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之趋光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世界
昆虫之趋光性
有一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微博评语表达了博主的观点:“从违反昆虫的趋光性(,编者加)以及在无光源的环境中(,编者加)竟然能够进化出色彩斑斓的蝴蝶(,编者加)这简直就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无耻挑战一事来看(,编者加)出题老师的生物也是体育老师教的!”
这是“生物式质疑”。

很快有蝴蝶专家鉴定照片之后表明,山洞里的不是蝴蝶,而是夜蛾,因为“蝴蝶没有趋光性”。

趋光性是某些昆虫或鱼类对光刺激产生定向运动的行为习性。

简单地说,就是昆虫会往光线比较亮的地方飞,我们常看到的飞蛾、蝼蛄等聚集在电灯底下“群魔乱舞”,就是昆虫趋向光线的表现。

俗话说“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也表明了昆虫的这种特性。

夜行性昆虫的趋光性与其导航方式有关,趋光性是昆虫夜里飞行的法宝。

“飞蛾扑火”,其实是人类的火光误导了飞蛾的航线。

原来,夜行性昆虫为了保持航向不变,经常以一个亮点作参照物,通常是以月亮为导航坐标——
—它们并不是正对着光源飞过去,只是利用光线来导航。

月光基本上是平行光,昆虫只要确保自己的飞行方向与光线之间的夹角为固定值,那么它的飞行路线就是直线。

亿万年来,昆虫就是利用这一原理为自己导航的。

但是人类在夜
间制造出的点光源越来越多,点光源发出
的光不是平行光,昆虫不知道这一点,便继
续按照飞行方向与光线夹角为固定值的方
式导航,飞行路线就不再是直线,而变成了
等角螺线,盘旋着趋向光源。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有明显的
趋光性,一般夜间飞行的昆虫比如飞蛾、蚊
子、苍蝇等,趋光性都很强。

具有趋光性的
昆虫,对光线的反应性也不一样,有的一看
见光就飞过去,有的要过一会儿才会飞向
光源。

人们往往利用昆虫的这种趋光性来
消灭害虫,比如紫外线捕蚊灯就是利用昆
虫的这种特性来消灭蚊虫。

科学家们对昆虫的趋光性进行了大量
的研究,对此的解释并不统一。

关于昆虫趋
光性机制的假说很多,其中报道较多的是
光干扰假说、光定向行为假说和生物天线
假说三种,现在较为普遍接受的是前两者。

光干扰假说是指刺眼作用干扰昆虫的正常
活动导致趋光,而光定向行为假说则指昆
虫趋光是由于光定向行为所致。

昆虫的趋光性都是有一定波长范围
的,如果光源的波长不在它们所趋的范围
之内,就不会趋向。

趋光性昆虫的视网膜上
有一种色素,它能够吸收某一特殊波长的
光,并引起光反应,刺激视觉神经,通过神
经系统指挥运动器官,从而引起昆虫翅和
足的运动,趋向光源。

科学家利用昆虫这个
特质制作了黑光灯,可诱到农、林业害虫,
如草地螟、玉米螟、叩头虫、二化螟、蝼蛄、
天幕毛虫、毒蛾、舟蛾、刺蛾等10目100多
个属1300多种害虫。

各种昆虫对不同光波有不同的反应。

大多数夜出性昆虫(如夜蛾、螟蛾)、地下
害虫(如蝼蛄)以及叶蝉、飞虱、金龟甲等对
灯光(特别是短波光线)表现出正趋性。


出性种类(如蝶、蝇、蜂)对日光也有正趋
性。

另外,经研究表明,趋光性并不是昆虫
的“专利”。

在植物界,具有叶绿体的游走性
植物中,诸如游走性绿藻、鞭毛藻、双鞭藻
和红色细菌等都具有趋光性。

依靠滑行运
动的蓝藻、硅藻和鼓藻甚至连细胞性黏菌
的移动体也具有这种性质。

动物界也有趋
光性,如草履虫。

我们可以利用昆虫趋光性这个特性,
对危害作物的虫子进行诱捕杀灭,保护作
物。

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科学家还可以用来
调查昆虫种类。

有趣的是,还有人利用昆虫
的趋光性养鱼,具体方法是:在鱼塘的上方
安装几盏诱虫灯,各种昆虫就会飞过来,落
进水里就变成了鱼儿的食物。

可见,只要我
们认真研究,自然界里各种有趣的现象,都
可以用来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高峰
“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

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

他们欣赏了一会儿,不想惊动那些蝴蝶,就离开了。

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想看看蝴蝶还在不在,却
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

他们在想,是不是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
这就是引发争议的2013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探险者与蝴蝶》。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