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1
一.教学目标:
关注目标:关注地球上水的分布,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初步形成节约用水意识。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分清淡水和咸水,懂得水对人类及动植物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方法:
模块图分析、讨论、实验。
三.教学准备:
地球仪若干个、咸水(盐水)、淡水各1杯、盆栽绿叶草本植物4盆。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谈话:了解水分布情况
(一)导入:小朋友,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水,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吗?
(二)分组观察地球仪,哪些地方有水。
通过观察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分清淡水、咸水,明白淡水资源的珍贵,初步形成节约用水意识,爱护珍惜水资源。
活动二:了解水的作用
哪些地方有水?水有哪些用处?通过快速联想,懂得淡水对人类以及有生命体的重要意义。
(一)快速联想:
1.哪里有水?(河、湖、井)
2.水有哪些用处?(饮用、灌溉、养殖)
(二)讨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动需要用水?(洗碗、洗菜、洗米、洗衣、洗澡、煮饭、浇花菜)
(三)观看实验录像:
取4盆生长不错的温生草本植物,老师和小朋友分别用咸水、污水、淡水浇灌,然后分别放到阳光下,两天后,可见叶片日渐枯萎,从而使幼儿明白植物和人一样需要喝淡水。
活动三:能用的水只有这么点儿
分析模块图:
(一)地球上淡水数量是非常有限的(资料),尽管地球表面积的77%是水,并因此被称为“水球”,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却很少,地球上97%的水是海洋中的咸水,剩下3%的淡水中,有3/4存在冰川和极地冰帽中,因此,地球的总水量中
只有0、6%是液态淡水,而且这部分淡水中有78%是地下或土壤中。
人们需要的
淡水就取自这有限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有的区域中地下水的储量丰富,但必须钻透地层或岩石才能取之,难度大、费用高。
另外,有些地区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已被污染,淡水的供应量就更为有限了。
(二)讨论:
1.能用的水只有这点儿?
2.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1)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怎样节约用水?
3.为什么要节约用水?资料:节约用水是解决地球水资源私有制的一个有效措施,每人节约1滴水,就会少耗费很多能源,减少很多污水量。
地球上水很多,但人类可以利用的水却是其中极少一部分,我国水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占有量却相当少,加上开发治理和污染,水危机迫在眉捷。
因此,节约用水就成为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的一个必要措施,节约每一滴水都能改善环境,减轻地球负担,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节约用水吧!
(三)从我做起,节约用水
1.适度拧开水龙头,避免造成流量过大的浪费现象,随时随地关紧水龙头,不
要让清水流失。
2.一水可以多用,洗菜的水可以浇花、洗手,洗衣服的水可以留着擦地、冲厕所。
3.洗澡时采用省水的淋浴,即冲即用,擦肥皂、刷牙、洗碗、筷时,要关上水龙头。
4.发现水龙头有滴漏现象时,用水盆接住滴漏的水,然后请大人及时维修。
5.劝妈妈衣服少的时候尽量用手洗,这比用洗衣机省水、省电。
6.发目前人浪费水,应及时阻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新颖、有趣。
幼儿从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样”的旧教学模式中摆脱了出来,真正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人。
我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幼儿进行了两次主动探索尝试活动,认识了水会流动,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在活动中我没有进行一手包办,而是强调让幼儿直接操作材料,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动手能力,发展了直观思维能力。
同时在活动中师生感情融洽,幼儿专注投入,为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奠定了不错的基础,又由于我对每个幼儿的尝试活动都给予肯定、鼓励,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一个环节又加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在这一活动中,我得到很多启示:一.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
二.幼儿尝试精神的潜能是存在的,在设计活动时,应考虑到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这样孩子们就能得到充分发扬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2
一.授课题目:小动物怎样过冬?
