂检验。
3.职责质管科是对产品特性实施监视和测量主要职能部门。
4.程序4.1质管科根据《检验标准》明确检测点、抽样方案、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4.2进货验证4.2.1对生产购进物资仓库保管员核对,确认原材料品名,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并通知检验员检验。
必要时,由化验室采样进行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检验。
4.2.2检验员根据《检验标准》进行全数或抽样验证,并填写《原料检验记录》:产品的过程检验由各工序的品管员负责,按照工艺标准对其检验和监控将检验合格的半成品交付下道工序,不合格品另行堆放。
a)检验合格。
仓库办理入库手续并做好标识。
b)检验不合格时,检验员在购进物资上加“不合格”标识,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3采购产品的验证方式验证方式可包括检验、测量、观察、工艺验证,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方式。
4.3半成品的测量和监控4.3.1过程检验对设置检测点的工序,在做好自检自分后将产品放在待检区,检验员依据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对合格品,在《半成品检验记录》上盖检验员签字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3.2互检下道工序操作者应对上道工序转来的产品进行互检,确认合格后方能继续生产,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4成品的测量和监控4.4.1操作者对完工后的成品进行自查,并整齐堆放在待检区,作好标记,附挂上待检标识。
4.4.2检验员按产品《检验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内容记录在相应的《出厂检验记录》中,并做好相应的标识。
4.4.3成品进行包装后经抽检合格后由仓库保管员按检验员出具的《包装生产流程卡》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市九特阀门有限公司
产品制程质量控制方案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必须要加强和完善制程的质量控制,加强质量监管力度。
使处于生产线的不同阶段半成品都符合工艺标准和技术要求,防止不合格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稳定产品质量。
现制定以下
一、目的
明确制程检验作业程序,对产品进行首检、巡回检验以及完工检验,以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二、范围
适用于生产线各加工工序首检、巡回检验以及完工检验的过程
三、相关部门职责
1品管部负责产品制程中首检、巡回检验以及完工检验及参与不良品的审核与执行和质量记录保存。
2生产部及各生产车间。
①生产部各级管理人员应随时检查、稽核生产作业的质量状况,对异常及时进行排除或协助相关部排除。
②负责制程点检验区域的生产秩序,以及不良品的改善与纠正措施的执行。
③维护、保养设备与工装,确保其正常运作。
3.技术门
①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的控制、工艺技术更改的控制及参与不良品的审核。
②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文件,完善图纸管理制度。
③不定期对作业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核查。
④协同质检部处理质量异常问题。
4.采购部
①保证供方交货准时性,提高采购产品合格率。
②配合质量管理部进行各类采购产品的质量监督、质量改进及改进结果的验收,以及质量索赔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③合格供应商协作配套能力调查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四、工作程序
1制程自主检验
制程中每一位操作者均应对所生产的制品实施自主检查,遇质量异常时应即予挑出,如系重大或特殊异常应立即报告质检人员和车间主任,共同分析原因及处理对策。
车间主任或主管均有督促所属员工实施自主检查的责任,随时抽验所属员工各制程质量,一旦发现有不良或质量异常时应立即处理外,并追究相关人员疏忽的责任,以确保产品质量水准,降低异常重复发生。
2首件检验
操作者要严格按《首件检验制度》执行,对所生产的首件零件实施自主检查,认为符合要求后,送检验员检验。
这对于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线切割等设备靠编程和刀具来保证加工质量的,以及冲床等靠模具保证质量的批量产品,尤为重要。
因此,每天、每班生产的第一件,或当机床、模具、刀具等因素变化后的第一件均应实行首件检验。
首件应由操作者自检后加以标识,然后检验员按照产品生产工序、工艺规程,对首件样品进行全面检查、测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正常生产。
首检应保留必要的记录,如填写《首件检验单》。
3巡回检验
制程检验员每天在不同时段对各生产岗位进行巡回检验,依据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和技术要求进行判定,将检验结果记录在《零部件检验记录单》上,若发现质量异常现象,立即责令操作者停止生产,采取纠正措施直至异常现象排除后,方可正常生产。
若检验员无法判定,应及时填写《质量异常反馈单》,呈上级品管部门审核,或会同生产、技术、采购部门协商解决。
对产生的不合格品要进行评审,当评审为返工时,通知生产部门进行返工;当评审为降级回用时,可直接入库;当评审为报废时,要填写《废品通知单》,通知生产部门办理入废品库,并在废品上作好明显标识及时隔离保存。
4完工检验
⑴在制的半成品完工后,经全检或抽样检验合格,检验员要在《加工路线单》上签字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或入库;不良品经返工后需重新检验,合格签字后入库。
⑵制程中的发现的不良品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若出现批量不良品则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5.装配线上不良品处理
在装配过程中发现不良品(已从半成品库领出)时,要求退回仓库申请换料,首先装配车间对现场不良品进行管制,然后填写《装配线内不良品处理单》转品管IQC 判定,IQC检验时必须将判定结果在换料单上注明,需说明是来料不良、作业不良或其他方面原因,同时品
