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以“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①
以“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①一、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通常是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主导。
教师主要通过讲授文法知识、单词、句型和语法规则为主要内容,强调对语言的认知,而忽视了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缺乏对语言的主动运用能力,导致毕业生在实际使用英语的时候产生障碍。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主张通过提升学生对英语素材的输入和输出能力,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更像是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的传授,而是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语言的使用和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上。
学生也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负起更多的主动学习的责任。
在“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重心从“学语言”转变为“用语言”,更加注重对语言素材的积累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
这种教学理念的核心是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来激发学生的输出能力。
只有在经过大量的输入和积累之后,学生才能够向外输出自己的语言表达。
语言输入与输出是相辅相成且不可分割的。
在实际教学中,要实施“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协调和配合。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需要更加注重对真实语言素材的选择,积极引入一些真实的英语语言资源,如英语电影、英语剧集、英语原版书籍等。
通过这些语言输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可以不断积累语言素材,提高对语言输入的感知和接受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出。
可以通过一些小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不断总结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评价体系上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不再只是注重学生对语法、词汇等知识点的掌握,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3 旧假设与新假设的区别
明确了输入的作用
输入是完成当下输出任务的促成手段,教师和学生可 以根据需要对输入进行选择性处理,集中精力学习输 入中更为重要的内容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发言提纲
旧假设与新假设的区别 新假设的重要特点 新假设受到的质疑 应用新假设的教学案例 总结
1.2“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的内容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output-driven, inputenabled)
学习对象:针对中高级外语学习者 输出是语言习得的动力,又是语言习得的目标 输入是完成当下输出任务的促成手段,教师和学生可
以根据需要对输入进行选择性处理,集中精力学习输 入中更为重要的内容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输出驱动假设”的理据
社会需求
能够在职场显现成效的英语技能是说、写、译,而 不是听和读
学科发展的需求
从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来看,输出活动能够促进输 入吸收的效率
学生需求
从大学生的个人需要来看,中学学习英语多年,不 少人得了“厌食症”,消化不良,接受“新输入”的欲 望受到了抑制
目标的层次性
《高等教育法》 《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综合文化素养
人才培养总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目标
学术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
综合英语课 视听说课 学术英语课 学科英语课 英语辩论课 英语演讲课
……
各课程目标
课堂
人才培教养学总目标
情不景一度设定越计是好能对,够现输促实出使生任学活务生的会认复完识制成到,得他例越们如好被要。要求教求学完生中成描可的述以任中不务国处是菜理有肴次可的要能烹的在饪或未过远来程远生,超活中出中西学碰饮生到食难,文度提化 高的他差的们异材学。料习。的另动外力可。以选择某些精彩片断进行深度处理。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及案例分析
2016年8期教海探新高教学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图1实施输出驱动假设教学的基本流程“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及案例分析*崇斯伟(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辽宁大连116018)一㊁概述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改革已经有多年,但成效不明显。
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影响,英语教学还不同程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方式单一,存在“满堂灌”的现象。
二是教学双方互动不够,师生之间很难达到平等的对话和交流。
三是缺乏语言实际应用训练,学生学习目的性、针对性不强,学生之间缺乏合作与沟通,课堂教学单一而又枯燥,导致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兴趣不浓,效果不好。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非常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1]着力调动学习主观能动性,对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牵引作用。
二㊁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 的基本主张就教学过程而言,输出比输入对外语学习的内驱力更大,输出驱动不仅可以促进接受性语言运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语言知识的欲望。
就教学目标而言,培养“说、写、译”表达性语言技能更符合学生需求。
根据实际需要,学生可以从“说、写、译”中选择一种或几种输出技能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
基本流程见图1:[2]三㊁ 输出驱动假设 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一)从传统的“输入导向”到“输出导向”的革新“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传统的填鸭式输入被“输出导向”所取代。
教学内容的学习要让学生用英语做事,边学边用,边用边学。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所有单元的教学都要始于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具有真实交际价值的任务,然后让学生围绕这项任务的完成去学习新材料。
一旦学生认识了所要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他们在学习新材料时,语言和知识目标就都有了清楚指向。
这时学生的学习就从“要他学”变成了“我要学”。
[3]此外,他们还会以协作学习的方式主动从网络或者其他渠道收集相关语言材料。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
在构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教学理论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针对学生需求与兴趣,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课堂演讲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 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互动中锻炼输出能力。此 外,合理安排教学步骤,确保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充分参与并得到有效的学 习反馈。
1、调整课程设置
为了实现输入与输出的有效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应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听说课 程的比重,同时保证足够的读写课程。这样,学生可以同时提高输入和输出技 能,提升英语应用能力。
2、引入语料库教学