二.授课学时:一学时
三.课型:中班科学课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过冬的方式,重点了解冬眠和换毛这两种过冬方式,并知道这两种过冬方式的代表性动物;
2.技能目标: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的原因,并自主探索、讨论,根据动物生活的习性,以及过冬的不同方式进行简单的分类。
通过操作和观察,并结合自身已有的经验,得出结论;
3.情感目标:激发和培养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让幼儿探索动物的生活从中感受到极大的兴趣。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升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5.体验游戏的快乐。
五.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①教学主要内容:本课首先由一个手指游戏作为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再由一个故事作为过渡,引出动物两种过冬的方式,重点了解动物冬眠的原因,再延伸内容,让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除了冬眠和换毛,还有迁徙和储存粮食等。
②教学重、难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启蒙性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本次活动的重点就是让幼儿了解过冬的不同方式,通过观察,激发他们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难点就是让幼儿根据动物生活的习性以及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进行简单的分类,通过操作让幼儿实际的参与了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2.学生分析:中班幼儿的想象水平提升,可以在课堂讨论中回想,答出很多延伸的问题及自主想象。
理解能力也加强,喜欢有游戏,有互动的课堂气氛,中班儿童有一定生活经验,可以理解成人的很多语言。
六.教学用具:
自制过冬、换毛过冬小动物的房子、ppt课件、多种小动物的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通过带领小朋友做手指游戏《悄悄话》,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悄悄话
小鸟小鸟住在大树上
田鼠田鼠住在大树下
喇叭花喇叭花爬呀爬
喇叭花喇叭花变成小电话
喳喳喳,吱吱吱......
小鸟和田鼠说着悄悄话......
手指游戏结束后,教师紧接着询问小朋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鸟田鼠在
说什么悄悄话吗?那你们想知道小鸟和田鼠在说什么悄悄话吗?"紧接着教师讲小
鸟和田鼠说的悄悄话故事,作为导入。
(二)、基本部分:
1.重点掌握冬眠和换毛的过冬方式:
①、下雪了,找动物宝宝出去玩儿,并且出示下雪天的PPT。
"哇,下雪啦!动物宝宝们,我们可以出去堆雪人啦!我们到小刺猬家叫小刺
猬出来玩吧!"
教师做敲门动作。
"咚咚咚,请问小刺猬在家吗?我们一起出去玩吧!"
出示小刺猬睡觉的PPT,"嘘,别吵,小刺猬在睡觉呢,他不吃不喝,一直睡
到春天才出来玩儿呢!"
"哎,算了,小刺猬在睡觉呢,我们还是去小青蛙的家找小青蛙玩儿吧!"
教师敲小青蛙的门:"咚咚咚,请问小青蛙在家吗?我们一起出去玩吧!"
出示小青蛙的PPT:"谁啊,别吵,我在睡觉呢,我要睡到春天才出来玩呢!"。
②、教师抛出问题,请幼儿发表自身的看法。
"哎呀,怎么回事啊?怎么都要睡觉啊?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③、"哦,原来他们是在冬眠啊!那他们为什么要冬眠呢?"请孩子说一说。
④、出示PPT,解释什么是冬眠。
老师:"那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冬眠?"并且出示PPT。
博士爷爷:"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博士爷爷,你们知道吗?小刺猬和青蛙
都是冷血动物,天气越冷,他们的体温也就不断地下降。
有的动物体温只有几度,甚至0度。
为了自身不被冻死,像青蛙、刺猬这样的冷血动物就钻进泥土里、洞里,不吃也不喝,整整睡上一个冬天。
这就叫冬眠,等到第二年春天才出来活动。
你们明白了吗?"
⑤、小青蛙有话让老师转告小朋友们,小青蛙说:"真冷啊!我不像小兔子一
样有温暖的皮毛,如果不冬眠,我就会冻死的!"
⑥、出示小兔子的PPT,小兔子:"大家好,我是一只可爱又美丽的小白兔,
冬天到了,为了使自身更加暖和,我要换上厚厚的毛,就像给自身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这样冬天就不冷了。
小朋友,你知道了吗?"
