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婚姻之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婚姻之道
古人婚姻之道
古人在婚书上写着“上昭天地神明祖先,两人永结同心”的结为婚姻。

项羽与虞姬青梅竹马,迎娶虞姬遵循六礼,拜堂感应天地、父母、双方的同意,才结为连理。

六礼是汉族传统婚礼仪式,古籍《礼记·昏礼》上载∶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乱世之中,能遇得一佳人,能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西楚霸王与虞姬正是典范,遵循中国传统婚姻习俗礼仪。

常人贵远而贱近,向声而背实”
(一)信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是半神的文化,其中很多都是神传给人的做人道理。

当然了,也有一部分是修炼的文化现象, 在一定的层面上讲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目地。

北宋时期有一位儒生,他的名字叫刘庭式,字德之。

他是齐州人,齐州也就是今天山东一带。

他考取了进士以后,被派往密州做通判官,当时的大文豪苏东坡正是这里的刺史。

苏东坡很赏识、敬重刘庭式的人品。

刘庭式在没有考取进士之前,曾经与本乡的一位民家女子确定了婚姻关系,只是还没有下聘金。

后来,刘庭式考上了进士,做了官,又得到名人的赏识,看来是前程远大,不可限量了。

可是那位女子,却在这个时候生了一场大病,结果导致两眼全失明了。

女子的父母是种田人,家境贫寒,也就不敢再向刘家提起这门亲事。

朋友中,有人劝刘庭式:“那位女人已经瞎了双眼,你为了自己的前程和未来的幸福,就另行择亲吧。

如果你一定要和那家结亲,就娶她的妹妹好了。


刘庭式回答说:“我当年同她订立婚约时,已经把心许给她了。

她现在瞎了眼睛,但是她的心还是好的。

我若是违背了当初的心愿,我的心倒是变坏了。

再说:人人都会变老的,当妻子年老色衰时,我们也不能更换年轻美貌的女子吧?人得守诚信,自己不能变心。


就这样,他们二人结了婚。

婚后,刘庭式尽量照顾好这位双目失明的妻子,夫妻和睦度日,很是恩爱,先后养育了几个孩子。

苏东坡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对刘庭式的行为也深为感佩,说:“刘庭式真是一位情操高尚的人啊!”
刘庭式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其实啊!古人的婚姻观跟现代人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诗经里有一著名的诗句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现代的很多年轻人啊很喜欢引用,特别是在新婚燕尔的时候,都有着这样的美好愿望。

但是人们往往只是领会了字面上的甜蜜浪漫的意境,而没有去体悟这句话背后的深意:牵着你的手,与你一起慢慢老去。

这可是一个漫长的生命过程啊,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六十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两个人会一起经历怎样的人生呢?荣华?富贵?贫病?战乱?离别?。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执子之手,不离不弃吗?
其实在这句诗的前面还有一句,叫: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契是契约的契,阔是阔别的阔,成说,在这里当订立讲。

我把这句诗的意思翻译成:与你订立一份契约,只有一人死了一人还在生,才能把我们分开。

这样的婚约是何等的份量啊。

那是一生的托付,一生的承诺和一生的责任。

在西方社会里,人们同样对婚约看得很重,在教堂里的婚礼上,在上帝面前发誓:遵照上帝的安排,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要互相关爱,互相忠诚,不离不弃。

把婚姻看得很神圣,很庄严。

所以自古以来,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婚姻的前提都是誓约,它保证了婚姻的合法性,也具有了对彼此的约束力。

在西方有上帝的见证,而东方则以天地为见证。

现在人们还沿用的形容婚姻的说法,如终身大事、从一而终等,大概都是出自于这样的婚姻观。

正是基于这样的婚姻观,前面故事里的刘庭式才能够信守婚约,不以客观环境状况的变化而改变初衷。

也许现代的人很难理解刘庭式的做法,觉的他傻。

因为现代人早已经不把一纸婚约当成一回事儿了,有没有婚约都无所谓:没有婚约,两个人爱了,就在一起;有了婚约,两个人不爱了,照样分开。

谁也不欠谁的。

根本不去考虑对方的感受,更别说孩子,老人的情感。

记得几年前,联系上了我的一位十几年没见面的老同学,大家很高兴,寒暄几句之后,她突然问我:你老公还是某某某吗?把我给说愣了:啊?她随后说:没换啊?现在时兴这个啊。

是啊,环顾我们周围,今天这个人离了,明天那个人又再婚了。

大家都在婚姻的殿堂里忙忙碌碌,甚至有些人根本不劳神结婚,离婚,两个人一好了就住一起了,不好了就分开了,换男朋友,换女朋友就象换衣服一样。

还美其名曰寻找自己真正的幸福。

那么问一句:你找到了吗?
当你对别人不信守诺言的时候,别人也同样不会对你信守诺言;当你不尊重别人的时候,你也同样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当你把自己的喜好感受需要利益放在首位的时候,别人同样不会把你的喜好感受需要利益放在他的首位。

