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国畜禽种业中2019.04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童海龙(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青石嘴镇畜牧兽医站810300)摘要:要想使农畜产品的安全及百姓身体健康得到保证,必须做好日常临诊检查工作。
本文分别从牛、羊两种家畜入手,对其临诊检查技术进行介绍,希望能提升检疫人员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
关键词:牛;羊;检疫技术;临诊检查作者简介:童海龙(1976.9-),男,大学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防疫、检疫。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牛肉、羊肉作为较为常见的肉类,做好其检疫工作,不仅可以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可以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在对牛羊肉进行销售前对其进行临诊检查,不仅可以尽早发现异常症状,同时可以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对牛羊各种疫病进行初步诊断,进而保证牛羊检疫工作更好地开展。
1临诊检查的概念临诊检查通常应用于牛羊运输及屠宰环节,主要是根据牛羊体温,脉搏测量结果以及排泄物等的综合分析对牛羊健康状况进行判断[1]。
临诊检查过程通常包括个体检查及群体检查两种。
通过这两种临诊检查方法及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及时排查牛羊疾病,进而保证安全的牛羊产品流行市场。
2牛的临诊检查2.1个体检查牛的个体检查主要是对牛肺疫、布鲁氏菌病、蓝舌病、结核病、副结核病及传染性鼻气管炎等进行重点检查。
实际检查过程中,检疫人员应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对牛的外貌、皮毛、行走姿势、脉搏及心跳情况等进行仔细观察,与此同时,牛体温一旦出现变化,表明其极有可能患上某些发病较急的传染病,因而也要做好牛体温的测量工作。
如果牛只患有牛瘟,其乳房、蹄部、黏膜及毛发稀疏部位均会出现豆粒大小的疱疹或水疱,检疫人员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必须立即做好紧急处理工作,从而有效防止疫情扩散。
通常情况下,健康牛只的鼻镜湿润,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牛只鼻镜干燥,则表明牛极有可能患上各种发热性疾病,或者出现重度消化障碍问题;如果牛只的鼻镜发生龟裂,则表明牛只极有可能患上恶性卡他热。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临床检查是牛羊检疫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牛羊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疾病或病原体感染的迹象,有助于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判定。
下面将详细介绍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床检查内容和方法。
1. 疾病史采集:首先需要了解被检牛羊的疾病史,包括最近是否有生病、使用药物或接受治疗的情况等。
同时还要了解其生产性能、生长发育情况和饲养管理等因素,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途径。
2. 体温测量:体温是判断牛羊是否发热的重要指标,正常成年牛的体温在38-39℃之间,正常成年羊的体温在38.5-40℃之间。
通过测量体温可以初步判断牛羊是否患有发热性疾病。
3. 观察精神状态:观察牛羊的精神状态,包括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表现。
正常牛羊应该精神饱满、反应敏捷,不应出现倦怠、压抑和不安的情况。
4. 观察食欲和饮水情况:牛羊的食欲和饮水情况是判断其消化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如果牛羊食欲不振、饮食量减少或者出现饮水困难的情况,可能是消化系统出现异常。
5. 观察呼吸频率和呼吸状况:牛羊的呼吸频率正常情况下为10-30次/分钟,呼吸应平稳,没有喘息、咳嗽或者浅表呼吸的现象。
如果牛羊频繁咳嗽、呼吸困难或者出现鼻孔瞬间发亮、流涕等症状,可能是呼吸系统出现问题。
6. 观察排便情况:牛羊的排便情况是判断其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正常牛羊的排便应该规律、正常,并且粪便应该不含异物、不带血丝。
如果牛羊出现排便不畅、便秘、血便等症状,可能是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出现异常。
7. 综合检查:在以上单项指标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全面综合检查,包括皮毛、眼睛、耳朵、鼻子、牙齿、爪子和乳房等部位的观察。
同时还可以进行疼痛反应测试、肌肉酸痛测试和神经系统检查等,以进一步判断牛羊的健康状况。
临床检查是牛羊检疫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牛羊的疾病史采集、体温测量、精神状态观察、食欲和饮水观察、呼吸频率和呼吸状况观察、排便情况观察和综合检查等,可以及时发现患病牛羊,并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判定,有助于保障牛羊养殖业的生产安全。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进行牛羊检疫,能够有效保证农畜产品的安全,从而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牛羊被宰杀后都要送到检疫部门进行检疫,只有检疫合格了的牛羊肉才能流入市场,确保安全,供人们食用。
而临诊检查是常用的一种牛羊检疫的方法,本文就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进行了阐述,以期对同行有所助益。
1临诊检查的概念临诊检查在牛羊运输、屠宰等各个环节都得到运用。
牛羊进行检疫时临诊检查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操作相对比较简单。
临诊检疫需要检疫人员通过测量牛羊的体温、脉搏,以及牛羊的排泄物等进行综合分析来断定检查结果,判断牛羊是否健康安全。
在临诊检查过程中检疫工作人员通常采取两种检查方式对牛羊进行检疫,一种是针对牛羊个体进行的个体检查,一种是面向牛羊群体的群体检查。
通过这两种临诊检疫方法再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可以及时排查出牛羊的疾病,得出检疫结果,从而使安全的农畜产品流向市场,让百姓放心食用。
2对牛进行检疫的方法牛的个体检疫要有所侧重,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牛肺疫、蓝舌病、传染性鼻气管炎以及副结核病等疾病要进行重点检查。
