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无线网络中一种TCP增强算法
TCP协议的性能优化与调优方法总结(三)
TCP协议的性能优化与调优方法总结一、引言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在互联网通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TCP协议的性能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总结一些TCP协议的性能优化与调优方法,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拥塞控制算法优化拥塞控制是TCP协议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它通过调节数据发送速率来避免网络拥塞。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优化拥塞控制算法:1. 使用更好的拥塞控制算法:目前常用的拥塞控制算法有TCP Tahoe、TCP Reno等,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拥塞控制算法。
例如,对于延迟敏感的应用,可以选择TCP Low Latency 算法。
2. 动态调整拥塞窗口大小:通过调整拥塞窗口大小,可以有效控制数据发送速率。
可以根据网络状况实时调整拥塞窗口大小,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三、合理设置超时与重传机制超时与重传机制是TCP协议中确保可靠性的关键机制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优化:1. 设置合理的重传超时时间:过小的重传超时时间会导致过多的重传,降低网络传输效率;过大的重传超时时间会延长数据传输时间。
因此,需要根据网络环境的延迟和丢包率等情况,合理设置重传超时时间。
2. 使用快速重传机制:当接收方连续收到相同的数据段时,可以立即向发送方发送冗余的ACK,以触发发送方进行快速重传。
这样可以提前恢复丢失的数据段,减小重传延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四、优化滑动窗口机制滑动窗口机制是TCP协议中用于流量控制和传输可靠性的重要机制。
在实际应用中,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优化:1. 使用合适的窗口大小:窗口大小决定了数据发送的速率,过小的窗口大小会导致低效的传输,过大的窗口大小会导致网络拥塞。
因此,需要根据网络状况调整窗口大小,以达到最佳的传输效果。
一种TCP Westwood增强算法
技 术 T PR n C eo的基 础 上 发 展 而 来 。 C R n 于 网 络 流 量 的 T P eo对 控 制 分 为 慢 启 动 、 塞 避 免 、 速 重 传 和 快 速 恢 复 几 个 阶 段 “ 拥 快 。
在慢 启动 阶段 ,发送端 每收到一个确认 AC K,拥塞 窗 口增加
已经表现 出了较 为明显 的优越 性 , 但是 T P 在慢启 动和 线性 递增部 分依 然采用 传统 R n CW eo的盲 目递增 的机制 , 致发 送端 导
较 为频繁 的重传 。通过对 这 两种 算 法的研 究 , 出一 种增 强算 法 , 以明显 减少 分组重传 , 高有 效吞 吐量 , 除 T P全局 提 可 提 去 C
C o g ig 0 0 5 C ia h n qn 0 6 , h ) 4 n
Ab t a t T e t o n CP v g s r CP e h c me t l o i ms TCP si t ea a lb eb d d h a c r i g t sr c : CP W s wo d a d T e a et T n a e n g r h . a wo n a t W et ma et v i l a wit c o d n h a n o
lc d 小 随 R T呈 指 数 增 加 , 以 说 , 启动 一 点 也 不 慢 , ,wn 大 T 可 慢 在 带 宽够 大 时 ,短 时 间 内 就 会 有 大 量 分 组 充 斥 于 链 路 及 链 路 中 的 缓存 队 列 中 。当发 送 窗 口大 于 拥 塞 窗 口 阈值 s heh时 , s rs t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2 期 7 1
VO1 27 . N O. 21
5G无线接入网络的异构切换技术研究
5G无线接入网络的异构切换技术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5G无线接入网络的异构切换技术,通过分析研究背景和相关工作,引入了异构网络概念和切换技术的原理。
针对当前网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切换技术,并通过实验结果与分析进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我们总结了研究的成果,并展望未来在5G网络中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方向。
该研究对于优化5G网络的性能、提高用户体验以及推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5G、无线接入网络、异构切换技术、研究、引言、研究背景、相关工作、异构网络概念、切换技术、实验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展望。
1. 引言1.1 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无线接入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5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容量,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网络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带宽等因素的限制,用户可能会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切换,这就需要一种高效的异构切换技术来保证用户的通信质量。
本文旨在研究5G无线接入网络的异构切换技术,探索如何在不同网络之间实现无缝切换,提高用户体验。
我们将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相关工作,对5G无线接入网络和异构网络概念进行概述。
