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9年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2019年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体污染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C.工厂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D.用天然气、脱硫煤作燃料

2.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都是由分子构成

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都是碳酸盐

D.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可能爆炸,则点燃可燃性气体和氧气的混合物都可能爆炸

3.元素观、微粒观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

D.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4.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四种物质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做润滑剂

D.这四种物质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5.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D.铁在空气中生锈,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有关

6.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

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D.为节约资源,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7.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丙>乙>甲B.甲>丙>乙C.甲>乙>丙D.丙>甲>乙

8.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含义描述准确的是()

A.2O﹣﹣“2”表示两个氧分子

B.2NO﹣﹣“2”表示两个一氧化氮分子

C.Fe2+﹣﹣“2”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H2SO4﹣﹣“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元素

9.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简便可行的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B.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C.测试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10.我国纪念2018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下列做法与主题不相符的是()

A.农业灌溉采取喷灌或滴灌 B.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

C.用水管不断冲洗汽车 D.研究开发海水淡化技术

11.雷雨天气时,氮气可逐步转化为硝酸盐,其关键反应为:N2+O22NO。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2.硒是人体必须的重要微量元素,能提高肌体免疫力,抗衰老,预防多种疾病,特别是抑制肿瘤生长。我们湘西盛产“富硒猕猴桃”,这里的硒是指()

A.分子B.元素C.原子D.无法确定

13.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A.①③⑤B.③④⑤C.①②D.②④

14.人体所摄入的主要物质有:①蛋白质②糖类③油脂④维生素⑤无机盐⑥水⑦空气等。其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①②③⑥B.②⑤⑥⑦C.①②③④D.③④⑥⑦

15.下列定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A.区分硬水和软水B.配制氯化钠

C.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D.研究二氧化锰

的催化作用

二、多选题

16.下列各组气体混合后点燃,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和甲烷B.液化石油气和空气

C.二氧化碳和空气D.天然气和空气

17.抗癌新药紫杉醇的化学式为C47H51N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紫杉醇属于氧化物

B.紫杉醇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C.紫杉醇是由47个碳原子、5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

D.紫杉醇相对分子质量为693

三、推断题

18.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甲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丁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请写出相关符号:

甲元素_____;乙元素_____;丙元素_____;丁的离子符号为_____。

四、流程题

19.Ⅰ空气是一种用途很多的自然资源,可用于工业上制取氧气,其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常温下,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

(1)操作 1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容器口,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_____(填“熄灭”或“燃烧更旺”),一段时间后,剩余液态物质的颜色逐渐变为______________色。

(3)除分离液态空气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_________(填“大”或“小”)

(4)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气体肥料

B.工厂炼制

C.充气包装

D.霓红彩灯

Ⅱ甲、乙、丙为初中化学上册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均能一步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如果丙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甲的名称为_____,乙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2)如果乙是一种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则甲___________(填“肯定”或“可能”)是一种单质,若乙丙的反应现象之一是黑色变成亮红色,则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0.如图1是李明同学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