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逐字稿
光,自然界中的一种重要元素,对鼠妇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光不仅提供着视觉上的刺激,更是影响着鼠妇的行为和生理。
从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我们可以窥见自然界中微小生物与环境之间微妙而紧密的关系。
光对于鼠妇的生活活动具有引导和节律调节的作用。
在自然界中,光的变化往往代表着白天和黑夜的交替,而这种交替对于鼠妇的生活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白天的光线能够使鼠妇警觉起来,开始觅食和活动;而黑夜的降临则意味着鼠妇的休息时间,光线的减弱会使得鼠妇逐渐进入休眠状态。
光的变化对于鼠妇的生活节律和行为模式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
光还对鼠妇的生理功能产生着影响。
研究发现,光线的强弱和周期性能够影响着鼠妇的繁殖能力和生殖行为。
适宜的光线条件能够促进鼠妇的生育能力,有利于后代的繁衍和生长;而不利的光线条件则可能使得鼠妇的生理功能受到抑制,导致生育能力下降。
光对于鼠妇的生理功能具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光的种类和强度。
不同波长和强度的光线对于鼠妇的行为和生理功能具有着不同的影响。
强烈的阳光会使得鼠妇感到疲惫和不适,而柔和的阳光则能够促进鼠妇的活动和生理功能。
光的种类和强度也是影响着鼠妇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行为、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等方面。
通过深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然界中微小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这也提醒着我们在人类社会中对于光和环境的合理利用,以促进微小生物的健康和生存。
在总结回顾本文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对于鼠妇的生活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行为、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等方面。
深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自然界中微小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同时也能够启示我们对于光和环境的合理利用。
个人观点上,我认为光对于鼠妇生活的影响是微妙而重要的,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在实际文章撰写中,需要细致地逐字撰写,以便确保文章准确传达指定的主题内容。
实验探究01 探究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鼠妇)生活的影响(解析版)
实验探究01 探究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鼠妇)生活的影响【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实验变量:光.【作出假设】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定和实施计划】实验步骤①在纸盒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
②选用10只鼠妇。
5只放在纸板下中央,另外5只放于玻璃板下中央。
静置10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组数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明亮23313212阴暗87797898【得出结论】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表达与交流】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并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若结论不一致,则讨论分析其原因。
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05真题感悟【典例01】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若干只鼠妇,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下列关于本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装置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 .实验鼠妇应该放在纸盒的中央C .该实验应多次测量,并取结果的平均值,以便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D .纸盒底部两侧的土质应一致【答案】A【详解】A .该实验装置有光和水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A 错误。
B .10只鼠妇应放在实验装置的中间,让鼠妇随机活动,从而可以看出光照是否影响妇鼠的分布,B 正确。
C .该实验应多次测量,并取结果的平均值,以便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C正确。
D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所以纸盒底部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D 正确。
故选A 。
