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作家 茅盾生平介绍 作品介绍 PPT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长经历
笔名趣事
现已获得证实的沈雁冰的笔名有98个,然而在众多笔名中“茅盾”才是他最常用 的笔名,这个笔名的来源也有一个小小的故事。1927年,大革命失败,沈雁冰被 迫隐居在上海,郁郁不得志的他开始用笔来宣泄心中的情感,于是创作了小说《幻 灭》。小说完成后沈德鸿开始投稿,可许多的报社却不敢登他的文章。这使得他内 心十分矛盾,于是他在手稿上署名“矛盾”。稿子最后交给了《小说月报》的编辑 叶圣陶,叶圣陶认为小说很好,但是看了这个名字却提出了意见,认为这个名字是 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氏,并且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 使用如此尖锐的笔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 盾”。沈雁冰对这一改动也很满意,以后就一直以此为笔名了。
《一个人的死》《少年印刷工》《三人行》《劫后拾遗》 《蚀·三部曲》《含《幻灭》《追求》《他们的儿子》《路》《多角关系》
小说作品
短篇小说
《保施》《少年印刷工》《创造》《大鼻子的故事》 《石碣》《手的故事》《水藻行》《小巫》 农村·三部曲(含《春蚕》、《秋收、《残冬》) 《野蔷薇》《林家铺子》《诗与散文》《烟云》 《有志者》《自杀》《宿奔》《色盲》《喜剧》
第二部分
成长经历
performance in workplace execution comes from careful execution workplace execution comes
成长经历
爱情婚姻
茅盾和夫人孔德沚自小定亲。1918年春节,茅盾从上海回到故乡与定下亲的孔德沚正式 成婚。 从此两人一直相伴,茅盾专心事业,而孔德沚照顾他的生活。直至1928年茅盾东 渡日本,一个叫秦德君的女学生与之同行。因为都是单独来到陌生地,两人关系密切并 产生了感情,在这种情形下茅盾和秦德君同居了。消息传到上海,孔德沚起先不相信, 后经证实,便大哭一场。婆婆劝她:“茅盾会回心转意的。”果然1930年,茅盾和秦德 君一起回到上海,便分手了。 解放后,茅盾出任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孔德沚全力料理家务,而茅盾则全力投入于 工作。“文革”开始之后,茅盾靠边还被抄了家。孔德沚在这场劫难中为之担心不已, 这使得她的糖尿病复发。7
作家介绍
1946-1981年人物经历
1946年,赴苏联访问。1947年,4月,归国到达上海。年末,再赴香港。1948年7月,参与 《小说月刊》的编委工作,9月,主编《文汇报·文艺周刊》。年底,离香港。1949年,2月, 达北平。7月,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为中国作家 协会)主席。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长职务,主编《人民文学》杂志。 1951年1月, 当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8年,1月,开始创作《夜读偶记》。3月,《茅盾文集》第 一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61年,《茅盾文集》十卷出齐。“文化大革命”中,茅盾始 终与党和革命人民站在一起。1981年3月27日,逝于北京。3月31日,中共中央根据茅盾生前 的请求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1984年-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 社出版了38卷本的《茅盾全集》。
作家介绍
作者简介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 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 乡市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茅盾出生 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 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 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 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 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成长经历
志在鸿鹄
8岁时茅盾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植材高级小学,成为该校第一班学生。在学 校里,茅盾的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特别是他的作文更是出色。受父母的影响,茅 盾很小就心怀天下。十二岁时茅盾在会考作文中就写出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 “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在父母亲的鼓励下,十三岁的茅盾踏上到湖州的火车, 开始了中学生活。有一次,先生布置的作业是自命题写作,很多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茅盾却借鉴庄子《逍遥游》中的寓意,写了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志在鸿鹄》。文 中写了一只大鸟展翅高飞,在空中翱翔,嘲笑下边仰着脸看却无可奈何的猎人。茅 盾借对大鸟形象的描写,表明了自己的少年壮志。而且,文章的题目又与茅盾的名 字德鸿相合,形象生动,故借此自抒胸臆。先生很是赏识,夸赞他“将来能为文 者”。
人物影响
人物评价
郁达夫:“茅盾是早就从事写作的人。唯其阅世深 了,所以每不忘社会,他的观察的周到,分析的清 楚,是现代散文中最有实用的一种写法……中国若 要社会进步,若要使文章和实际生活发生关系,则 象茅盾那样的散文作家,多一个好一个……
人物影响
后世纪念—乌镇故居
乌镇故居,是茅盾诞生和度过童年、少年时代的地方,坐落在浙江省桐 乡市乌镇观前街17号,坐北朝南。茅盾自1896年诞生至1909年离乡求学, 在这幢故居中生活了十三个春秋。此后,几乎每年都要回家看望他的母 亲。1940年他的母亲去世以后,切断了他与故乡联结的纽带,他的亲属 也相继去了外地定居,故居房屋便陆续租给了居民居住。1977年春,当 地政府动员住户腾出了后园的三间平屋,加以修缮保护。1981年3月茅 盾逝世后,乌镇茅盾故居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说作品
