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芯片emc测试标准
我国现行的电磁兼容EMC测试标准和对应的国外标准

我国现行的电磁兼容EMC测试标准和对应的国外标准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对应国际/国外标准GB/T4365-1996电磁兼容术语IEC50、IEC161(90)GJB76-85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名词术语--GB/T6113-1995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GB 3907-83*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GB 4859-84*电气设备的抗干抗扰度性基本测量方法--GB/T15658-1995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T13926.1-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总论--GB/T13926.2-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静电放电要求--GB/T13926.3-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辐射电磁场要求--GB/T13926.4-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GB/T 14431-93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GB4824-1996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CISPRII(90)[/size][size=3]GB4343-199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法和允许值[/size][size=3]CISPR14(93)GB4343.2-1999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size][size=3]CISPR14-2:1997GB/T6113-1995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GB/T6113.2-1998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GB/T17618-199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24(97)GB/T17619-1998机动车电子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7624.1-1998 电磁兼容综述电磁兼容基本术语和定义的应用与解释 IEC61000-1-1GB17625.1-1998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IEC61000-3-2[/size][size=3](1995)GB17625.2-1999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size][size=3]制GB/T17626.1-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IEC61000-4-1(1992)GB/T17626.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61000-4-2(1995)GB/T17626.3-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3(1995)GB/T17626.4-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61000-4-4(1995)[/size][size=3]GB/T17626.5-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6-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IEC61000-4-6(1996)GB/T17626.7-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size][size=3]IEC61000-4-7(1991)GB/T17626.8-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8(1993)GB/T17626.9-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9(1993)GB/T17626.10-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屁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10(1993)GB/T17626.1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IEC61000-4-12(1995)GJB/Z17-1991军用装备电磁兼容性管理指南GJB/Z25-1991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指南GJB/Z54-1994系统预防电磁能量效应的设计和试验指南GJB/Z105-1998电子产品防静电控制手册GJB1210-1991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的实施GJB1389-1992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GJB2079-1994无线电系统间干扰的测量方法GJB2081-199487~108MHz频段广播业务和108~137MHz频段航空业务之间的兼容--GJB2926-1997电磁兼容性测试试验室认可要求GJB3007-19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GJB151A-97军用电子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GJB152A-97军用电子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GB12190-90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GB6833.1-86*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总则GB6833.2-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磁场敏感度试验GB6833.3-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GB6833.4-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GB6833.5-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敏感度试验GB6833.6-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传导敏感度试验GB6833.7-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非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GB6833.8-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GB6833.9-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传导干扰试验GB6833.10-87*电于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干扰试验GB7343-87*10kHZ~30MHZ 无源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和抑制元件抑制特性的测量方法GB7349-87*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搔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9383-1995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传导抗扰度限值及测量方法CISPR20(90)GB13421-92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13836-92*30MH2~1GH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辐射干扰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size][size=3]GB13837-1997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干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13(1996)[/size][size=3]GB/T13838-92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辐射抗扰度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CISPR20(90)[/size][size=3]GB13839-92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内部抗扰度允许值和测量方法CISPR20GB14023-92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及允许值[/size][size=3]GB15540-1995陆地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15707-199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T15708-1995交流电气化铁道电力机车运行产生的无线电辐射干扰的测量方法GB/T15709-1995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无线电辐射干扰测量方法GB15734-1995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5949-1995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抗扰度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6607-1996微波炉在1GHz以上的辐射干扰测量方法CISPR19(83)GB16787--1997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辐射测量方法和限值GB7343-1987无源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和抑制元件抑制特性的测量方法(CISPR18-1986)GB6364-8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6830-86电信线路遭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GB7432-87*同轴电缆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GB7433-87*对称电缆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GB7434-87*架空明线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GB7495-87架空电力线路与调幅广播收音台的防护问距GB13613-92对海中远程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13614-92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13615-92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GB13616-92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GB13617-92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13618-92对空情报雷达站电磁环境防护要求-GB/T13620-92卫星通信地球站与地面微波站之间协调区的确定和干扰计算方法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22(1997)GB17743-1999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15(1996)*QJ 1211-87 0122;V06航天系统地面设施接地要求国内QJ 1213-87 0122;V06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国内*QJ 1539-88 0122;V751航天遥测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国内*QJ 1692-89 0122;V06航天系统地面设施电磁兼容性要求国内QJ 1693--89 0122;V06电子元器件防静电要求国内QJ 1760-89 0122;V06用频谱仪测量电磁干扰的方法国内*QJ 1874-90 0122;V06接地、搭接和屏蔽的设计应用国内*QJ 1875-90 0122;V06静电测试方法国内QJ 1875A-98 0122;V06静电测试方法国内QJ 1950-90 0122;V06防静电操作系统技术要求国内QJ 2177-91 0122;V06防静电安全工作台技术要求国内QJ 2245-92 0122;V06电子仪器和设备防静电要求国内QJ 2256-92 0122;V06系统预防电磁能量效应的设计和试验指南国内QJ 2266-92 0122;V06航天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国内*QJ 2268-92 0122;V711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要求国内QJ 2350-92 0122;V06电磁辐射敏感度的测试方法横电磁波传输室测量国内QJ 2892-97 0122;V06EMI衬垫的测量与评价方法国内QJ 3035-98 0122;V27电子机柜电磁屏蔽要求和测试方法国内准代号标准名称对应国际/国外标准 H5)8TR3LaGB/T4365-1996电磁兼容术语IEC50、IEC161(90) EW~M,+?GJB76-85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名词术语-- }I3m8AGB/T6113-1995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S11MEGB 3907-83*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 Q{:=z6&GB 4859-84*电气设备的抗干抗扰度性基本测量方法-- {y%cTuC=GB/T15658-1995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 %E k!3t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Tum(wWZGB/T13926.1-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总论-- nXT/zfSGB/T13926.2-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静电放电要求-- E&&9;cI}qGB/T13926.3-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辐射电磁场要求-- 0CpE,ggGB/T13926.4-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 &&9;&&9;,g}WvRweGB/T 14431-93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 ,.z?