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精简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考察团各位领导:新春伊始,各位领导不辞辛劳莅临我市调研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这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更进一步体现了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重视。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XX市位于XX省东北部,东与贵州盘县毗邻,南同XX、沾益接壤,西和会泽隔牛栏江相望,北与贵州威宁、水城相连,最高海拔2868米,最低海拔920米,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均气温13.3℃,立体气候明显,年均降水986毫米,国
土面积6075平方公里,辖14个镇、8个乡、4个街道,共356个行政村3431个自然村,总人口1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2万人,是XX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

2016年,实现市内生产总值145亿元,比上年增13.2%。

完成财政总收入20.3亿元、比上年增17.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亿元、比上年增13.4%;财政总支出33.77亿元、比上年增30.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31.3亿元、比上年增27.4%。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7.19亿元,比上年增25.9%。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6亿元,比上年
增24.2%。

实现农业增加值32亿元,比上年增7.2%。

实现工业增加值58亿元,比上年增16.5%。

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8亿元,占GDP
比重的33.2%。

粮食总产6.25亿公斤、比上年增2500万公斤、增长4.1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70元、比上年增10.8%,农民
人均纯收入3740元、比上年增10%。

城市规划区面积5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8.5平方公里、人口23.8万人,集镇建成区面积33.36平方公里、人口29.36万人,综合城镇化水平37.4%。

XX市大县特征突出,呈现出又大又小的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绝对数大,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小。

全市人口约占全国的1/1000、全省的1/33、XX市的1/4,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项指标居全省首位或
前列,但人均位居全省50名以后的指标却占很大比重。

一方面,民营企业发展较快,一大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迅速崛起。

另一方面,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市90%的人口在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人口有46.2万人,有1.3万城镇贫困人口和.6万
贫困学生需要救助。

XX市经济社会状况,在XX极具代表性,类似中国的一个缩影。

(二)农业发展情况 XX市是农业大市,也是XX省最大的玉米、马铃薯和生猪生产大县,常年粮播面积、粮食总量、肥猪出栏量、肉类总产量位居XX第一,农业发展具有又大又好的特点。

1. 玉米产业发展实现两大突破。

XX市是XX省重要的旱粮生产基地,主要品种以玉米为主,常年种植面积占全省的1/20。

2016年,全市种植玉米95.02万亩、产量3.66亿公斤、比上年增4600万公斤、增长14.4%,实现产值8.5亿元、比上年增1.2亿元、增长16.4%。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良种研发为核心,以科技措施为保障,以高产创建和样板建设为龙头,在节令上抓早、在工作上抓实、在质量上抓好,玉米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并取得了两大突破。

一是良种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抗性强、产量高、品质好、活杆成熟的宣黄单系列玉米良种十余个,其中宣黄单2号、4号、5号被评为XX省知名品牌。

建成年产玉米良种600万公斤的玉米良种研发中心,在满足市内用种的同时,销往滇黔川桂湘渝六省(市)180个县(市)。

二是农科集成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通过
大力推广五配套五统一(良种、地膜、测土配方专用肥、育苗定向密植移栽、生物多样性栽培五项重点技术措施五配套;品种、节令、种植规格、施肥标准、病虫害防治等生产过程五统一)标准化和地膜抗旱集雨栽培集成技术,万亩连片示范样板平均复合单产750.1公斤。

2. 马铃薯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马铃薯是XX市传统的农作物品种和农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已有上百年种植历史,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占全国的1/80、XX省的1/7、XX市的1/3。

XX市土豆因总量大、品质好、鲜薯常年上市的特点,行销国内23个省(市)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一是建成马铃薯种薯研发中心和品种展示园,培育出宣薯1号至5号等5个优良品种,改造种薯研发中心,增加雾培法生产线,落实马铃薯良种试点县补贴,良种生产量不断扩大,种薯产量15万吨。

二是探索出小春薯集雨覆膜抗旱栽培、大春薯高垄双行栽培、秋薯免耕栽培三套集成技术,实行小春薯、大春薯、秋薯三季串换和大薯扩繁,加快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商品薯基地建设。

马铃薯产业基本形成育、繁、推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

XX
市土豆品牌得到广泛认可,享有北有甘肃定西、南有XX市的声誉。

2016年,全市种植马铃薯97万亩,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38.14%,受干旱影响,马铃薯总产92万吨,比上年减产10万吨,但市场价格上扬,实现综合产值10.2亿元,比上年增9%。

3. 生猪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生猪养殖是XX市的传统产业之一,是XX市粮食转化的主要载体。

近年来,我市依托XX市火腿品牌效应和丰富的饲料资源,坚持产业建设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养殖园区化、园区生产标准化的发展路子,推广生猪熟改生喂和微生态发酵床养殖技术,节约能源、节省劳力、保护生态,发展循环农业,提高综合效益。

