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合集下载

内部控制优化案例研究以Y公司为例

内部控制优化案例研究以Y公司为例

3、员工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Y公司针对员工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制定了详 细的计划和方案,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同 时,对于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公司也加大了惩戒力度,严格维护内部控制的有 效性。
优化后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Y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得到了全面优化。授权审批制 度更加完善,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员工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也 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变化不仅提高了Y公司的运营效率,降低了财务风险,还 防止了舞弊行为的发生,有力地保障了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
参考内容
引言
Y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其存货规模也不断增加。 然而,现有的存货内部控制体系已无法满足公司的发展需求,亟需进行优化改进。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Y公司存货内部控制优化策略,以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 风险防范能力。
研究背景
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尤为重 要。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 策法规,为企业优化存货内部控制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2、供应商管理不够精细
尽管Y公司建立了供应商评估和准入机制,但对供应商的管理还不够精细。 例如,未能对供应商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导致一些潜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 和解决。同时,与供应商的沟通不够充分,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
3、合同履行监督不到位
虽然Y公司加强了合同管理和履行监督,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 题。例如,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变更和调整不够及时、准确记录和反映。同时,对 供应商履约能力的监督不够充分,可能导致合同履行出现问题时未能及时发现和 处理。
3、强化合同管理和履行监督
Y公司强化了合同管理和履行监督,确保合同条款的执行和货物的及时交付。 同时,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问题研究——以双汇集团为例》范文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问题研究——以双汇集团为例》范文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问题研究——以双汇集团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和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为评估企业治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依据。

本文以双汇集团为例,深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提供参考。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一)披露内容逐渐丰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逐渐丰富,涵盖了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风险评估与应对等方面。

这些信息的披露有助于投资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披露形式日趋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形式日趋规范,多数企业选择在年度报告中单独披露内部控制报告,使投资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

三、双汇集团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案例分析双汇集团作为我国知名的上市公司,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双汇集团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来看,其内容较为全面,涵盖了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风险评估与应对等方面。

然而,在具体披露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四、双汇集团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一)披露内容不够详细双汇集团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过程中,部分内容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数据和实例支持,导致投资者难以全面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

(二)风险评估与应对信息披露不足双汇集团在风险评估与应对方面的信息披露不足,未详细说明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风险评估方法及应对措施,使投资者难以全面了解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五、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一)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披露。

同时,应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

(二)提高披露内容的详细性和可理解性上市公司应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的详细性和可理解性,使投资者能够全面、清晰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摘要::该案例描述了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出现严重失效的问题。

文章以新华制药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该公司被信永中和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原因,指出其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进一步提出了企业在销售内部控制方面应该如何加强企业内控效果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新华制药,内部控制,信用管理 1 公司简介公司简介 1.1 公司背景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于1943年成立于山东,于1996年公司股票完成上市,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H 股和A 股的上市公司。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了亚洲最大的解热类药物的生产地和出口基地,同时新华制药公司也成为我国国内重要的咖啡因产品的生产商。

1.2 公司组织结构新华制药的组织结构描述如下:公司的内部审计部是直接向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负责的,同时董事会下设了独立审核委员会。

公司内部下设完备的各个职能部门,并于各个部门制定了完善的岗位职责,各职能部门之间形成了明确的职责,并形成了互相牵制的部门间关系。

1.3 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新华制药制定了内部管理控制制度,该内部控制制度是以基本的控制制度作为基础,涵盖范围包括了公司完整的生产经营过程,包括了财务、生产、销售、投资、行政管理等具体环节,如此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了公司的各项工作可以有章可循。

2 公司内部控制的问题公司内部控制的问题 2011年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数据如下。

数据资料摘自当年的财务报表,相关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2011年年末单项金额重大并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单位:千元 单位名称 账面余额 坏账金额 计提比例(%) 计提原因山东欣康祺医药有限公司 40606 32485 80 考虑偿债能力计提淄博华邦医药销售有限公司9795 7836 80 考虑偿债能力计提合计50401 40321 ——表2 2011年年末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单位:千元单位名称账面余额坏账金额计提比例(%)计提原因山东百易美医药有限公司3997 3197 80 考虑偿债能力计提山东省药材公司高新分公司3343 2674 80 考虑偿债能力计提山东新宝医药有限公司2991 2393 80 考虑偿债能力计提山东新华工贸股份有限公司1150 1150 100考虑偿债能力全额计提商丘百川药业有限公司795 795 100 考虑偿债能力全额计提合计12276 10209 ——以上数据表明,2011年末,新华制药的下属医贸公司与存在担保关系的相关客户之间存在应收账款交叉担保的现象,具体而言:与欣康祺医药间应收账款金额40606千元,及存在担保关系的新宝医药存在应收账款金额2991千元、华邦医药存在应收账款金额9795千元、山东药材高新分公司存在应收账款金额3343千元、百易美医药存在应收账款金额3996千元。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研究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频频出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些案例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以公司内部控制案例为例,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

