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不同层次学生应采取不同的复习策略(转)(整理精校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不同层次学生应采取不同的复习策略(转)学法指导
1230 10:58
::
高三年级不同层次学生应采取不同的复习策略
尖子生:向复习要效率
案例一“踏实”型尖子
“我不觉得自己特别聪明,踏实一点的方法可能更适合我。
”清华大学的肇嘉辉说起自己的备考过程,最强调的还是“踏踏实实往前走”。
他毕业于一个市级重点中学,在年级里排名基本都在前十位,一直发挥很稳定。
在复习过程中,他从不盲目求快,而是坚持“跟着老师的步伐走”。
“这不是说不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是说各科的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给我们做的题目都是精心研究、精心挑选的。
”课堂上,老师讲解的题目很多都是他已经掌握的,肇嘉辉却没有因为自己是优等生就轻视它们。
“关键是听思路,可能你觉得这个题我会做,那就要思考它背后的思路是什么样的,这种解题的思路在其他类型的题目里有没有出现?”在听课过程中,尖子生注意的应该是方法上的探索,而不是单纯地看一个个步骤和最终的结果。
“这样可以把听讲解的过程,变成自己清晰地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很有价值。
”如果漫不经心地对待这些课堂内容,自己一味去钻怪题、难题、偏题,将是得不偿失的。
对于尖子生在高考竞争中的优势,肇嘉辉有自己的看法。
爱琢磨的他从进入高三就经常钻研往年高考题,他发现,尖子生之所以能和其他考生拉开距离,可能不是因为尖子生解题能力特别高,而是因为他们基础扎实,能够有效避免错误。
正因为如此,肇嘉辉才成为了老师们的“忠实跟随者”,他对要面临高考的尖子生们说:“试试看用我的方法去听复习课,边听边思考,绝对很有效率。
”
案例二“和自己的脑子玩游戏”
张子涵考上复旦大学,老师和家长都不感到惊讶,不只是因为她的成绩向来排在文科班前五名,还由于她在复习过程中的高度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
张子涵所在的高中是全县最好的高中,在这里,她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很“Top”的学生,但从客观条件来说,她所在的高中师资条件和教学方法都比不上地区重点高中,更不要谈省级重点高中了。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她在学校里得到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更多的关注。
根据文科生考试的特点,她给自己找到的方法是“联想式系统复习”。
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张子涵自幼在父母的培养下,文史功底扎实。
“文科生的学习是比较强调积累和领悟的,所以我和个别同学能比大家走得快,也是正常的。
”升到高三后,她发现老师设定的阶段性复习计划对她来说节奏太慢,课堂讲解的内容都是自己所熟悉的,于是,她额外给自己提出“系统复习”的要求,主要是归纳知识系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在父母和老师的支持下,她动手梳理了语文、英语、历史、政治这几科高中三年的知识体系,从大格局上作了整体的把握,以实现知识的贯通,并且检查是否有忽视与遗漏的部分,她在高三上学期期末就完成了这个工作。
她说,这种个性化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
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时候,张子涵就开始了自己“联想式的系统复习”,老师每解释一个知识点,她就去回忆该知识点在体系中的位置和相关的内容,“一联想就是一大片”,然后对着整理好的文本来验证是否正确,讲解的过程,就变成了她与自己的脑子“玩游戏”的过程,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锻炼了综合记忆和表达能力。
■ 名师支招
尖子生在复习的时候通常会遇到同一个问题——表面上看,老师的授课和讲解太“浅”了。
作为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能力和思考能力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的优等生,必须意识到这样的授课内容和方式并不是“鸡肋”。
“听讲”的意义在于必须突破“听”,要把这个过程变成考验基础与思维能力的“演练场”,利用老师谈到的内容来实现知识的深度贯通,变被动为主动,找准自己在方法上的特点,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追求更高的复习效率
中等生:在被“忽视”中自我突围
案例一期待突破
“我这样的中等生在学校里很没话题——在我们学校,中等生基本上都只能考个二本,一本挺难的。
上大学容易,要进名校却机会渺茫。
我们有点像‘鸡肋’。