【典例02】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1)对照实验中,探究哪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就是变量..。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生物】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验证过程:1.实验设计: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选择2.实验材料:涂成黑色的培养皿,鼠妇(10只),盖板3.实验装置:用盖板盖住培养皿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接受灯光照射,使培养皿的一半处于黑暗中,另一半处于明亮处.·得出结论:支持假设,鼠妇不喜光,趋于黑暗·分析:本次实验结果支持假设,但并不明显,原因有以下三点:1.不能保证完全给鼠妇创造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2.不能保证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妇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3.不能避免鼠妇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若注意了以上几点,实验结果会更理想.鼠妇又称“潮虫”,在南方也叫“西瓜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
它们身体大多长卵形,背腹扁平,常能卷曲成团;是草食的陆栖类群,口器咀嚼式;为甲壳动物中惟一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分布到海拔4 700米的高地。
鼠妇种类较多,第一触角短小、后七对胸肢变成步足,特别是腹肢的呼吸等都是对陆地生活适应的结果。
但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物的场所,不像昆虫和蜘蛛那样高度适应陆上生活。
鼠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动物,此实验是全书的第一个探究活动。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了解鼠妇选择生存环境的行为,从而理解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学会认真观察和记录并尝试完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学会正确表达探究结果并与其他同学充分交流。
本实验从准备到实施周期比较长,特别是在收集和用鼠妇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涉及对鼠妇的保管和饲养,下面将自己在实施探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对鼠妇的保护和饲养做一介绍。
1.收集。
在本实验进行前一周左右,教师告诉学生做好收集鼠妇的准备。
探究实验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实验: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一、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二、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三、制订计划
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
2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十次
四、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
五: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六:表达和交流。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标题: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引言:
光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生物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通过研究光的光周期效应、光质对鼠妇行为和健康的影响以及光污染的危害,以期深入了解光对鼠妇的重要性和影响。
光的光周期效应:
光周期是指生物长期在光照和黑暗间循环的时间模式。
对鼠妇来说,光周期对于控制其繁殖周期和季节行为非常重要。
适宜的光周期可以促进鼠妇正常的发情和繁殖行为,而不恰当的光周期则可能导致其繁殖受阻。
光质对鼠妇行为和健康的影响:
光质是指光线中不同波长的比例和强度。
研究发现,鼠妇对不同光质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健康状态。
例如,蓝光可以提高鼠妇的警觉性和活跃度,而红光则有助于鼠妇的休息和睡眠。
此外,合适的光质条件还会对鼠妇的免疫力和激素水平产生影响。
光污染对鼠妇的危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对野生动物的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光污染会干扰鼠妇的生物钟和光感受器官,导致其正常的光周期节律被破坏。
长期暴露在过强的光照下,鼠妇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免疫力下降和生殖问题等健康问题。
结论:
光在鼠妇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光周期效应决定了鼠妇的繁殖周期和季节行为,合适的光周期对其生活至关重要。
光质对鼠妇的行为和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不同波长的光对其表现出不同的效应。
光污染对鼠妇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光污染对野生动物的危害。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光对鼠妇的影响机制,以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
鼠妇生活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鼠妇,学名Blatta orientalis,是一种常见的陆生节肢动物,隶属于直翅目,蟑螂科。
它们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尤其在我国,鼠妇作为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此外,鼠妇还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动物,可用于研究生物行为、生理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
为了解鼠妇的生活习性及其对环境因素的需求,我们开展了本次实验。
二、实验目的1. 探究鼠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活习性。
