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B】关于我国海洋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
对我国海域污染的分析及建议
对我国海域污染的分析及建议摘要:近年来,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海域污染,使我国海域环境面临很大的压力。
关键词:海域污染;问题;建议一、我国海域污染现状近岸海域是海陆相互作用相当剧烈的区域,自然环境本身就比较敏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岸海域作为沿海城市的重要依托,该区域自然就称为人们开发利用的“宝地”。
近几年来,近岸海域产业聚集,人口密集,环境脆弱。
2010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但江河污染物入海量增加,溢油等突发事故灾害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严重。
近岸局部海域富营养化、海洋环境灾害频发和海岸带生境破坏是影响我国海洋环境状况的突出问题。
二、我国海域污染来源海洋污染的来源一是陆域排污,二是海上开发。
陆源污染的排放是我国海域污染最主要原因。
首先,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聚集,生活污水排放量成为近岸海域污染的重要来源。
其次,治污设施不够先进,大量生活废水排入海域,工业污染物质成为我国近岸海域的最大污染源。
另外,近岸海域均为我国的集约农业发达地区,在农业耕作时施用的化肥、农药产生的污染物,相当部分随地表径流进入海域。
海上开发也加剧了海域污染。
盲目的大规模养殖使得本来就已经富营养化的养殖海域营养过剩,养殖生物病害频繁发生。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陆上石油的供给紧缺,造成海上石油开发迅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溢油等事故发生的次数,石油类海洋污染物总量日益增加。
其他一些海上开发活动也会造成海域环境的污染。
三、对我国海域污染治理的建议1.做好海域环境管理机制研究建立新的污染治理机制、探索生态补偿机制。
“以奖促治”是国家根据对地方环境质量目标实现情况和污染治理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估考核结果,按照一定比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方式,将中央投资的污染治理资金奖励给当地政府,并由其主导继续用于污染治理,是一种经济奖励的新机制。
2.建立入海污染总量控制体系发达国家实践经验表明,环境质量的改善只有在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的共同管理下才能实现,总量控制方法能够解决污染源排放总量和环境目标之间的定量关系问题。
海洋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海洋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改进方案一、介绍海洋资源利用的重要性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和自然资源。
因此,对海洋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海洋资源利用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二、问题描述1. 海洋生物资源过度捕捞问题由于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发展需求增强,大量渔业活动导致对海洋生物资源过度捕捞。
这种现象不仅导致了某些鱼类种群数量锐减,而且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海洋污染剧增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废水、塑料垃圾和其他污染物被排放到海洋中,造成了可怕的海洋污染现象。
这对海洋生物和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
3. 涉及领土争端问题由于海洋资源的丰富,一些国家和地区之间出现了领土争端。
这些争端不仅损害到了海洋生态系统,而且也危害了国际间的合作与和平。
三、改进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推行可持续渔业管理为了解决过度捕捞问题,需要建立可持续渔业管理制度。
这包括限制渔船数量、设定最小网目尺寸、实行休渔期等。
同时,培训渔民关于可持续渔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对保护海洋生态的认识和意识。
2. 加强海洋污染治理为减少海洋污染,政府应加大力度推动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并完善监管机制。
此外,在科研方面,需加强对新型环境友好型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并推动相关产业向可持续性方向转变。
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处理涉及领土争端问题上,各国应加强沟通与协商,倾听并尊重各国的利益和诉求。
通过双方共同努力,解决争端问题,并建立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合作机制。
四、结论海洋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利用对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海洋资源利用中存在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和领土争端等问题,严重威胁着海洋生态系统。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应推行可持续渔业管理、加强海洋污染治理和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浅谈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经济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在海洋这片蓝色国土上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局面,各种海事行业随之而来,然而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了环境保护这一重要理念。
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要更好的实现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光靠自我约束是不够的,还需要把海洋环境保护提升到法律的层面。
因此本文主要阐述关于我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以及进一步解决我国海洋环境问题的措施。
标签:海洋环境法律措施一、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建立和发展过程1.产生背景及现状随着人类社会进步,海洋资源的开采,海洋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海洋污染加重,为了使海洋环境免受污染,这些已是国际社会达成的共识,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仅仅靠个别国家的整治远远不够,这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合作,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法规,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立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数十年来,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立法以国际与区域协定为主,辅以国际惯例与一般法律原则,最终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整合下,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框架。
同时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都进行相关的环保实践:三个国家都有相对统一的海上环保执法机构,能够统一行使海上行动,都有各自的海洋环保法律体系,注重加强在海洋环境的各方面之间的合作。
