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学期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课时)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5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教学内容】教材第56~58页例1和练一练,教材第61页练习九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实施解题活动的过程,进一步列表整理题中信息的分法,感受列表整理对理解数学关系的作用,初步形成策略意识。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养成自觉检验、自我反思的习惯和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并能按步骤实施解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揭示课题谁来说说策略是什么意思?(好的办法,技巧……)今天我们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二、创设情景,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1.PPT课件出示例1场景图,小芳家栽了一些果树,看图后你知道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提些什么数学问题?这么多的信息和问题,看起来很乱,解题时不太方便,你能否用一个方法把它们既简便又清楚地整理一下?大家试一试,交流。

(1)文字整理:桃树:3行,每行7棵杏树:8行,每行6棵梨树:4行,每行5棵(2)列表整理:桃树杏树梨树3行8行4行每行7棵每行6棵每行5棵2.根据问题选择条件并解答。

条件整理完成了,现在非常清楚地看到三个条件,但在解题时我们却需要选择有用的条件进行解答。

提问:题目要求什么?如何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你选择哪些条件进行解答?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交流。

提问:如何进行检验?(学生讨论交流)3.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应如何解答?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汇报交流。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教案
充的数量) 3、引入课题。
二、巩固熟练 1、回忆解题步骤。 提问:回忆一下,解决实际问题的_般步骤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2、做练习九第 7 题。 (1)整理、分析。 让学生阅读第 7 题,找找有哪些条件和求哪些问题。 要求:每个同学先用自己的方式整理题里的数量,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想想
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2)列式解答并检验。 让学生列式解答,检验结果。(指名板演) 交流:第一个问题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第二个问题呢? (3)比较异同。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提问:通过这节课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学习,你学到了些什么,可以总结出哪
些体会? 作业设计:
1、练习九第 4 题和第 5 题。 2、练习九第 6 题。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
第 3 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1)
教学内容:
课本第 61~62 页练习九第 7~12 题。
3、使学生能主动应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现实生活里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应用意识和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应用策略解决先求一个单位的数量(归一)或总数量(归总),再求问题结果的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根据下面条件提出问题。 (1)①栽了 3 行树,一共 24 棵; ②6 头牛吃了 18 千克饲料。 (2)①一批树栽了 3 行,每行 24 棵; ②有 6 头牛,每头吃了 18 千克饲料。 让学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说说两组条件提出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指出:根据数量的联系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这里提出的问题可以分为两
2、进一步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有理有据地表达,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自觉检验、自我反思的习惯和意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2)》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2)》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2)》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2. 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学会使用画图、列表等方法分析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分析问题的方法,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讲解乘法口诀表的应用,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表的计算方法。

(2)讲解四则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讲解分析问题的方法,如画图、列表等,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分析问题的方法,如画图、列表等,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这个细节是教学难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补充和说明:分析问题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画图、列表等策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下是关于分析问题方法的详细说明:1. 画图法画图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2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2
642-50×5=392(米) 392÷8=49(米) 剩下的长度。
答:平均每天挖49米。
亮亮记录了上星期李奶奶的报刊亭每天卖出的报纸数量。
星期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数量/份 75 66 53 59 71 77 75 照这一周每天卖出报纸的平均数计算,一个月(30天)能卖 出多少份报纸?
75+66+53+59+71+77+75=476(份) 476÷7=68(份) 68×30=2040(份)
13:00 36
15:00 48
12
水位每2小时下降12厘米
照这样的速度,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 放水多少小时?
时 间 9:00 11:00 13:00 15:00
与7:00比水
位下降/cm 12
24
36
48
方法一: 水位每2小时下降12厘米。
计算出每小时下降的水位
计算出下降120厘米需要的时间
学校栽了一些盆花,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 24个教室,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多少个教室?
先求出花的总盆数
3×24=72(盆) 72÷4=18(盆) 答:可以放18个教室。
15本这样的字 典摞在一起高 是多少毫米?
这一摞的高度 504毫米,有 多少本字典?
找6出本题字中典隐含
的信息,整理
条高件16和8问毫题米。
照这样的速度,经过12小时水位一共下降多少厘米?
水库的水位每2小时下降12厘米。
2小时 12厘米 12小时 ?厘米
12÷2=6(厘米) 12×6=72(厘米)
答:经过12小时水位一共下降72厘米。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每小时下降的厘米数 相同,可以先求出每 小时下降多少厘米。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案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案苏教版

