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共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想集团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共五篇]
第一篇:联想集团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
联想集团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
一、联想公司采取的国际化战略分析
(一)联想公司概述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联想集团一贯秉承“让用户用得更好”的理念,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最新最好的科技产品,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从1996年以来连续十一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2002年第二季度,联想台式电脑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
至2003年3月底,联想集团已连续12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数据来源:IDC)。
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这标志着新联想的诞生。
新联想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
作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
(二)联想公司国际化所采取的策略
联想公司的成功与它所采取了正确的国际化战略是密不可分的,以下就让我们详细的研究一下联想公司采取的最重要的三个国际化战略。
1.投资战略
国际化无外乎是两条路,一条就是自我发展;一条就是并购。
联想企业采用的是并购方式进行其国际化投资战略。
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组建了世界第三大PC厂商,此次收购的交易总额约为17.5亿美元。
收购完成后的新联想集团,全球总部设立在纽约,主要运营中心设立在北京和罗利(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
实施投资战略
两年后,联想已在全球60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遍及全球160个国家的销售网络。
联想拥有了领先的商用笔记本产品、领先的研发和产品差异化能力,更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更丰富的产品组合。
联想和IBM 结成长期战略联盟,IBM成为联想的首选服务和客户融资提供商,联想成为IBM首选的PC供应商,这样IBM就可以为其企业客户提供各种个人电脑解决方案。
在联想完成对IBM个人电脑部门的并购后,三家海外私人投资机构又以3.5亿美元投资入股新联想。
至此,联想不仅在产品、营销网络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还在股权结构、融资渠道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
2.品牌战略
联想在中国的品牌知名度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如何才能让企业的品牌达到一个国际品牌是联想的又一战略——品牌战略。
联想的品牌战略定位是为客户提供超值的产品,然后配以卓越的服务。
在2005年发布的由世界品牌实验独家编制《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联想榜上有名。
同年在全球享有盛誉的财经媒体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中国十大国际品牌榜”评选中,联想排在第二位;在当前中国企业的国际领先品牌排名中,联想仍然位列第二。
在对IBM PC进行并购时在品牌战略的推广上,联想首先是使用双品牌战略。
联想LENOVO在国外知名度比较低,但THINK在国外是非常知名的产品。
所以说,在国外LENOVO的品牌战略是提升知名度,借助IBM品牌开创国际市场,而THINK品牌建设的中心是提高美誉度。
然后联想开始试图淡化IBM商标,在全球打响LENOVO品牌是联想的最终目标,淡化IBM商标是迟早的事情。
3.营销战略
联想为了实现从中国品牌向国际品牌的跨越,首先选择成为奥运会的赞助商。
因为成为奥委会的合作伙伴,特别是顶级赞助商,可以在全球关注的奥运会上通过各种方式、在多种场合,更加便利地实现品牌推广。
国际奥委会顶级赞助商的全球合作伙伴共11家,联想成为跻身其中的第一家中国企业。
都灵冬奥会上,联想小试锋芒,迈出品牌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冬
奥会上,联想策划了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
一方面是产品的推广;另一方面是整体上的品牌营销。
赞助冬奥会,联想全方位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也通过自己的实力得到更多的认可。
另外,联想通过国际运动明星代言以及同著名赛事的合作开拓世界市场。
2006年世界杯,联想签约巴西球星小罗作为新产品代言人。