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海洋环境方面污染十分严重,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域中,渤海和东海污染程度较重,在我国受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入海口污染程度相对严重,近几年的海洋沉淀物污染的潜在风险较低,但部分近岸海域沉淀物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尤其是一些河口、海湾的污染较重,我国海洋生态所能承受的范围已经达到极限,因此需要我国进行大力整治,以实现我国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2.发展过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海洋事业方面制定了一些法规,只是为了加强海事行政管理,却没有颁布一些关于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总的来说,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海洋环境的作用,为以后制订海洋环保法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海洋问题及解决方案
海洋问题及解决方案
《海洋危机与可持续发展》
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但是日益严重的污染、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已经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危机。
海洋的生态平衡受到了破坏,许多海洋生物面临灭绝的危险,这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首先,海洋污染是目前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大量的塑料垃圾和化学品被排放到海洋中,造成海洋生物中毒和死亡,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其次,过度捕捞也使得许多鱼类资源面临枯竭的危机,这对渔业和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同时,海洋温度的上升和酸化,也加剧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恶化,造成了许多生物的灭绝。
为了解决海洋危机问题,人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大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其次,应该严格控制捕捞量,采取合理的渔业管理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此外,应该大力倡导环保理念,减少塑料使用,加强环保教育,提高人们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
综合来看,解决海洋危机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和个人都要积极参与,才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严重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让海洋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和保护,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海洋环境保护面临哪些问题与对策
海洋环境保护面临哪些问题与对策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海洋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海洋污染是当前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陆源污染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大量的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其中包含的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盐等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例如,重金属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通过食物链传递,最终可能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石油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海上石油开采、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及沿海地区的石油工业排放,都导致了大量的石油进入海洋。
石油覆盖在海面上,不仅会影响海洋的透光性和氧气交换,还会对海洋生物造成直接的毒害。
此外,塑料垃圾的泛滥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海洋环境问题。
塑料难以降解,在海洋中会逐渐破碎成微小的颗粒,被海洋生物误食,进而影响它们的生长、繁殖甚至生存。
其次,过度捕捞是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又一重大威胁。
随着科技的进步,捕捞手段越来越先进,捕捞强度不断加大。
许多鱼类资源因过度捕捞而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这不仅破坏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也打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再者,海洋酸化是一个逐渐凸显的问题。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导致一部分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使海水的酸度升高。
这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发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对那些具有碳酸钙外壳的生物,如贝类和珊瑚。
面对这些严峻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加大对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从法律层面保障海洋环境的安全。
同时,建立健全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海洋污染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事件。
提高公众的海洋环保意识也是关键的一环。
通过教育宣传,让人们了解海洋环境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威胁,引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例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做好垃圾分类,避免污水直排海洋等。
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分析
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如何解决环境问题成为全球面临的难题。
在这个背景下,环境经济学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环境经济学旨在利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环境问题,通过环保政策的实施来平衡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环境经济学的概念入手,探讨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分析。
一、环境经济学概述环境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和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学科,主要致力于发展具有环保意识和环保目标的经济体系,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活动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支持,但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污染、破坏和资源浪费等。