=]&&9;enGB4824-1996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CISPRII(90) WYm <_1Gq]/6igzX-x VZm8yTvl"KVGmGB4343-199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法和允许值 adWH&&9;;Q:`d}t?qWS;FCISPR14(93) ,*.qa0E#WGB4343.2-1999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 tTb f yI> zfFvx_qCISPR14-2:1997 *RmD%[fGB/T6113-1995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E> N[GB/T6113.2-1998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QIfP%,LTGB/T17618-199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24(97) j dkqJ4&iGB/T17619-1998机动车电子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4RSo&9p`GB/T17624.1-1998 电磁兼容综述电磁兼容基本术语和定义的应用与解释 IEC61000-1-1 j8+>E ?nmGB17625.1-1998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IEC61000-3-2 kZ=2# .MaLH2?je^n(1995) X o[GD`tGB17625.2-1999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 d.Q<!Au3:kC*<f\制 ,ZVhL* "GB/T17626.1-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IEC61000-4-1(1992) %pLqX61t=GB/T17626.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61000-4-2(1995) rH&&9;|$~aGB/T17626.3-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3(1995) 39d$B&&9;"<1GB/T17626.4-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61000-4-4(1995) gGx<k3W^)@<HG$#T-]UAN"O+:W?:\GB/T17626.5-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o6:@j#bGB/T17626.6-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IEC61000-4-6(1996) I:0dz:T7*GB/T17626.7-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 F"QJ)Fk=G c#SD5_IEC61000-4-7(1991) MP.ye|i4QGB/T17626.8-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8(1993) F~~9/#GB/T17626.9-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9(1993) K92M9=>GB/T17626.10-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屁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10(1993) KuEM~Q=GB/T17626.1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IEC61000-4-12(1995) #WGy Q uGJB/Z17-1991军用装备电磁兼容性管理指南 @}uo:b:QGJB/Z25-1991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指南 ]\]mwvLTGJB/Z54-1994系统预防电磁能量效应的设计和试验指南 [?(qhp!GJB/Z105-1998电子产品防静电控制手册 bjN"H`QGJB1210-1991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的实施 :c`djM^llGJB1389-1992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 /Ao.b|mmGJB2079-1994无线电系统间干扰的测量方法 0UGAc]!/RZGJB2081-199487~108MHz频段广播业务和108~137MHz频段航空业务之间的兼容-- 84s:cOGJB2926-1997电磁兼容性测试试验室认可要求 A5O;CGJB3007-19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 }VVtv1GJB151A-97军用电子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52F3r:RkGJB152A-97军用电子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Bu{%mm(GB12190-90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H^~"16GB6833.1-86*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总则1J&hm[3[KGB6833.2-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磁场敏感度试验 )Rj?\ZURGB6833.3-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 Cio (Ptt:GB6833.4-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 4 X0ku]GB6833.5-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敏感度试验 }c#W"y5l_GB6833.6-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传导敏感度试验 AO8%!+"_GB6833.7-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ぷ髯刺懦「扇攀匝?/font> (]5 gYiGB6833.8-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 =&&9;:BGB6833.9-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传导干扰试验h6D1uM"oGB6833.10-87*电于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干扰试验T`Xz*\}ZbGB7343-87*10kHZ~30MHZ 无源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和抑制元件抑制特性的测量方法 WX $AOnEvGB7349-87*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jf& oN]sZ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搔扰限值和测量方法y"ms;w&&9;zGB9383-1995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传导抗扰度限值及测量方法CISPR20(90) ~B`H5#GB13421-92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9;^.3}N{FoGB13836-92*30MH2~1GH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辐射干扰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 s18 A/tqe:*szy2"~hm4aG}ex-s|GB13837-1997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干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13(1996) M =GF@C;b6yMaW eT*BQy$dfE]DI%7kw&&9;GB/T13838-92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辐射抗扰度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CISPR20(90) nsi&r]U5/!e=OooTZb:x-7 9ZYRm2;GB13839-92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内部抗扰度允许值和测量方法CISPR20 );V.le}%(GB14023-92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及允许值 s C?-LI>spJ5l s76EMS?eNp R&`]GB15540-1995陆地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DsGtc<l%GB15707-199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_"/\; 1GB/T15708-1995交流电气化铁道电力机车运行产生的无线电辐射干扰的测量方法 $oH?7sjGB/T15709-1995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无线电辐射干扰测量方法 <I^Tug\M+GB15734-1995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r7n-XeGB 15949-1995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抗扰度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 M=/+<cGB/T16607-1996微波炉在1GHz以上的辐射干扰测量方法CISPR19(83) +(J{~A~GB16787--1997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辐射测量方法和限值 S%k](\7!GB7343-1987无源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和抑制元件抑制特性的测量方法(CISPR18-1986) =aE!y5GB6364-8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TClgywLGB6830-86电信线路遭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 AF-uTfGB7432-87*同轴电缆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 l<=Y.P_2GB7433-87*对称电缆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 H8&&9;_.2vwXGB7434-87*架空明线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 l|p \8=GB7495-87架空电力线路与调幅广播收音台的防护问距o&b1-=MC2GB13613-92对海中远程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2[R{IV8eGB13614-92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V[T`I a\GB13615-92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go+oS^GB13616-92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_.y0 QkwVGB13617-92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k9pOY]_YGB13618-92对空情报雷达站电磁环境防护要求- \$] V#@FGB/T13620-92卫星通信地球站与地面微波站之间协调区的确定和干扰计算方法 o|?bvFC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22(1997) 3 A(sT}GB17743-1999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15(1996) v2uyn*QJ 1211-87 0122;V06航天系统地面设施接地要求国内w[S!U<9/QJ 1213-87 0122;V06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国内5 UQbd8*QJ 1539-88 0122;V751航天遥测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国内 ~Yw`w 2*QJ 1692-89 0122;V06航天系统地面设施电磁兼容性要求国内W+C@(}ptQJ 1693--89 0122;V06电子元器件防静电要求国内 }yfSF|\QJ 1760-89 0122;V06用频谱仪测量电磁干扰的方法国内 6:v$g*QJ 1874-90 0122;V06接地、搭接和屏蔽的设计应用国内(\UA+3$4*QJ 1875-90 0122;V06静电测试方法国内 !u0qF!/WQJ 1875A-98 0122;V06静电测试方法国内 =&J 7 &&9;nDPQJ 1950-90 0122;V06防静电操作系统技术要求国内 #=G[ ~m\QJ 2177-91 0122;V06防静电安全工作台技术要求国内Uo!#p&&9;<w)pQJ 2245-92 0122;V06电子仪器和设备防静电要求国内$&@L[[xlQJ 2256-92 0122;V06系统预防电磁能量效应的设计和试验指南国内 YM idSfiQJ 2266-92 0122;V06航天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国内 @o[C Xrz*QJ 2268-92 0122;V711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要求国内 yj6o533oQJ 2350-92 0122;V06电磁辐射敏感度的测试方法横电磁波传输室测量国内 :jol Nl|aQJ 2892-97 0122;V06EMI衬垫的测量与评价方法国内 PfaBzi9?fQJ 3035-98 0122;V27电子机柜电磁屏蔽要求和测试方法国内&&9;Y ZYRFWXM。
EMC测试标准及方案总结资料