签约小罗后,在一些新兴市场如印度,小罗所代言的LENOVO 3000笔
记本的比销量的增长几乎都是100%。
从这些数据看,小罗的代言对联想品牌的影响力以及市场销售都带来了实质性的突破。
同年,联想与NBA签署了一项为期数年的全球营销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中美两国的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合作,联想将有权在自己的产品上使用NBA 的Logo、球星形象,还可借助NBA明星来华、NBA中国赛等活动进行营销。
经过这一系列的体育营销,对提升联想的品牌形象、拉动业务增长、提升员工士气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三)联想公司国际化战略效果分析
1.国际化战略给联想公司带来的收益
通过联想国际化战略,为联想带来了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最重要的是:(1)增强市场力量;(2)越过市场进入障碍;(3)加快进入市场的速度;(4)提高了联想的品牌价值。
2.国际化战略对联想公司的不利影响
联想企业采取国际化战略后所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IBM以前客户的流失。
在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后,保守预计联想可能会有约20亿美元的市场流失,这个数字可能会变得更大。
二是企业文化的磨合。
联想与IBM在经营管理和企业文法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如何让其融合对联想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三是品牌风险。
联想企业现在在国际上的品牌还需要大量的提高,如何让联想脱离IBM是联想的当务之急。
四是体育营销不很成熟。
联想斥巨资进行体育营销,而对于现在的联想来说体育营销才是刚入门,如何有效控制其风险也要花费其大
量精力。
二、联想公司带给中国企业的启示
(一)中国企业采取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是以中国的公司为主导,服务于中国公司战略的一种跨国整合模式。
在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无论从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获取经济资源,争取技术来源,还是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国际化都是一种必然选择。
另外,中国加入WTO之后,无论从国家发展战略、改善国际关系的需要,还是从中国的外汇储备、部分企业的经济、技术和管理实力来看都具备了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基本条件。
中国企业需要继续繁荣,中国企业就必须采取国际化战略转向国际化;而最终能通过国际化战略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也必将成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
(三)通过联想公司的案例看中国企业国际化时要遵循的原则
从联想的国际化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中国企业国际化需要尊重一些基本的原则。
1.立足中国市场原则
联想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之前已经连续多年占据中国IT业务龙头的位置,在它的产品质量和技术以及品牌得到多年的认证和考验后,联想公司才选择进入国际的浪潮中一展身手。
此时的联想进可攻、退可收,如果联想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效果不好,联想公司可以选择暂时固守中国本土市场而不至于一败涂地。
但是很多中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都还没有发展起来就雄心勃勃的走向国际市场,结果惨败而归,有的甚至一蹶不振。
联想公司没有在占据中国第一位置的第一年就选择执行国际化战略就是因为它想牢牢的抓住中国市场,为它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战略突破为原则
战略突破就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选择一个正确的转型道路。
联想在国内市场成功以后,就以国际市场作为战略突破点,实施国际化战略。
战略突破对中国的一些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有很好优势的企业
来说,目前已经到了需要做战略突破的时候了。
是否能够真正的做到这样的战略突破是企业评估其国际化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3.立足企业能力的原则
企业国际化问题是个很复杂的战略问题,其最核心的问题是要做到任何的国际化行动都要以形成自己的战略能力为目标。
联想的国际化战略是出于要形成其更加庞大的市场能力的考虑,而不是体现在为了提高或获得中国企业所缺乏的技术和产品上。
只有自己企业的能力达到了国际化水平,在开展国际化战略时才游刃有余。
