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袋式除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 目:D G -12039型高硫无烟煤袋式除尘
湿式氨法脱硫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胡玉杰
学 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班 级:环工12-2
指导教师:曹英楠
2015 年 7 月 1 日
学校代码: 10128 学 号: 201220303036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班级:环工12-2班学生姓名:胡玉杰学号: 201220303036 指导教师:曹英楠一、题目
DG-120/39型火电厂锅炉高硫无烟煤烟气袋式除尘湿式氨法脱硫系统设计
二、目的与意义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实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图纸量、工作量要求等)
原始数据、技术参数:附后
设计要求:
(1)根据燃煤的原始数据计算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
(2)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包括净化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运行参数的选择与设计;净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等
(3)除尘设备结构设计计算
(4)脱硫设备结构设计计算
(5)烟囱设计计算
(6)管道系统设计,阻力计算,风机电机的选择
(7)根据计算结果绘制除尘系统、脱硫设备平面、剖面布置图、系统流程图
四、工作内容、进度安排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期限为2周,各阶段时间大致安排如下:
1.准备设计基础资料,复习有关大气污染控制知识和计算方法。
2天
2.进行设计计算。
4天
3.设计图纸绘制。
4天
4.设计计算审核及说明书装订。
2天
5.教师审阅及成绩评定。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张殿印.除尘工程设计手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16-240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
[2] 郝吉明,马广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19~338
[3] 周兴求,叶代启.环保设备设计手册—大气污染控制设备[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34-136
[4] 钟秦.化工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5] 刘天齐.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气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410-41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S].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
[7] 童志权.工业废气净化与利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审核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指导教师下达时间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
技术参数:
锅炉型号:DG-120/39 即,东方锅炉厂制造,蒸发量120t/h,出口蒸汽压力39MPa 燃烧方式是沸腾炉,所配发电机组功率25MW
设计耗煤量:14t/h;
设计煤成分:C Y=65% H Y=2% O Y=10% N Y=1% S Y=3% A Y=15% W Y=4% ;
VY=8%属于高硫无烟煤
排烟温度:160℃
空气过剩系数=1.1
飞灰率=28%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960Pa
污染物排放按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2类区新建排污项目执行。