2. 分析鼠妇对不同湿度环境的需求。
3. 了解鼠妇的繁殖习性。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鼠妇若干。
2. 实验器材:培养皿、湿度计、温度计、光源、湿度调节装置、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光照实验:将鼠妇分为两组,分别置于阴暗和明亮的环境中,观察其生活习性,记录活动频率、摄食情况等。
2. 湿度实验:将鼠妇分为两组,分别置于高湿度和低湿度环境中,观察其生活习性,记录活动频率、摄食情况等。
3. 繁殖实验:将鼠妇放入培养皿中,观察其繁殖情况,记录产卵次数、孵化时间等。
五、实验步骤1. 光照实验:- 将鼠妇分为两组,每组10只。
- 将一组鼠妇置于阴暗环境中,另一组置于明亮环境中。
- 每日观察并记录鼠妇的活动频率、摄食情况等。
- 连续观察7天,分析结果。
2. 湿度实验:- 将鼠妇分为两组,每组10只。
- 将一组鼠妇置于高湿度环境中(湿度80%以上),另一组置于低湿度环境中(湿度40%以下)。
- 每日观察并记录鼠妇的活动频率、摄食情况等。
- 连续观察7天,分析结果。
3. 繁殖实验:- 将鼠妇放入培养皿中,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 观察并记录鼠妇的产卵次数、孵化时间等。
- 连续观察30天,分析结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照实验:- 在阴暗环境中,鼠妇活动频率较高,摄食情况良好。
- 在明亮环境中,鼠妇活动频率较低,摄食情况较差。
- 结论: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环境中,光会影响其生活习性。
2. 湿度实验:- 在高湿度环境中,鼠妇活动频率较高,摄食情况良好。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报告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设计人:刘凤杰审稿人:颜静班级:组别:实验时间:背景资料鼠妇又称“潮虫”,在南方也叫“西瓜虫”、“团子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
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成体长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常能卷曲成团,是草食的陆栖类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
第一触角短小,后7对胸肢变成步足。
但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
不像昆虫和蜘蛛那样高度适应于陆地上生活,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在田间,主要为害黄瓜、西红柿、油菜等常见的种类有潮虫科、鼠妇科、球鼠妇科等代表动物。
.注意事项1. 收集:在本实验进行前一周左右,就要做好收集鼠妇的准备。
若温度在25 ℃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块、瓦砾下面,花盆里,花坛内均可以找到;若温度低于25 ℃,选择温暖的花窖、家庭的下水道旁边、居住在平房条件的厨房地砖下面或菜窖内进行收集。
收集后,要注意在容器内装一些湿土且保持通风。
2.容器: 在收集鼠妇的过程中,精心地保护、饲养,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关键。
用塑料瓶(把矿泉水瓶颈部较细的部分去掉或用废弃的罐头瓶也可)内铺放一些经过筛选后的松软的土壤,适当喷洒或每天滴入1~2次清水(手摸土壤有湿润感即可,若水滴入过多,土壤形成泥块或泥浆,个别小鼠妇或活动慢的鼠妇易死亡)。
每隔2~3天换一次土。
每个容器内宜放入25~30只鼠妇,若密度过大,鼠妇容易死亡。
在瓶口用纱布遮盖,保证充足的空气,同时用橡皮圈套住纱布,防止鼠妇逃脱。
实验目的:1.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2.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实验材料:鼠妇(每组10只)、湿土、铁盘(或塑料盒、纸盒)、纸板、玻璃板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采集鼠妇时所观察到得鼠妇得生活环境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定计划根据所做的假设,设计一个简易的对照试验来验证所做的假设。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阴暗
环境
组数 明亮
1 2 3 4 5 6 阴暗
实 验 结 果
7
8 9 10
平均
得出结论
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表达交流
计算全班同学8次数据的平 均值,为什么要计算平均值?
实验完毕后,请将鼠妇放回 适于它生活的环境。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城关九年制学校
李瑞花
沙 漠 绿 洲
青蛙冬眠
旗 形 树
在盛吹定向强风的地方(如高山和海岸边),有些树 木向风面的芽体由于受风的袭击而损坏,或者过度蒸发 而造成死亡,因此向风面不长枝条;而背风面的芽体则 因受风的影响较小而存活较多。
鼠妇又称“潮虫”,在南 方也叫“西瓜虫”。它 的身体为长椭圆形,略 呈扁平,成体长9—15毫 米,身体分节。灰褐色 或黑色。
6.实验操作中该注意哪些事项?
(1)放湿土(均匀) (3)不能随便拿起玻璃板 (5)注意安全 (2)放鼠妇(同时) (4)鼠妇轻拿轻放
7.组长做好分工(操作员、计时员、 记录员)
实施计划
1.在木盒中均匀的铺一层细湿沙(用硬纸板抹平) 2.将鼠妇放入木盒中,两侧的中央同时各放5只鼠妇 3.盖上玻璃板 4.静置2分钟(min)后,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阴 暗处鼠妇的数目,统计8次 5.列表记录数据
在花盆、石块底下等阴暗地方看到鼠妇,而 在明亮的地方不会看到。
当搬开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它 很快就爬走了。为什么呢?
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作出假设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依据:总是在花盆、石块下等阴暗的地方看到 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当把花盆、 石块搬走后,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终稿
1、这个实验我们要探究的是什么问题?
