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注音版第六章原文及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道德经》句式整齐,⼤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
读之朗朗上⼝,易诵易记。
体现了中国⽂字的⾳韵之美。
下⾯是®⽆忧考⽹分享的《道德经》注⾳版第六章原⽂及译⽂。
欢迎阅读参考!
【原⽂】
⾕神不死,是谓⽞牝,⽞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之不勤。
【注⾳版】
⾕(gǔ)神(shén)不(bù)死(sǐ),是(shì)谓(wèi)⽞(xuán)牝(pìn),
⽞(xuán)牝(pìn)之(zhī)门(mén),是(shì)谓(wèi)天(tiān)地(dì)根(gēn).
绵(mián)绵(mián)若(ruò)存(cún),⽤(yòng)之(zhī)不(bù)勤(qín).
【译⽂】
“⾕神不死,是谓⽞牝。
(pìn)”
世间万物⽣机,⽣⽣不息,就好像⼀个神奇的母亲的存在⼀样,我们管他叫做“⽞牝”,“⽞牝”就是“道”
“⽞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之不勤。
”
“道”就是天地万物⽣⽣不息的根源。
冥冥之中它好像是客观存在的,“道”是永不枯竭的。
扩展阅读:《道德经》经典名⾔
1、道可道,⾮常道。
名可名,⾮常名。
【出处】《道德经》第⼀章。
【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变化。
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变化。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出处】《道德经》第⼆章。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有⽆相⽣,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下相盈,⾳声相和,前后相随。
【出处】《道德经》第⼆章
【解释】有与⽆相互滋⽣,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较⽽显现,⾼与下相互依存,声⾳⾳律的相互应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成顺序。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天地⽆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草扎成的祭品)⼀样平等;圣⼈也⽆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草扎成的祭品)⼀样,任凭百姓⾃⽣⾃灭。
5、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有的版本为“多⾔数穷”。
意思是:多说⽆益,⾔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6、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也,故能长⽣。
是以圣⼈后其⾝⽽⾝先,外其⾝⽽⾝存,⾮以其⽆私邪?故能成其私。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解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的⽣存⽽⾃然地运⾏着,所以能够长久⽣存。
7、上善若⽔。
⽔善利万物⽽不争,处众⼈之所恶,故⼏于道。
【出处】《道德经》第⼋章。
【解释】的善就应当像⽔⼀样,⽔善于滋润万物、与万物交融,⽽不与之争夺;⽔只停留在众⼈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
⽔性最接近于道。
8、持⽽盈之,不如其已;揣⽽锐之,不可长保。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解释】太满了会溢出,应当适可⽽⽌;太冒尖了,难保长久。
9、⾦⽟满堂,莫之能守;富贵⽽骄,⾃遗其咎。
功成⾝退,天之道也。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解释】⾦⽟满堂,不⼀定能守得住;因富贵⽽骄奢,容易引祸上⾝。
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然之道。
10、五⾊令⼈⽬盲;五⾳令⼈⽿聋;五味令⼈⼝爽;驰骋畋猎,令⼈⼼发狂;难得之货,令⼈⾏妨。
【出处】《道德经》第⼗⼆章。
【解释】五光⼗⾊,有时会令⼈眼花瞭乱,看不清丑恶;优美的顺⾳,有时会令⼈听不到忠⾔;美味佳肴⼗分爽⼝,有时会令⼈品尝不了疾苦;骑马游猎,有时会让⼈性情放纵;有时⼀些稀有珍贵的物品会让⼈图谋不轨。
扩展阅读:《道德经》作者简介
⽼⼦,姓李名⽿,字聃,⼀字或⽈谥伯阳。
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春秋时期伟⼤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
⽼⼦乃世界⽂化名⼈,世界百位历史名⼈之⼀,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为⽽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
⽼⼦与后世的庄⼦并称⽼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