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具有国际化的能力,每个企业必须在客观把握本身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生产资料供应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的基础上,具体选择扩大市场的方式。
结论:向优秀的跨国公司同行学习,如何尽快地凝练和总结出能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保证企业基业长青,能在全球推广的企业的核心文化理念,如企业的愿景,企业价值观,使命等核心文化理念。
只有具备优秀的文化理念的企业,在国际化的征途上才能如虎添翼,战无不胜。
2011-7-4
第二篇:联想国际化战略[范文模版]
回顾联想这7年的发展之路不难发现,其国际化成功有三大要素:
1、文化融合:企业文化的融合,是联想国际化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7年前,联想是一家中国色彩极浓的PC巨头,而IBM是一家美国PC企业。
两家企业,不同的管理文化,不同的发展策略,不同的技术风格……文化的融合,无疑是联想国际化过程中最大的绊脚石。
为此,联想并购了IBM后,多次调整管理团队,并吸引国外管理人才加盟。
联想本来就有深厚的企业文化,并购IBM后,新联想以联想根文化为基础,结合联想集团的特点和国际化环境的需求,进一步发展出了被称为“4P”的价值观。
经历几年的磨合,联想文化已经与IBM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国际化色彩很浓的企业文化。
2、品牌整合:联想在国内是一个很知名的PC品牌,在国际市场
并没有如此大的知名度。
联想收购IBM,一定程度也是看中了IBM的品牌。
如何将Lenovo和IBM整合,并形成一个知名的国际知名品牌,也是联想国际化战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刚刚并购IBM时,联想用Lenovo和IBM两个品牌。
随后几年,联想逐渐淡化IBM品牌,突出Lenovo。
几年努力,联想品牌在国外市场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市场份额的平稳增长,是联想品牌国际化的最好证明。
3、产品国际化:作为一家国际化PC制造商,联想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全球各地市场的需求。
之前,联想的产品一直面向国内市场,跨出国门,产品国际化势在必行。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联想的产品无论是品质,还是产品路线,都成功完成了国际化。
去年,平板电脑火爆之时,联想乐Pad平板电脑已经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这意味着联想产品国际化已经非常成熟。
在成功并购IBM后,联想今年初又并购了日本NEC公司,6月份再次出手收购德国消费电子厂商Medion 36.66%股份。
凭借并购IBM 的经验积累,联想用并购实现国际化战略的步子走得越来越娴熟。
联想国际化步子之所以越走越稳,就是靠的文化整合、品牌整合和产品国际化这三大要素。
第三篇:联想国际化战略
联想国际化的过程与启示
联想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一个样本,其国际化过程有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国际化是一个长期战略
柳传志在创办联想的那天起,就立志把联想办成一家伟大的国际化公司。
柳传志说道:“在我和杨元庆共同的心目中,联想一定要办成一家伟大的国际公司。
”早在1998年柳传志就着手“联想三部曲”:“第一步先在海外建立一个贸易型的公司,用以积累资金、了解市场,并寻求开发的突破口;第二步建立一个集研究、生产和销售的技、工、贸一体的跨国公司;第三步是把它规模化。
”1988年,由中科院计算所公司(联想集团前身),香港导远公司和中国技术转让公司共同投
资成立了香港联想公司。
柳传志在1989年12月联想集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创办走向世界的计算机产业》中说道:“所谓瞎子背瘸子,即取其优势互补之意。
香港联想公司是三家合资公司,它之所以成功,就因为是三家优势组合而成。
其中香港导远公司熟悉当地和欧美市场,有长期海外贸易的经验;另一家中国技术转让公司能提供可靠的法律保证和坚实的贷款来源。
我们就算所公司的优势就在于技术和人才实力,在香港来说是无与伦比的。
”其实,国际化就是一个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的过程,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联想在1988年做HP在中国的代理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国际化了,联想在代理的过程中学习到了怎么去做财务控制,怎么样去管理销售渠道。
这种决心一直至今,2009年柳传志临危复出,坚定地指出:“联想走国际化这条路绝对不会动摇。
”他承认,“可能不仅仅是联想,凡是现在走国际化道路的走得都非常艰难。
”但是他同时也认为“中国幅员辽阔,最基本的是国内市场,这是极其重要的。
但是,如果有可能形成自由品牌的企业,我觉得能作为国际企业,对中国的经济会有更大的贡献。
因为在中国的国有企业之中,很多仅仅是以贴牌出口的方式,这是一种比较脆弱的方式。
但是当中国自己的内需占了更大比例之后,哪怕是贴牌的方式,最后成为品牌出口的方式也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路。
”
实际上,国际化也是联想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