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60页例2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2.经历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灵活掌握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难点: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经历从变化中寻找不变的过程,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

〖教学过程〗一、引入1.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的实际问题?能举例说说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怎样整理条件和问题,怎样分析数量关系?分析数量关系的关键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列表整理,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基本数量关系。

2.再问: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怎样的步骤?谈话:日常生活与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二、探究1.理解题意。

出示教科书第58页例2,让学生自由读题,并和同学说说知道了什么。

启发: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感觉?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充分吗?学生中可能出现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缺少条件,因为要求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多少小时,需要知道水位每小时下降多少厘米,而题中没有给出这样的条件;一种认为条件是充分的,虽然没有直接给出水位每小时下降多少厘米的条件,但可以从表中找到。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中数据,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怎样理解这些信息?板书:水库的水位每2小时下降12厘米。

追问:表中哪个数量在变化?哪个数量没有变化?这说明了什么?(水位每小时下降的速度不变,放水时间越长,水位下降得越多)设疑:表中只告诉我们前8小时水位下降的情况,而水位下降120厘米所需要的时间显然超过8小时,还能说水位下降的速度不变吗?(题目中的“照这样的速度”,就是要求我们按照前8小时水位下降的速度计算)谈话:“照这样的速度”也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之一。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次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次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次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会用画图的方法表示问题,并通过图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运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画图的方法表示问题,并通过图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画图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画图策略。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总结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际画图来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例题及练习题等。

2.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策略。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2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讲解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设计【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的过程,体会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策略,能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实施解题活动。

2.学生经历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经历通过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在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从条件出发”和“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进一步把“从条件出发”和“从问题出发”的推理有机融合,不仅认识通过摘录条件、运用列表等整理数学信息的策略找到数量之间的联系,更是认识和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本节课则主要结合归一这样的实际问题,学生再次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综合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按一定的步骤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策略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重点难点列表整理和分析数量关系理解不同解题方法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进入课题,探究新知出示教科书第58页例2:今天刘老师带来这样一个问题。

看到这一题感觉怎么样?题目复杂不用怕?我们解决问题可以有策略的(贴出课题)想一想,按照我们以往的经验可以怎样一步一步解题?(板书: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反思)那我们还是按照这样的步骤一步一步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课件(第2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课件(第2课时)
第5页
3.本题要解决什么问题? 照这样的速度,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多少个小时? 4.例题中“照这样的速度”是什么意思?题中为什么要添上“照这 样的速度”? “照这样的速度”就是按照前面8小时水位的下降速度计算。因为水 位下降120厘米的时间肯定要超过8小时,8小时以后的水位下降的 速度我们是不知道的,加上这句话以后,我们就知道8小时以后水 位是按什么速度下降的了。
任意摸出1个球,一定是蓝球, 盒子里只能全部放蓝球。
第 27 页
在一个口袋里放着长短粗细、质地相同的3支 铅笔,1黄,2红,闭上眼睛,从口袋里一次摸 出2支铅笔,摸到1黄1红的可能性大还是摸到2 红的可能性大?
可能出现的情况:
答:摸到1黄1红可能性大。
第 28 页
小明和小刚同时各抛一枚硬币。这两枚硬币落 下后如果朝上的面相同,算小明赢;朝上的面 不同,算小刚赢。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 么?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2课时
第1页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正确分析图表中的信息,进一步体会 列表法整理信息的作用。 2.培养运用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意识,并逐步提高运用 策略的能力。 3.经历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以及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第 21 页
摸彩球。