然后,我们将重点探讨切换技术,包括手over、小区切换和网络切换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将给出实验结果和分析,验证我们提出的切换技术在实际环境下的有效性。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5G无线接入网络的优化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在本研究的我们将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展望未来在异构切换技术方面的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 正文2.1 研究背景随着移动通信和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通信速度和网络覆盖范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4G网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高速、低时延和大容量的需求,因此5G网络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基于丢包事件统计的TCP-Veno改进算法
C eg eg u 提 出 的 一 种 端 到 端 的 适 用 于 无 线 网 络特 性 的 hn Pn F 等
改 进 T P协 议 。 C 本 文 在 T PV n 的 基 础 上通 过 引入 相 关 参 数 以 及 合 理 C .eo 计 算 , 网络 实 际 状 态 进 行 进 一 步 细 化 , 取 更 加 合 理 的 窗 口 对 采 调 整 策 略 。 要 改 进 了 T PV n 主 C — eo的 MD算 法 ( lpi t e e mut l ai d— ic v ces) 解 决 T PV n rae以 C .eo存 在 的 一 些 缺 陷 。
向为计算机 网络 、计算机图形学。E mal zy g@1 9tm — i :dr_ l 3 . o
胡愚 ,陈元琰 :基 于丢 包事件 统计的 T PV n C -eo改进算法
11 T - e o的 丢包 区分 原 理 . CPV n
T PV n 采 用 和 T PV g s 似 的 丢 包 区 分 算 法 :源 端 C .e o C — ea 类 计 算 期 望 与 实 际 吞 吐 量 之 间 的差 值 如 式 ()3 所 示 M 1- ) ( 。其 中 c n 表 当 前 的拥 塞 窗 口值 , ae T w d代 B sR T和 R T分 别 表 示 测 量 T 的 最 小 往 返 时 延 和 平 滑 的 往 返 时 延 。然 后 计 算 期 望 吞 吐 量 和
摘 要 : 对 T PV n 轻 负载 网络 环境 中不 能有 效利 用带 宽 , 针 C —eo在 在重 负载 网络环 境 中不能 准确 区分拥塞 丢 包和无 线随机 丢
包而造 成频繁 拥塞 等 问题 ,提 出一 种 改进算 法 T PV n + C . eo 。通过 对一 定 时间段 内拥塞 丢 包事件和 无线 随机 的丢 包事件 的数 量 统计 , 计算 两种 不 同类型丢 包事件 的发 生概 率 , 此基础 上 改进原 T PV n 在 C .e o的丢 包区分 算法 , 高了丢 包区分 的准确性 提
一种新的适用于异构网络的TCP算法
通过本地重传 和前 向纠错屏 蔽发 送端 与链路 相 关 的丢 包, 运行在 物理层 的上方 , 较早 了解 丢包 的情况 , 在根部 解决 问题。但 由于链路层协议与高层协议都有独立的差错控制功 能, 有一定 的重 复性 , 相互竞争会降低无线信道 的利用率 。文
的有线 网络上 , 这一机 制被证 明是有效 的。但 是在 异构 网络 下 , 线网络部分 的高 比特 错误率 和信道 衰落成 为数据 包丢 无
Ke o d : rnprC nrl r oo ( C ) ee gno s e ok S ;cnet ncnrl ehns yw rs Taso ot o cl T P ;htr eeu t r;N 2 ogso ot cai t oP t o nw i om m
0 引言
优 于 T PR n C — e o和其他 同类改进 协议 。
关键 词 : 输控 制协议 ; 构 网络 ; S ; 塞控制 机 制 传 异 N 2拥
中图分类 号 : P 9 .3 T 3 3 0 文 献标 志码 : A
Ne TCP l o ihm v r hee o e o t r s w a g rt o e tr g ne usnewo k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l 0期 20 0 7年 l 0月
文章编号 :0 1 9 8 (0 7 1 2 3 0 10 — 0 1 20 ) 0— 4 7— 3
一
计 算 机应 用
Co u e pl ains mp tr Ap i to c
Vo _ 7 No. 0 l2 1
p a tr e s n by t v i h c a im f l d h vn o g s o i d w i C — n .T ee p r n a e u t h w r a me es r a o a l o a od t eme h n s o i a i g c n e t n w n o n T P Re o h x e me t r s lss o b n l i i l i e o a c sb t rt a C — n d o h ri r v d p oo oso e s me kn . t p r r n e i e t n T P Re o a t e mp o e rt c l ft a i d s fm e h n h
通信网络中的异构网络融合技术
通信网络中的异构网络融合技术通信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网络。
这些网络多种多样,包括移动通信网络、固定通信网络、互联网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网络的性能和覆盖范围,异构网络融合技术应运而生。
异构网络融合技术是指将不同类型、不同性能的网络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网络框架中,以达到资源共享、性能提升和服务优化的目的。
在通信网络中,不同的网络之间会存在一些隔阂和不兼容的问题,比如移动通信网络和固定通信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
而异构网络融合技术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一种常见的异构网络融合技术是多无线接入网络(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简称MRAT)。
不同的移动通信网络,比如4G LTE和5G,可以通过MRAT技术进行无缝切换和互联互通。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用户的网络体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网络的优势,提高网络的带宽和容量。
另一种异构网络融合技术是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简称NFV)。
传统的通信网络中,网络功能是通过硬件设备实现的,比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而NFV技术可以将这些网络功能抽象为软件,运行在通用的服务器上。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还能够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