公司是一家在我国A股上市的高科技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由于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前景,公司自上市以来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

然而,2024年初,公司涉嫌财务造假被监管机构立案调查,其股价在短时间内暴跌,引发了广泛的质疑和争议。

对于公司来说,其内部控制体系应该是及时发现、预防和纠正财务造假等问题的最后一道防线。

然而,实际上,公司存在着严重的内部控制问题。

首先,公司内部控制责任不明确,各部门之间在内控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分工不明、相互推诿的情况。

其次,公司内部控制政策和制度不健全,缺乏完整的内部控制手册,导致员工对内控制度的执行不够规范。

再次,公司内部控制环境不良,存在追求短期利润、忽视风险控制的问题。

最后,公司内部控制监控和评估机制不完善,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公司内部控制链条的断裂,为公司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提供了机会。

比如,在财务造假行为中,公司的财务人员虚报了公司业绩,并编造了虚假的盈余数据。

在目睹公司经营富有潜力并享受不错待遇的同时,公司高层和董事会选择了放任和纵容财务人员的行为,缺乏对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深入审查和核实。

另外,公司内部监控和审计机构未能及时披露公司财务造假情况,缺乏对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全面了解和独立评价。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强化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规范和监督。

首先,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管,确保公司制定完整、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完善内部控制手册,明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和权责。

其次,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长春长生内部控制失效案例研究

长春长生内部控制失效案例研究

长春长生内部控制失效案例研究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生物制品研发和生产的企业。

在2018年,长春长生因为生产和销售问题引起了一系列的争议和调查,导致了其内部控制的失效。

本文将探讨长春长生内部控制失效的案例,并分析其原因和教训。

长春长生的内部控制失效体现在其药品安全和质量控制方面。

调查发现,长春长生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未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生产、使用过期原料、使用低质量原料等。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长春长生生产的疫苗存在质量问题,严重威胁了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长春长生的内部控制失效还体现在其监管和监督机制不健全。

长春长生生产的疫苗在上市之前需要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批和检验,长春长生通过伪造和篡改数据等手段,蒙混过关。

这表明长春长生在监管和监督方面存在漏洞和失职,无法有效发现和防止生产问题。

长春长生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长春长生在盈利驱动下,为了追求快速生产和销售,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长春长生的管理层存在缺乏责任感和监督意识的问题,导致了对质量问题的忽视和漠视。

国家监管部门在监管和审批过程中存在不完善和薄弱之处,无法发现和防止长春长生的违规行为。

长春长生企业文化中存在短视和不诚信的价值观,导致员工纵容违法和违规行为。

长春长生内部控制失效的教训是多方面的。

企业应该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将合规和诚信放在首位。

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审批和检验的质量和效率,发现和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监督意识,遵循规范操作程序,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从内部控制角度浅析齐鲁银行贷骗案一、齐鲁银行概况齐鲁银行是一家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市民百姓,做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为己任”的城市商业银行。

为山东省成立的首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首家与外资银行战略合作的城商行,也是山东第一家跨省经营的城商行。

1996 年 6 月,在济南市 16 家城市信用社和 1 家城信社联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济南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6月6日,更名为济南市商业银行,2009年6月6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正式更名为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齐鲁银。

其中,外资股东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持股比例为 20%。

在完成“去城商行”特色的关键一步后,齐鲁银行力图依托山东向全国延伸扩张,推进转型、扩张、上市“三大战略”。

自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管理体制、运营机制、考核机制、用人机制等重大改革,目前已在天津、青岛、聊城设立3家分行,济南市辖内69家网点,在岗员工2000余人。

总资产83.68亿,营业利润11.26亿,在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上较之2021年都有大幅度下降,这与“12﹒06”特大伪造金融票证案的发生,不无关系。

二、齐鲁银行贷骗案简介2021年12月6日,山东经济学院在齐鲁银行账户中的3000万元被转走,查证过程中,齐鲁银行发现其持有的“存款证实书”系伪造,遂报案。

经查实,主犯刘济源是活跃在济南金融界的资金掮客,为商业银行引来存款大户,同时,他也是通过存单质押获得贷款的资金使用大户。

司法文件显示,刘济源以支付高额利息、好处费等方式,引诱企业到其指定的银行办理定期存款,而后采用虚假质押的手段,以骗贷的方法从银行诈骗巨额资金。

起诉书称,从2002年起,刘济源产生骗取银行信贷资金想法。

随着资金出现巨大亏空,刘济源涉嫌诈骗手段逐步升级,从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最后转为直接诈骗企业。