(2)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摸到紫色小球的是哪个箱子? 摸到紫色小球的可能性大吗?
答:可能摸到紫色小球的是②箱子,摸到紫色小球 的可能性最小。
第 22 页
小结
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发 生的次数多,可能性就大;发生的次数少,可 能性就小。
事件可能性的大小跟它所占比例或者分 量有关。

(导学案)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2)-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导学案)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2)-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导学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2)-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

2.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提升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1. 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一单元学习的几个关键词:1.问题:指需要解决或者回答的事情或疑问。

2.问题解决:指针对出现的问题,运用各种方法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过程。

3.策略: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和运用的方法或技巧。

通过以上的回顾,我们初步了解了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概念。

现在,我们进入本单元的正文——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般分三步:第一步:审视问题1.理解问题。

2.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

3.分析信息,确定具体条件。

第二步:解决问题1.制定解决方案。

2.运用解决方法。

3.验证解决结果。

第三步:反思总结1.整理出详细的解题步骤。

2.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3.查漏补缺,强化自我。

2. 本单元练习练习一:小明有32元钱,他要买几支笔才可以刚好用完这32元钱?(笔的单价不是32元)解答:从解题策略上看,这道题我们需要涉及到制定解决方案和运用解决方法两个步骤。

首先,我们可以先列出符合题意的数字组合,看看在其中是否有满足条件的:1.1支笔,单价为32元。

此情况不符合题意,因为每支笔的价格不是32元。

2.2支笔,单价为16元。

此时总价为32元,满足题意。

3.3支笔,单价为10.67元。

也不符合题意。

4.4支笔,单价为8元。

不符合题意,因为笔的单价不是32元。

综上所述,小明可以购买2支笔。

练习二:军训时,一个班级有120人,其中女生占比30%。

学校要求女生占整个班级的比例不低于40%,那么女生还需要招募几人?解答:这道题同样需要我们制定解决方案和运用解决方法两个步骤。

首先,我们可以先求出这个班级中女生的人数:120 x 30% = 36。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设定未知数的方法,来计算女生还需要招募几人。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二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中的有关条件,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的关系,学习解答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一个教学设计:谈话:同学们,小明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一次冒险途中啊遇到了阻碍,需要他答题闯关成功,才能到达下一个目的地。

他很苦恼,你们能帮帮他吗?生:能一、填空,感知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1、第一关:根据问题填空:1/9(1)师:想求买5本笔记本花了多少元?需要知道什么?生:一本笔记多少元?(2)师:第二个问题,想求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元?需要哪些条件呢?生:大米多少元,面粉多少元。

师:想解决刚才的两个问题,我们都需要找对应的条件。

(板书:从问题入手→找条件)第一关太简单了,难不倒同学们。

下面进行第二关,如果从条件入手解决问题呢根据条件填空。

2、根据条件填空:(1)已知买了4块蛋糕,每块蛋糕10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解答?(2)已知每枝铅笔2元,师:根据这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生:不可以。

(或者回到可以,自己添加条件提问题。

)师:为什么?生:一个条件不可以。

师:我们想解决一个问题时,需要两个条件。

师:老师现在再给一个条件(买了10枝),可以提出问题吗?生:可以。

生:…….一共花了多少元?师:你们会解答吗?生:…….2某10=20(元)2/9(3)已知买了4条裤子,每件衬衫60元,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生:这两个条件没有关系。

四年级上数学(练习)第5单元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练习)第5单元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苏教版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数学(课课练)第5单元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解答】A二、用简便方法计算并验算。

490÷40= 780÷70= 900÷80=9300÷500= 880÷90= 1000÷200=【解析】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进行化简,然后计算,注意余数的变化。

【解答】490÷40= 12......10 780÷70= 11......10 900÷80= 11 (20)9300÷500= 18……300 880÷90= 9……70 1000÷200= 5(2)王师傅生产一批零件,如果要5小时完成,每小时要生产180个,如果要9小时完成,那每小时要生产多少个?【解析】(1)先求出王师傅一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180÷5=36(个),然后计算30小时一共生产多少个:30×36=1080(个),第二种方法:也可以求30小时里有多少个5小时,就有多少个180,所以列式为:30÷5=6 6×180=1080(个)。