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2、实验探究时需要哪些材料用具?(思考如何使用) 10只鼠妇、盒子、玻璃板(一半遮光)、湿土
3、实验时,应该在小盒中给鼠妇提供哪两种不同的环境?
明亮和阴暗
讨
除了光照不同以外,其他条件是否保持一样?是
论
这种实验方法叫什么实验?对照实验
提 4、往小盒中放鼠妇时,应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2、做出假设
土壤的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设计并完成实验
4、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
5、得出结论
6、进行推理及加以讨论
1、这个实验我们要探究的是什么问题?
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2、实验探究时需要哪些材料用具?(思考如何使用) 10只鼠妇、盒子、干燥的泥土,潮湿的泥土。
3、实验时,应该在小盒中给鼠妇提供哪两种不同的环境?
答: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 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用10只鼠妇做实验 可以减少误差,鼠妇越多越好,但会增加实验 难度。
为什么取全班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答: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 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假设全班有10个组, 则相当于做了9次重复实验,计算这10次实 验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可以减小误差。
• 鼠妇喜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 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茅草屋)、庭院内。鼠妇
适宜生活的环境温度是20---25℃之间。
2.实验法研究一般步骤
(1)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
(2)做出假设;
(3)设计并完成实验; (4)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 (5)得出结论; (6)进行推理及加以讨论;
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假设一致吗?你 们的结论是什么?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
[初一生物]_实验报告: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初一生物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九年级班记录人:实验小组成员:实验名称: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通过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体会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掌握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一、提出问题:鼠妇通常生活在花盆下、石块下等阴暗环境中,光对它们的分布有影响吗?二、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三、制定计划:1、原理:鼠妇随机分布在湿度、温度等条件都相同的环境中,一边有光照一边处在黑暗中,光照侧和黑暗机时即为对照,通过对照、看光是如何影响鼠妇分布的。
2、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鼠妇,湿士、花铲、自制纸盒、黑纸等。
3、实验步骤:A、在自制硬纸盒(长30厘米、宽15厘米、高5厘米)内放上一层湿土,以中线为界,一侧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
B、将10只鼠妇放入以上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或将10只鼠妇全放于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钟。
C、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注意!实验方案中只设一个变量因素(如:是否有光照),每个变量因素应设对照组。
四、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记于下五: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六:表达和交流:把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其他组的同学交流,看是否结论一致。
思考与讨论:1、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对鼠妇有影响?你如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光)引起的?[答:除光以外,湿度、温度、土壤环境等都影响着鼠妇分布。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除设置阴暗和明亮对照以外,两组的其他条件均相同。
]2、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答:用10只做可减少误差,而用一只做时由于偶然因素增加,误差增大。
]3、为什么要计算各组的平均值?[答: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初一生物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九年级班记录人:实验小组成员:实验名称: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通过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体会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掌握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影响鼠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鼠妇的生活习性及影响因素。
2. 探究光、湿度、温度等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鼠妇是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节肢动物,对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
光、湿度、温度等因素对鼠妇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本实验旨在探究这些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保护鼠妇生活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鼠妇、湿润土壤、干燥土壤、透明玻璃板、不透明纸板、温度计、湿度计、实验容器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电子天平、温度计、湿度计、秒表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鼠妇分为光、湿度、温度三个实验组,每组10只鼠妇。