环境经济学的目的就是通过优化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来平衡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经济学理论分析(一)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理论是环境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它指的是生产或消费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外部效应或内部化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生产或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正或负的影响,对于市场价格和产品量都产生影响。
比如,工厂的废气、废水等污染对周围居民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这些危害是生产者不承担的成本,导致了市场价格的偏低和产品制造量的过多。
内部化效应则是指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限制对方便宜赚现象的发生,就必须让外部性所产生的成本体现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之中,即让生产者和消费者承担这些成本。
比如,污染处理费用,环境保护费用等。
(二)公共品和普遍财产资源理论公共品和普遍财产资源指的是不排它性、不竞争性和非市场机制不会获得的资源,例如空气、河流等。
这些资源是由自然界提供的,并没有私有化的属性。
根据私有化属性的定义,公共品和普遍财产资源不能像私人或公司的财产那样自由交易或销售,这就会导致拥有者无法得到相应的价值。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政策、对策和建议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政策、对策和建议王建国一、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政策分析1.国际国内对海洋环境保护政策的需求海洋环境保护领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的重要领域之一。
“十五”乃至2015年前,我国将进入大规模、全方位的海洋开发利用和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时期,在跨世纪和21世纪初,我国的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将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海洋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战略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
社会发展模式的抉择框定了环境问题的对策走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压力在不断加大,而环境问题则出现了更为复杂的态势。
纵观历史,60年代,产生了国际生态学规划,关注自然生态问题;70年代的人与生物圈规划,关注的是生态系统的作用;80年代的地圈与生物圈计划,加深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并从地球表层问题对人类威胁关注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仅是近300年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活动所产生的,相对于地球地质年龄,其只是一个突发性的灾害,也是突发的环境问题。
1972年斯德哥尔摩环境大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环境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了对环境问题的新认识,环境问题不再仅仅是污染问题,而是逐渐演变成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和灾害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将波及人类的安全和生存。
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原则已发生转变,从GESAMP于90年代初的一份题为“海洋环境保护的全球战略”报告可以看出,全球海洋环境保护的4项基本原则如下:----可持续发展: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不能影响人类后代对海洋的利用;----以防为主:采取各种措施防止人类活动给人类健康、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娱乐及海洋其他利用带来的影响;----统筹兼顾:减缓污染危机所采取的措施不得将灾害直接或间接地转移到其他环境介质中;----国际合作:国家间的合作是保证实现海洋环境保护全球目标的基础,包括保护措施的协调、资料交换、监测协调以及技术与资金的互助。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研究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研究摘要:进入新时代,我国海洋环境治理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治理主体、手段措施等层面发生了新的转变,同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制度设计滞后于现实需求、不同层级下治理效果分配不均、治理主体责任的模糊及运用科技手段的积极性较低等难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加重了治理的难度。
在后续的治理过程中,可以严格制度设计以使得制度与实践“并行”、调整利益冲突矛盾、精确定位治理主体的责任以及加大数据化科技化的投入,以“与时俱进”的新手段应对新时代的海洋环境治理新要求,不断推进我国迈向海洋强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新时代;海洋环境治理;治理对策引言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应用,数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累积,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国家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新格局逐步形成,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需要面对海洋执法中存在的新老问题。
在我国海洋环境执法的过程中,大数据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依托云计算强大的数据存储、整合和归纳能力,快速、准确、多维地收集、整理和融合方方面面的数据,为环境管理人员的实际治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大数据的应用,还可以弥补以往数据统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改善环境执法的有效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基于大数据在环境执法中的重要作用,大数据的应用将是持续改进和进步的重要保障。
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环境执法的能力,收集的数据和信息也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极大提高环境执法工作的效率。
大数据作为一种基础战略资源,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分析大数据在环境执法中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同时对大数据在海洋生态环境执法中的困境和应用思路进行了详细探讨和分析。
1海洋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1.1海洋环境治理主体单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但是,由于我国现有的基础法律体系将海洋的所有权归国有,使得我国的海洋环境管理和保护主体结构较为单一,主要是由国家和有关部门来完成。