此外,云计算技术也是异构网络融合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云计算,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网络资源集中管理和调度,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最优分配。
比如,移动通信网络可以借助云计算平台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从而提升网络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
总结起来,异构网络融合技术在当今通信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将不同类型、不同性能的网络整合起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覆盖范围,满足用户需求。
通过多无线接入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期待通信网络更加高效、稳定和可靠。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异构网络融合技术将会在未来的通信网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异构无线网络干扰协调——挑战和应对
5总结和展望
异构网络是为了满足LTE Advanced系统中热点场景和 室内通信需求而提出来的,主要方式是在传统的网络结构中 引入一些覆盖范围和发射功率都很小的节点。它具有灵活的 布网方式、较高的频谱效率,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多类型的数 据服务,是非常有前景的技术方案。异构网络小区间的干扰 协调还面临很多挑战,诸如在小区间采用CoMP技术,由于 相邻的小区的类型不相同,UE的信道测量和反馈需要重新
对于封闭用户群基站来说。由于其部署有很大的随意 性,小区形状不规则,两个不同的家庭基站HeNB的覆盖范 围可能会有很大程度的重叠,在不同的家庭基站之间协调干 扰也是一个新的问题【5】。
3.2不同类型小区基站发射功率不同所造成的干扰场景 正如表1所列的那样,不同类型的基站发射功率相差很
大,在一个Picocell或者Femtocell中通信的U E,其接收到来 自于Picocell或者Femtocell基站发射的功率可能小于来自于 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Picocell或Femtocell内的UE接收到 很强的干扰【6】。这种干扰可以通过本文第4部分提供的子载波 分割以及资源调度的方法进行协调减弱。
b)接收蛩JSFI—REQ的UE向一个或者多个目标小区(即 干扰小区)发送空间反馈信息SFI,SFI中包括信道方向信息 CDI(Channel Direction Information)以及效用。图2(b) 中UE,,和UE2,分别向目标小区Cell2和Cell、发送SFI。
异构无线网络中TCP Vegas算法的研究与改进
e tb n wit t ea n o ea e I eeo e e u rls ewok。 n o e dc n eto o to sv r mp ra tt erb t n a d dh。 med lya dc v rg .n h trg n o swi esn t r e dt n o g s nc nr l eyi o tn ot o us i e i i h
a d sa i t Fo e p ro ma c e r d t n o a s o tl y rd r e t a n d f , r p e a mp o e r n p r o g s o r t- n tb l y. rt e f r n e d g a a o ft n p r e u i v ri l ha o p o os i r v d t s o tc n e t n p o o i h i r a ng c n a i c lB- e a a e n TCP Ve s T e a g r m sc n it d o a s o t u p n i n。 a d d s ma o s g n a o n r a e a d o Ev g s b s d o ga . h o i l h t i o sse ft n p r s s so b r e n wi t e t t n,e me t t n i c e s h i i i n l s e o e y. h i l t n e u t h w a h sag rt m sr a o a l i e e t ey e h n s te tr u h u rrdu e t e e d o a trc v r T e s mu a o sr s l s o t tt i o h i e n b e,t f c i l n a c o g p to e c n -t — i s h l i s v e h h h e d d lyo n ea fTCP n f r v r c a do . l k a t et a h n f i e il
异构网络融合方案设计与切换技术研究
(2)跨域连接:由于异构网络包含多种类型的网络,因此需要建立跨域连 接,使得不同的网络可以相互通信。在跨域连接中,需要考虑到网络安全、路由 和传输质量等问题。
(3)动态自适应性:由于异构网络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建立 动态自适应的网络架构,使得网络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网络状态自适应地进行 调整。
讨论部分,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接纳控制和垂直切换在异构无线网络中的 应用前景。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如何将动态接纳控制算法应用于更为复杂的网 络场景,例如大规模多用户环境下的接纳控制;如何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 技术,
进一步优化垂直切换算法的性能;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更为高效的跨层切换 协议,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网络环境和用户需求。
三、垂直切换技术
垂直切换技术是指在网络层面上,根据不同的服务质量、传输速率、延迟等 参数,选择最合适的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与传统的水平切换技术不同,垂直切换 技术更注重网络的实际性能,而不是简单的网络连通性。通过垂直切换技术,
多模智能终端可以在异构网络环境中,实现最优的网络选择和数据传输。
四、研究现状与挑战
参考内容三
随着5G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异构无线网络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趋 势。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多模智能终端以其高度的灵活性和强大的适应性, 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次演示主要探讨了多模智能终端在异构无线网络中的垂直切 换技术研究。
