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芜湖市中学教学质量监控

高二语文试题卷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场/座位号、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卷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阅读欣赏魏晋诗歌,会发现其中存在大量“我”字入诗的现象。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记载统计,魏晋诗歌“我”字直接入诗共涉及92位诗人的449首诗(累计858句)。从指向上来看,含“我”的魏晋诗歌除了少数指诗人之外的他人他物外,多数均指诗人自我,我们姑且称之为自我类诗歌。魏晋诗歌“我”字入诗是较为明显的现象。那么,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字作为诗人寄托个体情感的重要对象,关乎诗歌主旨以及情感的传达,在魏晋诗歌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从诗歌内部发展来看,“我”字入诗,于先秦诗歌尤其是《诗经》中已多有所见,汉乐府中的“我”字亦是屡见不鲜,东汉无名氏所作《古诗十九首》中同样也有“我”字的使用。魏晋诗歌汲取前人这一作诗传统,在诗歌中使用了“我”字。魏晋诗歌中的涉“我”诗句,有一些是对《诗经》诗句的引用或化用,诗人借此表现魏晋时代主题下文人自己的精神世界与情感诉求。魏晋诗歌之“我”受《诗经》影响,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袭用《诗经》成句,如曹操《短歌行》“我有嘉宾”取自《小雅·鹿呜》。二是化用《诗经》诗句,如陆机《拟明月何皎皎》“我行永已久”,化用《小雅·六月》“我行永久”从以“我”入诗的魏晋诗歌对《诗经》具体诗篇的袭用与化用,能够看出魏晋诗歌所受到的《诗经》的影响。尽管从建安到东晋,诗风是变化的,但在“我”字入诗这一点上的确是有共性的,这一共性与始于《诗经》的中国古代诗歌传统有关。中国古代诗歌的主体是抒情诗,情感抒发是作诗的目的。如《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抒发的是诗人主体的情感,而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我”,无疑是诗人主体情感抒发最直接、最明显的指称。以“我”入诗写作诗歌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传统,魏晋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发展阶段,自然符合中国古代诗歌的这一传统。

③李泽厚《美的历程》一书中提出,“从东汉末年到魏晋,这种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简单来说,就是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个体存在的强烈意识即人自身的觉醒,魏晋“人的觉醒”这一时代思潮,自然会体现在魏晋诗人的诗歌创作中。而以“我”字入诗,适合直抒胸臆,适合表现强烈归结于自我的主体情感,彰显主体

意识之“我”,契合魏晋诗人自我意识发展的现实需求。比如魏晋的羁旅行役诗,诗人们以“我”入诗,清晰表达了个人的主张与情感。魏晋诗人生当乱世,多有因不同原因而背井离乡者。行旅之“我”在艰难乱世寻求立足之道,在国家命运与个人境遇之间注入深沉忧思。大致说来有:羁旅而处家国百姓世界中的“我”,羁旅而处人世情感世界中的“我”,羁旅而处个体精神世界中的“我”。家国百姓境界中的“我”多是曹魏诗人写作的,个体精神世界中的“我”多是两晋尤其是东晋诗人写作的。这与曹魏到东晋思想发展的进程是一致的。在“人的觉醒”这一时代思潮的影响下,魏晋诗人的羁旅行役诗写出了不同的“我”,其他游仙诗、隐逸诗等题材的诗歌同样彰显着“我”这一个体的自我意识与情感诉求。正如章培恒所说:“由于自我意识的加强,文学的社会责任感减弱了。文学创作首先不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政治、教化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自己,获得心灵上的快感。”

④从汉语语言发展情况来看,“我”“余(予)”“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最早可追溯到甲骨文,在《尚书》《诗经》等先秦文献中使用较为普遍。“朕”因作为帝王专称而退出第一人称代词的原因众所周知。“余(予)”的萎缩,“我”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洪波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谦敬这一语义功能的不同,“我”由于没有“余(予)”“朕”那样的语义功能(“余”表谦卑,“朕”表尊敬),在使用上就没有那么多的限制,生命力强大,所以一直沿用下来。上古汉语还有一个比较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吾”。王力、向熹均指出古汉语口语发展过程中“我”取代“吾”的事实,且均猜测了取代发生的时代。朱庆之撰文认为,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都退出口语这一重要变化,最晚在东汉时期已经结束。据上述研究者的研究可以判断,“我”在魏晋时期应是存在且广泛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魏晋诗人欲以第一人称代词在诗歌中抒写个人情志,“我”无疑是最佳且最现实的选择。在自我意识觉醒的魏晋时代,诗歌中使用“我”更能突出抒情主体的内心世界,因为它广泛存在且在使用上没有谦卑与尊敬的语义功能。所以,魏晋诗歌以“我”入诗也是汉语语言自身发展的一个选择。

⑤基于上述原因,魏晋诗歌中大量使用“我”字就成为了必然。“我”在诗中不单纯是第一人称代词,而且是具有相当表现力的艺术符号。它在魏晋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连晓雨、张明《魏晋诗歌中的“我”字何以如此之多》)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指向上来看,魏晋诗歌中的“我”除了少数指诗人之外的他人他物外,多数情况下指的都是诗人自

己。

B.在羁旅行役诗中,魏晋诗人以“我”入诗,表达了自己身处乱世之中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深沉忧

思。

C.我、余、予、朕等都是上古汉语中使用较为普遍的第一人称代词,在甲骨文、《尚书》《诗经》中较为常见。

D.朱庆之先生认为,在上古汉语中“吾”等第一人称代词退出汉语口语表达系统的时间不会晚于东汉时

期。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受《诗经》的影响,魏晋诗歌中的“我”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袭用《诗经》成句,二是化用

《诗经》诗句。

B.文中引用《毛诗序》,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主体是抒情诗,情感抒发是作诗的目的”这一观点。

C.魏晋时期文学创作为满足政治、教化需要的功能削弱,而为满足诗人自身情感、心灵需要的功能却得以

突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