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引言:随着全球资源的枯竭和主要国家陆地经济发展趋于饱和,海洋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受到重视。
然而,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海洋法治的不完善等。
本文将分析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1.1问题分析:海洋资源开发是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过度开发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海洋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1.2建议:(1)加强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加大海洋环境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2)优化资源开发布局:避免高度集中开发,减少生态破坏。
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实行全面开发和综合利用。
(3)推进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对环境受损的地区进行资金补偿,激励企业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二、海洋安全问题2.1问题分析:海洋安全包括海盗活动、渔业资源纠纷、海洋领土争端、非法渔业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海洋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
2.2建议:(1)加强海上监管与执法:增加海上巡逻力量,提高监测能力和执法效率,打击非法活动。
(2)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解决海洋安全问题,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3)加强渔业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的渔业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渔船的登记和管理,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三、海洋法治不完善3.1问题分析:当前全球海洋法治体系存在不完善之处,包括海洋法规体系不健全、海洋领土争端处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3.2建议:(1)加强法规制定与修订:制定符合国情和国际惯例的海洋法规,保护我国海洋权益。
(2)积极参加国际海洋法治合作:加强与联合国海洋法委员会的交流合作,加入国际海洋法公约等多边海洋法治机制。
(3)构建海洋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完善海洋争端解决机制,建立充分、公正、透明的解决机构。
四、海洋高技术产业落后4.1问题分析: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整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原则
一、存在问题
● 一是海洋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 目前,海洋产业构成中一产比重偏大,二产、三产贡献不足,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 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海洋信息等新兴产业总量规模偏小、集聚度不够,海洋经济整体发展层次偏低,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 二是各部门创新供给动能不足
● 全市涉海创新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研发创新、检验检测、中试服务等产业技术创载体不完善,涉 海企业技术创新活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 三是海洋综合治理能力不足
● 海洋经济治理涉及到资源、产业、科技、生态、执法、金融等多个领域,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 但目前我市在海洋资源统筹协调、政策协同匹配、市县联动管理上仍存在不够顺畅、不够高效等问题, 亟需提升海洋综合治理管控能力。
二、应对原则
● 陆海统筹、协调发展
● 建设通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 发挥省会城市核心引领作用,强化山海协作,带动闽东北协同发展。
● 创新引领、产业强市
●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环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 研用协同的海洋创新发展体系,支撑海洋产业强势发展。
●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提升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保障海 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融合开放、共建共享
● 坚持高质量“引进来”与高水平“走出去”相结合,深度参与国际海洋产业分工,加快培育海洋经济发 展新优势,融入全球海洋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政策措施
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政策措施在当代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研究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致力于探讨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和政策措施。
一、环境经济学理论1. 环境外部性理论环境外部性是指一种市场失灵现象,当经济主体的行为导致了对他人的非市场的影响时,就会产生环境外部性。
环境经济学提出了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方法,例如通过内部化外部性,即将环境成本纳入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中,通过税收或者配额来实现。
2. 公共产品理论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其特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环境经济学通过分析公共产品的特点,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和政策措施。
例如,合理制定环境税收和补贴政策,可以引导企业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3.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
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即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二、环境经济学政策措施1. 碳排放交易体系碳排放交易体系是一种通过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
该体系将温室气体排放额度分配给企业或行业,如果企业排放量低于额度,可以将剩余的排放权出售给其他企业。
这样一来,降低排放成本的企业将获得经济激励,而高排放企业则需要购买更多的排放权,促使其减少排放。
2. 环境税收环境税收是指通过对环境污染行为征收税收来实现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
这种方法通过增加环境成本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例如,对于高污染企业可以征收较高的环境税,以激励其减少排放。
3. 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利用经济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方式。