(2)归总应用题,王师傅5小时加工完一批零件,每小时生产180个,可以求出一共要加工多少个零件:180×5=900(个),要9小时完成,每小时加工多少应该用900÷9=100(个)。

【解答】(1)180÷5=36(个)30×36=1080(个)答:30个小时可以生产1080个零件。

(2)180×5=900(个)900÷9=100(个)答:每小时加工100个。

4、(1)一件衣服72元,降价以后原来买6件衣服的钱现在可以买8件,现在这件衣服多少钱?(2)一件衣服72元,涨价以后,原来买6件衣服的钱现在少买两件,现在这件衣服多少钱?【解析】(1)根据原来的单价和数量求出总价,降价前和降价后的总价钱不变,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得:72×6=432(元),降价后的单价=总价÷降价后的数量得:432÷8=54(元)。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5单元 第2课时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5单元 第2课时   苏教版

到9时水位下降了12厘米, 到11时水位下降了24厘 米......
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表中信息 的?
照这样的速度,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 多少小时?
9:00-7:00=2(小时) 12÷2=6(厘米) 120÷6=20(小时) 答:一共要放水20小时。
三、巩固练习
1、 我买3本笔记本,用去 18元
数学四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2课时 倍分问题
一、情景导入
1 1、春江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四年级有2个班,五年级有
4个班。(先整理题中的 条件,再解答)
五年级每 班42人
三年级每 班45人
四年级每 班48人
(1)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45×3+48×2=231(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31人
(2)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
52×4-48×2=112(人)
答:四年级比五年级少112人
2、江老师买2件长袖衬衫一共用去270元,买3件短袖衬衫一 共用去180元。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多少元?
270÷2-180÷3 =135-60 =75(元)
答: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多75元
二、探究新知
2 一座水库某天从7:00起开始放水。水库管理员每2小
时观测一次水位下降情况,下面是他的观测记录。
时间
与7:00比水位 下降/CM
9:00 121ຫໍສະໝຸດ :00 2413:00 36
15:00 45
观察以上表格第2行数据相邻两数的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每次观测的时间都间 隔2小时
从表中可以看出,每2 小时下降12厘米
我买5本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更为清晰,确实掌握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2、掌握类似于求两积和(差)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列表解决类似求两积和(差)的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导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1、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求小军用的元数和小丽买的本书,都要先求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你觉得这样列表整理得策略,有什么作用?
2、做“练一练”第2题
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吗?
学生阅读,在表格里整理条件和问题
学生解答
学生独立解答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还是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的什么?不同的算法呢?
检验
交流:说说你的检验方法,是怎样想的?
追问:看看解题方法,你觉得解答这道题可以先求哪个数量,再求出问题结果?
2、完成“想一想”
呈现问题:照这样计算,经过12小时水位一共下降多少厘米?
提问:现在要求的是什么问题?看看条件和问题的联系,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答?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引入课题
1.根据下面条件提出问题。
(1)①栽了3行树,一共24棵。
②6头牛吃了18千克。
⑵①一批树栽了3行,每行24棵。
②有6头牛,每头吃了18千克饲料。
2.根据下面的问题先说数量关系关系式,再说说需要补充什么条件。
⑴8行树有多少棵?
⑵56棵树可以栽成几行?
⑶每头牛吃12千克,这些饲料可以分给几头牛?

(教案)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课时(2)-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课时(2)-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课时(2)-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明确理解“模仿并改进”的概念,能在解决问题时灵活应用。

2.能够应用“模仿并改进”的策略,合并有关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模仿并改进”的策略,探究所学知识,推导出一般规律。

4.能够巩固“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灵活应用在解决问题中。

教学内容:1.同学们用“模仿并改进”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同学们在解决问题时,掌握横向合并信息和竖向合并信息的方法。

3.同学们探究基于“模仿并改进”的策略所推导出的一般规律。

教学准备:1.熟悉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

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

2. 准备与本课相关的教学工具和教材:本单元的教材、笔记本、白板、彩色笔等。

3. 准备所需的教学设备:以数字为主,配合幅度、大臂动作、手指等的教具。

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5分钟):引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模仿并改进”吗?它的意思是什么呢?能举个例子吗?让学生回答自己的疑问,引出本节课讲解的内容。

