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1
监管规则适用指引——法律类第1号
监管规则适用指引——法律类第1号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7.24•【文号】•【施行日期】2020.07.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证券正文监管规则适用指引——法律类第1号2020年7月24日,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服务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备案规定》),自2020年8月24日起施行。
为了方便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的律师事务所做好备案工作,证监会制定了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的备案工作指引,请各律师事务所对照适用。
一、备案类型《备案规定》规定了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首次备案(第五条)、重大事项备案(第十六条)和年度备案(第十七条)三种备案类型。
(一)首次备案:律师事务所从事《备案规定》第五条所列证券法律业务的,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首次备案。
律师事务所从事《备案规定》第五条所列证券法律业务时,只须进行一次首次备案即可,不需要“一事一备”。
(二)重大事项备案。
已完成首次备案的律师事务所,在发生《备案规定》第十六条所列重大事项时,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重大事项备案。
(三)年度备案。
已完成首次备案的律师事务所,应当于每年4月30日前进行年度备案。
二、备案系统为了方便律师事务所提交备案材料,证监会在政务服务平台(https:///),开发建设了律师事务所备案信息采集系统。
律师事务所仅需要通过采集系统报送备案材料,无需再向证监会和司法部报送其他形式的备案材料。
律师事务所在报送备案材料前,需要在证监会政务服务平台首页“组织机构注册”栏目注册账号,成为政务服务平台用户。
注册账户时,组织机构类型选择“合伙企业”。
律师事务所由总所负责注册账号,且只能注册一个账号,统一负责报送本所的备案材料。
律师事务所分所不得注册账号,不得以分所名义报送备案材料。
三、备案材料及报送方式律师事务所在进行首次备案、重大事项备案和年度备案时,报送的备案材料及报送方式如下:(一)首次备案根据《备案规定》第十条和第十二条的规定,律师事务所首次备案应当报送的材料包括:1.律师事务所备案表;2.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3.律师事务所及其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的执业律师因执业行为涉嫌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以及近三年因执业行为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监督管理措施、自律监管措施和纪律处分的情况;4.从事证券法律业务风险控制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5.负责证券法律业务风险控制的人员配备情况;6.截至备案上月末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的合伙人、执业律师情况。
99考试法律1
C.同时适用美国法和中国法 D.法院可以选择适用美国法或中国法
6.中国甲公司于5月9日发商务电传至加拿大乙公司,该电传称:"可供白糖1500公吨,每公吨500美元,CFR温哥华,10月装船,不可撤销信用证付款,本月内答复有效。"乙公司于6月9日回电:"你方5月9日报盘我接受,除提供通常单据外,需提供卫生检验证明。"甲公司未予答复。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合同关系是否成立?
B.适当,因为有利于保护原告的利益
C.不适当,因为这是非法阻止和干预被告律师的正常执业活动的行为
D.不适当,因为不利于保护被告的利益
11.当冲突规范所援引的外国法的内容依照法律规定的方法仍不能查明时,我国法院通常的做法是什么?
13.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
B.司法机பைடு நூலகம்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地使用自由裁量权
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6.司法行政机关在审核某申请人提交的领取律师执业证书申请材料时,发现该申请人两年前曾因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司法行政机关应否对该申请人颁发律师执业证书?
A.不应颁发,因为其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
B.缔约国中营业地分处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飞机的买卖
C.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股票的买卖
D.缔约国中营业地分处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的货物的买卖
19.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付款人在持票人向其提示汇票时应立即付款的汇票?
法律一
23岁的崔英杰是河北省阜平县平阳镇各老村 人。在村民们联名写的求情信中,称崔英杰因为家 里穷,十几岁就辍学,到工地上当“黑包工”(指 重体力活,从天明干到天黑),年纪大一点后到部 队当兵,复员后由于是农业户口,没有被推荐工作, 便去北京打工。崔英杰所在地派出所的证明证实, 崔没有任何前科及不良记录.
