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稻-再生稻-饲用大麦一年三熟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22-11-02
作者简介:韩秀秀(1987 )
,女,湖北荆门人;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领域研究(E -m a i l :1731474260@q q
.c o m )㊂中稻-再生稻-饲用大麦一年三熟栽培技术韩秀秀, 王军民, 张文珍, 刘建军
(荆门(中国农谷)农业科学研究院, 湖北荆门448000
)C u l t i v a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 o fM i d d l eS e a s o nR i c e -R a t i o n i n g R i c e -F o r a g
e B a r l e y T r i p eC r o p p i n g M
o d e H A NX i u x i u ,W A N GJ u n m i n ,Z H A N G W e n z h e n ,L I UJ i a n j
u n 摘 要:根据农区春季青饲料短缺问题,结合中稻-再生稻种植产业,经过近几年试验总结出中稻-再生稻-饲用大麦一年三熟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农区的种养结合产业发展提供参考㊂关键词: 中稻;再生稻;饲用大麦;一年三熟中图分类号: S 511;S 512.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239(2023)02-0130-02
随着国家生态环保政策压力的不断加大,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的频发,规模化肉牛羊养殖 就地生产㊁就地供给 饲料供给模式是未来畜牧业发展趋势,但是作为农区,荆门乃至全省粗饲料短缺,尤其是春季青饲料或粗饲料短缺已成为制约牛羊产业发展的问题之一㊂大麦是世界上重要的谷类作物之一,具有抗逆性强㊁生长期短和用途多样的特点,在全世界范围
内广泛种植[1
]㊂在我国,大麦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是非常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之一[
2]
㊂饲用大麦的绿色植株㊁干草和籽实均可作为畜禽的优质饲料[3
],全株青刈大麦的粗蛋白含量㊁粗脂肪含量比全株青刈玉米高[
4]
,大麦还具有生长期短㊁高产期和营养物质积累高峰期
相吻合的特点,适宜作为青料[
5]
㊂近几年,随着水稻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湖北省推
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再生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6]
㊂目前,湖北再生稻种植面积已超过20万h m 2,荆门种植面积2.67万h m 2,全市有近6.67万h m 2水田可进
行再生稻生产,但是再生稻收割时间在11月中旬,插秧时间在4月中下旬,田地空闲期间不能种植小麦㊁油菜等冬作物㊂中稻-再生稻-饲用大麦三熟制的轮作种植模式是在不影响中稻-再生稻正常播种和收获的情况下,增加一季饲用大麦的种植,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7
],饲
用大麦产量在22.5~30t /h m
2
,除去人工㊁肥料等成本,种植收益达到6075~8100元/h m
2
,养殖企业饲料节约100元/t
,是实现粮饲双丰收㊁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是发展本地种养结合绿色农业的途径㊂
总结近几年的中稻-再生稻-饲用大麦一年三熟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提供参考㊂
1 播前准备
1.1 田块选择
传统再生稻种植区域活动积温在4600ħ以上,田块宜选择土壤肥沃㊁排灌便利㊁生态环境良好的农田㊂1.2 品种选择
中稻选择生育期135d 以内,优质㊁高产㊁再生能力强㊁抗逆性强的品种㊂
大麦选择生育期165d 以内,
优质㊁抗逆性强的品种㊂2 中稻栽培技术
2.1 工厂化集中育秧
2.1.1 软盘规格及要求软盘规格为28c mˑ58c m ,要求表面光滑㊁无裂痕㊁无褶皱,底部渗水孔排列整齐㊁均匀,破孔率低于1.5%㊂
2.1.2 苗床准备
选取质地疏松㊁富含有机质㊁无有害残留的土壤,经晾晒㊁粉碎,过直径2~3mm 筛孔得到床土㊁过直径1~2mm 的筛孔得到盖籽土㊂每200k g 床土加入水稻专用壮秧剂1k g 混匀后备用㊂2.1.3 种子处理
种子晒种1~2d ,用杀菌剂进行浸种㊂
2.1.4 播 种
在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ħ以上时进行机械播种㊂