语料库教学是一种以真实语言材料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语料库,教师 可以提供真实的、自然的语言样本,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实际运用。同时,语 料库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语义和用法。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对学生的语言学习产生了积极影 响。一方面,该教学理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 到外语学习中来;另一方面,学生在多样化的输出活动中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 技能,提高了沟通、表达和写作能力。同时,该理论在实际教学中也起到了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性学习素养的作用。
二、输入与输出在英语教学中的 作用
输入是指学习者通过听、读等方式获取语言知识的过程。输出则是指学习者通 过说、写等方式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输入而忽视 输出,导致学生缺乏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输入—输出”教学模式则强调 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认为二者都是语言学习的关键环节。
三、大学英语“输入—输出”教 学模式的构建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利 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开发更多具有实际意义的外语学习资源和工具。 例如,利用自适应学习平台、在线语料库和语言处理软件等工具,帮助学习者 根据个人需求和兴趣定制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高校课题申报: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理论指导下民办院校大学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大学英语,应用型人才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问题的提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 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课程要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
然而,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不足 300 课时,让所有学生英语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掌握好,成为全能型英语使用者不现实。
另外,职场对英语能力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真正需要全能型英语使用者的职业也不多见。
因此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将来实际职场需求并不吻合。
另外,从学生自己本来的英语学习来说,经过了多年的英语学习,却无法真正地运用,除了考试要考察的的基本听力,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外,抛开课本和考试,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英语,口语交流对更多学生来说是无比之难。
所学的知识慢慢的也就成为了一种惰性知识并被遗忘。
课下预习,课上讲解答疑,课后练习测试等只能说是逼着学生进行学习,自主学习的实施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各种问题的干扰。
没有学习的动力,英语对他们来说就只是一门课程的学习,并不是一种技能,如此如何能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大学英语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课题界定本课题旨在在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民办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突出培养学生说、写、译能输出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大学英语的课程学习中使英语成为自己的一种技能,成为社会所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基于Swain(1985)提出了“可理解输出假设”,2008 年文秋芳教授针对我国英语专业现行课程体系中突出单项技能训练,重视输入,强调以输入促输出的现象,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
2013 年 4 月 20—21 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举办了以“以输出为驱动,探索课程教学的创新与突破”为主题的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学术研讨会。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_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_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目前,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尽管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不断革新,但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依然是一个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有人提出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试图通过输出驱动学习和输入促成理论来构建更有效的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是在二语习得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让学生进行输出活动,利用语言进行实际的沟通交流,促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用法。
与传统的输入驱动理论相比,即通过提供大量输入材料让学生被动接受语言,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
首先,输出驱动学习强调学生在语言使用中的能动性。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和信息。
而在输出驱动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不同形式的输出,如语音练习、口语对话、写作等。
通过输出活动,学生可以主动地运用语言,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语言运用的自信心和能力。
其次,输出驱动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结构和语法规则的理解。
通过输出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和分析语言的结构,从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同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学生还可以发现自己在语言运用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语言表达能力。
进一步地,输入促成理论强调通过输入材料来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将重心放在教师的授课上,而输入促成理论则侧重于提供合适的输入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听力、观看等方式主动地接触和吸收语言。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词汇和语言习惯,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总的来说,“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试图通过学生的输出活动和自主学习来构建更有效的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
然而,这一理论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实施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相应的输出活动和提供适当的输入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外语。
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思考与建议
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思考与建议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思考与建议引言:大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直是教师们所面临的难题。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有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理论被称为输出驱动假设。
该假设认为通过输出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的交际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改善教学实践。
1. 输出驱动假设的基本原理输出驱动假设是由Stephen Krashen 提出的,他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混合式的过程,包括了输入(教师输入的语言)和输出(学生的语言输出)。
