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课件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
A.西安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九一八事变
13.右图是 1936 年 12 月 13 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示意图,从中可以获取的 重要历史信息是(
B
)
A.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B.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C.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D.蒋介石命令张、杨对陕北红军发起进攻
抗日救亡
九 威活动,运动迅速扩大到全国,这就是“ 一二· ”运动。
3.影响:“一· 二九”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 动新高潮的到来。
运
三、西安事变 1.背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被蒋介石调往 西北攻打红军。 2.时间:
1936
年 12 月 12 日(又称“双十二事变”)
杨虎城
2.(2017· 广东)20 世纪 30 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 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
)
3.(2017· 福建)1937 年,冼星海在家书中写道:“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 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产生的起因 是(
材料二 1927 年 4 月清晨,上海流氓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 队。然后,蒋介石的反动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 打死打伤工人三百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1927~1937 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 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 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 摘编自《内战百科》
14.国民党要员郝柏村回忆到:“以武力营救蒋委员长的军事行动,幸赖蒋夫人大智、 大仁、大勇的人格,使蒋委员长平安脱险,并停止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十年内战。 ” 他描述的事件是(
B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15.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 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 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B)Leabharlann A.南昌起义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4.侵华日军花谷少佐在战后的回忆录中写道: “……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部向柳条湖 方向走去,……在这里,河本亲自把炸药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川岛中队长 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 。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A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5.20 世纪 20 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 唯一的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
A
)
A.九一八事变 B.一· 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甲午中日战争
6.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 :“政府现在既以此案之于国联行 政会,以待国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 一致告诫, 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上述材料反映出国民政府的直接态度是( A ) A.寄希望于政治解决 C.采取了投降政策 B.顺应民众的要求 D.实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C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共产国际的形势分析,国民党由于它是革命的,共产党作为中国无 产阶级的代表必须与它合作。 1924 年 1 月国民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6 年 7 月,蒋介石总司令领导的国民党国民革命军以统一全国为目标,从广东起兵在连 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北伐陷于停顿。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1946 年,张学良被从大陆移送台湾,和伴侣赵一荻一起,被软禁在位于新竹五峰 乡清泉部落的“井上温泉疗养所”,受到严密监视。后张学良辗转被软禁在高雄、北 投等地。直到 1990 年张学良才逐渐恢复人身自由,1995 年后定居美国,2001 年 10 月 14 日逝世。近半个世纪的“幽居岁月”是这位传奇人物一生中的无奈留白。
答:事件: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 理解:事变发生时,日本侵略中国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意义: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1.(2017· 岳阳)“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中的“苦难十 四年”始于(
A
)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A.九一八事变 B.一· 二八事变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栏目导 航
学 标 重 点 自 习 巩 练 中 接 拓 读
习 点 主 固 考 展
目 难 学 训 链 阅
1.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 2.知道西安事变的概况,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重点:理解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 难点: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以及意义。
A
)
9.捉蒋——英雄壮举;放蒋——大局为重;送蒋——情真意切。与此评价相关的人物 是(
C
)
A.彭德怀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周恩来 10.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有如下内容: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 谏”,扣押蒋介石……得到和平解决。下列适合作为该小说书名的是( A. 《鸦片战争的烽烟》 C. 《我眼中的西安事变》
答:目标:统一全国;合作成果:黄埔军校。 (2)依据材料二,指出 1927 年 4 月以后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关系变化:由合作走向破裂。
(3)依据材料三,分析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答:背景: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后果:使东北三省沦 陷。 (4)材料四中的“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是指什么事件?应如何理解“它所选择的 时机可谓高明之极”? 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
7.1935 年,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 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该事件 称为( C ) A.五四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 九运动 D.双十二事变
8.著名作家杨沫代表作《青春之歌》 ,展现了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 20 世纪 30 年代学生运动时期的故事,歌颂了从“九· 一八”到“一二· 九”这个历 史时期,一批进步青年为呼吁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民族而进行 顽强斗争的英雄事迹。材料中学生发动了“一二· 九”运动最早出现的城市是( A.北平 B.天津 C.北京 D. 河北
A.北京 C.沈阳 B.上海 D.南京
2.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 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句民谣描述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A
)
D.南京大屠杀
3.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围绕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问题,展开了相当规模的讨论,主要 是针对八年抗战的说法,提出了十四年抗战的概念。2017 年 1 月,教育部下发《关 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 , “十四年抗战说” 认为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1936 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背信弃义,于 1937 年 1 月 13 日将张学良软 禁于浙江宁波奉化溪口雪窦山上。被软禁的生活里,张学良远离政治场合,只拥有有 限度的自由,如可以写信给关心他的友人、读书、看报、骑马爬山等。七七事变后, 战事西移,他的软禁地点也转移至贵州的修文。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实施大赦,张学良重燃自由的希望,甚至有委以重任的可 能。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时,社会各界呼吁释放张学良的声浪响遍朝野。怎奈抗战硝 烟尚未散尽,东北和关内国共的纠纷再起,张学良的问题在这样政治气氛浓厚的环境 下,突然变得敏感而微妙起来。蒋介石对东北人的呼吁表示理解,毕竟饱含着乡谊之 情。唯对中共代表在政治协商会议期间,要求释放张学良、杨虎城的倡议极为抵触, 蒋介石只在会议后允许东北人士推举代表看望张学良。