整个检查过程,检疫人员一定要认真负责,每一头都要检查到位,要仔细观察牛的皮毛、外貌、行走的状态和脉搏心跳状况等等,还要对牛进行体温的测量。
体温的异常往往能说明牛可能患了某些急性传染病,要格外注意。
当牛出现牛瘟的时候,其临床表现为水泡或者是疱疹,大小形状都如豆粒,一般出现在在牛的蹄部、牛的乳房周围、牛的粘膜处、以及牛身上毛比较稀疏的部位,当检疫工作人员发现牛体上有这些症状的时候就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避免疫情的扩散;正常牛的鼻镜都是湿润的,当检查到牛的鼻镜干燥时,则证明牛可能发生了重度消化障碍或者是发热性疾病;当牛的鼻镜龟裂时,则牛很可能罹患了恶性卡他热。
对牛的群体检查,分为静态检查和动态检查。
静态检查是在牛群处于静态休息时对牛群进行仔细观察,通过观察牛群的站立、睡姿、皮毛等情况是否正常来判断牛群的健康安全状态。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作者:李丰清马占荣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26期李丰清马占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食品质量的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牛羊食物类产品在进入市场销售之前必须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疫病检查,合格之后才能进入市场,牛羊疫检是保障牛羊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青海地区环境适宜牛羊动物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牛、羊产品供应地区,因此保证青海地区的牛羊疫检技术,是青海地区牛羊产业以及卫生部门的重要任务。
一、牛羊检疫技术中临诊检查的概念临诊检查是牛羊疫检技术中常用的检查手段。
临诊检查是指在牛羊运输与屠宰的过程中,利用专业检查仪器根据相关检查规定对牛羊的体温、排泄物以及粪便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综合分析,证明牛羊是否健康、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规定以及符合接下来疫检的要求。
临诊检查引起便于操作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牛羊检疫技术。
牛羊临诊检查包括对牛羊的个体检测以及群体检测两个方面,这两种检测都是基于流行病学理论,结合流行病学的检查研究,检验牛羊的健康状况,保证牛羊肉食用安全与食品质量。
二、牛羊检疫技术中临诊检查的流程牛羊检疫由养殖检疫与屠宰检疫两个过程构成。
对牛羊的群体检疫是避免带病的牛羊个体进入群体,扩散病毒的传播,也为了防止带病牛羊进入市场,影响人们的健康。
牛羊检疫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责任意识与职业道德精神,掌握相关部门对牛羊产品的卫生要求,熟练牛羊检疫的技术。
在进行屠宰检疫过程时,检疫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专业技术能力,持有相关疫检证明材料,认真进行牛羊疫检工作,严谨对待每一个工作细节,不忽略不懈怠,在牛羊检疫结束时给与牛羊疫检结果证明。
三、牛羊检疫技术中临诊检查的方法现如今我国疫检制度不断完善,加强疫检建设,提高对疫检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思想建设的要求,完善疫检过程。
检疫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没有检疫工作证明不能进入屠宰场。
检疫工作的各个部分都有相关的工作人员负责,并且出现工作问题还有承担法律责任。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Prevent epidemics and quarantine | 防疫与检疫146 ·2020.040 引言在养牛业和养羊业的快速发展下,牛羊养殖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但是广大养殖户在牛羊饲养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临诊检查是我国牛羊检疫工作中比较常用的技术方式,通过这种检查可以对牛羊的基本身体状况和相关数据进行明确,对确保牛羊检疫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检疫部门,临诊检查是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只有做好相关处理才能提高检疫工作技术水平。
1 存在的问题目前牛羊检疫工作会受到现阶段多种客观性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不足。
在现场的检疫中容易受到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影响,比较容易对检疫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很多疾病都容易表现出相同症状,但是因为检疫方式不同会有误判的可能性。
而且目前很多落后疫区的检疫还在依靠肉眼观察的方式,没有足够的检疫设备支持,相关的监测手段也处在比较落后阶段,这些都会影响牛羊检疫工作质量。
2 牛羊临诊检查概述2.1 基本情况临诊检查被广泛应用在牛羊运输和屠宰全过程中,这种检查方法属于牛羊检疫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具有方便操作的优势。
临诊检查原理是工作人员使用仪器对牛羊体温、脉搏和排泄物进行检测,然后对检疫结果综合性分析,进而对牛羊的健康性合理判断。
临诊检查主要可以采用2种方法,一种是检疫个体牛羊,一种是检疫群体牛羊,2种方法都是在结合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对牛羊疾病进行排查[1]。
2.2 基本流程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牛羊检疫包括对养殖的检疫和屠宰的检疫。
对牛羊养殖检疫的主要目的是对牛羊传染病进行预防,使用这种方法能从根源上对避免病牛羊产品进入市场。
检疫工作者必须要重视检疫工作,要做到实事求是,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在符合检疫标准的基础上实现对病牛羊的控制。
对牛羊屠宰检疫也属于动物检疫的重要内容,与养殖检疫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在开展屠宰检疫时,相关工作者需要落实相关制度规范,要重视牛羊的实际情况和屠宰职工资质,只有对每个环节都重视才能开始下个环节,这样才能保证牛羊产品的质量安全。
牛羊检疫技术的临诊检查
