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三甲医院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18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程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程概述本规程旨在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在技术操作中预防和处理常见的并发症。
正确的操作技术和及时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
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导管相关并发症1. 插管伤害:插管伤害:- 操作前仔细检查导管的尖端是否完整和锐利,防止导管损伤黏膜。
- 选择合适大小的导管,不得过大或过小。
- 慢慢插入导管,避免过度力量。
2. 感染:感染:- 操作前进行手卫生,佩戴洁净的手套和口罩。
-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 定期更换导管和敷料,注意导管口的清洁和消毒。
3. 血管破裂:血管破裂:- 在选择穿刺部位时,要注意血管的直径和表面是否有异常。
- 慢慢穿刺,避免快速和过度的推进操作。
药物相关并发症1. 给药错误:给药错误:- 操作前核对病人身份及医嘱,避免给错药、给漏药或给药过量。
- 仔细阅读药品标签和说明书,确保用药方法正确。
2. 药物过敏:药物过敏:- 在给药前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
- 注意药物的途径,避免给过敏患者使用有过敏风险的药物。
技术操作相关并发症1. 病人不适:病人不适:- 操作前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症状和感受。
-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和处理病人的不适反应。
2. 操作错误:操作错误:- 操作前仔细阅读操作手册并熟悉操作流程。
-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专注和仔细,避免疏忽和错误。
并发症的处理措施1. 插管伤害:插管伤害:- 如果发生插管伤害,应立即停止操作。
- 保持导管处的清洁和敷料干燥,观察出血情况。
- 根据伤害严重程度,及时寻求医生或相关专科的帮助。
2. 感染:感染:- 如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停止导管使用。
- 进行必要的感染标本采集,并依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给药途径,以及规范的处理方法。
3. 血管破裂:血管破裂:- 如出现血管破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施行止血措施。
- 观察出血情况,如果持续出血或出血量较大,应寻求医生协助。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一、目的为了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操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制定本规范。
二、合用范围本规范合用于各科室的护理人员,在进行各种护理技术操作时,应遵循本规范的要求。
三、相关概念护理技术操作:指护理人员为了实施医嘱或者满足患者生活、治疗、康复等需要而进行的各种技术性操作,如注射、输液、输血、采血、口腔护理、鼻饲、氧气吸入、雾化吸入、备皮、伤口换药、冷疗、热疗等。
并发症:指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或者之后,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原于是引起的不良反应或者意外事件,如感染、出血、血肿、静脉炎、过敏反应、空气栓塞、溶血反应、低血糖反应等。
预防:指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前或者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处理:指在发现或者怀疑有并发症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轻或者消除并发症的危害。
四、基本原则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前,应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诊断、过敏史等,并评估患者对操作的适应性和配合程度。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或者清洁技术,避免交叉感染。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应选择合适的器械和材料,并正确使用和处理。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应选择合适的部位和方法,并掌握正确的手法和力度。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变化,并及时记录和报告。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后,应做好相关的宣教和指导,并定期复查和评价。
五、具体内容(一)注射法操作并发症1. 疼痛(1)发生原因:注射前患者精神高度紧张、恐怖。
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推注速度过快或者不均匀。
注射针头过粗、欠锋利或者有倒钩,操作者手法欠熟练。
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刺激引起疼痛。
(2)预防措施: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正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
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
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心电监护常见并发症:皮肤发红、破损预防及处理:1.选用适宜的心电电极及氧饱和度包裹探头。
2.保持皮肤清洁,黏贴及捆绑松紧度适宜。
3.定时更换部位,电极每天更换一次,氧饱和度包裹探头每3 小时更换一次。
有皮肤发红等情况及时更换部位。
(二) 蓝光箱常见并发症:一发热预防及处理:1.光疗时室温保持在30°C 摆布,巡回时注意纠正。
每小时巡视一次,保持箱温在30~33°C。
3.天热时可将光疗装置放在通风处如走廊、门口、窗旁等。
4.光疗时每小时测体温、呼吸一次,患儿体温维持在 36.5~37.5°C,光疗结束后每 4 小时测体温一次,连续观察 2 天。
超过38°C 给与物理降温。
5.如室温过高,患儿有发热,可拉开光疗器侧窗,也可在水盒中加冰,还可以开空调降温。
二、腹泻预防及处理:1.注意补充水分,除保证输液外,每小时给患儿喂水或者母乳 10~20ml,尽量减少患儿水分丢失。
2.注意患儿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娇嫩,大小便刺激皮肤以引起红臀,因此要及时更换尿布,清洗后再涂上鞣酸软膏保护,预防红臀浮现。
3.遵医嘱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每日测体重一次。
4.普通情况下,轻症不予处理,住手光疗后腹泻很快住手;重症可改去乳糖奶方。
三、皮疹预防及处理:1.光疗前先洗澡,清洁皮肤,减少感染。
光疗结束后再次进行全身沐浴或者抹身。
2.住手光疗后皮疹很快消退,不留痕迹,普通不需特殊处理。
3.因光疗可致血小板减少,应检测血小板。
四、核黄素缺乏与溶血预防及处理:1.光疗同时和光疗后补充核黄素可防止继发于红细胞GR 活性降低所致的溶血。
2.已发生核黄素缺乏时,可肌注核黄素每日5~10mg,同时赋予复合维生素 B 片剂。
3.浮现溶血者,根据病情程度进行处理,程度较轻者,动态观察血红蛋白的变化;贫血较重,有输血指征时应予以输血治疗。
五、青铜症预防及处理:1.重度黄疸患儿如血胆红素>427.5umol/L 往往发生胆汁淤积,在光疗前必须测结合胆红素,如>68.4umol/L,可引起青铜症,不能继续光疗。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医护人员在患者接受治疗或检查时必须进行的操作,而在这些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并发症。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医护质量,预防和处理这些常见并发症非常重要。