一、异构无线网络
异构无线网络是由多种不同类型和技术的网络共同组成的网络体系。这些网 络可以包括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蓝牙网络、Zigbee网络等,每种网络都有其 独特的技术特性和应用场景。异构网络的出现,使得各种设备可以按需连接到最 合适的网络,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和服务的最佳匹配。
3、基于延迟的切换技术:这种切换技术是根据当前网络的延迟情况来决定 切换到哪种类型的网络。如果当前网络的延迟较小,就可以切换到延迟更小的网 络;如果当前网络的延迟较大,就可以切换到延迟更大的网络。这种切换技术可 以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TCP—BM:一种适用于异构网络的TCP协议改进策略
改 进 算 法 T P B 利 用 往 返 时 延 值 将 慢 启 动 阶 段 分 为 三 个 部 分 ; 用 往 返 时 延 值 将 拥 塞 避 免 阶 段 分 C — M。 利
的 T P算 法 性 能 优 于 传 统 的 T P R n C C e o协 议 。
关 键 词 :异 构 网 络 ;T P;拥 塞 控 制 ;RI C r T r
中 图 分 类 号 :T 3 3 0 P 9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T CP— BM : a k n f TCP p o o o mp o e n v r h t r g n o s n t r id o r tc li r v me t o e ee o e e u ewo k
H e F i IY n I iLe U F i e,L u ,LU Q i
( ee rh C ne o rl s If m t n N t ok ,C o g ig U i ri fP s n eeo m nct n , R sac e t f Wi e no ai e rs h n qn n es y o ot a d T lc m u ia o s r r es r o w v t s i
C o gig4 0 6 ,C ia h n q 00 5 hn ) n
Ab ta t e e r hn h c n e t n o t l f h t r g n o s n t o k ,a n w C lo t m a d T P b s d s r c :R s a c i g t e o g si c nr o ee o e e u e w r s e T P ag r h n me C a e Me s r me t o o i a u e n i p o o e a e n t e t d t n l TC R n P o o o .I u e h R o d vd t e lw tr tg n o h e a t f t a d s rp s d b s d o h r i o a P e o rt c 1 t s s t e Tr t ii e h s a i o s t a e i t t re p rs i l n a s r y: s t e ii e t e a od n o g s o t g n o t r c s e :p st e n e aie.Af r t e p c e o t i h ewo k t a d s h n d vd h v i i g c n e t n sa e i t wo p o e s s o i v a d n g t i i v t h a k t l s n t e n t r ,i e c n i— t g ih t e ls ra o y o a n h lt s 1 wi h it r e o d a d b e t tn h b n wi t e i wi h n e i u s h o e e s n b c mp r g t e a e t n i R T t t e h so c r c r n y si i g t e a d t h i ma h hn t l c ag l t e v l e o h o g sin w n o n h l w sa t tr s o d d f r n l .T e i l t n e u t p o e t a h mp o e h t T P h au f t e c n e t i d w a d t e so t r h e h l i ee t o y h s mua i r s l r v h t t e i r v d t a C o s
无线环境TCP优化
无线环境TCP优化及评估测试1新技术介绍1.1 研究背景和目的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种面向连接(连接导向)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Transport layer)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说明(specified)。
在简化的计算机网络OS或者TCP/IPI模型中,它都完成传输层所指定的功能,它负责对应用层提供服务。
TCP应用运行模型如下:图一、OSI和TCP/IP模型的传输层在3G的数据传输网络中主要也是采用中TCP协议来完成数据业务的传输。
目前3G无线网络数据处理的机制:NO_DISCARD,最大程度重传,RLC按序发送数据,TCP协议是基于有线网络的协议,其并未考虑现有无线特性。
这些机制最终导致与上层TCP超时降低拥塞窗口的机制存在一定的矛盾,很多的情况下,无线侧为了不丢弃数据,无节制的重传最终反而导致TCP的超时。
为了解决TCP传输协议在3G无线网络中运用的出现的无线重传超时和TCP抖动问题特做此课题来进行研究如何是TCP协议搞好的在3G无线传输网络中使用。
1.2 实现原理算法功能首先我们来介绍TCP协议:它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SYN: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
图二、TCP传输数据报文每个数据报文使用TCP协议传输都要经过上图的传输过程。
异构网络集成与优化技术综述
异构网络集成与优化技术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深入应用,计算机网络多样化和异构网络集成的技术需求不断增长。
异构网络集成技术不仅将不同种类的网络连接在一起,而且可协同优化网络性能和资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从异构网络集成的需求,异构网络集成的方法和优化技术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异构网络集成的需求1.协同优化的需求网络的性能优化需协同多种技术,如:传输控制协议(TCP)、云计算、网络虚拟化等。
采用异构集成技术可以协同运用这些技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减少网络拥塞和优化网络资源管理。
2.多样性需求不同网络在性能、速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如有线网络的传输速度远高于无线网络。