象。如果羊只存在贫血现象,需要对其 饮食情况进行观察,如果羊只体内缺乏 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常常会出现贫 血症状。如果羊只患有消化性疾病或 者体内存在寄生虫,羊只常常会出现发 育不良以及体温下降等各种问题 [1]。与 牛只不同,羊只还需监测皮肤油脂的分 泌状态以及皮毛的光泽程度,从而确定 其是否存在患病情况。如果羊只存在 羊皮异常掉落现象,表明羊只正处于亚 健康状态。如果在进行个体检查时发 现羊只存在跛行现象,此时必须确定羊 只是否患有羊痘或者口蹄疫。一旦确 诊,还需判断羊只是否患有链球菌病。 如果羊只蹄部发红,存在透软、疼痛、 蹄部脱落以及腐烂流汁的现象,此时需 要判断其是否存在腐蹄病。另外,还需 对羊只口腔、乳房、阴唇以及尾部加强 检查,看其是否存在丘疹、结痂以及脓 包等各种问题。如果存在红肿或者水 疱等现象,此时必须立即为羊只注射抗 生素,从而及时控制羊痘病情。 2.2 群体检查 羊只群体检查也包括 动态检查以及静态检查。在羊群休息 时需要对其姿态进行观察,处于健康状 态下的羊只往往呼吸平稳、皮毛光泽, 在进食一段时间以后会对胃中返回的 饲料进行咀嚼,对外界刺激具有迅速感 应,一旦陌生人靠近会立即站立。患病 羊只口腔内存在异味、呼吸不畅同时鼻 头干燥。如果病情严重,即使生人靠近 也会站立防备。一旦发现异常必须对 羊的排泄器官以及口腔进行观察,看其 肛门是否存在被污染现象,是否发生腹 泻、咳嗽以及口腔干燥等各种问题。在 动态检查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羊群的 饮水、饮食以及放牧情况,健康羊群往 往较为轻快,存在争夺食物现象,而患 病羊只出现采食不积极等各种问题,其 饮水量减少,身体消瘦。在临诊过程中 必须及时确定患病羊只的病因,同时采 取有效的治疗以及预防措施,进而保障 羊肉的食品安全。
分析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引言临诊检查作为牛羊检疫常用的技术手段,通过利用专业的仪器对牛羊体温,排泄物和粪便进行化验,判断牛羊是否健康。
临诊检查,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在牛羊检疫中被广泛应用。
对牛羊的个体状况和群体状况进行全方面检测,并根据流行病学的相关特征,判断牛羊的具体健康症状,确保牛羊健康符合食品质量要求。
1.牛临诊检查在对牛进行个体检查时,需要认真观测牛的会议结核病,白血病等重大疫病,对牛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筛选,需要观察牛只的外观以及皮毛健康情况,判断其行走姿态心跳脉搏得符合要求,同时还要对牛的体温进行测量,如果体温异常升高或者降低,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与记录,牛得了传染病,往往会出现嘴角炎症、体表温度上升等异常状态,传染性非常强。
如果外皮的病理姿势和脉搏异常,很有可能会有疾病。
为了防止奶牛患上寄生虫疾病或传染病,有必要判断牛的毛位置和奶位置是否有结节和痂,以及其他不正常的状态。
出现症状时,应采取紧急治疗策略,以避免传染病的扩散。
牛疾病检查中,如果牛有发烧或消化障碍,化脓性鼻腔液往往会流出鼻腔,使鼻子变得非常干燥。
牛感染恶性卡塔尔病毒后,会影响牛的所有身体部位。
为了及时无害地处理生病的油,进行细致的检查。
小组检查可以在牛休息时进行静态检查,以确定牛的睡眠姿势和俯卧姿势是否难以躺下,是否有瘙痒、脱毛和摩擦。
在此基础上,为了迅速掌握牛的差异,迅速确认生病的牛,需要找到牛群的个体差异。
健康的奶牛不仅呼吸顺畅,还躺着或站着。
病牛不愿意经常站立或躺下,有嗜睡等明显症状。
另外,有口腔和鼻腔镜,内部会产生很多分泌物。
同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等异常现象。
如果病牛出现以上症状,需要及时隔离,在实验室检疫诊断以后才能够正常处置,在行走状态时对牛群开展动态检查,能够判断牛群的精神状况。
一般而言,健康的牛只四肢健壮,可以稳定快速行走。
病牛会出现双眼无神、行走缓慢,精神萎靡等异常症状。
还需要对牛群整体的饮食情况进行判断,如果牛群食欲良好,在饲料投喂后出现争抢的现象,则证明牛群健康。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是一种对牛羊进行实地观察和体检的方法,旨在检测其是否患有疾病或受到传染性病原体的感染。
临诊检查是牛羊检疫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该方法可以快速了解牛羊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在牛羊群中的传播。
临诊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牛羊的行为表现:通过观察牛羊的行为活动和状态,可以初步了解它们的精神状态和一般健康状况。
健康的牛羊应该精神饱满,活动自如,食欲旺盛,毛色强光润泽。
2. 检查牛羊的体温:体温是反映牛羊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成年牛的正常体温在37~39摄氏度之间,成年羊的正常体温在38.5~40摄氏度之间。
临床上,体温持续升高或降低可能是感染病或发热病的信号。
3. 观察牛羊的皮肤和毛发:检查牛羊的皮肤和毛发可以帮助确定它们是否存在皮肤病、寄生虫感染等问题。
如果发现牛羊身上有创伤、溃烂、疥癣、脱发等异常现象,可能是皮肤病的征兆。
4. 检查牛羊的消化系统和排泄物:通过观察牛羊的食欲、饮水量和排泄物,可以初步判断它们的消化系统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牛羊食欲不振、胃口变化、腹泻或便秘,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的表现。
5. 检查牛羊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通过观察牛羊的呼吸频率和质量以及心跳情况,可以了解它们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是否正常。
呼吸急促、气喘或心跳异常可能是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症状。
6. 进一步检查特殊指标: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检查牛羊的眼、耳、鼻、口、腹部、四肢等特殊部位,以综合判断其健康状况。
对于牛羊可能患有的眼疾、耳疾、口腔病等问题,应当进行特殊检查和诊断。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一、引言牛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资源,其养殖产业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为了保障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活质量和国家经济安全,我国做出了一系列的牲畜检疫工作,其中临床检查是检疫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重点介绍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二、临诊检查的目的临诊检查是指检疫工作者采用目测、听诊、触诊等一系列方法,对牛羊是否患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进行初步判断的过程。
其主要目的在于早期发现和控制疫病的传播,避免疫病传播给养殖业造成损失,确保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三、临诊检查的内容1. 病史调查:首先对被检疫的牛羊的病史进行调查,了解其是否出现发热、拉稀、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
同时也要了解其近期是否有接触过其他患有传染病动物,是否有疫区的流行情况。
