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建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建构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对金融机构的存款进行保险保障的制度。
它的建构在我国的发
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初期建设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开始增设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这些机构的存款保险问题逐渐引起关注。
1988年,我国颁布了《商业银行安全保管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设置存款保险基金,并对个人存
款进行保险保障。
2. 金融危机引发的改革:1990年代初,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逐渐深化。
1998年,亚洲
金融风暴爆发,我国金融系统受到冲击,多家金融机构面临破产倒闭,存款损失严重。
这一事件引发了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再思考,国家开始进行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和
建构。
3. 存款保险法的出台:2005年,我国通过了《存款保险条例》,确立了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地位,并具体规定了存款保险基金的设立、运营和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存
款保险基金由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用于支付因金融
机构破产或无法偿还存款造成的损失。
4. 制度完善和发展: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2015年,我国修改了《存款保险条例》,对存款保险基金的缴纳比例和使用范围进行了调整。
此外,我国还加强了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监管体系的衔接,进一步提高了存款保险制度的稳
定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建构经历了初期探索、危机引发的改革、法律出台和
制度完善的过程。
这一制度的建构对于保护金融机构存款人的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
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