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教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科学 2.1感受空气(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流得最快的液体是()。

A.水B.食用油C.洗洁精D.蜂蜜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有质量B.空气是无色透明的C.空气就是氧气
3.关于水、石头、空气的共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能占据空间B.它们都有固定的体积C.它们都有质量
4.下列方法中,能让我们感受到空气存在的是()。

A.看一看B.摸一摸C.扇一扇
5.我们在做“传递水、石块、空气”游戏时,可以用来装空气的是()。

A.杯子B.布袋C.密封袋
6.下列三种物质中,与其他两种不同的是()。

A.食盐B.味精C.白醋
7.固体、液体、气体的共同特点是()。

A.有固定的形状B.会流动C.有质量
8.下列物质能流动的是()。

A.空气B.醋C.石头
9.下面不是水、空气和石头共同特征的是()。

A.有质量B.能流动C.占据空间
10.如图,将瓶口倾斜放入水中,瓶口有气泡冒出,而且气泡总是从水面的下方往上方冒出,这说明了()。

A.空气有质量B.空气和水一样重C.空气比水轻
二、填空题
11.绝大多数生物都离不开空气,如鸟儿在天空中飞翔,这说明______有空气;蚯蚓能在泥土中生活,说明______有空气;鱼儿在水中游,说明_______中有空气。

12.常见的水的形态是液体,有一定的________,没有固定的形状。

13.在做“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实验时,我们发现将塑料杯稍微倾斜放入水中,瓶口会有气泡冒出,冒出的气泡是_______。

(选填:空气;水)
14.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 )、( )、二氧化碳、( )及稀有气体组成。

15.空气的__________形成了风。

16.物体可以分为__________体、液体和_________体三种类型。

三、判断题
17.空气总是充满各处。

( )
18.水和空气都是白色的。

( )
19.空气是气体,属于多种气体的混合气体。

( )
20.我们看不见空气,说明空气不存在。

( )
21.杯子里的水喝完后,杯子里没有任何物质了。

( )
四、简答题
22.“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花香不可能飘十里,这里使用夸张手法来形容花很香。

但是桂花的香气的确会被传播出去,这是为什么呢?
23.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空气,请你说一说空气的特点有哪些?
五、实验题
24.请设计实验,让我们摸到空气,感觉到空气的存在。

25.有许多方法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请你动脑筋想一想,设计一个有趣的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

实验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压缩的性质的是?()
A.风扇B.轮胎C.瓶子
2.如图,吹()管,水会从另一根管子里流出来。

A.a B.b C.a和b都可以
3.将杯底有小纸团的玻璃杯倒过来竖直扣入水中,小纸团不会被水浸湿的原因是空气()。

A.有弹性B.有形状C.能流动D.能占据空间
4.把餐巾纸压在杯子的底部,然后把杯子垂直倒扣入水中,纸团()。

A.不会湿B.会湿C.都有可能
5.用手轻轻按压吹大的气球,会有鼓鼓的感觉,这说明()。

A.空气是透明的B.空气会流动C.空气占据了气球内部的空间6.空气、水和石头相比,它们的相同点是()。

A.能占据空间B.容易被压缩C.不会流动
7.如下图,向杯内打入空气,杯内的水会向杯外排出,这是因为()。

A.空气占据杯中的空间B.空气会流动C.空气是透明的
8.用注射器往一个装满空气的有封口的璃瓶里再打进些空气,瓶子里的空气将()。

A.重量增大,体积不变B.重量减小,体积变大C.重量增大,体积也增大9.2021年12月9日下午,“天宫课堂”开讲,太空教师王亚平在水球中间打入空气后,我们发现水球中出现了一个空气球,形成一正一反两个像。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空气()。

A.会流动B.很轻C.占据空间
10.关于空气占据空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空气的地方,就有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B.很容易就能往一个空杯子里倒满水:说明空气有时候不占据空间
C.一个瘪的气球能被吹得鼓起来,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气球里面的空间
11.像左图那样,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不大是因为()。