2.知识讲解(20分钟):1)什么是“模仿并改进”的策略?2)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模仿并改进”的策略?3)如何运用“模仿并改进”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4)如何将“模仿并改进”的策略合并有关信息,推导出一般规律?3.教学过程(30分钟):1)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问题进行实物操作,理解什么是“模仿并改进”的策略。

学生集中讨论问题。

同学们可以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来攻坚克难。

让学生交流和分享,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2)教师巩固和扩充(1)老师举例与之前实物操作类似的问题,通过模仿并改进的策略,初步解决问题。

(2)老师将分解问题了解的方式,分别分述信息宋体红色或反复梳理亮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3)让学生合并有关信息,推导出一般规律。

3)游戏式教学方法。

学生经过这样多次的实物操作,以及老师不断的讲解,越来越理解“模仿并改进”的策略。

(教案)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2)-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2)-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2)-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

2. 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2. 运用列表策略解决问题3. 运用猜想与尝试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问题:小华和小明去公园玩,他们一共收集了20个贝壳。

小华说:“如果我拿走5个贝壳,那么小明就比我多2个贝壳。

”请问小华和小明原来各有多少个贝壳?2.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二、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如画出小华和小明贝壳的数量关系。

2. 学生尝试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 教师总结:画图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运用列表策略解决问题(15分钟)1. 教师出示问题:小华和小明去公园玩,他们一共收集了20个贝壳。

小华说:“如果我拿走5个贝壳,那么小明就比我多2个贝壳。

”请问小华和小明原来各有多少个贝壳?2. 教师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列出小华和小明贝壳的数量关系。

3. 学生尝试用列表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4. 教师总结:列表策略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运用猜想与尝试策略解决问题(15分钟)1. 教师出示问题:小华和小明去公园玩,他们一共收集了20个贝壳。

小华说:“如果我拿走5个贝壳,那么小明就比我多2个贝壳。

”请问小华和小明原来各有多少个贝壳?2. 教师引导学生用猜想与尝试的方法解决问题,如猜测小华和小明贝壳的数量,然后验证。

3. 学生尝试用猜想与尝试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4. 教师总结:猜想与尝试策略可以帮助我们在没有明确思路的情况下,通过不断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解决问题的策略(2)|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解决问题的策略(2)|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解决问题的策略(2)|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

2. 能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尝试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1. 画图策略:通过画图,将问题直观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列表策略:通过列出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3. 猜想与尝试策略: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想,并通过尝试来验证猜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新课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解决问题的策略。

3. 活动一:画图策略(15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

- 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4. 活动二:列表策略(15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通过列表来解决问题。

- 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5. 活动三:猜想与尝试策略(15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通过猜想与尝试来解决问题。

- 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 学生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2. 评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

3. 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实际问题的案例。

2. 教学PPT。

(教案)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课时(2)-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课时(2)-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课时(2)-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分组,每组一张大白纸和若干彩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如何运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复习列表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列表法?它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列表法是一种将问题中的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以便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找出问题中的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实践操作(1)教师出示例题:小明有10元钱,他想买一些苹果和香蕉。

苹果每千克2元,香蕉每千克1元。

请问小明最多可以买多少千克的苹果和香蕉?(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小华有20元钱,他想买一些铅笔和橡皮。

铅笔每支1元,橡皮每块0.5元。

请问小华最多可以买多少支铅笔和多少块橡皮?(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个别辅导。

(3)学生汇报练习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实践操作和巩固练习,同学们掌握了如何运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列表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列表法解决?五、板书设计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课时(2)列表法:将问题中的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以便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案)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课时(1)-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课时(1)-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课时(1)-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分而治之”的含义,会灵活运用该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能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及举一反三等方式,提高自我思维反应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3.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将解决问题的策略应用于实际情况之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单元五解决问题的策略第 2 课时教学重点:1.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分而治之”的含义。