2021年10月,刘济源以帮助办理授信、贷款为由,骗山东经济学院在齐鲁银行存款。

刘济源将伪造的学院印章交给员工,在齐鲁银行开立了学院账户。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案例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案例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案例研究发布时间:2022-05-09T07:23:00.30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33卷1月2期作者:孙林[导读]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孙林湖北经济学院摘要: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对象H公司近三年来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均为非标准审计意见,且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年份,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意见也均为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其中的相关关系以及H公司近年来内部控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探讨,并对H 公司出现的内部控制审计问题提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上市公司一、文献回顾内部控制审计现状。

自二零一零年,内部控制审计在国家的强制执行下,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单从速度上来看,这些发展是值得称赞的,但比起国外的内部控制体系,我们确实仍存在很大的完善空间。

马丹萍(2019)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存在两点问题,一是国内大部分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公司高层对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没有理解透彻。

简单地说,就是被审单位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依然存有一种不情不愿的态度,这也导致了内部控制审计的开展效果未能达到应有的目的;二是注册会计师的整体素质较低,这也是内部控制审计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

内部控制审计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对公司管理、财务报表审计还是利益相关者的收益等都存在直接影响。

学者张含之以二零零九到二零一五年四千七百五十八家沪市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有利于提高公司盈余管理和财务报表审计质量。

雷美君(2020)、周妍(2020)也各自从不同的方向探讨了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一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二是在提升上市公司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帮助上市公司了解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哔哩哔哩公司为例-会计-毕业论文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哔哩哔哩公司为例-会计-毕业论文

摘要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之下管理规模不断增长,相互的竞争在市场上越来越强。

所以为了增强企业的经济状况,上市公司需要去建立一个适合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且需要完善它。

增强运营效率,以及实现公司的最初所立下的目标。

但是,从中国建立内部控制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过程,许多上市公司尚未针对其业务规模建立内部控制管理系统。

多年以来许多上市公司出现巨大的经济问题其原因都与其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有关,风险管理和控制不严格导致的经济决策上的重大错误以及为了谋取利益做出的非法手段是其主要原因。

有许多因为内部控制不当导致公司内部发生事故,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恶劣影响。

内部控制是公司的运营的极为重要的的内容,公司运营的能力也是由公司内部控制的能力来决定的。

所以内部控制需要去完善。

因此,需要去借用国外的先进理论,根据目前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让上市公司的控制体系更加健全,并使其发展的更加壮大。

本文讨论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并以上海哔哩哔哩公司为例,为改善现有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提供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防范;abstractChina's listed companies a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China's stock exchanges increas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Therefore, listed companies must establish and improve appropriat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Page: 1 Achieving development efficiency and targets initially set by UNDP Enterprise.However Page: 1 More than ten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many listed companies have not established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for their business scale. ration In recent years, many listed companies have caused huge economic problems due to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 To a large extent, it is due to major mistakes in economic policy-making and illegal means of gaining benefits due to poor management and control. risk Many people were injured in the enterprise due to inadequate internal control.Internal control is a basic element of enterprise operation, and the operation ability of enterprise also depends on the internal control ability of enterprise. enterprise Therefore, internal supervision must be Grea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learn from the theory.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eign account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reviews the measures take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listed companies.Keywords: listed companies; internal control; risk prevention;目录第一章绪论 (5)1.1研究背景及意义 (5)1.11 研究背景 (5)1.12 研究意义 (5)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6)1.21 国外文献综述 (6)1.22 国内文献综述 (7)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7)1.31 研究方法 (7)1.32文章框架 (8)第二章上市公司及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9)2.1 上市公司的定义 (9)2.2 上市公司的特点 (9)2.3 上市公司的优缺点 (9)2.31 上市公司的优点 (9)2.32 上市公司的缺点 (10)2.4 内部控制的定义 (10)2.5 内部控制的要素 (10)2.51 内部环境 (10)2.52 风险评估 (10)2.53 控制活动 (11)2.54 信息与沟通 (11)2.55 内部监督 (11)2.6 内部控制的原则 (11)2.61全面性原则 (11)2.62重要性原则 (11)2.63制衡性原则 (11)2.64适应性原则 (12)2.65 成本效益原则 (12)2.7 内部控制的基本结构 (12)2.8 国家出台《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的特点 (13)2.81 以单位(企业)自身为出发点 (13)2.82 目标定位明确具体 (13)2.83基本构成直接以内容而非要素形式存在 (14)2.84内部控制条款有利于以业务循环进行设置 (14)第三章哔哩哔哩公司现状分析 (15)3.1 哔哩哔哩企业简介 (15)3.2 哔哩哔哩企业主营业务 (15)3.3 哔哩哔哩企业发展历程 (15)3.4哔哩哔哩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16)第四章哔哩哔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8)4.1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18)4.2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 (18)4.3内部控制活动不完善 (18)4.4内部控制评价不合理 (19)第五章对哔哩哔哩内部控制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20)5.1加强风险管理 (20)5.2强化内部控制执行力度 (20)5.3完善控制活动 (20)5.4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 (21)第六章结语 (22)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内部控制案例研究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目标,按照一定的经营原则和制度,通过事先设立的内部控制措施,开展业务活动并对其过程进行监督、规范和评价的一种管理方式。

