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班级管理:民主好,还是开放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体制来看,班主任工作应 该归属于高校德育工作。班主任是班级德育的 主体,他客观上要成为社会要求与教育对象之 间发生联系的中介人。就班主任与社会要求之 间的关系来说,他必须全面深刻地理解一定社 会的要求,必须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去培养大 学生,使他们形成社会所期望的良好的思想品 德;就班主任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来说,他必须 深入研究和了解大学生的身心和思想品德特点, 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和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来促 进他们的身心和思想品德的发展。只有这样, 班主任工作才能既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又符 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此后,b班班主任并不象a班主任那样严格要求 学生到教室集中上自习,而是教学生尽量能去 图书馆,阅览室查找资料,只要正常学习时间 不出去上街,不在宿舍打牌下棋,都是允许的。 在后来的一年里,b班同学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在“三笔字”训练、绘画、文艺演出、运动会 等活动中继续表现突出,特别是学生写作能力 得到大幅提高,在学校举行的“爱我校园”, “环境保护”等多次征文中都获了奖;加上平 时学生在学习,纪律等方面能自己严格要求自 己,在后来b班总是以压倒优势被评为先进班 集体。而a班同学除了严格按纪律办事外,并 无其它更突出的表现,学生个性发展受到限制。
事后,两个班的班主任和学生都对此事进行思 考,并召开了主题班会。a班主任认为,a班之 所以能当选,是由于平时要求严格的结果,表 示今后将更加严格要求学生,a班同学在遵守 纪律方面确实表现好,班主任要求,上课绝对 不能迟到早退。另外,在下午和晚上也独树一 帜,组织学生到教室上自习,不到或迟到也要 受批评。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后,班主任更是对 学生这样要求。b班考试作弊的那位同学主动 找到班主任老师,表现出内疚的心情,觉得自 己对不起大家,悔不该当初……。其实,当时 这位同学已在班上检讨过,学校也作了处理。 现在班主任并没有过多怪罪他,而是让全班同 学继续努力,争取明年当选先进班集体。
之后,b班同学受到鼓励,更是好上加好,形 成了良好的班风,同学们个性得到了发展,班 团干部也锻炼出了较强的能力,班主任基本不 用再多费心思,各项工作都能顺利开展。而a 班学生因班主任管得太严太死,很多人与班主 任产生了对立情绪;班主任养成了出问题不论 大小都找学生谈话,即使迟到5分钟,也要全 班点名批评并作检讨的习惯。愈是这样,学生愈 是不满。事情无论大小,都由班主任亲自过问 解决,班干部形同虚设.在后来的先进班集体评 选中始终未当选,全班同学和班主任都很消沉, 直至毕业。
二、分析
从班级管理角度出发,似乎是班主任管理方式的不同 导致了班主任工作的不同效果。一般说来,民主的, 开放的管理方式容易取得正效果,而专制的,保守的 管理方式常常导致负效果。以此来解释a、b两班班主 任工作的得失成败,也说得通,但问题绝不这么简单, 一则民主,开放与专制,保守是相对而言的,实际生 活中很难作非此即彼的判断,况且一个班主任到底采 取哪种方式是受他们认识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 所支配的;二则班主任工作的效果是班主任对大学生 生活,学习,行为,态度,价值观等诸方面进行培养, 管理,引导所导致的综合结果,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管 理活动的效果,当然也就不能只从管理的角度来进行 评价。事实上,这里涉及的是如何才能更全面的认识 评价班主任工作的问题。
这时,大学生就会主动要求参与到校内外一切 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去,一切外在的要求, 不论是谁提出的,都要经过他们自己去审视, 去判断,一经同意,他们就会自觉自愿去遵从、 去履行;反之,如果这种参与的机会被剥夺, 这种理性审视的权利被剥夺,这种平等交流、 民主协商的合作受阻,轻则产生逆反、压抑、 郁闷等心理情绪,重则导致对抗、故意捣乱等 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后果。
其二,大学新生从高中生活走向大学生 活,他们面临着大学所要求的生活上的 自理管理上的自治、学习上的自觉、思 想上的自我教育、目标上的自我选择等 一系列问题,总之,他们必须掌握大学 所要求的一系列行为方式,逐渐学会适 应大学生生活、学习等等方面的要求。
所以,ab两班班主任在前两年学生工作 中取得成功,是有大学生的心理基础的; 而a班班主任在后两年学生工作中趋于失 败,也是由于无视大学生心理特征变化 而导致的结果; b班班主任的成功正在 于看到了这种变化,有机地将外在的严 格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成 学生内在的严格要求,自觉地克服主观 随意性,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认知上,由单纯地掌握已有的知识及应用学 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逐步地转到更高的要 求上来,如有善于捕捉、组织各种信息和判断 各种信息价值的能力,有善于认识、反思自己 的各种需求能力与态度行为及在此基础自觉进 行自我调控的能力等等;在道德面貌上,要由 注重个人自我心性修养的私德逐渐转到良好的 公德上来,即对体现社会最基本的共同利益和 共同意志的“法律”“制度”“纪律”等有自 觉遵守的意识,对尊重他人要有尊重自己一样 的态度,对作为一个社会公民要有义务感及履 行职责的行为等等。在精神力量上,要由只注 重能力、思想、信仰转到智慧与能力、意志与 情感、理想与信仰等综合形成的力量,如自信、 有迎接挑战的冲动与勇气、有承受挫折和战胜 危机的顽强意志、有超越和完善自我、改变和 完善现实的人生追求等等。
基于这两个方面,班主任采用严格要求的方式, 将大学的生活制度、学习要求、思维习惯灌输 给大学新生,帮助他们实现由中学到大学的转 变,是必要的(大学新生带有倾向于权威的他 律阶段的特点),也是可行的(严格要求或灌 输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服从,而旨在使大学新 生掌握处理大学生活的方式)。随着大学生对 大学的生活方式的适应和掌握,也随着他们学 习能力、交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增 强,他们的心理特征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他 们就会要求相互尊重,要求合作,要求自主选 择,要求民主协商,要求平等交流,要求公正 地对待等等,这些表现为人的自律阶段的道德 发展的特征,也是与大学特有的文化氛围相契 合的。
