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22《文化交流,和谐共进》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探究
对文化差异一词,人们并不陌生。为什么西方的笑话,在中国笑不起来?为什
么在中国广为传颂的传统美德谦虚,在西方则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在东方,更强 调集体表现和集体主义精神,在西方,则强调个人表现。他们认为,不愿显露自己
才华的人,是不可思议的和奇怪的。以上问题的症结,归根到底是文化差异问题。
西方人的思维及为人处世的方式较东方人简单,其语言表达的特点可概括为“表里 一致”、“话里无话”,即:“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如到主
①认识到因为差异,世界文化才丰富多彩
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做文化交流的使者 ③掌握普遍适用的礼仪即可,不必入乡随俗 ④以中国文化为核心,不适合中国的都是错误的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 3、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文化差异不可避免。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D) ①学习 ②沟通 ③回避 ④排斥
的角度看其他民族文化,要多找共同的地方,要掌握交流的方法。例如,
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探索有效的沟通技巧;提高对其他文化 的鉴赏能力。
课堂探究 世界语是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人造语,吸收了这个语系各
种语言的共性和合理因素,更加简化和规范化,具有声音优美、科学性强、
富于表现力的特点。这种语言因其简单易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掌握。目前 我国已有40多万学习者,全世界有1000多万学习者。
思考:(1)美国人不理解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主要是什么造成的? (2)如果你到了国外,面对文化与习俗的差异,你怎样才能更好 地融入当地的主流文化中?
情境导入
总结:(1 )这主要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生活在不同文
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 (2 )对不同文化和习俗要保持客观、平等、尊重的态度,要从欣赏
( 3 )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形势,世界文化正是在多种文化的碰
撞、交流和交融中,相互汲取营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课堂小结
文化交流的历史 文化交流,和谐共进 中外文化交流共进 中外文化差异 加强文化交流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 1、当今世界拥有7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5000多种 语言,不同国家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
4.22
第四单元 · 第二课
第二框 文化交流,和谐共进
情境导入
一位美国人从中国回国,他的朋友请他谈谈感受。他说:“最难以理解
的是在中国吃一餐饭,要‘打架’三次。”他解释说:“一进餐厅,为了推 让座位,主客就开始互相拉扯;接着上菜,主客又要你推我挡一番;最后为
了付账,更会开展一场精彩激烈的争夺战。”
考点
4、如何对待不同的文化差异? 不同的文化之间只要平等尊重,对话交流,相互包容,相互学 习,和谐相处、共同繁荣是能够实现的。 尊重别人的信仰和习俗,包容别人与我们的差异,欣赏别人的 特点和长处,真诚友好、不卑不亢、自尊自信,是我们应具备
的交往品德。
考点
5、为什么要加强文化交流? ( 1 )沟通和交流有助于彼此了解,减少在文化的接触和碰撞中 产生冲突。 ( 2 )优秀的人类文化都有着其独特性和合理的内核,不同文化 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和睦共处。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 4、我国“一带一路”的畅议,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对待外来文化,我 们的正确态度是( C )
A、保护自我、拒绝来往
B、相互融合、实现统一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照搬他人、摒弃自己
我们应该( D )
①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②努力消除文化差异,使世界更加和谐统一 ③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④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友好交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 2、发展的中国走向世界,前进的世界离不开中国。面对中外文化的差异,我们中学生 应该( D )
国迈向现代化的步伐。
考点
3、文化差异。 (1)世界不同的文化各有特点,存在着差异。 (2)在全球化的今天,跨越国界的交往交流日益频繁,形式多种多 样:国家政府之间的交往,社会团体、企业之间的交往,个人之间的交往 都在推动着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繁荣进步。在我们的生活中,与不同国
家、 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了。
1、文化交流的历史。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有着与世界其他文化交流的历史,举世闻名 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是中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古代的“四大发 明”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考点
2、中外文化交流共进。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而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相互影响融合,使中华文化更加 丰富、厚重。 (2)近代以来,西方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加快了中
总结: 对于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差异,要做到克服自己的不安和顾
虑,消除误解,尽量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不
采取防卫心态,多关注他人的经验和看法,避免妄下断言;寻找能联结双方 的相似点;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探索有效的沟通技巧,在交往
时,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考点
于是,有人认为随着世界语的日益推广,世界语必将成为全世界的人共同
使用的唯一语言,其他语言将逐渐消失。
思考:上述观点是否正确?是错误的。 (1)语言是一种文化。各种语言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每一种文化都有 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如果文化 上的差异消失,世界将变得单调而毫无生气。 (2)世界语会得到一定的推广和普及,但这种推广和普及是以保护本民 族的语言为前提的。世界语不可能成为全世界的人共同使用的唯一语言,其 他语言不会全部消失。
人家吃饭,若感觉饱了,就说“吃饱了”,没有饱,就说“不饱”。相比之下,东
方人特别是中国人的语言表达的意思较为复杂,常依场合而定,有时会出现“表里 不一”,“话里有话”的现象,如到主人家吃饭,即便感觉不饱,也要向主人说,
自己饱了,以表示客气和减少主人的麻烦。
情境导入
思考:在这些差异面前,我们怎么做才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