EMC测试标准及方案总结资料第一篇:EMC测试标准及方案总结资料EMCEMS(电磁抗扰度测试)抗扰度测试项目1.静电放电引用 IEC61000-4-2(GB/T17626.2);EMC对策v 箝位二极管保护电路v 稳压管保护电路v TVS(瞬态电压抑制器)二极管v 分流电容滤波器v 在易感CMOS、MOS器件中加入保护二极管;v 在易感传输线上串几十欧姆的电阻或铁氧体磁珠;v 使用静电保护表面涂敷技术;v 尽量使用屏蔽电缆;v 在易感接口处安装滤波器;无法安装滤波器的敏感接口加以隔离;v 选择低脉冲频率的逻辑电路;v 外壳屏蔽加良好的接地。
2.辐射射频电磁场引用IEC61000-4-3(GB/T17626.3);YY0505的规定v 80MHz ~ 2.5GHz v 10V/m(生命支持EUT)v 3V/m(非生命支持EUT)v 场地校准时的频率步长:≤1% v 调制频率:2Hz,1kHz v 最小驻留时间:足够长,能被激励并响应λ≥ 3秒,用2Hz调制时λ≥ 1秒,其它λ平均周期的1.2 倍,对数据取时间平均值的EUT λ对有多参数和子系统的EUT,驻留时间选最大者。
v 在屏蔽室内使用的设备λ试验电平:Llimit-⊿Lv 为工作目的而接收RF能量的设备λ在其独占频带内应保持安全,可免予基本性能要求λ接收部分调谐至优选的接收频率,或可选接收频段的中心 v 患者耦合电缆的规定λ应采用制造商允许的最大长度λ患者耦合点对地应无有意的导体或电容连接v 对永久性安装的大型设备和系统λ在安装现场或开阔场测试λ用手机/无绳电话、对讲机和其它合法的发射机等的信号对EUT 进行测试λ另外,在80MHz~2.5GHz,在ITU为ISM指定的频率上进行测试,但调制信号可与手机/无绳电话、对讲机等的调制信号相同v EUT的供电可以是任一标称输入电压和频率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引用IEC61000-4-4(GB/T17626.4);v ±2kV, 电源线;±1kV, I/O线、信号电缆、互连电缆v 长度短于3米的信号和互连电缆不测v 所有患者用电缆免测,但必须连上v 在患者耦合点处,将规定的模拟手接到参考地v 手持式设备和部件应使用模拟手进行试验v 对有多额定电压的EUT,在最小、最大额定输入电压下分别测试v 可在任何额定电源频率下测试v 对于有内部备用电池的EUT,应在试验后验证EUT脱离网电源继续工作的能力EMC对策v 压敏电阻保护电路v 稳压管保护电路v 滤波(电源线和信号线的滤波)v 共模滤波电容v 差模电容(X电容)和电感滤波器v 用铁氧体磁芯来吸收v 电缆屏蔽v 共模扼流圈4.浪涌(冲击)引用IEC61000-4-5(GB/T17626.5);YY0505的规定 v 交流电源端口:λ±0.5kV, ± 1kV,差模注入(AC L-N)λ±0.5kV, ± 1kV, ±2kV,共模注入(AC L-PE、N-PE)λ交流电压波形相角0o或180o、90o和270oλ如果EUT在初级电源电路中无浪涌保护装置,可免掉低等级的试验。
集成电路(IC)EMC测试

集成电路的EMC测试北京世纪汇泽科技有限公司前言世界范围内电子产品正在以无线、便携、多功能与专业化得趋势快速发展,纯粹的模拟电子系统越来越难以进入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集成电路在数字电子产品与电子系统中扮演了“超级明星”的角色,而这个主角被接纳的程度也在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不断加深,从1965年Gordon Moore提出摩尔定律至今,集成电路一直保持着每18-24个月集成度翻番、价格减半的发展趋势,这为集成电路的大范围、多层次应用奠定了基础。
尤其在消费类产品领域,这种发展趋势尤为明显,各种数码类产品的普及就是很好的说明。
同时,这种快速发展也造成了电子系统电磁兼容性问题的日益突出,更高的集成度和使用密度,是片内和片外耦合的发生几率大大提高。
在电子产品和电子系统中,通常集成电路是最根本的骚扰信号源,它把直流供电转换成高频的电流、电压,造成了无意发射和耦合。
而当其输入或供电受到干扰时,误动作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甚至造成硬件损坏。
这种情况下,如何衡量集成电路电磁兼容性的问题日渐凸显起来。
这种衡量方法,或者称作新的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将作用于集成电路的设计、生产、质量控制、采购乃至应用调试等诸多方面,成为整个集成电路相关产业的关注焦点。
标准产生的背景早在1965年美国军方已就核爆电磁场对导弹发射中心设备的影响做出了分析研究,并开发了专门的SPECTRE软件,用于模拟核辐射对电气电子元件的作用。
在随后的二十多年中,各种仿真模型、测试方法和统计结果不断涌现,在集成电路电磁兼容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基础和可供分析比较的实测数据。
其中主要测试方法包括:✓北美的汽车工程协会(SAE)建议的使用TEM小室测量集成电路的辐射发射✓SAE提出的磁场探头和电场探头表面扫描测量集成电路的辐射发射✓荷兰某公司建议的使用工作台法拉第笼(WBFC)进行集成电路传导发射测量✓德国标准化组织VDE建议的使用1Ω电阻进行地回路传导电流测量✓日本的研究人员建议的使用磁场探头进行传导发射测量✓Lubineau和Fiori等人对抗扰度测试方法和试验结果的研究等等1997年10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47A技术分委会下属第九工作组(WG9)成立,专门负责对各种已建议的测试方法进行分析,最终出版了针对EMI 和EMS的工具箱式的测试方法集合——IEC61967系列和IEC62132系列标准,标准IEC62215也已出版,与IEC62132互补,更加全面地考虑到了集成电路遭受电磁干扰时的情形。
国家芯片测试标准文件