A.空气占据空间B.空气会流动C.空气可以被压缩
12.使一个完好的塑料袋的袋子张开到最大,再扎紧口,袋子很难再回到两层塑料膜相贴合的状态,这使我们观察到了____。

A.物体有质量B.空气占据空间C.空气是无色的
13.水、石块和空气三种物体中,能占据空间的是()。

A.水、石块、空气B.石块C.水
14.如下图所示,在一个完好的塑料杯底粘上纸团,再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里,纸团会发生什么变化()。

A.保持干燥B.变湿C.不能确定
15.在上题实验中,某个同学使用了一个底部破损的塑料杯做实验,把杯底粘上纸团的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里,纸团会发生什么变化()。

A.保持干燥B.变湿C.不能确定
二、判断题
16.打气筒压杆被向外拉出时,气筒内充满空气,堵住出气口再向内压压杆时,活塞能向内移动一段距离,这证明了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

( )
17.用手捏充满空气的气球,气球能变形,但不能变回原样。

( )
18.要装一瓶新鲜空气时,我们打开瓶盖在空气中多晃动几下,然后再盖上瓶盖就可以了。

( )
19.将气球放入封闭的塑料瓶中是吹不大的。

______
20.气球能被吹得鼓起来,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气球里的空间。

( )
三、简答题
21.小红是个小小科学谜,在家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如下图所示),出现的怎样的实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四、实验题
乐乐为了研究“空气能不能像石头、水那样占据空间”做了以下实验操作: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在水槽上面撒一些漂浮物,观察水位变化。

23.把杯子压入水里,正确的做法是()。

A.倾斜放入水中B.竖直倒扣入水中C.随便怎么放都可以
24.慢慢提起杯子,观察到杯内纸团()
A.湿了B.没有湿
25.在杯底扎一个小孔,用手指按压住小孔,把粘有纸团的杯子压入水中,再放开压住小孔的手指,观察到()。

①杯内漂浮物向上移动①有气泡冒出。

①杯内水位上升
A.①①B.①①C.①①①
26.取出杯内纸团,发现纸团()。

A.湿了B.没有湿
27.往杯子里打气,随着气体一点点加入,杯内水位明显下降,说明空气()。

A.能占据空间B.不能占据空间
五、综合题
28.空气的奥秘。

(1)图片中的阿姨们,她们在愉快地水中漫步,她们的脸会不会湿?
(2)把一团纸塞入一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水中,杯底的纸不会湿,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2.3压缩空气(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如下图所示,用两个相同的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堵住注射器管口,将活塞向下压,观察实验现象,下面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不能被压缩B.空气容易被压缩C.水容易被压缩
2.空气被拉伸后,空气颗粒之间的距离()。

A.不变B.变小了C.变大了
3.关于空气和水的不同之处,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水占据空间,空气不占据空间
B.水和空气都看不到,摸不着
C.水有固定体积,空气没有固定体积
4.空气很容易被压缩的实验(如图)。

说明()。

A.空气很轻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很容易改变
5.注射器里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向下压活塞,符合注射器里的空气微粒的是()。

A.B.C.
6.下列物体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这一性质的是()。

A.足球B.弹珠C.卷笔刀D.跳绳
7.下列能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A.电风扇B.车胎打气C.玻璃瓶
8.注射器装满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

A.保持不变B.会压缩,推到“0”刻度C.会压缩,不能推到“0”刻度9.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因为()。

A.空气看不见B.空气抓不住C.空气很容易被压缩10.将一定体积的空气压缩后,里面的空气的微粒数()。

A.变少了B.增加了C.不变
二、填空题
11.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________,并具有________。

12.空气压缩枪利用了被压缩的空气产生的( )把“子弹”发射出去。

13.我们发现空气是_______被压缩的,水是_______被压缩的。

(选填“容易”“不易”)14.篮球很鼓但依然可以打进去气,说明空气可以被( )。

15.我们给瘪了的自行车轮胎打气,轮胎会鼓起来,说明空气能_________空间,用手按压轮胎能按下去,说明空气能被_________。

16.注射器中抽进一管空气,堵住管口,用力压注射器的活塞,被压缩的空气与压缩前的空气相比较,质量_________,体积________,空气微粒的数量_________,空气微粒的间隔_________。