通过向生态系统提供经济补偿,鼓励保护者采取行动,维持或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
例如,对于一些生态敏感地区的农民,可以给予他们生态补偿,鼓励他们采取生态友好的农业经营方式,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海洋污染的现状与对策
海洋污染的现状与对策海洋,作为地球上占据绝大部分面积的水域,承载着人类生活中无法估量的重要功能和责任。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海洋污染问题逐渐凸显,给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海洋污染的现状塑料垃圾成灾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导致大量塑料垃圾进入海洋。
这些塑料垃圾不仅破坏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食物来源,对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油污泄漏频发海洋石油开采和运输过程中,油污泄漏事件时有发生,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海洋动植物遭受污染后,生存环境恢复缓慢,甚至灭绝。
化学物质污染工业排放和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不断进入海洋,影响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有毒物质积累,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对海洋污染的对策强化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污染责任和惩罚措施,推动企业和个人做到“污染主者治污”。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海洋环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从个人行为入手减少海洋污染源。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建立健全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应对污染事件。
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清理海洋垃圾,净化海洋水质,恢复生态平衡。
提倡循环经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倡导资源回收再利用,减少对海洋的负面影响。
国际合作与共建命运共同体加强国际间环境保护合作,共同制定全球海洋环境保护计划,共建地球生态命运共同体。
在全球层面共同应对海洋污染挑战,共同维护地球的蓝色家园。
海洋污染是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
保护海洋环境,关乎人类未来,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为清洁的海洋努力奋斗!。
《2024年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篇一一、引言海洋,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食物链支持以及无数的生态服务。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详细分析当前海洋污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保护海洋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海洋污染现状1. 海洋垃圾污染:塑料、化学品、生活垃圾等大量废弃物被排入海洋,形成了庞大的垃圾带。
这些垃圾不仅对海洋生物构成直接威胁,还会释放有毒物质,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2. 油污污染:船舶泄漏、油轮事故等导致的油污污染,对海洋生物和海岸线造成了严重破坏。
油污会附着在生物体表,导致生物窒息死亡,同时还会破坏海洋底部的生态系统。
3. 过度捕捞: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破坏了海洋食物链,影响了生态平衡。
此外,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的捕捞活动也加剧了这一问题。
4. 化学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排放等含有大量化学物质的废水被排入海洋,导致海水富营养化,引发赤潮等生态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1. 加强国际合作与立法: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海洋污染问题。
通过制定严格的国际法规和标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全球性的海洋保护网络。
2. 减少塑料垃圾排放:推广可重复使用、环保的替代品,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
加强塑料垃圾的回收和处置,降低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风险。
3. 防治油污污染:加强船舶管理,提高油污应急处理能力。
推动船舶使用更环保的能源,减少油污排放。
4. 合理捕捞与监管:实施合理的捕捞政策,控制捕捞强度和规模。
加强执法力度,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的捕捞活动。
5. 化学污染治理:加强工业和农业废水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
6. 海洋生态修复:对受损的海域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建立海洋保护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7.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我国当前环境经济政策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方 的 非 市 场 影 响 。 实 现 帕 累 托 最 优 要 求 私 人 边 际 净 收 益 等
于社会边 际净 收益 , 但外 部性 的存 在使 二者存 在差 异 . 从 而不 能实现 资源配 置的效 率 。
畴, 忽 略了环境 服务性 功 能。 当经 济活 动水平 较低 时 , 污 染物
排放量 小 ,不存 在使用 者之 间的竞 争 ,环 境容 纳能力 相对 较
大 。经 济 活 动 的 规 模 扩 大 以后 , 污 染物 排放 量加大 , 环 境 容 量
近年来 , 可持 续发展 战 略 、 绿色G D P、 循环 经济 、 科 学发 展 观 等理念受 到 国家决策层 高度 重视 ,充 分体 现 了中 国政 府保
此外 . J u n g  ̄K r u t i l l a 等 人 拓 展 了 排 污 权 交 易 基 础 理 论 研
究 ,分析 了污染 治理 的技术 问题 ,并 通过 计算 总利 润得 出结 论: 排 污权拍 卖为厂 商 的技 术创新 提供最 高 的动力 。 在配 置环境 资源过 程 中 . 寻租行 为等 导致 的政府 失灵 , 加 之 步 伐避 免 的“ Ma r k e t f a i l u r e ” 。 使政 府 行 政 命令 和市 场 这 两
建设 “ 五位一体 ” 。令人尴 尬的是 , 中 国经 济增 长依然 在 “ 先 污
染, 后治 理” 的老路 上行走 。 城市空气 污染 严重 . 酸雨 事件频 发 . 主要 污染 物排放 量超 过环 境承 载能力 , 流经 全 国各 城市 的河段普 遍受 到污 染 , 持久
护 环 境 的 坚 定 决 心 。 党 的 十 八 大 鲜 明地 把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的经济学分析
灵的途径上, 政府被赋予了不同角色, 却很少有人对政府在解 决环境问题上的作用提出质疑 ( 即使是对纠正市场失灵的科斯 途径而言, 政府在产权界定, 制订交易规则等方面的作为对于 环境治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换句话说, 无论政府在干什么, 政府总是正确的。然而, 这一普遍的看法, 受到公共选择理论 的挑战。