班级管理: 民主好,还是开放好
一、案例
a和b两班是某文科系的新生班级。为了加强对 学生的管理,学校实行班主任制度,即每个班都 指派一名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班主任。两年后, 两个班都有明显进步,评选先进班集体时,全 系师生都将目光集中在这两个班,由于先进班 集体只有一个名额,所以不得不做出选择。经 过比较,大家发现这两个班在各方面的工作都 做得很好,不相上下,不同的是:a 班体育好 些,在校运动会上,为系得名次做出了贡献, b班文艺好些,在校艺术节上也为系里争了光。 经过大家充分发表意见,最后因b班一名学生 在期末考试时作弊被发现而把先进班集体荣誉 授予了a班。
对ab两班班主任工作的分析
ab两班班主任在前两年所实施的严格要求的 教育管理方式,恰恰契合了在“应试教育”环 境下“熏陶”出的大学新生的封闭依赖的心理 特征,然而也正是在这种消极、被动的顺应中 使大学生们逐渐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学习、实 践的要求,具备了一定的认识社会、认识自我 及相对独立的生活、学习、实践的能力;再加 上大学精神所激发的开放、自主的需要和意识, 积极主动地探求、思考成为主流。
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有哪些 规律性特点
把握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特 征,既要了解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一般 规律性特点,又要了解处于一定具体历 史条件下的群体发展的状况。这是班主 任工作的起点,失去了这一点,班主任 工作就丧失了针对性和可行性。
关于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有学者从历史 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对儿童道德范畴的发生发 展情况进行过具体的研究。具体说来,儿童的道 德发展是由前道德阶段(0-3)岁向他律阶段 (3-7)岁再向自律阶段(7-12)岁发展的。在 前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发展特点表现为:不能 把自己从“别人”中分化出来;随个人需求而 活动;后期对对象间的关系有所认识;出现分化 现象,开始依恋护理人。在他律阶段,儿童的道 德发展特点为服从双亲;单方面尊重;无合作; 缺乏道德上的自主性或自我决定;倾向于权威, 屈从于惩罚。在自律阶段,儿童的道德发展特 点表现为自律性增强;双向尊重;能与双亲与 别人合作;同辈间平等有所发展;公正感逐渐 发展成熟。
如此看来,对a、b两个班的班主任工作 效果的认识评价应该从这样两个维度来 把握,一个是班主任对大学生的管理、 培养、引导是不是符合社会的要求,一 个是班主任对大学生的管理、培养、引 导是否满足学生的身心和思想品德发展 的需要。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和思想 品德发展到底提出了哪些要求
我们只有真正弄清楚现时代社会相比于以前, 大学生在认知、道德面貌、精神力量上到底有 些什么新的质的规定性,才能在我们的工作中 自觉地加以引导。现时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从 时间维度上看,那就是强调变革过去和现在不 合理的东西,注重发展;从空间维度上看,那 就是强调世界社会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注重选 择.由于社会发展的这种变化,大学生在认知、 道德、精神力量上也必须具备一些新的质的规 定性。
这样,我们也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三 阶段的发展特点可以看成是人的道德发 展的一般规律性特点,大学生的道德发 展也遵循着这个规律。
大学生从年龄来看,应该归属于自律阶段。但 是,我们必须依上所述来作具体分析。 其一,大学新生刚从高中阶段的学生生活走出 来,必然带有浓厚的高中生道德发展特点。在 高中阶段,受“重智育轻德育”和“重知识轻 素质养成”的实际教育活动的影响,学生缺少 与他人合作的机会和精神,也不需要自我决定、 自我选择;受“听话的学生是好学生”的教育 评价导向的影响,学生必然倾向于权威,屈从 于惩罚,即想教师要求想的问题,说教师要求 说的话,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凡此种种,决定 了高中生带有浓厚的他律道德阶段的色彩。
有几点值得明确的是: 1.由于儿童道德发展过程是以人类道德的演进 作为重要参照体系的,因而以上三个阶段的划 分适用于所有正常儿童的道德发展过程; 2.根据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跨文化研究的成果, 儿童的道德发展虽然从正常的发展过程来讲, 有明确的时间段划分,如0-3岁为前道德阶段, 3-7岁为他律阶段,7-12岁为自律阶段, 但由于道德发展受内部道德认知结构的制约, 受一定历史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因而并不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出现下一个阶段,比如说, 7-12岁的儿童可能仍处于前道德阶段,18 -25岁的青年可能仍处于他律阶段,也可能一 个人一辈子也达不到自律阶段。
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看,b班班主任鼓励学生 去图书馆、阅览室查找资料,不正是看到了大 学生认知发展的新要求吗?锻炼班干部的能力, 创造丰富多样的条件,让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 集体活动,营造健全的班集体,也是培养学生的 规则意识、尊重态度和文明行为的好举措。创 造宽松、自由、积极上进的班级氛围,发展学 生的特长、个性,也必将有助于学生精神力量 的养成。而a班班主任无视社会对大学生认知、 道德面貌、精神力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固守 陈旧的思维、行为方式,凭经验办事,以至于 作为一个学生工作者所具有的最重要的好品质--责任感无法充分地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甚 至在某种程度上还起着阻碍、消极的作用,这 不令人扼腕叹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