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的养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克的养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洛克是17 世纪英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同时他也因独特的绅士教育而被人们誉为伟大的教育家。

洛克一生留下了许多教育著作,其中《教育漫话》是洛克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对我国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洛克养成教育的目标
17 世纪,近代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给传统的政治哲学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开始质疑宗教神学的教育理念,试图建立一个“确信自己拥有认识和驾驭自然的才智和能力” [1] 的教育观。

在新的教育理念建立过程中,洛克对人的心灵如何工作进行了大胆而独特的设想,
他提出“一切内容都是后起的,他们只是作为心灵的功能和属性而附属于心灵,是心灵获得材料的通道。

” [2] 在洛克看来,在一个精心设计的环境里,对人的心灵和身体进行恰当的教育和训练,将会产生一个个理性的个人,也就是洛克所说的“绅士”。

基于他的“知识来源说”,洛克坚信只有通过后天的养成教育培养绅士,才是教育的目标。

绅士是英国具有显赫等级的贵族,只有出身高贵的人才能成为绅士,17〜18世纪随着资产阶级新
贵族的兴起,人们依靠自身的教养和风度,也可以跻身绅士行列。

因此,在教育目标上,洛克所谓的“绅士”,既包括英国社会的贵族阶层,也包括那些通过自身努力拥有良好德行和智慧、礼仪的富家公子。

养成教育培养出来的绅士不仅要拥有健壮的身体,具有广博的学
识,更要有良好的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

只有这样的青年才能既满足个人的幸福生活需要,同时又对英国发展资产阶级经济起到促进作用,并且指出这种具有理性精神的绅士只能通过在家庭中的养成教育,才能够得以实现。

二、洛克养成教育的内容洛克的养成教育理念建立在他的哲学基础之上。

他将人的观念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人脑通过对简单观念进行联结、重复和比较,最终形成复杂观念。

儿童所获得的一切教育观念都是经过这样“简单―复杂”的步骤。

洛克重视绅士的养成教育,强调儿童的和谐发展。

养成教育是实现洛克绅士教育目标的途径,因此他详细制定了一整套包括体、德、智在内的教育内容。

1. 健康教育。

17 世纪的英国,像关心灵魂的健康一样,逐渐恢复了对身体健康的关心。

洛克非常重视儿童健康身体的养成,首先论述了身体与精神的关系。

他认为,“健康的心智存在于健康的体魄中”,[3] “健康对于事业和幸福是必需的;吃苦耐劳的强健体魄对于成就伟业是必需的。

” [4] 洛克认为,儿童的身心具有柔弱性,应该及早进行严格的生活行为训练,儿童从小形成了健康的观念,影响将会十分深远。

洛克同时强调健康教育的细节,他认为通过简单的健康教育细节能形成儿童的外部感觉观念,通过心智的加工使儿童形成健康经验和健康习惯,从而指导自己的健康行为,最终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一是要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学习游泳等户外运动不仅能够使儿童的身体适应气候的变化,而且能够有效地增强体质。

二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饮食方面,主张清淡的食物、不定时用餐;在穿着方面,儿童
的衣着不可过于温暖,还主张每天用冷水洗脚,来克服一些娇生惯养的儿童所出现的毛病;在睡眠方面,洛克认为,只有睡眠最能增进儿童的生长与健康,但儿童的床应该是坚硬的,因为硬床可以锻炼身体。

三是身体健康的养成要顺应自然。

洛克认为,人的身体是可以通过习惯来重新适应自然的,过于温暖的衣物、长时间处于室内,会使儿童处于过度保护之中,而丧失了适应自然的能力。

对于儿童身体及健康的论述,总结起来便是多运动,多睡眠;食物清淡;衣服宽松;足部凉爽。

2. 道德教育。

对于一个绅士的养成教育,包括身体和心灵两个部分,身体教育就是健康教育,而心灵教育则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

就这两个部分而言,关于心灵的教育更为重要,“改造心灵是我们唯一应当追求的事情;一旦心灵走上了正道,那么你所希望的一切都会随之而来。

” [5] 而在心灵教育之中,洛克将绅士的心灵分为四种品质:道德、智慧、教养和学问,并且他将良好的道德品质视为绅士教育的灵魂。

他认为儿童的身体保持了健康强壮,接下来应该要注意的便是如何使精神保持正常,一切举止措施合乎理性与高贵成为了重点思考的问题。

“所有品德和价值的准则是:当欲望与理性相悖时,人能够克制欲望去遵循理性。

” [6] 洛克给出了儿童身体强健标准的同时,也给出了儿童精神强健的最主要标准,那就是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指导。