连接锅炉、净化设备及烟囱等净化系统的管道假设长度300m,90°弯头50个。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是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的烟气除尘的工艺设计,我们通过采用袋式除尘器对来自锅炉的烟气进行除灰,当含尘气体中的颗粒粉尘通过进风口内被滤袋的过滤作用被截留后,过滤后的洁净气体透过滤袋排风管排出。
随着过滤工况的进行,当滤袋表面积尘达到一定量时,用脉冲法清除积灰,抖落滤袋上的粉尘。
落入灰斗中的粉尘经由输灰设施集中送出。
通过对相对应烟气量的除灰需要进行计算,我设计了对一个锅炉进行两个脉冲式袋式除尘器串联型连接,且除尘量分别为进气量的50%,除尘效率预计高达99%以上的设备,并对其大小尺寸,烟囱,管道等辅助设施进行计算,对电机风机的进行了选型,同时完成了构筑物的剖面外形、结构、尺寸图的绘图工作,并进行了成果分析。
关键词:燃煤烟气; 袋式除尘器; 课程设计; 颗粒污染物
目录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1)
一、工艺流程的选择及说明 (4)
二、锅炉烟气除尘系统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6)
2.1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6)
2.2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 (6)
2.3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 (6)
2.4烟气流量 (6)
2.5烟气含尘浓度 (7)
2.6二氧化硫浓度 (7)
三、除尘设计和计算 (8)
3.1除尘效率 (8)
3.2工况烟气流量 (8)
3.3除尘器工艺的选择及选择理由 (8)
3.4除尘器设备的规格 (9)
3.4.1过滤面积 (9)
3.4.2滤袋的尺寸 (9)
3.4.3每条滤袋面积 (9)
3.4.4滤袋条数 (9)
3.4.5滤袋布置 (10)
3.5装置和管道布置 (10)
3.6带式除尘器图 (10)
四、脱硫设计和计算 (11)
4.1脱硫效率 (11)
4.2吸收SO2的吸收塔的选择 (11)
4.3吸收塔计算 (12)
4.3.1塔径的计算 (13)
4.3.2填料塔高度的计算 (14)
4.4填料塔的附件选择 (14)
4.5填料塔图 (14)
五、烟囱设计计算 (15)
5.1烟囱高度的确定 (15)
(15)
5.1.1烟囱抬升高度计算H
5.1.2 烟囱的有效高度H (16)
5.2烟囱直径的计算 (16)
5.2.1出口内径 (16)
5.2.2烟筒底部直径计算 (17)
5.3烟囱的抽力 (17)
5.4 烟囱阻力损失计算 (17)
六、风机电机选择 (18)
6.1系统阻力的计算 (18)
6.1.1摩擦压力损失 (18)
6.1.2局部压力损失 (18)
6.1.3系统总阻力 (19)
6.2风机选取 (19)
6.2.1风机风量的计算 (19)
6.2.2风机风压的计算 (20)
6.3电动机功率计算和电动机选型 (21)
七、谢辞 (23)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工艺流程的选择及说明
布袋除尘器也称袋式除尘器,是将含尘气体通过织物滤料进行粉尘分离捕集的装置,对含尘气体具有筛分、惯性碰撞、拦截、扩散、静电及重力作用。
筛分作用是布袋除尘器的主要滤尘作用之一。
当粉尘粒径大于滤料纤维间孔隙或滤料上沉积的粉尘间孔隙时,粉尘即被筛滤下来。
通常织物滤料纤维间的孔隙远大于粉尘粒径,开始过滤时的筛分作用很小,主要是靠惯性碰撞、拦截、扩散、静电及重力作用。
当滤布上逐渐形成粉尘粘附层后,则碰撞、扩散等作用变得很小,而主要靠筛分作用,把沉积在滤料表面上的粉尘层作为过滤层。
影响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关键是滤料性能和清灰方式。
滤料除了具有特定的致密性和透气性外,还应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性和较强的机械强度。
滤料所需的费用占除尘器设备总造价的15%~20%。
布袋除尘器清灰可分为机械振动、烟气反吹、脉冲反吹等方式。
脉冲反吹清灰根据空气压力分为高压脉冲反吹、中压脉冲反吹、低压脉冲反吹3种方式,脉冲清灰由于喷吹强度和频率可以调整,清灰效果较好,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清灰方式。
脉冲反吹布袋除尘器由滤袋组件、导流装置、脉冲喷吹系统、除灰系统、控制系统、离线保护系统、箱体等组成。