3.过程: 张学良和
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
提出 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主张。中国共产党以 民族利益为重,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 判,促成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4.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 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 步形成。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初
一、选择题 1. “九· 一八”历史博物馆于 1999 年正式开馆,主体建筑采用碑馆结合形式。残历碑是 一座巨大石雕,碑形为翻到事变日期的台历,上面布满弹痕与骷髅(如右下图),该 馆建立在事变的发生地( C )
B
)
5.(2017· 郴州)郴州市的苏仙岭被誉为“天下第十八福地”,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在 1938 年曾有一位发动了西安事变的爱国将领被软禁于此,他是( A.张学良 B.张治中 C.张自忠 D.李宗仁
A
)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长年被软禁 “从 21 岁到 36 岁,这就是我的生命。”人称“少帅”的张学良曾这样说。 张学良 1901 年在辽宁出生。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 事变”,要求蒋介石抗日,众所周知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而此后,张学 良长年被软禁。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填空部分。 一、九一八事变 1.背景:日本关东军早就制订了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计划。 2.时间:
1931
年 9 月 18 日。
沈阳
3.过程: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炮击中国东北军 驻地北大营,攻占 城,九一八事变爆发。
4.各方态度: 蒋介石:采取 不抵抗方针(攘外必先安内)。 共产党:杨靖宇等在东北进行抗日游击战争。 5.影响:
材料四 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 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国共恩怨不可谓不深,但是 共产党干得委实漂亮,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北伐战争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国共合作除了北伐战 争外,还有哪一个合作成果?
C
)
B.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新文化运动》 D. 《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南昌起义》
11.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 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D
)
A.增强国力 B.地方自治 C.拥蒋反共 D.逼蒋抗日 12. “1936 年 12 月 12 日蒋介石被捕后,毛泽东表示,必须要蒋介石做出承诺,为中国 一致抗日开辟道路;必须要求南京政府立即停止一切内战,特别是反红军的内战。 还有其他中共领导人也提出,把局部的抗日统一战线,转到全国性的抗日统一战 线。”该材料反映的是(
B
)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九一八事变
4.(2017· 广东)1937 年 2 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 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A.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C.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辽宁、吉林、黑龙江 (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
战的 起点,揭开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背景:1935 年,日本制造 华北事变,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2.过程:
1935
年 12 月 9 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发动了抗日救亡示
)
A.西安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九一八事变
13.右图是 1936 年 12 月 13 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示意图,从中可以获取的 重要历史信息是(
B
)
A.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B.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C.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D.蒋介石命令张、杨对陕北红军发起进攻
抗日救亡
九 威活动,运动迅速扩大到全国,这就是“ 一二· ”运动。
3.影响:“一· 二九”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 动新高潮的到来。
运
三、西安事变 1.背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被蒋介石调往 西北攻打红军。 2.时间:
1936
年 12 月 12 日(又称“双十二事变”)
杨虎城
2.(2017· 广东)20 世纪 30 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 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
)
3.(2017· 福建)1937 年,冼星海在家书中写道:“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 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产生的起因 是(
材料二 1927 年 4 月清晨,上海流氓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 队。然后,蒋介石的反动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 打死打伤工人三百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1927~1937 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 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 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 摘编自《内战百科》
14.国民党要员郝柏村回忆到:“以武力营救蒋委员长的军事行动,幸赖蒋夫人大智、 大仁、大勇的人格,使蒋委员长平安脱险,并停止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十年内战。 ” 他描述的事件是(
B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15.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 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 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B)Leabharlann A.南昌起义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4.侵华日军花谷少佐在战后的回忆录中写道: “……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部向柳条湖 方向走去,……在这里,河本亲自把炸药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川岛中队长 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 。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A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5.20 世纪 20 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 唯一的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
A
)
A.九一八事变 B.一· 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甲午中日战争
6.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 :“政府现在既以此案之于国联行 政会,以待国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 一致告诫, 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上述材料反映出国民政府的直接态度是( A ) A.寄希望于政治解决 C.采取了投降政策 B.顺应民众的要求 D.实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C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共产国际的形势分析,国民党由于它是革命的,共产党作为中国无 产阶级的代表必须与它合作。 1924 年 1 月国民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6 年 7 月,蒋介石总司令领导的国民党国民革命军以统一全国为目标,从广东起兵在连 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北伐陷于停顿。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1946 年,张学良被从大陆移送台湾,和伴侣赵一荻一起,被软禁在位于新竹五峰 乡清泉部落的“井上温泉疗养所”,受到严密监视。后张学良辗转被软禁在高雄、北 投等地。直到 1990 年张学良才逐渐恢复人身自由,1995 年后定居美国,2001 年 10 月 14 日逝世。近半个世纪的“幽居岁月”是这位传奇人物一生中的无奈留白。
