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1.1 人口分布 课时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人口分布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是某年我国各省区某项指标统计地图(省区面积大小表示该指标值的大小)。
读图,回答1~2题。
1.该指标最可能是()
A.人口数量B.石油储量
C.耕地数量D.年降水量
答案 A
解析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各省区面积与人口数量相符。
2.造成图中东部省区面积大于西部省区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B.矿产资源储量的差异
C.劳动力素质的差异D.政治、文化的差异
答案 A
解析我国东部地区临海,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欠发达,人口较稀疏。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3~4题。
3.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南半球B.西半球
C.亚欧大陆D.非洲大陆
答案 C
解析从南、北半球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半球;亚欧大陆是人口最多的大陆。
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高度发达B.多濒临海洋
C.处于中低纬度D.多为平坦地形
答案 A
解析①②③④四地处于中低纬度,多濒临海洋,多为平坦地形。
①②两地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③④两地以发达国家为主,经济发展水平高。
读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回答5~6题。
5.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A.大洋洲B.南美洲
C.亚洲D.欧洲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大洋洲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高达90%左右,比例最大。
6.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
A.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B.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
C.集中于沿海地区D.集中于交通便利地区
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均比较高,这说明人口集中于沿海地区。
下图为全球及各大洲人口分布平均高度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A.亚洲、欧洲、非洲B.亚洲、非洲、欧洲
C.非洲、欧洲、亚洲D.非洲、亚洲、欧洲
答案 D
解析非洲热带地区面积大,低地不适宜居住;欧洲海拔最低且纬度较高,适宜在低地居住。
8.大洋洲人口分布的平均高度远低于北美洲的主要原因是大洋洲()
①热带地区所占面积广②平均海拔低③人口分布极不均衡④地广人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大洋洲虽然热带面积较广,但平均海拔低,且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下图是我国基于密度分级的人口—面积比重图。
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显示()
A.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口密度高值区
B.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高值区
C.人口集中在人口密度为100~150人/km2的区域
D.人口密度越大,其所占的人口比重也越大
答案 B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大于300人/km2的区域。
10.图中K处最可能位于()
A.长江三角洲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D.东北平原
答案 A
解析K地区面积较小,但人口密度大,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也较小,应为长江三角洲地区。
目前,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
下图显示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
结合图中信息,完成11~12题。
1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A.10°S~20°S B.20°N~30°N
C.30°N~40°N D.40°N~50°N
答案 B
解析读图可知,20°N~30°N范围比重最大。
12.40°S~50°S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
A.气候酷寒B.山地多,平原少
C.陆地面积小D.干旱区面积大
答案 C
解析结合世界海陆分布特点可知,40°S~50°S范围内陆地面积很小,所以人口分布稀少。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
13.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30分)
材料一下图示意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
材料二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
(1)据材料二分析可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
(4分)
(2)指出图甲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
(6分)
(3)图甲、乙和上表表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分)
(4)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较大,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影响力将逐渐________。
(2分)
(5)分析乙图中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原因。
(12分)
答案(1)温带亚热带
(2)人口主要沿河流分布。
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沿河流分布,水资源较充足,可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
(3)水源地形气候
(4)减弱
(5)属于平原地形;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建设城市成本低;工业发达,商业贸易频繁。
解析第(1)题,据材料二可知,最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温度与温带和亚热带最相符。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可从水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角度作答。
第(3)题,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源。
第(4)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第(5)题,从地形、土壤、气候、农业发展、交通和城市等方面分析。
14.读巴西人口、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1)据图描述巴西人口分布特点。
(6分)
(2)世界著名国家中,与巴西人口分布特点相似的有________、________。
(2分)
(3)甲地区是________平原,该地区人口稀少,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4)乙地区人口稠密,试分析原因。
(8分)
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
(2)澳大利亚加拿大
(3)亚马孙气候湿热,热带雨林广布
(4)气候较为温和,历史较悠久,工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对外交通便利。
解析读图即可判断巴西人口分布特征,澳大利亚、加拿大与巴西人口分布特征最为相似。
甲地位于亚马孙平原,该地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热带雨林广布,不适于生存。
巴西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原因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