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工程硕士GCT语文冲刺复习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考研工程硕士GCT语文复习要点
考研工程硕士GCT语文复习要点考研工程硕士GCT语文复习要点考生们在进行考研工程硕士的考试复习时,需要把GCT语文的复习要点掌握好。
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工程硕士GCT语文重点知识,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工程硕士GCT语文知识点:词语总结总结(一)学会一点推断方法1.根据词语的构成方式推断。
例如:在旧社会,反动军阀、政客们有时狼狈为奸,有时尔虞我诈。
2.凭借句式推断。
例如:儒家历来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自身。
3.依形索义。
例如:朦胧,从月,意为月光不明;矇矓,从目,意为眼睛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不清。
4.瞻前顾后。
例如:白皑皑,红彤彤,区区小事,岌岌可危,虎视眈眈,大名鼎鼎等。
例如:很多同志孤陋寡闻,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5.根据句意推断。
例如: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二)词语题解题时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2.辨析词义的轻重3.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和范围4.辨析词语的不同搭配5.辨析词语的语法功能6.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7.辨析词语的语体风格8.辨析词语的语境义①把握具体的环境气氛。
②注意特定情景或处境。
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附:造句辨别同音词示例【包含·饱含·包涵】他误解了朋友话中包含的意思,事后眼里饱含热泪,请求朋友包涵。
【暴发·爆发】—位暴发户骄傲地说:“混到今天不容易,其间我暴发过疾病,目睹过革命的爆发,脱险于山洪暴发和火山爆发。
”【抱怨·报怨】他们以德报怨,给了巴拉圭人一次机会, 一对冤家携手出线了!但球迷却抱怨这场球踢的并不好看。
【必须·必需】我们必须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必需的地方。
【不和·不合】她与婆婆感情不和,与丈夫性格不合,处境极为艰难。
【处事·处世】处事能力很强的大山学会了中国的处世哲学,现在他的处事方式让人觉得特别自然。
【窜改·篡改】日本改动历史教科书的真正意图,不是窜改个别不通的词句,而是篡改历史,掩盖侵略罪行。
2013年中考语文17套考点复习课件(14)语文课件PPT
• 《草》 • 《江南瓦》
典型示例
思维导图至美至善
•打开思路 •灿若烟火 确定立意 翩若飞鸟 选择材料 美如柳条 安排详略 密如雨丝
图解中考作文重要环节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继续画图,打包一路相伴的幸福
• 二 画一棵幸福树,列举你生命中的幸福、 快乐与感动,让它成为你最珍贵的财富, 不断积累,一路相随,并且学会回报。
• 提示: • 可以从时间段上去发散思维 • 可以从不同的人的交往去发散思维 • 可以从幸福的理解去发散思维
我思故我在,我画故我乐
发散思维 玩一玩
什么是思维导图?
•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 形思维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 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于相关的层级图表 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 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 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 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 衡发展。
• 审题 • 立意 • 选材 • 开头 • 结尾 • 细节 • 抒情议论
全国中考作文部分题目
• 《熟悉地方也有风景》 • 《升起心中的太阳》 • 《日积月累》 • 以“智慧”为话题 • 《也是一堂语文课》《我最 的一堂课》 • 《爱让我更加美丽》 • 《说句心里话,我也 》 • 围绕感动、提醒、反思等成长经历而拟定的题目
• 一张空白纸张、一支笔、一个快乐的心情 ,这就是制造思维导图所需的工具。
思维导图示例
直面作文题目,我们一起来画图
• 一《一道亮丽的风景》(《熟悉的地方也 有风景》《慢慢走,欣赏啊》)
201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ppt(赛讲用)
4.徐悲鸿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 “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正确,如果有停顿,则把点号放在引号外面。
口诀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三、分号
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 用分号。 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 重。 侵略者的诺言,骗不了人;他们的武力,吓不倒人。
: 口诀: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3. 以下句子冒号运用正确吗,如不对,请改正。 他进门喊了声:“起火了”,就跑了出去。
(不对,应删掉此句中的冒号。)
总结:虽然出现了“想”“说”“认为”等词语,但 没有提示或者较大的停顿。
4.他说:今天不回家了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接着说:“‘态度决定一 切’,确实有道理。” “落后就要挨打。”邓小平告诫我们说: (不对,将前两句中的冒号改为逗号,第三句中的冒号改为句号) “某某说”、“某某想”后不是直接引用,不用冒号;“说” 放在所说话中间不能用冒号; ;“说”放在所说话的后边用句号。
选择问句,句中用逗号,句末用问号。
2.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 (对)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 (错) 3.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对) 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错) 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
