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实现巴楚跨越式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实现巴楚跨越式发展
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巴楚县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在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逐步增强
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36.74亿元,年均增长21.87%,较“十五”末翻了1.4番。
其中:一产增加值11.97亿元,年均增长12.23%,翻了0.8番;二产增加值10.32亿元,年均增长36.9%,翻了2.3番;三产增加值14.45亿元,年均增长24.67%,翻了1.6番。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9亿元,年均增长30.01%翻了1.9番。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3亿元,年均增长36.02%,翻了2.2番。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亿元,年均增长21.16%,翻了1.4番。
工业增加值4.9亿元,年均增长50.12%,翻了2.9番;外贸进出口总额3795万美元,年均增长311.93%,翻了10.2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9元,年均增长17.57%。
城镇可支配收入6384元,比“十五”末收入增加2696元。
二、农民结构不断优化,产出效益快速提升
认真落实粮食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推广良好,强化管理,连续五年实现丰产丰收,稳固棉花支柱产业地位,重点在引用良种扩大滴灌、提高效益上下工夫,单产水平和种植效益不断提升,创新优化多熟高效农业种植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特色林果面积突破80万亩,农民来自林果业的收入大副增加。
规模化发展畜牧业,主攻家禽养殖业,牲畜存栏达到71.8万头(只),家禽突破1000万只(羽)、畜牧业正向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发展。
大力开展劳动力培训转移,五年转移2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8亿元。
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发展外向型农业初见成效,五年平整土地23万亩,推广高新节水19.5万亩,机井总数达1700眼,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工业经济逐步壮大,产业链条有效延伸
依托棉花、矿产等资源优势,不断加大开放引进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油脂加工企业发展到3家,年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棉纺织企业达到7家,生产规模达到16万锭、织布机达到500台,形成了棉油、棉蛋白、棉纱、棉短绒和织布6大产品,成为我县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2010年工业增加值4.9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3.3%。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完成了县城轻工业园区“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了重工业园区规划,配套完成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的集聚、辐射功能不断显现,入园企业达到46家,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2.74%。
四、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发展条件明显改善
强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的机遇,最大限度地争取项目资金,切实加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建设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4亿元,年均递增36.02%,投资规模是“十五”期间的5.3倍。
“三乡两镇”改水、卫星水库除险加固、干渠防渗改造、优质棉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新修农村公路724公里,新改扩建校舍17.2万平方米、基层阵地52个、三级医疗卫生机构127个、县乡文化馆(站)28个,有效改善了城乡基础条件。
五、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坚持强势招商与科学招商并举,制定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考核奖励办法,积极组团参加“西恰会”、“乌恰会”、“喀交会”等大型展会,着力推进资源招商、产业招商和以商招商,进一步增强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五年引进项目108个、到位资金33.6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6倍。
不断加大向西开放力度,积极开拓中亚、南亚市场,五年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67亿美元,出口创汇能力不断提升。
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以小区为主的住宅建设和重要地段的商业开发,启动实施了一大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一步改善了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认真落实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放宽市场准入和进诚创业外来经商人员落户条件,有利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六、社会社业全面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宣传思想工作不断深入。
公民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教育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两免一补”政策得到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普九”人口实现全覆盖,双语教育蓬勃发展,高中入学率达48%,提高了30个百分点。
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群众看病难、就医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85‰以内,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就业工作不断显著,五年安置就业2.93万人。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1.9万城镇低收入人口、4.2万农村低收入人口及时纳入低保范围,新农保渗保率达到80.1%。
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54个贫困村、5.7万低收入人口越过贫困线。
七、平安创建深入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月、“法治六进”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对各族群众面对面的宣传教育,大力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增进民族兄弟情谊,确实增强各族群众凝聚力、向心力,形成了携手并进、融合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进一步加大严防严打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三股势力”和各种严重刑事犯罪,确保了社会政治大局的持续稳定。
深入开展集中整治专项斗争,扎实推进基层组织整顿建设。
广泛开展平安巴楚创建活动,切实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深化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着力加强学校、文化市场管理和互
联网的监管。
八、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执政基础不断巩固
突出抓好村、社区、学校、企业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巴楚县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做好巴楚的工作:
(1)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2)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3)必须坚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振兴巴楚、关键在干,重在落实。
(4)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凝聚民心。
(5)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维护稳定。
(6)必须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夯实执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