除此之外,网络的部署方式,网络藩篱,网络安全性等差异也需要异构网络集成的技术来协同处理。
3.网络间互联需求在网络的多样性中,网络间互联是重要的方面。
比如需要连接内部的局域网和外部的广域网,或连接不同部门间的网络等。
这些要求需要采用不同的网络连接方式,这就需要异构网络集成技术。
二.异构网络集成的方法1.网络协议转换技术网络协议转换技术是一种快速实现不同网络间连接的方法。
有些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仅有数据包和数据帧的相对位置不同,通过简单的协议转换技术就可以将两个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在一起。
还有一些协议互不兼容,则需要在网络协议转换设备上对数据包进行各种处理,重新封装成另一种数据包,以兼容不同网络的协议。
2.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能够将一台物理计算机通过虚拟机的方式,划分出多个独立的虚拟机。
在虚拟机里运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不会影响其他虚拟机。
网络虚拟化技术可实现不同虚拟机的网络隔离和网络之间的连接。
3.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间连接技术无线互联技术在物理环境、设备和组网方式等方面都不同于有线网络。
不同于基于有线的互联技术,无线互联技术的特殊性使得它在异构网络集成中显得更为重要。
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连接,如无线局域网(WLAN)和WiMAX等无线网络技术,以及光纤技术和网络互联设备等有线网络技术。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综合练习三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广域网一般采用网状拓扑构型,该构型的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
为了实现正确的传输必须采用()。
I.光纤传输技术Ⅱ.路由选择算法Ⅲ.无线通信技术Ⅳ.流量控制方法A)I和Ⅱ B)I和Ⅲ C)Ⅱ和Ⅳ D)Ⅲ和Ⅳ(2)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lGbps等于()。
A)1×1024Mbps B)1×1024KbpsC) l×1024Mbps D) 1×1024Kbps(3)下列哪项不是UDP协议的特性?()A)提供可靠服务 B)提供无连接服务C)提供端到端服务 D)提供全双工服务(4)VLAN在现代组网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同一个VLAN中的两台主机()。
A)必须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 B)可以跨越多台交换机C)必须连接在同一集线器上 D)可以跨业多台路由器(5)TCP/IP协议是一种开放的协议标准,下列哪个不是它的特点?()A)独立于特定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 B)统一编址方案C)政府标准 D)标准化的高层协议(6)关于TCP/IP协议的描述中,下列哪个是错误的?()A)地址解析协议ARP/RARP属于应用层B)TCP、UDP协议都要通过IP协议来发送、接收数据C)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D)UDP协议提供简单的无连接服务(7)IEEE802.3标准以太网的物理地址长度为()。
A)8bit B)32bit C)48bit D)64bit(8)我国在1991年建成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与斯坦福大学连接成功,实现者是中国科学院的()。
A)数学所 B)物理所 C)高能所 D)情报所(9)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讨论中,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A)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局域网的互联B)联入网络的所有计算机都必须使用同样的操作系统C)网络必须采用一个具有全局资源调度能力的分布操作系统D)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10)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
异构网络中TCP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的延时和延迟抖动;含卫星链路的网络 , 具有更长的 题阀 原因主要有 :( 链路切换 。例如当T e ̄ 1 ) C I速链路
往返时间R I (Ⅱ T' 女 同步地球卫星的
以上 ,甚至高达 1之 0。
失。当移动节点切换时,接收不到发送端的数据 ,造
5延 终端的移动性 :通信技术 的发展使得 人们对于移 成数 据包 的丢失 。() 时 。在 有无 线 网络 的异 构 网
动中的通信要求越来越高,终端移动的环境也越来越 络中,较使 用的端到 端传输控 制协议 ,但 传 统T P4术难 以直接应 用 于异 构 网络 环境 。 因此 ,异 构 网. TC 性能增 C4 k  ̄ P
强成为了当前研究热点之一。该文分析 了异构通信环境下影响T P C 性能的 因素、问题 以及研究成果并探讨 了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对 P Tc 的研 究及其应用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
秒) 。
型值为50 6毫 切换到慢速链路时,其重传超时R 0 T 仍保持原来的较 小值,发送端可能还没有收到确认就已经超时,它的 超时并不是因为丢包,而是由于确认的迟到。( 异构 2 )
2 传统T P C 在异构网络环境下面临的问题
素,使得传统T P C 遭遇到极大挑战。其面临的问题和
多样化。由于目 前网络的异构性 , 移动终端需要在不
同网络 中进行切换 。
传统T P C 主要是针对网络拥塞提出的,当数据丢
失不是由网络拥塞引起时,若T P c 仍启动拥塞控制 ,
往返 时延 以及 时延的波动较大 :不 同网络 的往返 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数据发送速率的降低 , 导致带宽利
无线异构网络TCP性能研究与改进
于R e n o具有侵 略性的控制机 制, 使得 T C P V e g a s 不 能够公平地分 享带宽 , 其性 能也大幅 降低 。首先验证不公平特 性, 进 而提 出一种 门限动态变化的 V e g a s改进 算法。仿真结 果表 明, 在 异构 网络 中改进 后 的控制 算法 比原有 算法 能获得 更高 的吞 学院 江苏 南通 2 2 6 0 1 9 )
摘
要
同构 网络 中 T C P V e g a s 在吞吐量和稳定性方面 比 T C P R e n o拥有更好 的性能。但是在 V e g a s — R e n o并存 的异构网络中, 由