连续问句后均用问号。是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
4.我不知道他的书放在什么地方? (错) 我不知道他的书放在什么地方。 (对)
三、冒号(:)
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的点号。
给下列句子□加标点符号 1.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 □ 两条长桌,四个椅
2013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方案课件13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答题指导 答题指导
·新课标
│ 答题指导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 诗词鉴赏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知识链接·新课标│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词和虚词部分:69页附录(69-71页)。 逐行扫描。10分钟即可复习结束,但对于 语言的把握有质的的提高。 • 病句:这部分知识属于难点。但依然有章 可循: • 病句主要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两个谓语 一个宾语:如”再现情趣”)、句意含混(逻辑 混乱)等。
歧义类型 (一)词语的兼类和多义
•
此类歧义现象在语言运用中也较普遍。
• (三)不同语序产生的歧义 • 所谓语序就是语言中各个成分安排的次序。 如:女工工作做得好,可以解决一些女工 特有的切身问题。 • 该句所表达的意思是“一些女工”,还是 “一些问题”?如果是“一些问题”,那 么语序最好这样安排:“女工特有的一些 切身问题”,让表领属的词语放在前面。
•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残缺即句子不完整,缺少组成句子的主要成分。表现为缺主、胃、宾语等。赘余即句子里 有多余成分,造成句意不通或重复。下面举例分析: 1、成分残缺。 例:①缺主语。 由于他这样的好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看到老师们日夜辛苦的工作,使我很受教育。 ②缺谓语。 最近这里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活动,要在这个活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③缺宾语。 小山村的农民真不简单,要在三年内使山村农业走上机械化。 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他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 ④缺状语。 这个草原是一条不十分规则的河流,年深日久淤成了一片大大小小的沼泽地。 2、成分赘余。 ①重复 例:这种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在学生中树立革命思想,是当前中小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②可有可无 例: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③堆砌 例:现在渔民自己造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活的管理。
语文冲刺复习要点
• 1、心情放松。语文考试正常成绩为64-68 分。以总分190分计,语文如果得64分,其 余三科只需要126分,平均为42分。而且语 文64分是可以轻松获得的。 • 2、掌握基本的知识要点。 • 3、熟悉历年的出题思路。
08年语文试题特点
• 1、从2008年的语文试题看,重在“语言表达能力”的考察,换句话 说,重在考查语文的应用能力,而不在于强调考生的死记硬背功夫。 很多试题都是可以推断出来的。比如2008年12题维修基金、13题国 民生产总值、14题地震震级、15题折射率、、18题句子连贯性考查、 20题对偶、23题比喻、对偶、诗歌的考查、26题柠檬市场的考查、 28题地理知识内海的考查、29题生物多样性的考查等。 • 2、考查的内容注重常识性。如5题比喻、11题教育思想、22题外国 文学(《少年维特之烦恼》)、24题诗歌中植物常识、25题《孙子兵 法》、27题消化器官“小肠”等。也就是说,不管是语文知识还是百 科知识,都偏重于常识的考查。题目本身不难。 • 3、部分内容设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要求基本的识记和技巧。 如:字词1题读音、2题词义、6题文学常识、10题词语感情色彩。基 本能力的考查有:3题病句、4题歧义、7题、9题造句类比、16、17、 19词语和标点的灵活运用。 • 4、总体来说:题目不难。打好基础,考试沉着应对。
• 2.1: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 • 这个句子中两个“新”的含义是不确定的,可分别改为“陌生”“新 鲜”。 • 2.2:小王在火车上写字。 • “在火车上”实际是个多义短语,由于对其具体部位没有进行限制, 我们无法知道小王是在火车的车厢上还是在火车的桌几面上写字,亦 或在桌几面的纸上写字。
• • • •
• •
• (八)语音停顿 • 古代有一则笑话,说一位文人到寺院里去见和尚朋友,天晚了,又下 了雨。这位和尚不想让朋友留宿,于是就写了这样一张字条:“下雨 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而这位文人是决意要留下来的,于是提笔断句, 变成这样:“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 这则笑话讲的就是因句读不同而出现的两种不同理解。 • 这八种歧义现象有时不是孤立存在的。如: • 科长也该检查 • 对这个短语,我们可作如下3 种理解: • A、“检查”是多义词,可作“检讨”解,亦可作“查看”解。 • 在表示“查看”的意思时,又有两种意思: • B、“科长”是施动者,表示“科长也该检查(工作)”的意思。 • C、“科长”是受动者,表示“也该检查科长(的工作)”。 • 即这个短语既有词语多义引起的歧义,又有施动者和受动对象难以判 定而引起的歧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结构混乱。