(选填变小、变大、不变。


三、判断题
17.当空气占据了皮球的整个空间后,就不能再注入空气了。

( )
18.空气容易被压缩,所以它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

( )
19.加足了气的自行车轮胎里,空气被压缩了。

( )
20.空气不可扩张。

( )
21.空气被压缩后,质量也变轻了。

( )
四、简答题
22.水和空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3.举例说明生活中空气被压缩的例子。

(至少举出4个)
五、实验题
24.牛牛非常喜欢在家里做实验,探究科学奥秘。

这天,他在家里做了这样三个实验。

实验一: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如图所示,请利用你已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杯中的纸巾有没有湿?( )。

(2)这个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

(3)如果把杯子稍微倾斜一点,会看到什么现象?( ) 。

实验二: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仔细观察。

(1)杯中的纸巾有没有湿?( )。

(2)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能将水挤出杯子吗?( )。

实验三:一个针筒里装了同样多的水和空气,封住出口处,按压活塞。

(1)从实验现象中可以看到,( )比较容易被压缩,( )不容易被压缩。

(2)如果撤去右图上面的压力,活塞向( )移动,这个现象说明( )。

在“压缩空气”一课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做了以下实验:
用一个注射器吸入一部分空气后,空气微粒(用o表示)分布如下图1。

此时,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管口,慢慢用力向下压活塞,至图2的位置;然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管口,慢慢用力向上拉活塞,至图3的位置。

25.回忆“向下压、向上拉活塞”时用力情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当向下压活塞时,非常费劲,活塞基本不动
B.当向上拉活塞时,比较轻松,活塞很容易就被拉上来了
C.当向上拉活塞时,非常费劲,活塞基本不动
26.当向下压、向上拉活塞后,注射器内空气微粒的状态是怎样的?请在图2、图3中画出来。

27.从这个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空气有质量吗(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以下工具,最适合用来证明空气有质量的是()。

A.烧杯B.酒精灯C.尺子D.天平
2.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

A.有质量B.无法判断C.不能测质量D.没有质量
3.10筒空气的质量大约等于2颗绿豆的质量,说明()。

A.空气是一种气体B.空气是有质量的C.空气能占据空间
4.为了知道空气是否有质量,我们可以使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A.体重计B.天平C.尺子D.温度计
5.天平两边分别放入绿豆和气球,平衡时如果给气球放气,放气球一端会()。

A.向下倾斜B.向上倾斜
6.用天平称量充足气的足球和未充气的足球,较重的是()。

A.充足气的足球B.未充气的足球C.两个一样重
7.下列有关空气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
B.测量前,先将皮球放在天平一端,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C.先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然后通过计算得到100筒空气的质量
D.10筒空气的质量大约等于2颗绿豆的质量,所以空气很轻
8.相同体积的水和空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重B.水重C.一样重
9.我们利用简易天平测量空气的质量时,在天平平衡后,我们又向小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接着用回形针来恢复天平的平衡,我们应该将回形针()。

A.一个一个加入B.多个一起加入C.一次性全部加入
10.把充好气的皮球放在天平一端的小桶里,另一端的小桶里放入一些绿豆使天平平衡。

取出皮球,给皮球打入10筒空气,再把皮球放回桶里,这时天平会()。

A.仍然保持平衡,因为空气没有质量
B.向放绿豆的一端倾斜
C.向放皮球的一端倾斜,因为空气也有质量
二、填空题
11.( )相同的物体,( )可能不同。

12.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在做称量空气质量实验时,发现瘪的篮球与150个小垫圈重量相同,在打入20筒空气后,垫圈数增加到180个才又平衡,同学们开始讨论:打入的20筒空气的重量相当于________个垫圈的重量。