下面将针对常见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处理规范的介绍。
1.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预防规范:-确保穿刺部位清洁,采用无菌技术;-检查输液管道是否通畅,防止发生压力伤害;-谨慎选择输液液体,避免发生过敏反应;-确保输液滴速调节正确,避免过速过慢;-定期更换输液袋和输液管,防止细菌感染。
并发症处理规范:-若发生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观察和处理;-若发生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应停止输液并及时报告医生;-若发生外渗或血管穿破,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新的静脉通路;-若发生肢体麻木或触觉异常等症状,应及时评估神经损伤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若发生急性过敏反应或休克,应立即停止输液,予以抗过敏药物和抢救措施。
2.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规范:-采用无菌技术进行导尿操作,减少感染的风险;-遵循正确的导尿原则,确保导尿管的正确放置;-注意保持导尿通畅,定时排尿;-定期更换导尿袋和导尿管。
并发症处理规范:-若发生尿液反流或外渗,应检查导尿管是否阻塞或脱落,及时处理和更换导尿管;-若患者出现腹部疼痛、膀胱灼热感、发热等症状,应及时观察和处理;-若患者出现血尿、尿液浑浊、腹胀等症状,应及时观察和处理;-若患者出现尿液减少或停止排尿,应检查导尿管是否被阻塞,及时处理。
3.高压氧治疗:并发症预防规范:-仔细评估患者的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避免不适当的治疗;-确保高压氧舱内的安全性和无菌性;-确保患者的氧气供应的稳定性;并发症处理规范:-若患者出现头痛、耳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减少治疗时间或压力,同时观察和处理;-若患者发生失去意识、抽搐、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实施抢救措施。
以上是对于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范和处理规范操作指南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范和处理规范操作指南本操作指南旨在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并提供相应的防范和处理方法,以确保患者术后康复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及其操作指南:感染- 提前准备好手术室和手术器械,并确保它们的清洁和无菌。
- 手术前适当清洁患者术前手部,预防细菌感染的风险。
- 术后提供合适的伤口护理,包括洁净和更换敷料。
- 定期监测患者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
出血- 在手术前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和出血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术后出血。
- 术后提供合适的伤口护理,包括使用压力敷料和冷敷。
- 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情况。
血栓形成- 术后鼓励患者进行活动,以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 定期评估患者血液凝固功能,并根据需要采取抗凝治疗。
- 教育患者关于血栓形成的风险和预防措施,如戒烟和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取。
腔道或器官损伤- 在手术前详细评估和标记手术部位,避免误伤重要脏器或血管。
- 注意手术器械的使用和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结构。
-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和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任何潜在的器官损伤或出血。
麻醉相关并发症- 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麻醉史和药物过敏情况,以避免麻醉相关的并发症。
- 密切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和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麻醉相关问题。
- 建立紧急情况处理措施和团队,在麻醉相关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应对。
以上操作指南仅为参考,具体的防范和处理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而定。
即使遵循操作指南,医务人员也应密切监测患者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常见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头
1、熟悉解剖位置,加强技术操练。 2、尽量在患儿安
皮 误入动脉 静情况下穿刺。 3、加强巡视
发现误入动脉,立即拔针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静
1、严格掌握患儿输液指征。 2、注意患儿体质虚弱 (早
参见前面发热反应的处理措施。
脉
产儿、体弱儿、重度肺炎、痢疾等) ,做好保护性隔
输 发热反应 离 3、其余预防措施参见本章第一节中发热反应的预
用大血管;药物充分稀释,控制浓度和速度。
4、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 每瓶药液中不宜超过 2~
3 种。
5、静脉留置针留置 72 小时以内。
1、输液前检查输液器的质量及连接
1、立即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2、穿刺前排尽空气。
2、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3、加强巡视,及时更换及拔针。
3、有条件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液
防措施。
法
输 导管堵塞 1、熟练掌握各种报警标识、原因及处理方法。
液
强巡视,及时处理各种报警,做好宣教。
泵 药液滴入 输 液 失控
1、确保输液泵功能良好 2、设置好参数后将面板锁定。 3、加强巡视,做好宣教
2、加
1、查找输液导管、输液泵、患者三方面原因,排除故障。 2、导管或针头阻塞时,重新穿刺。 1、检查输液泵或注射泵的功能是否完好,必要时更换 2、按要求重设输液速度。 3、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控制输液速度的重要性
编辑版 word
常见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操作项目
静
周
脉
围 静
输
脉 输
液
液 法
法
并发症
发热反应 急性肺水
肿
静脉炎
空气栓塞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种:
感染:由于操作时未采取必要的消毒和无菌措施,或患者存在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易导致感染。
预防措施包括:采用无菌器械、消毒液、消毒器材,操作前要进行必要的手卫生和皮肤消毒,患者术后注意休息和饮食调理。
出血:由于手术操作不当或患者存在出血倾向性等因素,易导致出血。
预防措施包括:手术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如凝血功能等;手术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控制出血点,并进行必要的止血处理;手术后观察患者出血情况,进行必要
的处理和护理。
疼痛:由于手术操作导致的疼痛,或因术后的局部炎症、肿胀等因素,也会引起患者的疼痛。
预防措施包括:在手术前和术后及时给予必要的镇痛治疗,注意术后患者的休息和舒
适度。
意外伤害: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等原因,易导致意外伤害。