洛克指出,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首先在于培养儿童克制欲望的理智能力。

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或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影响,或受到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欲望,这不是错,错的是人不
能使自己的欲望遵从理性的指导和规约。

其次,良好的道德还包括养成好的习惯、虔诚的信仰、懂得人情世故和接人待物的礼仪、勇敢面对困难的冒险精神、仁爱和好奇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在良好道德的养成方法上,洛克提出,要注重自我克制,及早进行规范、慎用奖励与惩罚。

第一,注重自我克制。

“引导孩子养成控制、历练身心的习惯,从而使身心变得健康、积极、坚强”。

[7] 儿童自我克制的脾气是与他们内心的叛逆性相反的,所以应该要培养儿童的自我教育与克制能力,使儿童形成这种习惯。

第二,及早进行规范。

“一切德行与美善的原则在于克制不被容许的欲望,这种能力的获得和增进靠习惯,而这种能力发挥得容易熟练则靠及早练习……自我形成的德性得尽早地养成。

” [8] 洛克主张在孩子刚懂事时,便要开始进行儿童行为的规范。

第三,慎用奖励与惩罚。

“我们想使儿童变成聪明、贤良、磊落的人,用鞭挞以及别种奴隶性的体罚去管教他们是不合适的。

反之,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取儿童的欢心,也应该同样小心地避免。

” [9] 在洛克的观点看来,过度的惩罚和鞭挞是儿童发生一切邪恶的源泉,所养成的是儿童奴隶式的脾气,反而遭到儿童的厌恶;而不当的奖励,则会增加儿童的贪恋心理,也不利于儿童的德性。

因此,应该要采用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切不可过度与过量。

3. 知识教育。

洛克主张儿童学习两种知识:一是基本的文化知识;二是实用的技能知识。

在洛克看来,真正的绅士不仅能够在上流社会游刃有余,而且作为新兴的执政者,还要具备资产阶级的实干精神。

因此,儿童必须从小就学习广博的知识。

“在众多的知识中,数学排第一,因为它用途
最广,最好能让孩子精通这门学问。

”[10] 其他的实用技能知识还包
括地理、历史、法律和音乐舞蹈等,学习历史要使儿童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使人们从中得到教训和快乐;学习法律可以使绅士掌握和判断是非之分,更好地治理国家;学习音乐和舞蹈,可以让人的行为举止更为优雅,更好地欣赏美和体现美。

广博的知识要通过学习来实现,并且要培养儿童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提出,知识从起源上看,心灵如白板;知识从构成上看,则必须承认主体的某种能力的存在,“白板说”的认识论是以主体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11] 在洛克看来,人们是借助主体能力获得外部事物及心灵的简单观念,进而构造出复杂观念。

[12] 洛克的知识论在他的绅士教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儿童的学习,洛克建议不可将学习强加给儿童,而应重视儿童主体能动性的存在,引导儿童将
简单观念转化为复杂
观念,形成知识。

“决不可把读书当做他的一种任务,我们之所以对于某些事情感到很憎恶,原因只是因为别人把那些事情强加给了我们,
而非出自我们的内心去做。

”[13] 如果儿童被动地接受学习,或者是为了避免惩罚而被动接受学习,或者根本排斥学习,便达不到学习的目的。

三、洛克养成教育的途径洛克认为,良好的养成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练习、榜样与说理来实现,而不是靠规范与规则来实现,因为规则总是会被儿童遗忘掉。

总之,儿童良好教育的养成,最好是通过家庭中的养成教育来实现。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反复练习。

洛克指出,心灵具有感受性和运动性。

“人类在发现各种东西时,以接受印象为第一步骤”,在导师监督儿童反复练习
某项行为后,儿童逐渐“理解这些简单观念,便有力量来复述、来比较、来结合它们,有时甚至几乎能作出无限的花样来。

因此,它就可以任意造出复杂的观念来”。

[14] 洛克认为,儿童的练习是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一时,也不能期望能完全改变儿童的本性,应该在仔细研究儿童的前提下,引导儿童去练习、巩固,以形成儿童优秀的品质。

2. 榜样示范。

洛克认为心灵既有接受教育的被动性,又有模仿的主动性,人会不同程度地对周围的物象和刺激做出反应。

因此,在教育儿童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榜样的力量。

“父母和老师都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给孩子一个学习
的榜样,让孩子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15]
3. 温和说理。