4、法律的普遍性
也称“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就是指法作为 一般的行为规范在国家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 的效力和特征。 它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 1、法律效力对象的广泛性;(人人平等) 2、法律的效力的重复性。(人人适用)
5、法律的程序性
法律是强调程序、规定程序和实行程 序的规范。也可以说,法是一个程序制度化 的体系或制度化解决问题的程序。 从功能上看,程序的规定实际上是对人 们行为的随意性、随机性的限制和制约。
2、法律的国家意志性
国家存在是法律存在的前提条件,所以法律表现 为什么形式,其规范的内容如何,均有国家意志加以 决定。 法律的产生大体有两种途径:制定和认可。 所谓法律的制定,就是国家立法机关按照法定程 序创制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所谓法律的认可,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方式承认 其他社会规范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动。
社会主义法治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确 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 命根据地政权,制定和实施了一批反映人民意志的 法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把社会主 义法制建设摆在极其重要的位臵,我国社会主义法 制建设进人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
法律基础
第十讲 领会社会主义 法律精神
实用法律基础 (1)复习题
1.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从性质上属于司法行政机关。
(×)2。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3。
全国性的法律亦适用于特别行政区。
(√)4.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5。
公民通过言论自由表达的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不受非法干预,所以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是绝对的.(×)6。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7。
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机关不可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8。
对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也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
(√) 9。
对于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
(√)10。
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可行使追偿权.(√)11。
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12.行政立法行为实质上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13.行政机关以书面决定的方式拒绝发许可证的行为是一种不作为的行为(×)14。
行政诉讼费用由原、被告双方分担。
(×)15。
如果证人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该证人就应该回避。
(×)16。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人和其他组织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
(×)17.按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适用普通程序的有关规定。
(×)18.人民法院对原告的起诉立案后发现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
(√)19.罪刑法定原则基本要求包括法定化、实定化、谦抑化、明确化。
(×)20。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也应适用我国刑法,这是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
(×)21。
刑法施行前的行为按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且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立并未超过追诉时效的,适用刑法,刑法具有溯及力.(√)22.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属于犯罪的实质概念。
1、法律、法规、规范、规程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
法规:由政府或立法机关颁布的对新建建筑物所作的最低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技术要求的规定,
规范:是在工农业生产和建设中,对设计、施工、制造和检验等技术
事项,所做的一系列 规定
规程:是对作业,安装、鉴定、安全管理等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做的
统一规定
1、法律、法规、规范、规程 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与不 同?
1、法律、法规、规范、规程它们之间有什 么共同点与不同?
• 1 法律。这里的法律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 狭义的法律,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 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两类。 • 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 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 称,如刑法、民法、诉讼法以及有关国家机构的组织法 等法律。 • 非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种具体社会关系或其中某一 方面内容的规范性文件的统称。其调整范围较基本法律 小,内容较具体,如商标法、文物保护法等。 • 2.行政法规。它是指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制 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和 法律
14信息安全法律法规1
美国1987年通过《计算机安全法》
德国制定了《信息和通讯服务规范法》
日本1999年实施了《反黑客法》 俄罗斯1995年通过了《联邦信息、信息化和信息保护法》;2000年 又批准了《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学说》,旨在“为信息和电视网 络系统提供安全保障,为国家的活动提供信息保证”。 加拿大制订了计算机软件的版权保护法,对黑客的恶意破坏罪行 也进行了明确的修正。
1998年3月6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 暂行规定实施办法》
规定了法律意义上的一些相关计算机术语,如国际联网、接入网络、 国际出入口信道等; 规定了新建互联网络必须经部(委)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向国务 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提交互联单位申请书和互联网络可行性报告,由国 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提出意见并报国务院批准。 《办法》指出,国家对国际联网的建设布局、资源利用进行统筹规划。 国际出入口信道提供单位、互联单位和介入单位必须建立网络管理中心, 健全管理制度,做好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6、信息犯罪
信息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够得逞,除了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之外,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是最主要的原因。要防范信息安全引 发的信息犯罪,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信息 安全防范意识。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不断出现 的新型事物也滋生了信息犯罪的空间,因为未来的不可预测 性,很多新型的信息犯罪得不到现有法律的认定,成了法律的 一个盲区,面对这样一个形势,最有效的防范信息犯罪的办法 除了加强自身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之外,就是努力提高网络信 息安全技术的水平,从管理上杜绝漏洞的出现、从技术上实现 信息安全保障。