”卢俊升在学校里是个“不上不下”的中等生,这让他觉得有些“没劲”:“老师盯着尖子生肯定多一点,都想多几个人考上清华、北大这种‘牛校’。
另外,考不上大学的同学得到的注意也比我们多一点,怕他们泄气呗。
”卢俊升一方面希望自己能进重点,另一方面又觉得没有把握,“你说,要是我去找老师谈,他会不会用心帮我分析?毕竟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谈到未来一年的复习冲刺,卢俊升打算以老师的授课和复习进度为准。
他是这样分析的:自己本身没有很强的挑战难题的能力,基础知识过关,但不是特别扎实,还是跟随老师好。
“都说高考时,难题只占总题量的20%。
突破中等题,拿好中等题的分数,保证考个过得去的大学吧。
”卢俊升的目标很谨慎,但他表示特别渴望能有机会和老师沟通,想知道老师怎么看中等生的潜力和上升空间。
“我自己当然要努力的,一旦老师肯定我的后劲,多告诉我一些突破自己的方法,我肯定会更努力。
”
案例二“重视双基,重点专练”
吴章辉拿到厦门大学的通知书后,他的父母特意把家教老师请到家里小聚庆祝。
对于这个让父母有些意外的好成绩,吴章辉自己并不觉得惊异,他认为这是由合适的计划带来的必然结果。
“我的个性就是这样,虽然成绩中不溜秋,但老师还是没办法忽视我,我有冲劲。
”吴章辉理解中等生身份的“尴尬”——忽略并不代表老师不关爱中等生,往好的地方想,“老师对我们应该还是挺放心的”。
回顾自己的高三生活,吴章辉给像他一样的中等生支了一招:“激励自己,树立目标,让自己兴奋起来。
”中等生在班级里容易感觉什么都很“平”,备考的心态没有起伏,平淡无奇,默认了自己相对被忽视的境地。
吴章辉觉得,这是中等生复习最大的瓶颈。
“中等生也可以培养好的状态,你就想,我把基础巩固了,分数就有了保证。
在这个基础上重点突破,增加自己的得分点,可守可攻,一旦攻出去赢了,自己就赚了。
”吴章辉的学习方法很明确——重视双基、淡化偏怪、针对训练、重点专练、掌握扎实的解题技巧。
同时,吴章辉还有自己独特的一招:他分科目列表,将自己最有把握的知识、基本掌握的部分以及最薄弱的环节都陈列在表格上,不断发现不断补充,形成一个个性化的表格。
“然后加强优势,争取拉分。
最欠缺的部分,从基础补起,争取拉高到一定程度。
”例如,吴章辉“最不保险”的作文部分,从高一上学期开始,吴章辉就请父母为自己找了一个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每周一次补习,分析自己写过的作文,系统地强化训练。
“以前写作文经常离题,只得十几分,半年多以后慢慢提到中等偏上的分数。
”高考时,作文果然没有拖他的后腿
■ 名师支招
面对几十名学生,高三任课老师纵然想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阶段性进展,也是相当有难度的。
这样的情况下,位于中间层的学生相对容易被“忽视”。
这对于处于青春期,渴望得到注意,也渴望得到老师帮助的中等生来说,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缺乏强烈的突破精神,比如寻找学习方法时的困惑等等。
我们给中等生的建议是,要鼓舞自己的斗志、增强个性力量,扬长补短。
在复习过程中,中等生可以适当向家庭寻求帮助,让父母起到激励和配合的作用,共同来寻求突破。
后进生:态度决定你的一切
案例一学习兴趣在于培养
“我的成绩太差了,现在对我来说,最渴望的就是能考上一个好点的专科学校。
”周正是个外表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孩子,虽然成绩不好,但他其实很在乎高考,也在乎高三复习,想给爸爸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
高三冲刺复习直接决定后进生能否“脱后而优”,可以说是“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谁不想牢牢抓住呢?周正为了提高成绩,买了很多参考书、习题集,可就是不见起色。
他也专门找老师谈过几次心,老师给他的建议是:精选精练,要以中低难度的题目为主,不要把过多时间放在高难题目上,有时要舍得放弃。
对做过的题目,一定要及时整理,进行总结、反思、归类、查漏补缺、举一反三。
周正和很多男孩子一样喜欢足球,米卢倡导快乐足球,坚信“态度决定一切!”周正现在对于高考,也是这种心态。
“我现在就是按别人介绍的学习经验,经常地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可以做到’;在复习中,从可以看懂的、有能力做的开始,逐步提高难度,培养学习的兴趣。
我知道,高考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态度嘛。
”
案例二放弃高难题目
余婷婷不喜欢她的班主任老师,总觉得老师歧视她,“老师经常说我们这些成绩差的学生,参加高考也是拉低学校的升学率,还不如不考。
哼,我就是不让她称心如意,我偏要考。
再说,我还想继续读书呢。
”不喜欢老师的她,听课积极性比起其他同学来大打折扣,课堂效率自然也不高,不过她暗暗制定了一套自学计划,并有条不紊地实施着。
余婷婷最近在研究近几年的考试大纲,确定各科的考试范围、题型、难度和重点。
根据考纲,她准备在复习中有所取舍,那些比较难的部分,她要暂时搁在一边,还是先从基础做起,她的口号是,把能拿到的分全部拿到,不能拿到的,不去奢望。
“反正我的水平有限,我想考取的,也不过是很普通的学校,那些难题,就留给尖子生去解答吧!”