“在大多数的时候,温和地据理劝说一番,效果要好得多。

” [16] 在洛克看来,儿童在小时候,就有强烈的希望,希望人们把他们当做拥有理性的人来看待,我们应该在可能的范围内利用儿童的这种希望,把它当作支配儿童的最好的工作,温和劝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儿童进行说理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态度应该要温和,即使有必要使用惩罚的时候,也要有恰如其分的举止,使他们觉得这种说理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四、洛克养成教育的启示养成教育“主张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行为、长期践行、外在培养与自我内化等多种教育手段”,[17] 融合健康的身体,良好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从而提高人的品质的教育。

养成教育通过从知识、道德、情感等方面来提升人的素质,正是当今素质教育所要追寻目标,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途径,素质教育是养成教育的目的。

洛克的养成教育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1. 养成教育要关注身体和心灵教育。

健康的身体是其他一切行为的前提和条件,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其他的教育也都是空谈。

在实施儿童的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其进行观念的结合,养成身体健康的理念和行为习惯。

当今很多中小学,在升学率的压力下,将体育课大大压缩,甚至干脆占用体育课时间进行教学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种做法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影响儿童身心均衡发展的规律。

只注重某一方面的教育不是真正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
是既关注人的道德,又注重知识获取,更注重身体健康的养成。

美好的心灵教育包括德行、智慧、教养和学问,对我国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柏拉图认为美好的心灵是人才的基础,德性善良的心灵是国家公民所必需的素养。

在道德教育中关注人心灵的成长,不仅有助于推动现代德育的创新和发展,而且对培养丰富而健全的人起到基础作用。

心灵教育关注人的自我成长、价值实现、生命自由,心灵的自我需要能力促使个人选择切合其心灵成长需要的道德引导,因此,关注心灵是构建现代公民社会的内在需求。

[18]
2. 养成教育要注重家庭和榜样的作用。

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极其复杂的巨大工程,必须要从小时候抓起,注重家庭和榜样的力量。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谆谆告诫子孙,读书应该只争朝夕,趁年幼时记忆力好,抓紧读书,尽早接触圣贤之书。

不单单学习要趁早,行为的养成也要及早进行。

幼儿时期儿童接触到什么样家庭环境和教育对于儿童将来的行为养成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然而现实中的情况却令人堪忧。

由于独生子女居多,大多数家庭都存在着骄纵和溺爱孩子的现象,再加上一些家长白天围着办公桌,晚上围着麻将桌,完全不懂得在“关键期”为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也不懂得对儿童的知识和品德进行早期的养成教育,白白错过了最佳教育期。

因此,父母做为儿童第一任教师,尤其要注重家庭氛围与自身榜样在儿童养成教育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方面,父母要尽量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家庭环境,使儿童在健康、愉快的环境中成长;另一方面,父母要从自身做起,随时随地注意自已的言行举止,给儿童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

“榜样在
孩子学习、生活中的位置十分重要。

如果孩子能与自己的榜样充分共享有利条件,就能营造出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形成海纳百川的胸怀,这不仅是一种学习和竞争,也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19]
3. 养成教育要注重练习与实践。

实践训练是学生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通过道德行为的实践训练,可以使学生提高认识水平,增强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促进养成教育。

[20] 然而现实中的教育却往往背道而驰,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练习与实践。

在学校的道德教育课堂中,我们常常能见到的景象是:教师对思想品德教材进行照本宣科,考试前学生对教师勾划的“重点内容”突击背诵,这种应付考试的德育方法完全将学生的道德知识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动相分离。

儿童德行养成过程中,要重视练习的重要性。

只有在不断的练习当中,才能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从而在反复不断的练习中将错误的认识纠正为正确的认识,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正确的行动。

在练习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形式的多样性,循序渐进,对症下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行活动设计,让儿童在练习中获得行为的养成。

4. 养成教育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儿童、青少年作为学习者、受教育者,同时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以及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承担责任的主体。

[21] 儿童、青少年本身所具有的学习潜能,以及他们在成长中所获得的生活经验,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当重视受教育者作为学习的主体,促进
和推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认同和内化教育者的要求,变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受教育者是素质教育培养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践行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养成教育的核心。

布卢姆认为,学生的学习必须经过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五个阶段。

布卢姆的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和教材所介绍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学生必须经过自已的接受、反应和评价、组织,最后才能真正将学习价值内化。

然而当前学校养成教育中明显的弊端就是,教师苦口婆心的劝说起到的作用却微乎其微,原因就是教师教育的重心在于“实现工艺学上的技术转型”,忽视了受教育者做为行为主体所具有的主动性。

基于此,新时期的养成教育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变教师的“被动教”为学生“主动学”。

“主动性”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师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护、发扬学生的主动性,从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出发,高度尊重学生,一切依靠学生。

[22] 因此,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的自我教育能力,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是养成教育的重要一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