管IQC对现有库存同类物料重新检验。
发现不合格品时,将数量记录在《装配线内不良品处理单》上,对可以返工的不良品,IQC填写《质量异常反馈单》(一联给仓库,一联给加工车间。
)领料人凭单经仓管人员确认后到仓库领料。
不良品退回生产车间返工,由车间签字接收,返工后重检,合格入库;不良品属外协外购件,通知采购部门退回供货商。
经有关部门(受权)审核为废品的,开出《废品通知单》(其中一联给仓库)退回半成品库入废品区;若是外协外购件质量问题报废的,要通知财务部做出帐面处理。
(详见《装配线上不良品处理规定》)
6品质追溯(签名制)
品质追溯也叫品质追踪管理,在生产(或装配)过程中,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入库出厂,每完成一道工序或一项工作交接(如部门之间;总厂与分厂之间),都要在《加工路线单》上记录其检验结果,记录操作者及检验员的姓名、时间、单据编号、地点及情况分析,这些《加工路线单》与产品(或半成品)同步流转,当加工完毕,经检验员签名后,方可入库。
7.设置质量控制点(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在生产过程中某些关键工序质量波动大,经常出现不合格,处于不稳定状态,对下道工序装配带来严重影响的,如这些岗位:
①以前生产有异常,有较高不良品的记录。
②使用的生产设备不稳定。
③工装夹具、模具有不良情况。
④经常出现来料不良现象。
⑤新员工操作。
以上岗位要设置质量控制点,实现双岗制,要特别引起生产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重视。
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对产品质量进行自检、制
质量控制点落实到具体工作岗位后,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必须明确自己应做的职责。
操作人员应做:操作中发现偏差或异常,应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以便及时处理质量问题;检验员应做:在检验时,应和操作工人密切合作,帮助工人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点的有关技术文件,及时交流和沟通情况。
并通过检验帮助操作工人解决不正确的检测方式;生产管理人员要指导工人正确操作。
8质量记录
制程检验员要将每日填写《零部件检验记录单》,《制程巡检日报表》以方便于质量追溯,并将当日检验内容汇总填入《每日质量报表》呈上级品管部门。
五、相关部门质量管理职责
1.生产部门
⑴不能片面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生产主任要对生产现场产品质量负责,提高工序质量控制的能力。
⑵生产部门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监控质量,要做到四不: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制品不转序;不合格的零部件不组装;不合格的成品不入库。
要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
⑶生产车间工作岗位原则上要做到定人定岗,合理调配,有时因生产需要调换人上岗,亦必须是技术上胜任人员,切不可因一时生产繁忙而随意唤人上岗,这样,使产品的质量埋下很大的隐患!
⑷加强5S现场管理。
强调细节管理,规范现场、现物,创造高效率、高品质的工作。
⑸注重设备维护和保养。
良好的设备运行,为提高产品的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2.技术部门
⑴技术部门应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
⑵提供完善的技术资料、文件;加强对废旧图纸的管理,(现在由于图纸管理不完善,给生产带来混淆,产生质量问题比较突出)。
⑶协同品管部门处理质量异常问题;
⑷加强与生产车间的联系,不断提高产品工艺质量水平,
⑸做好工艺文件的控制、工艺技术更改的控制,使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的控制状态,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不合格品发生。
3.采购部门
⑴合格供应商协作配套能力调查评估的组织与实施。
⑵采购产品的合格率。
⑶采购计划下单准确率。
⑷供应商交货准时率。
⑸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的评估。
注:公司受权于品管部和技术部对不合格品的审核
本制度由质检部起草拟定,报总经理审核批准。
2015.4.10
温州市九特有限公司
成品及出厂检验管理方案
. 1目的
为了使成品检验员在工作中有所依据,了解如何进行检验工作,以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品牌效益,满足客户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成品检验、以及出货检验。
3.权责
⑴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起草制定
⑵由公司最高管理者负责起草制定的核准。
4工作程序
⑴装配车间将待检品(成品)放置在待检区,最终检验员按照成品检验规程和《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上的各项检验项目(包括电器性能)以及技术要求进行逐条逐项试机检验,试机合格后,在《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上签字或盖章;若检测不合格盖“拒收”章,并签名,退回装配车间重新返修。
⑵拒收处理
①装配车间收到退货后,应对退货进行全检处理,并将不良原因及及改善方案填写在分析表
内,
②装配车间根据改善方案进行返修后,需最终检验员重新检验,合格后盖章签字入库。
⑶发货检验
①发货时成品检验员按《发货清单》的要求认真检查随产品提供的附件、备件,是否齐全;检查产品的说明书、保修卡和合格证(或其他品质证明文件)、随机技术文件,进行核对与验收。
②检查成品的型号、件号、名称、规格、厂名、以及生产批次号和生产日期等内容。
③成品的外包装标识必须正确规范、清晰牢固。
⑷特采发货
在发生下列情形之一时,销售部、生产部可提出特采申请,经品管部和技术部审核后,方可实施。
①产品缺陷轻微,不致影响使用特性和销售。
②发货任务紧迫。
③其他特殊状况。
①记录
成品检验员对每批产品出厂要作好记录,填写《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对售后产品质量反馈信息要作认真分析总结,并妥善保管。
201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