2. 光实验:在实验容器中分别放置湿润土壤、干燥土壤,一侧用透明玻璃板覆盖,另一侧用不透明纸板覆盖,形成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3. 湿度实验:在实验容器中分别放置湿润土壤和干燥土壤,观察鼠妇对土壤湿度的适应情况。
4. 温度实验:在实验容器中放置湿润土壤,分别调节温度为20℃、30℃、40℃,观察鼠妇在不同温度下的活动情况。
5. 数据记录与分析:观察记录鼠妇在不同环境下的活动情况,分析光、湿度、温度等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实验结果:在明亮环境中,鼠妇数量较少;在黑暗环境中,鼠妇数量较多。
说明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更倾向于生活在阴暗环境中。
2. 湿度实验结果:在湿润土壤中,鼠妇数量较多;在干燥土壤中,鼠妇数量较少。
说明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更适应湿润环境。
3. 温度实验结果:在20℃和30℃环境下,鼠妇活动较为活跃;在40℃环境下,鼠妇活动明显减少。
说明温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更适应温和的温度环境。
六、实验结论1. 光、湿度、温度等因素对鼠妇生活有显著影响。
2. 鼠妇更倾向于生活在阴暗、湿润、温和的环境中。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光、湿度、温度等因素对鼠妇生活有重要影响。
在保护鼠妇生活环境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为鼠妇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第四节 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光。温度,土壤湿度等。
2、除了光照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一样。 3、用多只鼠妇做实验是为了排除偶然因 素的影响 。
4、这样可以减小实验的偶然性。
两个重要概念
1、变量:在探究实验中,所要研究对生物 是否有影响的某种因素(光)就是变量。 2、对照实验:在研究某一种条件(光)对研 究对象(鼠妇)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 这种条件பைடு நூலகம்光)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 同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探究 (14页)
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一、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二、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三、制定计划:确定实验探究方案 四、实施计划:实验探究,获得实验数据
五、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结论
六、表达与交流
1、这个实验我们要探究的是什么问题?
2、实验探究时需要哪些材料用具?
3、实验时应该给鼠妇提供哪两种不同的环境? 除了光照外,其他条件是否应该一样? (怎样才能保持一样?)
4、往木盒放置鼠妇时应放在什么位置? (一定要这样做吗?为什么?)
5、最后明确实验应如何操作?实验过 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这个实验我们要探究的是什么问题?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实验探究时需要哪些材料用具?
10只鼠妇、盒子、玻璃板(一半遮光)、湿土 3、实验时应该给鼠妇提供哪两种不同的环境? 明亮和阴暗
4、除了光照外,其他条件是否应该一样? (怎样才能保持一样?) 应该保持一样
5、往木盒放置鼠妇时应放在什么位置? (一定要这样做吗?为什么?) 6、最后明确实验应如何操作?实验过 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放湿土(均匀) (2)放鼠妇(同时) (3)盖玻璃板 (4)观察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研究报告
光对鼠妇生活地影响探究报告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实验目地:.体验探究地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实验材料:鼠妇(每组只)、湿土、铁盘(或塑料盒、纸盒)、纸板、玻璃板.探究过程:.提出问题:?(根据采集鼠妇时所观察到得鼠妇得生活环境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根据所做地假设,设计一个简易地对照试验来验证所做地假设.注意在设计探究中,尽量使要验证地条件是可变地,其他条件则是不变地(控制变量).这个实验地变量是.实验装置地设计:在纸盒内铺上一层湿沙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盒内就形成了和两种环境.p1Ean。
方法步骤:、全班分成个小组进行实验.、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地中央放同样数目地鼠妇,静置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地鼠妇数目,统计次.实施计划:按照设计地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如发现不完善地地方及时该进.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记录.附表:(三)实验结果个小组第次不同环境下地鼠妇数目(四)计算全班各组地平均值:经计算,全班各组地平均值是:明亮处只,黑暗处只.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通过一段时间地观察发现,在黑暗处地鼠妇数量,而在光亮处得鼠妇数量.根据实验现象,你们得出地结论是:.这与你们地假设一至吗? .表达与交流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小组地探究过程和结果.计算出全班各组第次数据地平均值.通过计算平均值,在黑暗处地鼠妇有只,明亮处地鼠妇有只.与你们小组地结论一致吗?如果不一致原因可能有哪些?讨论与思考.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对鼠妇地生活有影响?如何保证影响实验结果地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地变量引起地?.为什么要用只鼠妇做实验?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行吗?.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地平均值?注:做完实验后,别忘了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地自然环境中.。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报告单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报告单班级:小组:姓名:时间:注:请同学们认真预习实验报告单,本次实验将成为你成长和进步的真实记录,相信通过你自己努力、同学帮助、老师的指导,你的实验会获得成功,胜利属于你!下表综合利用评价的主体性策略、形成性策略、全面性策略、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策略,针对探究性实验的基本步骤,在实验中设置自评、自我反思、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并把实验报告单存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档案,是发挥评价的反馈的作用。