他强调“有意义的输出”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积极的语言输出,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消化和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2. 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通过参与讨论,学生能够不断练习口语表达的能力,并获得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引导和纠正的作用,帮助学生逐渐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2 设计输出型的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输出型的任务,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
例如,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进行演讲报告等。
通过这样的任务,学生需要进行主动的语言输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2.3 提供写作机会除了口语表达,写作也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写作机会,要求他们用英语写日记、文献综述等。
通过写作,学生能够巩固语言知识,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师也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来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写作技巧。
3. 输出驱动假设的应用建议3.1 设计合理的任务教师在设计输出型任务时,应该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兴趣,确保任务的难度适当。
任务的要求要明确清晰,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更愿意进行语言输出。
以“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①
以“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①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是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人们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也逐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者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
以“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成为了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探析,探讨其特点、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以“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指以输入为基础,即以学生的实际语言输入为学习的基础,通过输出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参与和主动性。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通过输出的方式让学生不断地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1. 强调实际需求。
以“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的,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使学生更容易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注重语言实践。
这种教学模式通过不断的输出来促进学生的语言实践,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语言需求。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不断地进行输出,在输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学生的自主性不足。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者,学生的自主性不足,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的实际需求被忽视。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往往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课堂内部的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教学资源过分依赖于教师。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学资源过分依赖于教师,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樊宁瑜(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西安 710061)【摘 要】 本文阐释了输出驱动假设的内涵,探讨了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了运用输出驱动假设教学理念所面临的挑战。
认为,要有效实施这一教学理念,就需要建立一整套全新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同时,学生应先接受输出任务,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输出所缺乏的语言材料进行输入,这就使传统的教科书变成了输入新语言材料的活页,学生读起来有兴趣,而且目的性强,学习效率也高。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应用输出驱动假设教学理念,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输出驱动假设;大学英语教学;应用;思考一、输出驱动假设的内涵输出驱动假设(output-driven hypothesis),是就教学过程而言,主张输出比输入对外语学习的内驱动力更大,输出驱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充分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新语言的兴趣。
从教学目标来看,表达性语言技能:说、写、译(显性考核目标)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接受性语言技能:读、听则为隐形考核目标。
学生可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努力达到一种或几种显性考核目标。
20世纪80年代,二语习得理论中出现了Swain(1985),她提出了输出假设理论以及四大功能,功能一是提高语言的流利度和自动化程度;功能二是检验语言假设;功能三是增强对语言的意识程度,发现学习者所想与所能之间的空缺;功能四是培养对元语言的反思能力。
”输出假设是输出驱动假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输出驱动假设聚焦在二语教学的效率问题上,探讨的是如何让教学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更好地服务,因此,可以说输出驱动假设是二语教学假设,而非二语习得假设。
输出驱动假设强调的是语言输入促进语言输出的教学顺序,教学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
主张以输出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二、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1949年,美国课程论之父Tyler提出了课程框架的四要素:“目标、内容、内容呈现方式和评价。
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
在 输 出 驱 动 假 设 中,输 入 与 输 出 都 是 两 个 重 要 的 环 节. 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既要理解性的输入,并 且 还 要 懂 得 适 当 的、合理的输出.因 此,输 出 对 于 输 出 驱 动 假 设 在 大 学 英 语 读写一体化教学改革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 部 分,而 对 于 大 学 英语来说,更要结合“输 入 驱 动 假 设 ”,有 效 的 培 养 同 学 们 的 听力、口语、表达、翻译等等各个方面 的 能 力,并 且,随 着 大 学 英语的普及,人才市场更加残酷,对于 学 生 大 学 英 语 的 素 质, 口语、听力、表达沟通 等 方 面 的 要 求 都 日 益 增 加,结 合 以 “输 出驱动假设”为基础,对于大学英语教 学 体 系 来 说,以 输 出 为 导向的综合教学体系方法远比普通的单 项 训 练,试 卷 考 查 等 方式的成效更加明 显,对 于 大 学 英 语 专 业 学 生 来 说,更 加 有 益 于 他 们 日 后 的 工 作 、就 业 . 二 、大 学 英 语 读 写 一 体 化 教 学 改 革
更加具有趣味性.不再沿用传统的教 学 方 式,运 用 英 语 读 写 教学一体化的教学 方 式,既 可 以 改 善 课 堂 氛 围,并 且 对 于 学 生口语能力,学习的热情,教学的质量 都 有 一 个 质 的 提 高,让 学生能够在 课 堂 上 动 起 来,让 同 学 自 己 去 发 掘 知 识 的 趣 味 性,虽然学生的学习 自 控 能 力 比 较 差,但 是 只 要 给 同 学 们 建 立正确的思想体系,让 学 生 体 会 到 学 习 的 趣 味,这 样 便 可 以 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比较迅速的提高. 四 、大 学 英 语 读 写 一 体 化 教 学 改 革 的 可 行 性
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