一颗变坏了的心又怎能找到一颗好的心来陪伴呢?这样追求来的所谓自由的结合又何来长久可言呢?所以说起来啊,真正傻的是现代人呐。

刘庭式娶了瞎了眼睛的妻子,信守了婚姻的承诺,保住了两颗好的心,这两颗好的心在日后漫长的岁月里只能越来越融合,越来越心心相印。

真正能够做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他们的幸福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那么他们不是最精的人吗?
(二)缘
成语“月下老人”,“千里姻缘一线牵”的典故,讲述的就是婚姻大事早已天定的故事。

唐朝时一个名叫韦固的人,自小失去了双亲,想早点结婚却不能如愿。

贞观二年,他到清河游玩,途中住在宋城南面的旅店。

有个人为他提亲,女方是以前清河司马潘昉的女儿,并让韦固第二天清早去
龙兴寺门前同潘家的人见面。

韦固高兴了一晚上,第二天早早的就赶到庙门前,一看,月亮还在天上高高地挂着呢。

这时他看见一个老头坐在台阶上,旁边放一个口袋,正借著月光看书呢。

韦固凑上去看,却看不懂书上的字,就问老头说:“老先生读的是什么书啊?我从小苦学,没有不认识的字,怎么这书上的字却从没见过啊?”老头笑著说:“这不是人间的书,你怎么会见过。

”韦固又问:“那是哪里的书啊?”老头说:“幽冥之书。

”韦固问:“幽冥之人,怎么到了这里?”老头说:“是你来的太早,不是我不应该来。

凡是阴间的官员都管阳间的事,管理人间的事怎么能不在人间行走呢?”
韦固问:“那您管什么事儿啊?”老头说:“天下人的婚姻大事。

”韦固高兴了,说:“我从小失去父母,想早点娶妻生子,可十几年来,我多方求亲都不成。

今天有人给我提潘司马的女儿,你说这件婚事能成功吗?”老头回答:“不成,你的媳妇刚刚三岁,等到她十七岁才能进你家的门。


韦固问:“你口袋里装的什么东西?”老头回答:“红绳啊!用来系夫妻两人的脚。

等到他们定下了,我就偷偷地把红绳系在他们脚上。

不管这两家是仇敌,还是贫富悬殊,或者是相隔千山万水,只要红绳一系,再也逃不掉了。

你的脚已经和她的脚系在一起了,你再找别人又有什么用呢?”
韦固问:“那我的媳妇是谁?家在哪里?”老头回答:“旅店北面卖菜家的女孩。

”韦固问:“能去看一看吗?”老头说:“老太太经常抱著她卖菜,一会儿你跟我走,我指给你看。

”天亮了,韦固等的人没有来。

老头卷起书,背着口袋,韦固跟着老头来到菜市场,看见一个瞎了一只眼的老太婆,抱着一个三岁的女孩,看起来非常肮脏丑陋。

老头指着女孩对韦固说:“那就是你的妻子。

”韦固生气地问:“我杀了她行不行?”老头说:“这女孩命中注定有大富贵,还要跟着你享福呢,怎么杀得了呢?”说完老头就隐去了。

韦固回家磨了一把刀,交给仆人说:“你如果为我杀了那个女孩,
我赐你一万块钱。

”仆人答应了,将刀藏到袖子里来到菜市场,趁着人多混乱的时候,刺了那女孩一刀就跑,市场大乱,仆人得以逃脱。

回来后,韦固问仆人:“刺没刺中?”仆人说:“我本想刺她的心脏,可是没刺准,刺到了眉间。

”此后韦固再求婚,也一直没成功。

又过了十四年,韦固到相州参军刺史王泰手下任职,王泰因他能干,将女儿许配给他。

韦固的新媳妇十六七岁,容貌美丽,韦固称心如意,但是他发现妻子的眉间总是贴着一个小纸花,即使沐浴也不拿下。

后来他问起妻子,妻子潸然泪下,说:“我是郡守大人的侄女,不是他的亲生女儿。

我的父亲生前是宋城县令,死在任职上。

当时我还在襁褓之中,母亲和哥哥也相继死了。

家里剩下的唯一宅院在宋城南,与乳母陈氏一同居住,每天靠卖菜度日。

陈氏可怜我年龄太小,总把我带在身边。

三岁的时候陈氏抱着我在菜市场里,被一个狂徒用刀刺中眉心,留下了伤疤,所以用纸花盖上。

七八年以后,叔叔来到卢龙任职,我便跟着叔叔了,并以他女儿的名义嫁给你。


韦固问:“陈氏是不是瞎了一只眼?”妻子说:“对呀,你怎么知道的?”韦固说:“刺你的人是我派去的,这真是一件奇事!”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告知妻子。