通过双百和三百工程等项目带动,建成年出栏肥猪10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352个、饲养能繁母猪60头以上的扩繁场92个。

2016年,肥猪出栏318.5万头,比上年增11.3%,实现肉类总产36.7万吨、畜牧业现价产值28.8亿元、增加值18.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13.3%、14.3%、13.2%。

4. 新型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一是龙头企业发展迅速。

我市依托百年品牌 XX市火腿和优势农产品 XX市土豆、宣黄单玉米品牌优势,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引进力度,全市有农业龙头企业54个,拥有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年上缴税收5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8个。

2016年,全市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74亿元,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值5.66亿元。

二是强化基地认证和产品认定。

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10.8万亩,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0%。

马铃薯、鲜猪肉等10个产品获得了无公害认证,认证生猪60万头,产量7.2万吨。

三是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丰富企业原料。

发展订单玉米6万亩、马铃薯20万亩、蔬菜10万亩、生猪养殖万头。

四是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XX市火腿成为全国畜产品中第一个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的产品,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生产工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XX 市土豆、宣泰牌XX市火腿被评为中国名牌;润凯淀粉、宣黄单玉米种子、 XX市土豆、为谁甜龙潭土蜂蜜和宣泰、宣拓牌XX市火腿被评为XX省名牌;宣拓、升达、宣和坊、宣字牌XX市火腿被评为XX著名商标;宣字牌XX市火腿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市
紧紧抓住中央、省、XX市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狠抓当前,谋划长远,以水源工程、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技改、水土保持为重点,大干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了坚实基础。

一是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加强水源工程建设。

仅2016年就完成投资2.46亿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8050件,新增、改善灌溉面积5.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治理河道35公里,修复水毁工程150件,治理水土流失65.03平方公里。

羊过水、小干河水库等一大批骨干水源工程相继建成投用,全市蓄水总量达8947
万方。

二是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为契机,不断提高耕地质量。

我市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中低产田地改造,扩大有效灌溉和节水灌溉面积,努力把项目区建成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的高稳产农田,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效益。

目前,全市218.88万亩耕地中,建成平均单产400公斤左右的高稳产农田80.55万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36.8%;建成商品粮基地100万亩、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4.76 万亩,机械作业面积达25.6万亩,为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6. 农业投入大幅增长。

一是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

全市共争取各级财政投入农业科技推广资金2823.4万元,比上年增1643.4万元,增长139.3%,比上年翻了一番多,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协调发放农贷资金6.8亿元,同比增8%。

二是
建立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补贴制度。

整合涉农资金,优化支农资金使用办法,确保一定比例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

兑现惠农资金1.24亿元,比上年增738.19万元,增长6%;发动农民增加
生产投入1.4亿元,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生产水平。

三是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自然灾害救济的扶持力度,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

四是积极拓宽农业投资渠道,改革农业投融资体制,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内聚外引,多渠道筹集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

积极争取金融贷款扶持,成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筹集资金1000万元,为农业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五是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建设。

7.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一是创新农村经营管理机制。

制定土地流转实施细则及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农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反租倒包等形式,带动农民转变传统观念,积极发展规模化生产,推进主导产业向产业化方向迈进。

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5.6 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耕地流转率达2.37%。


是创新生产组织机制。

采取委托代耕、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方式推进土地向种植能手集中,培植农机专业户,组建农机专业服务队,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组建春耕生产互助合作组1个,形成春耕春播相互合作,加快播种速度,提高种植效率。

三是创新生产经营机制。

建立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机制,培育玉米、马铃薯、蔬菜、生猪等农民专业合作社145个,解决了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户不敢调、不会调的问题,使分散的小农经营与大市场有效对接,提高组织化程度。

四是认真实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建立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科技成果转化快捷通道。

依托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高产创建等项目,建设60个科技示范基地,培养农业科技推广指导员1000人、科技示范户1.5万户,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477期25万人次,辐射带动农户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

五是创新农技推广机制。

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绩效考核办法,并鼓励技术人员到农村开展技术承包服务。

二、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情况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农业发展情况看,目前我市已基本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具备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为此,XX市委、市政府
高度重视,把规划建设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作为引领和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大幅升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的重要举措;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扎实推进。

(一)强化领导。

为确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我市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农业、财政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XX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的组织领导、
协调指挥、督查落实及资源、要素整合等工作,并下设办公室在市农业局,由农业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同时,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绩效考评体系,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纳入千分制考核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加大考核力度,落实奖惩措施,整体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二)科学规划。

