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学考试大纲整理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考试大纲及重点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识记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和关键期等基本概念(1)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2)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一致性形象。
(3)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多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关键期【劳伦兹】在某一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来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2、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自我意识及其发展(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A.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前运算阶段【2~7岁】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
主要有一下特征:a.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b.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c.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d.思维不具可逆性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标志: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D.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a.命题之间的关系b.假设-演绎推理c.抽象逻辑思维d.可逆与补偿e.思维的灵活性(2)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A.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内容和方法B.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自我意识及其发展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自我意识的发展:A.生理自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B.社会自我少年期基本成熟C.心理自我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3、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方式的差异,智商的含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1)认知方式差异又称认知风格,指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为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心理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心理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心理学基础综合考试涵盖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学科知识三方面的内容。
心理学基础知识考查普通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心理学研究方法考查心理统计与测量、实验心理学的知识和能力;心理学学科知识考查考生对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社会心理学等学科课程知识的了解与运用。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1.心理学基础知识包括心理学导论内容,总分约100分,其中普通心理学部分约80分,变态心理学部分约20分。
2.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心理统计与测量、实验心理学内容,总分约100分,其中心理统计与测量约60分,实验心理学约40分。
3.心理学学科知识包括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社会心理学三部分内容,总分约100分,每部分约30-40分。
四、试卷题型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综合题。
III 考查范围心理学导论【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2.突触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机能模块说三、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
初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初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简介本考试是初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发展心理学和研究心理学的关系- 影响研究与教育的因素2. 研究与教学的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和认知研究理论- 研究动机与动机理论- 研究策略和研究方法3. 学生个体差异与研究困难的心理机制- 个体差异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研究困难的原因和诊断- 研究困难的预防与干预措施4. 评价与测量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的选择与应用- 评价结果的解读与使用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 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 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学生人格与身心健康的发展6.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在学校管理与领导中的应用三、考试形式1. 试卷类型:闭卷2. 试题形式:选择题和简答题3. 考试时间:120分钟四、考试要求1. 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2. 理解研究与教学的心理过程,掌握相应的研究策略和方法。
3. 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研究困难的心理机制,并能够预防和干预。
4. 熟悉评价与测量在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5. 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和方法。
6. 能够将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知识应用于教育实践和学校管理中。
五、考试准备1. 课堂研究:认真听讲,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2. 课外阅读:参考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和相关学术著作,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练题库:完成相关的练题,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解题能力。
4. 组织复:按照大纲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重点强化薄弱环节。
六、注意事项1. 考试前请保证良好的休息,充分准备。
2. 考试过程中,请认真审题,正确答题,注意时间分配。
中学心理学考试大纲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P6)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P9-12(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共同要素说,试误说,联接与反应)(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知结构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47心理学 考试大纲
347心理学考试大纲
347心理学的考试大纲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和编制。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考试大纲示例:
一、绪论
1. 心理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二、认知心理学
1. 感知和知觉
2. 注意和意识
3. 记忆和学习
4. 语言和思维
5. 智力和跨学科认知
三、发展心理学
1. 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2. 青少年期的身心发展
3. 成人期的生涯发展
4. 老年期的认知和情感变化
四、社会心理学
1. 个人认知和社会认知
2. 社会认知和态度
3. 小组动力和合作
4. 群体行为和社会影响
5. 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
五、人格心理学
1. 人格理论和测量
2. 个体差异和人格特质
3. 人格与行为关系及应用
六、心理病理学
1. 精神疾病的分类和诊断
2. 焦虑和情绪障碍
3. 精神分裂症和人格障碍
4. 心理治疗和康复
七、心理评估和测量
1. 心理测量概述
2. 量表的选择和使用
3. 人格测量和临床评估
4. 社会心理学测量和研究设计
八、应用心理学
1. 工业和组织心理学
2. 教育心理学
3. 健康心理学
4. 法律心理学
以上是一份基于常见内容的心理学考试大纲示例,实际考试大
纲可能根据具体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有所不同。
