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网络载体研究-2019年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网络载体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网络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成为重要载体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

高校思想政治络载体,是指高等院校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先进信息平台,实现教育主客体进行信息交换和思想交流,促进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物质系统,是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的拓展和延伸。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新的途径”,“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1]。

可见,网络载体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在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根据研究对象的需要,引入全新的分析视角――“角色理论(Role Theory)”。

社会心理学一般把“角色”定义为“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处于一定位置时所执行的职能”[2]。

具体有三层含义:作为一种行为模式,体现特定社会角色;作为一种社会地位或身份,反映特定社会地位;作为一种社会期望,执行相应规范和义务。

角色理论是用“角色”来解释个体或系统的行为,即按照特定身份和地位,并根据人们对角色的理解和要求等来解释其行为的一种理论,包括角色期待、角色形成、角色扮演、角色规范、角色差距、角色调适和角色整合等内容。

角色理论最初用来分析个体或组织的社会行为,但网络作为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有机结合体,也像社会中个体或组织一样,具备扮演角色的内在要求。

即具有特定地位或身份、执行特定职能、遵循社会期望行动。

可见,作为各相关元素构成的、具有内在特性的、有明确目标的有机体,网络也像社会中的个体或组织一样,具备特定地位和相应身份,人们也会对网络产生各种期待。

换言之,网络在社会和生活舞台上也扮演着各种角色。

这样一来,用“角色理论”
分析网络行为就具可行性。

一、角色期待:高校思想政治络载体产生的背景
角色期待是社会各方对处于社会结构一定地位的个体或系统的各种期望。

网络载体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人们的突发奇想,而是信息时代的产儿,是诸多期待作用的产物。

1.高校德育与时俱进的需要
近年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革命突飞猛进,带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容和方法等发生急剧变化,更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滞后时代发展需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利用网络载体,使思想教育环境、内容、方式和评价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增强时代感和生命力、提高时效性和针对性,始终发挥高校德育引领社会主流思潮和先进文化的主渠道功能与主阵地作用。

因此,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络化,是高校德育与时信息、与时偕行的应然要求。

2.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需要
大学生肩负传承文明、建设国家和振兴民族的历史使命。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而易受其消极因素影响,导致他们理想信念、价值选择、行为取向、精神追求扭曲。

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需求又促进其健康发展。

网络载体为实现这一德育目标提供了有效途径,它的非线性传播特征为大学生自觉选择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提供了平台支撑,为激发求知欲望、满足精神需求、优化思想品德、锤炼健全品格和陶冶高尚情操搭建了广阔舞台,极大提升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3.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需要
信息技术使网络不仅成为一种传播手段,更成为一个鲜活信息源,具“全球性、交互性、即时性、综合性的特点,使之成为‘第四媒体’”[3]。

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期待网络载体为其开辟新渠道、拓展新途径,以实现教育方式方法科学化、时代化、大众化和多元化,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陈旧落后、单调乏味和封闭内抑等缺陷。

由此,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开展丰富活泼、形式多样、活力无限的德育实践活动,能积极扩大影响力和感染力、增强辐射力和渗透力、提高时效性和灵活性;利用网络载体构建高校思想教育长效机制,是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路径选择。

二、角色扮演:高校思想政治络载体的功能发挥
角色扮演是角色功能的展现和发挥,个体或系统在现实社会中都扮演某种角色和发挥某种功能。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网络犹如一座桥梁,架起了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连心桥”,深入剖析网络载体所扮演的角色,有助于人们更直观地了解网络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地位及所发挥的功能。

1.积极教育环境的塑造者
网络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全新共享的教育环境。

网络超时空性为德育占领了新领域、开拓了新时空;网络匿名性和自由性为师生促膝谈心、感悟人生、启发哲思提供了新平台;网络交互性为教育双方创造一个平等环境,对受教育者有无形的亲和力,更容易被人接受;[4]网络个性化服务极大满足了个体需求、实现了个体价值、增强了思想教育影响力;网络共享性使教育者能迅速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获取价值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网络信息海量性为教育者提供了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对学生极富吸引力和感召力;网络兼容性汇聚政府、企业、学校和家庭教育合力,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和效益。

