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域发展现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贺州市域发展现状分析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一)地理位置
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背靠大西南,面向粤、港、澳,处于桂、粤、湘三省(区)的结合部,地处北纬23º39´~25º10´;东经110º34´~112º03´之间,北部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相连,东部与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肇庆市(怀集县、封开县)接壤,西北部与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平乐县、荔浦县)交界、西部和南部与梧州市(蒙山县、藤县、苍梧县)毗邻。
辖八步区、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昭平县。
国道207线、323线与省道20161、20031越境而过。
市区(八步区)位于贺州市境内中部地区,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530公里,距广州310公里,距桂林210公里,距梧州170公里,距永州265公里,距柳州300公里。
(二)地质构造和工程地质
贺州地质构造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多旋回强烈的构造运动,二是不同构造形迹并存。
区内经向与纬向构造形迹最是鲜明:下古生界主要是一系列东西向强烈褶皱和断裂,上古生界主要是南北向的褶皱和断裂,由于不同体系构造运动相互影响和制约,东西向构造常显示向南突出的弧形,南北向构造形迹又形成向东或向南突出的弧形。
例如八步区南部至昭平一带寒武系底层构成的许多东西向背斜或斜轴线都有明显地扭曲,而富川一带泥盆、石炭系底层构成地南北向褶皱和断裂线都向西突出,八步区一带泥盆、石炭系地层组成地背向斜和主干断裂线则向东突出呈弧形。
(三)地形
境内属南岭山地丘陵区,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东北高、西南低。
自东北边缘至西南端,山岭连绵,层峦迭峰。
中南部多属崇山峻岭,为大桂山横截,
把全市分成南北两个部分。
姑婆山由湖南省江华县婉蜒伸人市内北境,自北向南延伸的有铜鼓山、大平山、犁头山、瑞云山,主峰马塘顶海拔1787米;向东延伸的有芙蓉山、石鼓山、金鸡山,主峰横水顶海拔1469米;向中南延伸的有大瓮山、狗耳山,海拔均在公里以上;南端诸山,海拔均在500米以下。
由姑婆山、金鸡山、大桂山盘垣形成八步、桂岭、里松、南乡、信都、公会六个山间小盆地。
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在都庞岭与萌渚岭之间,形成贺江大谷地,是北来寒潮之大通道。
地貌以丘陵为主,山地次之,平原盆地很小。
表1-1-1 贺州地区地貌分类面积表
(四)气候条件
贺州市位于北回归线稍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丰沛,夏季炎热,东有霜雪,四级分明。
年平均气温19.9℃,一月份平均气温9.5℃;七月份平均气温28.6℃。
≥10℃活动积温6110.6℃~6362.2℃,无霜期300~329天。
市区风向以东、西为盛行风向。
大部分地区有霜冻,但霜期不长,无霜期320天左右,极少有雪,适宜农作物生长。
由于受季风和太平洋暖气流及地热地影响,造成降水地时空分布不均。
昭平县昭平镇为广西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年降水量超过2000mm。
在季节上降水分布也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每年4~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左右,秋冬两季则容易出现干旱,每年10月至第二年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的20%。
贺州地区年降雨量1450~2000mm,多年平均降雨量1563.6mm。
贺州地区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579mm,年最大蒸发量1900.3mm,年最小蒸发量1209.6mm。
全年内蒸发量七月份最大,二月份最小。
平原蒸发量大,山区蒸发量小。
二、历史沿革与发展过程
(一)历史沿革
贺州,秦属桂林郡地;秦末赵伦称南越王时,属南越国;汉平南越后,属苍梧郡。
西汉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临贺、封阳两县,同属苍梧郡;三国吴置贺郡,郡地在今贺城乡大鸭村,隶荆州。
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增置建兴县,与临贺、封阳同属临贺郡;西晋武帝大康元年(公元280元),改建兴县为兴安县,临贺郡地仍是郡领县属,隶广州;东晋、十六国改隶荆州;南朝宋明帝泰始五年(公元469年)改临贺郡为临庆国,隶湘州。
齐高帝建元二年(公元480年),改国复称临贺郡。
梁置荡山县(部分辖地在今贺县),属临贺郡;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郡置贺州,封阳县改属苍梧郡;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兴安县为桂岭县属熙平郡。
杨帝大业三年(公元621年),废贺州复临贺郡,辖临贺、荡山等县;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又改临贺郡为贺州;五代初属楚,后归南汉,北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并封阳及荡山部分辖地人临贺县,属贺州,隶广南西路;元末并桂岭县人临贺县;明太祖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改贺州称贺县,县址在今贺街,属平乐府,隶广西省;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划出下六里,分设信都厅,属平乐府,民国初改称信都县;民国六年(1917年),贺县属桂林道,信都县属苍梧道。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两县均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21日贺县、信都县相继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8月贺县、信都县合并,沿称贺县,县人民政府设在八步,属平乐专区,1958年改属梧州专区(1978年改称梧州地区)。
1997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梧州地区和贺县,设立贺州地区和县级贺州市,地区行署迁至贺州市。
2002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贺州地区和县级贺州市,设立地级贺州市。
贺州市设立八步区,将原县级贺州市的行政区域和钟山县的西湾镇划归八步区管辖。
贺州市辖原贺州地区的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昭平县和新设立的八步区。
(二)发展过程
(1)经济总量显著增长
自改革开放以来,贺州市经济总量逐步增长,国内生产总值1978年为3.42亿元,2002年达到了110.26亿元,增长了30倍。
其中,第一产业从2.18亿元增加到41.82亿元,第二产业从0.78亿元增加到30.68亿元,第三产业从0.46亿元增加到37.76亿元。
自1992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后,开始施行市场化改革,贺州市的经济总量更为迅速的增长,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5.75%。
图1-1-1 贺州市经济发展状况
(2)经济均量不断提高