如何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 已经引起全世界社会的普遍关注
1、信息安全法概述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在人类社会中,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起到规范和引导社会行为的作用。
法律的形成和实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并为人们提供一种安全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从法律的定义、法律的特点以及法律对社会的重要作用等方面来探讨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一、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或社会共同制定的,用于调节和规范人类行为的规则和准则。
它具有强制力和普遍适用性,可以约束个人和组织的行为。
法律源于社会的需要,通过立法程序得以确立和实施。
它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等各种形式的法规。
二、法律的特点1. 法律具有普遍适用性。
法律适用于全体人民,不分国籍、种族、地域、性别等,保障人人平等。
2. 法律具有强制力。
法律规定的行为和禁止的行为必须被遵守,对违反者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3. 法律具有稳定性。
法律是一种相对固定和不断发展的规范体系,通过相应的立法程序来确定和修改。
4. 法律具有权威性。
法律权威来源于国家的合法性,它代表着社会的共识和价值观念。
三、法律对社会的重要作用1. 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限制犯罪行为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尊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秩序。
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为每个人提供了平等的机会和权利,确保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享有公平待遇。
3. 保护弱势群体权益。
法律通过规范和保护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劳动者等弱势群体的权益,减少社会不公和歧视现象的发生。
4. 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法律通过调整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关系,增加社会公德意识,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助合作。
5. 保护个人自由与尊严。
法律保障每个人的自由权利,限制政府的过度干预和侵犯个人权益的行为,确保人们的尊严和自由受到保护。
四、总结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强制力和权威性使其能够有效地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
2、法律权利的表现形式:
A 权利享有者有权自己作出一定的行为; B 有权要求他人作出或抑制一定的行为; C 当其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请 求有关国家机关给予保护。
二、法律义务
1、法律义务的概念 法律义务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法律关 系主体所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 2、法律义务的表现形式 A有作为的义务,即按权利主体的要求为 一定的行为; B有不作为的义务,即不为一定的行为。
法与道德的关系
周某
2000年6月1日
2000元人民币 “清新”牌空调机
某商场
商场收款后开好发票,并将空调送到周某家中 为其免费安装好,承诺保修一年。
2000年6月8日,空调不能启动
检查后称未发现 问题,答应为周 某联系厂方的维 修人员为其上门 检查
后周某被公司派到外地工作,将维修空 调之事忘记,厂方也未派人来维修。 2003年1月,周某回家,想起空调尚未 维修,于是再度联系商场,商场却以保 修期已过为由拒绝再次上门维修,也拒 绝为其联系厂方。周某多次找商场协商 未果,将该商场告上法庭,要求商场为 其免费维修空调,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
限制行为能力人
指行为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只具有部 分行为能力的公民。
民法通则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 病人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刑法
无行为能力人
指完全不能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的公民。
民法通则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完全的精神病人 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和精神 病人
CD
ABD
错
5.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是()。 A、经济法律规范 B、经济法主体 A C、经济法律行为 D、经济法律事件 6.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 A、经济法律规范 ABC B、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C、经济法律事实 D、经济法律关系客体
法律法规第一章第九小节法律责任制度
1、串通投标罪《刑法》第223条规定:
②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以上
规定处罚。
2、项目责任划分:
一、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的;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3)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形。
3、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划分:
一、行政责任:是指违反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
为,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三、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主刑和附加刑两刑事责任
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民事责任:可以分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法两类。
①侵权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财产、人身而依法应当承担的责
任,以及虽没有过错,但在造成损害以后,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
②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义务而应承担的
责任。
③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民法总则》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4、法律责任的特征为:
政法律责任和⑤国家赔偿责任。
6、折价主要两种方式:。
法律第一章法律的基本概念
法律第一章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顾名思义,是指法律规范的整体,是社会公认并由国家制定的规则和准则。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旨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秩序。
它不仅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而且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
本章将详细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特点以及法律的分类。
一、法律的基本概念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一种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规则和准则,其目的是保护个人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并规范公民的行为。
2. 法律的特点(1)强制性: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无论是否知晓规定,个人都需遵守。
(2)平等性:法律面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特殊待遇或歧视。
(3)权威性:法律由国家制定和实施,享有国家的权威和力量。
