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物价指数-第一年物价指数)×100%
表17—2
产品价格的变动
产品 A B C
消费数量 第一年价格 (元) 3 2 5 2.00 5.00 4.00
第二年价格 ( 元) 2.40 7.00 7.80
价格变动幅 度( %) 20 40 95
【补充材料】
物价指数
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物价指数来说明通货膨胀发生的状况。常见的物价指数 有三种,它们包括的产品范围各不相同。 一、消费价格指数(CPI) 价格指数是最常用的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说明消费者在一段时间之内购买产品和劳 务所付出的总费用的变化情况。使用这个指标时,有关统计机构首先要选择一组居民日常生活 中不可缺少的商品和劳务,确定它们各自的权数,然后对不同时期居民对这些商品、劳务支出 的变动情况进行调查,最后并根据此计算出消费价格指数的数值。 采用CPI的好处是,政府能够比较迅速地了解直接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物价变动情况,进而可以 比较及时地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不会遭受太太的损害,这可以在相当的 程度上避免通货膨胀对人们心里的冲击,避免社会经济活动出现大的动荡。
(二)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通货膨胀由于其不可准确预见性,在短期中工资、利息、租金等成本有刚性 或粘性,暂时不会随物价而相应上涨,因此生产涨价产品的企业会从中得利,从 而刺激其扩大投资和生产。
通货膨胀由于其不平衡性,造成了价格信号的失真,并引导错误的投资和生 产,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 总之,一定的通货膨胀虽然在短期中对经济增长有刺激作用,但长期是不利 于经济持续增长的,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有效运行和持续增长乃至社会政 治的稳定,则起这破坏性的作用。
【案例分析】 我国经济高增长为何带来高就业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我国名义GDP总量从1978年的亿元增加到年的3645亿元, 就业人数也由1978年的4.01亿人增加到2005年的7.58亿人,增加了3.57亿人。这表明我国就 业增加与产出增加是成正比例的。 但是,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下降。我国”九五”计划期间(1996-2000年) GDP年均增长8.6%,年均增长就业人数804万人;”十五”计划期间(2001-2005年)年均增 长9.5%,年均增加就业人数748万人,比九五时期少56万人。就业弹性系数也处于下降状 态,九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3,即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带动就业增长个 0.13百分点。但十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到0.11,即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 就业增加量由九五时期的94万人减少到十五时期的80万人。其中,2005年就业弹性系数仅 为0.08,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只有63的通货膨胀,又称通货膨胀惯 性,是20世纪80年提出的第三代通 货膨胀理论。
S
Pe P0 E D
(四)体制转型期的通货膨胀
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 制转型时期
0
Q0 Q1
图17-2 体制转型期通货膨胀
Q
(一)总需求紧缩政策
五、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二)降低成本的政策
(三)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的政策
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生产者价格指数过去一般被称为批发价格指数,它主要反映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购 买产品与劳务的费用发生变动的情况。对生产者价格指数进行衡量,首先要在批发 市场上选择一组与生产者关系密切的商品,然后对其在不同时期中价格的变化进行 调查,最后计算出价格指数。需要注意的是,生产者价格指数并不仅仅反映产成品 的价格变动情况,在选择被调查的产品时,还包括了生产必需的元材料和生产过程 中产出的(经常作为下一阶段生产的原料)半成品。
与CPI相比,PPI考虑到了资本品的价格变动情况,因而能更广泛地说明经济总体运 行中所发生的价格水平的变化;而且由于这一价格指数包括了整个生产过程从最初原 料投入到最后成品产出的各个阶段的价格变动情况,所以在CPI还没有任何变化的时候, PPI就可能因为原材料等方面的因素而率先发生变动。因此,有不少人认为,可以用这 一指标对将来的CPI变动 走势进行预测,将其视为未来通货膨胀的先导指标。然而, 生产者价格指数有不足之处——它不能反映社会上种类繁多的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 因此,也不足以说明整个国家的物价变动情况。 三、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主要用来衡量不同时期中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情况,即先根 据各种产品的基期价格求出当期的实际GDP,再以当期名义GDP除以实际GDP,便可 得出GDP平减指数。采用这种方法时,不再选择特定的产品作为调查对象,因而被认 为是最广泛的物价指数,可以最准确地说明整个国民经济价格变动的总体情况。 由于以上三种物价指数所涉及的产品范围不同,因此计算出的数值不尽相同,但 它们都可以反映出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相似的总体变动趋势。在三种指数中,虽然 GDP平减指数是覆盖面最广泛的指标,但如果未加以特别说明,平时所见到的通货膨 胀率通常是根据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CPI得出的。
在我国,也总结出一些就业与产出关系的经验规律。20世纪90年代,有一个流行的经 验统计数据,即当经济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我国的城镇失业人数将增加100万左右。但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结构升级,我国进入重化工业发展阶段,资本深化加速,经济 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弱,就业弹性系数有所下降。尽管如此,并不否认产出与就业、 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密切关系。
采用CPI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CPI毕竟只覆盖了与人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 少数商品和劳务,而很少能照顾到公共物品、资本品价格的变化情况,因此难以用 它来说明整个国家总体价格水平的变动程度。其次,因为计算机CPI需要事先确定 考察的商品和劳务的种类,因此就无法涉及到那些对消费者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的新产品对消费者日常开支造成的影响。再次,使用CPI对预先设定的商品、劳务 的价格变动进行调查时,忽略了商品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替代关系——当CPI所包 括的某种产品价格明显提高时,人们往往会以价格没有上调或上调幅度较小的其他 产品来替代这种产品,使价格上涨对人们生活水平的影响有所减轻。从这个角度看, CPI往往高估了价格变化对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为什么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未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 第一,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了就业总规模的扩大。目前,我国在城镇就业的农 民工已超过1亿人。当这部分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 二、第三产业,农村中的隐性失业大大减少了,但统计中的总就业人数(含 城乡两部分)并未增加,而经济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却提高了。第二,近年来 经济结构升级和资本深化(资本/劳动比上升)加速,使得经济增长吸纳劳动 力的作用减弱。第三,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关闭破产使城镇隐性失业减少, 当这部分人在新单位就业时,就业总量并未增加。第四,人才素质与市场需 求的结构性矛盾即结构性失业,也影响了就业规模的扩大。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2006年8月29日)
