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教材分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写了少年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童年生活。

百草园中的美景、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给作者留下了甜美的回忆;三味书屋中“只要读书”的无奈,先生沉迷地读书,后院偷得的乐趣,课上的画画做戏,令作者带着些许惆怅,更多的却是思念。

二、学情分析
作为初一学生的精读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会引发他们很多有趣的回忆,也会产生很多的共鸣。

应该引导学生多自主阅读,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对百草园中美好生活的回忆,以及对三味书屋既无奈又留恋的复杂情感。

至于这篇文章是否有对封建教育的抨击,我个人认为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太难理解,有点“强加”之嫌,不如不讲。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

3.体味作者对充满乐趣的百草园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点
从语言入手,理解文中写景、抒情的妙处。

三、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抓住特点,有序、生动的写景方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于文坛巨匠鲁迅,你了解多少?请简要介绍。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二)《朝花夕拾》简介
回忆性散文集,鲁迅先生对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

(三)检查预习
1.给词语中的红体字注音:
确凿záo 菜畦qí倘若táng 臃肿yōngzhǒng 攒cuán
敛liǎn 脑髓suǐ人迹罕至hǎn 觅食mì蝉蜕tuì
人声鼎沸dǐng 倜傥tìtǎng 拗ǎo 相宜yí盔甲kuī
2.正音后齐读以上词语两遍。

(四)整体感知
1.读题目:从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
课文按空间顺序,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部分。

2.阅读课文:找出这两部分的起止段落。

1-8自然段,写百草园;10-24自然段,写三味书屋。

3.齐读课文第9自然段,说一说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过渡段:少年鲁迅对百草园的不舍和依恋。

(五)自由朗读1-8自然段,整体感知
百草园中有哪些事物令少年鲁迅感到不舍和依恋?
美丽的百草园;神秘的美女蛇;有趣的雪地捕鸟。

(六)细读课文,品析语言,体味情感:
1.品读第2自然段:
(1)本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描写的景物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2)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时用了什么句式?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
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写出了百草园的景物多。

(3)这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你最喜欢哪一处的描写,为什么?
描写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时,是由低到高的空间顺序;描写鸣蝉、黄蜂、叫天子时,是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

本段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从视觉、触觉、听觉、味觉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草园中的美丽景物,以及作者从中体会到的无限趣味。

(4)小结收获:
理解词语妙用,了解课文句式;感知写作顺序,品析巧妙修辞。

(5)从这一段中,你读出了少年鲁迅在百草园中过着怎样的生活?他对百草园满怀着怎样的情感?
无忧无虑的生活,满怀喜爱之情。

(6)带着喜爱之情,齐声朗读第2自然段。

2.演读第4自然段:
(1)有表情地复述这个故事,说一说: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为百草园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2)大声地自由朗读这个故事,感受其中的神秘。

3.细读第7自然段:
(1)请你圈画出描写雪地捕鸟的动作:你觉得这些动词用的好吗?试作简要赏析。

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九个动词,准确、生动地描写出了捕鸟时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园,却乐在其中。

(2)齐声朗读描写雪地捕鸟的语段,体会具体生动的动作描写。

(七)人物探究
少年鲁迅是个怎样的孩子?从文中找出理由谈谈你的看法。

少年鲁迅是一个调皮、天真、善于观察、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八)课堂小结
美丽的百草园,神秘的美女蛇,有趣的雪地捕鸟。

少年鲁迅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收获的是自由快乐的生活;流露的是天真调皮的童心;拥有的是甜美快乐的回忆。

(九)布置作业
在你的生活中,肯定也曾有那么一种令你难忘的游戏,你戏耍时那铭刻在心的一瞬。

模仿文中“雪地捕鸟”的动作描写,写一个你游戏的片段。

板书:
百草园
美丽神秘有趣
快乐而甜美的回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一、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二、理解本文热爱大自然、热爱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学会如何去写观察作文,应当抓住事物的特征,调动多种感官观察;
教学重点:
学会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教学难点:
1、两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
2、它们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确凿záo菜畦qí桑葚shèn油蛉líng斑蝥máo缠络chán攒cuán倜傥豁huō敛liǎn脑髓suǐ鉴赏
人迹罕至hǎn觅食mì鼎沸竹筛shāi秕谷bǐ系jì书塾shú
2、解释下列词语:
确凿缠络高枕而卧人迹罕至人声鼎沸
二、导入:
作者及作品介绍:
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我们上个学期学过他写的一篇文章,是哪篇?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
生活的。

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
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