考生应结合教材和课堂讲义来具体备考。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一、绪论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对于理解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二、心理学知识点大纲1. 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心理学的定义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 非实验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3. 神经科学与认知心理学- 神经元和神经网络- 感知与知觉的神经基础- 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 思维与决策的神经基础4. 发展心理学- 婴儿期的发展和关系建立- 儿童期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 青少年期的身份认同和自我发展 - 成人期的生涯发展和心理健康5.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 人格理论与评估- 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 群体和社会心理学6. 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组织与工业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三、心理学知识点汇总1. 感知与知觉- 感觉的物理基础与感知的心理过程- 知觉的组织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2. 学习与记忆- 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 记忆的过程和类型- 遗忘与记忆提高的原理3. 思维与智力- 概念与词汇的发展与运用- 问题解决与决策的心理过程- 智力与智商的测量4. 情绪与动机- 情绪的类型和产生机制- 动机与需求理论- 情绪与动机对行为的影响5. 人格与心理健康- 人格的理论与评估-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 压力与应对的心理机制和干预6. 社会心理学- 群体行为与集体决策- 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社会认知与社会影响7. 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方法- 组织与工业心理学的原理与应用- 咨询心理学的技巧与过程四、结语心理学的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为读者提供了系统而全面的心理学基础知识。
了解这些知识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考试大纲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与要求(一)考试目标1.考查考生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
2.考查考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知识的领会与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务的理解、分析以及运用心理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1.要求考生理解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
2.要求考生能够较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3.要求考生掌握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理解分析学校教育生活中,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并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解决学生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考试范围主要包括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知识,以及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
考试内容: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一)普通心理学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的实质2.感觉规律知觉特性3.注意种类与特征记忆及记忆品质4.思维与想象的种类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5.情绪与情感概述情绪调节6. 意志特征动机冲突意志品质7. 需要与动机理论8. 气质类型及其因材施教9. 性格类型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人格测验10. 能力的个别差异智力理论智力测验(二)发展心理学1.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2.心理发展理论(弗洛依德、皮亚杰、维果斯基、埃里克森)3.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4. 中学生思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三)教育心理学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认知学习理论3. 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4. 学习迁移学习动机的激发5. 课堂管理(四)社会心理学1.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效能控制点习得性无助2. 社会认知偏差3.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4.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说服的要素5.利他行为与侵犯行为6.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五)心理统计与测量1.心理测验的基本核心概念2.常模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分数解释的注意事项3. t检验、F检验、2 检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4.常用的心理健康测验5.心理档案建立(六)变态心理学1. 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2. 心理防御机制3. 神经症及其类别4. 注意缺陷及破坏性行为障碍5. 挫折、压力及其应对策略6. 青少年情绪障碍心境障碍学习障碍(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与任务、原则、内容、途径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特点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危机干预(八)心理咨询(心理辅导)1.个别心理咨询的过程与步骤2.个别心理咨询的原则与基本要素3.心理咨询的常用方法与技术4.心理咨询理论(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现实疗法、格式塔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存在主义疗法、森田疗法、家庭疗法)5. 中学心理辅导教师的素养(九)团体心理辅导(咨询)1. 团体辅导及其特点2.团体辅导的常用策略和方法3. 团体凝聚力的影响要素增进团体凝聚力的方法5.团体领导者的胜任特征6. 网络团体辅导的注意事项与实施过程第二部分实践技能(一)中学个别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与干预策略(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与评价(三)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与评价(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三、考试形式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024心理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4心理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4年心理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可能会根据当时的教学和行业发展情况而有所调整,但一般来说,心理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1. 心理学概论,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历史、研究方法等基础知识。
2. 生物心理学,涉及神经系统、感知、运动、意识等与生物学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3. 认知心理学,包括注意、记忆、学习、语言、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的基本原理。
4. 发展心理学,涉及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
5. 社会心理学,包括社会认知、情绪、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等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
6. 人格心理学,介绍不同的人格理论、人格测试和评估方法等内容。
7. 心理测量与统计学,包括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以及统计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8. 心理治疗与咨询,介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咨询技巧和伦理规范。
除了上述内容,还可能包括与心理学相关的跨学科知识,如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与管理等领域的交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普通心理学考试大纲