国家芯片测试标准文件
国家芯片测试标准文件通常由国家相关部门或标准化组织制定,旨在规范芯片测试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流程,以保证芯片质量和性能达到规定的标准。
以下是一些可能存在的国家芯片测试标准文件的例子:
1. 国家《芯片测试技术规范》:该标准文件详细规定了芯片测试的技术要求,包括测试流程、测试环境、测试设备、测试方法等。
2. 国家《芯片性能评估标准》:该标准文件规定了对芯片性能的评估指标和测试要求,包括功耗、性能、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内容。
3. 国家《芯片可靠性测试标准》:该标准文件规定了芯片可靠性测试的方法和要求,包括可靠性测试的环境、测试样本、测试方法等。
4. 国家《芯片高温测试标准》:该标准文件规定了芯片在高温环境下的测试要求和方法,以验证芯片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5. 国家《芯片封装测试标准》:该标准文件规定了芯片封装过程中的测试要求和方法,以验证芯片封装质量和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国家芯片测试标准文件可能因国家、行
业和芯片类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上述仅为一些可能的例子,具体标准文件应根据相关国家或地区的要求进行查询和参考。
集成电路(IC)EMC测试

集成电路的EMC测试北京世纪汇泽科技有限公司前言世界范围内电子产品正在以无线、便携、多功能与专业化得趋势快速发展,纯粹的模拟电子系统越来越难以进入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集成电路在数字电子产品与电子系统中扮演了“超级明星”的角色,而这个主角被接纳的程度也在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不断加深,从1965年Gordon Moore提出摩尔定律至今,集成电路一直保持着每18-24个月集成度翻番、价格减半的发展趋势,这为集成电路的大范围、多层次应用奠定了基础。
尤其在消费类产品领域,这种发展趋势尤为明显,各种数码类产品的普及就是很好的说明。
同时,这种快速发展也造成了电子系统电磁兼容性问题的日益突出,更高的集成度和使用密度,是片内和片外耦合的发生几率大大提高。
在电子产品和电子系统中,通常集成电路是最根本的骚扰信号源,它把直流供电转换成高频的电流、电压,造成了无意发射和耦合。
而当其输入或供电受到干扰时,误动作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甚至造成硬件损坏。
这种情况下,如何衡量集成电路电磁兼容性的问题日渐凸显起来。
这种衡量方法,或者称作新的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将作用于集成电路的设计、生产、质量控制、采购乃至应用调试等诸多方面,成为整个集成电路相关产业的关注焦点。
标准产生的背景早在1965年美国军方已就核爆电磁场对导弹发射中心设备的影响做出了分析研究,并开发了专门的SPECTRE软件,用于模拟核辐射对电气电子元件的作用。
在随后的二十多年中,各种仿真模型、测试方法和统计结果不断涌现,在集成电路电磁兼容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基础和可供分析比较的实测数据。
其中主要测试方法包括:✓北美的汽车工程协会(SAE)建议的使用TEM小室测量集成电路的辐射发射✓SAE提出的磁场探头和电场探头表面扫描测量集成电路的辐射发射✓荷兰某公司建议的使用工作台法拉第笼(WBFC)进行集成电路传导发射测量✓德国标准化组织VDE建议的使用1Ω电阻进行地回路传导电流测量✓日本的研究人员建议的使用磁场探头进行传导发射测量✓Lubineau和Fiori等人对抗扰度测试方法和试验结果的研究等等1997年10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47A技术分委会下属第九工作组(WG9)成立,专门负责对各种已建议的测试方法进行分析,最终出版了针对EMI 和EMS的工具箱式的测试方法集合——IEC61967系列和IEC62132系列标准,标准IEC62215也已出版,与IEC62132互补,更加全面地考虑到了集成电路遭受电磁干扰时的情形。
芯片测试标准

芯片测试标准一、概述芯片测试是确保芯片在各种条件下正常运行的关键过程。
本标准涵盖了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安全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易用性测试、可维护性测试和环境适应性测试等方面的要求。
二、功能测试1.测试芯片的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工作。
2.验证芯片的输入输出信号是否正确,如时钟信号、复位信号等。
3.测试芯片的各种特殊功能,如功耗管理、过温保护等。
三、性能测试1.测试芯片的运算速度,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2.测试芯片的功耗性能,确保其在正常工作范围内的功耗符合标准。
3.测试芯片的存储器访问速度,如内存带宽和缓存命中率等。
四、可靠性测试1.通过高低温循环、高温高湿、振动等环境试验,验证芯片的可靠性。
2.对芯片进行寿命测试,评估其在预期使用年限内的可靠性。
3.测试芯片的故障自愈能力,如冗余设计、故障隔离等。
五、安全性测试1.对芯片进行漏洞扫描,确保其安全性不受威胁。
2.测试芯片的防病毒能力,防止恶意软件入侵。
3.验证芯片的加密和解密算法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六、兼容性测试1.测试芯片与不同厂商的硬件设备的兼容性。
2.验证芯片在多种操作系统和软件环境下的兼容性。
3.确保芯片与现有技术的兼容性,如USB、HDMI等接口标准。
七、易用性测试1.评估芯片是否易于集成到现有系统中。
2.测试芯片的调试和编程接口是否友好易用。
3.验证芯片是否具有明确的文档说明和示例代码,以便用户快速上手。
八、可维护性测试1.验证芯片是否易于升级和扩展,以支持未来的需求变化。
2.对芯片进行故障诊断和修复测试,确保其可维护性良好。
3.评估芯片的寿命周期,预测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需求。
九、环境适应性测试1.在不同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下测试芯片的性能表现。
2.对芯片进行辐射抗性测试,以确保其在高辐射环境下正常工作。
3.验证芯片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军事应用中的极端环境条件。
国家芯片测试标准文件