联想当初要到香港就是因为当时国内的外部条件不成熟。
面对计划经济的限制,柳传志坦言“我们无法越过这个障碍(指生产许可证)。
我们决定到海外试试,海外没有计划管着你。
就这样,我们把外向型和产业化并作一步跨了。
”香港作为当年中对外的唯一窗口,是所有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跳板。
如果没有这一步,联想可能像很多当年的企业在中关村永无出头之日。
国际化的基础:国内为主
联想虽然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领头羊,但是不得不说,联想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冷静。
1996年联想战略提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比,国内为主”。
2001年4月,杨元庆接班,柳传志说“国际化可以提,但要往后压。
”在2002年丹佛国际管理科学会上,柳传志谈到了
联想实现国际化战略首先要立足本土市场“联想既然有中国这么一个广阔的本土市场,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积蓄力量,等到条件成熟了以后再进入国际市场。
……联想的战略重点是中国市场,优势在于中国人最熟悉中国市场。
”2003年5月柳传志接受央视《对话》节目的采访中说“其实内地市场已经国际化了,就是国际上的大企业纷纷在争内地市场,我们在内地市场的份额当时占百分之十几吧,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集中兵力把在内地的品牌做好,把中国的土地耕耘得更透彻。
于是我们就收缩了力量,集中做这块。
”
不但在收购IBM之前联想有这般冷静的头脑,在联想的国际化已经初步成功之后,联想仍然强调国内以及新兴市场的重要性。
柳传志认为:“今天的联想在国际经济困难时期把根据地底盘站得更稳,就是中国等新兴市场站得更稳,天气一转暖立刻就能大规模地向发达国家市场进攻,向新的领域进攻。
”为此联想专门组建了“新兴市场集团”。
与欧美等成熟市场相比,新兴市场(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中国台湾地区、韩国、东盟、印度、土耳其、东欧、中东、巴基斯坦、埃及、非洲、俄罗斯及中亚)PC 的普及率低,市场空间大;经济发展快,需求旺盛;品牌认可的建立比较容易。
更重要的是,联想本身就是从中国这样一个最典型的新兴经济体成长起来的公司,可以有效地将国内成功经验移植到国外新兴市场中去。
通过有效运用在国内证明已经非常成功的“大联想”模式:发展核心渠道,通过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覆盖全国的分销网络,最后形成“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大联想”渠道体系,联想实现了国内成功经验在国际新兴市场的成功运用。
2009/2010 第三财季,联想在新兴市场的综合销售额为 8.57 亿美元,同比增长 53%,总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52%,其中俄罗斯、亚太区、中东及土耳其的增长尤为强劲。
2009/2010 第四财季,联想新兴市场个人电脑销售额同时增长高达95%。
事实上,以国内为主正是联想国际化的最大的资本。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开始时都是亏损的,国际化能走下去,主要还是因为能得到国内市场的利润的补贴。
华为、海尔如此,联想也不例外。
联想在1994年香港联想上市后连续两年亏损,亏损额高达2.45亿港
元,如果不是北京联想资产的注入,可能香港联想就此夭折。
在收购IBM之后,又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联想在2008年亏损2.26亿美元。
在这样的亏损面前联想能坚持下去,着实是因为国内市场的高贡献度。
国际化的大提速:收购
2001年 4 月,联想宣布实施多元化战略,从原来的单一 PC业务逐步扩展到消费类信息技术设备、商用类信息技术设备、手持设备、信息运营、IT 服务、部件合同制造等六大领域,但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联想最终在2004 年7 月采取收缩战略,联想多元化的六大领域,除了 PC 与手机,全面放弃。
多元化的失败,从另一种意义上促使联想更快国际化。
2005年5月联想与IBM共同宣布联想完成了对IBM全球PC业务的收购后,标志着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企业的诞生2005年8月份,联想集团对外公布了截至05年6月30日止的第一季度业绩。
联想并购首季度获得赢利,在主要新兴市场表现强劲,同时新收购的个人电脑业务亦获得增长。
联想收购IBM实际上并不是心血来潮,也并非外界所评论的“豪赌”。
柳传志曾经对收购案做过这么一个评估,他发现并购双方的工作语言是共同的,管理模式基本是一个层次。
“第一,他们做的事情我们全懂,我们做的事他们也全懂这就给我们奠定了业务整合的基础。
第二,双方的业务是互补的,这减少了碰撞的机会。
这点非常重要,大家知道HP和康柏整合,非常大的困难是双方有冲突的业务如何协调。
两家原本都在欧洲市场做,合并之后欧洲原有市场人员马上要裁一半,如何进行,是个很大的麻烦。
但这个问题在联想和IBM就不存在。
IBMPC部门的发展受到总部的战略限制,总部的战略是发展软件和服务业,要PC为这个战略服务,因此它的PC只卖给大客户。
这跟联想的发展战略正好是互补的,联想在中国消费类市场绝对占第一位。