预防措施包括:操作前进行必要的设备检查和评估,确
保设备和器材处于正常状态;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止
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
总体而言,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在于严格遵循操作规范,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并在操作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和报告,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
康。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要求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要求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要求。
临床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循以下指导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要求感染1. 操作前应充分洗手,并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2.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工作区域的清洁与消毒。
3. 使用无菌器械和药品,避免交叉感染。
4. 定期更换导尿管、静脉留置针等器械,并保持清洁。
5. 当出现感染症状时,立即采取适当的抗感染措施,并向主治医师报告。
出血或血栓1. 操作前详细了解患者的出血或血栓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操作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止血控制和血栓预防,如必要,使用适当的药物。
3. 定期检查和观察患者的出血或血栓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误咽误吸1. 操作过程中应确保患者处于正确的姿势,避免误咽误吸发生。
2. 针对有吞咽和吸咽困难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饮食调整和辅助措施。
3. 准备好应急措施并具备相关技能,以应对误咽误吸的紧急情况。
操作相关损伤1. 在操作前仔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认操作的可行性。
2. 操作过程中应小心谨慎,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 研究和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并随时与同事沟通交流,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反应1. 在给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药物使用情况。
2. 按照医嘱正确给药,并密切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
3. 当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时,及时停止药物给予,并向医生汇报。
管路堵塞1. 定期检查管路是否通畅,避免管路堵塞。
2. 采用正确的装置和方法进行管路引流和固定,防止管路移位和扭曲。
3. 当管路堵塞发生时,立即采取解堵措施,如无法解决,则及时更换。
总结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要求是保证患者安全与健康的关键。
临床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指导要求进行操作,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状况,及时处理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指医务人员在治疗和护理病人的过程中所实施的各种技术操作。
虽然这些操作能够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但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为了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减少病人和家属的不必要的担忧,我们需要做好对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静脉留置针相关感染的预防与处理规范1. 术前必须进行消毒和穿戴无菌手套、无菌衣物。
2. 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先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操作。
3. 术中进行手卫生,进行相关消毒措施。
4. 术后及时更换敷料,减少感染机会。
5. 相关部位发现感染,及时进行洗浄、愈合。
气管切开护理相关感染的预防与处理规范1. 装置前消毒和穿戴无菌手套、无菌衣物,术中注意手卫生。
2. 监测患者的氧气饱和度和心率等指标,定期检查气管切开口周围的皮肤。
3. 定期更换气管切开器,并每天更换一次敷料。
4. 减少管路死角,定期对呼吸机、吸痰管等进行消毒。
5. 如发现局部感染,则应尽早进行洗创。
腹腔穿刺护理相关感染的预防与处理规范1. 术前在穿刺部位进行局部消毒。
2. 穿刺时应确定好穿刺深度,及时排除腹膜穿破和肠道穿孔等并发症。
3. 术后保持盖药干燥,避免局部受污染。
4. 注意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的渗出液体,及时处理发现局部感染的情况。
以上仅是一些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调整,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和安全。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护士在此过程中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严密的操作规范,以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然而,在操作过程中依然可能会发生意外,并发生常见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疼痛等,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严密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预防并控制常见的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操作前的准备在进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前,护士必须进行充分而完整的准备工作。
首先,护士应在确认病情、安排好病人的床位和病历、了解病情后,按照规范操作指导书、流程图和手册进行操作准备。
其次,要对所需器材和消毒器材进行核对和准备,确保器材消毒干净,并且处于符合临床操作规范的储存状态。
最后,护士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并将手洗干净,消毒彻底,确保自身和病人的安全。
二、操作时的预防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完整、规范、严密的操作流程,切实防止产生常见并发症。
1.感染预防感染预防是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护士要灵活掌握多种消毒方法和消毒器材,始终对器材和病人本身进行消毒。
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合理利用抗生素和抗感染药物,必要时,采用隔离措施,切实做到“严谨无菌,合理防控”。
2.出血预防出血是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常见的并发症,护士在操作中必须掌握出血的预防和止血技术,尤其是在肝穿刺、动脉血气分析等操作中,应当特别细心和小心。
对于出血的复杂与严重性,要及时向医生请教,决定进一步处理措施。
