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你来纠错: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体现在中华文化以其源远 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 也表现在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这种独有的包容 性能够促进中华民族内部和区域文化的发展, 也有利于世界各族人民相互认同彼此文化,促 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5处错误你get到了吗?
被、优秀、特有、彼此认同、今包古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
文化传承 新,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
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文化交流
发展本民族文化,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文化创新
立足于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各地区受到不同的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民族美食文化是中华灿烂饮食文化中的一部分,既有各自的民族特点、 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年年有余、团圆、吉祥……)
优秀的民族文学
藏族
蒙古族
柯尔克孜族
藏语 彝语 朝鲜语
④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1·湖南高二期末)“农”的古字形字状似一个人手持工具在山林草 地耕作(如下图)。甲骨文从林,从辰(农具),会农业之意。金文从田 ,从辰,会以农具耕田之意。小篆承接金文而来。隶变后楷书写作“農” 。汉字简化后写作“农”。今天我们书写“农”字会再次感受到人们日出 而作、日落而息的情景,中国人民共同谱写了一部古老悠久的农耕文明史 。由此可见( )
深入理解:共同的民族心理和共存共荣的意识;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的增 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越地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认同感;炎黄子孙同 根同源。
深化拓展 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华文化与 ①从大的视野看,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部分 区域文化 ②从小的视野看,中华文化又可分为若干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中华文化与 民族文化
①从世界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种 ②从内部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 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
区域文化与 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区域文化包括民族文化,民 民族文化 族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中华文化与 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中华文化是相对于外来文化而 传统文化 言,中华文化既包含传统文化,也包含现代文化
丰富独特的文学艺术
诗词
文字
年画
绘画
世界上唯一有性别的字—湘西女书
戏剧
1.文学艺术
(1)作用: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 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特点: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 鲜明而独特。 (3)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 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不特分点科: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
和整体性的特点。
生产力
(3)地位: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
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 辣
一方水土 养一方人
南甜
北咸 东 酸
深居内陆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 陆,气候干旱,长期的游牧生活, 养成了这里的民族能歌善舞,鲁莽 冲动,又很讲义气的性格特点。
黄土高原上的山西人穷则思变,四 处闯荡,善于经商,晋商凭借卓越 的商业智慧纵横于明清500间,晚 清著名的山西票号几乎独占中国汇 兑业务,执全国金融业之牛耳。
而广东则是海洋文化的代表地区, 海洋文化是开放的文化,在临近海 洋的地区生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 海上航行交流的机会很多,受外来 文化的影响也多,这样就形成了广 东人容易包容和接受外来文化和新 鲜事物的心理特征。
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
傣族舞
新疆舞
藏族舞
瑶族舞
壮族铜鼓舞
朝鲜舞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1.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关系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特点) ②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有民助于族促进的民族骄团傲结、(维护地国家位安全)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和创统一造、筑了牢中中华华民族文共同化体意识。 (关系) ④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 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意义)
中华饮食中包含的科学技术
筷子
青铜刀具
蟹八件
古代四大发明
张衡发明的地震仪
2.科学技术
常考点:中医辩证施治、水利工程、天文历法、 铁器、瓷器、农学等等的实用性极强。
(1)作用: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
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 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有用、实效
标志 词
“几千年”“古老”“历史悠久”“一脉相承”
“精彩”“独到”“区域性”“民族性”
都是中华文化的特征;因为源远流长,所以中华文化才有时间丰富
和发展自己,才有可能博大精深;因为博大精深,所以中华文化才 联系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有可能源远流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
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含义 原因:包容性
意义
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
独特性
区域性 表现 博大精深
民族性
中华 原因 包容性 文化
汉Leabharlann Baidu字 见证 源远流长
史学典籍
古代辉煌 近代衰微
现代再 创辉煌
易错明辨
1.黎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 自我明辨:地理环境是文化性质的影响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经济、政治 的性质决定文化的性质。 2.中华文化一脉相传,指的是没有融入外来文化。( ) 自我明辨:中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外来文化相互借鉴、交流与融合。 3.不同区域的文化在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过程中,会渐趋同一、融 合统一、特色消失。( ) 自我明辨:不同区域文化在长期交流中会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不会渐趋同一、融合统一、特色消失。 4.包容性即包容一切文化,包容性会使民族文化逐渐丧失其个性。( ) 自我明辨:包容性包括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兼收并蓄并不是“全盘西化”, 而是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不仅不会使民族文化丧失个 性,还会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5.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 自我明辨: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深 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的力量