0 引 言
T C P是 目前 网络通信使用得最广 泛的传输 控制协议 。随着 近年来 I n t e ne r t 及 无线 通 信 网络 的传输 负载 爆 炸性 增 长 以 及
T C P / I P协议 的使 用趋于饱和 , T C P拥塞控 制算法成 为判定整 个 通信 网络性能 的重要 因素 。因此 , 通过 改进拥 塞控 制算法来 提
1 T C P拥塞控制算法
T C P的拥塞控 制主要 分为 五个阶段 , 分 别为 : 慢启 动 , 拥塞 避免 , 快 速重传 , 快 速恢复 以及过 期重传 。T C P利用 A C K检测 网络状况并且提供可靠性 服务 , 在调整 发送端发 送速率 时用慢 启动 门限( S s t h r e s h ) 与拥塞窗 口的值 ( c w n d ) 来 区分慢启 动或者
w o r s e i n 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 n e t w o r k s w h e r e V e g a s a n d R e n o c o e x i s t s .T h i s i s b e c a u s e T C P Re n o h a s a g g r e s s i v e c o n t r o l me c h a n i s m.wh i c h ma k e s Ve g a s f a i l i n o b t a i n i n g a f a i r s h a r e o f t h e b a n d wi d t h .W e f i r s t v a l i d a t e t h i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u n f a i r n e s s ,a n d f u r t h e r p r o p o s e a n i mp r o v e d Ve g a s a l g o r i t h m wi t h d y n a mi c t h r e s h o l d a l t e na r t i o n .S i m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i mp r o v e d c o n t r o l a l g o r i t h m a c h i e v e s a h i g h e r t h r o u g h p u t a n d b e t t e r s t a b i l i t y i n 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 n e t wo r k s t h a n t h e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T C P Ve g a s . Ke y wo r d s Re n o Ve g a s Un fa i r n e s s He t e r o g e n e o u s n e t wo r k
无线网络中的传输协议优化与性能改进
无线网络中的传输协议优化与性能改进随着无线网络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网络传输协议的性能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输协议是网络通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好坏直接决定了网络的性能。
不同的传输协议适用于不同的网络环境,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传输协议。
本文将介绍无线网络中的传输协议优化和性能改进。
一、传输协议的分类传输协议主要分为两类: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和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TCP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保证数据的无差错传输,但数据传输速度相对较慢。
UDP则是一种不可靠的传输协议,没有数据重传机制,可以快速传输数据。
根据实际需求,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TCP或UDP协议。
二、传输协议优化技术1. TCP优化TCP协议的特点是可靠性高,但是在无线网络中,TCP传输效率相对较低,时延较大。
因此需要进行TCP优化,提高协议的传输效率。
(1)TCP加速在无线网络中,TCP运行速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网络带宽、延迟、丢包等。
为了提高TCP协议的传输速度,在无线网络中常用的方式是TCP加速。
TCP加速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传输层协议栈优化、数据传输优化等。
(2)TCP快速重传TCP快速重传技术是TCP传输中的一种实时错误控制和恢复机制,在网络拥塞和丢包的情况下,可以缩短数据重传时间,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2. UDP协议优化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传输协议,没有数据重传机制,但传输速度相对较快。
为了优化UDP协议的性能,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提高丢包率在无线网络中,UDP协议存在丢包的情况,为了提高协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采取增加冗余数据包、使用ACK确认等方式缓解丢包情况。
(2)缩短重传时间UDP协议的特点是没有数据重传机制,但可以针对数据丢失情况进行手动重传,缩短重传时间可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三、性能改进技术除了传输协议的优化,还可以采取性能改进技术来提高无线网络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计算机网络选择题题库(附答案)
一、选择题:1、Internet中发送邮件协议是(B)A、FTPB、SMTPC、HTTPD、POP2、在OSI模型中,第N层和其上的N+l层的关系是(A)A、N层为N十1层提供服务B、N十1层将从N层接收的信息增加了一个头C、N层利用N十1层提供的服务D、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3、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由(D)组成系统A、计算机-通信线路-计算机B、PC机-通信线路-PC机C.终端-通信线路-终端D、计算机-通信线路-终端4.传输速率为(B)的以太网称为传统以太网A、1M bpsB、10M bpsC、100M bpsD、1000M bps5、Ethernet以太网结点最多可达(B)个A、512B、1024C、2048D、40986、(C)执行的功能超出它所声称的功能,如一个编译程序除了执行编译任务外,还把用户的源程序偷偷地拷贝下来。