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输出驱动假设”对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的影响和应用。
输出驱动假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强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输出能力(如说、写、译等)应成为驱动学习的主导因素。
本文首先将对输出驱动假设的理论基础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当前英语专业技能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过于注重输入、忽视输出、缺乏真实语境等。
接着,本文将探讨如何将输出驱动假设应用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中,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和建议。
本文将总结输出驱动假设对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意义,以期对未来的英语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输出驱动假设的核心内容输出驱动假设的核心内容在于强调语言输出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语言学习的驱动力。
这一假设认为,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动力应来源于他们对输出的需求,即他们想要表达什么,而不是仅仅从输入中学习。
这种假设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输入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输出驱动假设还强调,语言学习应该以完成真实、有意义的任务为目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到语言学习中,通过完成各种输出任务来锻炼自己的语言技能。
输出驱动假设还提倡合作式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语言水平。
这种合作式学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输出驱动假设的核心内容在于以输出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践能力,提倡合作式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种假设对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英语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现状分析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英语专业技能课程通常包括英语语法、词汇、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等方面。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交际技能,以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效地运用英语。
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综合英语教学实践
KAOSHI YUPINGJIA本文系汉口学院2022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以综合英语教学为例(项目编号:2022JY34)的阶段性成果。
◎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陆凤珍一、输出驱动假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后期,语言学家Krashen 和Swain 分别提出了“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 )和“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 )概念,在二语习得理论中有着比较深远的影响。
Krashen 提出的“输入假说”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可理解输入越多,其二语能力就越强。
Swain 对“输出假设”给出具体解释并提出可理解性输出的四大功能,即增强流利性功能(Fluency Function )、假设检验功能(Hypothesis Testing Function )、注意/触发功能(Noticing /Triggering Function)、元语言功能(Meta -linguistic Function)。
在这个理论基础上,著名语言学家文秋芳教授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
该假设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相比于输入输出对外语学习的内驱力更大。
在促进接受性语言知识运用的同时,输出驱动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语言知识的欲望,该理论还认为,培养说、写、译表达性语言技能更符合社会的需求。
“输出驱动假设”的基本观点为:(1)输出比输入对语言学习的驱动力更大;(2)培养学生的说、写、译表达性技能更具社会功能,尤其是口、笔译技能;(3)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有成效,更符合学生的就业需要。
二、“输出驱动假设”与“综合英语”教学的关系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基础英语”即“综合英语”和“高级英语”是综合技能课。
但据调研,在许多高校英语专业中,综合英语的实际教学仍是遵循传统“精读课”的授课模式。
该模式下的教师授课,通常会以阅读为出发点,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上,同时让学生学习新单词、新短语、新句型。
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研究背景指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意义强调了探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研究目的明确了本研究的目标。
在正文中,首先解释了输出驱动假设的理论基础,然后介绍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以及大学英语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接着探讨了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教学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来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
在总结了输出驱动假设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提出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大学英语、一体化教学、输出驱动假设、教学模式、理论基础、必要性、教学策略、案例分析、启示、实践建议、未来研究、大学英语教学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一体化教学模式,希望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英语学习,并提出一些实践建议,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而采用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往往注重语法规则和词汇的记忆,忽略了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探索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语言输出能力的提高,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通过引入输出驱动假设的理念,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
研究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究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深入探讨如何通过输出驱动来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
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研究背景中介绍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模式,研究意义在于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在解释了输出驱动假设的理论基础和大学英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设计了基于该假设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施效果评估,提出了优化策略。
结论部分总结了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同时也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并为未来教学模式的研究方向做出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大学英语、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基础、设计、评估、优化策略、总结与展望、局限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以传统的以输入为主的教学方法为代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常常受到限制,无法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的理论,认为通过大量的输出实践,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并提高语言能力。