国家芯片测试标准文件国家芯片测试标准文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芯片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国防、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芯片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国内芯片产业的竞争力,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芯片测试标准文件。
国家芯片测试标准文件是在相关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国内芯片产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和完善的一系列测试要求和方法。
这些标准文件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成品检测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旨在确保芯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提供技术支撑,促进芯片产业的发展。
国家芯片测试标准文件的编制参考了国际先进的测试标准,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这些标准文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物理特性测试:包括芯片尺寸、电气特性、机械强度等方面的测试要求和方法。
通过对芯片物理特性的检测,可以评估芯片的基本性能,保证芯片质量和可靠性。
2.电性能测试:包括电流、电压、功率消耗等方面的测试要求和方法。
通过对芯片电性能的测试,可以评估芯片在电路中的表现,确保芯片工作正常、稳定。
3.功能测试:包括芯片的各项功能测试要求和方法。
通过对芯片功能的测试,可以检测芯片是否满足产品设计要求,确保其正常工作。
4.可靠性测试:包括可靠性、抗干扰性、温度适应性等方面的测试要求和方法。
通过对芯片的可靠性测试,可以评估芯片的使用寿命和抗环境干扰的能力。
5.生产流程控制和产品质量管理:包括对芯片生产过程的全面控制和对芯片产品的质量管理。
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生产流程控制措施和产品质量管理要求,确保芯片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
以上只是国家芯片测试标准文件的一部分内容,实际标准文件还涉及到更多细节的要求。
编制和完善这些标准文件,对于保障芯片产品的质量、提高芯片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芯片测试标准文件的将继续与时俱进,根据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进行修订和更新。
只有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才能保证芯片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竞争力,推动国内芯片产业的健康发展。
EMC测试国际标准

EMC测试EMC即电磁兼容性,是指“一种器件、设备或系统的性能,它可以使其在自身环境下正常工作并且同时不会对此环境中任何其它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意指电子机器有两面性,一个为干扰源对其他电子仪器造成的影响,一个为受到周围电子仪器发生的干扰影响,才有EMC的论题出现。
EMC的产品认证,目前主要依据的法规有FCC,CISPR,ANSI,VCCI及EN┅等国际规范,而这些EMC标准对于产品的测试要求,可分为两大测试题,一为电磁干扰(EMI)测试,另一为电磁耐受性(EMS)测试。
EMC测试主要分类1.EMI(Electro-Magnetic Inte rf erence)---电磁骚扰测试此测试之目的为:检测电器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公共电网以及其他正常工作之电器产品的影响。
EMI测试主要包含什么内容?Radiated Emission -辐射骚扰测试Conducted Emission-传导骚扰测试Harmonic-谐波电流骚扰测试Flicker-电压变化与闪烁测试2. 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电磁抗扰度测试此测试之目的为:检测电器产品能否在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不受影响。
EMS测试主要包含什么内容?ESD-静电抗扰度测试RS-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CS-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测试DIP-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测试SURGE-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EFT-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PFMF-工频磁场抗扰度测试杂散定义:指用标准测试信号调制时在除载频和由于正常调制和切换瞬态引起的边带及邻道以外离散频率上的辐射(既远端辐射)。
杂散辐射按其来源可分为传导型和辐射型两种。
传导杂散:指在天线的接头处50欧姆负载上测得的任意离散信号的电平功率。
辐射杂散:测试设备的机壳、结构及互连电缆引起的杂散骚扰。
测试条件首选在电波暗室内进行,或是在户外进行。
各类产品进行EMC测试时适用的标准

3C
GB9254、GB17625.1
CE
EN55022、EN55024、EN61000-3-2、EN61000-3-3
FCC
FCC Part15
委托任务
GB9254、GB17625.1、EN55022、EN55024、EN61000-3-2、EN61000-3-3
金融电子类
生产许可证
GB9254、GB/T17618
家用电器类
电饭煲、电吹风、微波炉、电磁炉、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空调、电冰箱等
3C、CE及委托测试
3C
GB4343.1、GB17625.1
CE
EN55014-1、EN55014-2、EN61000-3-2、EN61000-3-3
EN50366
功率电源类
电信电源
包括产品种类
业务范围
适用标准
点钞机、
验钞机、
3C、生产许可证、CE
3C
GB9254
CE
EN55022、EN55024、EN61000-3-2、EN61000-3-3
生产许可证
GB9254
收款机、
IC卡读写器
3C
GB9254
CE
EN55022、EN55024、EN61000-3-2、EN61000-3-3
各类产品进行emc测试时适用的标准av包括产品种类业务范围适用标准电视机收音机dvdvcd功率放大器有源音箱各种家庭影院电子琴等ccccefcc及一般委托任务3cgb13837gb176251ceen55013en55020en6100032en6100033fccfccpart15委托任务gb9254gb176251en55013en55020en610006系列标准en6100032en6100033包括产品种类业务范围适用标准微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显示器开关电源用于信息技术设备的电源适配器等ccccefcc及一般委托任务3cgb9254gb176251ceen55022en55024en6100032en6100033fccfccpart15委托任务gb9254gb176251en55022en55024en6100032en6100033金融电子类包括产品种类业务范围适用标准点钞机验钞机3c生产许可证ce3cgb9254ceen55022en55024en6100032en6100033生产许可证gb9254收款机ic卡读写器3cgb9254ceen55022en55024en6100032en6100033生产许可证gb9254gbt17618家用电器类电饭煲电吹风微波炉电磁炉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空调电冰箱等3cce及委托测试3cgb43431gb176251ceen550141en550142en6100032en6100033en50366功率电源类电信电源3cce3cgb9254176251ceen55022en55024en6100032en6100033upsceen50091en6100032en61000312en6100033en61000311汽车电子类包括产品种类业务范围适用标准车载dvdcefcc及一般委托任务2004104ec指令emark认证gb18655cispr25en55025gb17619iso7637系列cispr1255012iso11451iso11452海上无线通讯设备包括产品种类测试标准涉及主要项目船上发射电台接收en60945
电磁兼容(EMC)主要测试项目和对应标准介绍