普通心理学考试大纲1. 引言- 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2.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古代心理学的起源- 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发展过程- 经典心理学派别的兴起和影响3. 神经系统与心理学- 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传递与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4. 感知与知觉- 感知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知觉的构建与意义- 感知与知觉的误差和扭曲5. 学习与记忆- 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 认知学习和观念学习的基本原理- 记忆的编码、存储和回忆6. 认知与思维- 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 认知发展与认知结构- 问题解决和决策的心理机制7. 社会心理学- 自我和自我概念- 社会认知和社会认知偏差- 社会互动和社会影响8. 发展心理学- 人的生命周期发展过程的基本特点- 婴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9. 人格心理学- 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格发展和塑造的因素-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0. 应用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组织心理学在工作场所中的应用11. 心理测量与统计-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统计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和评估方法12. 心理健康与幸福-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评估- 心理健康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13. 心理学的伦理与职业道德- 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的职业道德要求- 心理学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作用14. 结语- 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个人对心理学的体验和感悟总结:本文简要概述了普通心理学的考试大纲,主要包括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神经系统与心理学、感知与知觉、学习与记忆、认知与思维、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心理健康与幸福、心理学的伦理与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内容,希望能够对普通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了解,为心理学考试的顺利通过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alevel心理学大纲
alevel心理学大纲
A-level心理学是一门涉及人类行为和思维过程的学科,它是英国中学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资格认证考试。
以下是一份基本的A-level心理学大纲:
1. 心理学简介和伦理:
- 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伦理问题和实验参与者权利
2. 认知心理学:
- 感知、记忆、思维和语言
- 注意力和认知控制
- 学习和信息加工
3. 生物心理学:
- 神经科学和大脑功能
- 生物钟和睡眠
- 情绪和应激
4. 发展心理学:
- 生命周期发展的阶段和特征 - 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发展
- 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心理发展
5. 社会心理学:
- 社会影响和社会认知
- 群体行为和人际关系
- 偏见、歧视和欺凌
6. 个性心理学:
- 个性理论和评估方法
- 情绪智商和自我概念
- 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
7. 教育心理学:
- 学习理论和教学方法
- 学生动机和课堂管理
- 学习和教学的评估
8. 应用心理学:
- 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疗法
- 工业和组织心理学
- 健康心理学和行为医学
这份大纲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考试局和学校略有不同,但大致涵盖了对A-level心理学学生的要求。
学习心理学时,需要理解心理过程、理论体系和应用领域,并掌握研究方法和伦理原则。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主题,学生将能够解释和分析人类行为,并评估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心理学考试大纲
心理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一)知识范围绪论部分:包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分支,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等内容。
认知心理部分:包括意识与注意、感觉与知觉、记忆、表象与想象、思维等内容。
人格心理部分:包括情绪、动机、气质与性格、能力等内容。
社会心理部分:包括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群体心理等内容。
(二)能力要求掌握心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规律,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形成心理学的学科知识结构。
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将心理学知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能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分析小学生心理特点。
能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自己的心理特点,掌握自我心理调节。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方法闭卷,笔试,满分为100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二)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其中选择题、填充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型,不超过30% 。
(三)试题难度比例基础题约占60% ,综合性并有一定难度的题约占30% ,要求较高并具有相当难度的题约占10% 。
三、考查的知识范围第一章绪论1.识记: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2.理解: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学的主要流派、研究原则与方法,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3.综合运用: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学派、信息加工心理学各流派的形成或流行时间、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或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章意识和注意1.识记:意识,自我意识,注意,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有意后注意)及影响因素2.理解:意识的特征,注意与意识的关系、注意的功能,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起伏现象、注意的分散3.综合运用: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1.识记:感觉,知觉,观察,感觉与知觉的关系,感觉适应,感觉对比,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心理学提纲整理范文
心理学提纲整理范文I.简介A.定义和目的B.发展历程C.心理学的应用领域II.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流派A.结构主义心理学1. Wilhelm Wundt的贡献2.实验心理学的起源B.功能主义心理学1. William James的贡献2.功能主义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C.行为主义心理学1. John B. Watson和B.F. Skinner的贡献2.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验条件反射研究D.认知心理学1. Jean Piaget和Lev Vygotsky的贡献2.认知实验心理学的发展与深化3.研究注意力、记忆和问题解决的重要性E.心理动力学1. Sigmund Freud的贡献2.潜意识的作用和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III.主要研究方法与工具A.实验研究方法1.控制变量的重要性2.双盲实验的原理与应用B.调查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分析2.面访调查的技巧与程序C.个案研究方法1.个案分析的原理与应用2. 心理测量工具如MMPI和Rorschach测试D.纵向研究方法1.追踪研究的设计与分析2.统计工具如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应用IV.主要领域和应用A.发展心理学1.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理论和研究2.成人发展的关键阶段和影响因素B.社会心理学1.群体行为和集体决策的心理机制2.人际关系和社交心理学的研究C.临床心理学1.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D.教育心理学1.学习和记忆的心理机制2.教育评估和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E.健康心理学1.心身相互作用和健康行为的研究2.压力和应对策略的心理机制V.心理学的道德和伦理问题A.伦理准则和保护人类权益B.研究伦理的挑战和限制C.求知欲和伦理责任的平衡VI.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A.跨学科研究和合作的重要性B.科技的进步对心理学的影响C.心理学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结论:通过对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全面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心理学的发展将继续为人类的福祉和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2024心理学统考大纲解析
2024心理学统考大纲解析
2024年心理学统考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考试性质与目标:明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强调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
2. 考试范围:考试涵盖心理学的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心理实验设计等。