2. 体温测量:通过使用体温计对被检疫的牛羊进行体温测量。
正常的牛的体温一般为38℃至39℃,而羊的体温一般在38.5℃至40℃之间。
若体温升高,可能是发热症状,提示可能患有传染病。
3. 一般症状检查:观察被检疫的牛羊的一般状况,包括精神状态、食欲、体重变化、毛色变化等。
若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不振,毛色不佳,可能是患病的表现。
4. 呼吸系统检查:对牛羊的呼吸频率、呼吸节奏进行观察,并进行听诊检查,观察呼吸音是否异常。
若呼吸频率增快,呼吸节奏不规律,呼吸音异常,可能是患肺炎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5. 消化系统检查:对牛羊的粪便进行观察,了解其便形、便色、便次等。
同时也要观察其口腔粘膜、腹部是否肿胀,是否有腹泻等症状。
6. 体表检查:对牛羊的体表进行观察,了解其皮肤是否有异常,毛发是否蓬松、掉毛等情况。
7. 血液检查:若有条件,还可对被检疫的牛羊进行血液化验,了解其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情况,判断其是否患有疫病。
四、临诊检查的方法1. 视觉检查:检疫工作者应对被检疫的牛羊进行全面的视觉检查,观察其是否有异常表现,包括是否有异常的呼吸、消化、神经症状的表现。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一、引言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牛羊养殖成为了农民们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
由于养殖业的特殊性,牛羊容易患上各种不同的疾病。
为了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减少疫病对养殖业的影响,牛羊的检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临诊检查作为牛羊检疫技术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及时发现和诊断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的相关知识,以期为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1. 临诊检查的定义临诊检查是指在疫源地或疫病发生地点,通过观察、听诊、询问、摸诊等方法,对牛羊进行的疾病诊断检查。
临诊检查主要通过症状观察和体征检查,结合疫情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做出初步诊断。
临诊检查是牛羊检疫技术中的重要一环,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治疗和控制工作。
通过临诊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疫病,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疫病传播。
临诊检查也可以帮助饲养员更好地了解牛羊的健康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提高牛羊的免疫力和生产性能。
临诊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症状:包括牛羊的精神状态、体温、食欲、饮水情况、排泄情况等;(2)体征检查:包括牛羊的体型、皮毛、眼、鼻、口腔、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3)疾病调查和实验室检验:通过询问牛羊饲养员或相关人员,了解牛羊的饲养史、疾病发生史等情况,同时采集适当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验。
以上内容是临诊检查的基本内容,只有全面准确地开展了临诊检查,才能为后续的治疗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1)观察法:通过观察牛羊的行为和症状,了解其健康状况;(2)听诊法:通过听诊牛羊的心肺音,了解其呼吸情况和心跳情况;(3)触诊法:通过触诊牛羊的腹部和其他部位,了解其腹部情况和其他异常。
1. 临诊检查时需要注意牛羊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尽量避免惊吓和伤害牛羊;2. 进行观察和检查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特点和传染途径,合理选择检查方法和操作步骤;3. 临诊检查时需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传染病传播;4. 临诊检查结果需要记录详细,便于后续的治疗和控制工作;5. 临诊检查完成后,需要对牛羊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与控制方案。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临诊检查是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动物进行身体外观和生理特征等方面的检查,可以发现动物是否存在疾病或异常现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或隔离。
一、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对动物体表、头部、四肢、泌乳器、眼、鼻、口、肛门等部位进行检查,主要观察动物是否有以下异常:1.皮毛与皮肤:观察毛色、光泽、毛量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掉毛、秃斑、脱屑、瘙痒、皮肤疮疹、瘤胞等异常。
2.头部:观察眼、鼻、口腔、齿龈、耳廓等部位是否有异常现象,如眼结膜充血、鼻涕、口臭、口角生疮等。
3.四肢:检查四肢长短是否对称,是否存在骨折、肿胀、关节炎和蹄病等异常。
5.眼:检查眼白是否清晰、光滑,是否存在结膜炎和白内障等异常。
6.鼻:检查鼻孔是否通畅,是否存在鼻炎和鼻息肉等异常。
二、生理检查生理检查是检查动物的体温、脉搏、呼吸、口腔等生理特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体温测定:体温正常范围在38.5℃-39.5℃之间,若动物体温超过或低于正常范围,很可能存在疾病。
2.脉搏检查:静态脉搏正常范围在60-100次/分之间,若异常则可能存在心脏病和肺病等。
3.呼吸检查:正常成年牛羊每分钟呼吸12-20次,若异常则可能存在肺炎、肺部感染和呼吸系统疾病等。
4.口腔检查:观察口腔内是否存在溃疡、牙周炎等,同时还要注意牙齿是否正常。
三、其他检查除了外观和生理检查外,还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如:1.粪便检查:观察粪便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腹泻、便秘、血便等。
2.尿液检查:检查尿液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排尿异常、尿色异常等。
综上所述,临诊检查是牛羊检疫技术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发现动物疾病和异常情况非常有帮助。