最初的产权安排的。科斯所代表的新制度学派为解决外部性问 题所提出的政策思路是用市场的方法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政府没有必要对市场进行干预。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是产权理 论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运用。通过建立交易许可证制度, 政 府对某个地区定出排污或消耗自然资源的最大限量, 然后将排 污权以许可证的形式赋予企业或者个人, 同时允许他们相互之 间进行交易, 让市场来决定其价格。这种政策一个显著的优点 就是政策制定者可以决定可接受的污染水平。当污染会带来大 量潜在损害时, 这点尤为重要 ( Weitzman, 1974) 。
4. 混合型工具。由以上我们可以知道, 对于环境问题, 人 们提出了标准、排污税、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等多种政策工 具。然而任何环境政策工具都存在缺陷和使用特性的局限。为 了 摆 脱 政 策 工 具 “孤 掌 难 鸣 ” 的 困 境,需 要 政 策 工 具 组 合,以 完 善环境政策工具内在品质和外部条件, 因此混合型的政策工具 应运而生。事实上, 组合政策是一块多产的领域, 如押金— —— 退 还 制 度 , 税 收 — ——补 贴 制 度 以 及 退 还 排 污 费 制 度 等 。 以 税 收— ——补贴方案为例, 实质上它是标准﹑排污税以及补贴的组 合政策。在税收— ——补贴制度中, 排污者的排污权被限定在由 管 理 者 规 定 的 基 准 排 污 标 准 范 围 中 (Pezzey,1992;Farrow,1995)。 排污者对超出基准排污量的部分要支付费用。而当排污低于基 准排污量时, 政府则会对 “节约”的部分给予补贴。新企业没 有排污权, 而且必须为他们的排污支付费用。这种手段有吸引 人的特性。一方面, 它为排污者对环境的财产权范围和基准排 污量之间提供了一种清晰的联系; 另一方面, 它揭示了社会或 排污者应该支付多大的稀缺租。总体上, 它包括了作为特殊例 子的补贴和庇古税。如果基准排污量为零, 那么手段就是税 收; 如果基准排污量等同于当前 ( 没有受到控制) 排污量, 那 么这种手段总体上就成为一种补贴。值得注意的是, 政策组合 中的政策工具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可能会产生不利的效果。因 此, 对于混合型政策工具, 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 影响, 适时组合和排列有关工具, 以实现多重目标。
《2024年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篇一一、引言海洋,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食物和许多其他必要的资源。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海洋生态系统、人类健康以及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详细分析当前海洋污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海洋污染现状1. 海洋污染的种类海洋污染主要包括油污、化学污染、生物污染以及塑料垃圾污染等。
这些污染物通过河流、大气扩散、船舶泄漏、海底倾倒等途径进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2. 海洋污染的影响(1)生物影响:海洋污染导致生物种类减少、生物群落结构改变,甚至引发赤潮等生态灾害。
(2)人类健康:受污染的海洋中的海鲜产品可能含有有毒物质,长期食用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3)经济影响:海洋污染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影响了渔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给全球经济带来损失。
三、对策与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更加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跨国海洋污染问题,推动全球海洋环境保护。
2. 强化污染源控制(1)减少工业排放:对工业排放进行严格监管,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2)控制船舶排放:加强船舶污染排放监管,推动船舶使用更环保的动力系统。
(3)加强废物处理与处置:建立健全的废物处理与处置体系,防止废物进入海洋环境。
3. 推广清洁能源与环保技术(1)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碳排放。
(2)研发环保技术: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与参与度(1)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学校等渠道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鼓励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活动,如海滩清洁、环保志愿者等。
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问题概述
目前,海洋环境保护管理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
1. 法律法规不完善:现有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缺乏细化和实施细则,无法全面覆盖所有相关问题。
2. 执法力度不足: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严厉,执法部门的人力和物力也存在缺乏的情况。
3. 监管机制不健全:海洋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缺乏全面和有效性。
4. 信息不透明:公众对于海洋环境保护的了解缺乏,信息公开和透明度不高。
对策建议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更为细化和具体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处罚措施,并建立相应的实施细则。
2. 加强执法力度: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执法部门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建立健全的执法机制。
3. 健全监管机制:建立全面、高效、有力的海洋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加强对各类环保活动的监管和监测,确保法规的有效实施。
4. 提高信息公开度:加强对海洋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推动信息公开和透明化。
结论
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健全监管机制和提高信息公开度等对策来解决。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保护海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摘要海洋,占地球面积71%,随着陆地资源越来越贫瘠,不足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发展海洋经济,是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随着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海洋遭到污染,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海洋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找出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不受污染。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经济1 海洋环境污染的元凶海洋污染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陆地污染源流入海中、石油污染、人类无节制的捕捞活动等。
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
1.1 陆源污染陆源污染是指陆地上产生的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他危害。
人类长期以来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与生活方式使海洋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其中,陆源污染成为全球海洋环境持续恶化的罪魁祸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为蒙特利尔环境部长会议预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80%的海洋污染源于陆源污染。