含尘气体由导流管进入各单元室,在导流装置的作用下,大颗粒粉尘被分离后直接落入灰斗,其余粉尘随气流均匀进入各仓室过滤区,过滤后的洁净气体透过滤袋经上箱体、提升阀排风管排出。
当过滤袋表面粉尘达到一定厚度时,滤袋内外的压差就会逐渐增加;当压差达到设定值(由压差仪控制时),来自贮气罐的空气就会迫使脉冲阀的膜片自动打开,输送一定量的空气,通过风管由喷嘴喷入滤袋内,进行在线自动反吹清灰,抖落滤袋上的粉尘。
落入灰斗中的粉尘经卸灰阀排出后,利用输灰系统送出。
滤袋组件由布袋和袋笼组成。
袋笼起着支撑布袋的作用,上部接碳钢环,可以将布袋的绑扣锁在花板孔上。
影响布袋除尘器效率和寿命的主要因素有气布比、滤料、清灰方式、系统的合理选择和运行维护管理。
1-1工艺流程图
二、锅炉烟气除尘系统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2.1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Qx′= 4.76(1.867C + 5.56H + 0.7S - 0.7O)(m3/kg)
式中: C,H,S,O——分别为煤中各元素所含的质量分数
Qx′= 4.76(1.867×0.65 + 5.56×0.02 + 0.7×0.03 - 0.7×0.1)
= 4.76×(1.21355 + 0.112 + 0.021-0.07)
= 6.07257(m3/kg)
2.2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
Qy′= 1.867(C +0.375S )+11.2H +1.24W + 0.806Qx’+ 0.8N(m3/kg)
式中: Qx′——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 m3/kg;
W ——煤中水分所占的质量分数,%;
N —— N元素在煤中所占的质量分数,%。
Qy′= 1.867(0.65 +0.375 × 0.03 )+11.2×0.02 +1.24×0.04 + 0.806×6.07257+ 0.8×0.1
=6.41064(m3/kg)
2.3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
Qy = Qy′+ 1.016(a-1) Qx′(m3/kg)
式中: a ——空气过剩系数,
Qy′——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 m3/kg;
Qx′——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m3/kg。
Qy = 6.41064+ 1.016(1.1-1) 6.07257
= 7.02761(m3/kg)
2.4烟气流量
每台锅炉在标准状态下烟气流量Q以m3/ h计:
M Q Q s ⨯= (1)
式中: s Q
—— 实际烟气量,mN 3/kg 煤; M ―― 设计耗煤量,kg/h
Q= 7.02761×14000
= 98386.54 m 3/h
2.5烟气含尘浓度
s
y
sh Q A d C ⋅= kg / m N 3 (2) 式中:
sh d 排烟中飞灰上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百分数;
y A 煤中不可燃成分的含量;
s Q 实际烟气量,m N 3/ kg ;
C=(0.28×0.15)/7.02761
=5.97643 × 10-3kg / m N 3
=5.97643(g/ m3)=5876.43 mg/m3 2.6二氧化硫浓度
C so2=Qs
S 2×106 =(2 ×0.03)/7.02761 ×106 =8.53775× 103(㎎/ m 3)
三、除尘设计和计算
3.1除尘效率
C
C S -
=1η (3)
式中: C ―― 烟气含尘浓度,mg/mN3;
S C ―― 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中的规定值,mg/mN3;
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中的规定值Cs 为30mg/mN3
η=1-30/5976.43 ×100%
=99.498%
3.2工况烟气流量
()s m h m T T Q Q 3343.34694981.156048273
16027354.98386==+⨯='=
'
3.3除尘器工艺的选择及选择理由
3-3除尘种类
除尘种类 除尘效率% 净化程度 特点
简易袋式 30 中净化 机械振动袋式
90
中净化
要求滤料薄而光滑,质地柔软,再过滤面上生成足够的振动力。
脉冲喷吹袋式 99 细净化
清灰方式作用强度很大,而且其强度和频率都可以调节,清灰效果好
气环式袋式 99 细净化 适用高湿度、高浓度的含尘气体,造价较
低,气环箱上下移动时紧贴滤袋,使滤袋磨损加快,故障率较高
结合《除尘器手册》,选用脉冲袋式除尘器LCDM-I-1000
型号 过滤面积m 2 滤袋数量/
条
处理风量m 3/h 脉冲阀个数