3. 考试形式与考试时间:考试形式可能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写作题等。
考试时间通常为3小时。
4. 题型分值方面:单选题有60道,每道2分,共120分;多选题有10道,每道4分,共40分;简答题有4道,每道10分,共40分;综合题有4道,每道25分,共100分。
总体来说,2024年心理学统考大纲在题型分值方面有所调整,单选题和简
答题的数量减少,多选题和综合题的数量增加,同时单题分值也有所调整。
这表明考试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对于考生来说,需要全面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同时还需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应对不同题型和考试要求的挑战。
建议考
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和深度,加强实践和应用方面的训练,同时注意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一、引言1.1 课程简介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心理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旨在帮助教育者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从而指导教学设计和实施,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与成长。
本文档将介绍教育心理学考试的大纲和重点内容,以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1.2 考试形式与时间安排教育心理学考试将以笔试形式进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内容包括选择题和论述题。
二、知识范围和考点2.1 知识范围教育心理学考试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2.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与心理特点3.学习与记忆的心理过程4.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5.学业成就的评价与反馈6.学校环境与教育心理学7.特殊教育与学习困难8.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2.2 考点下面是教育心理学考试的重点考点:2.2.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表现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等主要理论派别•类人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比较2.2.2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与心理特点•学习者的智力、性格、兴趣等个体差异•学习者的情绪、动机和认知特点•学习者的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2.3 学习与记忆的心理过程•学习的基本形式和影响因素•记忆的分类和规律•学习和记忆的策略和技巧2.2.4 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教学方法的分类和选择•教学评价与反馈2.2.5 学业成就的评价与反馈•常见的学业评价方法•成绩反馈的原则和方式•学业建议的提供和解释2.2.6 学校环境与教育心理学•学校文化和氛围对学习者的影响•学校环境的评估和改善2.2.7 特殊教育与学习困难•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学习困难的识别和支持措施2.2.8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和方法•教育心理学在课堂教学、学业指导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三、备考建议3.1 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对备考非常重要,考生应该掌握并理解不同学派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以便能够在考试中正确理解和回答相关问题。
2024心理学统考大纲解析
2024心理学统考大纲解析2024年心理学统考大纲解析:相关参考内容一、认知心理学1. 概念和理论:- 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和模型构建法;-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如信息处理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
2. 知觉和注意:- 知觉的定义、流程和影响因素,包括感知阈限、注意机制和心理构建等;- 注意的定义、类型和作用,如选择性注意、分配注意和持续注意等。
3. 学习和记忆:- 学习的概念、类型和过程,如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观念学习等;- 记忆的分类和过程,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等。
4. 思维和语言:- 思维的定义、类型和内容,如概念、判断和推理等;- 语言的认知过程,包括语音、语义和语法等。
二、发展心理学1. 儿童认知发展:- 儿童认知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和实验法;- 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阶段,如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和具体运算期等。
2. 青少年发展:- 青少年身体和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如身体特征的发展、抽象思维的形成和自我概念的建立等;- 青少年社会和情感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如同伴关系的意义、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社会认同的发展等。
3. 成人发展:- 成人生理和认知发展的特点和相关理论,如中年危机理论和智力发展的稳定性等;- 成人社会和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问题,如职业发展、婚姻关系和自我身份的建立等。
三、社会心理学1.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定义和分类,如亲密关系、社会支持和队伍合作等;-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恋爱关系等。
2. 社会认知和社会感知:- 社会认知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如社会知觉、社会比较和自我认同等;- 社会感知的概念和过程,包括印象形成、偏见和归因等。
3. 群体行为和领导力:- 群体行为的定义、类型和影响因素,如合群行为、归属感和群体决策等;- 领导力的概念、类型和影响因素,如权力、魅力和情绪智力等。
2024心理学统考大纲解析
2024心理学统考大纲解析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旨在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以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心理学需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对2024年心理学统考大纲进行解析,帮助考生了解考试要求与内容。
第一部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此部分主要评估考生对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考生需要掌握心理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主流理论。
同时,还需要理解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应用心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部分: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此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能力。
考生需要了解心理学的研究设计、实验室与田野研究、问卷调查等常用研究方法,并且能够分析和解释心理学实验数据。
第三部分:认知与知觉心理学认知与知觉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和感知的学科领域。
考生需要了解与认知和知觉相关的各类理论,如信息加工理论、感知心理学理论等,并能够分析和解释实际情境下的认知和知觉现象。
第四部分:学习与记忆心理学学习与记忆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它关注人类如何获取和保持知识与技能。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学习和记忆过程,如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工作记忆,并能够应用相关理论解释学习和记忆现象。
第五部分: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发展过程。
考生需要了解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各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发展任务和相关理论,如爱因斯坦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培训理论等。
第六部分: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人格理论,如心理动力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并且能够分析不同人格类型对行为和情感的影响。
第七部分: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关注人类在社会中的相互影响和行为。
考生需要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如集体行为、社会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等,并且能够分析和解释实际社会情境下的行为。
总结:本文对2024年心理学统考大纲进行了解析,从基本理论、研究方法、认知与知觉心理学、学习与记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贵州省遵义市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大纲