(1)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 力和凝聚力之中,
(2)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 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 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知识拓展 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
方向保证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 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这样的特质也体现在饮食中,中餐馆遍 布全球,除了保留中餐特色之外,还会结合当地的饮食风格进行兼收 并蓄。
芝士火锅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1)包容性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 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包容性的意义:
学以致用
例题: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如《后园》(南朝齐.王融)正读:
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逆读:蝉鸣隐
密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了解并阅读回文诗,
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
③古典诗词注重实用、整体性强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用, ③错误
【2019·全国Ⅲ·20】商务部先后认定两批中华老字号共
1128家,平均有160多年的历史。北京全聚德、上海老
凤祥、天津狗不理……这些品牌耳熟能详,在老百姓中
间有良好口碑和广泛影响力。这表明( ) ①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②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的认定
B
③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
南繁北齐(语言) 南细北爽(性格)
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划一 南方人说话比较婉转,北方人比较直率
南米北面(饮食) 南甜北咸(饮食) 南敞北实(建筑)
南方人爱米食,北方人爱面食 南方人口味偏甜,北方人口味偏咸 园林建筑南方多敞口,北方多封闭严实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1、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 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交流易消除偏见、隔阂)
归纳总结:包容性
(1)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 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2)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而是中华文化吸 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容性也并非是说融入其他文明。
复习提问 1、中华文化古代辉煌历程(各朝代标志词) 2、文字、汉字的作用地位 3、史书典籍地位、特点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学习目标:
内容丰富 独具特色 多
1.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中感受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掌握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4.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及其意义。 5.感受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区是第二层花瓣,花心辐射花瓣,花瓣保持自己的活力,花
心花瓣不能分离,由此可见:
①创新是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上的凝聚力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密码
C
③中华文化的统一性是地域文化多样性的基础
④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9·北京高考)一碗妈妈做的炸酱面,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 一碗豆花,融溢着对外婆的深深思念;一碗羊肉泡馍,沉淀着 浓浓的乡愁……食物温暖了胃,也温暖了心;味蕾会恋上食物, 心会记起那个人。这说明 A.食物所承载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 B.情感与思念是饮食文化发展的源泉 C.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承载着家的温暖和故乡情怀
(3)判断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常见标志词:广泛吸纳、博采众长、古今交融、中 西合璧、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完美结合、融入、借鉴等。
温馨提醒:包容性不是中华文化独有的(其他文化也有,但可以说中华 文化特有)包容性有中包外也有外包中,所以说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时候 一定注意方向即中包外——皮影里的外国人物是中华文化包容性,若英 国美食采用中国烹饪方法则是英国文化的包容性;另外中华文化包容性 不仅是指中包外还有今包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包容性。
疑难点拨 如何区分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角度 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上讲的
侧重 侧重于历史悠久,绵延不断,相 点 对于其他文明的衰落、消亡而言
区 关注 别 见证/
表现
历程、动态、纵向 汉字、史书典籍
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讲的 侧重于丰富多彩,底蕴厚重
内涵、静态、横向 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
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
网络构建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博 独树一帜
(1)文学艺术
大 独领风骚(独特性) (2)科学技术
精
中 华
深 的 中 华 文 化
一方水土
成因
一方文化(地域性) 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华之瑰宝
中华文化与各民
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族文化的关系
文 化 的 力 量
④古代诗人崇尚自然、意境高远
与题意无关, ④不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21.山东卷.10).据考古研究,从史前文明开始,中国文
化发展的区域分布逐渐呈现一种分层次的向心结构,就像一
个“重塑花朵”: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其周围甘肃、山东、
燕江,长江中游和江浙文化区是第一层花瓣,再外围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