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把握重点,突出科学性、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围绕玉米、马铃薯、生猪三大主导产业和蔬菜产业,实现粮猪互动,做到部门联动、一盘棋规划、滚动式发展,编制《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并请省、XX市有关专家组评审论证。

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方向,以产业优、生态好、质量高、农民富为目标,抓牢米袋子和菜篮子,突出玉米、马铃薯、生猪、蔬菜四大优势产业,推进农田水利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耕作机械化、加工系列化、营销品牌化进程,力争用5年时间,把XX市建成区域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农业装备先进、产业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良、科技应用领先、服务体系健全、运行机制灵活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目标任务是:围绕把XX市建成全国重要的商品玉米、马铃薯、生猪生产基地和西南地区最大的玉米、马铃薯、生猪良种繁育基地及XX桥头堡蔬菜生产基地的目标,规划到 2016年,突出建设100万亩玉米、100万亩马铃薯、400万头生猪、40万亩蔬菜四大优势产业,实施十项工程,实现三增、六提高,把XX市建成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三增:粮食总产由6.3亿公斤增加到7.3亿公斤,增产1亿公斤;农业增加值由29.6亿元增加到60亿元,增3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740元增加到7500元,增3760元。

六提高:农田水利化程度由38%提高到43%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由50%提高到60%以上;综合机械化率由25%提高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50%提高到7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由52%提高到80%以上;农业信息化覆盖率由33%到提高到60%以上。

重点建设内容是:以发展XX市火腿为主的农产品新型加工业和以玉米、马铃薯、生猪为重点的良种研发现代种业为主线,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级各部门项目资金,规划到 2016年,初步概算投入
37.988亿元,着力推进十大工程建设。

一是规划投入2.2131亿元,建设现代种业工程。

全力抓好玉米、马铃薯、生猪三个良种育繁体系建设,实现良种满足XX市、带动XX、辐射全省及周边省(市)的目标。

其中,计划投资7048.42万元,建设年生产能力1000万公斤的玉米良种研发中心,配套建设占地1000亩的种质资源库、3万亩的玉米制种基地;计划投资8594.3万元,建设年生产能力3000万粒的马铃薯种薯研发中心,配套建设6000亩原种基地、10万亩种薯基地,确保年生产合格种薯15万吨;计划投资6488.53万元,建设乌金猪保种和XX市火腿原料猪种育种中心,选育核心群体种猪782头以上,育成XX市火腿原料猪种;建设母猪扩繁场50个、猪人工授精站(点)50个,示范带动全市扩繁推广含乌金猪25%以上血统的XX市火腿原料猪种母猪16万头以上,确保年产优质仔猪400万头以上。

二是规划投入4.49亿元,建设1亿公斤优质粮食增收工程。

其中,计划年投入4000万元,整体推进100万亩玉米、100万亩马铃薯高产创建;年投入1500万元,举办3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年投入2000万元,推广地膜覆盖100万亩;年投入1000万元,培肥地力50万亩;年投入300万元,推广测土配方专用肥30万亩;计划投资700万元建设完善XX省测土配方施肥研发中心,投入200万元建立病虫害预警控制中心。

三是规划投入6.63亿元,建设菜篮子工程。

其中,计划投资5.88亿元,扶持建设出栏肉猪1000头以上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场)200个和100头以上规模示范户5000户;计划投资7500万元,建设40万亩商品蔬菜基地。

四是规划投入7.35亿元,建设新型农产品加工区工程。

其中,计划投资1.3亿元,建设年生产变性淀粉3万吨、全粉3万吨、精粉4万吨的马铃薯淀粉系列产品加工企业3个;计划投资1.2亿元,培育2个饲料加工企业、1个玉米秸秆生物能源加工企业;计划投资1.6亿元,扶持培育5 6个蔬菜产品加工企业;计划投资2000万元,新建年交易肥猪100万头、仔猪150万头交易市场1个;计划投资1.4亿元,新建火腿工业园区1个,年腌制原腿2万吨、精加工火腿1万吨;计划投资1.6亿元,建设200万头肉联加工企业1个;计划投资500万元,打造 XX市火腿、XX市土豆、宣黄单玉米等农产品品牌。

五是规划投入9600万元,
建设农村能源工程。

其中,******用沼气5万口,总量达13万口;新建大中型沼气10个,推行粮+饲+猪+沼+果蔬模式,配套建设26个沼气服务网点,扩大农村清洁能源推广使用覆盖面,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0万吨。

六是规划投入2140万元,建设农机装备工程。

新增农机装备1000台(套),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进玉米、马铃薯机播、机收进程,实现农业机械作业面积100万亩。

七是规划投入1.42亿元,建设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工程。

新建XX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及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中心、改造提升全市26个乡(镇、街道)农技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和农机管理服务站,提高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营销、信息化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服务体系。