(4)稳定性:法律是相对固定和稳定的,不会随意变动。
(5)可追溯性:法律的依据和来源可以被追溯到一定的历史和根源。
二、法律的分类法律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内容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法律分类:1.宪法法律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组织和权力运行机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刑法刑法是国家规定的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法律。
其目的是惩罚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3.民法民法是调整个人和私人关系的法律。
它规定了财产权利和义务、民事责任、家庭、婚姻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则。
4.劳动法劳动法是为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维护劳动关系稳定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
5.商法和经济法商法和经济法主要规范市场经济中的商业交易和经济活动。
其主要包括公司法、合同法和商标法等。
6.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机关行为和保护个人权利的法律。
它规定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行政程序以及行政行为等。
7.国际法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
它规定了国家主权、国际合作、国际争端解决等方面的法律规则。
8.判例法判例法是以法院判决为依据的法律体系。
在判例法中,判决案例对类似案件的判决具有指导性作用。
总结:法律作为社会管理和规范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遵守法律,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公正。
法律大全1至1000条带钱
法律大全1至1000条带钱一、《刑法》条文《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9.8 法释[2000]26号)第五条明知是假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总面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七条本解释所称“货币”是指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者兑换的人民币和境外货币。
货币面额应当以人民币计算,其他币种以案发时国家外汇管理机关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成人民币。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2001.5:十九、持有、使用假币案(《刑法》第172条)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第三十二条单位和个人持有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的,应当及时上交中国人民银行、公安机关或者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实际操作中,就近交到任一银行网点即可。
这是法定做法。
银行会盖上“假币”章,送缴人民银行,你会拿到一张回执单。
事实上人民银行会给予收缴机构一定比例的奖励。
不过在多年的临柜工作中,几乎没有遇到客户这么做的。
个人建议可以夹在书房玻璃台板等醒目的地方,提醒自己注意现金经手时的风险。
事实上,很多人选择到小摊、夜市等地方用掉。
当然这是损害别人利益的恶劣的违法行为。
另外菜场等摊贩的假币识别能力相当强。
大家知道大部分商家看清楚是假币后会还给你。
如果是两、三张百元假钞一起使用,那恐怕商家有很大可能会报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而持有、使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五千元以下罚款。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法律法规1
第一部分 我国核安全法律法规概述一、核安全法律法规的概述● 核安全确切含义在不同的管理层次、工业领域、知识语境下存在多种说法。
● 核安全理解为核与辐射安全的简称。
● 核与辐射安全包括:设施安全、辐射安全。
● 设施安全主要是针对受控核裂变及其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控制,即:1)临界安全;2)链式反应及其后果控制;3)链式反应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控制。
● 辐射安全是针对既有或瞬发放射性的控制。
● 核安全监管包括:1)核设施安全监管;2)核安全设备质量监管;3)辐射安全监管;4)放射性环境监测。
● 我国核安全法律法规按照法律效力应该分为三个层次,如图所示。
国务院条例实施细则 核安全技术要求的及其附件 行政管理规定● 我国核安全法律法规三个层次列表:序号 名称 批准者 发布者 举例1 核安全有关法规 人大委员会 国家主席令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原子能法》(制定中); 《核安全法》(制定中)。
2 核安全行政条例 国务院常委会 国务院令 《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12年单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核材料管制条例》;《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电磁污染防治条例》(制定中)3 部门规章或重要国家标准国务院各部门 国务院各部门核安全部门规章按照设施及专业领域从0~10分为11个系列。
● 核安全部门规章11个法规系列囊括了核安全监管的主要内容:0 ——通用系列;1 ——核动力厂系列;2 ——研究堆系列;3 ——非堆核燃料循环设施系列;4 ——放射性废物管理系列;5 ——核材料管制系列;6 ——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系列;7 ——放射性物质运输管理系列;8 ——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监督管理系列;9 ——电磁辐射污染控制系列;10 ——环境辐射监测系列。
● 国家标准(除推荐性标准)是强制性的。
法律法规(1)
有下列情形属于情节严重:(1)明知或者应知商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而销售的;(2)多次或者对多名消费者的合理要求予以拖延、无理拒绝的;(3)对老人、妇女、儿童消费者的合理要求予以拖延、无理拒绝的;(4)其他情节严重情形的
A
商品价格或者服务费用1万元以上
处以违法所得五倍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罚款。
C
商品价格或者服务费用5千元下列
处以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下列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3千以上4千元下列罚款。
丙
产生引人误解后果的,有下列情形之一属于情节轻微:(1)主观过错较轻;(2)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3)受他人胁迫的;(4)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功表现的;(5)其他从轻行政处罚的情形
A
商品价格或者服务费用1万元以上,
法律法规
违法行为
法定罚则
级别
违法情形
档次
违法情形
罚款
并罚内容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条***(八)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或者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
第五十条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中华人民共与国产品质量法》与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与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能够根据情节单处或者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下列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下列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上3.5倍下列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4千以上5千元下列罚款。
C
商品价格或者服务费用5千元下列
处以违法所得2倍以上3倍下列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3千以上4千元下列罚款。
丙
下列情形属于情节轻微:经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人员教育后,能够认识错误,及时处理消费纠纷的
第一讲 法律是什么?