提问:兔子是怎么过冬的呢?(兔子身上短短的毛慢慢脱落长成了长长的、厚厚的毛)
⑦、提问:还有哪些动物要像兔子那样需要在冬天换毛呢?
⑧、做游戏。
教师出示多种换毛过冬的小动物与冬眠过冬的小动物的图片,并请小朋友们一一认识,接着请两位小朋友上台来把动物分别送到冬眠过冬和换毛过冬的小房子里面去。
2.小动物过冬方式的延伸:
请幼儿思考除了冬眠、换毛,动物还有什么过冬的方式?(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观看PPT:简单了解另外两种过冬的方式:迁徙、储存粮食。
(三)、结束部分
播放音乐课件《小动物怎样过冬》做为结束,并总结小动物们过冬的方式,并且提醒小朋友们,天气寒冷,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附:《小动物怎样过冬》的歌词:
冬季里刮呀刮北风
冰天雪地天呀天气冷
我们穿上厚棉衣
小动物怎样过冬
小动物怎样过冬
小羊毛儿长得长
小兔毛儿厚绒绒
燕子飞到南方去
小青蛙睡在泥土中
小青蛙睡在泥土中
八.课外学习引导,课后作业:请小朋友回家询问爸爸妈妈,了解在我们生活中的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九、授课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十、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重视儿童的主体性的发挥,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重视活动的趣味性,并且本次活动给予幼儿充分自由讨论时间,以鼓励幼儿大胆交流。
但本次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在游戏中,如果在教室内创设几个动物过冬的场景,请小朋友分别扮演一种小动物,然后带上相应的动物头饰,去找到自身过冬的地方,会使课堂的氛围更加的活跃,更能加强幼儿的参与性。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3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种子的外观,激发种植的.兴趣。
2.引导幼儿猜想种子的播种方法,并学会记录。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西瓜、西瓜籽、记录表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西瓜)
2)它是从哪里来的?(地里长出来的)
3)是怎样长出来的?(西瓜籽)
4)西瓜籽藏在西瓜的什么地方呢?(西瓜肚子里)
5)解剖西瓜让幼儿观察
2.观察
将一粒西瓜籽放到投影上让幼儿详细观察。
师:你观察到的西瓜籽是什么样的?幼儿描述
过渡:刚才我们和西瓜籽是用眼睛做朋友的,你们还想和他怎样交朋友?
3.分组接触西瓜籽,让幼儿在看、摸、闻的过程中进一步的了解西瓜籽。
1)集中,让幼儿说说你是怎样和西瓜籽较朋友的?(看、摸、闻)
2)让幼儿说说看、摸、闻到了什么?
小结并过渡:小朋友和西瓜籽交朋友时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西瓜籽闻起来香香的,摸上去很光滑,西瓜籽还有很多的秘密,小朋友猜猜西瓜是怎样往土里种的。
4.幼儿猜想种子的种植方法并记录。
结束:今天小朋友真棒发现西瓜这么多的秘密,过几天我们就要一起去种西瓜。
活动反思:
让他们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让他们知道泥土有很多的养分,是很多动植物生存的基础,活动中幼儿乐于发现、主动参加科学活动,学会利用各种感官观察、比较。
幼儿对本次活动充满了积极探索的乐趣。
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教学活动中也体现幼儿的经验。
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宜性、个性化。
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在研究和把握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发展需要和可能性的基础上,确定幼儿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方向和步伐。
同时,老师们关注本领域的核心价值,给孩子们一个最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4
一.活动题目:
小小染衣坊
二.活动目标:
通过制作染料使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废弃物经过加工处理是可以再利用的,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三.适用对象:
4―5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洋葱皮、咖啡渣、红茶渣、绿茶渣各若干,锅、网勺、橡胶手套、敞口盘、明矾水、白色小手绢(幼儿人手一块)、白色T恤衫(幼儿人手一件)。
五.活动内容及过程:
看一看:盘子里是什么东西?是从哪里来?
