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气相色谱法-201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例一: 乙烯选择氧化生成环氧乙烷
实验发现,乙烯在Ag催化剂上氧化除生成环 氧乙烷外,还有副产物CO2和H2O生成。
色谱法操作简单,但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多,准确度稍差。
● 催化剂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在诸多研究手段中,气
相色谱法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反应性能及催化动力学:设备简单,试样用量少,分
析速度快,可实现反应性能的在线评价,利于对催化剂的表 面性质进行原位研究。
气相色谱法
1.1 气相色谱分析基本设备单元
载气系统 进样系统 色谱柱系统 检测器系统
校正因子的测定:
● 用标准纯物质准确配制含基准物的混合物溶液。 (组成与待测样接近,线性响应范围)
● 进样分析测得各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 (测定条件与实际操作条件相同)
● 根据峰面积和配制量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
气相色谱法
第二节 气相色谱法在催化研究 中的应用
催化剂反应性能测试 催化反应动力学 催化剂表面性质与活性位研究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分析流程:
载气
气路净化 控制系统
气体样品 液体样品
辅助气体
六通阀
气化器
记录仪
色谱柱
电桥或 放大器
检测器
放空
气相色谱法
载气系统
高压气源、减压装置、稳压装置、稳流装置、压力和流速 测量装置以及气体净化装置等构成。
● 气体流速的测量一般采用转子流量计或质量流量计,
但均需经皂膜流量计 校正。
考察催化剂中的某一部分,其中有δW(g)催化剂,在这部分 催化剂中有n mol的反应物分配在气相和催化剂表面上:
n = ng + ns = pVdδW/RT + Ka pδW
(1)
P -反应物分压; Vd -1g催化剂上的空隙体积; Ka-吸附平衡常数,mol.Pa-1.g-1
Ka = Vg /RT (Vg-1g催化剂表面上反应物体积) (2)
● 热导检测器 基于试样和载气之间存在热导率的差别 灵敏度适中(最小检出量为10-7 g), 线性范围宽,稳定性
好,安装维修简单。 ● 氢焰检测器
基于试样在氢焰中发生的电离现象。 灵敏度高(最小检出量为10-12 g),稳定性、线性范围均很 好。只适用于含碳有机物的检测。
气相色谱法
色谱柱系统
● 常用气固色谱固定相
● 气体净化:可用5A型分子筛或13X型分子筛脱水,氮
气或氢气中微量氧可用401催化剂(活性组分为Ni)或105催 化剂(活性组分为Pd)脱除。CO中的CO2可用碱石灰除去。
气相色谱法
进样系统
● 气体进样阀 平面六通进样阀,拉杆式六通阀 ● 液体进样器
色谱专用微量注射器 ● 饱和气化器(鼓泡装置)
以催化剂装填质量W为基准时(实验室常用):
r (W) = -
1 dnA = W dt
1 dnp W dt
dnA- 反应物减少的量 dnp- 产物增加的量
r (V) ,r (S)
催化剂活性的表示方法
(3)速率常数
比较不同催化剂对某一反应的催化活性时,仅当反应的速率 方程在各催化剂上有相同形式时,该表示法才有意义。
固体吸附剂 高分子微球
● 气液色谱柱 ● 色谱柱制备
对于色谱分析来说,色谱柱的选择与制备至关重要!