检查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避免因接触患病动物而被感染。
同时,要仔细认真地进行检查,尽可能地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畜禽疾病问题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关注重点。
为了保障畜禽生产健康,检疫工作变得非常重要。
而临诊检查作为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检疫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何为临诊检查、临诊检查的步骤、需注意的事项以及工作中的准备工作四个方面来介绍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何为临诊检查简单来说,临床检查就是通过体外观察、问诊、听诊、触诊等手段,对患病动物的生理、形态、功能及病情进行研究,以获取诊断信息的过程。
对于牛羊检疫工作来说,临诊检查能够帮助检疫人员迅速发现患病动物,避免患病动物混入生产流程中,从而保护畜牧业的生产和健康。
1. 观察病情在进行临诊检查时,检疫员应该进行仔细的观察,特别是对于患病动物的食欲、水分摄取、拉粪、尿液等方面要关注。
同时应该注意检查患病动物的外形,是否存在脱毛、皮肤病、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2. 问诊在观察病情的基础上,检疫员还应该询问相关情况,如动物最近是否患有疾病等。
通过问诊可以进一步了解病情,为诊断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
3. 检查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脉搏等方面,这些生命体征的正常值应该掌握好,以方便检疫员判断患病情况。
4. 触诊通过触诊患病动物的身体,可以初步判断出患病动物身体的问题。
例如,检查是否有肿块、水肿、疼痛等。
需注意的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临诊检查时,检疫员必须要降低患病动物对自己的攻击风险,特别是一些野生动物。
同时,对于一些传染病的检测工作,检疫员必须要做好防护措施,穿着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
2. 全面准确在进行临诊检查时,检疫员必须准确、全面地了解患病动物的病情。
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会影响检疫工作的结果。
同时,也不应该为了省时间而忽略检查的一些细节,这样会影响到检测工作的准确性。
3. 责任心强临诊检查需要严谨的态度和真切的关心,必须尽职尽责,同时要保持公正,不得有临床诊断欺诈行为。
同时,要对所检测的动物负责,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临床检查是牛羊检疫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牛羊进行仔细观察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患病、生理异常或潜在传染病的动物,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临床检查的内容包括体温测定、呼吸频率、心率、粘膜颜色和湿度、反刍动作、粪便性状和气味等。
体温测定是临床检查的基本内容之一。
正常体温范围是牛羊体温。
通过测量体温,可以判断动物是否发热,进而推断动物是否患有热性疾病,如发病早期的传染性疾病和其他热源。
呼吸频率和心率也是临床检查中非常重要的指标。
呼吸频率正常范围是每分钟12-40次,心率正常范围是每分钟60-80次。
通过观察牛羊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可以判断动物的生理状态是否正常。
呼吸频率和心率增加可能是由于受到应激、疼痛或其他疾病的影响。
粘膜颜色和湿度也是临床检查中需要注意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牛羊的粘膜应该呈粉红色,湿润而有光泽。
粘膜异色可能是由于贫血、感染、中毒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粘膜干燥可能是脱水的表现。
反刍动作是牛羊的一种特殊的消化方式,也是临床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常情况下,牛羊在进食后会迅速咀嚼食物,然后再次咽下,通过第二次咀嚼,最后将食物送入胃中。
如果发现牛羊的反刍动作异常,如咀嚼异常、食物积存或不吞咽,可能是因为消化问题、反刍障碍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粪便性状和气味也是临床检查中需要关注的指标。
正常粪便应该呈棕黄色,形状整齐,质地适中,气味正常。
如果发现牛羊的粪便呈现异常颜色、形状、质地或气味,可能是由于消化问题、肠道感染、消化不良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牛羊检疫技术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中临诊检查是其重要的一环。
临诊检查是指检疫人员在动物出现疾病症状或疑似疾病时进行的现场诊断和观察,是确诊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要点。
一、临诊检查的重要性临诊检查是检疫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可及时发现和诊断动物的疾病症状和疑似疾病,为后续的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2. 可避免由于误诊或漏诊而导致疾病的传播和扩散,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3. 可提高检疫人员的诊断水平和应变能力,为应急处置提供支持。
二、临诊检查的要点1. 病史调查在进行临诊检查前,首先需要了解动物的病史情况,包括是否有近期的疫苗接种史、饲养环境是否干净卫生、是否有其他动物患病等情况。
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检疫人员更准确地进行疾病的诊断和判断。
2. 观察动物行为在进行临诊检查时,需要仔细观察动物的行为表现。
包括是否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行动迟缓等情况。
这些行为表现往往能够反映动物是否身体不适和疾病的症状。
3. 观察粘膜和体温通过观察牛羊的口腔粘膜、鼻黏膜和阴道粘膜的颜色、湿润度和表面有无异常分泌物等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动物的身体状况。
体温也是临诊检查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异常的体温往往是动物患病的重要表现之一。
4. 检查呼吸道和消化道呼吸道和消化道是动物常见的疾病部位,检疫人员需要通过听诊、观察呼吸频率和深浅、检查便便情况等方式来了解动物这两个系统的健康情况。
5. 检查皮肤和毛发皮肤和毛发是动物身体的外在表现,检疫人员需要仔细观察动物的皮肤是否有异常皮疹、溃疡或脱毛等情况,以帮助诊断动物是否患有皮肤病。