老师告诉大家,每个小垫圈的重量是5克,那么,打入20筒空气的重量是________克,打入的每一筒空气重量是________。

13.自制简易的天平时,我们在细棍的____(填“任意点”或“中心点”)的两侧按上钩子和小木桶。

14.空气虽然很轻,但是有一定的( )。

通过实验可以知道( ),可以被压缩,( )很难被压缩。

15.当我们把吸管放进装有水的杯子里,用嘴对着吸管连续吹气时,会发现水里有
_____________冒出来,这说明_____________ 。

16.如图,把两只一样的气球吹到大小相同时,分别挂在原本平衡的细木棍的两端,我们会看到细木棍_________。

如果将一只气球刺破,细木棍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 。

三、判断题
17.测量空气的质量时,我们用课本恢复天平平衡。

( )
18.空气的质量很小,所以它不会占据空间。

( )
19.1千克的空气和1千克的水的质量是不同的。

( )
20.一千克水要比一千克空气重一些。

( )
21.空气是摸不到,看不见,没有重量的。

( )
四、连线题
22.连线魔方
五、简答题
23.天平和电子秤有什么区别?
24.在验证空气也有质量的实验中,如果将皮球里的空气放出一部分后,再将皮球放入小桶中,天平会怎样?为什么?
六、实验题
25.在天平两端各挂一个小桶,左、右两边分别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粒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

(1)取出皮球,用打气筒打入10筒空气并放回小桶,发现天平向_______(①皮球的一端①豆子一端)下沉,这说明皮球中空气的______(填“空间”或“质量”)增加了。

(2)要使天平再次达到平衡,需要在_______(填“左边”或“右边”)的小桶里放若干粒豆子。

放豆子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①一粒一粒地放①多粒多粒地放)。

明明在研究空气能否被压缩时做了如下实验:
26.实验时,把图1注射器的活塞向下压,发生图2中的现象,这说明空气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压缩。

27.如果停止用力,图2中注射器的活塞会发生什么变化()。

A.向下运动B.向上弹起C.静止不动
28.如下图,明明在横梁两端挂上气球(里面装着空气),保持平衡。

然后将左边的气球放气,左边翘起来了。

这说明()。

A.空气有质量B.空气没有质量C.空气会流动
七、综合题
29.三(1)班的同学把两只气球吹得同样大小,分别挂在细木棍的两端,并使它们保质平衡。

这时,将其中一只气球用针刺破让空气流出来。

(1)观察,这时细木棍还平衡吗?
(2)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30.如图,小木棒的左右各挂了一个气球,此时木棒是不平衡的。

(1)如果想让木棒平衡,可以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如果将右边气球的气全部放掉,则小木棒的状态是__________。

(3)这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棒上的气球可以被捏成不同的形状,说明空气__________固定形状。

(填“有”或“没有”)。

(5)我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证明气球里是确实有空气存在的。

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如果称出20筒空气的质量大概等于5颗绿豆的质量,那么请问200筒空气的质量大概等于几颗绿豆的质量()。

A.25颗B.50颗C.100颗D.150颗
2.下列物品中,不能用于大致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的是()。

A.回形针B.绿豆C.西瓜
3.用常用的篮球打气筒打气,20筒空气大约等于()粒回形针的质量。

A.100B.10C.1
4.在测量空气质量实验过程中,子轩发现皮球很小,无法打进100筒空气,这时在现有的器材条件下,他应该()。

A.换用更大的皮球
B.先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然后通过计算得到100筒空气的质量
C.换一个大的打气筒
5.若想给袋子充气,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A.打气筒B.天平C.酒精灯
6.相同体积的下列物质中,最轻的是()。

A.绿豆B.水C.空气
7.空气、石块、水三者的共同点是()。

A.都有质量B.都有固定形状C.都会流动
8.天平向左侧下方倾斜,说明()。

A.左边比右边重B.右边比左边重C.两边一样重
9.如果我们已知20筒空气的质量,那么()估算出100筒空气的质量。

A.能B.不能C.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把袋子装满空气并扎紧袋口,用手摸袋子可以感受到空气()。