3.疼痛预防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出现疼痛是常见的现象。
护士在操作前应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是否有疼痛史,如果病人不能配合操作,可以在操作前给病人安排好止痛治疗,例如:给予口服或静脉注射止痛药物等。
4.其他预防在手术等特定的护理技术操作中,护士还要注意预防其他并发症,例如:误伤器官、压迫神经、心肺功能障碍等。
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在医疗领域,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手术不仅仅存在手术风险,还有一些常见的并发症。
并发症是指手术或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或意外情况。
为了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医疗工作人员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
以下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1.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手卫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医疗工作人员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必须正确洗手,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清洁双手,确保手部无菌。
2.确保手术场所清洁:手术室应保持清洁,并经常进行消毒。
手术室中的床单、手术器械等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洁和消毒程序。
3.正确使用消毒剂:医疗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消毒剂。
如果消毒剂未使用正确,可能会导致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风险。
4.正确使用手术器械:医疗工作人员必须使用正确的手术器械,并在手术前检查器械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手术器械使用后必须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5.术前准备工作:在手术开始之前,医疗工作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
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手术。
6.保持手术区域无菌:医疗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区域无菌。
这包括穿戴无菌手术衣、手套和口罩等。
7.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应根据感染情况和术前感染风险进行合理使用。
医疗工作人员应确保抗生素的选择、剂量和使用时间符合指南。
8.及时处理感染:如果在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发生感染,医疗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处理感染,并开展适当的治疗措施,如使用抗生素、外科引流等。
9.监测并发症的发生:手术过程中应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区域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以减少其对患者的危害。
10.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手术前必须与患者及相关家属进行沟通,向其解释手术的目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同时,要积极回答他们的问题和疑虑,增加患者和家属对手术的理解和信任。
总之,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规范操作对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非常重要。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指南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指南
1. 引言
本指南旨在提供临床护理人员在执行技术操作过程中预防和处
理并发症的指导。
正确的操作技术和有效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对患
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2. 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
在执行技术操作前,护理人员应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并遵循
以下预防措施:
- 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健康状况,确定可执行相关技术操作
的适宜性;
- 严格遵守手卫生和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的规定;
- 根据具体技术操作的特点,采用无菌操作或规范的消毒措施;
- 确保操作环境清洁整齐,并且有必要的设备和药品储备;
- 遵循操作流程和操作步骤,充分考虑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 技术操作并发症处理
如果在执行技术操作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护理人员应立即采取
适当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立即停止当前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
- 根据具体并发症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 及时向医生或上级报告,并按照其指示行动;
- 完善护理记录和事件报告,确保后续的跟踪和分析。
4. 结论
本指南提供了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的基本指导,希望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提高技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效果。
在执行任何
技术操作时,护理人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并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以确
保患者的最佳护理效果。
注:本指南仅供参考,实际操作应结合临床实践和医疗团队的
指导。
【医疗推荐】三甲医院-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工作手册(001)
Earlybird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工作手册1静脉输液、注射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2)1.1发热反应 (2)1.2急性肺水肿 (3)1.3静脉炎 (5)1.4空气栓塞 (6)1.5液体外渗 (7)2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8)2.2过敏反应 (9)2.3溶血反应 (10)3导尿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12)3.2尿路感染 (13)4留置导尿管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 (13)4.1多次置管失败、患者疼痛、反复插管有少量出血、尿管脱落再次放置 (14)5皮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 (14)5.1局部组织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痒、Earlybird水疱、溃烂、破损。
