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曾国藩的理学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曾国藩的理学观
摘要:曾国藩是晚清理学家的领军人物。
他不仅是理学的一大信仰者,而且是理学修养极深的一代大儒。
他就是按照中国“内圣外王”圣贤之道要求自己,即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大步骤修养自己。
①(《曾国藩成功全集》,李贺编著,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9;第4页)他的学术以理学为核心,广泛吸收百家杂学,并使咸同时期一度出现了理学复兴的局面,对晚清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曾国藩理学③④⑤⑥⑦
自20世纪90年代初唐明浩三卷本小说《曾国藩》出版后,大陆顿时引发了“曾国藩热”。
曾国藩家书、家训、为官治学之道的作品充斥着各种书店,而各大图书馆的书架上,也相继摆满了不同人撰写的《曾国藩传》或《曾国藩评传》。
时贤著者多注重研究曾国藩与太平天国起义以及洋务运动,笔者拟就曾国藩的理学思想作一简要论述。
一、理学观之特点
曾国藩以理学为学术的四大门类之一,虽然这一观点源自于姚鼐,但却是由他继承和完善了姚鼐的思想。
首先,曾国藩的理学继承了儒家道统,加强了理学的权威性。
他在《劝学篇示直隶士子》一文中提出其理学的系统理论,谈论的内容说:“为学之术有四,曰义理,曰考据,曰辞章,曰经济。
义理者,在孔门为德行之科,今世目为宋学者也。
考据者,在孔门为文学之科,今世目为汉学者也。
辞章者,在孔门为言语之科,从古艺文及今世制
艺诗赋皆是也。
经济者,在孔门为政事之科,前代典礼、政书及当世掌故皆是也。
”(《曾国藩全集》第14册第442页)
曾国藩以义理、考据、辞章、经济分别与孔门德行、文学、言语、政事各科相对应,这个学术纲领是对孔学的全面继承,从而更加合理且名正言顺的体现他学术纲领的权威性和理论性。
但是他的这一学术纲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认识和琢磨的过程。
最初是由孔学兵、政、礼、乐四科的趋向开始的。
孔子的《论语》中倡导德行尤甚,于是他就通过日记记录而引发深思,从孔子的德行科中探寻了理学之源,而后能自道其所得。
通过对理学理论的深化,他继续思考理学对于社会的功效,推广到人生修养方面,因此继承了儒学的道统。
其次,他的理学观在内容上融合了宋学和汉学,增强了多样性。
汉学、宋学各筑壁垒,严重削弱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统一基础。
(《曾国藩理学思想探析》,张昭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5页,2004年第3期)曾国藩通过自身思考,认识到了这种现象对于封建统治的危害性:“君子之言也,平则致和,激则召争;辞气之轻重,积久则移易世风,党仇讼争而不知所止”(P256曾国藩:曾国藩全集第14册《诗文》.长沙:岳麓书社,1994.),因此主张化敌为友,化解汉学与宋学的矛盾。
他一方面指出汉学末流存有“变更古训”、“破碎害道”的毛病,另一方面对左宗棠、姚莹、孙鼎臣等人用私意分别门户,“追溯今日之乱源”,归诸汉学家头上的做法不以为然,强调汉学有失亦有得(P256)。
他还反复指出:宋学在孔门为德行之科,汉学在孔门为文学之科,“言道则宋师为大”,“言艺则汉师为勤”,各有短长
(P250)。
以调和汉学、宋学停止争论为基础,曾国藩力图实现二者的会通,当然,这种会通是以他所推崇的宋学为主的会通。
因此,他认为汉学与宋学争论的只是途径的不同而已,而非触及根本。
他的调和及融汇,克服了理学的单一性,使理学更加丰富,是其理学的思想酝酿、完善的过程。
二、理学观之运用
曾国藩的理学观运用于修身、齐家、治国等各个方面,他是理学的重要倡导者。
笔者在这里主要介绍的是他的理学观在治军方面的实践。
首先,建军要在选好将领。
在《曾国藩年谱》(咸丰三年十月二十四日条)中指出“公之选将领,以四科为格:一曰才堪治民,二曰不畏死,三曰不急名利,四曰耐苦劳”。
因此其将理学思想深入到此方面,依据理学来作为选将的依据。
其次,治军要以爱民为责任与义务。
曾国藩曾为湘军指定了种种规定,扎营有营规,刑拘有军规。
曾国藩杀起义军民如麻,有“曾剃头”之称;因为他认为起义军残害人民,是该杀的。
但是这位理学家严禁官军掠民欺民,查出情节严重者格杀勿论。
为了安民,他与1858年在南昌作《爱民歌》,军士与人民亲如一家,要爱民亲民。
