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师大附中】2017学年高三学年级第二次模考试题数学年(理科)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111
n n n n ++-+++)由题意可得:2132DE DB BE AB BC =+=+21()32AB AC AB =+-11
62
AB AC =+ )由11
62DE AB AC =
+可得:2222211111
||()623664
DE DE AB AC AB AB AC AC
==+=++211
664cos60+⨯⨯⨯︒+⨯故7DE =.
)
EA ⊥平面
又BM AC ⊥EA AC A =,.而EM ⊂平面
AC 是圆O 的直径,∴ABC ∠又BAC ∠=4AC =,∴EA ⊥平面EAM △与△90EMF ∴∠=,即MF BM M =而BF MBF ⊂平面(2)(理)如图,以知条件得:
∴(3,3,3),(3,1,1)BE B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0n BE =,0n BF =,得-⎪⎩
3=得y ,2z =,=(3,1,2)n ∴的法向量为(0,0,3)AE =所成的锐二面角为3,|n AE 〈〉=
,
Q 为切点,OP OQ -,故2
PQ PA =
2
+∞)(,
2 <.
OB=
|||2cos
π
θ+∈
2
4
∴+最大值为2sin(21
23.【解析】
陕西省2017年师大附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模考试题数学(理科)试卷
解析
1.
考点:1复数的运算;2复数与复平面内的点一一对应.
2.
【解析】因为,,所以
;故选D.
3.
4.
【解析】命题对任意的,都有的否定为
;故选D.
5.【解析】由题意,得,因为数列
也是等比数列,所以,即,解得;故选C.
点睛:本题若直接套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求解,一是计算量较大,二是往往忽视“”的特殊情况,而采用数列的前三项进行求解,大大降低了计算量,也节省的时间,这是处理选择题或填空题常用的方法.
6.【解析】因为向量,,所以,则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为;故选C.
7.【解析】函数是偶函数,等价于,即;故选A.
8.
考点:程序框图.
9.【解析】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2,
故2===,
解得=,
所以==a+≥,
当且仅当a2=时等号成立,
故最小值是.故选A.
10.
11.【解析】因为函数为偶函数,所以,即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即,又因为当时,,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因为,所以
,即;故选D.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由函数为偶函数得到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也是学生易错点,特别要强调为偶函数.
12.
点睛:在利用两角和与差公式或二倍角公式进行恒等变形时,记住一些常见变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等.
13.【解析】
1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其中分段函数的分段点是含有参数的,考查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这是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还考查了动态函数的观点.由于分段函数的分段点是含有参数的,所以
需要将两个部分函数图像先行画出,并且画出的图像,然后平移,查看交点的个数,由此判断的取值范围.
15.略
16.
考点:1、三棱锥的外接球;2、球面的表面积.
17.
18.【解析】试题分析:(1)现将转换为,然后利用题目给定的比例,将其转化为以为起点的向量的形式.(2)由(1)将向量两边平方,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可求得.
19.
20.略
21.【解析】试题分析:(1)求导,利用导函数的零点,研究导函数的符号变化,进而确定函数的极值点;(2)求导、作差、分离常数,将问题转化为,,再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问题;(3)利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22.
考点:1.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2.三角函数的最值.
23.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