A、计算机病毒B、计算机蠕虫C、特洛伊木马D、逻辑炸弹7、在OSI参考模型中,负责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的是(A)的功能A、传输层B、网络层C、应用层D、数据链路层8、在实际使用的IP地址中,主机号不能为全“0”和全“1”,那么一个C类网络号,最多能容纳的主机数目为(B)。
A、64516B、254C、64518D、2569.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可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下列属于被动攻击的是(C)A、中断B、篡改C、截获D、伪造10、分布在一座大楼中的网络可称为(D)。
A、专用网B、WANC、公用网D、LAN11、下列设备中,可隔绝广播风暴的是(D)A、交换器B、网桥C、MODEMD、路由器12、关于数据交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A、电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B、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具有更好的网络响应速度;C、报文交换无存储转发过程;D、分组交换有存储转发过程;13、关于微波通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具有较高的带宽和抗干扰性;B、易受地表障碍物限制;C、易受恶劣气候影响;D、隐蔽性好,不易被窃取。
异构网络中传统TCP的性能仿真研究
无线环境 中的性能进行 了仿真分析 , 改进 T P性能必须考虑的 因素进行了讨论。 对 C
胡 晗
关键词: 无线网络;CP误码率; T ; 多包丢失
( 襄樊学院物 电系・ 湖北襄樊 4 - 5 ) 4 0 3 1
1引 言
够高效地运 行, 即使 在原先并不是 为其设计的
高 速 有 线 网络 以及 其 它 的 拓 扑 结 构 中 也 能 够
如果这个 A CK 不 确 认 包 括 “ 送 的 最 大 传
的分组后 , 发送端将从“ 速恢 复” 快 阶段退 出。
对于“ 分 A 部 CK”p ra A (at l CK)即 “ 复 i , 恢
序列号” 的所有数据 , 就产生一个部分 A 。 CK 在
此 种 情 况 下 , 重传 第 一 个 没 有 确 认 的 数 据 段 。 ACK ,ACK有特殊的处理。 ”S 每收到一个“ 部分 按 确 认 的 新 数 据 量 来 减 小 拥 塞 窗 口 , 如 果 A ” 发 送 端 将 变 量 pp CK , ie减 2 而 不 是 减 1 。 。 在 启 动 “ 速 重传 ” 时 候 , 认 定 一 个 分 组 已 快 的 当 经 被 丢 失 时 。 变 量 pp 将 ie减 1 重 传 一 个 分 组 ;
2T P版 本 蠲 介 O
当 前 在 网 络 中使 用 的 T CP 版 本 有 Ne e o和 S CK 等 ,下 面 对 N wR n 和 wR n A e eo S ACK做 简 单 介 绍 。
() e e o 1 N wR n
这里的 strs she h是步 骤① 中设置 的值 。
正 常运行 。然而 随着计算 机和通 信技术 的发
域 网 ( IE 8 21 )卫 星 通 信 网 、 牙 网 络 如 E E 0 .1 、 蓝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综合练习三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广域网一般采用网状拓扑构型,该构型的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
为了实现正确的传输必须采用()。
I。
光纤传输技术Ⅱ。
路由选择算法Ⅲ。
无线通信技术Ⅳ。
流量控制方法A)I和Ⅱ B)I和Ⅲ C)Ⅱ和Ⅳ D)Ⅲ和Ⅳ(2)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lGbps等于().A)1×1024Mbps B)1×1024KbpsC) l×1024Mbps D) 1×1024Kbps(3)下列哪项不是UDP协议的特性?()A)提供可靠服务B)提供无连接服务C)提供端到端服务D)提供全双工服务(4)VLAN在现代组网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同一个VLAN中的两台主机( )。
A)必须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B)可以跨越多台交换机C)必须连接在同一集线器上D)可以跨业多台路由器(5)TCP/IP协议是一种开放的协议标准,下列哪个不是它的特点?( )A)独立于特定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 B)统一编址方案C)政府标准 D)标准化的高层协议(6)关于TCP/IP协议的描述中,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 )A)地址解析协议ARP/RARP属于应用层B)TCP、UDP协议都要通过IP协议来发送、接收数据C)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D)UDP协议提供简单的无连接服务(7)IEEE802.3标准以太网的物理地址长度为( )。
A)8bit B)32bit C)48bit D)64bit(8)我国在1991年建成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与斯坦福大学连接成功,实现者是中国科学院的()。
A)数学所 B)物理所 C)高能所 D)情报所(9)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讨论中,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A)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局域网的互联B)联入网络的所有计算机都必须使用同样的操作系统C)网络必须采用一个具有全局资源调度能力的分布操作系统D)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10)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 】 C ; :T P异构无线 网.;C s od ;T  ̄ T PWet o +R Y S - w
1 2
福
建
电
脑
20 0 8年第 1 期 1
异构无线 网络中一种 T P增 强算 法 C
周 敏
( 重庆邮 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 学院 重庆 4 0 6 0 0 5)
【 摘 要 】 在 异 构 无 线 网络 中 T PV gs T P Wet od 等 T P拥 塞 控 制 算 法存 在 低 延 迟 向 高延 迟 网 络 切 换 时 最 小 : C ea、 C s o + w C 往 返 时 间(o n — r ie 简称 a r ̄ 能更 新 问题 。 对 于这 一 问题 , 过 改 进 最 小 I 计 算 方 法 提 出一 种 基 于 T PWet R ud Ti Tm , p T) 通 UT C s .