散文名片
《白杨礼赞》《风景谈》《卖豆腐的哨子》《人造丝》 《全运会印象》《车中一瞥》《鞭炮岁月》《谈月亮》 《雾中偶记》《大地山河》《黄昏》《雾》《天窗》
小说作品
创作题材
茅盾的对作品选材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 事件上,捕捉和传达那些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将当代重 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茅盾在这些事件 尚未从当代人的印象中消退时,便将它们纳入和熔铸在自 己的艺术作品中。他的大多作品都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革命 史的艺术的大事记,是纪实的文学报告,是中国现代革命 史的现实主义的编年史。
知名作家茅盾
中国当代知名作家生平介绍
演示完毕
感谢观看
知名作家茅盾
中国当代知名作家生平介绍
宣讲人:XXX
时间:20XX.XX
目 01 录 02
03
04
作家介绍 成长经历 小说作品 人物影响
第一部分
作家介绍
performance in workplace execution comes from careful execution workplace execution comes
小说作品
叙事风格
在叙事方面,茅盾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他在小说中喜欢采 用能够体现时代性的网状型结构形式。如作品《子夜》茅盾根 据主题的需要,根据中心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来安排各种人物 事件,矛盾冲突和环境场面,作品一开始就在吴老太爷的吊唁 仪式上将所有重要人物推上前台,组成复杂的人物网络,以及 在设下情节因果关系的伏笔,从而经纬交汇地建成《子夜》式 的也是茅盾式的庞大的“网状结构”。
成长经历
怒斥编者
茅盾向来是温和的,但是也有被人惹到生气的时候。1978年,新版的全国通用教材修改完毕, 其中收录了茅盾的散文《风景谈》,编写组将修订后的教材排样寄给茅盾参看,茅盾发现自己仅 仅3500多字的文章竟被修改了100多处。对此,茅盾异常愤怒,当即回了一封信给编写组:“你 们改字改句,增字增句,多达百数十处,我不懂为何有此必要。大概你们认为文章应该怎样写, 有一套规范,不合你们的规范,就得改。那么,又何必选作家的文章来做教材呢?每个作家有自 己的风格。你们这种办法(随便删改,却又不明言),实在太霸道了,不尊重作者的风格。”茅 盾在信中举例说,如把骆驼脖子上挂的本来一样的铃铛补加“大小”,茅盾讥讽地问:“事实上, 骆驼挂的铃铛只有一种,你们为什么要改为‘大小铃铛’呢?”接到茅盾的信件之后,编写组不 得不做了退步,让《风景谈》大部分保持了原貌。
第三部分
小说作品
performance in workplace execution comes from careful execution workplace execution comes
小说作品
长篇小说
《子夜》《虹》《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 《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第一阶段的故事》
中篇小说
作家介绍
人物经历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 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 1920年初,主持《小说月报》“小说新潮 栏”编务工作。同年11月,茅盾正式接编《小说月报》。1921年,1月,参与发起 组织“文学研究会”,接编并改革《小说余月报》。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由上 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1923年,辞去《小说月报》主编职务,转商务 印书馆国文部工作。 1925年,被选为出席广州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26年,留广州工作,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作秘书。3月,返沪。1927年,1月赴 武汉,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教官。约4月,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编。7月 间,从武汉至南昌不顺,阻于牯岭。8月,南昌起义失败,试图与党组织取得联系 而不得,从此失去与党组织的联系。9月,于上海以茅盾为笔名发表小说《幻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四部分
人物影响
performance in workplace execution comes from careful execution workplace execution comes
人物影响
人物评价
王瑶《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贡献》:“就中国现代文学史 讲,我以为把茅盾当做有重大贡献的少数作家之一,是有充分根 据的;这个根据不仅是党中央给他的历史性评价,而且包括人民 对他的作品的喜爱的程度。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让他的文学遗 产在我们攀登文学艺术高峰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为了做 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对他进行深入的研究”。
小说作品
评论特色
茅盾前期的文艺评论根植于“为人生”的现实主义观,后期又 逐渐演变成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但是无论观念的变化如何, 他都紧紧结合着中国的文艺运动实际和作家的创作实际,来从 事理论批评工作。同时茅盾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文艺应与中国 的革命取同一步调,长期坚持反对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注 重艺术形式与艺术技巧的探索,积累了关于选材构思、谋篇布 局、提炼情节、塑造人物、运用语言等一系列的成熟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