电磁兼容(EMC)主要测试项目和对应标准介绍电磁兼容(EMC)知识--初学必看电磁兼容(EMC)主要测试项目和对应标准介绍□ 空间辐射(Radiation) EN55011,13,22 、CISPR11,13,22、FCC Part 15&18, VCCI 、GB14023、GB4824、GB9254、GB13837、GB18655、GB/T16607、GJB151A-97□ 传导干扰(Conduction) EN55011,13,14-1,15,22、CISPR11,13,14-1,15,22、FCC Part 15&18, VCCI 、GB4824、GB9254、GB13837、GB17743、GB4343、GB18655□ 喀呖声(Click) EN55014-1 、CISPR14□ 功率辐射(Power Clamp) EN55013,14-1 、CISPR13,14-1 、GB13837、GB4343□ 磁场辐射(Magnetic Emission) EN55011,15 、CISPR11,15 、GB17743、GB4824□ 静电放电(ESD) IEC61000-4-2、EN61000-4-2、GB/T17626.2□ 辐射抗扰度(R/S) IEC61000-4-3、EN61000-4-3 、GB/T17626.3 、GJB151A-97□ 脉冲群抗扰度(EFT/B) IEC61000-4-4、EN61000-4-4 、GB/T17626.4□ 浪涌抗扰度(SURGE) IEC61000-4-5、EN61000-4-5、GB/T17626.5□ 传导骚扰抗扰度(C/S) IEC61000-4-6、EN61000-4-6 、GB/T17626.6 、GJB151A-97□ 工频磁场抗扰度(M/S) IEC61000-4-8、EN61000-4-8、GB/T17626.8□ 电压跌落(DIPS) IEC61000-4-11、EN61000-4-11、GB/T17626.11□ 谐波电流(Harmonic) IEC61000-3-2、EN61000-3-2 、GB17625.1□ 电压波动和闪烁(Flicker) IEC61000-3-3、EN61000-3-3 、GB17625.2□ 振荡波抗扰度(Flicker) IEC61000-4-12、EN61000-4-12、GB/T17626.12EMC测试指南一、EMI(电磁骚扰)分射频和工频两类测试l 射频类测试项目:1.1 射频分传导和辐射两项测试射频传导(屏蔽室测试)1.1.1 传导分电压和功率两项测试1.1.2 传导电压标准:CISPR11、14、15、221.1.3 传导功率标准:CISPR11、14射频辐射(电波暗室测试)1.1.4 射频辐射标准:CISPR11、22、IEC60571l 工频类测试项目(实验室测试)1.2 工频分谐波和闪烁两项测试工频谐波1.2.1 IEC6100-3-2工频闪烁1.2.2 IEC6100-3-3二、EMS(电磁敏感度)分瞬变、射频、低频磁场、电源质量l 瞬变类测试项目(实验室测试)2.1 瞬变分静电、瞬变脉冲和浪涌三项测试瞬变静电IEC6100-4-2瞬变脉冲IEC6100-4-4瞬变浪涌IEC6100-4-5l 射频类项目2.2 射频分传导和辐射两项测试射频传导IEC61004-6(实验室测试)射频辐射IEC6100-4-3(电波暗室测试)l 低频磁场类测试项目(实验室测试)2.3 低频磁场分脉冲磁场和工频磁场两项测试脉冲磁场IEC6100-4-9工频磁场IEC6100-4-8电源质量类测试项目(实验室测试)2.4分跌落、中断、电压变化三项测试IEC6100-4-11注:几点说明:1. 传导功率测试面积 > 7x1M2. 传导电压测试桌:推荐 2x1.5x0.8要考虑柜式设备的测试面积。
emc试验标准(EMCteststandard)

emc试验标准(EMC test standard)The publication of the technical committee IEC seventy-seventh(IEC publications prepared Technical Committee No.77).The IEC555: interference introduced by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similar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power system (Disturbances in supply systems caused by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similar electrical equipment).IEC 555-1 (1982) the first part: the definition (Part1:Definitions).IEC 555-2 (1982): second (Part 2: Harmonics) harmonic.In 1984 the first revision (Amendment No.1) (1984).In 1988 second the revised (Amendment No.2) (1988).In 1991 third the revised (Amendment No.3) (1991).The IEC725 (1981)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ference impedance in the disturbance characteristics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similar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consideration (Considerations on reference impedances for use in determining the disturbance characteristics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similar electrical equipment).The IEC816 (1984) guideline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short transient signals in low voltage power line and the signal line of the (Guide on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short durationtransients on low voltage power and signal lines).The IEC827 (1985) for voltage fluctuation on household appliances in the (IEC555-3) (Guide to voltage fluctuation limits for hoursehold appliances (relating to IEC Publication 555-3)).The IEC868 (1986) flash tester (Flickermeter). (the function and design index (Functional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s).1990 (Amendment No.1) the first amendment (1990).Will IEC868-0 (1991) - Part zeroth: evaluation of flicker severity (Part 0:evaluation of flicker severity).2 published by the IEC seventy-seventh Technical Committee of the relevant publications (1000 Series)(IEC publications prepared by Technical Committee No.77)IEC1000: EMC standard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IEC1000-1-1: (1992) the first part: section first: general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basic definitions and terminology (Part 1:General. Section 1: Appl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fundamental definitions and terms).The IEC1000-2-1 (1990) - Part second: environment. Section 1: environmental part: low frequency interference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in the public power supply system of 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Part 2:Environment. Section 1:Descri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for low-frequencyconducted - 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s and signaling in public power supply systems).The IEC1000-2-2 (1990) - Part second: environment. Section second: Compatibility levels for low-frequency interference and signal conduction in public low-voltage supply systems (Part 2; Environment. Section 2:Compatibility levels for low-frequency conducted disturbances and signaling in public low-voltage power supply systems).The IEC1000-2-3 (1992) - Part second: environment. The third section: Part2:Environment. Section 3:Description of the environment-radiation and non-network-frequency-related phenomena conducted,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conduction of radiation and non network frequencyThe IEC1000-2-4 (1994) - Part second: environment. The third section: in a factory environment low frequency EMI level (Part 2 compatible;环境4:用于低频传导干扰的工业装置中的相容性等级)。
芯片检测标准

芯片检测标准是确保芯片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检测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般来说,芯片检测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检测:对芯片的外观进行检测,包括芯片的尺寸、形状、标记、引脚数量和排列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 电气性能检测:对芯片的电气性能进行检测,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的测量,以及逻辑功能测试、时序测试等。
3. 可靠性检测:对芯片的可靠性进行检测,包括温度循环测试、湿度测试、机械应力测试等,以确保芯片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
4. 兼容性检测:对芯片的兼容性进行检测,包括与其他设备或软件的互操作能力、不同批次芯片的一致性等。
5. 安全性检测:对芯片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包括加密算法、防火墙等安全机制的测试,以确保芯片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芯片检测标准是确保芯片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保障。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检测标准进行检测,以确保每一片芯片都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EMC测试指标及测试方法介绍