遵义市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大纲第一章中学教育心理学概述第1节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一、什么是教育心理学概括起来,比较多的专家学者赞成这样给教育心理学下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美国《心理学年鉴》在综合各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后提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第2节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一、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为我国教育实现“三个面向”服务。
具体地说,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需要分析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阐明各种教育措施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揭示心理发展与教育的依存关系,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观点、知识结构及方法、技术,为教育工作者科学地、卓有成效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依据和参考,更有效地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也要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在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的过程中,为心理科学的发展、完善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确切的1根据。
心理学的双重任务,概括起来说就是为实践服务和进行理论研究。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遵循客观性、教育性、整体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有以下几种:(一)观察法(二)调查法(三)实验法(四)问卷法(五)个案研究法第3节学习中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一、帮助中学教师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二、帮助中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第4节新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一、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3、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4、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二、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师德体现在方方面面,而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要求。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情绪情感过程: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和情感体验。
意志过程:有意识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的行为表现,从而分析其心理活动。
2、实验法:控制条件,主动引起被试的某种心理现象,从而进行研究。
3、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了解被试的心理状况。
4、测验法:采用专门的心理测验工具对被试进行测量。
二、感觉与知觉(一)感觉1、感觉的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
3、感觉的测量: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
(二)知觉1、知觉的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特性整体性: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为一个整体。
选择性:在众多刺激物中,选择出某些刺激物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刺激物作为背景。
理解性: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觉对象进行解释和理解。
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一)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二)记忆的过程1、识记:通过反复感知,使信息在大脑中留下痕迹。
2、保持: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使其不遗忘。
3、回忆或再认:在一定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
(三)记忆的种类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形象记忆:对事物形象的记忆。
逻辑记忆:对概念、公式、规律等的记忆。
情绪记忆:对情绪体验的记忆。
动作记忆:对身体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瞬时记忆:保持时间极短,一般在 1 秒以内。
中学心理学考试大纲
中学心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中学心理学考试旨在评估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心理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心理现象的科学解释,了解心理过程与行为的关系,并能够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二、考试内容1.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的分支-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 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阶段- 青春期发展特点- 成年期与老年期的心理变化3. 认知心理学- 感知、注意与记忆- 思维与语言- 问题解决与决策4. 情绪与情感- 情绪的类型与功能- 情感与心理健康- 情绪调节与控制5. 动机与激励- 动机的类型与理论- 激励与学习- 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6. 个性与人格- 个性理论- 人格特质- 人格发展与评估7. 社会心理学- 社会认知- 社会影响- 群体行为与社会关系8. 学习心理学- 学习理论- 学习策略- 学习动机与态度9. 健康心理学-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 - 压力与应对- 心理疾病与预防10. 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三、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通常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题型包括但不限于:- 选择题: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 填空题:考察学生对概念、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简答题:评估学生对心理学原理的解释和分析能力。
- 论述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案例分析题:通过具体案例,测试学生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四、考试准备建议1. 系统复习:按照考试大纲,系统地复习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和知识点。
2. 理解应用:不仅要记忆知识点,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3. 练习题目:通过做练习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提高解题技巧。
4. 分析案例:学习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案例分析能力。
5. 交流讨论: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讨论,深化理解,拓宽视野。
2024 心理学大纲
2024 心理学大纲一、导论 -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二、认知心理学 1. 信息加工理论 - 感知和知觉的基本过程 - 记忆的形成、存储和检索 - 思维和推理的过程2.学习与记忆–古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记忆的类型和特点–遗忘的原因和防范策略3.语言与沟通–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的组织和理解–言语和非言语沟通的比较三、发展心理学 1. 儿童发展 - 儿童认知和感知的发展 - 社会和情感发展 - 性别认同和角色形成2.青少年发展–青少年身体和性别发育–青少年自我认同和社会适应–青少年问题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3.成人发展–中年危机和生涯发展–老年人认知和情感变化–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四、社会心理学 1. 人际关系和亲社会行为 - 社会认知和情感的作用 -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 社会支持和人际冲突解决2.领导与影响–领导理论和风格–影响和说服的机制–领导力的发展和培养3.集体行为和群体心理–群体行为的原因和动力–群体决策和合作–群体行为的影响和后果五、心理健康与应用心理学 1. 精神障碍和心理治疗 - 常见精神障碍和病因分析- 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评估 - 心理健康促进和干预措施2.应激与适应–应激的类型和反应–应对和适应的方式–应激管理和心理韧性的培养3.工作与组织心理学–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压力–组织文化和领导行为–职业发展和职业倦怠的预防六、实验与研究方法 1. 实验研究设计 - 实验的基本要素和设计原则 - 随机分组和双盲实验 - 实验研究的局限性和伦理问题2.调查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样本选择–量表的设计和信效度检验–调查研究的数据分析和解读3.观察和个案研究–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的特点–个案研究的设计和分析–观察研究的可靠性和效度综上所述,本文档概括介绍了2024年心理学的大纲内容,涵盖了心理学的导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应用心理学以及实验与研究方法等多个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P6)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P9-12(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中阶段)特点:①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④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⑤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⑥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⑦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