w o + 1的改 进 算 法 。 od [ ]
1、 TCP e t o W swo N 一 . [] 真 平 台 . 验 网 络 环 境 为 一 个 混 合 s22 4仿 9 实
T P Wetod ( C s o +简称 为 Wetod 1是 T PWetod的 改 网络 , w s o+ w C s o w 接人 路 由 器到 主机 使 用 带 宽 1 b s时 延 5 m 有 线 网 络 ; Gp, 4s 移 动 终 端 到 接人 路 由器 使 用无 线 链 路 .其 中 U S网 络 传 输速 MT 进版 本 , 它通 过 改 进 带 宽 估 计方 法 克 服 了 A K压 缩f1 题 。 C 2问 Wetod 通 过检 测 应 答 A K 返 回发 送 端 的速 率 估 算 网 络 率 34 bs 接 人 延 迟 【]5m ,D H D A 网 络 传 输 速 率 s o+ w C 8K p、 510 s S P T 的 当 前 可 用 带 宽 , 记 录 当前 网 络 的 最 小 R r 把 最 小 R - 和 1 b s接 入 延 迟 lO s路 由队 列 管 理 采 用 丢 尾算 法( r T i, 并 T, 1' I M p、 Om ; Do a ) p l 估计 可 用 带 宽 之 积 作 为 慢 启 动 门 限 ( t h,进 行 拥 塞 控 制 。 路 由缓存队列大小为带宽延迟积 ; 1 sh ) s  ̄s 式() 中加权 因子 取 09 。 .6 . s oH w Wetod 采 取 的 方 法 对 于 高 带 宽延 迟 积 链 路 (repps. 潜 31单 一 网络 中 的 We to d 性 能 s o+ w 1 g i )有 a e 图 l We to d 是 s o H和 Wet o d 在单 一 无 线 网 络 中 的 吞 吐 w s o+ w 在 由 于误 码 或 其他 原 因 丢包 可 能 的链 路 O aypps 动 态 负 载 ek ie)  ̄ 量 性 能 对 比 ( 吐量 为 单位 时 间 内正 确 到 达 接 收 端 的 数 据 量 ) 吞 。 链 路(ya i i s 很 明 显 的性 能 提 升 。 dnm cDp ) e有 a ( 1b M s和 T S P 网 络 中误 码 率 从 1 一 DH D A O 5到 但 是 在异 构无 线 网络 中 存在 低 延 迟 网 络 向 高延 迟 网络 切 换 f 、 )分 别 是 在 U T 的 情 况 . 种 情 况 下 Wet o d 无 法 更 新 最 小 R T , 致 性 能 严 l 一 此 s o+ w 1 导 r 0 l情 况 下 吞 吐 量 对 比 。从 图 中 吞 吐 量 曲 线 可 以 看 到 。 s Web w o H 继 承 了 We to d 在 无 线 网 络 环 境 下 良好 的 吞 吐 量 表 od s o+ w 重下降。 现 : 且 在 随 着误 码 率 的 提 升 , s od 吞 吐 量 性 能 略 微 优 于 而 Wet oH w Wetod 。这 表 明 了 , s od 的 R广 i 计 算 方 法 针 对 单 s o+ w Wet o H w 1 r 】 I 21 s od 的 R - n计 算 方 法在 异 构 无 线 网络 中的 缺 陷 . Wet o + w 1t I mi 根 据 文 献 『 可 知 , s od 将 所 有 观 测 到 的 R T 值 与 当 3 1 Wet o + w 1 无 线 网络 环 境 是成 功 的。
O、 言 前
R r i 算 公式 如 下 : T mn计
异 构 无 线 网络 环 境 下 传 统 T P协 议 无 法 区 分 报 文 丢 失 是 C r’ik a ’ n — +1cR ( I n = I k l (—t k 1 m I ) ) 由拥 塞 还 是 由 随机 误 码 引 起 . 致 其 拥 塞 控制 机制 效 率 低 下 , 导 造 R k为距 k时 刻 的 f 1 值 ; f 极小 x Rl n T" k为 k时 刻 R r i 计 值 : mi T mn估 成链 路 利 用 率 急剧 下 降 。 对 此 国 内外 学 者 提 出 了大 量 的 解 决方 案 .归 纳 起 来 有 分 段 a为 权重 因子 : 连接 方 案 、 存 代 理 方 案 、 路 层 方 案 和端 到 端 方 案 。端 到 端 方 缓 链 Wetod 中 RI'i 体 计 算 流 程 如 下 :每 观 察 到 一 个 s oH w , In具 -l Il 案能 够 严 格 保 证 T P端 到 端 的 语 义 . 需 要 对 中 间路 由设 备 进 新 的 姗 ’ 判 断其 是 否 为 极 小 值 :如 果 是 就 送 入 E C 不 就 WM 滤 波 A 得 T mi。 行 升 级 。 需 在 收 端 或 发端 进 行 修 改 , 以它 较 其 它 方 案 具 备 较 器 . 到 当前 最 新 的 R Y n 仅 所 强 的优 势 。 Wet o d 克 服 了 Wet od 在 异 构 无 线 网 络 中 存 在 的 s oH w s o+ w j 极 本 文 将 在 针 对 异 构 无 线 网络 .提 出 一 种 基 于 T PWet R Tn C s 1 rn更 新 问 题 。 大 的提 高 了 网络 性 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