1860年,在安庆水次老营时,刊发《居官要语》也指出:要体恤老百姓,保举人才,倡性忠义,凡是骚扰人民的都活严肃处理。
这样才能秩序井然军民一家。
第三,关爱和体恤士兵。
曾国藩虽然治军严格,但是非常爱护士
兵。
他非常注重体恤那些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在许多文章中表达他对牺牲将士的怜恤之情。
如《林君殉难碑记》:“呜呼,自余倡率楚师转战荆、扬二州之域,其间相从死事者,不可胜道。
或贞白无他,誓不相背弃,而慷慨一瞑,志不得少伸,名不于当世,爱之而莫能收焉者,尤可悲也!”(《曾国藩全集》第14册《诗文》,第257页)最后,曾国藩是以理学治军的实践者,能以身作则。
曾国藩一生都是严于律己,身先士卒。
他十分注重自身修养,教育身边的人不贪利贪名。
治军之中严明赏罚,记湘勇屡溃,曾国藩屡屡要求自裁。
以天下人之心为心,己达达人,在自己周围形成团结的领导核心,使天下百姓归而往已。
三、理学观之影响
曾国藩再造理学对晚清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努力一方面使理学在咸同时期得以复兴,同时也为后来理学的终结播下了种子。
他以理学号召士人,以权变经营军务,最终成功地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起义,挽大清江山于危倾。
(武道房,第63页)
第一,直接推动了洋务思潮的发生。
曾国藩初涉洋务运动就是由于镇压太平军的需要,他在看到华蘅芳和徐寿父子试制成第一台蒸汽机后,于日记中就说中国不能被外国视为无知,也要制造机器。
他此话一出,随着中外矛盾的突现,李鸿章等很快就发展了一场洋务运动。
李鸿章和薛福成明确提出了中外联属,即中外一体是新时代的基本特点,深化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念。
这种以中国名教为根本,辅以诸国富之术,典型地反映了曾国藩的思想。
此思想成为洋务运动
的理论基础。
第二,间接推动了康、梁近代改良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
(《曾国藩评传》,梁绍辉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6,第23页)康有为、梁启超是同曾国藩一样的,反对国体革命;康、梁又比曾国藩有进步,超出器物的范围进入“政体”的领域。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念的实质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既以纲常名教束缚人们的思想,又以西方技术所取得一点成绩捍卫纲常名教,这一套用来对付落后的中国民众还可以,但用以对付迅速发展的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势力,则无能为力。
(第23页)因此,康有为、梁启超被推上了历史舞台。
康有为从小就博读群书,学习各方面先进的知识,通过学习曾国藩产生了远大理想,又通过曾氏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宋学才走上了改良之路。
后来革命形势的发展,在舆论宣传和辩论中,对洪秀全等人百般敌视,对曾国藩吹捧有加和奉为楷模。
最后,更为重要的是,曾氏为保大清,出于经世的需要,积极引进西学、西技,开展洋务运动,为彻底终结理学的核心价值观念埋下了伏笔。
因为随着西学的大规模涌入,先是学西人之长技,接着是学西方的社会制度,于是理学在短暂的复兴之后,又悄然落幕,最终退出了中国学术的舞台,走向了曾国藩愿望的反面。
小结:曾国藩以理学为核心,以致用为旨归,吸纳众流、不废众家之长,显示了颇为博大雄浑的学术气象。
曾国藩站在前人的肩上,洞察学术流变的利弊,使儒家内部分裂的学术最终统一在理学的周围。
(《曾国
藩对理学的反思、再造及其对晚清社会的影响》,武道房,《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4期,第62页)曾国藩振衰起弊,为乾嘉以来僵死的理学注入了一
些活力;他吸收融会传统思想的精义和充分的政治经验,把原则性同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寻找他的适应。
(《追寻已远—晚清民国人物素描》,吴方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第26页)曾国藩是晚清理学的中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