法的概念
(一)法和命令 由于法与命令之间即存在着相同性,又存 在着巨大的差异,使得我们必须仔细审查 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那种试图通过命 令来明确法的含义的做法必须以如下条件 的成就作为基础,这就是必须能够证明命 令引起的强制与法所带来的义务能够等同。 但是,这个任务的最终实现具有相当程度 的困难。
法的概念
(三)法与规范 1.法是否仅仅由规范组成?与规范相对的实际 情况能否被视为法的组成部分? 2.法官在解决纠纷的时候,必须依据法律规范 做出判断;否则,法官的行为就是任意的。于是, 问题就出现了,“法官运用法律规范做出判断” 这个表述是什么意思?法官真的受到法律规范的 约束吗?或者说,“依法律规范判决”是否仅仅 是为了掩饰判决实质上不过是法官个人喜好的结 果?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法律规范与行为之间的 关系。
法的形式特征
2.法针对的是社会关系之中的行为(关系 行为、涉他行为或交互行为),而非纯粹 个人意义上的个体行为(自涉行为)。按 照行为是否具有行为人以外的对象,我们 可以将行为划分为关系行为与个体行为。 所谓关系行为,是指行为必然会涉及行为 人以外的其他主体;相反,当某人的行为 绝对不涉及其他主体的时候,这就是个体 行为。 3.法所针对的关系行为,不仅包括作为, 而且也包括不作为。
例如:A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其父母起诉到法 院,法院依据“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之规定,判处 A 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尽到自己的 赡养义务。除了相关的、规定赡养义务的法律规 定之外,法官还引用“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 德”之类的道德原则,进一步强调孝顺的道德义 务性质。 法官之所以做这样的引述,原因在于, 在他看来“孝顺父母”之道德义务是“赡养扶助 父母”之法律义务的来源,进而将法律约束力建 立在道德约束力的基础之上。将法律义务视为某 种特殊道德义务的看法,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都 是普遍存在的。
法律基础知识讲义
法律基础知识讲义1. 引言法律是指国家或社会公认的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制度。
它是保障社会秩序、维护公正和平等的重要手段。
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本讲义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法律基础知识,包括法律的概念、法律的来源与层级、法律的实施和适用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法律有更清晰的认识。
2. 法律的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公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行为的准则。
它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工具,通过法律人员的努力,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权益。
在法律中,行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行为是指个人或团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行动或不行动。
根据行为的性质和影响,法律对行为进行分类,并赋予不同的法律后果。
3. 法律的来源与层级法律的来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司法实践等。
宪法是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其他法律以宪法为基本依据,从而形成了法律的层级关系。
法律的层级关系表现为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的关系。
上位法包括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下位法包括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
上位法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下位法应当依据上位法而制定。
4. 法律的实施与适用法律的实施和适用是指将法律规定的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在社会中得以执行的过程。
法律的实施主要包括法律的颁布、修改和废止等过程。
法律的适用是指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适用哪一条法律以及如何操作的过程。
在法律的实施与适用中,常常需要借助法律机构的力量。
法律机构包括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负责审理和解决各类案件,行政机关负责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
5. 个人的法律责任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个人因违反法律规定而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根据法律规定,个人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等。
刑事责任是最严重的法律责任,包括犯罪行为的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个人在民事关系中违反法律规定而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行政责任是指违反行政法规而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1法律是什么
1法律是什么法律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进行社会管理,维持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生活的基本规则,也是一个社会、国家的民众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共同生活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范,具有政治统治、社会管理和文化传播等多重功能。
2 法律与国家、社会、公民的关系法律与国家:法律作为国家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正式形成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产物。