夫妻俩从此更加相敬如宾,后来生了个男孩叫韦鲲,作了雁门太守。

母亲被封为太原郡太夫人。

从此人们便把替男女双方牵线搭桥的人称为“月下老人”,也简称“月老”。

而“千里姻缘一线牵”的说法也是从这儿来的。

看来缘分天定还真是那么回事儿,而且命中注定的事,也不会因人力而改变。

这个观点在西方的文化中也被普遍接受,所谓的“姻缘天注定”。

如果说缘分原本就是天注定的,那么在人世间将两人拉到一起的形式是否就不主要了呢?因为既然是“天”定的,就一定会让有缘分的人通过某种形式走到一起。

那么古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会不会就是“天”为人选择的婚配的一种方式呢?既然是命中注定的事情,结婚之前见不见面?对对方了解多少?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人等等问题
也就不需要挂心了,反正结果是不会变的。

由于古代的人信天认命,欣然接受上天的安排,用现在的话可以说是坦然的面对现实,更看重的是日后彼此的以礼相待,各守本分,真诚包容,这些又不单单是一纸婚约可以约束的,而是自自然然就该那样做的。

所以古人的婚姻绝大多数都是从一而终,心甘情愿去了却一段上天注定的夫妻姻缘,其中好也好,坏也罢,因为相信都是自己的命,也就无所苛求,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了。

现代的人不信神,不信命,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的幸福自己把握。

在茫茫人海里盲目的四处寻找,而前提条件往往又都是考虑自我的需要。

结果常常屡屡碰壁,身心疲惫,而最终找到的那个人恐怕还是被月老系了红线的有缘人,那么这苦苦求索的过程也就变成了“天”安排给现代人婚配的一种方式了。

对比起来,那一种择偶的方式更可取呢?
当然现代人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命运被安排的不好才要自己做主的,可是上天又是根据什么安排人的姻缘呢?是否公平合理呢?
(三)夫妻缘份的由来
古人为什么能够信守婚约呢?是因为他们相信夫妻之缘原本就是命中注定的,唐朝时韦固找媳妇儿的过程更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对于很多接受无神论教育的朋友们来说,要相信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缘份”之说,的确有点难,人们往往更愿意相信感官所能够感知到的事情。

可是在我们的一生中,还是会有这样的感受:有的人与我们萍水相逢,过后便相忘于时光的流逝;而有的人一生都与我们缠绕,或成为两肋插刀的友人,或成为摆脱不了的对手,甚至成为相濡以沫的爱侣。

为什么会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关系呢?这会不会就是人们彼此之间的“缘份”造成的呢?内中的道理还真是无法用现代科学来解释清楚。

所以当我们感叹人生的聚散离合时,又常常提起一个词,就是“缘份”。

那么“缘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而其中最重要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夫妻之缘又是如何安排的呢?这个缘就是月下老人手中的红线吗?月老为什么要给这两个人系红线呢?
近年来,一种叫前世回溯疗法在世界上逐渐流行起来,这个疗法的依据是人们今生的心理疾病和长期疼痛的根源往往来自于前世。

通过让患者在催眠入定的状态下重新经历前世的伤痛同时解读宿世的因果,今生的顽疾往往神奇地不治自愈。

受试者在这种入定状态下体验的前世栩栩如生,逻辑连贯,绝非想象所能达到的真实。

其实,这种前世回溯疗法已经为我们打开了通往过去世的一扇门。

二十多年前的一本畅销书─《前世今生》的作者魏斯博士,就是这个领域的大胆探索者。

魏斯博士在他的另一本书《真情永驻》里记述了一个关于“缘份”的“现在进行时”的案例。

素昧平生的一男一女同时找到魏斯博士进行回溯治疗,两人分别回忆出二千年前在耶路撒冷的共同的前世,那时他们是对父女,父亲遭到罗马士兵的折磨,死于女儿的怀里。

他们两人在魏斯的诊所有过一面之交,但魏斯因为职业纪律不能告诉他们对方的回忆。

可是在他们的疗程结束后,命运之手展开了它巧妙的安排-- 两人“偶然”地同乘一次班机,得以相识并最终相爱。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自己与配偶的相逢纯属偶然,那么上面的故事中,两位男女主人的偶然结识,难道不正是二千年前的缘分的延续吗?
在研究人员进行的大量前世回溯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很多现世的夫妻在很多的前世就已经演出过各种类型的爱情故事。

不管当世的故事中演绎的是怎样的情感:幸福的、痛苦的、悲惨的还是刻骨铭心的,其中也不是所有的婚姻都琴瑟和谐,但是双方在其中有了清偿彼此的相欠、变得更加无私关爱的机会,这也许才是两个人能结为夫妇的目的。

人们往往都觉得自己只活这一世,所以对很多事情看不开,对于情,更是不想割舍。

可是对一个生命来说最为重要的也许是他是否在俗世的迷和苦中学会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一个人被自己的情和欲操纵而所思、所言、所行时,应该想一想自己这样做对自己和他人会造成什么伤害?应该设想一下:假如自己的配偶也象自己一样如此想、如此说、如此做时,自己会感觉如何?
不管我们的缘分是如何形成的,这世的缘是好还是不好,都要好好珍惜当下这份缘,有恩报恩,有怨还怨。

当我们在生命的轮回中,善解了更多的恶缘,延续了更多的善缘,了却了该了结的各种因缘,在未来的生命过程里,剩下的不就是更多的福报之果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