四、通货膨胀的成因
P (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AS
E1
E0 AD1 AD0 Y0 Y1 Y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 胀是20世纪五六十 年代流行的第一代 通货膨胀理论
P1 P2
0
图17-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20世纪70年 代流行的第二代通货膨胀理论,被 用于解释AD拉动所不能解释的 “滞胀”现象。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一)温和的通货膨胀
温和的通货膨胀,也被称为爬行的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水平在相当长的 时间内稳定地以较低的比率持续上涨。
(二)加速的通货膨胀
加速的通货膨胀,又被叫奔腾的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率一般都在两位 数到三位数,而且在不断加剧。
(三)超级的通货膨胀
超级的通货膨胀,也成为恶性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率一般在三位数以上, 而且完全失控,物价水平继续加速上涨,货币极度贬值。
(三)隐性失业
三、充分就业的含义
【补充材料】 失业的损失:奥肯定律
失业是市场经济中的一大痼疾。即使在当今发达国家,失业率高的时候可达10%以上,低 的时候也有5%左右的水平。失业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闲置浪费,生产和收入水平因此而减少, 财政的收入下降而支出增加。失业不仅带来这些经济上的损失,还会带来家庭矛盾、犯罪率 上升、病人人数增加,乃至罢工等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因此,失业是政府最感头痛的经济 和社会难题。 关于失业的产出损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曾经根据美国的经验数据,总结出一条经验规律, 被称为“奥肯定律”。其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增长率将低 于潜在GDP增长率2个百分点。换言之,实际GDP增长率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率每下降2个百 分点,失业率将上升1个百分点。用公式表示为:实际失业率-自然失业率=-1/2×(实际增长 率-潜在增长率) 奥肯定律揭示了就业与产出、失业率或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稳定关系。因此,在宏观 经济学中,沿袭凯恩斯的传统,总产出或总收入的决定理论也就是就业决定理论,即当总产 出或总收入变化时,就业将相应发生变动。
所谓自然失业是指在市场经济中难以避免的正常失业。
1、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在部门、地区、企业之间的正常流动过程 中暂时处于失业状态。
2、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失业和空位同时并存的状况,即一些产 业和地区存在空余的工作岗位而找不到合适的劳动力。
(二)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周期性衰退而造成的失业。
(四)隐性的通货膨胀
隐性的通货膨胀,又称为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多发生于原来的计划经济国家。
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一)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由于其不可准确预见性,会引起收入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再分 配。它不利于拿固定收入的工薪阶层,而有利于雇主阶层;不利于债权人,而有 利于债务人;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有利于对价格有控制权的大企业,而 不利于只能接受价格的小企业。总之,通货膨胀不利于社会大众阶层。 通货膨胀还会改变人们对财富持有形式的选择,即具有财富再分配效应。
第十七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失业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第一节
一、失业的含义及衡量
(一)对失业的统计
失业理论
1、非劳动人口
2、就业人口 3、失业人口 (二)失业的含义 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 工作的人都是失业。
(三)对失业的衡量
失业率是指一个国家失业人口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总数)×100%
【案例分析】
20世纪80年代阿根廷的恶性通货膨胀
在20世纪80年代,阿根廷年通货膨胀率平均达到450%,1990年初之前的12个月 其通货膨胀率更飙升至20000%。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只是避免通货 膨胀吞噬一切。一位阿根廷商人约格这样描述道: “通货膨胀使你终日战战兢兢。我们公司所在的产业只能给你4天到5天的赊账。 人们不再关心生产力乃至技术,保护你的 流动资产比包括技术在内的长期目标更重 要,尽管你希望两者兼顾。这是通货膨胀不可避免的恶果,即货币疾病。你的钱分崩 离析,将像癌症。 你得过且过。当通货膨胀率超过每天1%,你别无选择。你放弃计划,只要可以 支撑到周末就会感到满足。然后我就会待在公寓里阅读有关古代板球比赛的书籍。
表17—1 2001年美国不同人口群体劳动市场经历
失业率 人口群体 成年人(20岁及以上) 白人(男性) 白人(女性) 黑人(男性) 黑人(女性) 青少年(16--19岁) 白人(男性) 白人(女性) 黑人<男性) 黑人(女性) 3.7 3.6 8.0 7.0 13.8 11.4 30.5 27.5
劳动力参工率* 76.8 50.2 72.1 65.4 54.1 52.8 38.0 37.4
*指包括失业人口与就业人口在内的劳动力在该部分成年人口中所占比重。 资料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
从表17—1中可以看出,黑人失业率明显高于白人,年轻人口的失业率大大高于其余成年人口。
二、失业的类型
(一)自然失业
第二节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与衡量
少数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上扬并不能构成通货膨胀。大多数商品和 劳务的价格在短期内的普遍上调(比如由于季节性因素)同样也不能构成 通货膨胀。通常所说的通货膨胀是指整个社会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通货膨胀率实际上要说明的就是一段时间以来物价指数的变动情况, 从而说明在不同时期产品价格的变动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