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识别风险,防止欺诈和错误,促进业务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探讨不同企业中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案例一:A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A公司是一家小型制造企业,对于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流程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在A公司内部,财务人员负责账务处理、报销和审批等多个环节,缺乏相应的审批流程和制度,容易引发财务管理中的错误和欺诈行为。

其次,A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无法对生产成本进行准确计算和分析,导致成本控制不力。

最后,A公司没有及时进行账务的记录和调整,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无法保证,给经营决策带来了困难。

为改进以上问题,A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财务审批制度,明确审批职责和权限,并对涉及金额较大的事项进行多级审批。

其次,引入专业会计软件,实现财务信息的全面记录和及时整理,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建立成本核算体系,跟踪和分析生产成本,通过成本控制提高经营效益。

最后,定期进行内部控制的自查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案例二:B公司的采购管理问题B公司是一家大型跨国企业,其采购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B公司在采购过程中缺乏统一的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标准,无法保证采购的物资质量和供应商的信誉度。

其次,B公司的采购流程繁琐且非标准化,导致采购周期较长,影响生产计划和客户满意度。

最后,B公司缺乏有效的库存管理,容易出现过多的滞销和过期物资,浪费企业资源。

为改进以上问题,B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标准,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其次,优化采购流程,引入电子化采购系统,简化采购流程,并制定明确的采购指引,加快采购周期。

同时,加强库存管理,建立库存预警机制,优化库存结构,减少滞销和过期物资的浪费。

康美药业资金活动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康美药业资金活动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康美药业资金活动内部控制案例研究一、本文概述《康美药业资金活动内部控制案例研究》一文旨在对康美药业公司在资金活动内部控制方面的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文章首先介绍了康美药业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公司的历史背景、业务范围和发展现状等。

接着,文章重点阐述了康美药业在资金活动内部控制方面的制度建设、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康美药业资金活动内部控制案例的详细剖析,本文旨在揭示出企业在资金活动内部控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在概述部分,文章还将简要介绍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其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

文章还将概述康美药业资金活动内部控制案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的参考案例。

二、内部控制理论概述内部控制理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以及促进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有效运行,不仅有助于企业防范风险,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内部控制理论的核心在于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框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五个基本要素。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企业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以及企业文化等。

风险评估是对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的过程,旨在确定风险的大小和可能性,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控制活动则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支撑,要求企业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

监控则是对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持续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在资金活动方面,内部控制理论强调对资金流动的全程监控和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合规和高效使用。

具体而言,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建立严格的资金审批程序,对资金的流入和流出进行严格把关;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对资金活动进行定期审查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基于双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基于双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

5、持续改进。企业应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需求。
五、结论
总之,通过对双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其 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这为我国其他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评 价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企业应不断加强内部控 制评价研究,推动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可持续发 展目标。
从利润方面来看,2019年双汇的净利润为29.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7.6%。其 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8.8亿元,占净利润的96.9%。这说明双汇的盈利 能力较强,且盈利能力较为稳定。
三、现金流量
2019年,双汇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2%。其中,经 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2亿元,占现金流量净额的89.4%。这说明双汇 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较为稳定,能够满足企业的日常经营需求。
四、偿债能力
从偿债能力方面来看,双汇的流动比率为1.38,速动比率为0.65。这说明双 汇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速动比率较低,说明存货占比较大。此外,双汇的资 产负债率为57.8%,长期偿债能力也较强。
五、前景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安全、健康的食品需求越来越大。作 为中国肉类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双汇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产品研发和品 质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双汇也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提 升公司的国际化水平。未来几年,双汇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基于双 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
01 一、引言
目录
二、双汇发展股份有
02 限公司内部控制评价 概述

上海家化内部控制失效案例研究

上海家化内部控制失效案例研究

上海家化内部控制失效案例研究一、引言上海家化作为中国日化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内部控制的失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上海家化内部控制失效案例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失效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上海家化内部控制失效的背景上海家化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日化企业,但在近年来,公司却频繁曝出内部控制失效的问题。