(14)5.2虚脱 (16)5.3过敏性休克 (17)6胃肠减压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 (19)6.1引流不畅 (19)6.2憋气、呛咳、腹胀、胃管脱出 (21)7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 (23)7.1口腔黏膜损伤 (23)7.2误吸 (24)1静脉输液、注射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1.1发热反应(一)预防: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
(二)处理规范1. 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Earlybird2. 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3. 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以备查。
4. 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
轻者→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观察体温变化→高热给予物理降温→注意保暖→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药物对症→严重者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以备查→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
1.2急性肺水肿(一)预防1. 输液速度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输液总量、输液目的和药物性质等进行调节。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目录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目录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3、口服给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4、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5、鼻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6、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7、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8、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9、胃肠减压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0、膀胱冲洗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1、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2、心电监护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3、微量泵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4、输液泵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5、吸痰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6、洗胃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7、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8、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9、肌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20、静脉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21、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22、浅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3、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4、抽血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25、胰岛素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测体温(口表)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体温表破损1、预防(1) 护士测体温前,检查体温表的质量。
(2) 患者神志清者,叮嘱患者不要说话、勿咬破。
(3) 患者神志不清者,测腋温或肛温,有人看管。
2、处理(1) 检查患者是否吞入水银及口腔黏膜完好程度。
(2) 立即报告护士长。
(3) 嘱患者漱口、吐出。
(4) 如有吞入,立即给患者吞服蛋清、牛奶等,食粗纤维蔬菜。
2、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一)、床档碰伤肢体、床档断裂1、预防(1) 护士每班检查床档功能。
(2) 患者肢体与床档之间用软枕隔挡,以保护患者肢体。
(3) 教会患者家属正确使用床档,确保安全。
2、处理(1) 报告护士长、医师。
(2) 按医嘱对患者碰伤肢体进行检查,必要时拍片,明确诊断。
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第一节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出血【预防措施】1、注射部位正确。
2、注射后按压规范。
【处理措施】1、按压注射部位,更换部位重新注射。
2、擦净血迹,安抚患者及家属,密切观察。
【处理流程】拔针后针口出血→按压→更换部位注射→擦净血迹→观察病情二、硬结【预防措施】1、熟练掌握注射方法,注意进针技巧。
2、经常注射者,制定交替注射部位的计划。
3、严格无菌操作,做好皮肤消毒。
【处理措施】50%硫酸镁湿热敷;云南白药用食醋调成糊状涂于局部等。
【处理流程】皮下硬结→报告医生→处理(外敷等)→记录→观察病情第二节肌肉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局部硬结感染【预防措施】1、加强无菌操作。
2、粉剂的药物溶解完全。
3、更换注射部位。
【处理措施】1、硬结处可用土豆片或50%硫酸镁外敷。
2、必要时用红外线照射。
3、局部感染者遵医嘱使用抗菌素。
【处理流程】⑴皮下硬结→报告医生→外敷→红外线照射→记录→观察病情⑵局部感染→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记录→观察病情二、出血断针【预防措施】1、选择质量保证的注射器。
2、注射时注意避开浅静脉。
【处理措施】1、发生穿刺针眼处出血,可用消毒棉签压迫局部止血,一般2-3分钟即可。
若注射器回抽出血液,立即拔出针头并按压至出血停止。
2、发生针体断裂,使患者保持安静,护士用手固定断针处皮肤,血管钳拔出断针。
【处理流程】⑴针眼处出血→消毒棉签按压→回抽注射器有血→立即拔针→按压→观察病情⑵针体断裂→保持患者安静→固定断针处皮肤→报告医生→拔出断针→记录→观察病情三、周围神经损伤【预防措施】1、熟练掌握注射技术,注射部位正确。
2、关注病人的主诉。
【处理措施】1、红外线或电磁波照射、按摩、理疗等处理。
2、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
【处理流程】报告医生→理疗→遵医嘱给药→观察病情→记录四、过敏反应【预防措施】1、注射前询问有无过敏史。
2、注射后观察30分钟。
医院三甲护理条款及准备明细之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docx
提前准备好(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注的林 防♦处理现数*备直,放在护士站供临床护
i∙随时自6和学习
106. 1. 2
有针对操作常见并发正预防 及处理的珞调计划∙Ii;%•:;、
1.无格训计划或计 划未落实M0∙ 2分
0.2
口杳科室培训计划中有无“相关妒理JS作并发拉预防 及处理”
I.护理人员熟知自,专科的常用护理操作并发症,
2.熟知后,要知晚怎么预防和处理、
3.1可答时一定条理济空,不能答非所问.