2、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高中阶段)特点:①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②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③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展;④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⑤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一)关于学习准备1、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3、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
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
(动态)(二)关键期1、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动物身上存在“印刻”)2、定义: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如: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
3、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1、代表人物:皮亚杰2、内容:①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②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③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㈠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特点:感觉和动作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㈡前运算阶段(2—7岁)特点: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缚;思维特征: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性;不可逆。
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特点:思维可逆,能进行逻辑推理;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㈣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特点: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思维灵活。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①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②教学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③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关于最近发展区,提出者:维果斯基(前苏联)定义: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
意义:1、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2、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一)人格的发展1、定义: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发展阶段: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见书P20-21)3、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①家庭教养模式;②学校教育;③同辈群体(二)自我意识的发展1、定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2、组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3、发展阶段:①生理自我(1岁末开始,3岁左右基本成熟)②社会自我(3岁以后至少年期成熟)③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认知过程: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体现为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个别差异(一)认知方式差异:1、定义: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2、认知差异表现:①场独立与场依存;提出者:威特金场独立性的人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常根据自己的内部参照,独立进行分析判断;场依存性的人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②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对问题解答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
所谓沉思型是指对问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所谓冲动型是指对问题解答速度较快但错误较多的一种类型③辐合型与发散型:提出者:吉尔福德(美国)(二)智力差异1、智力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而且这种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所测定的分数(智商IQ)来衡量;2、智商呈常态分布,即:全人口中,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者均为少数,多数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
3、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比率智商)韦克斯勒量表(离差智商)4、差异表现:(见书P27)个体差异,群体差异(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如何因材施教)P27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1、定义: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2、差异表现①性格特征差异(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②性格类型差异(外倾性和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3、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性格的个别差异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学校教育应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一)学习的心理实质1、概念: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这一定义说明:①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二)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1、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①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②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③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我国心理学家对人的学习的定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变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①定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②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P32-33)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①智力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3、我国:①知识的学习;②技能的学习;③行为规范的学习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P34-43)一、理论要点: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2、强化起重要作用;3、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4、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二、代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1、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2、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3、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即: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①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伴随着满意的结果而增强,伴随着烦恼的结果而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