《防止陆源物质污染海洋公约》中对陆源污染的界定:陆源污染是:1)通过水道;2)源于海岸,包括通过地下水或其他管道的引入;3)源于公约所适用区域内一缔约方管辖内所铺设的人造设施对海洋区域所造成的污染[1]。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水大量排入近海水域,成为陆源污染的主因;而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将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通过地表径流或者河流流入沿海水域;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也成为主要的污染物。
随着大量的陆源污染物流入海洋,致使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升高,直接导致海产品重金属超标。
1.2 石油污染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和海上运输量的逐年增长,我国近海石油污染日益严重,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32×108t石油中,约有320×104t进入海洋环境[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海洋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环境经济学B论文130844127-赵思敏-计算机13-4班一、前言:我国面临的海洋问题现状在过去几十年海洋事业的发展中,特别是对海洋生命与非生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着许多不合乎科学的因素,这对海洋本身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一些事件是受科学发展与进步水平的限制,使我们对自然界的演替规则缺乏足够的认识而造成的;另外一些则是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已掌握的自然发展规律于不顾,盲目运作而造成的。
问题是在反思我国海洋环境的现状与存在的严重问题的时候,想到我们在今后如何能少犯些错误,使人类在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又能使海洋这一块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得到有效的保护!海洋环境问题部分列举:①近岸的陆源环境污染我国入海河流中的营养盐浓度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逐渐增加,如黄河与长江中的营养物质浓度(硝酸盐),自60年代以来增加了数倍,这种情况在中、小河流就更为严重一些。
②近岸的养殖废水污染在养殖过程中投入大量的饵料,这些饵料中的相当一部分不能为养殖对象摄取而进入沉积物或悬浮于水中。
此外,在养殖中为增加动、植物的抵抗力或减少疾病需加添其他的诸如维生素与杀菌剂之类的化合物。
在目前的养殖条件下,含有上述物质的养殖废水经常不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对局部或区域的环境破坏性很大。
③近岸工程破坏环境/生态在为保护陆地资源与环境或维护以经济发展为主的活动中建设的各种工程设施,若设计不当则会对近海环境与资源系统带来严重的后果。
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北方许多大河流域都修建了水坝,使得像辽河、滦河、海河的下游发生季节性甚至周年的断流。
由于干旱与用水不当,黄河下游干枯的日子在近年来已达到了250~300天/年二、我国面临的海洋问题最新数据我国环境问题现在主要表现在陆源排污压力巨大,近岸海域污染严重,赤潮灾害多发,局部区域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等灾害严重,海洋溢油、危化品泄漏等突发性事件的环境风险加剧等。
记者20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2012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国家海洋局20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
“我国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仍然突出。
”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石青峰说,“主要表现在陆源排污压力巨大,近岸海域污染严重,赤潮灾害多发,局部区域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等灾害严重,海洋溢油、危化品泄漏等突发性事件的环境风险加剧等。
”公报表示,2012年我国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海水水质为劣四类的近岸海域面积约为6.8万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了2.4万平方公里,近岸约1.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呈重度富营养化状态。
同时,在实施监测的近岸河口、海湾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中,有81%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
72条主要江河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约1705万吨。
辽河口、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等主要河口区环境状况受到明显影响。
公报显示,目前我国管辖海域海水、海洋生物的放射性水平和海洋大气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未见异常,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尚未对我国管辖海域造成影响,但日本福岛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仍受到福岛核泄漏事故显著影响。
“国家海洋局正在组织沿海省份围绕海上核污染问题打造安全体系,加强防范风险能力建设。
”国家海洋局环保司司长李晓明说。
(来源:2013年03月21日06:28 人民日报)三、我国面临的海洋问题的经济学分析海洋问题分析中最有关系的两个课题,是经济外在性或公共商品的理论和对自然资源学的最理想的控制或管理。
现有的关于产权的赋予,最合理的税收以及人为市场的主张,对管理海洋采矿,污染和航行都同样有关。
对自然资源的最合理管理或控制的模式就是应用现代资本管理,这种模式试图通过引进关于技术和需求的动态因素和不肯定性来鉴定在肯定条件下的静态分析可能产生的缺点。
一个关键性问题是用于实际资源管理的传统静态模式究竟有什么缺点引例:青岛市胶州湾的实证研究关于海洋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是非常多的, 根据指标的全面性、综合性、科学性、易得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以及根据青岛的实际情况, 大多数的污染物集中排放在胶州湾, 所以我们选择青岛市废水排放总量、氨氮年排放量、COD 年排放量、近岸海域水环境特征值等作为胶州湾海洋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 选择青岛市人均生产总值、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海运客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等指标作为青岛市经济总体发展情况的综合评价指标。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海洋环境污染进行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 P r inci p al Com po nent A naly sis, 简称PCA ) 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 比如P 个指标) , 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
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 个指标作线性组合, 作为新的综合指标。