其中包括财务报告失真、高管腐败、违规担保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的曝光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声誉,也对投资者利益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上海家化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治理结构不健全:上海家化的治理结构存在明显的缺陷,如董事会成员构成不合理,独立董事比例过低,导致内部监督不力。

内部控制流程不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流程存在漏洞,如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审核机制,导致财务报告失真。

信息披露不透明: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如未及时披露重大事项,导致投资者无法准确评估公司风险。

四、导致上海家化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视不足: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监督机制失效: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如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无法有效履行监督职责。

企业文化缺失:公司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遵守内部控制的自觉性。

五、改进建议完善治理结构:优化董事会成员构成,提高独立董事比例,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力度。

加强内部控制流程建设:建立健全财务报告编制和审核机制,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完善业务流程和审批制度,防范潜在风险。

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重要信息,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

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确保其能够有效履行监督职责。

同时,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监督。

培育健康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员工遵守内部控制的自觉性。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研究【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的研究,探讨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正文将包括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原则、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控制策略建议。

通过对多个实际案例的深入分析,来揭示内部控制不足可能导致的问题和风险。

结论部分将总结案例研究的成果,并提出启示和展望,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供更具体和有效的指导建议,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增强。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供更深入的思考和指导,推动企业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内部控制概念、原则、现状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影响因素分析、控制策略建议、案例研究总结、启示和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是指上市公司内部建立的具有基本功能的各种控制制度,旨在保护公司财产安全、提高公司经营效率、维护公司的声誉和形象,保证公司的长久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作用和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案例也频频出现,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将围绕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展开深入探讨。

通过对历史上发生过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本研究将深入挖掘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因素,包括公司内部管理、外部环境、法规要求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建议,以期为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通过案例研究和分析,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启示和展望。

1.2 研究目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研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是保障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和完整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公司治理结构和规范公司管理行为的关键之一。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使得企业的质量和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众多优质企业纷纷上市以开拓市场。

然而,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失效而出现的财务舞弊案例层出不穷,因此,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基于此,以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深入分析了康美药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缺陷,主要体现在制度环境不健全、风险意识严重缺失、财务核算及关联方交易管理不规范等,并康美药业案例为基础,以小见大拓展到其他上市公司相关情况。

从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监管机构三个层次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对其他上市公司提高内控效率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康美药业,内部控制,案例研究0 引言当前,我国不少企业的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20年3月23日,上证A股1593家,深证A股2203家。

为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聚焦高额利润和市场扩展,而忽视了内部管理工作。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优质性受到质疑,被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逐年增多。

图1是从2011—2018年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数量和比例变动趋势(图1)。

据统计,2018年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有52家上市公司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创历史之最。

从否定意见内容看,2018年度52份“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高频率出现的控制缺陷主要包括:违规资金占用;关联方交易不规范;存货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内部控制环境失效;会计核算与监督体系存在重大缺陷,导致重大前期会计差错等。

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数量的逐年攀升,为众多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

资本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是上市公司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

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

内部控制不仅是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基础,也是保护股东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

由于各种原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的案例时有发生,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不小的风险。

一、案例背景A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电子产品销售。

该公司自2019年上市以来,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市场表现也一直比较稳健。

2021年年初,公司突然爆发了一起内部控制问题,导致公司股价暴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评价。

二、案例分析1. 问题起因在该事件爆发后,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纷纷对A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展开调查。

最终发现,A公司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主要包括财务管理混乱、内部审计不足、公司治理不完善等方面。

公司财务人员在报表编制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虚增销售额和利润,导致公司财务数据失真;内部审计存在盲点,对员工承诺、业务风险、资产负债比例等未能进行有效监测和管理;公司董事会对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监督不力,导致公司管理层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些纰漏。

2. 影响分析A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的暴露对公司的影响较为严重。

公司股价暴跌,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公司的信誉受到了严重损害,导致了市场对公司的投资信心剧降。

最终,公司面临着业务受损、管理层信任危机等多重危机。

3. 改进措施针对A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相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加强内部控制力度。

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内部审计力量,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财务管理规范,提高董事会的监督能力等。

公司也进行了公开道歉,向投资者作出了相应的赔偿。

三、案例启示A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的发生,给投资者和市场敲响了警钟,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1. 内部控制是上市公司的基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是公司管理的基础。

公司应该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基于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的分析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基于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的分析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卜晨婷刘启航徐鑫怡王楠杨玉娇财政金一、问题提出“COSO 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为营运的效率效果等目标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可是我国企业仍未采取较为严谨的管制方式,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注重形式忽视执行等问题。

在当今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的传统内部控制无法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导致财务造假事件频发。

虽然金亚科技是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之一,但是也在2015年时,由于内部控制的不足导致出现重大财务造假案。

