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WORD
Coplen等 Nattel等 Moonoe等
d-Sotalol与安慰剂比
奎尼丁与安慰剂比 奎尼丁、丙比胺、索他洛尔
MI后伴LVD
治疗AF 治疗AF 治疗心脏停搏
总死亡率、猝死率↑
总死亡率↑ 总死亡率↑ 停搏率↑
与安慰剂比
奎尼丁、普酰胺与经验治疗比
CAST实验是评价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水岭,试验显 示患者并未从Ⅰ类AAD中获益, Ⅰ类AAD应用开始衰落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I类

普罗帕酮

为ⅠC类药,钠通道阻滞作用强,有良好广谱抗心律 失常作用,应用广泛。

有负性肌力作用和促心律失常作用,在AMI和心功能 障碍者中更常见。不宜用于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和 Brugada综合征患者。 无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功能正常者下列情况可用:终 止阵发室上速、房颤复律、室早、非持续性室速。
处理心律失常不能只着眼于心律失常本身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I类


临床研究
CAST1 CAST2 MPACT
药物
氟尼卡、英卡尼与安慰剂比 莫雷西嗪与安慰剂比 美西律与安慰剂比
治疗对象
MI室早患者 MI 室早患者 MI 室早患者
结果
总死亡率、猝死率↑ 总死亡率、猝死率↑ 总死亡率、猝死率↑
——已有其他指征使用-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发生
房颤需要加用胺碘酮,一般无需停用-受体阻滞剂
明确胺碘酮与-受体阻滞剂的定位和联合的 安全性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胺碘酮
治疗室性心律失常(2008指南)
--室速的急性治疗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性室速
首选
不伴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 未能明确诊断的宽QRS心动过速
延长QT间期,延长ERP,起抗颤作用
延长QT间期,增加复极离散,起致尖端扭转性室速,室颤作用 (4) Ⅳ类AAD 钙通道阻滞 抑制后除极电位,减少触发活性
削弱兴奋—收缩偶联,促使心衰加重,诱发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总体评价

几乎无新的 理想 抗心律失常药物(AAD)
所有AAD均不能 根治 心律失常 所有AAD基本不 降低总体死亡率 AAD不能 根据替代指标评价疗效和益处 搏消失,心速中止,发作减少) (早
胺碘酮在房颤复律的应用(2008指南)

胺碘酮转复房颤的作用及转复时间并不优于其它抗 心律失常药物,为转复房颤的备选药物(IIa推荐, 证据水平A) 常用作电复律的准备用药。如不能转复,增加电复 律效果。复律后维持稳定窦律。


需在短时间转复房颤,选用静注胺碘酮。血流动力 学稳定、已超过48h的房颤,可选胺碘酮口服。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III类-胺碘酮
胺碘酮—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多通道作用-交叉作用多
多部位作用—作用部位广
—窦房结 —心房
—钾通道阻滞(III类药物)
—钠通道阻滞(轻度) —钙通道阻滞(轻度) —非竞争抑制肾上腺受体
—房室结
—心室 --房室旁道
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胺碘酮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伊布利特

新Ⅲ类药物,钾通道阻滞剂
明显延长APD及ERP,具有III类药特点。 由于不阻滞ICa、INa、β受体,仍归于单纯型III类 药。 对多种离子通道具有作用,故而,与右旋索他洛 尔、多非利特等选择性阻滞IKr的单纯型III类药不 同。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伊布利特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 及评价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李淑梅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历史回顾

1918年:奎尼丁正式用于房颤的复律 50年代:普鲁卡因成为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 60年代:利多卡因广泛用于CCU心梗病人;同时化学合成了 普萘洛尔、索他洛尔、维拉帕米、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 70年代:合成了普罗帕酮、英卡尼、氟卡尼等Ⅰ类药 80年代:Ⅰ类药发展达顶峰
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效益—风险比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益—风险比取决于疾病的严 重性,若危及生命心律失常事件高,则AAD治疗降 低风险远大于它的促心律失常事件,若危及生命的 心律失常事件风险很小,则促心律失常事件将高过 于AAD的实际获益
心律失常处理的原则