因此,任何一种法律制度,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政权而存在,与国家制度相伴相生密不可分。
法律是国家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离国家而独立存在。
法律与社会:首先,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源于社会生活。
其次,法律除了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整体和大众的利益的要求。
再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以及外在的风格特征、除受社会发展阶段、国家类型等因素决定以外,还受到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民族习惯、社会风俗等因素的影响。
法律与公民:在现代社会,法律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明显,法律的重心与终极目标在于确认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保障方式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
3当代主要法律体系及其分类根本法和普通法:宪法即为根本法,它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根本问题,如国家的性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政治体制与权力的划分、经济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等。
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国家社会生活的基本依据,也是该国家其他一切法律、法规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普通法:是指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期法律效力低于宪法,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实体法与程序法:实体法是指规定和确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员的职权和职责的法律;程序法是指规定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法律。
国内法与国际法:国内法是由一个国家制定,实施区域仅以一个国家的领土为范围的法律。
国际法是为一般国际社会公认,实施区域并不以一个国家的领土为限,而是在国家与国家相互之间有效的法律。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的法律地位(1)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的法律地位(1)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的法律地位(上)一、概述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部门规章是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四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们在法律层级上存在一定差异,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
本文将分别对这些法规的法律地位进行解析与比较。
二、法律的法律地位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或授权制定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组织依法制定的基本法律规范。
它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最高统治者,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法律的制定需要经过一系列立法程序,包括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进行审议、表决和公布等环节。
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其他组织都必须依法执行和遵守法律,任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都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如果存在与法律相抵触的规定,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修改或废止。
三、行政法规的法律地位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或者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法律的授权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行政法规一般是为了实施法律、规范行政行为而制定的,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和约束力。
行政法规的法律地位相对于法律而言属于次一级,其制定需要依据法律进行,并且行政法规的内容不能超越法律的范围。
即行政法规的制定必须在法律范围内,不能擅自对法律进行修改或超越法律的规定。
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也相对简化,一般是由国务院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自行作出,无需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审议和表决。
四、地方性法规的法律地位地方性法规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依据法律授权订立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具有地方性特点,一般适用于特定行政区域。
地方性法规的法律地位与行政法规相同,都属于法律的次一级。
其制定程序与行政法规类似,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自行订立,无需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地方性法规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其所属地区,不得越权影响其他地区的行政行为。
五、部门规章的法律地位部门规章主要是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授权制定、发布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适用法解释(一)》第1条