6. 饲养环境检查除了对动物本身进行检查外,检疫人员还需要对动物的饲养环境进行检查,包括圈舍的卫生情况、是否有老鼠和蟑螂等害虫,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动物的健康状况。
三、临诊检查的注意事项1. 注意安全在进行临诊检查时,检疫人员需要注意自身安全,尤其是要防范可能存在的传染病风险,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健康的重视,牛羊的检疫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在这个过程中,临诊检查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临诊检查是指在动物出现疾病症状或者疑似疾病的情况下,通过临床检查来判断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一、临诊检查的重要性临诊检查是牛羊检疫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兽医及时发现动物的潜在健康问题,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防止疾病的扩散和传播。
在牛羊的养殖中,由于动物不能通过语言来表达不适,因此临诊检查成为了兽医疫病监测和疾病预防控制的第一道防线。
1. 动物外貌和行为的观察:在进行临床检查时,首先要观察动物的外貌和行为。
外貌方面要注意是否有毛发凌乱、眼神无神、步态异常等情况;行为方面要观察是否有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活动力下降等情况。
2. 体温、脉搏和呼吸的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是反映动物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兽医在进行临床检查时,会使用体温计测量动物的体温,观察脉搏和呼吸的次数和规律,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3. 皮肤和毛发的检查:皮肤和毛发的状态也是反映动物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兽医会仔细检查动物的皮肤,观察是否有皮肤病变、脱毛、皮疹等情况。
4. 粪便和尿液的检查:粪便和尿液的检查可以了解动物的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健康情况。
兽医会收集动物的粪便和尿液样本,进行常规的化验和检查。
5. 牙齿和口腔的检查:动物的牙齿和口腔健康状况对其食物摄入和消化有重要影响。
兽医会仔细检查动物的牙齿和口腔,观察是否有蛀牙、牙龈发炎、口臭等情况。
6. 感觉器官的检查:动物的感觉器官包括眼睛、耳朵和鼻子,兽医会对这些部位进行检查,观察是否有眼泪过多、耳内有异物、鼻子有分泌物等情况。
7. 内脏器官的触诊:兽医在进行临床检查时,会通过触诊来了解动物内脏器官的健康情况。
触诊可以帮助兽医判断动物是否有肿块、腹水、脾肿大等情况。
1. 仔细观察动物的外貌和行为:通过对动物外貌和行为的观察,可以及时发现动物的异常症状和行为表现。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床检查是指通过对牛羊进行外观观察、体温测量、呼吸频率和心率检测等方法来判断其健康状况的一种技术。
临床检查是牛羊检疫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对牛羊的外观、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等指标的检测,可以初步判断牛羊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牛羊的潜在疾病,及时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保障牛羊的健康。
对牛羊的外观进行检查。
要观察牛羊的一般状态,包括是否有精神不振、全身是否有湿涩感、毛色是否正常、是否有肿胀、抓痕等,同时要观察牛羊的皮肤、四肢、蹄壳等部位是否有异常现象。
对牛羊的体温进行测量。
正常情况下,牛的体温范围为38-39摄氏度,羊的体温范围为38.5-40摄氏度。
体温升高可能表明牛羊有发烧的症状,可能是由于感染、中暑、发情等引起的。
体温过低可能表明牛羊有低体温的症状,可能是由于寒冷环境、虚弱、营养不良等引起的。
对牛羊的呼吸频率进行检查。
正常情况下,牛羊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0-30次。
呼吸频率升高可能表明牛羊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心脏病等引起的。
呼吸频率过低可能表明牛羊有呼吸抑制的症状,可能是由于中毒、颅内压增高等引起的。
通过对牛羊的临床检查,可以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初步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病变,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
对于疑似疫情的牛羊,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定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是指在疾病发生的场所,通过对动物的外观、体征、行为、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进行全面分析,以明确动物患病状况并确定病因,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防疫措施的检查方法。
一、检查要点1.外观检查:根据动物的外观,观察其体态、毛发状态、精神状态、眼泪流出情况,鼻黏膜颜色等,了解动物是否萎靡不振、精神呆滞、皮毛暗淡。
2.体征检查:根据动物的体征,观察其皮肤、粘膜、淋巴结、腹腔、心肺等部位是否发生异常,了解动物发热、咳嗽、眼泪流出、耳朵发炎、口吐白沫、鼻涕满面等症状。
3.行为检查:根据动物的行为,观察其活动是否正常,了解动物是否行动迟缓、食欲不振、口吐白沫、牙齿磨擦等情况。
4.呼吸系统检查:查看动物的呼吸方式、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同时注意胸壁活动情况和呼吸道是否畅通。
5.消化系统检查:观察动物是否有进食量减少、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6.泌尿生殖系统检查:观察动物是否有尿频、尿急、尿不尽、排便困难、外生殖器异常等情况。
1.检查应在光线充足、无风、无雨等较为合适的环境下进行。
2.检查过程中,须耐心观察,全面了解动物患病状况,注意对主观症状和客观症状的综合评估。
3.对于没有发现的疾病,应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手段进行调查。
三、检查注意事项1.临床检查应遵守“从小到大、从表到里、由浅入深”的检查原则。
2.在检查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精心操作,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应遵守相应的预防措施与技术规范,加强消毒、隔离和检疫工作,防止病原体传播和扩散。