2.教育主客体素质的提升者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网络以其独特方式为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提升创造了便利条件。

在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指导利用网络资源过程中,教育者成为思想问题发现者、教育实施者、过程监控者和效益评估者,其自身素质持续获得增强。

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学习,了解国内外最新思想动态、检索有用信息资料、把握学生思想状况、及时确定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各种调研、提出解决问题的一揽子方案;还可与国内外思想教育专家交流工作经验、掌握先进方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这一过程极大地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创新素质和信息素质。

网络也通过特有方式促进大学生更新思想观念、提升综合素质。

网络信息涵盖学习、生活、思想和行为各个层面,向他们展示了一个自由、开放和瞬变新世界,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想视野、激发了求知欲望和想象能力,使他们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拓精神和时代精神。

[5]他们随意链接网站、积极参与网上讨论、全力张扬显明个性,为大学生改革意识、创新意识、时代意识、开放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竞争意识、自主意识和思辩意识的提高,提供了优质实践平台。

大学生主动学习、交流和共享网络知识、技能,提高了政治素养、品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信息素养,增强了明辨是非能力、灵活多变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决策规划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教育新路径的开辟者
正面灌输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其地位和作用在逐步下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靠建设和发挥网络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推动教育者自我教育活动的开展来进行。

[6]它意味着教育者通过网络信息传播为大学生自主教育创造积极环境和有利条件,引导大学生主动选择和积极吸收,使教育活动朝着健康方向前进。

一是运用网络载体改造传统教育手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相辅相成,如借助多媒体手段、采用电教化教学、制作软件和光盘,使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是开辟
多样化教育途径,如网上讲座、虚拟教室、聊天室、BBS留言板、QQ群、MSN、Wet-和E-mail等交流手段,由于涉及范围广、参与人数多、不受时空局限制、易于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活力。

三、角色差距:高校思想政治络载体面临的挑战
角色差距指的是领悟角色指导下的实践角色与期望角色(理想角色)之间的距离。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扮演的实践角色与理想角色总是有差距的。

网络已成为高校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其存在并有效发挥作用始终是确保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前提。

但我们不能对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角色差距视而不见。

如何缩小角色差距将是网络载体面对的挑战。

1.消极教育环境对网络载体的挑战
网络多元文化环境导致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交融与碰撞,使“文化霸权主义”成为可能。

网络开放性使西方向我们渗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鼓吹民主、自由、人权,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趋于弱化,主旋律文化的弘扬举步维艰。

网络隐蔽性带来教育对象、内容和目的不确定性。

网络茫茫信息让学生措手不及,导致缺乏理性思考,“一切跟着感觉走”,造成学生陷入非理性状态。

网上信息监控缺位导致色情黄赌、暴力犯罪泛滥成灾。

据网络犯罪案件资料统计,网络罪犯年龄在16至35岁之间的占85%,平均年龄只有22岁。

思想政治络载体将遭遇消极教育环境的长期挑战。

2.育人目标错位对网络载体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和目标是育人。

但网络复杂文化环境,使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上网上大量垃圾信息对学生思想的腐蚀,容易使涉世不深、缺乏分辨力的大学生世界观越位、人生观错位、价值观倾斜,导致其方向迷失、道德沦丧,诚信责任意识削弱、自由主义意识泛滥和个人中心主义形成,使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引
导作用减弱。

网络虚拟性使学生上网成瘾,导致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思维迟缓,甚至会出现自残意念和行为。

[7]互联网匿名性使大学生认为,即使进行网上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也无据可查、无责可究,从而削弱了大学生法律观念和法律素质。

思想政治络载体遭遇到育人目标错位的巨大挑战。

3.教育者的主导性对网络载体的挑战
受传统“尊师重道”文化影响,教育者往往以教师、家长自居,教育内容以稳定可控为基础,教育活动以单向交流为方式,强化了教师的绝对主导地位。

但互联网是一种崭新的人机交往方式和社会文化现象,虚拟环境、平等交往、大众参与是其基本特征,它消除了交往中地位身份等的差别或界限,教育双方角色是虚拟的,在教育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6]网络信息的迅捷性、多元性和交互性为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参与和选择的机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大增强。