■ 名师支招
对于后进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信心。
“两军对垒,勇者胜”。
这里的勇,不是鲁莽,是自信、勇敢。
学习,就是人和知识的对垒,你怕了,败下阵来了,知识就不会向你称臣。
高考,与其说是和其他考生对垒,不如说是和知识对垒,和自己对垒。
而对垒中,完胜的最首要条件就是自信。
然后,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习惯。
假设你的学习态度非常被动,对生活悲观失望,那等待你的将是什么呢?不用说,那将是一个非常恐怖黑暗的世界。
所以,现在从改变态度开始,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变被动为主动。
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控能力,让自己保持在一种愉悦、积极、稳定的良好情绪中。
平时课堂内外学习讨论,要积极主动地融入,丢掉所谓的“面子”,虚心求学,争取更多地动脑、动口、动手,促成良好习惯的形成。
记住,高考中最美的弧线不是优等生们划出的,而是你们!
偏科生:各科复习讲究均衡
案例一“找准敌人,逐个击破”
李强在他们班里有“理科小王子”之称,同时,他还有个绰号叫“英语小跛子”,足见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偏科生。
他愤愤地说:“这完全不是智商问题,做数学物理,我就是有兴趣、有动力去探究问题。
但是要我背单词、练听力,我再怎么强迫自己,也效果不大。
最害怕的是英语老师的提问,因为我总回答不正确。
”李强认为,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偏科的情况,应该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那些怎么学也学不好的科目,干脆别学。
他最认同的是韩寒的
一句话:“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全面的平庸。
”可牢骚归牢骚,高考却是不能马虎的,英语也是无法忽视的。
李强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这可是全国重点,要是英语成绩差了,怎么考得上?
因此,进入高三后,李强请了一个英语家教,是外国语学校的大学生,每周来给他补习两次英语。
家教老师为他制定的复习计划是:每次补习只抓两个知识点。
要求李强在补习之前把自己从前与之相关的错题找出来,再好好想想,为什么错?现在做这题目还会不会出错?用老师的话说,这叫“找准敌人,逐个击破”。
案例二一科也不能少
“我本来都打算放弃数学了,我想的是,在可支配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再多花时间去复习数学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
再说了,还不见得有用处呢。
可就在我决心放弃的时候,我们数学老师好像看出来了,他专门把我抓到办公室去‘批’了一顿,让我很受感动。
”秦嘉嘉现在回想起自己的高三,可谓感慨万千。
她是个文科生,和很多文科生一样,数学成绩不好,高二下期开始,一直在及格线徘徊。
就在高三上学期,她认定了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想要放弃数学,把时间用来巩固自己的优势学科。
就在这时候,她的数学老师找上门来。
老师说,他认为秦嘉嘉是个很聪明、很有潜力的学生,数学成绩不好,那只是暂时的,千万不要放弃数学,要想考上好大学,一定要各科均衡发展,一科也不能少。
老师建议她只买一本参考书,多做典型试题,在复习的起始阶段,放慢做题的速度,一边做一边想,解答这道题还有别的方法吗?这道题所涉及的内容还会较多地出现在哪些题型里呢?这样一边做题,一边累积成就感,对数学的兴趣就会不知不觉加强……秦嘉嘉按老师教的去做,果然很有成效。
她现在已经把数学老师当成自己的好朋友了,还时常写信向老师汇报大学生活呢。
■ 名师支招
对于偏科生来说,首先要树立信心,减少因偏科带来的心理压力,克服对较弱科目的恐惧,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有人说偏科就是“木桶原理”,于是有不少同学盯着这块“短板”惶惶不可终日。
但其实这个比喻并不恰当,因为我们手头的优势科目并不会像木桶“长板”那样没有作为,他们也是总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住自己的优势,做到万无一失,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如果偏科生连原有的阵地都失去了,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在巩固阵地的同时,我们应该合理使用复习方法,优化各个学科的复习时间。
倘若理科强文科弱,那么可采用每天做适量练习题的办法来保持解题状态,不必再大量操练,以节省时间多背单词、词组、语法以及语文名句,多做古文阅读,提高这种长线科目当中能够相对快速见效的题型的水平。
如果是文科强理科弱,那么在冲刺阶段更应注意对文科知识结构系统的梳理,保持稳定性。
对理科的攻坚切记不可盲目多做题,这样反而会导致知识系统的混乱。
偏科生可多做些典型试题,牢固掌握学科知识的规律和原理,把主干摸清摸熟,
从对知识“点”、“线”的巩固拓展到“面”,那么在遇到较新较灵活的题目时才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不是手忙脚乱、心惊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