三、正课:
通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
1、提问: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或提问:课文写了哪两个部分?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讨论并归纳:按地点的转移分两个部分,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第一部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课文第1段—9段)
第二部分:写我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第10—22段)
2、课文的第一段是写什么?
点出忆写百草园的缘由
3、第一段中“似乎”与“确凿”是否矛盾?
不矛盾,这是鲁迅先生谴词造句的独特风格,鲁迅先生写此文时已时近几十年,再回忆起童年往事,记忆必定是有模糊的,表达了作者对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肯定的心理,而确凿则表现作者因在百草园度过了一段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而感到幸福,从而表现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和深深的依恋之情。

4、先齐读第二段,再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百草园的?
A 句式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B 景物的种类:既有植物,又有动物。

C 从观察角度看:
视觉:
听觉:鸣蝉长吟,油蛉低唱
触觉:用手指按住斑蝥的脊梁
味觉:覆盆子又酸又甜
D 从修辞手法上看:
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拟人:黄蜂伏在菜花上,“伏”字体现了黄蜂的肥胖。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

总之,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有声、有色、有趣,它的确是儿童的乐园。

5、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百草园为什么是“我那时的乐园”?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地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儿童乐园的热爱之情。

因而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

大人看不上眼的百草园,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足供好奇心盛的孩子们观赏、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这当然是“我”的乐园了。

这里的草木虫鸟曾吸引着儿时的鲁迅先生去观察、玩味,引起了好奇心与求知欲。

至今,这些景物还历历如在鲁迅先生的眼前,鲁迅先生就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把它们描写出来,表现儿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第2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童年生活的情趣。

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让学生轻声齐读第2段,加深体会,加强记忆。

6、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3至6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或:题目设计为:这个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联系呢?
其一,故事的内容符合儿童好奇、爱惊险的心理,这也是儿时的一种乐趣。

其二,听长妈妈的故事后,“长草”是不去的,这就限制了“我”在百草园中活动的范围,极想得到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在百草园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

这也符合儿童的探险猎奇、战胜邪恶的心理。

这就为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纱,诱导着儿童去涉足、认识、了解它。

其三,百草园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赤链蛇的传说,对儿时的作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这个传说,增加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因素。

7.让学生齐读课文第7、8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提问:这两段写了什么?作者怎样描写捕鸟的?为什么要写捕鸟?
写了雪天捕鸟,是百草园冬天的乐趣。

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

这都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或:让学生默读课文第7段,同时得出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使用这些动词的表现力量。

教师小结: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8、第8段写出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这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第8段写出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的农民——闰土的父亲。

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劳动人民智慧、经验的钦佩之情。

这层中,没有明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但乐在其中了,捕鸟时的新奇、兴奋,对闰土父亲的钦佩,这些都是百草园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这样就把“乐园”写得那么实在,那么具体。

9、指定学生朗读第9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三个“也许是因为……”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三个分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其内容都是在百草园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以此来推测离开百草园的原因。

表现了儿童觉得被送进书塾是遭到了惩罚的心理。

②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一种什么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一段用猜测、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达了童年的鲁迅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感情。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物;这里能够听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常常被这种猎奇的心理驱使,想在百草园中寻得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里还可以学到捕鸟这种本领;这里还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决不能做的把戏——毁墙根、投砖头,跳栏杆……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泼的,带有探险意味的,这怎能不是儿童的乐园呢?离开它又怎能不恋恋不舍呢!这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种种乐趣。

四、小结
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

五、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第二段:
2、任选下列一景物进行描写:
池塘边
公园里
校园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

3、培养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教学重点
1、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名人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快速阅读课文
(大约3500字)
三、合上书,快速回想课文内容
提问:
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
2、课文提到了哪些地点?
3、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
板书:乐园
四、分组讨论
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
五、用自己的话来总结
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提问:
1、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一般学生会回答泥墙跟一带,捕鸟)
2、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
(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
小结:“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闪烁的星星,虽不十分耀眼,却透漏着永恒的生命力。


“童年是半空里的风筝,整天飞行在嬉笑中。

”……
所以当鲁迅一天天的长大,他不得不同他的乐园告别上学去了。

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小孩子被押解着,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上学的情形。

他能适应得了学校生活吗?
六、快速阅读“我”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百草园是我用回忆美化了的乐园,三味书屋却是我生活了七年的学堂。

板书:学堂
七、小组讨论
1、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对于生活的热爱,大自然的热爱,对于知识的追求,天真幼稚,欢乐,细致的观察生活,好奇心)
2、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的“我”和“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活比较枯燥,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原来的贪玩到现在的用心学习,有趣的故事到听不懂的文章。

对长妈妈的依恋到对老师的尊敬)
3、告别了童年的无忧无虑,鲁迅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

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思想与见解了,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他能够逃避,不去上学吗?
板书:成长。

4、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是年龄的增大?是体重的增加,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

八、巩固
下面我们再一次认真看课文,请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九、练习
下面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去,文章写得非常美,我们大家找一个值得你学习的句子,模仿它写一段话。

十、拓展
学了本文,在你印象中鲁迅的童年与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活泼、天真、好奇、求知欲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