当前,大学英语一体化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关注。
该教学模式将听、说、读、写等多种技能有机结合,通过任务驱动、学生中心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在这一背景下,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通过引入输出驱动假设的理念,将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纳入教学的重要部分,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和语言应用能力。
该教学模式有望更好地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培养学生更全面的英语能力。
研究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学术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分析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实际案例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一、“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教授Merrill Swain 于1985 提出了“输出假设理论”:学习者不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
之后,Swain不断发展她的理论,先后提出并反复论证输出假设的三大功能及其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①输出能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注意(noticing/triggering);②输出能对目标语的结构及语义进行假设(hypothesis-testing);③输出具有元语言功能(metalinguistic function)。
Swain认为,说和写的语言产出性运用有助于学习者检验语句结构和词语使用,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有效地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1.国外研究综述。
“输出假设”理论一提出就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Yu 从一个英语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以在说英语国家遇到的交际策略为例,验证了可理解输出的必要性,并提出:输出假设不仅是对输入假设的补充,还纠正了输入假设的不足。
Skehan指出语言输出还有另外两个功能:①语言输出能培养学习者的话语能力;②能树立个人的话语风格(personal voice),建立自信。
Izumi等人通过有指导的写作和短文重构两种输出任务做试验,检验输出假设的主义功能。
当然,对输出假设也有不同的声音,Krashen对可理解输出假设提出四个疑惑并对其功能表示质疑。
Shehadeh认为尽管我们对Swain输出假设研究已有几十年,但仍缺乏证据证明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输出话语的调整对语言学习有明显效果。
Izumi 和Biglow认为这是因为大部分的研究仅停留在假设层面,而不是证明输出是否对语言习得有作用,并且是如何起作用的。
基于“输出假设”理论,专家们进行了不同的教学实践:Swain和Lapkin对比研究了同伴间互动(peer interaction)学习活动,发现在意义丰富的语境中注意语言形式更有助于语言习得;Swain,Brooks和Tocalli研究了同龄对话(peer dialogue)活动对语言习得的推动作用;在Swain和Lapkin的研究中,她们发现有意义的交际任务可以引导学生在构建意义的同时注重语言形式的准确性。
研究论文:输出驱动假设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研究
90480 学科教育论文输出驱动假设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研究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得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许多高校改变了传统的听说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内涵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认为,只要有了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就能习得语言,输出是输入的自然结果。
1985年,加拿大的语言学家Merrill Swain对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表示质疑,提出了“输出假设”理论,认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可理解性输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想成功地掌握一门语言,学习者不仅要有大量的语言输入,还要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出。
后来,Swain将输出的几个功能总结为:1)增加语言的流利度和自动化程度;2)提高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注意程度,揭示所想与所能之间的差距;3)帮助学习者检验语言假设;促进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反思能力[1]。
2007年,文秋芳教授就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改革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该假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认为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1]。
学习过程中没有输出驱动,即使输入质量再高,输入内容再多,其习得效率也是很难令人满意的。
第二,从职场英语需要方面考虑,与培养学生的听、读接受性技能相比,培养说、写、译表达性技能社会功能更强,特别是口译、笔译技能。
第三,从外语教学方面来说,单项技能训练法明显不如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效果显著,后者更符合就业市场对学生的需求。
此后,陆续有各类课程的教师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2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依然遵循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的传统教学理念,重视语言输入,轻视语言输出。
“产出导向法”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产出导向法”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产出导向法(Output-Oriented Approach)是一种以学生的实际语言产出为中心的教学理论。
它强调语言应用,注重学生的实际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和创造的能力。
产出导向法认为语言学习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只有通过实际的语言产出,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语言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会注重激发学生的语言产出兴趣,引导他们进行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从而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升。
产出导向法的理论提出以来,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也有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使用产出导向法进行教学实践。
他们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结合产出导向法的理念,重视学生的实际语言产出,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
产出导向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促进了他们在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听力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通过各种实际的语言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自然地进行语言表达,培养了自信心,提高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产出导向法强调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生活和工作需求,更有针对性。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所学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语言运用的效果。