2018年圣莱达由于内部治理等问题导致的财务舞弊,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很少研究内部控制方面的原因,尤其是规范信息披露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与财务造假之间的关系虽得到了学者普遍认同,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分析框架,彼此之间的相关性不强,研究成果系统性若弱。

基于此,回顾瑞幸成立发展与做空事件发生过程,聚焦其内部控制体系问题,探究管理层经营管理模式缺陷等方面,并从以上角度就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提出改进建议。

二、制度背景与理论框架当今经济与技术飞速发展,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因此企业必须认识到内部控制在经营活动中的必要性。

学者早期研究主要侧重于投资者和股东等对内部控制的需求及应用障碍。

近年来,逐步增加了对盈余管理以及员工待遇的相关研究。

现如今,国内外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理层、审计与信息披露三个方面。

在管理层方面,研究主要集中于2014年至2020年,特别是管理层与员工角度。

在信息披露方面,二十一世纪初期大多流于形式,但也有研究发现不足之处,如注重形式忽视实质性、自愿披露动机不强等问题。

2008年后,逐步迈入正轨并转向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的建议和具体措施,但是对于缺陷的研究还是较少。

因此,要想提升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作用,上市公司就要及时并全面披露业绩预告。

二十世纪末,学者通过问卷等方式发现审计师对于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非常重要。

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审计-毕业论文

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审计-毕业论文

摘要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进行风险的控制与规避,具有重要意义,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它作为公司年报强制性披露项目之一,一直以来也受到各界的关注。

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环境日趋复杂、行业内竞争日益加剧,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便是如何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内部控制在国外一些国家已经被运用到了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是在国内,内部控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作用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很容易被国内的企业所忽视,企业在这一方面需有所警惕,应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建设。

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规避一些潜在风险,使企业经济利益不受损害,同时还能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

本文在对内部控制相关理论进行了充分学习的基础上,搜集并研究了我国家电行业的现状与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措施,并选取了目前经营情况较为良好的格力电器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家电行业AbstractInternal control can help enterprises and their stakeholders to control and avoid risk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As one of the mandatory disclosure items in the company's annual report, it has always been concerned by all circles.However,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increasingly intensified 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y, a problem facing all enterprises is 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ternal control in some foreign countries has been used in the daily management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However, in China, internal control has not been given enough attention, and its role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process is easily ignored by domestic enterprises. Enterprises need to be vigilant in this aspect, and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can help enterprises avoid some potential risks, so that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enterprises will not be damaged, but als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In this paper, in the full study of internal control related theory, on the basis of collecting and studied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home appliance industr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levant solutions, and selection of the Gree whose current management situation is relatively good as case analysis.Key words:Internal control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household appliance industry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绪论 (1)1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2)1.1基于ERM框架的内部控制概念 (2)1.2 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2)1.3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3)2我国家电行业内部控制概述 (6)2.1我国家电企业目前发展现状 (6)2.3我国家电企业风险识别与内部控制 (7)3我国家电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9)3.1家电行业的内控问题概述 (9)3.2家电行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0)4解决我国家电行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对策 (12)4.1加强内部控制结构体系建设 (12)4.2提高内部控制手段的实用性 (12)4.3加强风险管理 (12)4.4建立内部监督部门 (13)5 格力电器分析 (14)5.1格力电器介绍 (14)5.2格力电器内部控制体系的分析 (14)5.3格力电器案例分析总结 (18)结论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绪论中国家电行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多年的科学研究与学习,并积极研发先进的技术,引进国外最新的生产线,再加上政府等相关部门给予的各方面支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内的家电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带来的变化也不容忽视。

长春长生内部控制失效案例研究

长春长生内部控制失效案例研究

长春长生内部控制失效案例研究1. 背景介绍2018年7月15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狂犬病疫苗生产质量问题的通报,称该公司存在生产狂犬病疫苗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人们对药品生产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反思和警惕。

2. 事件经过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知名的生物制药企业,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长春市。

在中国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有较好的口碑和知名度。

2018年7月15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狂犬病疫苗生产质量问题的通报,称该公司存在生产狂犬病疫苗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通报披露,长春长生在疫苗生产过程中存在近半年使用问题疫苗原材料和劣质原材料,且存在多起虚假记录违法违规行为。

此次事件使得长春长生公司陷入了巨大的舆论危机,股价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此事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政府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疫苗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内部控制失效原因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狂犬病疫苗事件的发生,凸显了该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问题。

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3.1 管理层失责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视不够,导致了在疫苗生产过程中存在使用问题原材料和劣质原材料的情况。

管理层对于疫苗生产环节的监管不力,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3.2 内部控制体系薄弱长春长生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