IBM的主要客户在欧美,联想的主要客户在中国,从这个角度讲是互补的。
另外IBM最擅长的高档笔记本,联想最擅长的是台式机。
这样总的看来,双方从业务关系上也是互补居多。
”
这次收购,IBM甩掉了自己的亏损部门,联想也买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柳传志谈到:“联想并购IBM买到了什么?我们买到了三件
东西,第一个就是买到了牌子。
第二点就是买的技术,主要的技术是笔记本电脑的开发技术。
第三样的东西就是买了一个国家公司的管理框架。
”联想集团以12.5亿美金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新的联想集团在五年内有权根据有关协议使用IBM品牌,并完全获得了“Think”商标和相关技术。
柳传志认为“我们曾经估算,IBM著名的笔记本ThinkPAD品牌,如果要联想集团自己培养,砸进去10亿美元可能都不够。
”联想花钱买到了三件东西,但是更重要的是联想没有丢掉自己的本色。
2005年柳传志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道“那么,为什么在IBM亏损的PC业务到我们这儿能赚钱?最重要的原因是,IBM的战略中,以高举高打的服务业为主,奉行高投入、高产出的文化,导致PC业务的成本太高;而制造业本身不是一个高举高打的行业。
制造业说难听点儿,是一个毛巾拧水的行业,成本要一滴一滴地拧出来,而这些都是我们所擅长的。
”柳传志认为,IBM做PC,相当于穿着西装炸油条,本来炸油条的利润就低,还要花高价去干洗西服,成本太高,所以不赚钱。
而联想集团是穿着工作服炸油条,成本低。
利润一样,谁能控制成本,谁就能赢利。
2006年10月份,联想在ThinkPAD笔记本屏幕右下方增加了Lenovo标志。
2008年奥运会前就提前去掉了ThinkPAD前的IBM标志。
以此为标志,柳传志认为联想的国际化比预期要好。
“在我们并购IBMPC业务以前,联想集团大概是29亿美元的收入,电脑销量是400多万台。
并购以后呢?全年销售额应该差不多达到170亿美元,电脑销量大概有2000多万台。
所以,中国的制造企业应该看到,虽然中国市场是非常丰厚的,但国际市场的发展空间更大。
”
赞助奥运:国际化就是打响品牌
Think被收购以后,品牌由中国人拥有,客户对于品牌的信任度这个问题急需解决。
当时联想研究采取了很多措施:首先,建立了两个总部(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同时保证CEO是国际人士,并请IBM 的销售人员重新拜访了所有的大客户,说明了联想的情况。
这都保证了当时Think的销售量并没有受到更大的冲击。
事实上联想在2005年5月到2006年初实施双轨制,联想品牌和IBM各自为政,联想没有
急于推广自己的品牌。
真正让联想成为国际知名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是赞助奥运会这个决策。
2004年3月26日,联想作为第一家中国企业与国际奥委会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国际奥委会的全球合作伙伴,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柳传志是这样评价这次合作的:“收购后的18个月,在国外市场使用IBM的品牌,然后是双品牌,并逐步过渡到自己的品牌,而在这个过程中2008年奥运会将举办,这给了联想一次品牌国际化的很好的时机。
”2005年6月,联想打印机在多家国际知名品牌的参与下,又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和优秀的产品性能,一举中标国际奥委会指定电视转播公司NBC采购大单,为NBC转播2006年都灵冬奥会服务,承担现场和后台打印任务。
2006年2月都灵冬奥会开幕,联想以零故障的优异表现,成功支持都灵冬奥会,得到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评价。
2007年4月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联合宣布联想集团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接力全球合作伙伴。
同时,由联想设计的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方案,历经北京奥组委三轮遴选,在全球388个竞标方案中脱颖而出。
联想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第一家源自中国的奥运会火炬接力合作伙伴。
联想是否能够成为下一个三星,我们难以预测,因为实际上两家企业并不具有很大的可比性。
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联想在经历几次承担奥运会的现场和后台打印任务后,不仅使消费者对联想品牌更熟悉、质量更肯定,也使联想更具有国际影响力,这也使联想进一步实施国际化战略更有信心。
企业的国际化最重要的人才的国际化
在对IBM的收购中,柳传志有自己的顾虑:“联想以前的CEO杨元庆,在合并之后,将要当主席,由IBM原有人员选拨一名做CEO。
习惯了做CEO的杨元庆是否习惯做主席使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杨元庆有很多优点,做事情的感觉非常好,但人比较固执,他能否和新CEO进行很好的配合?”联想在收购了IBM后的确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面对IBM的企业文化和人员。
后来在处理这个顾虑时,联想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