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嘏的唐代诗词《江楼旧感》阅读

合集下载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原文、赏析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原文、赏析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出自唐代赵嘏的《江楼旧感 / 江楼感旧》
原文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嘏, 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据清人所辑本事,这首诗作于作者赵嘏进士落第东归返乡之后。

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濒临江边的一座楼上,眺望江上月夜的美景,进而想起去年与友人同赏的情形,兴发出物是人非之感,遂作此诗。

赏析
此诗是唐人赵嘏的作品,原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徐竹心先生认为: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江楼感旧(唐)赵嘏》阅读答案

《江楼感旧(唐)赵嘏》阅读答案

《江楼感旧(唐)赵嘏》阅读答案篇一: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34.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作于诗人在九江任职时。

1. 诗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这种写法在艺术上称之为什么?2 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

〞说说你对此评是怎样理解的。

35.. 乡思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人言诗人的乡思之情尽在一“望〞字中。

请谈谈你的理解。

36 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诗人为何“泪不干〞?联系全诗试作解说。

37.旅次朔方唐〃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土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一、二两句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它又是为三、四句抒情作品铺垫的。

1.从内容上推测,“朔方〞比并州距咸阳更近不还是更远?2.从“却望并州是故土〞看,诗人是怎样的一种心境?38.月夜唐〃杜甫夜今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

李诗“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与杜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试作简要评析它们在艺术手法和表达感情方面的共同点。

四、咏物感怀诗咏物诗,是指把大自然的某一事物作为诗的描写对象,但诗人的本意并非只歌咏事物,而是借被歌咏的对象,寄托自己的志向、人格和情趣,或由景物引发理性思考,揭示某种生活的哲理。

托物言志或寄情于物,便是这类诗的表现手法。

诗人的思想情感又往往与被歌咏的对象有关,因为许多事物在中国的古典艺术中往往被赋予特定的内涵,这一点在前文已述。

39. 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第一句写梅花用“白玉条〞作比,意在表现什么?2.末句中,诗人为什么会有“疑〞呢?简说其中的原因。

江楼有感(赵嘏)

江楼有感(赵嘏)

江楼有感(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⑵,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依稀似去年⑶。

⑴江楼:江边的小楼。

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⑵思渺然:思绪怅惘。

渺(miǎo)然:悠远的样子。

⑶依稀:仿佛;好像。

白话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

我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

此是唐人赵嘏的作品,原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徐竹心先生认为: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

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

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形象地表现出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

而对于诗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的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

第二句,故意将笔移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

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

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

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

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

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

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

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

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欢快的。

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

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

写到这里,诗意豁然开朗,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得到充分展示,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江楼旧感_诗词赏析_唐_赵嘏

江楼旧感_诗词赏析_唐_赵嘏

正如题目所言,这是一首怀“旧感”之诗,诗 的主旨在于“怀人”。全诗风格含蓄淡雅,意味深 远,将浓烈的感情蕴藉于不动声色的描述之中。
赏析
“独上江楼思渺然”,如同随口说出,但情
致绵渺,引人遐思。而这一句至少可以体味到以 下几层意思:首先是“独”字的运用,写诗人处 境之寂寞,身边无人陪伴因而在这样一个月凉如 水的夜晚独自出行;其次是“上江楼”,在古人 的传统中,“登高”和愁思似乎不可分割,诗人 此刻一定是有什么忧心之事;第三,“思渺然”, 诗人的心境显然并不安宁。此句写诗人独自登上 江边之楼的情形,“独上”写行动,“思渺然” 写心理。叙事之中挟以情韵,使其独倚高楼、寂 寞沉思的情态形象生动。
赏析
短小的绝句律诗,一般不宜写得太实,而应
“实则虚之”,这才会有余情余味。这首诗,诗 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 促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 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 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朋友,“同来”是 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 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只有充 分发挥想象,才能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 美。
赏析
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同来” 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 的情怀。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 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 那是非常欢快的。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 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 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 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写到这里, 诗意豁然开朗,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得到 充分展示,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江楼旧感

古诗词《江楼旧感 江楼感旧》原文译文及赏析

古诗词《江楼旧感 江楼感旧》原文译文及赏析

古诗词《江楼旧感江楼感旧》原文译文及赏析《江楼旧感/江楼感旧》唐代: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译文】我独自登上江楼不由得思绪万千,眼前月光皎皎如水流淌,江水澄莹如天。

曾经与我一同来此赏景观月的人现在在哪里呀?这儿的风景一如去年,没有变化。

【赏析】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抒写了对友人的忆念及独登江楼时的惆怅之情。

前二句写诗人夜登江楼,所见只有江天月色。

后二句由今思昔,写出风光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慨。

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诗人运笔自如,写旧事则虚实相间,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隽永的韵味。