A.很软B.容易泄漏C.很热
二、填空题
11.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把皮球放在天平的一端,再用________放在另一端来调节平衡。

12.空气有( ),30筒空气的质量和( )粒豆子的质量相当。

13.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是它的质量很__________,我们在测一袋空气的质量时,可以用
_________等这样的物品来做标准物。

14.我们可以用________称量质量。

15.利用________,我们可以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16.用打气筒搜集空气后要立即把口扎紧,这因为空气容易_____。

17.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用多种物品来恢复天平的________。

记录下每一种物品的数量。

18.用__________可以给一个袋子打入一定量的空气。

19.比较一袋空气和与其质量相当的物品时,我们发现空气的体积要比其他物品( )很多。

20.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空气有( )。

三、判断题
21.用自制的小天平可以精确地测量出一个气球内空气的质量。

( )
22.实验时,我们往皮球里充入20筒空气,这些空气的质量相当于20枚回形针的质量。

( )
23.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质量、会流动的物质。

( )
24.没有固定形状、质量轻、易压缩的物质是空气。

( )
25.我们用没有封口的纸杯也可以测出空气的质量。

( )
四、实验题
自制简易天平的一端放着气球,另一端放着绿豆,此时天平是平衡的。

26.实验前,明明用手轻轻捏气球,发现气球可以被捏成任何形状,这说明()。

A.空气有质量B.空气占据空间C.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27.实验时,当把图中小桶内的气球取下来再打20筒空气,放回天平,天平挂气球的一端会()。

A.翘起来B.落下去C.保持不变
28.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

29.有人认为空气是不存在的,你有什么方法能证明空气存在吗?(至少2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有质量吗?下面是小科同学的操作过程:
30.在天平的两端各挂一个小桶,分别放入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绿豆,让天平达到________(如图1)。

取出皮球,往皮球中打入了20筒空气。

把皮球重新放回天平一端的小桶里,观察到图2现象。

(如图2)
在放豆子一端的小桶里放一些豆子,让天平重新平衡。

(如图3 )
31.这个实验我们重复做三次,目的是:________。

32.充了空气的皮球还可以继续往里充气,这说明空气具有()的特征。

A.很轻B.容易被压缩C.会占据空间
33.皮球中打进去20筒空气后,同学们在天平的另一端放进去6颗绿豆,天平重新变回平衡,说明20筒空气的质量()。

A.约等于6颗绿豆的质量B.小于6颗绿豆的质量C.大于6颗绿豆的质量34.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

35.除了绿豆,同学们还可以选择()来做实验。

A.苹果B.回形针C.橡皮
五、综合题
36.填表题
请在下表中填出各种物体对应的数量
37.为了研究空气,奇思妙想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用气针和打气筒给篮球打满气,然后用电子天平称并记录数据
(1)打气后的篮球能鼓起来,说明空气( )。

(2)充满气的篮球可以蹦起来是因为( )。

(3)气孔插进篮球气孔中,用脚将篮球踩扁的过程中,可以听到放气的声音,这说明空气( )。

把气尽量排尽后,再次放到电子天平称,发现两次称量的数据不同,说明空气( )。

6.我们来做“热气球”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房间里的暖气片一般安装在房间的()。

A.上部B.下部C.任何位置
2.热气球上升是因为()。

A.被风吹上去的B.空气能被压缩
C.气球里的空气受热,上升D.气球受热后变轻了。

3.孔明灯能持续飞行,主要是因为()。

A.孔明灯体积大
B.孔明灯的热源温度高
C.孔明灯的热源与灯一起飞行可以持续加热
4.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我们发现乒乓球()。

A.还是瘪的B.鼓起来了C.破裂了
5.相传孔明灯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发明,用以传递信号,故而称为“孔明灯”。

经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的原理制成。

A.轻B.重C.体积小
6.孔明灯能飞上天是因为()。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B.空气可以被压缩C.热空气会上升
7.做热气球实验中,某同学发现塑料袋向空中飞去,最主要的原因是()。