附1评价策略:1、这次探究实验,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提出探究问题,作出假设,自己设计实验,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待到发展,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
学生或从阅览室,或上网查询有关鼠妇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同时安排学校自行到校园中,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去寻找鼠妇,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鼠妇生活环境的认识。
2、此次探究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探究的每一个步骤,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捕捉鼠妇时所观察到的鼠妇的生活环境,或本探究第一段文字呈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假设不是随便作用假设;制定计划是探究的重要环节,实验法是常用的方法。
在实验法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多举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关键步骤。
3、在实验中可以研究的因素有很多,考虑到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本节课只对单一因素进行研究。
其他如温度、湿度、水分等将于下节课进行探究。
4、表达和交流是学生总结和反思探究过程,展示探究成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将多鼓励学生正确表达其探究结果,并与其他同学充分交流。
学法引导:通过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体会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掌握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阴 暗
.
记录探结究果的:一般过程:
.
.
5、得出结论(验证假设):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6、表达和交流: 向全班同学汇报探究过程,计
算全班同学10次数据的平均值。
(注意:做完实验后将鼠妇放回大自然)
.
小结探:究探的究一般光过对程鼠: 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A
B
C
D
10
10
10
√5 5
5、最后明确该实验如何操作?实验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
(1)放湿土(均匀) (2)放鼠妇(同时)
(3)盖玻璃板 (静置)(4)观察、计时、记录
6、明确分工:主持人、记录员、主要操作人等
.
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的影响
.
巩固练习:
1.香蕉在北方地区不能很好的生长,影响它生长 的主要因素是( B )
A.北方降雨少
B.北方温度低
C.土壤酸碱度不适 D.光照强度不够
2.下列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 B )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一群麻雀一起去觅食
C.两只狗为争骨头而争斗
D. 小鸟为占巢区而在周围鸣叫
.
4.海洋的上层多绿藻生长,较深处生长许多海
带,影响植物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D )
A.海水温度
制订计划:
设计探究方案 (选择材料用具、设计方法步骤等)
实施计划: 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获得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表达和交流: 小组汇报,计算全班平均值
.பைடு நூலகம்
教材P15讨论题:
七年级生物---探究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梳理
本课结束
.. 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
①
选用 10 只鼠妇。5 只放在纸板下中央,另外 5 只放于玻璃板下中央。静置 10 分钟后,统计明亮 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的实验结果:
①
组数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明亮 2
3
3
1
3
2
1
2
阴暗 8
7
7
9
7
8
9
8
【得出结论】
..
.
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表达与交 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并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若结论不一致,则讨论分析其原因。
流】
实验点拨
(1)对照实验中,探究哪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就是变量。在设计实验时应控制单一变量,本实验 中除了光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均保持一致,如土壤的潮湿度、温度都应该相同。 (2)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指能反映实验目的、需要研究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 组;对照组是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本实验的变量是光,因此实验组是盖玻璃板的一侧 (有光),对照组是盖纸板一侧(无光)。 (3)用10只鼠妇做实验,目的是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重复试验、取全班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七年级生物---探究非生物因素(光)对生 物(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梳理
• 实验梳理
【提出 问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定和实 施计划】
实验步骤
.. .. 在纸盒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阴暗和明亮
实验名称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实验名称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光是否对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影响?