“独上江楼思渺然”,语同随口说出,但情致绵渺,引人遐思。

而这一句至少可以体味到以下几层意思:首先是“独”字的运用,写诗人处境之寂寞,身边无人陪伴因而在这样一个月凉如水的夜晚独自出行;其次是“上江楼”,在古人的传统中,“登高”和愁思似乎不可分割,诗人此刻一定是有什么忧心之事;第三,“思茫然”,诗人的心境显然并不安宁。

此句写诗人独自登上江边之楼的情形,“独上”写行动,“思渺然”写心理。

叙事之中挟以情韵,使其独倚高楼、寂寞沉思的情态形象生动。

“月光如水水如天”,这一句故意将笔移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

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

“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

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

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

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

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

江楼旧感_江楼旧感的诗意及解析

江楼旧感_江楼旧感的诗意及解析

江楼旧感_江楼旧感的诗意及解析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江楼旧感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诗背景: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据清人所辑本事,这首诗作于作者赵嘏进士落第东归返乡之后。

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濒临江边的一座楼上,眺望江上月夜的美景,进而想起去年与友人同赏的情形,兴发出物是人非之感,遂作此诗。

原文:《江楼旧感》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注释:江楼:江边的小楼。

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思渺然:思绪怅惘。

渺(miǎo)然:悠远的样子。

依稀:仿佛;好像。

诗意:我独自登上江楼不由得思绪万千,眼前月光皎皎如水流淌,江水澄莹如天。

曾经与我一同来此赏景观月的人现在在哪里呀?这儿的风景一如去年,没有变化。

赏析: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抒写了对友人的忆念及独登江楼时的惆怅之情。

前二句写诗人夜登江楼,所见只有江天月色。

后二句由今思昔,写出风光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慨。

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诗人运笔自如,写旧事则虚实相间,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隽永的韵味。

“独上江楼思渺然”,语同随口说出,但情致绵渺,引人遐思。

而这一句至少可以体味到以下几层意思:首先是“独”字的运用,写诗人处境之寂寞,身边无人陪伴因而在这样一个月凉如水的夜晚独自出行;其次是“上江楼”,在古人的传统中,“登高”和愁思似乎不可分割,诗人此刻一定是有什么忧心之事;第三,“思茫然”,诗人的心境显然并不安宁。

此句写诗人独自登上江边之楼的情形,“独上”写行动,“思渺然”写心理。

叙事之中挟以情韵,使其独倚高楼、寂寞沉思的情态形象生动。

“月光如水水如天”,这一句故意将笔移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

赵嘏的诗词《江楼感旧》赏析

赵嘏的诗词《江楼感旧》赏析

赵嘏的诗词《江楼感旧》赏析《江楼感旧》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赏析】“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两句,写诗人在一个月华如水的清凉夜晚,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所见所感。

上句写作者的动作与神情,“独上江楼”,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则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凝神沉思的情态。

紧接着的第二句写夜景,进一步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

“月光如水水如天”,作者登上江楼,只见月光十分清朗,它像水一样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

江水是缓缓东流的,水中的月光也在不停地流动,熠熠生辉,更显明亮。

“月光如水”,采用通感手法,把视觉所见的月光以触觉写出,表现月光的轻柔可感之质,极其生动。

“水如天”则是作者由此产生的想象。

诗人的视角由月而转到水,看到水波微荡,月光浮动,恍惚间产生了天空在脚下涌动的幻觉,刻画出水流之平缓,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这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将月光与水以及苍穹融在一起,把江楼的夜景写得清丽脱俗。

诗人不禁沉醉在这迷人的夜色之中,但同时又清醒过来,他想起了去年一同望月的友人。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与友人共赏江天明月,那是何等的畅快;如今,风物依旧,却只剩作者孤身一人,他又怎能不“思渺然”呢?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唐人绝句,有刻意经营者,有天然成章者。

此诗水到渠成,二十八字,一气写出。

月明此夜,风景当年,后人之抚今追昔者不能外此。

在词家中,唯有‘月到旧时明处,与谁同倚阑干’句,与此诗意境相似。

”扩展阅读:赵嘏的简介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赵嘏《江楼感旧》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赵嘏《江楼感旧》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赵嘏《江楼感旧》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江楼感旧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⑵,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⑶。