/个 外形尺寸/长×高×宽 LCDM —I-1000 1600 672
144000~240000
2×24
1340×350×1300 设备质量/kg 滤袋尺寸/mm 设备阻力/Pa 除尘效率 入口含尘浓
度g/m 3
过滤风速/m/min 43000
Φ130×1600
800~1500
99.5%
3~15
1.5~
2.5
3.4除尘器设备的规格
3.4.1过滤面积
3
47.11802600294
.14165660m v Q A =⨯='=
3.4.2滤袋的尺寸
单个滤袋直径:D = 130mm
单个滤袋长度:mm 600=L
滤布长径比一般为40~5,47.151306000
==D L
3.4.3每条滤袋面积
3768.363.014.3m DL a =⨯⨯==π
3.4.4滤袋条数
条324313768
.347
.1180≈===
a A n
3.4.5滤袋布置
(A)按矩形布置:a.滤袋分18组; b.每组18条;
c.组与组之间的距离:250mm (B )组内相邻滤袋的间距:70mm (C )滤袋与外壳的间距:210mm
3.5装置和管道布置
πυ
Q
d 4=
式中: Q
――
工况条件下管内烟气流量,m3/s ;
υ ――
烟气流速,m/s ,一般为15-25m/s ;
m 66.118
14.334694
.434=⨯⨯=
d
圆整得1.7m 校验实际烟气流速s m d Q v /197.114.334694
.42442
2=⨯⨯==
π,校核合格 3.6带式除尘器图
3-1除尘器图
四、脱硫设计和计算
4.1脱硫效率
C
C S -=1η
(3)
式中: C ―― 烟气含硫浓度,mg/m N 3;
S C
――
锅炉硫排放标准中的规定值,mg/m N 3;
%49.9615
.8537300
1=-
=η 设计脱硫效率为97%,则的SO 2 出塔浓度8537.15(1-97%)=256.1325mg/m N 3
4.2吸收SO2的吸收塔的选择
4-2吸收塔
名 称 操作参数 优 点
缺 点
填 料 塔
空塔气速
2.0~5.0m/s 液气比0.5~1.0L/m3 压力损失200~1000Pa 结构简单,设备小,制造容易,占空间小;液气比小,能耗低;气液接触好,传质较易,可同时除尘、降温、
吸收
不能无水运行
自 激 湍 球 塔
液气比1~
10L/m3 喷淋密度6~m3/(m2.h) 压力损失500Pa/m 空塔气速
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填料可用耐酸陶瓷,较易解决防腐蚀问题; 流体阻力较小,能量消耗低; 操作弹性较大,运行可靠。
不能无水运行
0.5~1.2m/s 筛 板 塔
空塔气速1.0~3.0m/s 小孔气速16~
22m/s 液层厚度40~
60mm 单板阻力300~600Pa 喷淋密度12~15 m3/(m2.h)
结构较简单,空塔速度高,处理气量大;
能够处理含尘气体,可以同时除尘、降温、吸收; 大直径塔检修时方便 安装要求严格,塔
板要求水平;
操作弹性较小,易形成偏流和漏液,使吸收效率下降。
喷 淋 塔
空塔气速
2.5~4.0m/s 液气比13~30L/m3 压力损失500~2000Pa
结构简单,造价低,操作容易;
可同时除尘、降温、吸收,压力损失小
气液接触时间短,
混合不易均匀,吸收效率低; 液体经喷嘴喷入,
动力消耗大,喷嘴
易堵塞; 产生雾滴,需设除
雾器
填料选φ5.45050⨯⨯ 的陶瓷拉西环,其比表面积3
293m m =δ ,近似取单位体积填料层的有效传质面积3290m m a ==δ,其直径为50mm
4.3吸收塔计算
34223HSO NH O H SO NH =++ 1 1
3NH n mol 94.0
因根据经验此处设计取氨水为所消耗的氨水为1.05倍, 则由平衡计算可得1h 需消
耗3NH 的量为:
h t h g m NH 23.023490605.1171400094.03==⨯⨯⨯=
一般液气比为:4~8L/m 3,选取8 L/m 3,则可得1h 总消耗SO 2的体积量为:
32248001402.0V 2m so =⨯⨯=
3/8/m L G L =
所以L=10×224=2240L=2.24m
所以衡算后总耗氨液量浓度:
33/68.10224.2/1023.0m kg C =⨯=
最小喷淋密度:σw q U =min
.由选择405050⨯⨯ϕ的瓷拉西环知
3
2
/93m m =σ直径d=50mm.可取w q 为)(h m m ⋅23
08.0
)(44
.79308.023
min
h m m U ⋅=⨯=
设计在160℃常压下的填料吸收塔
h m P P T T Q V G 30075
.6424097840
10132516027327354.98386=⨯+⨯=⨯⨯=292.83600
275
.64240m u V A G =⨯==
4.3.1塔径的计算
u
Q
D π4=
(m )
Q :进入塔内工况下烟气的流量,m3/s u :填料塔的空塔速度为:u=1.5~2.5m/s
m D 25.52
34694
.434=⨯⨯=
π
圆整为5m