八是规划投入2000万元,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

加强三品一标论证步伐,建设完善20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抓好10万吨绿色食品、1万吨有机食品认定。

九是规划投入14亿元,改造100万亩中低产田地工程。

以管成网、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树成行、旱能灌、涝能排为标准,高规格、大连片实施好100亩中低产田低改造,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十是规划投入5000万元,推进劳务产业工程。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服务平台,提高农民工劳动技能,加大转移输出力度,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十二五结束,实现转移输出劳务人员总量40万人。

(三)狠抓落实。

一是抓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把良好的舆论宣传作为推进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推手,采取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宣传栏、板报、培训、会议、简报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地宣传报道,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参与示范区建设的浓厚氛围,有力地推动了示范区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是抓投入,确保资金落实。

除市财政已安排130万元投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创建外,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狠抓项目整合,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目前,已整合烟草项目资金2.62亿元投入10.5万亩烟粮田建设、整合国土资金7100多万元投入3.9万亩土地整理、整合农开项目资金2200万元投入1.6万亩冷浸田综合治理,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蔬菜项目300万元、国家发改委高新科技项目宣黄单玉米良种育繁资金300万元和省
级国债沼气、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高产创建等项目资金1594万元;整合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能繁母猪保险等项目资金3000万元。

三是抓备耕,促就位。

超前谋划2016年大春生产,做好良种、化肥、薄膜等农用物资储备调供。

三、2016年工作重点(一)扎实抓好现代种业工程 2016年计划总投资1.3431亿元,建设玉米、马铃薯、生猪三大种业工程。

其中,计划投资3448.4万元,建设玉米良种选育中心、玉米良种加工中心,实现年生产能力从600万公斤提高到1000万公斤;计划投资6694万元,建设年生产微型薯能力3000万粒的马铃薯种薯研发中心,配套建设马铃薯保鲜库13个、分级收购场1万平方米;计划投资3288.53万元,实施乌金猪保种、XX市火腿原料猪种育种工程,保护国家种质资源,培育XX市火腿原料定型猪种,实现良种生产量覆盖XX市、带动XX、辐射全省及周边地区。

(二)实施好1亿公斤粮食增收工程计划投资8450万元,整体推进100万亩马铃薯、100万亩玉米高产创建,举办3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建设100万亩地膜覆盖,完善XX省测土配方施肥研发中心,建立病虫害预警防控中心,实现年增产粮食2000万公斤,保障粮食安全。

(三)大力推进菜篮子工程计划投资2.3亿元,建设50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1000户示范户及2万亩大棚蔬菜、5万亩外销蔬菜、10万亩集市蔬菜基地,增加肉联、蔬菜产能,实现生猪外销量260
万头、火腿外销量4万吨、蔬菜外销量30万吨。

(四)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一是扶持培育龙头企业。

针对我市龙头企业尚未形成群体、带动能力总体偏弱的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我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搞好用地、用电、用煤、用水等协调服务,保障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需要;引导、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拓展经营范围,增强带动能力,促进企业加快发展、提质增效、做大做强。

二是搞活农产品流通。

强化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支持企业加快建设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

三是完善利益联接机制。

引导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建设合同基地,把企业的产品需求与农户的生产经营通过契约合同固定下来,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关系,实现企
业与农户的双赢。

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五)全力实施科技示范工程积极谋划,主动工作,不断加强科技示范、普及和推广,努力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是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

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向科技示范户传授各类农业信息和先进实用技术,使他们真正成为科技致富明白人和带头人,带动全市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举办科技下乡活动。

积极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推广先进实用新品种、新技术,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三是开展科技进万家活动。

加大科普宣传和科技培训力度,在培训对象上实行分级培训,在抓好技术骨干培训的基础上,通过电视讲座、聘请专家教授讲课、播放科技录像片、现场示范、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扩大影响面。

四是抓好高效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建设。

重点抓好高产创建、良种繁育等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促进全市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六)不断夯实兴农基础按照上下结合、大中小结合的原则,积极做好水利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完成19件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和10件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初设工作,争取石城河、石龙嘴、明德水库年内立项建设。

启动山林果、秤杆河、小箐水库新建和尤家箐等5座小(1)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抓紧做好马房、三联、冲门口、小冲、歌乐、铜厂等水库除险加固扫尾工作,加快红石岩、三湾、通南铺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实施好干支渠防渗和节水改造工程,抓好引水济榕、山区五小水利、抗旱水源、水毁工程修复、河道治理等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建成各类水利工程9000件,新增供水受益人口16万人,新增改善灌溉面积8.6万亩,新增除涝面积5000亩,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