注释:⑴江楼:江边的小楼。

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⑵思渺然:思绪怅惘。

渺(miǎo)然:悠远的样子。

⑶依稀:仿佛;好像。

(1)一三两句用“同来”与“独上”相照应,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2分)(2)二句“月光如水水如天”都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4分)【参考答案】:1、表达了诗人怀念和寂寞惆怅的情怀。

(2分)2、比喻、以动衬静、叠字回环。

(3分)描写了江楼下如水的月光照临波光荡漾的江面那种浩渺恬静的景色。

(1分)3、试用简洁忧美的语言描绘“月光如水水如天”的画面。

(3分)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参考答案】:3.(共3分)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光熠熠闪动,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

(想像合理即可)4.(共3分)作者在江边一处楼台旧地重游时怀念友人的孤独、怅惘之情。

(答到“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可给分)【问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2.唐朝诗人崔护有一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6分)【参考答案】:1.B、E(满分5分,答对一个得3分,只能选两个,多选得0分)2.体裁: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

(2分)内容:①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②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晚唐赵嘏《江楼感旧》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晚唐赵嘏《江楼感旧》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晚唐赵嘏《江楼感旧》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译文】去年一起来望月的人现在哪里?只有眼前的风景还依稀像去年一样。

【出典】晚唐赵嘏《江楼感旧》注:1、《江楼感旧》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2、注释:江楼:江边的小楼。

思渺(miǎo)然:思绪怅惘。

渺然,悠远的样子。

唐刘长卿《送秦侍御外甥张篆之福州谒鲍大夫》诗:“万里闽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烟。

”依稀:仿佛;好像。

《魏书·刘昶传》:“故令班镜九流,清一朝轨,使千载之后,我得髣像唐虞,卿等依俙元、凯。

”3、译文1:我独自登上江楼不由得思绪万千,眼前月光皎皎如水江水澄莹如天。

那曾与我一起赏月的人啊在哪里?这江这楼这月这水分明如同去年。

译文2:我独自一人登上江边的小楼,思绪万千。

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江面上,月影婆娑;江水汨汨流动,月光熠熠闪烁。

放眼望去,水天一色。

去年和我一起来此望月的同伴现在在哪里?人事蹉跎,只有风景依稀可辨。

译文3:独自登上江楼思绪纷乱,月光如水水色如天。

曾经到这里赏月的人现在何处?只有风景多多少少还和从前一样。

译文4:独自登上江楼凝神沉思,但见水一样的月光水一样的天。

曾经结伴观月的人今在哪里?风光景物依稀可辩如同去年。

译文5: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

我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

4、赵嘏(jiǎ),唐代诗人。

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会昌四年(844年)进士及第。

官渭南尉。

精于七律,笔法清圆熟练,时有警句。

有《渭南集》。

5、凄凉的夜晚,我独自登上了江边的小楼;夜深人静,高旷的楼台上,显得格外清静。

深远的思绪随着习习的凉风,悠悠的飘向远方。

放眼望去。

皎洁的月光倾泻在江面上,如同流水一般清亮;微波荡漾在水面又映照出天空的倒影,江水也仿佛成了浩瀚的天空。

唐代-赵嘏《江楼有感》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赵嘏《江楼有感》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赵嘏《江楼有感》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据清人所辑本事,这首诗作于作者赵嘏进士落第东归返乡之后。

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濒临江边的一座楼上,眺望江上月夜的美景,进而想起去年与友人同赏的情形,兴发出物是人非之感,遂作此诗。

原文:
江楼有感
唐代-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翻译: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我独自登上江楼不由得思绪万千,眼前月光皎皎如水江水澄莹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那曾与我一起赏月的人啊在哪里,这江这楼这月这水分明如同去年。

注释:
⑴江楼:江边的小楼。

⑵思渺(miǎo)然:思绪怅惘。

渺然,悠远的样子。

唐刘长卿《送秦侍御外甥张篆之福州谒鲍大夫》诗:“万里闽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烟。


⑶依稀:仿佛;好像。

《魏书·刘昶传》:“故令班镜九流,清一朝轨,使千载之后,我得髣像唐虞,卿等依俙元、凯。

”。

赵嘏《江楼感旧》,作者登高望远,望月怀人

赵嘏《江楼感旧》,作者登高望远,望月怀人

赵嘏《江楼感旧》,作者登高望远,望月怀人今天我们一起来看赵嘏的《江楼感旧》诗。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江楼感旧》本诗首句“思渺然”,和前面“归思方悠哉”,“乡心正无限”一样。