106.2
仃发急.意外情况的护理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有培训与演练。
106.2. 1
有川荷、输仇、置版标本R第、用术期普理等血点环VM念管理制度.
1.未建立重点坤, 应急管理制度减
O. 15K
2.无演挑诚0∙ I分
0. 1
口科室提供用药,¼⅛⅛.治疗、标本采集,出术期 泞理等更点环节器急京外情况的应急演冻资W
医院三甲护理条款及准备明细之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讦**点
标准分
医
总检准普
106.1
有检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劭IJ处理 规范.
医院/护理部
科室
检咨方式
Ig 1. 1
有临床护理技术掾作常见并 发狂的僮防与处理规范,
无常见弁发症的预 防与处理规范网
0.2分
0.2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侦防与处理规范》已完成
1.无暇点环V,预案 减0. 5分.
0.5
口护理部下发《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FZ
松而准招好《护理应软预案和处理流程》.放在护士站供脏床护LKiiiIftIiW学习
2.预案不完善缺一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方案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血压测量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血压高估/低估】1、血压计的高度、上臂的位置应与心脏的高度相同:若血压计的高度高于心脏,则血压值偏低。
血压计的高度低于心脏,则血压值偏高。
高度每相差1cm,血压值将相差0.7㎜Hg。
如果上臂位置低于右心房水平,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反之,如果上臂位置高于右心房水平,则使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
2、血压计袖带的宽度应以上臂围长的二分之一为宜:血压计袖带过宽,压力降低,使收缩压值偏低;袖带过窄,压力升高,使收缩压值偏高。
3、血压计袖带的高度:将袖带至于肘关节上2-3㎝,袖带气囊的中央部置于肱动脉处。
听诊器放在肱动脉搏动明显处。
注意听诊器不应与袖带相互挤压。
因为互相挤压会产生杂音,影响测量时的听诊效果。
4、系血压计袖带的松紧度应以可以放入2-3个手指头为宜:血压计袖带系得过松,难以阻断血流,使血压值偏高;血压计袖带系得过紧,则可使血压值偏低,并且因为静脉也同时受压,引起前臂淤血,影响搏动音的读取。
注意袖口不可禁锢上臂。
5、充放气系统:测量血压时袖带逐渐充气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至少再升高20㎜Hg,放气速度应均衡。
放气的速度以每次血管搏动水印下降2㎜Hg为宜。
放气太慢则使前臂淤血,造成舒张压读数增高。
放气速度>2㎜Hg/s时,测得的收缩压偏低而舒张压偏高。
当心率很慢时推荐放气速度为2-3㎜Hg/s。
6、为获取准确的血压读数,应“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在测量完一次血压后,应间隔两分钟后再测量一次,然后取两次血压读数的平均值。
若两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大于5㎜Hg,则间隔两分钟后再测量一次,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皮下出血】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1、血压计的袖带不宜系得过紧:因为患者有出血倾向,若患者的血小板在3-5万/μl时可造成皮下出血。
2、密切观察皮肤的颜色等,及时更换测量部位。
(二)冰袋冷敷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皮肤冻伤1、向患者解释使用冰袋冷敷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同意和合作。
医院三甲护理条款及准备明细之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0.1
106.2.3
对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 有培训及演练。
2.无演练减0.1分 。
0.1
应急预案培训纳入科室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院 级培训课件、签到册、照片
科室提供用药、输血、治疗、标本采集、围术期 管理等重点环节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演练资料
1.应急预案培训纳入科室培训计划,提供相 应的培训资料:有计划、有培训、有考核、 有照片、有记录、有签字。 2.大家知晓培训内容和大概培训的时间,准 备好,迎接现场抽问。 3.科室准备一个用药、输血、治疗、标本采 集、围术期管理等重点环节紧急意外情况的 应急演练资料。
106.2.2
有用药、输血、治疗、标本 采集、围术期管理等重点环
1.无重点环节预案 减0.5分。
节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 2.预案不完善缺一
。
项减0.2分。
0.5 0.2
口护理部下发《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内容齐全
提前准备好《护理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放在护士站供临床护士随时查看和学习
1.无培训减0.1分 。
标准序号
评审要点
医院三甲护理条款及准备明细之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评分方法Βιβλιοθήκη 标准分 医院/护理部迎检准备
106.1
有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规范。
医院/护理部
科室 检查方式
106.1.1
有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 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无常见并发症的预 防与处理规范减 0.2分。
0.2
1.无培训计划或计
划未落实减0.2分 0.2
106.1.2
有针对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 。 及处理的培训计划,并落实
2.落实有缺陷减 0.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输液、注射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发热反应(一)预防: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
(二)处理规范1. 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2. 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3. 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以备查。
4. 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