在疫苗生产领域,对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管控、数据记录等环节的内部控制措施不够完善,容易导致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公司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机制等控制环节也存在缺陷,无法及时识别问题和采取有效措施。

3.3 人员管理不善长春长生公司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一方面,公司员工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了一些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公司的人员招聘、培训和监管等环节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无法有效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容易导致问题的发生。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1、 “华联时代”:只要感觉好,现在就投 资
2、 “万通时代”:“遥远”的管理,失控 的局面
在吉林省股份制改革中充当“领跑”角色的 “王子”成了名副其实的“乞丐
当时吉林省看到全国各地都在搞企业上市, 而本省一家上市企业也没有,心情十分急迫, 仓促之际选中了“东北华联”。由于“东北 华联”不具备上市公司要“有3年以上的股 份制经营历史”的要求,在有关部门的运作 下,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浑江百货大楼嫁接改 造。可只嫁接来了“3年以上的股份制营历 史”,并没有嫁接来规范的股份制经营机制。 名义上,“东北华联”是吉林省股份改革试 点单位,“新三会”全都健全,可实际上还 是国有企业那一套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也 就是说,企业在上市后,一步登天,可是在 天上才发现没膀,不会飞翔。
1998年2月,长春高斯达公司正式成为“东北华 联”的第一大股东。1年后,已经戴上ST帽子的“ 东北华联”被更名为“ST高斯达”,“东北华联” 四个字在股市上“消失”了。
1.本案例中“东北华联”对对外投资业务未进行
预算控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对外投资计划。 盲目扩张,在科、工、贸全方位发展,短短1年
(2)了解对外投资当地的税法、金融外汇政策、会计政策等, 判断其对投资项目的影响,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3)预测或审核项目开发人员预计的项目现金流量。对股东需 提供的股本、免息借款和计息借款以及项目本身的融资、成 本控制和预期回报做出合理预测并提出安排建议。
(4)计算或复核项目开发人员计算的项目分析指标,估计项目 可能发生的最大财务风险及公司的财务承受能力,并据此发 表意见。对规模较大的投资项目应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分析 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和现值指数法。
时间,“东北华联”便由一个商业大厦摇身变 成拥有55个全资子公司,6个控股和参股企业, 资产5.6亿元的集商业、实业、房地产于一体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研究作者:白云浩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19期
[提要] 2020年2月,三五互联火速收购上海婉锐,引起广泛关注。

此收购决议可能没有经过董事会审议,因为此次事项董事会成员没有达成共识,所以两名高层人员辞职,证代也同时离职。

收购事宜由前任董事一手推动,在公开披露这则重组信息之前,独立董事也毫不知情。

这番操作不仅仅构成重组信息披露违规,也映射出三五互联存在严重的内部控制问题。

关键词:三五互联;上海婉锐;重组;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6月19日
三五联动本次收购MCN机构上海婉锐的决议并没有经过董事会的批准,在上海婉锐的管理层进行沟通时,当时的财务总监和董秘书许欣欣都觉得应在对上海婉锐进行更详细的调查之后,再根据项目核实情况确定该交易能否做下一步推进。

但他们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也没对交易的进度产生任何影响,两人也在当晚就辞去相关职务。

投资者了解公司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公司高管的任免情况。

而三五互联的本次重大重组事项确绕过了公司董事会,这不但构成了重大重组事项信披违规,也体现出了三五互联的公司治理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一、案例介绍
近几年,三五互联的经营水平一直处在不平稳的状态。

由表1可以看出,從2015年开始,它的营业收入和归属母公司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1.05%和1534.13%,随后两年的经营情况有所改善,营业收入分别提升了25.18%和4.5%,净利润也处于同比增长的状态,分别增长了159.84%和7.31%。

但到了2018年,利润又大幅度下跌,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459亿元。

截至2019年3月31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79又有上升趋势,达到了2.883亿元。

时高时低的盈利情况导致该公司的股价也不平稳,总体一直呈下降趋势。

现在的股价还不及其股价最高时的1/4。

收购上海婉锐,搭上时下最热的“网红经济”的快车道确实是一个扭转格局的好办法。

就在三五互联发布该交易的提示性公告后,其股价前后经历了9个涨停,最高报15.75元/股。

相比公告前一日收盘价6.25元/股,涨幅达152%,由此也可以看出“网红经济”的热门程度。

(表1)
此次交易事宜由实际控制人、前任董事龚少晖一人操纵推动完成,前后只用了六天。

在决议当晚,两名高管对此交易存在异议并当场提交离职申请,之后只经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丁建生一人决策通过签了《重大资产重组意向协议》,为了保证公司管理层制度的健全,丁建生还同时履行财务负责人和董秘的职责。