4.鉴定过程中,对于所确定的疾病,应准确、详细地记录,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防疫措施。
如果不能做出明确鉴定结果时,应将动物隔离或采取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确诊。
总之,临诊检查是牛羊检疫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通过精细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患病动物,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防疫措施,从而保证畜禽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摘要: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的食物品种也丰富多彩各式各样,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对牛羊养殖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
牛羊肉是人们最爱吃的一种肉,吃得多了,对人体也有很大的益处,因此,牛羊的检疫工作十分的重要,这不仅可以保证牛羊的产品安全,也可以间接的保护人民的身体。
一般情况下,这些牛和羊都会被送到检疫站进行检测,通过检测之后,再进行出售,这样才能保证消费者的安全。
其中,临床检验是一种常见的检疫手段。
本文就牛羊病检疫技术中的临时检查问题进行了讨论会和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临诊检查;检疫;牛羊近年来,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开展牛羊肉卫生检疫工作,为人民提供更安全的肉类产品。
牛羊的临诊检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检查方法,它的操作比较简单,主要是由医生根据牛羊的体温、脉搏、粪便等情况来进行临时的检测。
在对牛羊进行宰杀处理之前,兽医和相关技术人员要临时对牛羊进行简单的查验,如果有问题出现,必须要做好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疫病的类型,为今后的牛羊检疫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仅可以促进畜牧业的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畜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1临诊检查定义临诊检验的含义是,指对牛羊运送和屠宰所进行的简易、临时的疾病检测技术。
该种技术通常要求专门的检测技术人员,对牛羊的体重、血压、以及牛羊的粪便等作出充分的测定,以便于确保牛羊的卫生水平和安全性。
牛羊的临诊检测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对牛羊的单独数量的检测,另一个则是对牛群数量的检测。
在通过前两种测试后,再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即可得出结论,进而确定了市场上的牛、羊等产品的安全性[1]。
2对牛群临诊检查分析2.1 对牛进行个体的临诊检查在对牛群个体进行疫病检查时,肺结核、牛肺疫、传染性鼻气管炎等病症。
此外,检查的工作人员也要尽职尽责,不但要对每一头牛进行彻底地检查,而且还要对其毛色、外形、脉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临床检查是诊断动物疾病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发现动物身体的异常情况,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在牛羊检疫中,临床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检疫人员对动物进行检查和监测的基础。
一、牛羊临床检查的意义1. 发现疾病:通过临床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牛羊身体异常情况,如发热、肿胀、呼吸急促、乳汁异常等,从而诊断出疾病。
2. 确认疾病:通过临床检查,可以确定疾病的种类、症状和程度等,并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制定治疗方案。
3. 监测动物健康:通过临床检查,可以及时了解动物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进行及时干预。
1. 视诊:通过肉眼观察动物的外部表面、身体构造和运动情况等,了解动物的身体状况。
如观察动物的耳朵、眼睛、口腔、牙齿、毛发、皮肤、四肢、乳房等部位,以确定动物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2. 触诊:在视诊基础上,通过手动触摸动物的身体,检查皮肤弹性、毛发平滑度、肌肉张力、关节活动度、器官位置等,以诊断是否存在疾病或伤害。
3. 听诊:利用听诊器或手按在动物身上,听取动物内部器官的声音,以确诊是否存在疾病。
4. 嗅诊:通过嗅闻动物身体的气味,检测动物是否存在某些疾病,如牛瘟、口蹄疫等。
5. 体温测量:通过测量动物的体温,了解动物是否有发热和体温升高等情况。
三、临床检查注意事项1. 视诊、触诊时需要注意卫生,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2. 遵守无痛检查原则,避免因不当操作造成动物疼痛和伤害。
3. 临床检查时需要记下详细的检查结果,以便参考和诊断。
4. 在执行临床检查时,应当遵守相关的操作标准和规程,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临床检查是牛羊检疫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确诊疾病和监测动物健康的基础。
检疫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尊重动物权益,切实做好动物疾病防控工作。
动物检验检疫:牛的临诊检疫方法
(2) 病牛
精神沉郁或兴奋,两眼无34神,曲背弓腰,
四肢无力,起立困难,走路摇晃,
耳尾不动,不愿行走。
健康牛 病牛
4
3.饮食检查
(1) 健牛
争抢饲料,咀嚼有力,采食时间长,采食量大。 运动后饮水不咳嗽。
(2) 病牛
厌食或不食,采食缓慢3,4咀嚼无力,不愿饮水。
运动后饮水咳嗽。
健康牛
5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6
《动物检验检疫》
牛的临诊检疫方法
目录 Contents
1 静态检查 2 动态检查 3 饮食检查
1.静态检查
(1) 健牛
睡卧时膝卧姿势,四肢弯曲。 站立平稳,神态安静。 鼻镜湿润,眼无分泌物,嘴角干净, 被毛整洁光亮,皮肤柔软平坦,肛门紧凑,周围干净, 发刍嗳气正常,呼吸平稳。 粪尿正常。 乳房清洁且无病变,泌乳正常。
(2) 病牛
头 横颈 卧低 或伸 曲, 颈站 侧立 卧不 ,稳 嗜, 睡体 。态3异4常,
被毛粗乱,皮肤局部有肿胀, 发刍迟缓或停止。呼吸异常 天然孔分泌物异常,粪尿异常。 泌乳量减少或乳汁性状异常。
健康牛 病牛
3
2.动态检查
