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典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典故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典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典故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
【释义】师:借鉴。
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历史典故】
春秋末年,晋国的大权落到智、赵、魏、韩四卿手中,公元前458年(已进战国时期),晋定公病死。
定公死后,宗室姬骄被立为国君,史称晋哀公。
智伯独揽朝政大权,成为晋国最大的卿。
智伯分别向魏桓子和韩康子要了土地。
当他要求赵襄子割地时,遭到了严厉拒绝。
智
伯立即派人传令,让魏桓子和韩康子一起去攻打赵襄子。
智伯率魏、韩两家攻打晋阳。
晋阳被智伯围困了整整三年,形势越来越危急。
一天,
张孟谈面见赵襄子,说:“魏、韩两家是被迫的,我去向他们说明利害,动员他们反戈联赵,共同消灭智伯。
”当天夜晚,张孟谈潜入魏、韩营中,说服了魏桓子和韩康子,决定
三家联合起来消灭智伯。
后来,赵、魏、韩三家联合进攻,杀得智伯军队四散逃窜,智伯
被擒。
从此,晋国成了赵、魏、韩三家鼎立的局面。
一天,张孟谈向赵襄子告别。
赵襄子急忙挽留。
张孟谈说:“你想的是报答我的功劳,我想的是治国的道理,正因为我的功劳大,名声甚至会超过你,所以才决心离开。
历史从
来没有君臣权势相同而永远和好相处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请你让我走吧!”
【成长心语】
功高盖主,是做臣子的大忌,历史上无数的功臣正是由于功高盖主而被杀,张孟谈借
鉴历史的教训,急流勇退,避免了被猜忌甚至被杀害的命运。
历史是一面镜子,人应该从
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
不忘历史,才能够继往开来,开创大局。
历史教
人明智,借鉴历史成败,能够让我们以前人为借鉴,取得成功,避免败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