A.塑料袋很薄,容易升空B.加热时,塑料袋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C.加热时,塑料袋变轻了D.加热后,塑料袋内的空气跑光了
8.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上升,是因为()。

A.空气微粒变多了,带动了袋子上升B.膨胀后的空气微粒往上升,带动了袋子上升
9.孔明灯的原理是()。

A.热空气上升B.热空气下沉C.空气能被压缩
10.最初,“孔明灯”的作用是()。

A.照明B.祈福C.传递军事信号
11.用纸筒罩住点燃的蜡烛,然后再将塑料袋罩在纸筒上,加热袋中的空气,过一会儿,当感觉到袋子变热了,松开双手,塑料袋会()。

A.立即掉下来
B.升到空中,过一会儿才掉下来
C.会一直上升
12.如图所示,杯罩下方放置有点燃的蜡烛,从玻璃杯罩上方撒下一些细纸屑,纸屑会()。

A.落入灯罩B.向上飘
13.热气球会飞上天空是因为()。

A.热空气比冷空气重B.热空气比冷空气轻C.有风
14.世界上最早的热气球雏形的发明者是()。

A.孟格菲兄弟B.诸葛亮C.莱特兄弟
15.下列物品中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的是()。

A.氢气球B.纸飞机C.孔明灯
二、判断题
16.模拟热气球能飞起来,是因为热空气带动塑料袋往上升。

( )
17.大自然中,空气流动与热空气上升没有关系。

( )
18.暖气片通常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

( )
19.孔明灯要在空旷的场地燃放。

( )
20.孔明灯升上高空后永远不会掉下来。

( )
三、排序题
21.以下是做“热气球”的实验步骤,请你把正确的步骤按顺序填在下面横线上。

(1)将蜡烛点燃,然后将纸筒罩住蜡烛,再将塑料袋子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

(2)重复几次实验,同时画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3)用手贴住袋子的外壁,当感到袋子变热了,松开双手,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现象。

(4)准备一个较大的塑料袋、一个纸筒和一支蜡烛。

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22.你知道制作一个“热气球”需要哪些材料吗?
23.请你简单说一说孔明灯能够升空的原因。

五、实验题
24.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空气,小红做了几个有关空气的小实验。

请回答:
(1)用注射器抽取10毫升空气,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活塞能被推进去一段距离,这说明空气______。

(选填“能被压缩”或“有一定质量”)
(2)将纸团塞到塑料杯的杯底,然后把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发现纸团没有湿,说明空气______。

(选填“能被压缩”或“占据空间”)
(3)如图,用木条做个简易天平,在木条的两端各挂上一个充满气的气球,使天平保持平衡,然后把其中的一个气球弄破,结果天平就不平衡了,说明空气______。

(选填“有质量”或“会流动”)
(4)做热气球实验时,塑料袋能飞到空中,是因为加热后空气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冷空气______。

(填写“轻”或“重”)
六、综合题
中国古代著名的“孔明灯”就是热气球的最早雏形。

孔明灯起源于三国时代,由诸葛亮(孔明)首创。

当时为了在城内传递军情,利用热气球原理制成孔明灯,用于联络。

这是现今世界上热气球的先躯,也足见中国古人高超的智慧。

25.世界上最早的热气球维形的发明者是()。

A.孟格菲兄弟B.诸葛亮C.莱特兄弟
26.最初,“孔明灯”的作用是()。

A.照明B.祈福C.传递军事信号
2.7风的成因(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新g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是飞沫传播,主要原因是()。

A.空气是无色的B.空气会流动C.空气很轻
2.使用救生圈可以使不会游泳的人浮在水面上,利用的是()的特性。

A.空气比水轻B.空气有一定的体积C.空气能流动
3.下列关于自然风的形成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A.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就会流过来填充
B.与空气的温度无关
C.热空气与冷空气不断交换、流动
4.我们跑步时,会感觉空气吹在脸上,形成气流,这说明()。

A.空气有质量B.空气能流动C.空气无色无味
5.在风的成因模拟实验中,蚊香的作用是()。

A.显示空气的流动方向B.形成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