2.学会灵活运用该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学生需要理解“分而治之”的含义及运用方法。

2.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将“分而治之”策略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探究式教学法3.示范教学法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课堂上播放一个视频,让学生们利用视频中的场景,掌握如何使用“分而治之”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教师在视频播放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其中的运用方法。

2.学习(20分钟)首先老师给学生普及“分而治之”的概念:“分而治之”就是把复杂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再把小问题依次解决,最后综合起来,就能解决复杂问题了。

随后老师让学生们自己举例说明。

“分而治之”策略可以应用于多种生活情境,如清理庭院、整理书包、复习功课等。

然后,老师给学生们一个问题:我们班一共有 60 名学生,其中 55% 年级排名在前十名,你能算出来具体有多少人排在前十名吗?(提示:把 60 分成两份计算。

)随后,老师从概念上和实践上两个方面向学生讲解“分而治之”策略的应用方法,并引导学生们独立思考,加深掌握此策略的能力。

3.输出(15分钟)老师现场演示此问题的解决过程,定义解题思路:“分而治之”的思路解决步骤如下:先找出问题的具体意思,再把总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对每个子问题进行独立讨论,得到子问题的解法,最后将所有子问题的解法整合成总问题的解法。

对于这道题来说,首先要算出班级前十名的学生有多少。

1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 (2)

1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 (2)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规划【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6-58页例1、练一练和第61页练习九第1-2题。

【课前思考】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看到表格,认识表格,但这种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他们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

但思维还不够稳定,因此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沿着“填表整理—讨论思路—列式解答”这样的活动线索,力求让学生学会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体会它的作用与意义,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策略。

【目标预设】1.经历在现实的情境中收集信息的过程,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2.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1.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创新意识。

【活动规划】板块一:游戏导入,感悟策略★抢报“15”师: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抢15”的游戏,好吗?课件出示游戏规则:从“1”数到“15”,两人轮流数,一次可以说1个数或2个数,谁先抢到15谁就赢。

学生活动:1.游戏。

2.反思:怎样才会赢?师:策略就是计策、计谋的意思。

会使用策略,就能获胜,就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其实,在我们的数学课上也有许多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板块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体验列表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师:开学初,某同学记录了自己班级一周的课程,你看了有什么感觉?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帮他整理一下吗?学生活动:1.学习小组内说一说:你打算怎么记录一周课程?2.交流评价。

实施要点: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感受列表整理的优点。

★出示情境,整理列表师: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这么多的信息,你想怎么做才能让大家清楚地看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学生活动: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轻松起点
1.小磊逛了一天书店,买了3本工具书,10本连环画,8本故事书。

已知每本工具书售价18元,每本连环画售价3元,每本故事书售价5元。

先根据下面的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

(1)买工具书和故事书一共用去多少元?
(2)买连环画比买工具书少用去多少元?
快乐成长
1.张老师去文具店买东西,带的钱可以买2元一只的圆珠笔15只和4元一支的铅笔盒8只,问张老师带了多少钱?
2.学校组织旅游,有几辆车,而且按位置坐满,其中可以坐45人的车8辆,可以坐32人的车6辆,问学校有多少人去旅游的?
3.小红和小明采集邮票,小红有4本邮册,每本邮册有20张,小明有3本邮册,每本邮册有28张。

小红比小明少采集多少张?
4.一个自动生产线每3分钟自动记录一次生产产品的总数量,下面是12分钟生产产品的情
照这样计算,45分钟生产多少个?生产540需要多少分钟?
5.学校三、四年级进行团体操表演。

三年级每行站18人,站了10行;四年级每行站20人,
②四年级比三年级少多少人?
答案:
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轻松起点
1.先根据下面的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

买连环画比买工具书少用去多少元?
10×3=30元 54-30=24元
快乐成长
1.2×15=30元 4×8=32元 30+32=62元
2.45×8=360人 32×6=192人 360+192=552人
3.20×4=80张 28×3=84张 84-80=4张
4.45×18=810个 540÷18=30个
5.
①180+160=340人
②180-160=20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