研发中心 产品认证部
COSHIP ELECTRONICS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9月15日
EMC简介
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定义: 在同一电磁环境中,设备能够不因为其它设备
的干扰影响正常工作,同时也不对其它设备产生影 响工作的干扰。
COSHIP ELECTRONICS
EMI --天线端骚扰电压
2.测试方法
用同轴电缆和最小衰减值为6dB的阻性混合 网络将被测设备天线端、辅助信号发生器与干扰 测量仪相接。
调整辅助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对应75Ω天 线阻抗的电视接收机输入电平为70dBμV。对电 视接收机,信号是由包括色同步信号的完整的视 频波形调制的图像载波以及相对幅度和频率正确 的无调制声音载波。
EMS测试指标
�天线输入端差模电压抗干扰 S1 �射频电压抗干扰 S2a �天线输入端射频电流抗干扰 S2b �辐射抗干扰 S3 �脉冲调制波抗干扰 S5 �静电放电 ESD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EFT
COSHIP ELECTRONICS
EMC测试指标及测试方法介绍
第一部分 : 电磁干扰 EMI
COSHIP ELECTRONICS
EMI --射频输出端有用信号和骚扰信号电平
2.测试方法
用同轴电缆和匹配网络(如需要)将被测 设备的RF输出端与干扰测量仪的输入端相接,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应与被测设备的标称输出 阻抗相同。
被测设备应产生RF载波,其视频调制信号 为垂直彩条信号。
干扰测量仪(调制在图像载波及其谐波) 或频谱分析仪的指示值加匹配网络插入损耗值 即为RF输出电平。
COSHIP ELECTRONICS
emc各标准限值

emc各标准限值
电磁兼容性(EMC)的各标准限值因产品类型和测试条件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EMC标准限值:
1.静电放电抗扰度(ESD):在静电放电测试中,设备应能承受±4kV的接触
放电或±8kV的空气放电。
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EFT):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中,设备应能
承受±4kV的脉冲电压。
3.浪涌(SURGE):在浪涌测试中,设备应能承受±1kV的浪涌电压。
4.传导抗扰度(CS):在传导抗扰度测试中,设备应能承受500V/m的电磁
场干扰。
5.辐射抗扰度(RS):在辐射抗扰度测试中,设备应能承受30V/m的电磁场
干扰。
这些标准限值是为了确保设备在受到电磁干扰时仍能保持正常运行,并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干扰。
具体的限值取决于产品的特性和测试条件,因此不同的产品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限值。
EMC检验-国家检验标准

EMC检验的送检要求及资料说明送检清单(主要针对YY 0505-2012(IEC60601-1-2/EN60601-1-2)适用的设备,其他如GB/T 18268.1-2010(IEC61326-1 /EN61326-1)和GB/T 18268.26-2010(IEC61326-2-6/EN61326-2-6)实验室设备参照填写):1、送检样品及附件测试附件(指注册单元中包含的全部配/附件)测试软件(指确保样机以自动运行方式达到典型工作状态的专用应用程序)测试工装(指模拟正常工作状态所需的试验装置,其介入不应引入额外的干扰噪声。
);2、技术要求(电磁兼容性包括YY0505-2012全项目及现行有效专标EMC相关条款)和EMC型号覆盖安全性预评价报告(广东省企业内适用),出英文报告不需提供技术要求和预评价报告;3、使用、技术说明书;4、承诺书;5、*原理图和电路图;6、*EMC检测报告(进口产品适用);7、*风险分析报告;8、产品标识、标记设备或部件的外部标识(应符合YY0505中6.1.201.1)警示(应符合YY0505中6.1.201.1 )9、产品相关资料表格(申请国内注册提供中文版本,申请出口认证提供英文版本):表1、基本性能(essential performance,保持残留风险在可接受限值内的必需的性能特征,见IEC60601-1 第三版)未识别基本性能有基本性能备注:一般需要通过风险分析,才能得出产品的基本性能。
如果没有经过风险分析,可以勾在“未识别基本性能”一栏。
表2、样品的预期使用场所或环境备注:A类、B类的信息由检测工程师根据产品的适用范围予以确认。
表3、检测报告首页信息确认(与合同是否一致)L+N+PE L+N三相L1+L2+L3+N+PE L1+L2+L3+N L1+L2+L3+PE否否否否否否否否表6、样品连接图备注:指样品的连接图,主要针对的是系统(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EMC测试标准要求

EMC测试标准要求
EMC测试的未来
1.规则标准化
世界各地的EMC测试要求标准化,主要由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导。
IEC生成的标准可以由各国转换为其本地标准,理论上这标准兼容了所有采用IEC标准地区的EMC要求。
例如,在英国,85%的IEC 标准被转换为英国标准。
2.扩展测试要求
在某些国家/地区,例如美国和加拿大,目前只需要进行EMI测试(除非您的产品属于行业特定标准,该标准要求进行EMS测试)。
而在欧洲,EMI和EMS测试都是强制性的。
在过去几年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都遵循欧洲的模式,也需要进行EMS测试。
政府和国际标准的推动都表明,抗扰度测试的要求正在增加。
emc测试标准