气相色谱法
常用色谱固定相(固体吸附剂,高分子微球)
固体吸附剂
分析对象: 永久性气体和低分子量烃类 ◆ 5A和13X型分子筛:
水和CO2被永久吸附,分离特性不够稳定,400℃活化。(例1)
◆ 炭分子筛(如国产TDX系列和国外的Carbosieve B):
载气/蒸汽
恒温水
恒温水 液 体 样 品 保温层
保温层
鼓泡装置示意图
汽化器效率的标定: 在汽化器后面接上放在冷阱(以干冰 为冷冻剂)中的吸附管(内装吸附剂, 如SiO2),定时称量被带出的液体重 量,实验值和理论值比较,可判断汽 化器是否合乎要求。
检测器系统
在催化研究中,主要为热导检测器及氢焰检测器
2.2 脉冲催化色谱动力学 — 一级动力学方程
在脉冲催化色谱条件下,只有一级反应给出了有实用意义 的动力学方程。
环丙烷异构化反应,异丙苯裂解反应、环己烷脱氢反应、环 戊烷氢解反应和甲醇脱氢反应等,都能满足一级脉冲催化色谱 动力学的条件。
基本假设:
● 反应物的分压和转化率无关 (一级反应的必然结果) ● 表面反应为反应的控制步骤 ● 吸附等温线呈线形(反应物浓度很低时满足)
(4)达到某一转化率所需的最低反应温度
最低反应温度越低,催化剂活性越高。
(5)转化率(最常用)
2.1.2 催化剂活性的测试方法
——催化色谱法
通常,把应用气相色谱法研究催化反应的方法, 通称为催化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研究催化问题,首次在1955年提出。 由于它具有许多优越性,如使反应器微型化、自动化 等,此法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应用。现在,它 不仅是评选催化剂的快速方法,而且也成了催化动力 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气相色谱法
外标定量法
先用组分i的纯物质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样,进行 色谱分析,作出面积-浓度工作曲线,然后在相同的色谱条件 下,注射相同量的试样进行色谱分析,求出峰面积,根据工作 曲线查得组分i的含量。 ● 不需校正因子,需准确、固定进样量,分析条件严格一致。
气相色谱法
内标定量法
将被称为内标物的物质S加到样品中,色谱分析后, 用组分i和内标物S各自的相对校正因子校准其峰面积,按 下式计算i的质量百分含量:
气相色谱法
●平面六通进样阀及其死体积校正
载气入口 进柱
气样入口 气样出口
死体积校正曲线 A
VM
V
死体积校正可采用间接标定法:
取4支不同容积V(预先准确标定)的定量管和六通阀连接,分别测定对应的 进样气的峰面积A,以A对V作图,得死体积校正曲线,外推得死体积VM。
●饱和气化器(鼓泡装置)
温度计
载气
从非稳态的角度研究催化动力学,有利于更具体地揭示反 应机理问题。
能有效地研究中毒效应,并用中毒法研究催化剂的活性中 心性质。
脉冲催化色谱法的局限性
对非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研究遇到很大困难。 催化剂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活性中心时,脉冲法会给出和
一般流动法不同的结果。如丙酮加氢催化剂(加氢、脱水 活性中心)。 当产物比反应物更难以吸附在催化剂上时,反应物和产物 不断分离,从而抑制了逆反应的进行,使得反应转化率比 理论转化率更高。故脉冲法评选催化剂时,只有相对比较 的意义。 不能用于研究催化剂的寿命.
脉冲催化色谱法的特点
催化剂用量少(几十到几百毫克),反应物浓度也小,故 反应热效应小,催化剂床层几乎处于等温状态。
可快速测定各种动力学参数如活化能,速度常数,频率因 子和吸附平衡常数等。
能给出催化剂和反应物的最初作用情况及随后的情况,以 便考察最初反应产物对催化剂是起活性中心作用,还是起 阻滞作用。
(2)代入(1): n = p(Vd + Vg )δW/RT
(3)
即:
pδW = nRT/(Vd + Vg )
(4)
因表面反应是反应的控制步骤,所以一级反应速率为:
-dn/dt = k ns = kKa pδW
= k Ka nRT/(Vd + Vg)
由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积分得
ln 1 1-x

k(
Ka RT Vd+Vg
气相色谱法
1.2 气相色谱分析定性和定量方法
定性—— 色谱保留参数 定量—— 归一化法
外标定量法 内标定量法
气相色谱法
归一化法
把所有出峰组分的含量之和按100%计的定量方法
Xi =
fiAi ∑fiAi
×100%
百分含量 相对校正因子 峰面积
● 要求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出峰并在线性范围内,需要所 有组分的校正因子。
水一般在有机物前流出;可将O2、N2、CH4和CO2完全分离;不同低碳 烃类按规律流出。(例2)
◆ 氧化铝: 一般涂上少量固定液以改善峰形和提高柱子的选择性。
(例3)
气相色谱法
例1
气相色谱法
例2 气相色谱法
例3
气相色谱法
常用色谱固定相(固体吸附剂,高分子微球)