三五互联发布重组预案的当天,独立董事们表示对公告事项并不知情。

由此看来,在正式签订《重大资产重组意向协议》之前,除了当晚离职的两人外,了解交易事项的人就只有推动人龚少晖和决策人丁建国,也就说明这份重大重组事项协议的签订可能并没有经过董事会审议这一流程。

二、三五互联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分析
(一)股权过于集中,董事会形同虚设。

三五互联此次交易已经属于重大重组事项,但其董事会在此次交易中并没有发挥作用。

此次交易由实际控制人龚少晖一手推动完成。

由表2可以看出龚少晖的股权占比最多,为36.88%。

虽然他已经卸任公司董事,但根据持股比例他依旧是三五互联的实际控制人。

董事会虽对此次交易存有异议,但反对并无作用,没有影响交易的进度。

两位高管辞职后,由总经理一人决策签署《重大资产重组意向协议》。

这就是因为一股独大,控股股东当家,导致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即使是集体决策也由一人掌控结局走向,董事会形同虚设,并没有起到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的作用。

还因为管理者不够重视制度的实施,没有领导公司有效地执行内部控制,使内部控制偏重于形式化,没有使制度落实到实处,这也制约了内部控制效用的正常发挥。

(表2)
(二)内部控制审计未起作用,关联交易未经审批并及时披露。

龚少晖早在2019年8月已经辞去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位,之后又被聘为上市公司战略发展等方面的顾问,每月薪资4.3万元。

但这份聘用协议并没有明确固定期限,而是以公司的营业期限为界。

龚少晖在离任后还向三五互联申报了11.44万元的差旅费。

除此以外,龚少晖实际控股的厦门中网兴、三五新能源、厦门嘟嘟三家公司都对三五互联有欠款,分别为590万元、330.9万元和8,250万元,且龚少晖关联方厦门快乐娃欠82.35万元房租及物业水电未交。

由于龚少晖既是公司的大股东、又是实际控制人,这些事项已经构成了关联交易。

这些关联交易应通过内部审计进行测
试,并在运行期内的运行有效性获取审计证据,得出相关审计意见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向外部披露。

(三)员工风险意识不足,未担负起相关控制责任。

完善的内部控制包括制度完善和实施有效两个方面。

由于我国对内部控制的指导比较完善,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是没有问题的,但能否有效实施则受到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聘用龚少晖为上市公司顾问的《公章/合约报批表》经人力部门、法务部门财务副总监、财务总监以及总经理的层层审批同意后才盖章和归档。

但这些流程下来,竟然没有一个环节有人发现这份表格的格式不正确。

这件事也反映了三五互联的一些员工对工作不够谨慎认真,对自己岗位的职责、流程的执行都流于形式,专业胜任能力极度欠缺,内部控制的执行程度也远远不够。

三、应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建议
(一)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激励机制。

上市公司要优化股权结构,避免出现一股独大,导致控制权人说的算的局面。

使股权结构变得多元化,稀释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实现对管理者的分权、制衡和多层次控制。

使任何一人都不能独自决策。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还应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这主要是针对管理层而言,通过此机制约束管理者的行为。

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使其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二)重视内部控制审计,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重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从形式和实质上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上市公司外部监管包括政府部门(如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安监局、税务部门等)和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

这些部门和机构负责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检查。

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执行和监管,加大对违法上市公司和相关中介机构的处罚力度,扩大市场禁售终身的局面和范围,加大违法成本,加强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视,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实施水平。

中介机构应保持独立性、谨慎性、责任心、专业胜任能力等,确保内部控制审计结果真实有效。

此外,还应明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主体和公司内部控制的发展和实施效果,详细说明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健全有效,加强公司信息透明度,使上市公司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有据可依。

(三)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实施有效的控制活动。

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员工业务能力和员工素质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构建出诚信、团结、积极上进的企业文化,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

还要制定严谨的责任追究机制,完善员工工作业绩考核办法,加强对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

这样就能督促员工更勤勉认真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高效执行,确保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顺利地实施。

四、结语
本文根据上市公司三五互联收购上海婉锐这一交易事项,对三五互联暴露出的一些内部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虽然本文是对三五互联这一案例进行分析,但显露出的内部控制问题并不是特例,而是许多上市公司都存在的通病。

我国上市公司会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公司治理制度,但实际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有效。

希望上市公司能更加重视内部控制的执行,因为只有合理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才能更好地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更好地保障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

实施内部控制的实质是为了防范上市公司营运时所面临的风险,避免或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内部控制的实施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不管是政策层面,还是到公司层面都要根据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调整完善,这样才能使上市公司得以稳健持续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晶晶.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03).
[2]卞海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16).
[3]赵艳红.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9(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