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治疗中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治疗中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7T00:56:44.178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9期作者: 1康翻桃2张欢
[导读]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治疗中的效果
1康翻桃2张欢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新疆和田)848000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5月,抽取80例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患者进行研究,回顾病例,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就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并发症进行对比。

结果:焦虑与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少(P<0.05)。

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患者治疗中,人性化护理的开展,不仅可以减轻不良心理,还可以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焦虑与抑郁评分;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塞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急腹症,是急性的心血管类疾病,具有病情发展较快,并发症少等特点,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1]。

而急性心肌梗塞的出现,多因情绪激动、过劳、便秘、饮食不洁、抽烟等所致,患者会出现发热、疼痛、全身不适等症状,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2]。

实践表明,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治疗中,如配合有效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辅助提升治疗效果。

本文针对人性化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10月-2021年5月,抽取80例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患者进行研究,回顾病例,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40例。

对照组男女性分别26例、14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为(65.35±4.11)岁。

观察组男女性分别25例、15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为(64.95±4.89)岁。

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本文所有参与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做好入院接待,对病情进行观察,做好环境护理与用药指导等,基于此,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如下: 1)培养良好的人性化护理理念,医院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让其可以充分地了解护理内涵与护理理念,让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持续规范自身的言行,提升护理专业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与家属的信任感,从根本上提高护理配合度。

2)心理护理:入院时需要热情接待患者,对其病情进行评估,为患者制定人性化教育,提升患者疾病知掌握程度;同时主动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转移其注意力,减轻不良心理。

3)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叮嘱其多食用低胆固醇、低盐等食物,监督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急性期要求患者绝对静养,帮助其保持平卧位,定时翻身,待病情好转后,指导运动训练,如被动活动、腹式呼吸训练等。

4)急性期患者会伴有压榨性疼痛,会增加心肌负担。

当患者出现胸痛症状时,需要及时做好吸氧,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如疼痛严重,需要立即上报医生,遵医嘱做好止痛管理,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

5)如患者在治疗中出现异常反应,叮嘱其多喝水;静脉用药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观察注射部位,服药时讲解药物应用情况,减轻负面情绪等。

1.3观察指标
就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并发症进行对比。

焦虑与抑郁用SAS、SDS评价,反向评分[3]。

并发症:心源性休克、血尿、心律失常、呼吸困难。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6.0软件进行分析,若数据有意义,则以P<0.05展开。

2.结果
2.1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
焦虑与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心源性休克1例、血尿3例、心律失常3例、呼吸困难1例)相比,观察组(心律失常1例、呼吸困难1例)较少,差异有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心肌梗死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会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

而急性心脑血管的出现多因劳累过度、便秘、情志不佳、暴饮暴食等所致,需要给予积极治疗与护理,对提高治愈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实践表明,在急性心脑血管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中,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减轻患者负面心理[4]。

本研究示:焦虑与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少(P<0.05)。

急诊人性化护理是结合患者的病情,胸痛症状、护理需求与心理状态,为患者制定的一项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并在此过程中,配合疼痛护理、心理疏导,在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的同时提升治疗效果,对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疼痛护理中,可以辅助减轻疼痛感,从而缩短住院时间,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

另外,在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较佳,其可以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提升患者的抢救效果,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提高康复效果[5]。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治疗中,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还能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广芬.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0):147-150.
[2]田卫平,刘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19,26(12):1618-1620.
[3]林丽卿,陈妙娟,陈丽珠. 分析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3):214-215.
[4]金秀.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作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14):2289-2290.
[5]王岚香.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作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220-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