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藻类植物》教案教学设计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藻类植物》教案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水绵及其它藻类植物,了解水绵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了解常见藻类植物;了解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
【过程与方法】
2.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水绵和其它藻类植物的方法,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比较它们与绿色开花植物的不同,继续培养分析、比较、归纳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通过了解藻类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继续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绵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材选择了水绵作为藻类植物的代表植物,所以了解它的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是我们了解藻类的知识基础。
而了解藻类植物的特征,就能理解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低等位置,为今后学习生物进化知识奠定基础,故这两部分知识是重点内容。
难点:观察水绵并不难,但对它细胞结构的认识却不容易。
这是因为在现有学校条件下,对水绵细胞结构中的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螺旋带状叶绿体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往往不易辨别,误认为细胞核、叶绿体都存在液泡中,而细胞质更不易看清楚,加上以前从未见过如此之大的带形叶绿体,难免形成错误的认识,不易掌握其立体结构,故对细胞结构的理解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影片资料:
①地球的森林生态系统;
②具有代表性的海洋中的藻类植物;
③乡村古井旁的苔藓类和蕨类;
④千奇百怪的种子植物世界。
(学生观看影片资料,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
(2)播放影片后提出问题:“你认识图片中有哪些植物?比较它们的形态和生活环境,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展示本课题目和教学目标(学生看书并思考,初步建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知识)
分组活动实验探究
(1)简单介绍植物分类和分类的依据、根据植物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将它们分为四个主要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2)分组活动准备:①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②给每小组分发一份植物标本;③利用展示平台和多媒体简单介绍植物标本的种名。
(学生组建探究小组,落实人员分工各小组长领取植物标本和辅助材料。
)④组织学生设计表格,每个小组各设计两个表格。
要求:①第一个表格包括种名(藻类、苔藓和蕨类)和代表植物等项目;②第二个表格包括种名(藻类、苔藓和蕨类)、生活环境、形态结构、与人类关系和意义等项目。
(3)分组开展探究:
1)组织学生探究;用多媒体展示并描述要求;①将植物标本归为三类,藻类、苔藓和蕨类,并填写表格;②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三类;③植物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并结合书本知识完成表格;③1,2组完成藻类一栏;3,4组完成苔藓一栏;5,6组完成蕨类一栏。
2)教师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重点指导归类和观察等探究的方法。
8.3 表达交流知识建构:①组织学生交流探究结果。
教师点评并重点突破孢子与种子的差异,多媒体展示表格内容(见板书一)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质疑提问(教师辅助解答)
拓展创新,规律探究:
①介绍三类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藻类→苔藓→蕨类,分别引导学生比较三类植物生活环境关系,发现什么规律?
②比较形态结构关系,发现什么规律?
(提示:由水中到陆地,某些器官或组织由无到有等方面考虑)
归纳总结,情感渗透:
教师和学生一起系统总结三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和进化规律;
②组织学生举例说明三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和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③教师点评补充。
检测反馈引导发展。
(1)课本P82 :1 、2 、3 、4、5题。
了解各组学生作业情况,在个别辅导的基础上,作集体评讲,指导规律方法技巧。
(学生课后选题自主活动,写课外创新活动方案和调查报告,提交教师参加学校创新大赛成果评选。
)
(2)提供学生课外探究参考课题:
课后设计一个“调查或研究社区藻类或苔藓或蕨类植物的活动方案”,在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或研究报告,并提交过程材料。
(巩固运用知识,学生个性发展,达到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更重将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