(1)是洋葱和茶叶渣。
(2)是咖啡渣、茶叶渣和洋葱皮。
(3)妈妈把这些东西都扔了。
做一做:制作染料。
自由选择实验物(咖啡渣、绿茶渣、红茶渣、洋葱皮),将其放人锅中煮沸。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现在锅里的水比刚才更深了。
(2)洋葱皮水煮成咖啡色。
(3)红茶渣煮的水颜色变成了黄绿色。
(4)水的颜色变黑了。
试一试:给手绢染色。
介绍染色材料:除自制的染料外,还需要稀释过的明矾水。
(1)我们把锅里的染料水,过滤出来以后,再染手绢。
(2)先把手绢放进染料里浸湿,绞干水分后,浸入明矾水中。
再从明矾水中捞
出手绢绞干水分,泡人染料水中,反复三次。
说一说:我的发现。
(1)我的手绢变红了。
(2)我的手绢颜色一次比一次深。
(3)我的手绢颜色变了一点点。
(4)我的手绢变成黄颜色了。
讨论分析。
在染手绢的过程中,哪种材料最容易着色?
1)洋葱皮煮的染料,最容易着色。
(2)茶叶渣煮的染料,能让手绢变黄。
3)咖啡渣煮的染料,几乎看不出来。
六.注意事项:
1.材料使用时需要煮沸,因此,适合小组进行,以保证活动安全进行。
2.教师在明矾水的配制时要注意,明矾重量约为织物重量的10%。
七.拓展性方案线索: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5
一.活动背景
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了解的、喜欢的东西,我就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意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是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
2.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懂得保护水。
3.推动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活动准备:
1.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一条金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一玻璃杯清水,每组一份菊花精、白糖、盐、沙、石子、红豆。
2.人手一只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条毛巾。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课题
1)出示一杯清水
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水。
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
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在游来游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有的说一看就知道;有的说透过水看到的。
师:看看米里有什么?
幼:有的说只有米;有的说什么也没有;有的说看不出。
教师从米里拿出塑料彩球。
小结: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看不见里面的。
(评:以探索秘密引出课题,萌发幼儿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以具体形象的猜一猜活动,让幼儿自身感受水是透明的。
)
2.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1)盛水
活动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篮、请你们选
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
幼A:小容器里的水跑到了盆里。
幼B:篮子放到盆里时篮子里有水,拎起篮子水没了。
幼C:塑料袋里的水流到盆里了,盛不住。
小结:水会流动。
(评:提供材料,幼儿在自身的尝试操作中感知水会流动,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结论,使幼儿有了成功的体验,为下一尝试活动奠定了基础。
)
2)溶解实验
师: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白糖、盐、菊花精……中取几样东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及实物在水中的转变。
建议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师:谁来告诉大家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幼A:糖、盐放到水中没有了,沙子沉到了杯底。
幼B:菊花精放到水中,搅一搅后没有了,水变成了淡黄色,小石子还在水中。
幼C:糖、盐、菊花精放到水中都没了,水变颜色了,沙子、红豆、石子都在水里。
师:小朋友观察得可真仔细。
小结:糖、盐菊花精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
师: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
幼:有的说果珍,有的说阿华田,有的说味精,有的说化肥,有的说感冒冲剂。
(评:提供多种材料,引让幼儿尝试操作,并引导幼儿自身观察、比较,讲述自身的发现。
;本文。
来源:屈,老,师。
教案网;既为幼儿间的互动提供了机会,又使幼儿的主动活动得到了充分体现,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也理解了溶解的含义。
让幼儿利用已有经验,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
3.引导幼儿保护水
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小金鱼的家,看小金鱼在清水中游得多欢呀。
可我们经常在电视看到一些河水发黑、发臭,鱼儿都死了,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因此我们怎样保护水呢?