要考虑的问题: ——是哪一种心律失常? ——是否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或心功能不全? ——是否存在诱发因素? 处理的原则: ——基础疾病,基础状态和诱发因素的处理 ——循征医学的证据 ——相应指南的建议 ——与具体患者的情况相结合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胺碘酮
控制房颤心室率(2008指南)

有心功能降低的重症患者,洋地黄制剂及胺碘酮 可以作为首选(新)

在其它药物控制无效或有禁忌时,静脉胺碘酮为 IIa类推荐
口服胺碘酮不适宜作为一线药物用于慢性房颤室 率控制(推荐类别仅为Ⅱb)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胺碘酮
胺碘酮与-受体阻滞剂联合在房颤中的应用 (2008指南) ——胺碘酮与-受体阻滞剂合用,心脏死亡、心律 失常及猝死相对危险均有可能较单用其一降低 ——用药后心率减慢程度不因合用-受体阻滞剂而 明显降低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胺碘酮
治疗室性心律失常(2008指南)

在“电风暴”中的应用(与-受体阻滞剂合用降 低死亡率)

作为ICD的辅助应用(有效减少放电次数)
用于猝死一级和二级预防(使总死亡率下降,但 不及ICD)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胺碘酮
围手术期的应用(2008指南)

荟萃分析显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胺碘酮可减少房颤/房 扑、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卒中、住院天数 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发现胺碘酮明显降低术后快速 性房性心律失常 由于短期服用毒副反应较小,术后房颤患者在接受β受体 阻滞剂治疗基础上保留胺碘酮是合理的 若无长期使用的指征,为减少胺碘酮的不良反应在术后612周停用胺碘酮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Ⅳ类



维拉帕米的心脏作用>动脉 --是唯一对心律失常有益处钙通道阻滞剂 --主要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PSVT/IVT) --可降低病死率 其他“..地平家族”心脏作用<动脉 --用于心律失常升病死率(长期应用时!) 地尔硫卓的心脏作用=动脉 --用于控制房颤和房扑的心室率 --减慢窦性心动过速
如果VT持续时间过长或伴血流动力学障碍时应电复律后用胺碘酮维持 —心脏骤停中的应用 电复律及注射肾上腺素无效者,胺碘酮可改善电除颤效果和入院存活率
评价 与 建议
胺碘酮此种作用好于利多卡因,但现在还没有改善出院存活率的证据
无脉室速或室颤性心脏骤停时,常规心肺复苏无效者(肾上腺素和电复律 在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情况下应首选静脉胺碘酮,然后再次电复律
胺碘酮配合电复律为房颤复律Ⅱa、B级推荐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胺碘酮
房颤后维持窦性心律



目前胺碘酮是用于房颤转复后维持窦律的最常用的 药物 国内研究亦显示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1年有效率在 67.5~71.8% 在中途停药及促心律失常方面,胺碘酮少于I类抗心 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主要用于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有症状的患 者的窦律维持 如果房颤仅有偶尔的发作,发作时频率不快,持续 时间不长,不应视为失败,可以继续用原剂量维持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决奈达龙

欧洲试验(EURIDIS)和美洲-澳洲-非洲 (ADONIS) 结果决奈达隆400mg,BID,可有效预 防房颤和房扑的发作,平均心室率也显著下降。 ERATO试验(决奈达隆控制心室率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试验),与安慰剂对比决奈达隆能显著降低 静息和运动时的平均心室率,但中期安全性分析 显示治疗组的死亡危险过高终止。


90年代:CAST研究发现控制室早与死亡率分离,由此注意 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问题,使现有抗心律失常 药物(Ⅰ类药)地位下降,III类药物的应用与开发成为近 年的研究热点。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