独上,直点孤独的心境。

“上江楼”,江楼一般都很高,也看得很远,古人登高意欲使心境开阔,扫除心中的阴霾,于是“上”这个动作本身,就说明了诗人情绪的阴郁和茫然。

当然,茫然的背后,可能是失落,痛苦以及为种种情绪所围裹的无奈。

紧接着,诗作写眼睛所见。

“月光如水水如天”,写月光就像清水一样的明亮、澄澈,而此夜宇宙澄清,水天一色,于是在地面,在空中,在银色月华的普照里,上下敞亮空灵,浑然一体。

这样一个夜晚,宇宙亮彻。

如此夜晚,如此良宵啊。

这第二句是写登上江楼后,满目所见。

当然,喜欢咀嚼诗歌滋味的人,可能有种感觉,就是这第二句写起来很突然。

有人可能说怎么会突然呢?这两句在结构上很融洽,首句写上楼,次句写所见,没有任何问题啊但是,在细心人看来,首句写人的心境阴郁、黯然,而次句忽然敞亮、澄澈,既是环境的描写,又是心境改变的写照。

而这,当然是诗歌的内容而非结构的内在性的对比。

当然,这又有衬托的意思。

以首句衬托次句,以显示次句——实际上,则是要凸显登高的所得:宇宙的浩瀚和明亮,驱逐了心灵的狭隘、黯淡和忧郁。

以上两句,诗意似乎做足,心情也获得了足够多的开阔。

然而,诗作第三句在结构上进行强有力的折回与逆转,使诗歌由明亮的色彩转向了阴郁。

我们接着看。

“同来望月人何处”,它的出现,使诗歌获得了数层逆转或转向。

这一句不是简单地与本诗的次句相关联,而是突然斗转星移,将开头两句由当前时态翻成了过去的某一个场景,而且景界也由实景变成了虚拟之景。

这是第一层转向。

再看,由于第三句出现,而使得本诗的前两句强烈的对比,获得了一个极为合理的解释。

这就是诗歌抒情主人公由首句的孤独、苦闷,到次句登上江楼之后,因偶遇冰清玉洁的“同来望月人”,而使两颗孤独、忧郁的心灵,在相遇、相感之中冰消雪融,而存在于两人的心中的阴霾,也都烟消云散。

江楼感旧的诗意及解析

江楼感旧的诗意及解析

江楼感旧的诗意及解析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江楼感旧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诗背景: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据清人所辑本事,这首诗作于作者赵嘏进士落第东归返乡之后。

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濒临江边的一座楼上,眺望江上月夜的美景,进而想起去年与友人同赏的情形,兴发出物是人非之感,遂作此诗。

原文:《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注释:江楼:江边的小楼。

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思渺然:思绪怅惘。

渺(miǎo)然:悠远的样子。

依稀:仿佛;好像。

诗意:我独自登上江楼不由得思绪万千,眼前月光皎皎如水流淌,江水澄莹如天。

曾经与我一同来此赏景观月的人现在在哪里呀?这儿的风景一如去年,没有变化。

赏析: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抒写了对友人的忆念及独登江楼时的惆怅之情。

前二句写诗人夜登江楼,所见只有江天月色。

后二句由今思昔,写出风光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慨。

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诗人运笔自如,写旧事则虚实相间,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隽永的韵味。

“独上江楼思渺然”,语同随口说出,但情致绵渺,引人遐思。

而这一句至少可以体味到以下几层意思:首先是“独”字的运用,写诗人处境之寂寞,身边无人陪伴因而在这样一个月凉如水的夜晚独自出行;其次是“上江楼”,在古人的传统中,“登高”和愁思似乎不可分割,诗人此刻一定是有什么忧心之事;第三,“思茫然”,诗人的心境显然并不安宁。

此句写诗人独自登上江边之楼的情形,“独上”写行动,“思渺然”写心理。

叙事之中挟以情韵,使其独倚高楼、寂寞沉思的情态形象生动。

“月光如水水如天”,这一句故意将笔移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

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

赵嘏《江楼感旧》阅读练习及答案

赵嘏《江楼感旧》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两小题。

(6分)
江楼感旧
赵嘏(唐)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7.“月光如水水如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写出了当时夜景怎样的特点?(2分)
8.三、四两句空灵深远,引发读者无穷的联想,为历代传诵,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

(4分)
7. (2分)月光清澈如水(1分),天空清朗幽美(1分)。

(意思符合即可)
8. (4分)“同来”与“独上”照应,或今昔进行对比,或巧妙暗示两种不同的情怀:去年诗人结伴同游,共赏江水明月,那是怎样的欢快!而今旧地重游,风景依旧,但昔日伙伴已不知漂泊何方,(写到照应或对比或描述两种不同情怀都得2分)诗人只有孤身“独上”江楼。