幼A:不把脏东西丢进河里。
幼B:工厂里污水不能放到河里。
幼C:看到河里有垃圾把它捞上来。
幼D:让治污水的叔叔把水变干净。
师: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好了,现在我们把刚才水杯里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万不能乱倒呀。
(评:教师适当引导,使幼儿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激发幼儿保护水,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新颖、有趣。
幼儿从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样”的旧教学模式中摆脱了出来,真正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人。
我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幼儿进行了两次主动探索尝试活动,认识了水会流动,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在活动中我没有进行一手包办,而是强调让幼儿直接操作材料,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动手能力,发展了直观思维能力。
同时在活动中师生感情融洽,幼儿专注投入,为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奠定了不错的基础,又由于我对每个幼儿的尝试活动都给予肯定、鼓励,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一个环节又加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在这一活动中,我得到很多启示:一.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
捕捉教育契机,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
二.幼
儿尝试精神的潜能是存在的,在设计活动时,应考虑到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这样孩子们就能得到充分发扬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6
中班科学:马路上的车
设计意图:
幼儿天生对富有动感的对象有浓厚的兴趣,这些对象极易进入他们的视线。
快与慢,所表达的速度现象正是存在于动态过程中。
环境中的快与慢无处不在,马路上的车速度有快有慢,动物行走有快有慢,人的运动有快有慢,就连吃饭、洗手、穿脱衣服的速度也有快有慢......《纲要》指出,“教育活动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
车是幼儿了解并喜欢的物体,为了引发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快慢现象,感知事物的差异性,思考为什么有快有慢,于是,我们选择并设计了此项中班科学活动《马路上的车》。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多种方式体验速度的快慢,学习利用两两比较的方法区分快慢,初
步了解快慢的相对性。
2.学习记录车辆行驶的快慢现象。
3.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与氛围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马路上的车》(一)(二)。
2.学具:记录盘25个;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磁性卡片若干;小汽车方向
盘模型、摩托车、自行车车头模型各9个。
3.场景布置:操作区、马路
活动过程:
一. 比一比。
引出快、慢,幼儿初步感受速度有快有慢。
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和玩法:孩子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摸摸xx跑
回来”。
老师说摸摸大门跑回来,你们就跑去摸摸大门,看谁最先跑回老师这里。
2.幼儿游戏一次后,教师提问:谁最先跑回老师这里?为什么?幼儿说出跑的
速度有快有慢。
3.幼儿再进行游戏二次。
二. 看一看,说一说。
初步理解车辆行驶的速度有快有慢。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有趣的录像,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画面上有什么?
1、观看多媒体画面(一),提问:
1)你看到画面上有什么?
2)画面上的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在干什么?
3)它们谁跑得快,谁跑得慢,请小朋友先猜一猜,把你的想法和身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2.观看多媒体画面(二),提问:
1)小汽车比谁跑得快?小汽车还比谁跑得快?
2)摩托车比谁跑得快?
三.学一学,演一演。
学习利用两两比较的方法区分快慢,进一步感受、体验速度的快慢是相对的。
1、学一学。
师:我们来学一学这些车是怎样跑的?它们的速度是怎么样的?
教师小结:小汽车跑得快快的,用小碎步快快地前进;摩托车跑得慢一些,打开双脚跨上摩托车,用稍慢的速度前进;自行车跑得最慢,抬高双腿用力踩,慢慢地前进。
幼儿用动作模仿不同车的行驶方式,并控制速度。
2、演一演。
老师与五位幼儿自选一种车的模型,并自由选择一种与自身不同的车两两结成车队,进行车速表演。
其它幼儿当指令员发口令,游戏结束后师幼共同小结表演情况:小汽车和摩托车比,小汽车快,摩托车慢;摩托车和自行车比,摩托车快,自行车慢;小汽车和自行车比,小汽车快,自行车慢。
四.比一比,记一记。
引导幼儿把观察表演的结果记录下来。
1、介绍记录盘、操作材料、操作要求。
师:每个小朋友有一个小篓子和一个记录盘,小篓子里有很多的车,记录盘上有两条马路,每条马路前面有一个小动物,马跑的快作为快标记,乌龟跑的慢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