产出导向法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们更多地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语言实践,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产出导向法的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具有更高的教育智慧。
教师需要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产出欲望,增强他们的语言产出动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产出活动,并根据学生的产出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产出的质量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作者:张虎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4年第11期
【摘要】本文在分析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意见,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13年新疆财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因材施教,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研究”(教字【2013】5号)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16-01
目前,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以课堂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单项技能训练。
这种以培养学生输入技能为主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既不能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也不能激活他们所积累的知识,也违背了语言实际运用的真实性。
因此,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
本文借用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对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做出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输出驱动假设理论
1.输出驱动假设
2008 年,文秋芳教授在《外语界》第2期发表了一篇题为《“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的文章,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
后经反复思索,文秋芳教授对输入和输出的辩证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输入和输出在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文秋芳教授认为,对于中级、中高级或高级外语学习者来说,输出过程对其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比单纯的输入过程更大。
如果没有向外输出的驱动,即使输入的质量再高,最后的学习效率也是非常有限的。
输出是目标,又是促进输入吸收的手段;以输出为驱动,既能够促进产出能力的提高,又能够改进吸收输入的效率。
它既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求,也符合学科发展的需求。
目前,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更多的是重输入、轻输出。
老师“填鸭式”的对学生进行输入,“要学生学”而不是“学生要学”。
至于学生有没有真正吸收,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有没有提高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恰恰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关键所在。
实施“输出驱动假设”,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尝试性改革,它为学习过程中的有效输入和高效输出提出了建设性的理论向导。
2.“输出驱动假设”的合理性
从学生角度来说,很多学生感觉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并未收获知识,对英语学习的“饥饿感”、“新鲜感”并未得到满足,他们需要有“挑战感”。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大学里还是仅仅加强输入,就不合理了。
高校需扩大学生的表达性知识,应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要表达,就得学习更多知识。
从职场角度来说,真正在前台完成交际任务的是说、写、译的能力,而听、读能力只能作为语言后台的支持者。
从社会需求角度来说,很多工作都要求英语使用者具有一定的输出能力,用说、写、译的手段完成工作任务。
因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输出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 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类:通用英语(EGP)、学术英语(EAP)、行业英语和学科英语。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四点: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各有三个等级: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每个等级还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口头表达、笔头表达、口译和笔译。
2. 构建合理的“输出驱动”课程体系
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是245.5万,其中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为124.6万,实际录取人数为51万。
在这种趋势下,可以说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学术英语。
所以,高校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去决定自己是选择EGP还是EAP来学习。
对于今后想要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选择EAP课程是必要的,而对有些学生来说,则没有那个必要。
随着社会各行各业对英语技能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外语学习“全能型超人”的神话正在被打破,英语使用者对英语技能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例如,英语编辑主要需要写作技能,英语导游则主要需要口语技能。
所以,外语学习者不必再为听、说、读、写、译能力发展不均衡而感到羞愧了。
3.采用灵活的“输出驱动”教学方法
1)综合技能法
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可以设计复述新闻、传达报告等活动,让学生边听(新闻、报告)边记录要点,最后复述出来;或者组织学生参加辩论,让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进行阅读,然后写成文字稿,参加辩论。
在笔头表达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读故事写梗概,听报告写小结,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件资料,提炼信息,列出要点,最后撰写报告和小结。
在口译和笔译的训练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听或阅读,进行记录,最后再进行翻译。
2)教师辅导渐减法
课堂上学生应该是主体,应承担更多的责任;教师应发挥主导的作用,对于已经具备一定外语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来说,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寻求知识盲点并以此激发其弥补知识盲点的欲望是调动这类学习者积极性的最好方法,因此,输出氛围的营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要让学生在输出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发现自己的语言缺失,从而自觉产生弥补缺失、重构、内化知识体系的强烈愿望。
因此,教师一定要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想方设法挖掘学生的潜力,但是,这种帮助应该是逐渐减弱的。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哑巴英语”、“费时低效”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重输入轻输出。
“输出驱动假设”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我们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驱动,有机结合输入和输出,以时代特色为背景,探讨适合本校学生语言水平、专业特色和发展需求的课程设置新体系,努力实现百花齐放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文秋芳. 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 2) .
[2]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 6) .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张虎(1976-),男,新疆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