表达了诗人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怀念朋友,怅惘孤独的心情。

或表现了诗人物是人非的怅惘。

(2分)。

古诗江楼感旧翻译赏析

古诗江楼感旧翻译赏析

古诗江楼感旧翻译赏析《江楼感旧》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赵嘏。

其古诗全文如下: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前言】《江楼感旧》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

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写旧事则虚实相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隽永的韵味。

【注释】①江楼:江边的小楼②感旧:感念旧友旧事③思渺然:思绪怅惘④渺然:悠远的样子⑤依稀:仿佛;好像【翻译】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

我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赏析】此诗是唐人赵嘏的作品,原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徐竹心先生认为: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

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

“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形象地表现出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

而对于诗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的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

第二句,故意将笔移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

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

“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

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

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

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

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

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

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欢快的。

楼感旧阅读_楼感旧翻译赏析_作者赵嘏

楼感旧阅读_楼感旧翻译赏析_作者赵嘏

*楼感旧阅读*_*楼感旧翻译赏析_作者赵嘏
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赵嘏。

其诗词全文如下:
独上*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译文]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旧时同来这里赏月的人现在在哪里?只有此处的风景隐隐约约还像是从前。

[鉴赏]
短小的绝句律诗,一般不宜写得太实,而应“实则虚之”,这才会有余情余味。

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

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朋友,“同来”是指点*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

读者完全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在诗人提供的广阔天空里自由飞翔,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

中国忧郁诗歌

中国忧郁诗歌

中国忧郁诗歌1.《江楼旧感》——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赏析: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

我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

2.《代悲白头翁(节选)》——唐·刘希夷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赏析: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

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3.《清平乐·红笺小字》——宋·晏殊红笺小字。

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

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赏析:精美的红格信笺写满密密小字,说的都是我平生对你的爱慕之情。

鸿雁飞翔云端且鱼儿游戏水里,这番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

在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

桃花般的人面不知到何处去了,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4.《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唐·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赏析:梁园之中夕阳已西下,只有点点乱飞的乌鸦,放眼望去满目的萧条,零零落落三两户人家。

园中树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尽失去了繁华,一年一度春风又吹过,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

江楼感旧的诗意及解析

江楼感旧的诗意及解析

江楼感旧的诗意及解析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江楼感旧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诗背景: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据清人所辑本事,这首诗作于作者赵嘏进士落第东归返乡之后。

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濒临江边的一座楼上,眺望江上月夜的美景,进而想起去年与友人同赏的情形,兴发出物是人非之感,遂作此诗。

原文:《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注释:江楼:江边的小楼。

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思渺然:思绪怅惘。

渺(miǎo)然:悠远的样子。

依稀:仿佛;好像。

诗意:我独自登上江楼不由得思绪万千,眼前月光皎皎如水流淌,江水澄莹如天。

曾经与我一同来此赏景观月的人现在在哪里呀?这儿的风景一如去年,没有变化。

赏析: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抒写了对友人的忆念及独登江楼时的惆怅之情。

前二句写诗人夜登江楼,所见只有江天月色。

后二句由今思昔,写出风光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慨。

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诗人运笔自如,写旧事则虚实相间,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隽永的韵味。

“独上江楼思渺然”,语同随口说出,但情致绵渺,引人遐思。

而这一句至少可以体味到以下几层意思:首先是“独”字的运用,写诗人处境之寂寞,身边无人陪伴因而在这样一个月凉如水的夜晚独自出行;其次是“上江楼”,在古人的传统中,“登高”和愁思似乎不可分割,诗人此刻一定是有什么忧心之事;第三,“思茫然”,诗人的心境显然并不安宁。

此句写诗人独自登上江边之楼的情形,“独上”写行动,“思渺然”写心理。

叙事之中挟以情韵,使其独倚高楼、寂寞沉思的情态形象生动。

“月光如水水如天”,这一句故意将笔移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

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嘏的唐代诗词《江楼旧感》阅读《江楼旧感》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译文
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

我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
留。

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

注释
⑴江楼:江边的小楼。

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⑵思渺然:思绪怅惘。

渺(miǎo)然:悠远的样子。

⑶依稀:仿佛;好像。

赏析一
短小的绝句律诗,一般不宜写得太实,而应“实则虚之”,这才会有余情余味。

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促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

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朋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

只有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

赏析二
此诗是唐人赵嘏的作品,原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徐竹心先生认为: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

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

“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形象地表现出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

而对于诗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的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

第二句,故意将笔移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

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

“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

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

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

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

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

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

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欢快的。

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

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
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

写到这里,诗意豁然开朗,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得到充分展示,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