高分子多孔微球
国外商品主要型号有Chromosorb系列及Porapak系列。国产 GDX系列与Porapak系列性能相近。
目数和粒径换算表
目数
μm
10
1700
20
830
30
550
40
380
60
250
80
180
100
150
催化剂性能评价装置举例
TDX-01柱
甲烷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制合成气(CH4+CO2=CO+H2)
脉冲色谱法
反应物脉冲进入反应器后,直接进入色谱 仪进行分析。
反应物
载气
反应器
色谱仪
简单的脉冲催化色谱法流程
固定液依据各组分在其中不同的溶解和解析能力而使混合物分离。 固定液的选择 手册,文献,试验
● 柱填料的制备
固定液浓度的选择: 实际工作中,常采用固定液与载体的重量之比来表示。 固定液浓度对柱效率、分析温度和速度及可承受的样品量有影响,应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现在所使用的固定液浓度一般为1~10%。
气相色谱法
简便,但填料破损现象严重,涂布不太均匀 涂布较均匀,且填料破损大大减少
气相色谱法
色谱柱的制备
● 柱管材料 可为玻璃柱、不锈钢柱或铜和铝柱。但铜和铝柱的缺点是其氧化物造 成吸附作用,甚至起催化作用。
● 柱管尺寸 长度一般为1~2米;内径越小,越易分离,分析用填充柱内径一般为 3~4毫米。
● 柱子的装填 要求颗粒不破碎,均匀紧实。 ● 柱子的老化(在略高于操作温度条件下,通载气使其性能稳定) 除去填充物中的溶剂和挥发性杂质;促进固定液均匀分步;促进填料 均匀排布。
Xi =
mS m
× fiAi fsAs
×100%
Xi为组分质量百分含量;mS和m分别为内标物和试样的质量。
● 定量准确,要求被测组分、内标物与其它组分分开
气相色谱法
校正因子的测定
热导检测器用氢气或氦气作载气时,其相对校正因子基本可以通用, 误差不超过3%。
氢焰检测器,其相对校正因子与载气种类关系不大,但与检测器结 构,操作条件有关。
按反应物向催化剂床层进样方式的不同,催化 色谱法分为连续流动法和脉冲色谱法两种。
连续流动法(尾气色谱法)
反应物料以一定的空速连续通过充填催化 剂的反应器,流出物用色谱进样器(如六通阀) 间断打入色谱仪进行分析。
在实验室广泛采用;评价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和寿命
载气
反应物 反应器
色谱仪
连续流动法(尾气色谱法)
●为消除气流的管壁效应和床层过热,反 应管直径dr和催化剂粒径dc之比一般为:
6 < dr /dc < 12
dr /dc过小时,反应物与管壁频频相撞,严重影响扩散速度; dr /dc过大时,不利于床层散热
●催化剂床层高度与管径也要有适当的比例, 一般要求:层高应超过管径的2.5~3.0倍
在文献和实际工作中,催化剂的粒径一般 是以目数表示的.目数越大,粒径越小。
气液色谱柱填料的制备
制备气液色谱柱填料的一般原则:
(1)载体用前须经酸碱、硅烷化、釉化等物理化学处理,以除去载体上 的某些活性点。
(2)选用适宜的溶剂(氯仿、苯、丙酮等) (3)固定液涂布均匀 (4)减少填料破碎 (5)避免不必要的氧化作用 氮气保护干燥或低温干燥。
柱填料的制备方法:
● 蒸发法 ● 过滤法
)
t
(6)
t为反应物在催化剂上的
停留时间,即接触时间
t=
Vd+Vg W Fc
(7)
k- 速率常数
Fc- 柱出口流速
故:
kKa =
FC ln 1 RTW 1-x
W-催化剂质量
(8) X- 反应转化率
lnkKa~1/T 由直线斜率求表观活化能(阿仑尼乌斯公式)
2.3 脉冲催化色谱法研究催化反 应机理举例
■ 适用性广。色谱载体,固定相,气体样品,液体样品。 ■ 水可在液态有机物之前流出,故尤适于微量水分测定。 ■ 稳定性好。在温度允许范围内,基本无流失现象。
气相色谱法
GDX-203柱上水和醇等的分离
气液色谱柱
● 柱填料:色谱载体/固定液
载体的作用在于为涂渍固定液提供适宜的表面性质。要求适宜的比表 面,合理的孔机构,较好的惰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等。
催化基础研究方法
----气相色谱法
参考书目:
1。 物理化学的气相色谱研究方法,杨锡尧,北京大学出版社 2。多相催化剂的研究方法,尹元根,化学工业出版社 3。实用气相色谱分析,詹益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一节 气相色谱法概述
50年代中期开始用于催化研究
● 催化剂宏观结构:与经典的静态容量吸附法相比,
2.1 催化剂反应性能测试
催化剂反应性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活性 ●选择性 ●寿命(稳定性)
2.1.1 催化剂活性的表示方法
(1)转换频率(Turnover Frequency):单位时间
内每个活性中心引发的总包反应的次数。 虽然该表示方法很科学,但测定起来不容易。
(2)反应速率:采用的基准形式不同,表示形式也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