emc测试标准
emc测试标准
emc测试标准
电磁兼容(EMC)测试标准用于确定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电子产品在互相作用时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这些标准也确定电子产品向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敏感度,以及确保电子产品能够得到正确的安装和使用。
对于各种电子产品,可以通过EMC测试标准来确定它们抗扰度和可靠性,以及产品在正常工作中是否会受到干扰。
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可以根据地区或应用程序来确定,并且不同地区或应用程序可以有不同的标准。
因此,在相同地区,一家公司可能会有自己的标准,而另一家公司可能会有另一种标准。
因此,当进行电磁兼容测试时,最好采用当地标准,以确保在该地区的电子产品的质量是最高的。
通常情况下,EMC测试标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干扰和抗扰性测试,电磁抗扰性(EMR)测试,电磁屏蔽测试,电磁抗扰性(EMI)测试,EMC工程测试,EMC防护测试。
- 1 -。
EMC 测试要求及参数指标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A、传导测试 A.1 传导限值(CONDUCTED EMISSIONS LIMIT)
1、CLASS A LIMIT
频率范围 MHz
限值 dB (uV)
准峰值(QP)
平均值(AV)
不超过 1.5*10-3 十倍频程/s,在频率增大的扫描中,扫描步长不超过基波的 1%;
2) 在每个频点应停留足够长时间,以便使被测设备对该频点的辐射电磁场发生反应。
四、测试波形
图(2)RS 信号波形
??E F T T E S T
五、测试电压波形:
图(3)EFT 单个脉冲电压波形
图(4)EFT 脉冲群波形
?? SURGE TEST
一、参考标准:
GB17626.5-1999 浪涌(冲击)抗扰性试验
Idt: IEC 61000-4-5(1995) Surge immunity test
测试电压开?10脉冲重复频率20电源埠保护地信号和控制端口等级powersupplyportpeiosignaldataandcontrolportslevel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峰值电压脉冲频率kvkhzkvkhz10550255215055325154425251xspecialspecialspecialspecialx为开放等级可以根据测试设备和应用的需要进?测试四测试方法
EMC 测试要求及参数指标
?? EMS 测试最低要求(信息产业部最低要求)
参考标准:YD/T 983-1998 GB 9254-1998
1、 静电(ESD) 最低要求:Level 2 4KV(金属接触放电、绝缘塑胶空气放电) 判定准则:B 2、 辐射电磁场抗扰性(RS) 最低要求:Level 2 1V/m 判定准则: A 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性(EFT) 最低要求:Level 1(0.5KV)或 Level 2(1.0KV) 判定准则: B 或 C 4、 浪涌抗扰性(Surge) 最低要求:Level 2 (线对地 1.0KV\线对线 0.5kV) 判定准则: B
芯片集成电路电磁兼容测试技术

芯片集成电路电磁兼容测试技术摘要:当今,集成电路的电磁兼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芯片电磁兼容(EMC)技术关乎整机电子系统及其周围电子器件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电磁兼容性。
电子设备和系统的生产商努力改进他们的产品以满足电磁兼容规范,降低电磁发射和增强抗干扰能力,集成电路(IC)的电磁兼容性(EMC)的测试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基于国内外资料调研和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器件级(IC)EMC测试方面的发展现状,测试标准,详细介绍了器件级(IC)主要的电磁兼容测试方法。
关键词:标准集成电路电磁兼容电磁辐射GTEM小室TEM小室1、集成电路电磁兼容项目背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电子产品正在以无线、便携、多功能和专业化的趋势快速发展,集成电路在数字电子产品与电子系统中越来越重要,使用的程度也在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不断加深,从摩尔定律提出至今,集成电路就基本保持每2年集成度翻一倍、但是价格却减半的发展趋势。
尤其是近些年来,IC芯片的频率越来越高,所集成的晶体管数目越来越多,IC芯片自身的供电电压越来越低,加工芯片的特征尺寸进一步减小,越来越多的功能,甚至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都能够被集成到单个芯片之中。
图1IC发展总体趋势图2IC性能发展趋势根据SEMI的分析报告,全球半导体市场从2015到2025年的预期份额,包括了各类型芯⽚所占的份额。
相⽚2015年的3427亿美元,预计在2025的市场份额将会达到655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6.7%。
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这为集成电路的大范围、多层次应用奠定了基础。
尤其在消费类产品领域,这种发展趋势尤为明显,各种数码类产品的普及就是很好的说明。
图3各类型芯⽚所占的份额图4各尺寸芯⽚所占的份额这种快速发展也造成了电子系统电磁兼容性问题的日益突出,芯⽚复杂性、IO口的数量、⽚作频率、瞬态电流都会有所增加,这些发展均使得芯片级电磁兼容显得尤为突出,更高的集成度和使用密度,是片内和片外耦合的发生几率大大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芯片emc测试标准
IC芯片(Integrated Circuit Chip)是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电磁兼容性测试(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esting,简称EMC测试)则是确保IC芯片在各种电磁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IC芯片EMC测试的标准及其重要性。
一、EMC测试的意义
IC芯片的EMC测试是为了验证其对外部电磁场的干扰抵抗能力以及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情况。
有效的EMC测试可以确保IC芯片在正常工作时不会受到电磁辐射的干扰、不会对周围设备产生电磁辐射干扰,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IC芯片EMC测试标准
IC芯片的EMC测试标准主要有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两类。
1. 国际标准
(1)CISPR 22:《信息技术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是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标准,主要适用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设备。
(2)EN 55022:该标准是CISPR 22的欧洲版本,用于欧洲市场上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设备。
(3)ISO 11452-1:这是汽车电子设备EMC测试的国际标准,适用于汽车芯片的EMC测试。
2. 行业标准
(1)GB/T 17626:该标准由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是中国的通用EMC测试标准。
(2)GB 9254:该标准是中国电子工业部颁布的电子信息产品EMC测试要求。
(3)SJ/T 11364:这是半导体集成电路EMC测试的行业标准,主要包含了测试方法和测试参数等。
三、IC芯片EMC测试流程
IC芯片的EMC测试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测试环境
在测试前,需要准备好符合测试标准的测试环境,包括专用的电磁屏蔽房、电磁辐射发射及抗干扰测量仪器等。
2. 进行辐射发射测试
辐射发射测试主要是针对IC芯片本身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测量,以确保其在规定范围内。
3. 进行抗干扰测试
抗干扰测试是为了验证IC芯片对外部电磁场的抵抗能力。
这包括对IC芯片进行电压波形、电流波形、功率供应等多方面的测试。
4. 进行辐射敏感性测试
辐射敏感性测试是为了验证IC芯片在不同频率下对外部电磁干扰
的抵抗能力。
5. 分析测试结果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判断IC芯片是否符合EMC测试标准。
如果不符合,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四、IC芯片EMC测试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随着IC芯片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对EMC测试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频率测试
随着通信技术和无线网络的发展,IC芯片的工作频率越来越高,对EMC测试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因此,未来的EMC测试需要更高的
频率覆盖范围和更精确的测试仪器。
2. 多通信标准兼容性测试
现代的IC芯片往往要兼容多种通信标准,如WiFi、蓝牙、LTE等。
因此,EMC测试也需要适应多种通信标准的要求,确保IC芯片在各种通信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
3. 多层次电磁干扰测试
IC芯片在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方面可能存在多种问题,因此,
EMC测试需要从多个层次进行测试,从而全面评估IC芯片的电磁兼容性。
总结:
IC芯片的EMC测试是确保其在各种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的重要步骤。
通过遵循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严格的测试流程,可以有效保障IC芯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EMC测试将会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但也将为IC芯片的稳定运行提供更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