贺州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也持续增长,1978年为234元,2002年为5301元,增长了20倍,年均增长14.15%,高于同期全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89%的速度。
其中,1978-1991年增长速度为12.76%,与同期全国水平12.11%持平;1992-1997年为23.76%,高于同期全国水平21.53%;1997-2002年为5.24%,又与同期全国水平5.65%相近。
图1-1-2 贺州市人均GDP增长示意
(3)产业结构逐步调整
改革开放前,贺州市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高达70%。
1978-1986年,产业结构有较大的调整,由63.74%下降到51.96%,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迅速发展,另外第三产业也有较大发展。
1987-1992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变化不大,第一产业在50%左右,第三产业在30%左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缓慢增长。
1992年以后,贺州市的第一产业比重从1993年的50.43%下降到2002年的38.84%;第三产业的比重由23.57%上升到34.82%。
但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变化不大,徘徊在24%左右。
图1-1-3 贺州市产业结构变动示意
三、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1)人口和城镇化水平
2002年贺州市全市域总人口为208.5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28.35万
人,占总人口的13.6%。
按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全市普查登记总人口为196.55万人,全市户籍总人口205.68万人。
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3.46%;少数民族人口中以瑶族和壮族为主,占总人口的16.54%。
按五普资料,2000年城镇人口46.4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3.75%。
(2)经济总量
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0.26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82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30.68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37.76亿元,增长13.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01元,增长7.5%。
全部财政收入9.93亿元,负增长6.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4亿元,增长10.6%。
(3)产业结构
2002年贺州市产业结构为39:26:35。
从1980年到2002年,贺州市的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第二产业得到了稳步发展,但是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格局还是没有改变。
产业结构比例从原来的一、二、三逐渐转化为一、三、二,正在向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4)发展阶段判断
判断产业发展状态,可以利用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工业的高加工度化、产业的成熟度、人均GDP水平、产业结构相似度等一系列具体指标,作为判断贺州市产业发展阶段的指标体系。
由于贺州市总体工业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工业发展结构还是主要以原料加工为主体,这从一定程度反映了该地区的工业发展符合比较优势理论;同时也说明本地区的工业发展还处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工业高加工度化水平还比较低。
贺州市处于工业化发展的早期阶段,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占有较大比例,但仍然是以初级产品加工为特征;产业成熟度较低,产业偏离度较高,在工业中的劳动力就业比重还较低,符合贺州市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二)存在问题
(1)总体实力较弱,农民收入较低
2002年,贺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区中排名倒数第三,人均财政收入倒数第三,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排在后面。
总体来说,贺州处于落后省区的落后地区。
图1-1-4 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区的排序
(2)工业发展滞后,经济缺乏动力
2002年,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只占到26%,工业发展结构还是主要以原料加工型为主体,主要是一些初级产品的加工,说明本地区的工业发展还处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工业高加工度化水平还比较低。
经济增长速度难以得到大幅度增长,经济发展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图1-1-5 贺州产业结构与全区、全国的比较(2001年)
(3)人员素质较底,软环境需改善
据2000年人口普查,全市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数,大专及以上1348人,高中和中专6801人,初中29074人,小学49868人。
这不仅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区的平均水平。
另外,未能充分发挥地级市的体制优势。
由于贺州市撤地设市的时间不长,虽然各项管理机构已经基本搬迁到位,但是,实质意义上的管理体制因素,政府行政效率等各方面还有待改进和进一步的完善;要以建市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力量,争创优势,推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领导和组织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图1-1-6 每十万人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数比较(五普数据)
(4)城镇建设落后,局部环境恶化
城镇建设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撤县设市以后,贺州市的城镇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基础薄弱,缺乏资金投入,城镇建设理念较为落后,管理不到位等因素,造成城镇建设较为混乱,城镇面貌难以适应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需要。
区内基础设施落后,普通公路等级低,道路网络尚不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尚属空白等等。
另外,虽然全市整体绿化环境等还保持较高水平,但由于境内一些矿区的开采、矿石加工,以及一些工业企业的污染,部分环境恶化,这与保持后发地区资源优势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图1-1-7 城镇化率与全国全区的比较(五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