气速核算:在新的塔径下核算空塔气速 s D V u S /m 2.2514.334694
.4344'2
2=⨯⨯==
π,校验合格 核算径比 :
101
~8101.0500050<==D d ,可避免壁流现象,核算符合要求
4.3.2填料塔高度的计算
s t A Q h /m 62.634
/514.334694
.432=⨯⨯==
4.4填料塔的附件选择
①选用斜口气体分布器,进口风速为16m/s ,阻力约为500 Pa ; ②选用栅板支承板,阻力约为200 Pa ;
③选用多孔盘管式液体分布器,阻力约为50 Pa ; ④选用折板除雾器,阻力约为100 Pa ;
4.5填料塔图
4-1填料塔
五、烟囱设计计算
5.1烟囱高度的确定
首先确定共用一个烟筒的所有锅炉的总锅炉的蒸发量(t/h ),然后根据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中的规定(表1)确定烟筒的高度
表1 锅炉烟筒高度表
锅炉总额定出力
(t/h ) <1
1~2
2~6
6~10
10~20
20~35
烟筒最低高度(m )
20
25
30
35
40
45
锅炉的蒸发量为120(t/h ),所以烟筒高度为65m
5.1.1烟囱抬升高度计算H ∆
s
v
a H T T
Q P Q ∆=35.0 (4-1) a s T T T -=∆ (4-2)
Kw Q H 9226.3025273
16020
160360054.983864.97835.0=+-⨯⨯
⨯=
式中:H Q ——烟气的热释放率,Kw ; a P ——大气压力,hPa ; v Q __实际排烟量,s m 3; s T ——烟囱出口处的烟气温度,K ;
a T ——环境大气温度,K ,取K T a 29320273=+=;
1
021-=∆u H Q n H n S n H (4-3)
当,210002100Kw Q Kw H ≤≤且T ∆<35K 时
332.00=n 6.01=n 4.02=n
m H 544609226.3025
332.014.06
.0=⨯⨯⨯=∆- 式中:2,10,n n n ——系数。
5.1.2 烟囱的有效高度H
H H H s ∆+= (4-4)
m 1195465=+= 式中:H ∆——烟囱抬升高度,m ; s H ——烟囱几何高度,m 。
5.2烟囱直径的计算
5.2.1出口内径
烟筒出口内径可按下式计算:
ω
Q
d 0188
.0=
(5)
式中:
Q
―― 工况条件下通过烟筒的总烟气流量,m 3
/h ;
ω
――
按表2选取的烟筒出口烟气流速,m/s ;
表2 烟筒出口烟气流速 m/s
通风方式
运行情况
全负荷运行
最小负荷运行
机械通风 10~20 4~5 自然通风
6~10
2.5~3
m d 66.120
981
.1560480188
.0==
5.2.2烟筒底部直径计算
烟筒底部直径
H i d d ⋅⋅+=221 m
(6)
式中: 2d
―― 烟筒出口直径,m ; H
―― 烟筒高度,m ;
i
――
烟筒锥度(通常取0.02~0.03);
式中: H —烟囱高度,m
i--烟囱椎角(通常取i= 0.02—0.03),此处设计取i=0.02
m 26.46502.0266.11=⨯⨯+=d
5.3烟囱的抽力
BH t t S p k y ⋅⎪⎪⎭
⎫ ⎝⎛+-+=273127310342.0 Pa (7)
式中:
H
―― 烟筒高度,m ;
k t ―― 外界烟气温度,℃;
p t
―― 烟筒内平均烟气温度,℃;
B
―― 当地大气压力,Pa ;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
2396597840)160
2731
202731(
0342.0=⨯⨯+-+⨯=y S a P
5.4 烟囱阻力损失计算
烟囱亦采用钢管,其阻力可按下式计算:
(4-5
式中:λ——摩擦阻力系数,无量纲;
v ——管内烟气平均流速,s m ;
ρ——烟气密度,3m kg ;
l ——管道长度,m ; d ——管道直径,m ;
已知3n /34.1m kg =ρ,实际温度下的密度为:
3/8448.0433
273
34.1160273273m kg n =⨯=+⨯
=ρρ
已知钢管的摩擦系数为0.02,所以烟囱的阻力损失为:
a m p P 356.3122
96.28448.01930002.02=⨯⨯⨯⨯=∆
六、风机电机选择
6.1系统阻力的计算
6.1.1摩擦压力损失
对于圆管:
2
2
ρυλ⋅
=∆d L P L Pa (8)
式中: L
―― 管道长度,m ; d
―― 管道直径,m ; ρ
―― 烟气密度,kg/m 3
;
υ
―― 管道中气流平均流速,m/s ;
λ
――
摩擦阻力系数,是气体雷诺数e R 和管道相对粗糙度
d K /的函数,查手册可以得到(实际中对金属管道可
取0.02,对砖彻管道可取0.04);
已知L=300m
Pa P L 3092
198448.07.130002.02
=⨯⨯⨯=∆
6.1.2局部压力损失
2
2
ρυξ⋅
=∆P Pa (9)
式中:
ξ