但很多教育主体因网络知识匮乏、网络操作能力缺位和信息素质低下,依然以权威者自居,与现代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使网络载体优势未能充分体现、运作水平未能充分展示。

思想政治络载体遇到教育者主导性的严峻挑战。

4.传统教育方法对网络载体的挑战
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呼唤教育手段和方法现代化,主要借助包括网络在内的一切手段,向大学生提供信息,引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信息、启发内省和规范自我。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习惯于传统方法,以教材内容为中心、以教师灌输为主导、以摆事实讲道理和面对面交谈为方式,对受教育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感之以化,促使其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剖析自我和健全人格。

同时漠视大学生网络认知方式、情感交流方式和信息沟通方式等各方面深刻变化,造成师生之间“二元对立”,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偏离学生实际和需要,无法应付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思考,严重虚化了思想政治络载体的有效性。

四、角色调适:高校思想政治络载体发展的走向
角色理论把人为地缩小角色差距、协调角色平衡的过程称为角色调适。

角色差距的存在只有通过角色调适来解决,要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载体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差距,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角色调适。

明确网络载体在角色扮演中产生差距的原因并调适角色,有助于其今后的健康发展。

1.营造良好教育氛围,为网络载体运用提供环境支持
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步伐,首先应营造良好教育氛围,为思想络载体运用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持。

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健康网络意识,推动网络文明建设。

胡锦涛同志指出:“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
径”[8]。

对学生接受的各类信息,全程监控并加以正确引导;倡导网络道德自律,把网络伦理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引导树立正确网络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网上自我教育和管理,营造网络自律氛围。

加强网络法制教育,遵守网络法律法规,积极维护网络有序运行。

将网络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让学生知道在虚拟世界社会法律也是有效的。

[9]加强网络文化管理,依法清理垃圾信息,打击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环境,走积极健康网络之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生活空间。

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思想络载体运行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力保证网络载体规范和高效运作。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网络载体运用提供理念支持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主体指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规定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是现代教育理念应有之义,也为思想络载体运用提供正确的理念支持。

树立网络育人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自如使用好网络“双刃剑”,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负责和自我完善,增强大学生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

高校德育要体现学生主体性,即独立自主意志、主动积极意愿和自由创造意识,就必须从学生需要出发,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10]树立学生为本理念,创造性地激发受教育者主体性,培
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能力,对各种信息做出正确分析、判断、评价和选择,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目标是启发心智、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增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提高政工队伍素质,为网络载体运用提供人才支持
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正派、技术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引导团队,为高校思想络载体运用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

为此应做到提高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网络信息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掌握信息技术和方法,加强网络载体理论研究和运用研究,大胆迎接挑战,不断开辟新阵地;革新传统观念,使思想教育变被动为主动、变灌输为疏导、变单向为交互、变强制为选择,保持思想教育前瞻性;用先进文化占领校园网络阵地,唱响网上主旋律;通过自学、培训和激励使其具备自觉的信息意识、良好的信息素养、较强的信息能力和高尚的信息伦理,还应及时掌握多样化信息技能,学会运用网络“共同语言”与学生互动交流;强化网络载体建设和管理,有效引导网上舆论,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

只有造就复合型人才队伍才能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

4.拓展网络教育路径,为网络载体运用提供技术支持
拓展网络载体教育路径,把思想站建设与技术创新有机融合,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快捷交互、平等开放的优点,实现教育路径多元化,为思想政治络载体运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对提高思想教育实效性将起到积极作用。

高校应设立网络思想教育专项基金,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整合社会资源,不断研究、开发和创新网络运用技术,为思想教育运用网络载体提供物质支持;同时拓展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深入拓展高校校园网建设,把校园网建成为弘扬主旋律和服务大学生的重要平台,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中国作风和气派、体现时代精神的
品牌;创立网上党校和团校,设专题栏目,引导大学生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教育;开设在线解疑答惑、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网络成为传递信息和开展教育的主渠道;结合国内外时事热点,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实现由学生“观看”网站转变为学生“操作”网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性、灵活性、务实性和时效性。

总之,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载体,其发展速度和深远影响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积极发挥网络载体角色功能、正视存在的角色差距和持续推进角色调适,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使其与教育环境、教育主客体和教育方法实现和谐共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