(1) 健牛 精神充沛,步态平稳,腰背灵活四肢有力,摇耳甩尾Fra bibliotek在行进中不掉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作者:马秀琴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20年第01期
摘要在销售牛羊类肉类产品前对其开展临诊检查,能够为相应农畜产品的食用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本文从牛、羊两种不同种类的家畜入手,分别对其临诊检查检疫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了论述,旨在帮助技术人员更好地提升检疫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牛;羊;检疫技术;临诊检查;
现阶段,大众开始日渐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为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做好产品检疫工作刻不容缓,以此可充分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牛羊检疫中临诊检查比较常见,主要是采用人工的方式来综合诊断牛羊脉搏、提问、排泄物等,这项工作安排在屠宰之前便于及时发现异常,并初步诊断疫病[1]。
1 牛临诊检查
1.1 个体检查
在检查牛个体时需重点检查国家一、二类重特大疫病,如蓝舌病、结核病、牛肺疫等,每头都有必要做好严格检查与筛选工作。
首先,检查牛只的外观、皮毛、精神、心跳脉搏以及行走姿态等;然后,测量牛只体温,并认真记录下来,体温降低或升高都是不正常的。
检查期间,若豆粒状的疱疹、結节或结痂出现在乳房或牛毛稀少的部位,则需要对其健康情况进行深入的诊断,对其是否存在牛瘟或寄生虫病进行检查。
另外,若牛只出现重度消化障碍或发热型疾病,则鼻腔中会大量流出脓性鼻液,且鼻镜相对干燥。
若牛感染恶性卡他病毒,则鼻子出现龟裂的可能性较大。
在检查过程中,需严格检查每个部位,一旦出现异常需立即开展无害化处理[2]。
1.2 群体健康
1.2.1 静态检查
这项检查适合牛群休息时开展,特别是卧姿睡姿、站立或卧下时是否比较艰难、瘙痒和脱毛情况是否存在等。
对于健康牛只而言,多可以平稳的进行呼吸、平顺的站立或卧下,类似于脱毛、皮肤瘙痒和红肿的情况并不存在。
而病牛不愿意站立或站立卧地十分频繁,站立时肌肉会出现震颤的情况,比较嗜睡且口腔、鼻腔中所流出的分泌物较多,难以呼吸,呻吟声会出现在早晨或夜间。
一旦上述情况出现在牛群中,则需要及时隔离有症状的牛只并及时开展准确的实验室诊断,确诊后立即安排对症处理。
这项观察侧重于观察牛群的精神情况、行走姿态。
健康牛拥有健壮的四肢、精神饱满,能够稳定的行走,而病牛双眼无神、精神涣散、不愿行走,胃部、耳部明显下垂,一旦发生蹄部病变,则行走会跛行,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瘫痪。
1.2.3 饮食检查
这项检查主要是检查牛群的进食情况。
对于健康牛来说,具有良好的食欲,采食有利,饲料投喂后会出现争抢的情况,饮水后基本不会出现咳嗽。
反之,病牛往往食欲不佳甚至不食,不能充分咀嚼,进食后会减少反刍或不反刍,身形往往比较消瘦[3]。
2 羊临诊检查
2.1 个体检查
开展羊个体检查的重要任务在于认真检查国家级别的特大传染疫病,如羊痘、口蹄疫等,相关人员需侧重于观察羊的精神、外观、行走、皮肤和粪便情况等,若个体体温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则出现传染病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体温迅速降低,则极易患消耗性疾病和生长发育不良。
另外,相关人员需要重视检查相关部门,如口腔和四肢等,在临诊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轻微结痂或疱疹,则需要深入检查羊的身体健康情况,判断是否真的存在相关疾病,如口蹄疫等。
2.2 群体检查
2.2.1 静态检查
健康羊的呼吸较为平稳,胃中的饲料在吃饱后能够尽快返回嘴里咀嚼,对于外界刺激十分敏感,陌生人一旦靠近会马上站起来,羊毛富有光泽且比较整洁。
病羊则表现为卧地不起、精神萎靡,与羊群一起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放牧时很难跟上节奏。
基于此,需要认真观察病羊口腔,认真查看干燥、咳嗽情况;观察其排泄器官,粪便是否感染肛门,腹泻的情况是否出现等。
2.2.2 动态检查
若羊群比较健康,则整个放牧过程会表现的十分欢快,采食时会与同伴互相争夺。
病牛在放牧中不积极的采食,甚至不食,饮水少,身形也会渐渐消瘦[4]。
3 牛、羊临诊检查
这项检查在牛羊运输与屠宰全过程中比较常见,这是一种常见的牛羊检疫方法,操作简单、可行性高,具体工作的开展主要借助个体牛羊、群体牛羊的检疫,为此需要将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结合起来,对牛羊本身所患有的疾病进行认真检查,得出明确的检疫结论,确保安全的牛羊产品流入市场。
3.2 检查流程
关于牛羊检疫,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主要有两种,即养殖检疫、屠宰检疫。
其中养殖检疫旨在牛羊群中避免出现染病的牛羊,从根本上避免市场上出现染病牛羊。
基于此,检疫工作者需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保证检疫的严谨性与规范性。
检疫项目需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工作开展时必须严格按照一定规章制度,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检疫标准,避免健康牛羊群中出现染病牛羊。
屠宰检疫作为组成动物检疫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关系到养殖检疫工作的开展,检疫工作者关于相关制度规范要求需要认真落实,按照规定委派工作者对牛羊实际情况、屠宰地职工的相关资质等进行认真检查,这项工作达标后继续开展下一项工作。
经过一系列的综合分析与评估工作后,若牛羊产品合格则需要加盖印章并给予一定的检疫证明,确保产品质量是安全、可靠的[5]。
我国动物检疫监督监控力度较之前相比,有了显著增强,也相继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如备案与风险评估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无证入场、调运问题。
在人们餐桌上牛羊肉制品较常见,因此有必要做好牛羊的检疫工作,作为组成牛羊群检疫技术的重要部分,通过临诊检查可充分确保牛羊肉制品的质量安全,顺利的开展检疫工作,最大限度的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人们提供放心的肉类产品。
参考文献
[1]席立朋,谢峰,尹华丁.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06):140.
[2]王永海.试析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06):149.
[3]刘昀.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3):236+238.
[4]张忠科.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0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