作出假设
一、鼠妇喜欢阴暗的生活环境
二、鼠妇喜欢明亮的生活环境
实验目的
1.设计实验探究环境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实验器材鼠妇10(再多些也可以),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
实验步骤
1.全班分10个小组进行实验。
2. 将实验装置按要求放置好。
3.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放同样多的鼠妇,静置2 min。
4.观察记录鼠妇活动动向,每隔1min统计一次,一共统计10次鼠妇活动情况。
5.记录与结果(学生设计表格并记录数据)实验结果鼠妇喜欢阴暗环境
探讨交流
1. 为什么要选10只或更多鼠妇?
2.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探讨一下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 引言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光的存在不仅给予我们温暖和光明,还对生物体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讨论光对鼠妇(即老鼠和家鼠)生活的影响。
2. 光的生物影响光对于许多生物来说都是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它不仅被用于视觉,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它们的行为、生理和生活节律。
2.1 视觉光是鼠妇视觉的基础。
它们的眼睛接收到光信号后,将其转化为神经脉冲,传达到大脑中的视觉中枢。
这使得鼠妇能够感知周围世界中的物体、颜色和运动。
2.2 行为光对鼠妇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光线的强度和颜色可以影响鼠妇的活动水平、社交行为和觅食行为。
光线较暗时,鼠妇通常更加活跃和警觉。
在黑暗环境下,它们通常更容易寻找食物,并更活跃地进行社交行为。
相反,当光线较亮时,鼠妇的活动水平可能会减少。
2.3 生理光还直接影响着鼠妇的生理过程。
例如,光的强度和周期性变化可以影响到鼠妇的生理节律,包括睡眠和醒来的时间、食欲和代谢等。
这是由于光线诱导下的脑部神经细胞活动以及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
3. 光对鼠妇生活的应用鼠妇生活中的光线不仅是自然界的存在,也可以通过人为干预来调节。
3.1 照明良好的照明对鼠妇有助于提高其视觉能力,促进活动和社交行为。
在家庭环境中,适当的照明可以为鼠妇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并减少其对家具和装饰物的损坏。
3.2 照明调节鼠妇生理节律的调节可以通过适当的光线调节来实现。
例如,在夜间模拟黑暗条件,有助于鼠妇保持正常的睡眠节律,并避免褪黑激素的过度分泌。
3.3 光疗光疗是一种利用特定波长和强度的光来治疗鼠妇相关疾病的方法。
例如,光疗可以用于调节鼠妇的生理节律,缓解睡眠障碍或改善心理健康。
4. 结论光对鼠妇生活产生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从鼠妇的视觉能力到行为和生理节律,光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应该重视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并通过适当的照明和调节来改善它们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验证过程:
1.实验设计: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除光暗外,其它环境一致),观察鼠妇对环境选择;
2.实验材料:一个不让鼠妇逃出的长方形玻璃缸、鼠妇(10只)、纸板、湿润泥土等;
3.实验装置:在玻璃缸外贴一层纸,再在其中铺上一层泥土,确保条件一致。
用纸板盖住玻璃缸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接受灯光照射,使玻璃缸的一半处于黑暗中,另一半处于明亮处,保证只有一个变量。
两边各放5只鼠妇,每隔两秒记录一次。
第一次实验:
第二次实验:
4.实验结果:第一次实验结果为明亮处鼠妇数量平均值是3.4只,阴暗处鼠妇数量平均值是6.6只,阴暗处鼠妇多于明亮处。
第二次实验结果为明亮处鼠妇数量平均值是3.6只,阴暗处鼠妇数量平均值是6.4只,阴暗处鼠妇仍然多于明亮处。
·得出结论:支持假设,鼠妇不喜欢光,对黑暗有喜好。
·讨论:
我们小组用若干只鼠妇做实验是为了(增大样本,使实验可靠),不用1只鼠妇做实验是为了减小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
而且我们发现光的强弱是影响鼠妇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另外,湿度,温度都会影响鼠妇分布。
所以,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单一变量。
小组成员:158 莫远扬徐传晟
李松泽陈泓烨
159 李泓见
制作
201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