轻者→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观察体温变化→高热给予物理降温→注意保暖→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药物对症→严重者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以备查→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
二、急性肺水肿(一)预防1. 输液速度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输液总量、输液目的和药物性质等进行调节。
2. 成年人输液速度一般在40-60滴/分钟,儿童、老年人速度一般在20-40滴/分钟。
患有心脏(特别是心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的患者,输液速度要更慢,以免因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急性心衰竭或肺水肿。
3. 不同药物对输液速度也有要求,比如抗菌药物中的万古霉素、克林霉素以及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输液速度都不能过快。
如果补钾过程中给药速度过快,很可能使心脏骤停,有生命危险。
4. 告知病人和家属不可自行随意调整输液滴数,以免产生严重后果。
(二)处理规范1. 发现患者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或将输液速度降至最低。
2. 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
3. 将患者安置为端坐位,双下肢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4. 高流量吸氧,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同时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改善肺部气体交换,或遵医嘱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5. 遵医嘱给予镇静、利尿、扩血管和强心药物。
6.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
7. 认真记录患者抢救过程。
8. 患者病情稳定后,加强巡视,重点交接班。
停止输液或降低速度→报告医师抢救→患者端坐位,双下肢下垂→高流量吸氧→遵医嘱给药→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记录抢救过程→观察病情→重点交接班。
三、静脉炎(一)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减慢滴数,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二)处理规范1. 停止在此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2. 超短波理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 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停止在此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热湿敷→效果不好超短波理疗→如合并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空气栓塞(一)预防输液前要排尽空气,输液过程中,值班护士要及时巡视密切观察,及时更换液体,以免空气进入静脉形成栓塞。
(二)处理规范1. 当发现空气进入人体内时,立即夹闭静脉管路,防止空气进一步进入。
2. 让患者处于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同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
3. 立即给患者吸氧。
4. 遵医嘱给药。
5. 患者病情稳定后,详细据实的记录空气进入原因、空气量及抢救处理过程。
6. 告知家属,观察并记录,直至证明患者完全脱离危险为止。
立即夹闭静脉通路→头低足高卧位→通知医生→吸氧→药物治疗→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属→记录原因及抢救过程→继续观察。
五、液体外渗(一)预防1. 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
2. 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特别是在加药之前。
3. 输液处置结束时做好指导,输液肢体不可随意活动。
(二)处理规范1. 发生液体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2. 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可酌情进行热敷,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
3.特殊药物外渗易引起组织坏死如多巴胺、异丙肾、利多卡因、去甲肾上腺素应局部封闭。
发生液体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可酌情进行热敷,减轻疼痛和水肿→组织坏死的药物外渗应局部封闭。
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发热反应(一)预防严格管理血液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输血器。
(二)处理规范1. 如出现发热反应,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自行缓解;反应严重者须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通知医生并给予对症处理。
2. 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予热饮料、热水袋,加盖厚被等积极处理。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和抗过敏药物。
3.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并记录。
4. 将输血装置、剩余血液连同贮血袋送检。
出现发热反应→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应停止输血→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将输血装置、剩余血液连同贮血袋送检。
(一)预防1. 正确管理血液和血制品。
2. 选用无过敏史的供血者。
3. 供血者在采血前4小时应禁食。
4. 对有过敏史的病人,输血前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二)处理规范:按反应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1. 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继续观察。
2. 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输入无菌生理盐水。
3. 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
4. 监测生命体征。