答:事件: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 理解:事变发生时,日本侵略中国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意义: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1.(2017· 岳阳)“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中的“苦难十 四年”始于(
A
)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A.九一八事变 B.一· 二八事变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栏目导 航
学 标 重 点 自 习 巩 练 中 接 拓 读
习 点 主 固 考 展
目 难 学 训 链 阅
1.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 2.知道西安事变的概况,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重点:理解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 难点: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以及意义。
A
)
9.捉蒋——英雄壮举;放蒋——大局为重;送蒋——情真意切。与此评价相关的人物 是(
C
)
A.彭德怀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周恩来 10.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有如下内容: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 谏”,扣押蒋介石……得到和平解决。下列适合作为该小说书名的是( A. 《鸦片战争的烽烟》 C. 《我眼中的西安事变》
答:目标:统一全国;合作成果:黄埔军校。 (2)依据材料二,指出 1927 年 4 月以后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关系变化:由合作走向破裂。
(3)依据材料三,分析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答:背景: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后果:使东北三省沦 陷。 (4)材料四中的“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是指什么事件?应如何理解“它所选择的 时机可谓高明之极”? 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
7.1935 年,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 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该事件 称为( C ) A.五四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 九运动 D.双十二事变
8.著名作家杨沫代表作《青春之歌》 ,展现了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 20 世纪 30 年代学生运动时期的故事,歌颂了从“九· 一八”到“一二· 九”这个历 史时期,一批进步青年为呼吁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民族而进行 顽强斗争的英雄事迹。材料中学生发动了“一二· 九”运动最早出现的城市是( A.北平 B.天津 C.北京 D. 河北
A.北京 C.沈阳 B.上海 D.南京
2.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 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句民谣描述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A
)
D.南京大屠杀
3.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围绕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问题,展开了相当规模的讨论,主要 是针对八年抗战的说法,提出了十四年抗战的概念。2017 年 1 月,教育部下发《关 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 , “十四年抗战说” 认为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1936 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背信弃义,于 1937 年 1 月 13 日将张学良软 禁于浙江宁波奉化溪口雪窦山上。被软禁的生活里,张学良远离政治场合,只拥有有 限度的自由,如可以写信给关心他的友人、读书、看报、骑马爬山等。七七事变后, 战事西移,他的软禁地点也转移至贵州的修文。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实施大赦,张学良重燃自由的希望,甚至有委以重任的可 能。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时,社会各界呼吁释放张学良的声浪响遍朝野。怎奈抗战硝 烟尚未散尽,东北和关内国共的纠纷再起,张学良的问题在这样政治气氛浓厚的环境 下,突然变得敏感而微妙起来。蒋介石对东北人的呼吁表示理解,毕竟饱含着乡谊之 情。唯对中共代表在政治协商会议期间,要求释放张学良、杨虎城的倡议极为抵触, 蒋介石只在会议后允许东北人士推举代表看望张学良。
3.过程: 张学良和
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
提出 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主张。中国共产党以 民族利益为重,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 判,促成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4.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 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 步形成。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初
一、选择题 1. “九· 一八”历史博物馆于 1999 年正式开馆,主体建筑采用碑馆结合形式。残历碑是 一座巨大石雕,碑形为翻到事变日期的台历,上面布满弹痕与骷髅(如右下图),该 馆建立在事变的发生地( C )
B
)
5.(2017· 郴州)郴州市的苏仙岭被誉为“天下第十八福地”,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在 1938 年曾有一位发动了西安事变的爱国将领被软禁于此,他是( A.张学良 B.张治中 C.张自忠 D.李宗仁
A
)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长年被软禁 “从 21 岁到 36 岁,这就是我的生命。”人称“少帅”的张学良曾这样说。 张学良 1901 年在辽宁出生。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 事变”,要求蒋介石抗日,众所周知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而此后,张学 良长年被软禁。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填空部分。 一、九一八事变 1.背景:日本关东军早就制订了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计划。 2.时间:
1931
年 9 月 18 日。
沈阳
3.过程: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炮击中国东北军 驻地北大营,攻占 城,九一八事变爆发。
4.各方态度: 蒋介石:采取 不抵抗方针(攘外必先安内)。 共产党:杨靖宇等在东北进行抗日游击战争。 5.影响:
材料四 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 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国共恩怨不可谓不深,但是 共产党干得委实漂亮,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北伐战争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国共合作除了北伐战 争外,还有哪一个合作成果?
C
)
B.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新文化运动》 D. 《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南昌起义》
11.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 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D
)
A.增强国力 B.地方自治 C.拥蒋反共 D.逼蒋抗日 12. “1936 年 12 月 12 日蒋介石被捕后,毛泽东表示,必须要蒋介石做出承诺,为中国 一致抗日开辟道路;必须要求南京政府立即停止一切内战,特别是反红军的内战。 还有其他中共领导人也提出,把局部的抗日统一战线,转到全国性的抗日统一战 线。”该材料反映的是(
B
)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九一八事变
4.(2017· 广东)1937 年 2 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 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A.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C.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辽宁、吉林、黑龙江 (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
战的 起点,揭开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背景:1935 年,日本制造 华北事变,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2.过程:
1935
年 12 月 9 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发动了抗日救亡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