又称为句式杂糅,即把几种结构或几个意思硬凑在 一个句子里,使句子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 ①举棋不定 • 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 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 ②反客为主 • 例: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 • ③中途易辙 • 例: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克思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 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 ④藕断丝连 • 例: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表意不明。即句子的结构看似完整,但意思不明确。 1、有歧意。 例:①这批种子保管没问题,我们的工作绝对是一流的。 ②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2、多重否定造成句意不明。 例:①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3、费解 例:从60岁到90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 (六)不合逻辑。 此处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通。常犯的错误有自相矛盾、范围不清、主客颠倒等。 1、自相矛盾。 例:这幅画都画好了,只剩下一块山石还需上色。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人类在一生中要经过胚胎、幼儿、青年、壮年、老年、死亡等阶段。 3、主客颠倒。 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 4、概念并列不当。 例: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5、强拉因果。 例:北京的几座规模宏大的立交桥我都见过,尤其是三元桥我天天路过,因此我也是个北京通了。 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6、不合事理。 例: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 • • • • • • • • • • • • • •
(二)搭配不当。这类病句是考试的重点,主要包括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和 中心语之间搭配不当。另外还有一方面和两方面搭配不当。下面举例分析: 1、主谓搭配不当。 例:①长尾鸡的尾羽,每年约能长一米左右,它的寿命能活九至十年。 ②我们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2、动宾搭配不当。 例:①节日的公园,洋溢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②论文发表后,报社向他赠送报纸和稿酬。 3、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①每个人都必须深刻的投身社会建设中去。 ②学校应严厉地处理好这件事。 4、一方面和两方面搭配不当. 例:①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 他们体验着人间的温暖。 ②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5、肯定与否定搭配不当。 例: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 • • • • • • • • • • •
病句错误有哪些 (一)语序不当。 即词语在句子中的先后顺序排列不。包括以下几方面: 1、多重定语顺序不当。多项定语正确排列次序: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表指称或数量短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 语。 例:①(我的)(一本)(精装)的图画书。 ②(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 练。 2、多重状语顺序不当。多项状语正确排列次序: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表时间或处所的+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表情态或程序的。 例:①许多同学[昨天][在教室里][都][激动]地[同他]展开辩论。 ②[今天早晨][在学校][还仔细]地[把它]看了一遍。 3、修饰成分与被修饰成分位置不当。这项可造成句子结构不清,表达混乱。 例:①苏州的春天简直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②我们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
(六)语音的轻重
•
• •Βιβλιοθήκη 有些词语重读、轻读,所表示的意义不同。如“东西”,既可表方位,也可指一般事 物名称。
6.1、我想起来了。 “起来”重读表示“我想做什么”,而轻读则表示“回忆起来”。在这个语句中, “起来”的词性也是不同的:一个是一般动词,一个是趋向动词。该句中的“想起来” 的语法关系也有所不同:一个是动宾关系,一个是动补关系。 (七)不同联想造成的歧义 由于环境、受者的情况不同,对一个语言单位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7.1、今天吃饭,大家不准用筷子。 从逻辑上讲,否定形式不能表达一个肯定的判断。用否定的判断表达一个肯定的意义, 违反了逻辑推理中的同一律。该句中“不准用筷子”,不能确定是采取什么方式,用 什么工具。如可理解为: A、什么器具都不用,用嘴直接在碗里吃。 B、用手或刀、叉等器具吃。
•
(四)施事、受动关系造成的歧义
•
• • • • • • • •
我们知道,在一个语言单位中,主语既可以是施事者,也可以是受动对象。
4.1、某同学热爱劳动。 4.2、老师批评了某同学。 这两句中的“某同学”,在句1中是施动者,即动作的发出者;在句2中是受 动对象,即动作被支配的对象。 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个主语到底是施事者亦或受动对象,是很难或无 法判定的。 4.3、我去上课。 “我”既可指施动者——教师(授课者),亦可指受动对象——学生。 4.4、鸡吃过了。 是“鸡吃过了(东西)”,还是“吃过了鸡”?
冲刺期间的复习重点
• 1、复习考前《辅导教程》“怎么考”部分内容。 作用: 熟悉出题思路,掌握知识。 • 字音部分:《教程》“练一练”1-15题(1-6页)。 • 字形部分:《教程》“练一练”1-20题(13-16 页)。 • 词义: 《教程》“练一练”1、2、5、6、7、8、 11、12、13题(25-28页)。 • 成语:42-45页附录部分,重点成语部分课堂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