―― 异形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 υ
―― 截面平均流速,m/s ;
ρ
――
烟气密度,kg/m 3
;
表 5.1 管道局部阻力系数表
D R
二中节二端节
三中节二端节
五中节二端节
八中节二端节
1.0 0.29 0.28 0.24 0.24 1.5
0.25
0.23
0.21
0.21
已知连结锅炉、净化设备及烟囱等净化系统总需90度弯头50个,查表5.1可得ξ=0.29
Pa P 22.442
8448
.01929.02=⨯⨯=∆
50个弯头总压力损失为: 50×44.22=2234.4 Pa
6.1.3系统总阻力
出口前阻力312.356pa, 填料塔阻力1400pa, 摩擦压力损失543.8673pa, 局部压力损失2234.385pa, 烟筒的阻力312.356pa
填料塔阻力500 + 200 + 50 + 100 + 3313.14 = 4163.14pa
则总阻力为:pa h 7433.961314.4163356.31238.22348673.5431400960=+++++=∆∑
6.2风机选取
6.2.1风机风量的计算
B
t Q Q p y 325
.1012732731.1⋅+⋅= m 3/h
(10)
式中:
Q ―― 风机前风量, m N 3
/h ;
p t
――
风机前烟气温度,℃,若管道不太长,可近似取锅炉排烟温度;
B
―― 当地大气压力,Pa ;
97840
325
.1012732731.1⋅+⨯
=y Q
6.2.2风机风压的计算
()
y
y
p y y B t t S h H ρ293
.1325.1012732732.1⋅
⋅
++-∆=∑ Pa (11)
式中:
1.2
―― 风机备用系数; ∑∆h
―― 系统总阻力,Pa ; p t
―― 风机前烟气温度,℃; y t ― 风机性能表中给出的温度℃;
y ρ
――
标况下烟气密度1.34kg/m N 3
;
根据y Q 和y H 选定G 、11734--Y 锅炉通风机,性能如下:
表6.1 选定通风机性能
使用上述的风机3台串联进行工作。
机号传动方式
转速 min r
工况序号
流量(h m 3
)
全压 (Pa )
效率/% 轴功率/KW
电动机型号
电动机 功率/KW
22D 960 7 405000 6429 87.2 695 JSQ1512-6 80
6.3电动机功率计算和电动机选型
2
110003600ηηβ⨯=
y y e H Q N kW (12)
式中: y Q
―― 风机风量,m 3
/h ; y H
―― 风机风压,Pa ;
1η ――
风机要全压头时的效率(一般风机为0.6,高效风机
约为0.9);
2η
―― 机械传动效率,当风机与电机直联传动时为1,用联
轴器联接时为0.95~0.98,用三角皮带传动时为0.95;
β
―― 电动机的备用系数,对引风机一般为1.3;
根据电动机的功率,风机转速,传动方式,选定Y160L-6型电动机(功率是11 Kw ) 性能参数如下:
Y160L-6型电动机性能表
功率(Kw) 型号 转速r/min
效率(%) 功率因数cos ϕ
11
Y160L-6
970
87
0.78
参考文献
[1] 张殿印.除尘工程设计手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16-240
[2] 郝吉明,马广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19~338
[3] 周兴求,叶代启.环保设备设计手册—大气污染控制设备[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34-136
[4] 钟秦.化工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5] 刘天齐.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气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410-41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S].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
[7] 童志权.工业废气净化与利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七、谢辞
这次的课程设计非常感谢曹英楠老师的帮助,她认真细心,有耐心,总是在我们最需要她的时候出现。
不管是谁,不管是做的多烂的课程设计,她都能够耐心地指出其中的错误,并以委婉的方式要求其改正。
一位被人尊敬的老师,不在于你学术多高,而在于你再给学生讲课时,你的表现。
同样是一道题,有的老师可以很认真的讲完让所有同学听懂,有的却能让大部分同学听不懂还心情不好,曹老师选择了前者,所以它是值得所有学生尊敬的人。
感谢曹老师,感谢她的耐心和帮助。
在此,特别感谢曹英楠老师对我的帮助!。