《法律适用法解释(一)》第1条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部分犯罪人,在执行一定刑罚之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附条件,是指被假释的犯罪人,如果遵守一定条件,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如果没有遵守一定条件,就收监执行原判刑罚乃至数罪并罚。
适用条件:假释只适用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因此,对被判处其他刑罚的犯罪人,不得假释。
判处管制的,因为并没有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不存在假释问题;被判处拘役的,由于刑期很短,适用假释没有实际意义;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也不存在假释问题;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不能直接适用假释,只有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后,具备适用假释条件的,才可以假释。
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人。
这一方面是因为只有经过一定的服刑期,才能判断犯罪人是否具有悔改表现;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滥用假释,避免引起刑罚执行的混乱,避免损害刑罚的严肃性与人民法院判决的稳定性。
根据刑法第81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实际执行10年以上,才可以假释。
根据刑法第81条规定,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这里的“特殊情况”,是指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
假释只适用于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提前释放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人。
这是适用假释的一个最重要条件。
认真遵守监规,是指一贯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遵守监狱管理规范;接受教育改造,是指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完成劳动任务;确有悔改表现,是指确实认罪服法、悔罪自新。
假释不以立功为条件,根据监狱法的有关规定,如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假释。
提前释放后不致危害社会,是指如果适用假释提前释放犯罪人后,犯罪人不致再实施危害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或者是老年、身体有残疾(不含自伤致残),并丧失作案能力的情形。
法律第一条是
法律第一条是
很抱歉,法律第一条的具体内容我无法提供,因为律法的内容因国家和具体的法律体系而异。
然而,我可以为您提供有关法律第一条的一般性信息。
在大多数法律体系中,法律第一条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 法律的名称和颁布日期:这一部分会明确法律的正式名称以及它被颁布的日期。
这是为了确保人们可以准确地引用该法律,并且知道法律何时生效。
2. 涵盖范围的说明:法律第一条通常会简要介绍该法律的范围和目的。
它可能包括法律适用的特定领域、对象或情境,以及旨在解决的具体问题。
3. 法律的立法依据:这一部分会列出立法该法律的依据,例如该国的宪法、国际条约、先前的法律等。
这是为了确保该法律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4. 定义:法律第一条还可能包含一些定义,以确保相关术语的统一和准确的理解。
这些定义通常在法律的后续部分得到具体解释和运用。
5. 法律的规定:根据法律的性质,法律第一条可能包含一些基本规定或条款。
这些规定可能是指导性的、权利义务的或程序性的。
总之,法律第一条是法律文件中的开端,它为读者提供了法律文件的基本信息和重要纲要。
不同法律的第一条内容会有所不同,但总体目的是为了确保法律的适用性、有效性和合法性。
请注意,以上内容只是提供了一般性的说明,并不适用于具体的法律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对于网友峰回路转的不靠谱观察,人民 日报评论说,对于更多围观议论的人,或 许也可以多看一面、深想一点。不管你是 开车还是走路,不用急着站队,更不用忙 着挥舞“道德棒”、当起“键盘侠”。
• 《新闻1+1》说他违反了中国的两条古训: 一是“好男不跟女斗”,二是“打人不打 脸”。
• “太恶劣了,这会影响那么大,记得多判 几年。”
• 有人说“太可气了,我要再看一遍打人视 频爽一下。”
• 网友的叫好声,代表了对部分司机驾驶陋习的怨 念,于是热情网民群起攻之,迅速人肉了卢女士。
• 违法的男子要受法律处罚,违规的女子要 接受扣分罚款,以暴制暴只能陷入恶性循 环,是文明和道德的忌讳。
• 可是网络上的暴力言论与男子的拳脚比起 来谁的伤害更大呢?
• 成都女司机变道当街被KO、北京两车剐蹭 发生群殴、上海宝马车主拖死交警,近期 发生的一连串交通事件都在警告人的更好或更坏。 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是也能 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牺牲和不计名利的 举动。在互联网时代,群体的言论来得更 易变、更轻信、更急躁,我们不想做乌合 之众,就请缓一缓再做“正义”的判断。
• 据新华社电 昨日,成都“娇子立交打人事件”中的女司机卢某发 布致歉信,为其在行车中的鲁莽和不理智行为道歉。卢某表示, 她深知网络暴力和“人肉搜索”带来的伤害,她亦不愿打人者张 某遭受同样境遇,“恳求大家到此为止” • 3日下午,一段35秒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显示在成都市三环 路娇子立交处,一男司机将一女司机逼停后当街殴打,造成女司 机重伤。视频引发网友关注,打人者张某遭到“一边倒”的谴责。 • 但几天后,随着卢某此前突然变道的行车记录视频曝光,舆论发 生了大转变—女司机卢某被网友“人肉搜索”,“挖”出以前多 次不良记录,甚至是酒店登记记录也被公布于众,而卢某本人及 其亲属的言论也将她们推到了舆论风口。 • 目前,卢某仍在医院接受治疗,而对于致歉信,其亲属称这是卢 某近日的反思。卢某在致歉信中强调,对于她违章驾驶、开斗气 车的行为,她将“自愿接受相关处罚”,并“对过往的驾驶陋习 一定通过认真学习加以改正”。同时,就其家人、朋友为了维护 她而做出的不当言论,向大家道歉,“错就是错,不应该找任何 借口”。 • 在致歉信的末尾,卢某还感谢了当日在场制止事件迚一步恶化的 所有好心人,特别感谢奋不顾身的出租车司机,祝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