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古议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考古议论文
抛开外界的压迫和议论,驾驭内心的坚持和责任。
生活中有很多细节等着你去发现,等着你用心去观察。
李济,作为第一位挖掘考古遗址的中国学者,在60年的岁月里他一直很固执,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受到大陆考古界的批评,而他却不在意这些细节,直道而行,认为自己的考古方式是正确的。
他捂住耳朵,将外界那些带着偏见的、错误的议论撇在内心之外,因为他知道,所有的闲言碎语都会被滔滔的历史长河所冲卷走,只有他所坚守的学问在时间的冲洗后才会发出绚丽的光芒。
因为他所坚守的结论是他在60年的岁月里所积累的细节换取来的果实。
他用他的倔强与不屈,获得了考古学的真谛,被李敖称为“最后一个迷人的学阀”。
他用毕生的努力通过细节得出考古的结果,诠释了何为民国学者的坚守与责任。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成就均源自于他对生活中细节的取舍。
他在对别人对他的考古方式背后议论与批评时选择了视而不见,在考古中的一些细节他却一丝都不放过,这正是他为人钦佩的原因。
别人笑我太疯狂,我笑别人看不透。
在那些傲人的人物中,冯友兰是世人无法忽视的巨星。
1939年,国民政府要求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遵循教育部的规定,统一教材和考试。
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的冯友兰立即撰文反驳,终于将大学的学术净土从政治侵蚀中拯救出来。
这是冯友兰观察细节后得到的回报。
一堆英雄,心与心之间,一缕一丝演绎的淋漓尽致。
没人能坐学术冷板凳,也没人能写得好。
不鄙视身外名利,怎么能低下浮躁的头?怎样才能坚持学习的清晰而不忍住心中的孤独?能游刃有余地使用撇和压的人,是耐得住寂寞,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选择或拒绝生活细节,有信仰的人。
他们一定是聪明睿智的!
当今天的人在感叹为什么现代社会很难找到李记、冯友兰这样的人时,他们知道这些人在背后付出的巨大努力吗?现在的学者已经忘记了如何面对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