5. 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协助医生行气管切开,如出现休克,进行抗休克治疗,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输入无菌生理盐水→医嘱给予药物→监测生命体征→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者行气管切开→如出现休克进行抗休克治疗→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一)预防:护士从血液标本采集开始到血液成分的输入,都应仔细确认患者的身份,确保血型和血交叉配血结果相容;强调输血时双人床边核对,防止输错血。
(二)处理规范:1. 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保留剩余血和患者输血前后的血标本送检验科进行检验,查明溶血原因。
2. 维持静脉输液通路,遵医嘱给予升压药和其他药物治疗。
3. 碱化尿液: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增加血红蛋白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减少沉淀,避免阻塞肾小管。
4. 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解除肾血管痉挛。
5.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对尿少、尿闭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
6. 若出现休克,根据医嘱进行抗休克治疗。
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保留剩余血及血标本送检→查明溶血原因→遵医嘱给予升压药和其他药物治疗→碱化尿液→双侧腰部封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若出现休克进行抗休克治疗。
导尿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尿道黏膜损伤(一)预防1. 熟悉尿道解剖特点,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 操作时手法宜轻柔,插入速度要缓慢,切忌强行插管及反复插管。
对于前列腺增生者遇插管有阻力时,可将预先吸入注射器的灭菌石蜡油5~10ml由导尿管末端快速注入,借助其润滑作用将尿管迅速插入,即可顺利通过增生部位。
3. 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导尿管。
4. 插管时延长插入长度,见尿液流出后继续前进2cm以上,在气囊内注液后再轻轻拉回至有阻力感处,可避免导尿管未进入膀胱,气囊充液膨胀而压迫损伤后尿道。
(二)处理规范导尿所致的黏膜损伤,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或经止血镇痛等对症治疗即可痊愈。
二、尿路感染(一)预防1. 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必须留置导尿管时尽量缩短留置时间。
2. 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
3.鼓励患者每天摄取足够的水分,使尿量维持在2000毫升以上/日,产生自然冲洗尿路的作用,以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
4.将集尿袋妥善地固定在低于膀胱的高度,防止尿液逆流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5.保持尿道口清洁。
女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日2-3次。
(二)处理规范鼓励患者每天摄取足够的水分→遵医嘱给予正确治疗→观察体温变化,做好交班。
留置导尿管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多次置管失败、患者疼痛、反复插管有少量出血、尿管脱落再次放置(一)预防:1. 严格执行留置导尿操作规范。
2. 遇留置导尿困难者,及时联系专科医师会诊,协助完成。
3. 随时观察尿管固定情况,以防脱落。
(二)处理规范:安抚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更换经验丰富的护士→必要时请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协助留置导尿→动作轻柔,及时遵医嘱用消炎药,多饮水,以防泌尿系感染。
皮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一、局部组织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痒、水疱、溃烂、破损。
(一)预防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有过敏史者禁做皮试。
(二)处理规范:1.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2.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0.5%碘伏棉签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
3.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0.5%碘伏棉签消毒→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外科换药处理二、虚脱(一)预防1.注射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态度热情,有耐心,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从而配合治疗;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2.对以往有晕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张的病人,注射时宜采用卧位。
(二)处理规范:1.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
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注射,立即做出正确判断,区别是药物过敏还是虚脱。
2.如病人发生虚脱现象,护理人员首先镇静,给病人及家属以安全感;将病人取平卧位,保暖,给予口服糖水等,数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
3.少数病人通过给氧或呼吸新鲜空气,症状可逐渐缓解。
注射过程中观察病人情况→有不适及时停止注射→立即正确判断→区别是药物过敏还是虚脱→如病人发生虚脱现象→护理人员首先镇静,给病人及家属以安全感→病人取平卧位、保暖→给予口服糖水等,未恢复者→给氧或呼吸新鲜空气→缓解。
三、过敏性休克(一)预防1.注射前必须仔细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有过敏史者禁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2.皮试观察期间,嘱病人不可随意离开,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异常不适反应,正确判断皮试结果,阴性者可使用该药,若为阳性结果则可不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除外,可采用脱敏注射)3.注射盘内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另备氧气、吸痰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