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1 ( 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 即第一个综合指标) 的方差来表达, 即Va r ( F1 ) 越大, 表示F1 包含的信息越多。
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1 应该是方差最大的, 故称F1 为第一主成分。
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 个指标的信息, 再考虑选取F2 , 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 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 F1 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在F2 中, 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Cov ( F1 , F2 ) , 则称F2 为第二主成分, 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 ,,, 第P 个主成分。
( 一) 对胶州湾海洋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运用sp ss 18. 0 软件, 对胶州湾海洋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主成分分析, 得到表1 结果。
表1 主成分分析结果指标主成分Ñ主成分Ò废水排放总量0.757 0. 370氨氮年排放量- 0. 964 0. 223COD 年排放量0. 779 0. 346近岸海域水环境特征值0. 360 - 0. 928方差贡献率( %) 55. 981 29. 197累积贡献率( %) 55. 981 85. 178从表1 中可以看出, 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5 . 178% , 超过了累计贡献率85% 的标准, 因此我们可以取前两个主成分进行分析。
然后我们计算前两个主成分得分矩阵Y i j , 把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定为1, 算出两个方差贡献率T 1 , T 2所对应的新贡献率Tc 1 , Tc 2 , 即为各指标的权重值。
根据多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模型F i =Ep j = 1 W j # Yi j ( i= 1 , 2, ,, 11 ; j = 1, 2) , 计算综合评价值。
其中W j 为第j 个主成分指标的权重, Y i j 表示第i 个年份,第j 个主成分的值( i = 1, 2, , ,11; j= 1, 2 ) , 此时W j = Tc j ( j= 1 , 2 ) 。
则根据多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模型, 可得胶州湾海洋环境污染综合评价值, 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胶州湾海洋环境综合评价值( 主成分综合得分)年份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结果- 1. 242 - 0. 166 0. 900 2. 056 2. 374 3. 66 7 2. 752( 二) 对青岛市的经济增长情况的综合评价对青岛市经济体发展情况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如表3表3 青岛市经济发展情况的主成分分析指标主成分Ñ主成分Ò人均生产总值( 万元) 0. 986 - 0. 163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 ) 0. 474 0. 881海运客运量0. 994 - 0. 069港口集装箱吞吐量0. 979 - 0. 192方差贡献率( %) 78. 592 21. 094累积贡献率( % ) 78. 592 99. 972(三)结论本文利用青岛市2002年至2008 年的年度时间序列变量, 运用主成分分析对青岛市经济增长和胶州湾环境污染关系的分析结论如下:( 1) 青岛市经济增长受到时滞的影响,因为海洋环境本身有一个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经济增长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数量在海洋环境容量内的时候, 海洋环境污染的状态没有表现出来, 只有当海洋环境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海洋环境的最大容纳量, 海洋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才会遭到破坏。
( 2) 在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出了海洋环境容量的时候, 经济增长的一个外部冲击对海洋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恢复到初始水平, 呈现出永久性效应。
所以, 我们在发展国民经济, 尤其是重点发展沿海经济的时候, 不能仅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否则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导致海洋荒漠化, 再治理则很难使海洋环境回到污染前的水平, 从而会制约经济发展。
所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加大对海洋环境的治理。
同时对产生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要及时处理, 使得污染物的数量总是处在海洋环境容纳量的范围内, 这样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就大大降低了。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最近的几年, 青岛市以举办奥帆赛为契机, 对胶州湾海洋环境的治理有明显的效果,应该在保证青岛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对海洋环境的治理, 环湾保护, 拥湾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来源:经济发展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冲击响应模式分析——基于青岛市胶州湾的实证研究)五、我国面临的海洋问题的一些对策为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的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中国区域性海洋环境问题提出以下管理对策建议。
1、确定国家重点保护海域中国管辖海域的水质绝大部分是良好的,但近岸海域,尤其是主要人海河口处、海湾、港区水域和沿海大中城市毗连的海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比较严重,并有继续恶化的趋势。
解决近岸海域的环境间题,除了地方人民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综合防治以外,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会同沿海地方人民政府确定国家重点保护海域,以便集中有限的资金和技术设备,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对区域经济影响较大、群众反映较强烈的环境问题,并以此作为示区,推动其他地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目前,中国管辖海域中的渤海及其附近海域、长江口一一杭州湾—舟山近海、珠江口及其附近海域,都是中国近岸海域中区域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海域。
为给沿海经济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应对这些区域的海洋环境实行重点保护。
2、建立区域性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合作机构区域性海洋环境,既是自然环境和资源诸要素构成的自然单元,又是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之间密切联系与协作的区域,建立区域性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合作机构,就像建立区域经济联合协作组织一样,既是客观发展需要,又是能够办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