CAST试验后心律失常治疗观念转变: --强调基础疾病治疗,去除诱因 --不增加死亡率 --通过终止心律失常或控制室率改善 血流动力学 --消除由心律失常引起的症状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
AAD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与促心律失常作用来自相同靶点,几乎所有的AAD都 有促心律失常作用 (1) Ⅰ类AAD 钠通道阻滞剂 减慢传导,中止折返 减慢传导,诱发折返,引起无休止心动过速速 (2) Ⅱ类AAD 阻滞 既治心动过速 又致心动过缓 (3) Ⅲ类AAD 钾通道阻滞
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1962年在比利时合成,作为扩冠药物 /1669年实验证明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1970-1980年欧洲、南美用作抗心律失常药 / 1985年 FDA批准 1990年 证明可安全用于MI、HF病例的心律失常 1976年起临床应用, 30余年历史 --第一个 10年逐步走向低谷:剂量应用过大,副反应重,发生率高 --第二个 10年再认识和再评价:CAST研究对Ic类药物的否定 其他AA药物不尽人意 --第三个 10年成重要和多选药:大量循证医学证实胺碘酮安全而强效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小结
主要用于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治疗; 主要用于心律失常急性发作期治疗; 长期防治心律失常应注重病因治疗和纠治心
肌重构等,较少依赖抗心律失常药物; 谨慎用药,重视益处/风险比;
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个体化 ; 应该依据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合理选择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II类

β 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滞β 受体,对抗交感活性,适用 于下列与交感活性升高有关的心律失常,可改善患者的 预后:

第二代β -阻滞剂:主要选择性心脏β 1受体. 代表药物: 阿替洛尔/美托洛尔; 艾司洛尔/比索洛尔 第三代β -阻滞剂:心脏非选择性β -阻滞剂:主要阻断 β 1受体,部分阻断β 2受体.代表药物:卡维地洛 / 拉贝洛尔 / 布新洛尔

结构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 LV功能损害患者(HF,MI) 控制心律失常+降低病死率
• •

预防和治疗心脏术后心律失常

需要科学合理地应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决奈达龙




新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的衍生物,可阻滞Na+通道, K+通道 和 Ca++通道 不含碘,无甲状腺毒性和肺毒性 与其它药物之间的作用较少 半衰期 27-31 小时, 比胺碘酮短



胺碘酮(Amiodrone) —最重要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名副其实广谱AAD / 几乎适用于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 • 很多指南中Ⅰ类推荐或首选
• 欧洲占AAD处方的34.5%/北美占AAD处方的32.8%,拉美占AAD处方的73.8%

很多类型心律失常治疗的首选药物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基础 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时的终选



伊布利特于1996年4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新近 (0-90天)发生的持续性房颤和房扑的快速复律 目前在许多国家已广泛应用于房颤及房扑的复律, 我国也已经上市 许多临床试验已证实其在房颤及房扑复律中的有 效性和安全性:阵发房颤(回顾性)60%~75%, 阵发房颤(前瞻随机)20%~51%(31.2min), 房颤90日内(前瞻随机)26.9%~29%(19.0~ 32.5min)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II类

心衰+心律失常患者:
应用β阻滞剂好,可使病死率降低
应用β阻滞剂+ACEI,可改善预后

无心衰的心律失常患者:
单一β阻滞剂抗心律失常疗效低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基石” (LQTS,交感风暴,心性猝死)

唯一公认降低心律失常远期死亡率的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III类-胺碘酮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I类

利多卡因:


属ⅠB类药,终止AMI的VT很有效,但对房性心律失常无 效。 AMI患者不推荐常规预防性应用:20个以上的随机试验和 多个荟萃分析,认为在AMI中预防性应用,VF的发生降低, 但死亡率上升;早期再灌注治疗后VF事件明显减少,因 此不再推荐常规预防性应用。 多项临床试验证据表明下列情况胺碘酮疗效优于利多卡 因:AMI伴血流动力学稳定VT,无脉搏VT/VF、心脏停搏 复苏,慢性心衰并AF和VT。在胺碘酮使用3-4剂仍不终止, 可继续用胺碘酮,如手头无胺碘酮则可换用利多卡因。 终止VT/VF利多卡因不再是首选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