2.1.5 暗化处理
将播种好的秧盘每20~25盘放在塑料大棚,对齐叠加,最上面加一个空秧盘压实,待苗高2.0~2.5c m
时,将秧盘转至大棚内大田苗床进行培育㊂
㊃
031㊃韩秀秀等:中稻-再生稻-饲用大麦一年三熟栽培技术 耕作与栽培 第43卷 第2期
2.1.6炼苗
移栽前5~7d,根据天气情况,适时通风㊁降温排湿炼苗㊂
2.2整地和机械插秧
趁墒深耕晒垡,耕作深度为25~30c m,土地平整, 三沟 (围沟㊁腰沟㊁厢沟)通畅㊂
2叶1心(秧龄20~25d)时,进行机械插秧,行距为30c m,株距14c m,基本苗在60万~90万株/h m2,稻田水层保持2c m以下㊂
2.3化学除草
秧苗返青后,应根据杂草类型确定除草剂类型,单独或与分蘖肥混合施用,施药5~7d,保持水层3~5c m㊂2.4科学施肥
底肥:施有机肥1000~2000k g/667m2或复合肥(NʒPʒK=25ʒ7ʒ8)40k g/667m2㊂
分蘖肥:移栽返青后,应结合除草剂混合施用,每667m2施用5~8k g尿素㊂
穗粒肥:拔节前或晒田复水后,每667m2施用10 k g氯化钾和5~8k g尿素㊂
促芽肥:齐穗后15d撒施促芽肥,每667m2施用5~7.5k g尿素㊂
2.5水分管理
移栽后浅水与自然落干交替㊂坚持 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 的原则,分蘖后期开始排水晒田,在江汉平原最迟不超过5月底进行晒田㊂孕穗期保持浅水层,齐穗后至成熟保持湿润管理㊂水稻成熟前7d排干水㊂
2.6病虫害防治
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原则,以灯光诱杀㊁生物防治为主,病虫害主要防治纹枯病㊁稻瘟病㊁二化螟㊁稻飞虱㊂
2.7收获
8月中旬左右,中稻整体成熟度达到90%,及时收割,留茬高度一般在30~40c m㊂
3再生稻栽培技术
3.1追施发苗肥
中稻收割后,应及时灌水并追施发苗肥,每667 m2施尿素5~10k g㊂
3.2水分管理
发苗期应保持田间浅水层;灌浆期田间应保持湿润;收割前7d排干水㊂
3.3收获
11月中旬,再生稻籽粒黄熟,成熟90%以上时收获㊂4饲用大麦栽培技术
4.1整地
整地前,每667m2均匀撒施腐熟有机肥1000~ 2000k g,或复合肥(NʒPʒK=25ʒ7ʒ8)40k g㊂机械整地,耕深15c m以上,土地平整,三沟通畅㊂
4.2种子处理
种子播种前进行晾晒1~2d㊂可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药剂进行拌种㊂
4.3播种
11月中下旬播种㊂机械条播,行距20~25c m,播种深度3~5c m,墒情不足时加深至5~6c m㊂播种量应考虑品种要求㊁播种时间㊁墒情等情况㊂
4.4查苗补种
应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对缺苗断垄的,及时补种,基本苗应达到14万~16万株/667m2㊂
4.5化学除草
封行前,杂草过多时,应施用选择性除草剂㊂
4.6追肥
拔节孕穗期,每667m2施用4~6k g尿素㊂
4.7水分管理
田间干旱应及时灌水,多雨应及时排水㊂
4.8病虫害防治
饲用大麦分蘖盛期㊁拔节期㊁抽穗扬花期,主要预防的病虫害包括但不限于蚜虫㊁锈病㊁赤霉病㊁黑粉病㊂4.9收获
3月中旬,按饲喂量,分批次机械收割,用作青饲料㊂4月中旬,灌浆后期开始一次性收割,用于青贮或制作干草㊂
参考文献:
[1]陈明贤,张国平.全球大麦发展现状及中国大麦产业发展分析[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0,10(4):1-4.
[2]孙小凡.类作物青贮饲料营养价值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3]王丹丹,汪文琴,叶少平,等.青贮饲料大麦新品种川农饲麦1号高产栽培方案研究[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9,36(2):17-21.
[4]张放,蔡海莹,王志耕,等.全株大麦作为奶牛粗饲料的饲用价值[J].中国奶牛,2015(17):17-20.
[5]安尼瓦尔㊃赛买提,哈力㊃胡麻力,阿依夏木㊃依不拉音.大麦的饲用[J].新疆畜牧业,2012,(4):56-57.
[6]杨洪勇,袁谢磊,袁余为,等.援丰两优香1号在江汉平原作再生稻的特征特性及机械化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 2019,58(13):16-18.
[7]李琳凤,李孟刚.提高复种指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J].管理现代化,2012(3):26-28.
㊃131㊃
耕作与栽培,2023,43(2):130-131.h t t p://g z z p.g z n y z y x y.c n T i l l a g e a n dC u l t i v a t i o n V o l.43 N o.02 A p r.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